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南北朝扇子 麈尾扇

合集下载

魏晋 南北朝扇子 麈尾扇

魏晋 南北朝扇子 麈尾扇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一种扇子叫“麈尾”,相传唐人 孙位所绘的《高逸图》中,阮籍就是手执麈尾的。“麈 尾”中“麈”字指一种大鹿, 麈尾就是用这种动物的尾 巴做成的,这种扇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 麈尾毛质细腻柔软,手柄的材质或竹或木或玉,有 的取自犀牛角,手执这样精致的扇子必然更显儒雅高洁, 颇得当时文人喜爱。东晋丞相王导在《 麈尾铭》中讲到: “道无常贵,所适性理,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 暑,虚心以俟。” 本来是普通的麈尾,在君子手中无论 是浮尘还是纳凉都有一种风流韵致。麈尾在清谈的过程 中还具有特殊的作用。清谈通常采取主客问答的方式, “主”是主讲人,“客”是问难者。麈尾是主讲人身份 的标志,特别是"竖义"的辩主,通常手执麈尾以助风谈, “客”一般是不拿麈尾的。

“麈似鹿而大,其尾能避尘,群鹿随尘而 行,皆视其尾为准”,也就是说麈是群居 动物,听从领头的麈尾巴的指挥,因此手 执麈尾也成了一种领袖、权威、地位的象 征。

麈尾表现出来的清新飘逸的意境正与超然 无物、潇洒飘逸的玄学风格相符合,因此 清谈之时,文人雅士多喜用麈尾助兴,也 正是为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之士又 被称为“玉柄麈尾之流”
麈尾扇 比翼扇
பைடு நூலகம்
愿在云间长比翼:洛神比翼扇 东晋顾恺之画《洛神赋图》,美丽的洛 神与曹植相对,曹植手持玉佩欲赠,洛神 手持扇子,扇上缀着两片羽毛。


一般都认为这就是麈尾扇。麈尾扇是汉晋 时文士喜好的扇,麈为大鹿,举起麈尾摇 动以指挥鹿群的行向。所以清谈的文士喜 欢手持“麈尾”拂尘,以自重身份,表示 领袖群伦,如《晋书》所述的王衍。又以 扇子装饰麈尾,叫做麈尾扇。如洛阳朱村 汉墓壁画中就有麈尾扇。

但也有认为洛神所执为比翼扇。《诗经》中记 载了很多人们手持鸟羽跳舞的情景,《陈风・宛 秋》:“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 羽。”在很久以前,人们的使用的工具、玩物都 来源于周围的事物,扇子也不例外,人们用鸟 的羽毛做成扇面来驱虫避暑,也是跳舞时的装 饰。魏晋南北朝的羽扇有十羽八羽之分,后来 成为比翼扇。晋稽含《伉俪诗》:“夏摇比翼扇, 冬卧蛩蛩毡。”比翼扇成对出现,以竹木做骨架, 上糊以绢绸,象征性地在末端以羽毛点缀。

拂尘源流、文化、欣赏与制作 (潜龙)

拂尘源流、文化、欣赏与制作 (潜龙)

拂尘源流、文化、欣赏与制作先认识一下拂尘拂尘,又叫蝇甩子(东北民间这个叫法最流行),也叫拂子,云展,其形制就是将较长的兽毛(以马尾最常见,还有马鬃、牦牛尾毛等)、综丝、麻等用一定的编制工艺扎在一长柄上,炎炎夏日,蚊蝇侵扰,拂拂挥动,飘然惬意,既可驱毙蚊虫,又风凉解暑,取之于农,用之于民,实为中华民族这一传统农业大国最具典型意义的民间手工艺品。

对于真正的拂尘爱好者,必然要问,拂尘历史悠久,那最早起于何时?拂尘从何而来?要说清拂尘的来历,还要从麈(zhu,三声)尾说起。

那什么又是麈尾呢?麈尾就是麈的尾,麈(鹿主)就是一种大型的鹿,是麋鹿和驼鹿的总称。

麈尾就是用麋鹿或驼鹿尾巴在细长的木条上端或两边插设麈毛,闲谈时执以掸尘、驱蝇蚊和身份、地位象征的名流雅器,故称“麈谈”,麈尾起始东汉、流行于魏晋,因“道同器殊”为儒释道三家常用器具。

