《归去来兮辞》复习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精品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精品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目标:1、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 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的语感能力。
2.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 体悟作者情感, 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3.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走进陶渊明一、初读课文弄清音韵节拍1、本文以六字句为主, 六字句七字句一般读作三个节拍。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拍舟飘飘而吹衣既自以心为形役富贵非吾愿乃瞻衡宇问征夫以前路2、辞是古代一种文体。
要求押韵。
请在找出所有的韵脚, 并有换韵的地方作出标记。
第一段韵脚:第二段韵脚:第三段韵脚:第四段韵脚:二、细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三、悟读课文领悟归隐情绪“归去”两字是文眼。
围绕这两字作者字里行间谈到了:(1)从何而归去(2)为何要归去(3)如何归去(4)归去以后如何(5)归去时及归去后的心情是怎样(一)悟读第一段——为何归去1、封建社会里, 人们要建功立业, 要“大济苍生”, 实现人生价值, 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 陶潜此时却不愿为官, 那么陶潜为何辞官归田(归去)?请依据文本作答。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 来者可追”“迷途未远, 今是昨非”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自责、自悔→“田园将芜”“心为形役”, 自恕、自慰→“已往不谏, 来者可追”“迷途未远, 今是昨非”3、陶潜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 你能找出你所知道的他的相关诗句证明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4、小结: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 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结?鄙弃官场, 向往田园的归隐情结。
(二)悟读第二段——如何归去;归去以后如何如何归去1、作者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你能想象出此时作者怀有怎样的心情?(想象诗人此时的外貌、神态、言行、心理等, 边读边想, 便能逐渐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与诗人同乐同叹, 同悲同喜)这样的心情在下文哪几个句子中还可以看出?回家的过程——先乘船, 后上陆。
归去来兮辞教案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要点:(1)理解感知,把握大意。
(2)品味揣摩,体会感情。
(3)了解特点,熟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归去来》)。
这首歌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
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二、了解作者及解题1、回顾《饮酒》,感受陶渊明的性格。
2、读注解和导学案,明确虽要识记的内容,详细了解陶渊明的追求及情感。
3、理解标题:(1)辞的含义:(2)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3)标题带来的思考:①为何归?②归何处?③如何归?④归去何?三、探究理解“序”1、理解掌握重要文言知识。
2、思考理解内容:(1)序交代了哪些内容?交代了文本写作的时间、背景,叙述了作者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2)作者辞官的原因有哪些?A、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B、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C、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D、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3)原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作者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他归隐田园的原因和心境。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如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自然等。
4、体会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思考归隐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理解作者的归隐情怀和本文的艺术特色。
2、难点(1)对文中某些词句的理解和把握。
(2)探讨归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陶渊明从 29 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 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四、文本解读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1)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2)古今异义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3)一词多义行: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动词,行走)引:①引壶觞以自酌(动词,拿来)②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动词,拉)策:①策扶老以流憩(名词,拐杖)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鞭子)(4)词类活用①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有时)③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④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悦)(5)文言句式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表被动)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句,“以前路问征夫”)3、整体感知(1)文章分为哪几个部分?文章分为“序”和“辞”两部分。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案编号:0103《归去来兮辞》导学案预习案预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诵读课文,标记出重难点。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情感思路。
一、助读资料1、背景材料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2、朗诵指导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有些七字句以2、2、1、2顿读,如“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
二、朗读课文,对照课文下的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1、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稔奚载觞眄棹矫皋柯樽岫盘桓窈窕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3、整体感知。
概括各段大意,理清文章情感思路大胆质疑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汇总到各学习小组组长手中,由各组组长挑选疑问最多的问题交给老师。
课堂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复习巩固倒装句、被动句。
2.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3.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了解辞赋的特点。
4、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
学习重点把握文意,积累文言实、虚词。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追求。
一、知识检测与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眄庭柯以怡.颜②生.生所资③园日.涉以成趣④悦.亲戚之情话2、实词积累。
策:①策.扶老以流憩②策.之不以其道就:①三径就.荒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行: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②三人行.,必有我师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①觉今是.而昨非②是.可忍,孰不可忍③问今是.何世善:①善.万物之得时②京中有善.口技者3、虚词积累。
4.《归去来兮辞(并序)》复习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复习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复习《归去来兮辞》,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一、解题1.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2.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
