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运算尚不熟悉。
学生在学习乘法时,可能会对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乘法运算。
3.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生动的例题、练习题和游戏。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乘法运算。
3.教学游戏:如“乘法接力赛”、“乘法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有趣的乘法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乘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PPT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乘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乘法的乐趣用两位数相乘创造有趣的数字
乘法的乐趣用两位数相乘创造有趣的数字乘法是数学中的一项基础运算,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乘法可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有趣的数字和利用巧妙的方法来增加乘法学习的趣味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1. 利用数学游戏培养兴趣数学游戏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乘法练习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快乐乘法表”游戏。
游戏规则是:将两个十位数和个位数相乘,然后计算出结果。
孩子们可以尝试用口算或者写在纸上的方式来解答问题,互相竞争并享受游戏的乐趣。
2. 创造有趣的数字乘法的结果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数字。
通过创造一些有趣的数字,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乘法的兴趣。
例如,通过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可以产生一个特殊的数字,比如"11"。
要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可以提出问题,例如“11乘以11等于多少?”帮助他们发现规律,解答问题,并激发他们对乘法的好奇心。
3. 利用图形和图表辅助学习图形和图表是教学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
比如,通过画出乘法的长方形图,可以帮助孩子们可视化地理解两个数相乘的过程。
同时,可以让孩子们在图形上标出相应的乘积,进一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4. 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乘法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运算,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乘法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购物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从而得到总的金额。
这种实际运用的方式,既增加了乘法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5. 引导孩子思考和探索在乘法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并让孩子们想办法通过两位数相乘创造出最大或最小的结果。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乘法的乐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引入、乘法算式的组成、乘法的运算规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加法、减法、除法等基本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的概念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乘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乘法的概念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
3.练习: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3. 通过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口诀复习,引起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注意。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活动: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4. 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乘法计算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环节。
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巩固和运用乘法计算知识的关键环节。
对于“活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研究报告-精选文档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研究报告一、题“有趣的乘法计算―――两位数×11”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的一道练习题。
我们之所以对一道习题大做文章,是因为运用数的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培养数感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手段。
在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中,“两位数×11”是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图1),而苏教版教材中则安排为教学专题(图2)。
不同教材都是将此内容编排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之后,以巩固笔算方法,让学生经历“计算―猜想―分析―验证”的探究过程,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学过这个知识后不能学以致用,少数学生也只是根据记住的口诀机械地运算,说不清规律和算理。
尤其在探索类似数学规律的活动中缺乏自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规律,不善于探究深层次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教师对此类习题的价值挖掘不够,只是把它当做一道巩固练习题,而学生仅仅是记住了口诀,依葫芦画瓢解几道题,停留在表面;二是教师在教学中重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轻算理,没有让学生结合竖式发现规律背后的道理;三是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得出结论和解题训练上,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缺乏充分的观察、计算、交流讨论、比较归纳的时间,没有经历探究过程,无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此,我们对“两位数×11”这道习题进行了深度开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两位数×11”的计算规律,以丰富对乘法计算过程和特点的认识,并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探索性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二、实践(一)竞赛置疑,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人机大战,挑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请一个同学用计算器算,我直接口算,其他同学当评委。
有趣的乘法计算
音乐作品中的乘法
在许多音乐作品中,作曲 家会利用乘法来创造复杂 的节奏和旋律,使音乐更 加丰富和多彩。
乘法与艺术的关系
色彩与乘法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使用色彩的叠 加和混合来创造出新的颜色,这与乘 法的原理相似。
图案与乘法
艺术作品中的乘法
许多艺术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乘法的 概念,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 术风格。
解决几何问题
在几何学中,乘法常常用 于计算面积、体积等。
优化算法
在计算机科学中,乘法常 用于优化算法,提高计算 效率。
03
CHAPTER
乘法的趣味应用
乘法与音乐的关系
音阶与乘法
音阶的构造与乘法有着密 切的关系,例如在十二平 均律中,各音的频率都是2 的整数次幂的比值。
和弦与乘法
和弦的构造也涉及到乘法, 通过将不同音符的频率相 乘可以得到新的音符,从 而形成和弦。
a × (b × c) = (a × b) × c
03
零乘律
a ×0 = 0
04
单位元
存在一个元素1,使得a × 1 = a
乘法与加法的关联
分配律
a × (b + c) = a × b + a × c
幂运算
a^m × a^n = a^(m+n)
乘法在数学中的地位
01
02
03
扩展加法的维度
通过乘法,我们可以将一 维的加法扩展到多维的乘 法,从而解决更复杂的问 题。
跨学科融合
将乘法计算与其他学科 领域结合,如数学、物 理、工程等,拓展其在 各个领域的应用。
个性化与智能化
根据用户需求和习惯, 提供个性化的乘法计算 服务和智能推荐,提高 用户体验和效率。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ppt课件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的规律。
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 么特点?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24 ×1 1
24 24
264
53 ×11
53 53
5 83
62 ×1 1
3 0 24
新知探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这几道题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先算一 算、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22 × 28 = 6 16
积的末两位是怎样
35 × 35 =
1
2 25
算出来的?末两位 前面的数呢?