汉代的麈尾只有数根条缕形若笤帚;魏晋南北朝的麈尾多数呈尖桃形状;隋时的羽尾扇)。

唐代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历代帝王图》,唯有吴主孙权手持一柄尖桃形麈尾。

后世还有很多壁画、绘画等作品中刻画有麈尾,都基本是这个形状,其实更类似近代的蒲扇形状。

可见,麈尾和拂尘形状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回事。

考古发现,直到唐五代以后,麈尾才逐渐演变为拂尘。

起码在明清两代,拂尘这种新型“麈尾”相当流行,因其看来确实属于拂尘的一个新品种,所以人们也管它叫拂尘。

实是误把麈字写成了塵字,是一种传抄刻写中发生的错误。

所以才导致了现在不明就里者把二者混为一谈。

拂尘的文化内涵由于与麈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麈尾又是名士清谈文化的象征,如现在还有麈谈、挥麈、麈尾之诲等词皆来于此,尤其是这一中华文化的典型器物与儒释道结合在一起,逐渐祭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拂尘也是如此。

在后来成为民用器物之前,一直与贵族、宗教文化密切联系。

楼梦》第三十六回中有一段就提到:“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麈尾。

有一件宝贝叫麈尾,正仓院中发现实物,破解了它失传的千古谜团

有一件宝贝叫麈尾,正仓院中发现实物,破解了它失传的千古谜团

有一件宝贝叫麈尾,正仓院中发现实物,破解了它失传的千古谜团在魏晋时期,高洁雅士们都崇尚手持一物,他们坐而论道,必持此物挥舞以助谈兴。

然而到了后来,这件重要的物件却消失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甚至连墓葬之内都未曾有过出土。

这件神秘的物件究竟是什么?它又因何而彻底消失?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一个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在“有兵就是草头王”的形势中,新兴的门阀士大夫们,并不被当时的主流所肯定,被排挤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异常活跃,形成了一种风流潇洒、不滞于物的特立独行的作风。

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被后世称颂的文人雅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

他们饮酒纵歌,清静无为,高谈老庄之学,不问世事之变,尽情的陶醉于自己的世界之中,诠释了后世为之神往的“魏晋风度”。

魏晋士子们除了饮酒、服药、衣袂飘飘之外,手中还常持一物,每逢坐而论道时,往往将其挥于手中,用以加重言语之气势,此物便是清谈圣品——麈尾。

麈尾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代表性手持之物,清代学者赵翼曾言道:“六朝人清谈,必用麈尾……盖初以谈玄用之,相习成俗,遂为名流雅器,虽不谈亦常执持耳”。

意思就是说,魏晋高雅之士,每逢清谈学问之时,必然用到麈尾,一开始的时候,麈尾只是用于此处,而后大家争相效仿,最终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即使在平日里没有清谈的活动,也会常将其放在手中把玩。

如此比较来看,麈尾倒很类似于后世文生的纸扇,亦或是现代人手中摩挲的珠串。

除了记载之外,在现代考古学中,同样也于魏晋时期的古墓壁画上,找到了有关麈尾的内容。

1949年时,位于黄海北道安岳的冬寿墓,其墓室之内的壁画图案中央部位,就有墓主人盘坐于床上,手持麈尾的形象描绘。

中国古代十大名扇

中国古代十大名扇

中国古代十大名扇1.羽毛扇羽毛扇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

”“扇”字从“羽”也证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现为最早。

晋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

”据前秦王嘉《拾遗记》记载,羽扇始于周昭王时,有盂夏取鹊翅为扇之说,则羽毛扇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2.团扇绢宫扇又叫纨扇、团扇、罗扇,它出现于羽扇之后、摺扇以前。

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借咏团扇表露受赵飞燕嫉妒排挤恐受君王冷落的复杂心理。

从历代散见的咏扇的诗赋散文来看,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摺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

古代的绢宫扇大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团扇:近世士民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亦有月圆、腰圆、六角之形,皆倩名人书画其上,名曰‘团扇’。

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类。

”3、藤编扇藤是一种蔓生植物,有白藤、红藤、紫藤多种,质地柔韧。

清代制扇艺人用很细的枯藤纶制扇面,经久耐用。

4、麦秆扇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

亦有削细竹作一圈,密编麦秆,汇综于柄,以采缕结出栀子花、古钱、卍字诸形,皆儿女通行燕扇也。

”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

5、牛骨折扇苏州、常州、江西、广州等地出产,用水牛肋骨制作,要经过刮、锯、刨、低俗作品请删除、造型、拉花、砂、磨等许多工序,细腻洁白,犹如象牙细拉花折扇。

6、龚扇清朝光绪年间,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扇面上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喜鹊闹梅”图,深受人们的喜爱。

麈尾的起源及功用等诸事杂考

麈尾的起源及功用等诸事杂考

麈尾的起源及功用等诸事杂考张清文(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系,山西 太原 030600)[ 摘 要 ]麈尾是古代一种特殊用扇,通常学者认为麈尾产生于魏晋时期,是魏晋名士清谈用物,有学者甚至认为诸葛亮羽扇纶巾所挥的“羽扇”应是麈尾。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的整理,从起源、功用、演变等方面,重新对麈尾扇进行探讨和研究。

