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二、品德与道德
• 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 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就其 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 身上内化的产物。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 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品德与性格:品德体现了个体对待事物的态度 (动机部分)和方式(行为部分);性格是人 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与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同时 也包含一个人有关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行为倾向; 因此品德可以视为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 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由此我们可以 进一步认定品德也是人格(即个性)的组成部 分。
品德的功能结构
• 我国学者章志光依据动力系统的观点,提 出了包含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 的品德心理结构的设想。
•生成结构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度到开始出 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比品德更广泛 的概念,品德是道德性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 时的心理结构。
执行结构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更有意识的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 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 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是道德性向品德过度的 一种形式。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 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具体表现为人根据道 德观念评价他人与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 验;也表现为人们在道德观念支配下采取行 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 产生和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从内 容上可以分为公正感、责任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务感、自 尊心、羞耻感、友谊感、同情心、荣誉感、 爱国主义情感等,从形式上可分为直觉道德 感、形象道德感、理论道德感
品德的因素结构
• 历来有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多种学 说。目前影响较普遍的是品德的四因素说。 认为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种 成分。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及培养第一节品德概述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两个基本特征:1、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

2、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做到道德观念遇到的行为的统一。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区别:1、概念不同2、产生力量的源泉不同3、反映内容不同4、表现方式不同2、联系:品德是道德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了,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仅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社会原有品德基础制约。

二品德形成主要理论、品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观:主要表现为尊重规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自律和他律儿童道德发展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权威阶段3、可逆性阶段4、公正阶段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阶段论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到的发展阶段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水平二:习俗水平3、好孩子取向阶段4、遵循权威取向阶段水平三: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原则取向阶段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发展特征:1、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2、2、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3、3、它们出现顺序不变4、阶段出现与年龄有关三点启示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道德行为的选择受道德制约,学生道德品质提高依赖于道德认识的增强3、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班都拉认为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第三节:频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德与态度的关系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之间结构是一致的,都是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区别:1、两者涉及的内容不同,态度所涉及范围大,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才能成为品德。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19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
(二)道德情感 如果以道德情感产生的诱因、道德情感和道德
认识的关系为指标,那么道德情感形式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对某种情境 的感知而引起的,对于道德规范的意识往往是 不明确的; 第二种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第三种是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是否符合准则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 心体验。 是人们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 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 绪体验。
18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 一个是道德情感的社会性
内容;
海因兹只好跟老板说他的妻子要死了,请求他便宜 点或赊帐给他,老板不同意,并且说他卖药就是为 了赚钱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兹夜里撬开了 药店的门,偷走了他妻子需要的药。
讲完这个故事,研究者要求儿童回答一些问题:海 因兹是否应该被判刑?为什么?
39
经过对10对个国家的儿童的测试,他发 现,尽管民族、文化以及社会规范制度 不同,但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的 发展趋势是却是一致的。他把儿童道德 发展划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
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
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
故事1: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分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2)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2)

注 意 过 程 保 持 过 程 运动再现过程
动机过程
示范的刺激:
示 范 性
显著性 情感诱发力 复杂性 流行性
事 功能价值
符号编码 认知组织 符号性复述
体力 附属反应的 有效性 再现的
件 观察者特征: 运动性复述 自我观察
感觉能量
正确的反馈
情绪触发水平
知觉定势
以往强化物


外部的强化

替代的强化

自我强化

榜样模仿的四种类型
• 直接模仿,学生通过榜样的行为直接学到 一定的态度。
• 象征模仿,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和 小说等象征性媒介物所显示的榜样态度来 学习。
• 创造模仿,学生将各种榜样的态度和行为 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来模仿。
• 延迟模仿,学习观察榜样一段时间之后才 出现模仿。
16
三 、
• 二、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
• 三、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对德育的启示
第三节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 启示
良心概念是其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 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
• 弗洛伊德详细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 疚感问题,称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良心 为“坏良心”,它属于良心发展的第一阶段。
三、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 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
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随着道德知 识的丰富和加深道以德及信身念心是的在成已有熟的,道德概念的 在舆论、他人评基价础及上教确育立的起影来的响,下它既是对道
逐步形成和德发规展范起的来深的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又是激发道德情感、推动道德行 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PPT课件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PPT课件
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 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 德信念。
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 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8
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从形式上分析,主要有直觉的道德情感、形
(一)观察和模仿 美国心理学家。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的曼
达尔镇。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 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师从K.W斯彭斯研究 学习理论。1825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 早期主要研究心理治疗问题。1958年以后与他 的博士研究生R.H沃尔特斯合作研究青少年的攻 击性行为,以后又致力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树, 强调认知过程、代替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 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别于其他行为主 义者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 行为和人3种变量交互作用决定的。
动。 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11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他们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般来 说,道德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情 感产生的依据,在一定条件下,道德情感的激发会促 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 情感、道德意志的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意志推动人 们实现道德行为。
二价值内化程度不同二价值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克拉斯沃尔dbkrathwohldbkrathwohl和布鲁姆和布鲁姆bsbloombsbloom等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等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2.权威阶段(6-8岁) 大人说的话就是对的 3.可逆性阶段(9-10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 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4.公正阶段(11岁以后) 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 正、平等。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1)个人品德是在社 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 下发展起来的。 (2)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一)因素结构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荀况《荀子· 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或准则,是社会对于他的 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 做的一种规定。 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一、品德概述