56 × 54 = 3 0 24
课堂小结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62 62
6 82
新知探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总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 数有什么特点?
24 ×1 1
24 24
264
53 ×11
53 53
5 83
62 ×1 1
62 62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3.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概念的理解。
2. 乘法口诀的掌握。
教学难点:1. 乘法运算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学习卡片。
3. 实物教具。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2. 教师通过讲解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口诀。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背诵,巩固记忆。
Step 3: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学习卡片,学生独立完成卡片上的乘法题目。
2. 教师选取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Step 4:小组合作(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乘法口诀。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三、课后作业1. 背诵乘法口诀表。
2. 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情况。
3. 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实物操作: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3.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游戏化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乘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乘法知识。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目的:1.探索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可以根据规律直接看出算式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的神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活动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活动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53×11 62×11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3 6 2× 1 1× 1 1 × 1 12 4 53 6 22 4 53 6 22 6 4 5 83 6 8 2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43×11的积。
提问:猜一猜43×11等于几?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16×1143×11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5)试一试:59×1167×11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
【学情分析】这是一堂典型的规律探索课《有趣的乘法计算》,计算怎么可能有趣?有趣的乘法计算是什么计算?学生心中必然存在这些间题,但是学生的起点不一样,有的已经知道了一些乘法计算的口算方法及原理,但是有的学生还不知道除了整十数、整百数,也是有其他一些算式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来计算的。
这就造成了在教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时,学生的现实差距是巨大的,应该严格遵循“猜想-验证-归纳-实践-总结”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出示《最强大脑》速算比赛的视频。
谈话:同学们,他们厉害吗?你们也想和他们一样厉害吗?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提问互动,引发思考教师出示:口口×11=,提问:谁来任意说一个两位数作为这道乘法算式的一个乘数?谈话:老师认为答案等于……,你相信吗?提问: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计算的吗?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和老师算得一样快,甚至比老师还快!三、合作探究,寻找规律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通过具体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强调数位对齐和进位的重要性。
-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并给出多个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
-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通过比较和讨论,找出最简洁的计算方式,以此突破灵活运用乘法规律的难点。
要学习的是《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物品总价的情况?”(例如,购买3个价格为23元的苹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计算的奥秘。
5.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乘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理解乘法运算的步骤,并能熟练进行竖式计算。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学生应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a × (b + c) = a × b + a × c),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计算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计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乘法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标题:发现乘法的魅力,让乘法计算变得有趣的教学设计引言: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对于学生来说,乘法的掌握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基石,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然而,乘法计算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枯燥、抽象,他们可能会感到乏味并缺乏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热情,我们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活动,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乘法。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和好奇心;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活动设计:1.沙盘乘法战斗:准备一块大型沙盘,将其分为数个格子,并在每个格子上写上各个数字。
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队员上台进行计算。
教师随机出示一道乘法运算题,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结果,并用棋子标记结果所在的格子。
每次正确计算的队伍将占领该格子,并且得到相应的分数。
最后,分数较高的队伍获胜。
2.数字捕捉者:在课堂上,教师将自己扮演成一位数学怪物,学生的任务是通过乘法计算,寻找并捕捉到这个怪物。
教师准备一个大的网状地图,每个交叉点上都写有一个乘法算式。
学生要根据算式计算结果,并按照结果所在的位置在地图上用图钉固定住。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能捕捉到怪物。
3.乘法积木塔: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堆乘法积木。
教师给出一个乘法运算题,学生根据运算题在一定时间内用积木搭建出相应的构造物。
例如,如果运算结果是36,学生可以搭建一个高度为3层的积木塔,每层用12个积木表示。
最后,每个小组根据搭建的构造物的高度和稳定性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4.乘法趣味广告: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商品,然后设计一个以该商品为主题的趣味广告。
学生需要运用乘法来计算商品的价格、折扣等信息,并进行广告设计。
学生可以利用海报、PPT等方式呈现广告。
有趣的乘法
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3×2+6=123×6=1813×326=4238注:和满十要进一。
三年级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
三年级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