认为其起源时代应在东汉中期,其起源或受古代旄牛尾使用的影响。

诸葛亮所挥的羽扇与麈尾无关。

麈尾的功能并非是高士清谈用物,而是身份的象征。

在中唐以前,无论是文献还是图像之中并无高士使用麈尾的例证存在。

[ 关键词 ]麈尾;羽扇;旄牛尾;清谈[ 中图分类号 ] 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9)01-0043-04收稿日期:2018-11-04作者简介: 张清文,山东沂水人,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考古。

麈尾扇是中国古代在扇面周围加装兽毛等物的一类特殊扇。

一般认为麈尾产生于魏晋时期,是魏晋名士清谈用物,有学者甚至认为,诸葛亮羽扇纶巾所挥的“羽扇”其实应是麈尾。

但笔者从文献及考古实物等方面深入研究后认为,学界对于麈尾的一些通常认识还应再进一步商榷,有必要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的整理,从起源、形制、功用、发展、演变等方面,重新对麈尾扇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麈尾扇起源新探通常学者认为麈尾扇产生于魏晋之时,甚至有传说具体到为梁简文帝所制。

[1]但是据笔者查考,麈尾的起源时代应该至少为东汉时期。

笔者通过对临沂市吴白庄汉代墓葬出土画像石(图1)观察后首次发现,画面中官员的手中便已经持有麈尾扇,这应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麈尾扇图像,证明了至少在东汉时期便有麈尾扇产生,其形式与后代麈尾扇差别不大。

除了画像石的实证之外,文献中也有麈尾扇在汉代使用的记载。

如东汉中期的文学家李尤《麈尾铭》称:“撝成徳柄,言为训辞,鉴彼逸傲,念兹末兹”。

图1 吴白庄汉墓出汉画像石(临沂市博物馆藏)关于麈尾扇由何制成,学者观点略有所差异。

消失的器物——麈尾

消失的器物——麈尾

消失的器物——麈尾历史上的魏晋时期(220年—420年),孕育了如璀璨星辰般的文化精英,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到谢安、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等等。

他们对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书画、服饰乃至哲学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魏晋名士身上有一种公认的清拔脱俗、放旷不羁的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沁入骨髓,化于风行,显于言谈,人们称之为“魏晋风度”。

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器物便可窥豹一斑,此物便是神秘的清谈圣品——麈尾。

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

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

宋朝以后逐渐失传。

由于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

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

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页“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

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其实,真正的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

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

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

麈尾也绝不像拂尘,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

一、清谈与麈尾的渊源清谈与麈尾关系密切。

清谈,又称“谈玄”,是魏晋人士的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

清谈的形式来自东汉的“清议”,大概每月一个主题,主要是名士聚会,双方根据各自观点,引经据典、互相诘难,褒贬社会知名人物或现象背后的德行见解,如果清谈仅仅到此戛然而止,极可能被人诟病为专业搬弄是非还故作清高的“狗仔”聚会;但清谈绝不是名人侃大山扯闲篇,关键它最后的落脚点在于从人物或事件品行谈及风神气度的品藻以及辩论玄学名理等哲学命题,往往包含着谈者对宇宙、对人生深邃的哲学层面思考。

出自陆游《答薛参议启》:“某久疏麈尾之诲,喜闻鷁首之来。

”的成语“麈尾之诲”便可很好地印证了麈尾之诲乃属十分高明的教诲。

古代文人骚客们为什么要在扇子上提画写字呢?

古代文人骚客们为什么要在扇子上提画写字呢?

古代文人骚客们为什么要在扇子上提画写字呢?本文导读:我国的扇子,最早称“箑”,又有称“翣”,后来称“扇”。

“箑”字从竹,“翣”字从羽,可知扇子原先是由竹,后来是用羽毛制成的。

扇子创始之初,纯为一种招风纳凉的用具,随而被引入古代帝王与贵族的礼仪之中,最后又与书法绘画艺术相结合。

演进成了点缀生活的艺术品。

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

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

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

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

战国晚期到两汉,一种半规型“便面”成为扇子的主流。

其中以江陵马山楚墓出土、朱黑两色漆篾编成的最为精美。

便面一律用细竹篾制成,上至帝王神仙,下及奴仆烤肉,灶户熬盐,无例外地都使用它。

春秋战国后,扇子广泛流传于民间,普遍在夏季使用来扇风取凉。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有“以扇逐暑”之句。