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二、文化常识1.三径: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在本文指归隐家园,也表示厌官思归。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3.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垂髫、龆龀:指童年。
束发:指青少年,男子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弱冠:指男子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而立:指30岁。
不惑:指40岁。
艾:指50岁。
花甲:指60岁。
古稀:指70岁。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期颐:指百岁。
三、断句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四、翻译句子(掌握加框的重点字词)1.5.7.9.刚放亮。
10.而常关。
13.15.【教后记】《归去来兮辞》复习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复习《陶潜集》节选,并掌握文言文相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教后记】。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及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及答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研究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研究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把握作者在文中复杂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研究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学法指导】1、诵读文章,培养文言语感。
合作交流,结合文章注释,把握相关文言现象。
命题趋势分析:1.诵读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是大纲的要求在研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
2.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分,恰当地援用XXX的其他诗句,以到达以此篇带动对XXX整篇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XXX整篇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在的领悟【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XXX(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XXX先生”XXX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XXX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XXX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许多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的,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归去来兮 导学案及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3、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世称“先生”,又称“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二、写作背景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8226;陶潜传》)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三、解题: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的一种文中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使句式整齐,富有韵律,读起来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四、正音:瓶无储粟(sù)求之靡(mǐ)途田园将芜(wú)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眄(miǎn)流憩(qì)矫(jiǎo )首遐(xiá)观出岫(xiù)景(yǐng)翳(yì)翳西畴(chóu)窈窕(yǎo tiǎo)遑(huáng)遑耘耔(yúnzǐ)东皋(gāo)心惮(dàn)远役犹望一稔(rěn)五、粗读课文,尝试疏通文意,圈点出疑难点【课堂探究】:一、课堂导入:“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欧阳修二、研读小序,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一)重点词语:1、幼稚盈室满2、生生所资生产、生活依靠3、求之靡途没有4、会有四方之事恰逢5、诸侯以惠爱为德把……作为6、家叔以余贫苦因为7、于时风波未静在8、违己交病并、一起忧苦9、犹望一稔庄稼成熟 10、寻程氏妹不久11、情在骏奔急速12、当敛裳宵逝在夜里(二)一词多义:1、去彭泽去家百里距离自免去职离开2、故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老朋友故便求之所以(三)古今异义:1、尝从人事古义做官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2、于是怅然慷慨古感慨(四)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遂见用于小邑被动句2、足以为酒省略句(五)研读小序内容,探究下列问题:1、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语句回答)明确: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2、概括小序的内容,并试图说说其作用。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定稿)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通读全文。
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2、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对自读时存在的问题、疑难进行针对性研究。
3、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小组向教师质疑,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予以答疑。
[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知识,识记本课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辞”的基本特点,感悟本文语言之妙。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学习难点]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1、作者及文体介绍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
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本文的文体是辞,具有如下特点:两句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多为六字句,每句读三拍,音韵和谐,具有节奏美。
“辞”是一种古代文体。
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
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
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份打包).doc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份打包)山东省临沐一中“三自一新”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创作作风2、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3、掌握“胡” “奚” “焉” “曷” “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弓I,乘,策”一词多义,了解“以, 而,之,来”文言虚词用法【重点难点】1•通大意,掌握文言字词,进而理解背诵。
2.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导入学习还记得那个叫做陶渊明的彭泽小令吗?还记得那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响遏行云般的警世恒言吗?一千六百年前, 他抖落了满身的污浊之气,愤愤弃官归隐。
回到了他原本非常热爱的田园。
所种的粳竟未尝颗粒到丨丨,以秫酿酒的计划也完全浇空,陶渊明13年的仕途生活便就此结束了!他永远地告别了官场,这个“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铁骨铮铮的汉子,影响着中国后世的封建士大夫们不停地追寻自己无羁的精神天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共同倾听来自遥远的声音一一“归去来兮辞”。
♦自主学习【文题解读】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 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 “兮”都是语助辞。
【文章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405)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
据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 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辞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学习难点】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学习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