在三年级数学中,乘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乘法,学生可以快速计算数字的积,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乘法计算可能会感到有些无聊或者难以理解。
那么,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有趣的乘法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乘法知识。
1. 数字拆分法:将乘数拆分成若干个数的和,再分别与被乘数相乘,最后将结果相加即得到答案。
例如,计算8×6,可以拆分为8×3+8×3,结果为48。
2. 竖式计算法:将乘数和被乘数分别排列在竖直的列中,然后从右至左逐位相乘,将结果在竖直列上相加。
例如,计算12×4,可以列出竖式计算:
1 2
× 4
————
8
4
————
48
3. 九九乘法口诀:通过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计算小于10的数相乘。
例如,计算3×7,可以通过口诀表知道结果为21。
4. 图形表示法:通过在纸上绘制相应的图形(如长方形或正方
形),将乘数和被乘数分别表示为图形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即为乘积。
例如,计算4×3,可以绘制一个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其面积为12。
以上就是一些有趣的乘法计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知识,同时也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探索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法和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学习乘法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观察情境图,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乘法的意义,总结乘法口诀。
3.演示: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卡片,展示乘法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
4.练习: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2=2 3×4=12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引入、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等。
本章内容是学生从加减法运算向乘除法运算过渡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运算,学生可能存在对乘法概念理解不深、乘法口诀记忆不牢、表内乘法计算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概念,记忆乘法口诀,提高表内乘法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表内乘法计算,并理解乘法运算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记忆。
2.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主动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运算的相关课件,包括乘法的引入、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乘法运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多少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从而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乘法口诀,并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总结出乘法运算的规律。
董欣欣《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实行一些简便计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水平和合情推理水平。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着重引领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性”。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2015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新增加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乘法,而本节课的增设主要是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计算、推理、总结、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水平,使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中存有的趣味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感悟哲理,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学了这么久的数学,在数学的世界中你见到过最多的是什么?(数),老师想跟你分享两个数(板书:1.01 1.02)理解吗,他们相差大吗?(继续板书:1.01365, 1.02365 )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你们觉得他们的结果会怎样呢?(完善板书:1.01365,=37.8 1.02365=1377.4)他们的结果相差了多少?(一千多),看了这个式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言指出: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就像1.01和1.02相差非常少,但是经过365天的积累后,却相差了一千多,老师在今天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多百分之一的努力,得千分收成!揭题:同学们,数学能够给我们启示,给我们带来一些人生的哲理,在数学运算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探索这些简简单单数学算式背后那些有意思的东西,你愿意去吗?让我们一起出发。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能够掌握乘法口诀表;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4.能够通过游戏和趣味练习提高乘法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口诀表的掌握和运用;2.教学难点: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灵活运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乘法口诀表的掌握和运用;3.通过游戏和趣味练习提高乘法计算的能力。
2.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2.演示法:通过演示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灵活运用,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3.游戏法:通过游戏和趣味练习,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1.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吗?2.你们知道如何进行乘法计算吗?3.你们知道乘法口诀表吗?2. 讲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讲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1.定义乘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2.乘法的符号:乘法的符号是“×”。
3.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的运算规则是“先乘后加”,即先将两个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
3. 演示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演示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灵活运用:1.讲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乘法口诀表是由1~9的数字组成的表格,其中每一行和每一列的数字都是从1开始递增的,每个格子里的数字是对应行和列的数字相乘的积。
2.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教师可以通过口诀、歌曲等方式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
3.让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乘法计算题,让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4. 游戏和趣味练习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游戏和趣味练习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1.乘法接龙: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说出乘法口诀表中的数字,每个学生说一个数字,不能重复,直到说不出为止。
2.乘法填空: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乘法计算题,让学生填写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
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