从汉代起,扇子已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技术不断提高,质量日臻精美。

扇子除了用于外,也常用来遮面,故名便面。

如汉代宣帝时,京兆尹张敞有管理市井之才,然无威仪,尝走马于街上,“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汉书·张敞传》),这里所说的“便面”即扇子。

“便面”就是用扇子遮住脸部,又如三国时,魏之韩宣为丞相军谋,一次步入宫门内,与临淄侯相遇,时新雨,道路泥潦,“宣碍不得去,以扇自障”(《魏略》),因此各得其便。

从上述诸事可知,早在汉代社会上已有用扇子障面的习惯。

汉代的丝织手工业发达,故制扇原料多用绢、纨、素、绫、缯等为面料,而色尚素自,不着笔墨彩绘。

扇形尚圆,故时人称之为团扇或“合欢扇”。

合欢扇的特点是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

圆扇的出现打破了门扇式扇面的老样式。

西汉宫廷女诗人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她托词于纨扇,写下了动人的《怨歌行》:“新制养纨索,皎洁如霜雪。

扇子的发展史

扇子的发展史

中国扇子文化的演变扇子在古代的别称“摇风”、“凉友”,相传禹舜时代已有,晋朝崔豹《古今注》曾记载“舜作五扇”。

不过,在隋朝以前,扇子多以绫绢、禽羽、竹篾等材质制成。

隋至唐代,出现了纸扇,后又发展了象牙扇、檀香扇等名贵品种。

明清时苏杭的扇艺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扇的最高峰:苏州的扇子称为“香扇”,杭州的为“雅扇”。

而杭州的王星记扇业就是杭州“雅扇”的代表。

王星记扇业的前身杭州王星记扇庄,由王星斋夫妇创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

其时,杭州王星记扇子以它精湛的工艺、迥异的功能、高雅的情趣使之与浙江的丝绸、龙井的茶叶相提并论,并被誉为“杭产三绝”而名扬天下。

为此,记者采访了王星记扇业的制扇专家。

扇子的分类据了解,扇子的种类很多,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秆扇六大类。

按扇子的功能分类,则可分为檀香扇、团扇、挂扇、绸舞扇、广告扇等。

而黑纸扇是“雅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纸扇,它以柿汁涂抹扇面,色泽乌黑,制成这样的一把扇子从头到尾需要86道工序。

扇子的用途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已经不是那种传统的用来煽风的生活用品了,它的用途在逐渐增多,比如说广告扇,厂家可以在扇面上画上自己的产品,写上产品的功能;同样的还有旅游扇,风景区的地图或者主要景点都可以被印在扇子上。

这两种扇子都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另外,扇子目前正在逐渐向艺术品和收藏品转化。

这正是因为它汇集了编织、雕刻、书画、刺绣等工艺技巧,也可作为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道具。

它有时候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比如说戏曲中的书生,常常人手一把折扇。

扇子和名人“折扇绘画题诗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扇面画使得扇子升华为另一种艺术形式,为历代收藏家所珍爱。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扇面上留下的题诗、书法和绘画,备受人们的珍爱和收藏,由此而繁衍出来了另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扇面书画。

扇面书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墨宝和艺术珍品。

扇子史话

扇子史话

扇子史话作者:沈从文来源:《月读》2013年第11期扇子,在我国有非常古老的历史。

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蚊、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种种需要,人们发明了扇子。

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

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

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

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

战国晚期到两汉,一种半规型“便面”成为扇子的主流。

其中以江陵马山楚墓出土、朱黑两色漆篾编成的最为精美。

便面一律用细竹篾制成,上至帝王神仙,下及奴仆烤肉,灶户熬盐,无例外地都使用它。

魏晋南北朝时期,“麈尾”“麈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

“羽扇”前期本由鸟类半翅制成,后来用八羽、十羽并列,且加了长木柄。

“麈”是领队的大鹿,魏晋以来尚清谈,手执麈尾有“领袖群伦”含义。

“麈尾扇”传由梁简文帝萧纲创始,近于麈尾的简化,固定式样似在纨扇上加鹿尾毛两小撮。

“比翼扇”又出于麈尾扇,上端改成鸟羽,为帝子天神、仙真玉女升天下凡翅膀的象征。

隋唐时“麈尾”虽定型,但使用范围缩小。

“纨扇”起而代之,广为流行。

“纨扇”亦即“团扇”,主要以竹木为骨架,制成种种形状,并用薄质丝绸糊成;历来传说出于西汉成帝朝(前32—前7)。

南北朝时,纨扇扇面较大,唐代早期还多作腰圆形,近乎“麈尾”之转化。

唐开元、天宝以来才多“圆如满月”式样。

纨扇深得闺阁喜爱,古代诗词中多有反映,如“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借团扇刻画出少女种种情态或愁思,可见扇子的功能已大为扩展。