有《陶渊明集》。
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
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陶渊明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2、关于“辞”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间的一种文体。
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辞与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归去来兮辞 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及山水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二、文学常识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陶渊明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怅然()一稔()轻飏()熹微() 眄庭柯() 流憩()出岫() 翳翳() 盘桓()棹孤舟() 寻壑() 耘耔()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层次(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二)归家之后的情状(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五、问题呈现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反映出陶渊明恬适宁静的生活情趣,平和的田园生活让他心情舒畅,自由的乡野万物令他感到赏心悦目,妙趣横生,陶渊明为找到了身心的归所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者为以上的获得付出了埋葬青年时代“大济苍生”的现实奋斗的代价,在抛弃让他彻底失望的官场时,他也告别了自己昨日的梦想所以陶渊明一面痛下决心“归去”一面要安慰自己“奚惆怅而独悲”当他饱览山川秀色时,焉知一朵“无心”出岫的云不会令误入“迷途”的作者触景伤怀;当他在遁世的隐居生活中怡然自得时,有时也要用琴和书来“消忧”这位自认“寓形宇内复几时”的诗人,需要忍受因调整失落的心理、重新为理想和现实定位而带来的痛苦,尽力说服自己乐天知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总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露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一课一得】参考答案:1.(1)衡横横木(2)景影日2.(1)名词作状语,每天(2)名词作状语,有时(3)名词作动词,拄着(4)名词作动词,用桨划(5)动词作名词,生活(6)形容词作名词,小孩(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光3.(1)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2)指耕种之事(3)(宫室、山水)幽深曲折的样子4.(1)、(2)、(3)是宾语前置句(4)、(5)是介词结构后置句(6)、(7)是被动句(8)是省略句,“稚子”后省略“于”;(9)是省略句,“寓形”后省略“于”(10)固定句,载……载……;一边……一边……5.D解析:D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修饰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副词,于是C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6.B解析:“皇帝的故乡”错,“帝乡”在这里应指仙境7.潜元亮东晋靖节田园8.(1)既自以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觉今是而昨非(3)云无心以出岫(4)泉涓涓而始流感吾生之行休(5)登东皋以舒啸《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及山水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二、文学常识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怅然()一稔()轻飏()熹微() 眄庭柯() 流憩()出岫() 翳翳() 盘桓()棹孤舟() 寻壑() 耘耔()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层次(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1)(2)(二)归家之后的情状(1)(2)(3)(4)(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1)(2)(3)(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1)(2)五、问题呈现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课一得】【积累运用】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乃瞻衡宇(通,)(2)景翳翳以将入(通,)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园日涉以成趣()(2)时矫首而遐观()(3)策扶老以流憩()(4)或棹孤舟()(5)生生所资()(6)幼稚盈室()(7)眄庭柯以怡颜()(8)悦亲戚之情话()(9)乐琴书以消忧()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今义:泛指,范围扩大(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今义:①(女子)文静而美好,②(妆饰、仪容)美好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乐夫天命复奚疑()(4)农人告余以春及()(5)将有事于西畴()(6)既自以心为形役()(7)遂见用于小邑()(8)稚子候门()(9)寓形宇内复几时()(10)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B.乃瞻衡宇/乃设九宾礼于廷C.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D.门虽设而常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6.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7.文学常识填空陶渊明(365~427),名,字,诗人,世称他以写诗为主,著有《陶渊明文集》8.名句填空(1) ,奚惆怅而独悲?,(2)实迷途其未远,(3) ,鸟倦飞而知还(4)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一)学科________ 年级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陶渊明及其创作。
2、我要培养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3、我要理解陶渊明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学习陶渊明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知识链接】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前预习】1、下列词语每个写三遍并给加点字注音荒芜奚惆怅不谏.实迷途乘化今是昨非轻飏.东皋.熹.微瞻.植杖衡宇僮仆耘耔..壶觞.自酌.遑遑.眄.庭柯怡颜寻壑.寄傲流憩窈窕...矫首遐.观棹.孤舟出岫.景翳.翳舒啸.盘桓.西畴曷..2、你能介绍本文的作者陶渊明吗?3、你能介绍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吗?合作探究一:1、你能把小序里的重点字词找出来并写出来吗?2、你能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出来吗?(1)遂见用于小邑。
(2)皆口腹自役。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3、你能通过读小序找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哪些吗?根本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二:1、你能把第一段里的重点字词找出来并写出来吗?2、你能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出来吗?(1)、既自以心为行役。
(2)、问征夫以前路。
3、在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
那么,辞中第一段哪些词又明确表达了这样的心愿?4、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5、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呢?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二)学科________ 年级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合作探究三:1、你能把第二段里的重点字词找出来并写出来吗?2、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3、第二段作者从哪些角度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四:1、你能说一说第三段作者想象的什么内容吗?2、你能把第三段中的重点字词找出来吗?3、你能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出来吗?1)复驾言兮焉求。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一、文本背景介绍“归去来兮辞,固知媚兰之惠。
”这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一句。
古诗中的“归去来兮”本意为远方的回归,有离别后少年行迹未知的情感,后来在唐宫乐广泛应用中,成了表达对故乡乡愁之情的辞藻,《归去来兮辞》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引导读者通过导读方式,在认真阅读“归去来兮辞”这首华美的古文的过程中,探寻其中的情感和内涵,并深入了解这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本整体理解2.1 阅读材料归去来兮辞(节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何惜乎多情。