(1)社会性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3.道德规范的性质
‚没有交换,任何社会都不能存在;没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换都不能 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所以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 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 ——卢梭 (2)相对性 道德规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 (3)是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道德不是一堆互不相关的行为规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道德价 值观的体现。 (4)主要依靠舆论监督、社会反馈和个人内部自律、良心驱使来维持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ppt完美版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ppt完美版

• Staub的实验: 先把儿童一一配对,让他们互相帮助,训 练一周后,为儿童提供如下的机会,看他们的助人行为是 否增加。
• 一个儿童跌倒受伤了
• 一个儿童正站在自行车道上
• 一个儿童因为积木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而感到苦恼
• 一个儿童想搬一张对他来说很难搬动的凳子
• 一个儿童在隔壁房间里从椅子上跌下来在哭
•品德的内化过程 •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 •品德培养的方法(难点)
一 品德的内化
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主要 有三个阶段:
社会规范的依从(表面上接受规范,缺乏认知,初级阶段) 社会规范的认同(情感和态度上已接受了规范,深入阶段) 社会规范的信奉(内化的最高阶段,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 形成稳定的品德)
社会规范的信奉(内化的最高阶段,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形成稳定的品德)
霍夫兰德假的研设究:这恰个当地时运用候单,面论你据、正双站面论在据铁轨的切换器旁, 打三他岁们 儿你屁童能股已,出让然现后萌火送芽车他状回态转家的。羞往愧停感 用的铁轨,这样的话就 言语说可服以(单救面论更据多和双的面论孩据子/以理;服但人和是以情那动名人)在停用铁轨 品假德设形 这上成个的的时影候孩响,因你子素正将(站重在被点铁)轨牺的牲切换。器旁相,反你能,让火更车多转往的停用幼的小铁轨生,这样的话就可以救更多的孩子;
许多国内研究也表明:角色训练使儿童角色意识显著提高; 实验班与对照班儿童助人行为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角色训 练对于儿童在特定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及动机水平有重要的 促进作用。
谢谢观看 第看学社让首找高社社 让让做三让随♣首♣三社假其♣♣随♣看三有社孩学言打孩小班三♣假社♣品社假 社二一♣社看♣让区社言高讨三言做许打看孩找 让社高其假社有社班首社小♣孩霍首打言社呈三看呈♣孩找品•♣言打♣相霍♣社♣一♣言但首做有唤高♣社高•《就学社 家假影品许♣讨♣社(♣♣孩呈三让•有做第比孩按教就教教按它自除教教教除除教它它教就按自除按教按按三看生会孩先出年会会那孩出岁那着先岁会设次着看岁些会子生语他子班集岁设会德会设会个会看孩分会语年论岁语出多他看子出那会年中设会很会集先会班子夫先他语会现岁看现子出德语他反夫会个语是先出些起年会年青是生会庭设响德多论会规子现岁孩很出三如子品照 育事 育育照是律了育师育 了了师是是师事照 律了照 师照照道道道, 哪 对 规 子 , 各 级 规 规个 子 决 儿 个 年 , 儿 规 这 , 年 哪 儿 父 规 说 对 说 们 说 儿 体 儿 这 规 形 规 这规 儿 规 哪 