宋元时期纨扇尽管还占主要地位,且更多样化,但同时也出现另一新品种“折叠扇”,即折扇,一般认为是北宋初从日本、高丽传入的。

南宋时生产已有相当规模。

扇子的起源与发展

扇子的起源与发展

扇子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扇子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艺术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扇子浮现在中国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扇子主要由羽毛、树叶或者纸片等材料制成。

扇子最初被用作驱赶蚊虫和降温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品和礼仪用品。

二、发展1. 中国古代扇子的发展中国古代扇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

(1)战国时期至西汉时期:这个时期的扇子以羽毛扇为主,常用孔雀羽毛或者鹦鹉羽毛制作。

扇子的形状多为圆形或者半圆形,装饰图案简单,多为几何图案。

(2)东汉至唐代:此时,扇子的制作材料逐渐多样化,包括竹子、木头、纸张等。

扇子的形状也开始多样化,浮现了折叠扇、团扇等不同类型的扇子。

(3)宋代至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扇子制作技术达到了巅峰,扇子的形状更加多样,装饰图案更加精美。

丝绸扇成为主流,扇面上绘制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2. 日本扇子的发展日本的扇子文化源远流长,受到中国的影响较大。

在日本,扇子被称为“扇(せん)”,是一种重要的传统艺术品。

(1)奈良时代至安全时代:这个时期的日本扇子受到中国唐代扇子的影响,形状和装饰图案与中国扇子相似。

扇子被广泛用于宫廷舞蹈和仪式活动中。

(2)江户时代:在这个时期,日本扇子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浮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扇子,如团扇、折叠扇、舞扇等。

扇子的装饰图案更加细致精美,往往绘制花鸟、山水、戏剧角色等。

3. 西方扇子的发展西方扇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直到中世纪才开始流行起来。

在欧洲,扇子被广泛用于贵族社交场合和礼仪活动中。

(1)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扇子制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扇子的形状更加多样化,装饰图案更加精美。

扇面上常绘制宗教题材、神话故事等。

(2)18世纪至19世纪:这个时期的扇子被视为时尚的配饰,被广泛用于社交场合。

扇子的装饰图案更加丰富多样,往往绘制风景、人物、花卉等。

关于扇子的“前世今生”……

关于扇子的“前世今生”……

关于扇子的“前世今生”……夏日,扇子是最简单的祛热工具,那么扇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最初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扇子的“前世今生”……▼远古时代扇子起源于中国。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用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据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

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

魏晋非乘舆不得用。

”五明扇是一种长柄之上装饰有禽类羽毛的“仪仗扇”,用于皇家,称作“翣[shà]”,又称障扇或掌扇。

▼战国至两汉这个时期,用细竹条做成的半圆形竹扇成为主流,也称”便面“。

最早的扇子图像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长柄扇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木制柄,扇面用篾丝编织,面四周用布包边。

《方言·杂释》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shà],自关而西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

”《世本》曰:“武王作翣。

”从这些记载中了解到,扇古写为“箑”,又作“翣”。

《小尔雅·广服》:“大扇谓之翣。

”王煦疏:“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可见用翣的多少是由主人的身份地位决定的。

1982年元月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荆州马山竹扇江西靖安出土的”便面“▼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麈[zhǔ]尾”、“塵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

北魏洛阳龙门石刻仪仗麈尾扇“羽扇”前期本由鸟类半翅制成,后来用八羽、十羽并列,且加了长木柄。

唐孙位《高逸图》局部手持塵尾扇的阮籍(魏国诗人)“塵尾扇”传由梁简文帝萧纲创始,近于“塵尾”的简化,固定式样似在扇面周围加装兽毛。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吴主孙权手上的塵尾扇“比翼扇” 上端改成鸟羽,为帝子天神、仙真玉女天下凡翅膀的象征。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宋人摹本▼秦汉秦汉时期,扇子的使用趋于普通,主要为夏季驱暑。

扇子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扇子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扇子摘要:扇子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扇子在书籍中出现的次数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明清时期文学著作中出现过的扇子,以及扇子的发展演变、扇子的制作工艺和扇子的文化价值等方面,从而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中国扇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扇子演变;扇子文化;(一)扇子在哪些书中出现以及作用(1)《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扇子,靛儿向宝钗找扇子,宝钗却对她发火,靛儿无端的做了一次炮灰,第二次是27回宝钗扑蝶:“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

第三次是28回宝玉初会琪官:宝玉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王加决的右边)扇坠解下来,送与琪官。