既古人已云:“成业须德全”,纵陷贼坑,犹期抱仇生。
余固自爱世间贤达,一何容易抚凌意气。
背城借一,暂休兵马。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昨夜酒初成。
闲鹤冲天出笼泥,豪竹转绿春满园。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人生如梦,难得可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2 阅读指导2.2.1 标题解读本文题目为“归去来兮辞导学案”,是“归去来兮辞”这一篇李清照的作品的导读和解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篇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2.2 听音阅读理解在开始阅读之前,您可以通过有声朗读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作品。
听音阅读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把握声调、节奏和表达。
2.2.3 自我感受反馈在阅读完李清照的作品后,不妨稍加停留,结合自身的情感和经历,仔细品味古人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悟其内涵和价值。
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情感和经历。
三、作品解析3.1 作品背景古代社会背景随着唐朝士族阶层的衰落和节度使的实力崛起,全国各地的权贵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各自王国。
那些曾经在社会中一度拥有权力和地位的士族,也逐渐沉寂,开始远赴他乡或斥身于田园。
这个背景下,士族的岁月经历和心路历程,自然可以成为文学和艺术的主题之一。
文人状况作品中的文人,正是这个背景下的代表。
归去来兮辞中的作者,正是唐朝著名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虽然出身名门,但却不与世俗为伍,热爱田园生活。
归去来兮辞复习学案
《归去来兮辞》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2.积累“行、质”等文言实词,“以”等文言虚词,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等文言现象。
二、复习巩固:(一)解释加点词语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载欣载奔3.引壶觞以自酌4.审容膝之易安5.景翳翳以将入6.或命巾车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8.聊乘化以归尽9.田园将芜胡不归10.奚惆怅而独悲11.曷不委心任去留(二)虚词:以1.既自以心为形役2.木欣欣以向荣3.农人告余以春及4.斧斤以时入山林5.以勇气闻于诸侯6.洎牧以馋诛7.不赂者以赂者丧8.作《师说》以贻之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0.夷以近,则游者众11.乐琴书以消忧12.登东皋以舒啸1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14.无以,则王乎1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三)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句子1. 被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 ,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农村出游见到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两句是“ , ”。
3.作者在文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
(四)选择题1.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忽然)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厉所得(造作勉强)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4.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复习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2、积累作文素材,并训练写作。
3、背诵本文复习重难点:1、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2、积累作文素材,并训练写作。
一、文化知识常识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
写陶渊明的对联:昔我曾眠三径菊;今谁又抱一山诗?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基础知识梳理二、解释括号前面词的意思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
()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
()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
()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三、文言字词句梳理1、通假字:乃瞻衡宇(
)
景翳翳以将入()
曷不委心任去留
()2、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
)
眄庭柯以怡颜
()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
()
乐琴书以消忧
()
或棹孤舟()3、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
(
)
既自以心为形役()
夫: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
故:故便求之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
奚: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
()
而: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
()
鸟倦飞而知还()
委:曷不委心任去留
()
王年少,委国事大臣()
委命下吏()
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既窈窕以寻壑
()
往: 怀良辰以孤往()
悟已往之不谏()4、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
)
今义:()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
今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
()
今义:()(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今义:()(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
今义:()(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今义:()(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今义:()(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今义:()
5、文言句式:A、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乐夫天命复奚疑()B、省略句(1)情在骏奔(
)(2)寓形宇内复几时()(3)稚子候门
()C、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
)(2)既自以心为形役
()D、介词结构后置
()(1)农人告余以春及()(2)将有事于西畴()(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四、文本素材挖掘和运用
(一)、作文素材(学会善用课文内容作论据)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
不管你到了天涯海角,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当年,陶县令摆脱了官场的束缚,急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到了家中,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可用于“家”“亲情”等话题)(二)、重点人物素材陶渊明在各种话题中的灵活应用素养: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
回肠。
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易事。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
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镜: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
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
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
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奸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
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掌握本课中的文言现象3、以《走进陶渊明》为题,写一篇文章附:高考作文优秀片段1、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
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
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
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
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
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
”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