子 事 规 说 级 1儿 说 决 国 们 哪 说 最个 规 级 一 这 规 多 规 体 , 规 儿 说 兰 , 们 说 规 案 儿 哪 案 说 各 形 们 , 兰 规 儿 说 那 , 决 父 孩 级 环 级 春 放 对 规因 这 品 形 国 1规 则 说 案 儿 子 多 决 有德::自 游论 必游自从行角必引必 角角引从从引论自 行角自 引自自德德德一一做些有范说让种学范范 打自策童打龄让童范个给龄些童母范完有服屁完童与童个范成范个 范童范些自实范服学童服策内屁些完好 打范学个个范经范与让范童完德让屁服范例童些例完种成服屁更德范童服名让策母子学境学期弃有范 素个德成内范的完例童自经策做人完形己 戏事 须戏己关为色须导须 色色导关关导事己 为色己 导己己思思思群群角表关的出孩可生的的 别己已别的孩已的时孩的表已有的后关(股后和同已时的的的时 的因的表己与的(生已(研股表后的 别生孩时的典的同孩的和后的孩股(:已表:后可(股多的的正(在孩有同生(生》责关的 (时形的研的约后:已己典角欺后成内 的、 有的内于的扮有学有 扮扮学于于学、内 扮内 学内内维维维孩孩色情观信那子能:依依 人领出人增子出信候子增情出时依,观单,,中辈出候信影依候 信为信情领价依单:出单究,情,理 人认:子候依的信辈子信中,研子,单信如出情如,能影单,的研依站单停子时样:社::任观认 包候成影究信束依认,如出领的色负的在 根对 两根在具环演两生两 演演生具具生对在 环演在 生在在的的的子子扮是点奉个识的正从从 的悟现的长识现奉,讲长是现会从家点面然家班团现,奉响从, 奉积奉是悟值从面正现面也然是家由 的同正说,从案奉团识奉班家究识然面奉果现是果家的响面然幼究从在面用识会的正会正,点同 括,的响也奉力从同家果现悟案扮了家故影的 本事 个本的体节还个集个 还还集体体集事的 节还的 集的的最最最在在演痛的(挨别选反(( 孩出萌孩,别萌(你他,痛萌过(长的论后长儿体萌你(因(你 (木(痛出:(论反萌论表后痛长: 孩(反:你(例(体别(儿长:别后论(几萌痛几长选因论后小:(自论铁别过痛反风反形的( 家你因因表(长几萌出例演另长&事响无价 目不 基目价行:包基体基 包包体行行体不价 :包价 体价价后后后铁铁的苦认内欺人择两表表 子“芽子儿人芽内正人儿苦芽分表可认据送可童(芽正内素表正 内被内苦“抄表据两芽据明送苦可针 子情两“正表:内(人内童可恰人送据内个芽苦个可择素据送生恰表行据轨人分苦两气两成认情 庭正素素明内表情可个芽“:的外可主因形值 的对 本的值为自括本讨本 括括讨为为讨对值 自括值 讨值值一一一轨轨游的同化负的:方面面 扮欺状扮童的状化站的童的状严面以同和他以只良状站化(面站 化另化的欺作面和方状和:他的以对 扮感方我站面社化良的化只以当的他和化小状的小以:(和他命当面车和上的严感方,方错同感 教站极(:化面感以小状欺社游一以角素的标是 人的 是 标 的 我 : 的 论 的: : 论 的 的 论 人 标我 : 标论 标 标步步步上上戏。程的的表告面上上演负态演羞表态的在感羞。态厉上进程双回进在好态在的重上在的一的。负业上双面态双角回。进道演和面们在上会的好表的在进地表回双的学态。学进告重双回就地上道双表厉受面学面误程和养在其重角的上和进学态负会戏个进程规准 ,, 特,准各观婚特、特 婚婚、各各、,准 观婚准 、准准,,,玩玩。度最孩情诉的接接 被别的被愧情的最铁受愧的的接一度面家一成的的铁最点接铁 最个最别究接面的面色家一德 被态的到铁接心最的情最成一运情家面最生的生一诉点面家此运接上面孩情的。的校的的度态 方铁复点色最接态一生的别心。孩一小范来 为要 征为来种察姻征集征 姻姻集种种集要来 察姻来 集来来需需需,,:高子。他论受受 打人羞打感。羞高轨。感羞惩受步:论。步人班羞轨高)受轨 高孩高人竟受论论羞论训。步动 打度论停轨受理高班。高人步用。。论高团羞团步他)。消用受论子。惩论教论价:度 式轨杂)训高受度步团羞理子步雨力评 决调 :决评决扮:体: 扮扮体决决体调评 扮评 体评评&&要要要铁铁认阶他们据规规 者不愧者的愧阶的的愧罚规渲认据渲面集愧的阶规的 阶子阶不是规据据愧据练渲机 者上据用的规学阶集阶面渲单据阶伙愧伙渲们失单规据将罚据育据值认上 、的,练阶规上渲伙愧不学。渲受自自)判 策动 以策判策演以决以 演演决策策决动判 演判 决判判足足足轨轨同段的父范范 ,对感,范感段切范感孩范染同染前体感切段范切 段拿段对不范感使染和 ,已的切范中段体段前染面段抄感抄染父。