第四出现是宝玉去见贾雨村时,忘记带扇子,袭人给送来。

宝玉错把前来送扇子的袭人看成黛玉并表白。

这次宝、黛二人之间的感情由从先前的不确定,到最终的“放心”。

第五次扇子是“石呆子”的古董扇子,贾雨村为了得到这扇子来巴结贾赦,捏造了一个罪名,陷害石呆子一家,把这个古董扇抄来送给贾赦。

第六次是宝玉想看黛玉作的五美吟,黛玉不给他看,因为宝玉为了方便看黛玉作的海棠诗,将黛玉作的海棠诗写在扇子上。

还有晴雯撕扇子玩,元春端午赐礼里有扇子,翠缕向湘云问扇子上的阴阳,湘云醉眠也提到扇子,贾政将扇子赏给宝玉奖励他的诗作得好……《红楼梦》中的扇子具有暗喻情节发展的作用, 它烘染出贾府贵胄之家锦衣玉食的富贵之气。

尤其突出的是以写扇子来表现人物的深层性格, 借此塑造典型的形象。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借跌扇、撕扇, 写出睛雯的泼辣正直、敢作敢当, 身列下陈而秉性刚烈的品格。

宝钗一心想:“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她处心积虑, 巧为周旋于大家庭之中, 是“扇子”引出的故事才使她“偶尔露峥嵘”, 并将其狡猾、对下人乱施淫威的另一面揭露出来。

石呆子因扇遭祸虽着墨不多, 但封建世家的贪婪狰狞, 依仗权势乱施淫威, 官绅勾结, 巧取豪夺, 致人死命的血腥场景, 却给读者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文人与扇子

文人与扇子

文人与扇子作者:张光芒来源:《上海企业》 2017年第8期炎炎夏日,扇子成了百姓的避暑利器。

历史上,扇子更是中国文人居家旅行的必备工具,它不仅是才学的象征,更标志着文人的身份。

文人要摆文人的风度,这风从哪里来,自然靠手中这把扇子了。

别看是小小一把扇子,其中却大有乾坤。

古代文人的最高形象设计是“羽扇纶巾”,以诸葛亮手持鹅毛扇为代表,但据后人考证,那把鹅毛扇其实是“麈(zhǔ)尾”。

“麈”是领队的大鹿,故手执麈尾有“领袖群伦”之意,因而广受当时儒雅名流的好评。

魏晋名士爱好清谈,以“麈尾”为必要装备,相比之下,鹅毛扇则显得庸俗许多了。

普通人用扇子不过是夏天图个凉快,扇子到了文人手里,就有许多讲究,它不仅是一个日用器物,更是一件色彩纷呈的艺术品。

文人在扇上的功夫有扇书、扇画、扇诗、扇联等等,数不胜数。

扇书即在扇面上铺显书法,笔走龙蛇;扇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最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

古代文人往往书画皆擅,因为扇子是随身之物,题上几句格言或自己的得意之作,既可以表明志向,又能随时显摆。

古今扇联,以“明月入怀,团圆可喜;仁风在握,披拂无私”最为有味,上联用扇子圆如明月的形态,寄托家人团聚的愿塑;下联则以扇子的功能借喻持扇者人格的高尚。

相传唐伯虎有个“题扇”的故事。

说是有一位老妪,在街上摆摊叫卖扇子,辛苦了一整天,却始终无人问津。

正巧唐伯虎看到,可怜她衣食无着,便仗义挥毫,给她在扇上留下了自己的真迹。

原本普普通通,丢在地上也没人要的扇子,顿时身价百倍,被一抢而光。

其实那些人买的并不是扇子,而是扇上的字画,说到底,扇子只不过充当了艺术的传播工具罢了。

文人最喜欢吟咏的是一种称为“团扇”,或者叫“纨扇”的东西。

它以象牙或骨、玉为柄,用薄质丝绸糊成,绘以山水、人物、花鸟,早期多作腰圆形,直到唐开元、天宝年间以后才以“圆如满月”为常。

纨扇形态优雅,历来为闺阁首选,在美女手中还有活色生香的效果,亦是诗中的一道动人风景。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团扇用薄绢制成,想来是半透明的,拿它遮遮掩掩,欲露还羞,有一种言之不尽的韵致。

扇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里有四种说法

扇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里有四种说法

扇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里有四种说法源于东晋说《扇子趣话》、《扇子的源与流》等书中认为扇子在东晋已经产生。

其主要证据源于《晋书》卷二十九《文苑·袁宏》中,谢安取扇赠袁宏,袁宏答道:“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由于后来折扇又有“仁风”的雅称,所以有人认为此处谢安所赠即为折扇。

但是,这从文中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此处所赠为折扇。

且魏晋时期,清淡之士盛行执麈(zhǔ)尾(一种扇子)谈玄论道。

《二十二史札记》云:“六朝人清淡比用麈尾。

”源于南北朝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蕉窗话扇》中写:“折叠扇通称折扇,古名聚头扇,又有称为聚骨扇者,始于北宋,其滥觞则远在南齐。

《南齐书·刘祥传》中记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鄣日’,元人胡三省《通鉴注》云:‘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三《考索·扇》中亦主此见:“宋《通鉴》:‘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王雪涛《画扇》一书写:“南齐时就有了折扇,而在折扇上进行书画创作始于南宋初期。

”洛文《扇子昔谈》:“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

”但胡三省从“腰扇佩之于腰”,并判断“今谓之折叠扇。

”这其间没有举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所以胡三省的说法存疑。

“腰扇”之名并非指其“佩之于腰”,而是言其形状中部较窄,两端宽阔,是一种中腰收缩的扇子。

擅长考据的清代学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清人桂馥《札朴》卷四《腰扇》条云:“腰扇如腰鼓,谓中腰瘦减,异于团扇。

”周一良非常赞同此观点,他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腰扇》写:“桂说是也。

折叠之扇自北宋时始传入,南北朝时尚未有之。

方以智《通雅》三十三《器用门》、梁玉绳《瞥记》七皆引宋人著作,论证北宋始有折扇,举证详确。

然梁氏又引胡氏之此注,以为折扇‘其来久矣’,则非是。

”清人姚范《援鹑堂笔记》中也指出胡三省说的腰扇,“亦是团扇,曲之可卷舒,与今日所谓聚头异。

”更何况,“腰扇”之名也并非始于南齐,东汉已见之,写作“要扇”,其物则先秦已有之。

扇子的来历

扇子的来历

扇子的来历扇子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工具。

在炎热的夏季,它能给人带来阵阵清凉。

但是自古以来,中国的扇子就带着艺术品的风韵,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就有扇子了。

中国扇子的种类非常多,有纸扇、绢扇、葵扇、羽毛扇、竹编扇、麦秸扇等。

扇子的形状也有方有圆,还有梅花、海棠、葵花形的。

我国的扇子名目繁多,千姿百态。

有竹扇、麦扇、槟榔扇、蒲葵扇、丝绸扇、羽扇、木雕扇、玉雕扇、牙雕扇、檀香木扇、折扇、团扇、纨扇、绢扇、蒲葵扇、、茧扇、火画扇、竹丝扇、印花纸扇、塑料扇等。

都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驰名中外,成为不可多得的工艺美术品。

成扇可以分别鉴赏扇面书画、扇股及其雕工,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鉴赏。

扇面书画以精到工整为上,扇股雕工有雅俗之分,书画扇面扇股相辅相成,扇面要“生辣”。

收藏主要是折扇成扇及折扇和团扇的裱片,对收藏品要考虑的是“真、精、新”。

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是中国扇子的一大特色。

从古到今,中国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画家都喜欢“题扇”、“画扇”,留下了不少精美的佳作。

在中国最常见的是折扇,拿在手里既方便又潇洒。

中国生产折扇最有名的地方是杭州。

杭州折扇往往采用名贵的材料做扇骨。

著名的黑纸扇、檀香扇、象牙扇,不但是中国扇子中的佳品,而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

扇子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抒情寓意的最好表达方式,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艺术产物的见证。

如唐伯虎、郎世宁的扇面都是浩瀚艺术海洋里泛起的经典浪花。

我国扇子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和扇子雅致精巧和扇面的书画艺术分不开。

扇子在我国源远流长,据史书称:“黄帝作五明扇”,可谓早矣。

西周羽制成“羽扇”已具有美学装饰功能。

汉代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竹扇,汉代以后又出现以竹为图框、以绫绢为扇面的纨扇。

纨扇又名团扇,宜于书画,多以骨、玉、象牙等为柄,坠以流苏,显得珍贵尔雅,这种扇在我国流行千余年,特别为闺阁仕女所钟爱。

唐人张彦元《历代名画记》载,名士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可见,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

说明文阅读《扇子》

说明文阅读《扇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扇子①《东周列国志》里,看到过这样的插图:两个梳双髻的宫女,手执长柄大扇,立在对坐畅谈国事的公侯身后,这样的扇子多半是由奴仆执掌,象征性大于使用目的它是表白强权的道具。

准确地说,它是礼仪扇。

②汉代的扇子,则是用竹篾编成,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号莱刀,扇柄附于一侧而不是居中,且开始落入寻常百姓家。

在古画中,常见一奴仆蹲踞扇火,大力使着一把扇子,扇子地位大跌。

汉末有一些原理简单的机械扇,诸葛亮同学发明过诸葛扇,悬挂屋内,手拉使之转动生风。

穿过千年时光隧道,在关于老上海的电影里,仍然可以看见理发店里有这种手拉的风扇。

小伙计拉着一根绳,扇子左右缓移,时间也被拉长了,太太小姐们一边做头发: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拉呱家常。

春日迟迟,欲睡昏昏。

反正闲妇们有的是时间要打发,降那一点心火,微风徐来的排扇也够了。

③魏晋南北朝的扇子是羽扇,不用说是仿生原理的朴素运用,羽扇有十羽和八羽之分,后来进化成比翼扇,即以竹木为骨架上糊以绢绸,只在末端象征性地饰以羽毛。

羽扇是男人的物什,恪显名士做派的道具,羽扇名人有“羽扇纶巾”的公瑾侯及其政敌诸葛先生。

真不能想象,诸葛先生要是丢了他的三件套--羽扇、纶巾、四轮车,会不会风采全无呢?④隋唐时流行纨扇,又称团扇,早唐时盛行腰圆纨扇,中晚唐为满月式样,纨扇近于现代的绢扇,以竹木为骨,承风面大,手感轻盈,它的使用者转向深闺。

“轻罗小扇扑流萤”,隋唐女子都是腴美人,如果是骨重身宽的羽扇,用来扑蝶扑流萤,动作的幅度太大,就失了娇羞劲儿。

⑤宋元后期开始使用的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袖藏即可。

市民图耐用,多用油纸扇,文艺青年大多使用素纸扇,图它可以挥毫泼翰,题诗作画。

⑥扇子还是艺术作品中高频出现的道具。

⑦言情小说中,扇子可煽情,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定情,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抒情,《桃花扇》就是靠一把扇子来抒情,并且贯穿情节起落的;可绝情,《珍珠令》里,女主角赠男主角折扇一把,即可以示绝交,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祥的赠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也有认为洛神所执为比翼扇。《诗经》中记 载了很多人们手持鸟羽跳舞的情景,《陈风・宛 秋》:“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 羽。”在很久以前,人们的使用的工具、玩物都 来源于周围的事物,扇子也不例外,人们用鸟 的羽毛做成扇面来驱虫避暑,也是跳舞时的装 饰。魏晋南北朝的羽扇有十羽八羽之分,后来 成为比翼扇。晋稽含《伉俪诗》:“夏摇比翼扇, 冬卧蛩蛩毡。”比翼扇成对出现,以竹木做骨架, 上糊以绢绸,象征性地在末端以羽毛点缀。
麈尾扇 比翼扇
愿在云间长比翼:洛神比翼扇 东晋顾恺之画《洛神赋图》,美丽的洛 神与曹植相对,曹植手持玉佩欲赠,洛神 手持扇子,扇上缀着两片羽毛。


一般都认为这就是麈尾扇。麈尾扇是汉晋 时文士喜好的扇,麈为大鹿,举起麈尾摇 动以指挥鹿群的行向。所以清谈的文士喜 欢手持“麈尾”拂尘,以自重身份,表示 领袖群伦,如《晋书》所述的王衍。又以 扇子装饰麈尾,叫做麈尾扇。如洛阳朱村 汉墓壁画中就有麈尾扇。

“麈似鹿而大,其尾能避尘,群鹿随尘而 行,皆视其尾为准”,也就是说麈是群居 动物,听从领头的麈尾巴的指挥,因此手 执麈尾也成了一种领袖、权威、地位象 征。

麈尾表现出来的清新飘逸的意境正与超然 无物、潇洒飘逸的玄学风格相符合,因此 清谈之时,文人雅士多喜用麈尾助兴,也 正是为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之士又 被称为“玉柄麈尾之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一种扇子叫“麈尾”,相传唐人 孙位所绘的《高逸图》中,阮籍就是手执麈尾的。“麈 尾”中“麈”字指一种大鹿, 麈尾就是用这种动物的尾 巴做成的,这种扇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 麈尾毛质细腻柔软,手柄的材质或竹或木或玉,有 的取自犀牛角,手执这样精致的扇子必然更显儒雅高洁, 颇得当时文人喜爱。东晋丞相王导在《 麈尾铭》中讲到: “道无常贵,所适性理,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 暑,虚心以俟。” 本来是普通的麈尾,在君子手中无论 是浮尘还是纳凉都有一种风流韵致。麈尾在清谈的过程 中还具有特殊的作用。清谈通常采取主客问答的方式, “主”是主讲人,“客”是问难者。麈尾是主讲人身份 的标志,特别是"竖义"的辩主,通常手执麈尾以助风谈, “客”一般是不拿麈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