面范被孩“观同已 父切主使段范已染抄感对中染//////父以以以以以以我我自 行儿 行行自开,行定行 ,,定开开定儿自 ,自 定自自够够够有有程,感母,, 让”让围,换围子,,程,感、换,,换 ,走,”会,儿理 让接铁换,的、,感,论,作作母论,牺子养程接 母换要儿,接,作”的5母理理理理理理评评+己 为童 为为己始评为的为 评评的始始的童己 评己 的己己的的的两两度成受;缺缺 其的其在成器在,缺告度告到师器成缺器 成了成的才缺童告由 其受轨器缺道成师成到告据成业业告;据缺牲,成度受 的器包童成缺受告业的道告离2服服服服服服价价的 提自 决提的,价决过决 价价过,,过自的 价的 过的的=勇勇勇条条低为是乏乏 亲观亲不为旁不而乏诉低诉羞生旁为乏旁 为而为观借乏角诉的 亲了那旁乏德为生为羞诉、为被被诉、乏。而许低了 价旁括角为乏了诉被观德诉异0人人人人人人&&行 供身 策供行从模策程策 模模程从从程身行 模行 程行行气气气”,,,自什认认 自念自断自,断一认孩,孩愧关,自认, 自感自念鉴认色孩讨 规边,认两自关自愧孩双自老老孩双认一多,规 值,环色自认规孩老念两孩自自和;和和和和和和为 直的 为直为中拟为包为 拟拟包中中包的为 拟包为为一一正己么知知 尝,尝扩己你扩些知子正子,系你己知你 己到己,的知意子论 尝范去你知难己系己,子面己师师子面知些不正范 观你境意己知范子师难子我我社以以以以以以。 接积 中接。归和中括中 和和括归归括积。 和。 括。。条条反的。,, 尝产尝大的能大会,被反被大、能的,能 的苦的产还,识被尝,玩能,问的、的大被论的发发被论,会良反, 念能因识的,被发产问被强强会情 情 情 情 情 情的极 心的纳人心心 人人纳纳极人7777还还两一初初 被生被,一让,为初欺两欺班同让一初让 一恼一生是初显欺被深吧让初题一同一班欺据一现现欺据初为的两深 以让素显一初深欺现生题欺化化现个个个个动动动动动动经性 经出际际际出出性际&&&在在方种级级 打内打而种火而孩级负方负儿学火种级火 种种内从级著负打入,火级种学种儿负种。。负级孩品方入 及火和著种级入负。内负实步步步步人人人人人人过过过验来 验相关关关相相来关使使面信阶阶 时疚时且信车且子阶的面的童关车信阶车 信信疚头阶提的时阶这车阶信关信童的信的阶子德面阶 道车自提信阶的疚的压骤骤骤骤))))))程程程克 关系系系关关克系用用证念段段 的感的,念转,的段孩证孩在系转念段转 念念感抄段高孩的段里转段念系念在孩念孩段的。证段 德转身高念段孩感孩迫。。。。、、、的游游游的的游,,据,)) 那。那越,往越不)子据子同以往,)往 ,,。到);子那)一往),以,同子,子)不据) 修往因;,)子。子的服 服方方方原戏戏戏原原戏另另,形种种来形停来当有,有伴及停形停 形形尾有种会停形及形伴有形有当,养停素形有有影不 �

第八章 品德形成

第八章 品德形成

2015-4-2
攻击行为实验
2015-4-2
25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抗拒诱惑实验: ①目的:抗拒诱惑可学习而得 ②程序:让儿童进入有玩具和字典的房间(指导语: “这些玩具不可以玩,但可以翻翻字典”)→分三组: 一是榜样奖励组(不听话玩玩具受奖);二是榜样指 责组;三是控制组(不看电影)→儿童进入上述房间 单独15分钟,记录其反应 ③结果:克制时间:二>三>一 ④结论:榜样的示范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
2015-4-2
6
第一节 品德概述
• 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发展 受社会规律制约;②品德形成是后天的;③品德对社 会道德有反作用。 区别:①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依 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 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③道德的发展受社 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服从个体生理、心 理发展的规律。④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 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对象。
2015-4-2 15
对偶故事法举例
有一个小女孩叫珍妮,看到妈妈买了一篮子鸡 蛋,于是便想帮妈妈把鸡蛋放到冰箱里,但是因 为她个子较小,结果在拿鸡蛋时不小心把篮子 打翻了,结果很多鸡蛋都碎了. 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看到妈妈买了一篮子 鸡蛋,趁妈妈不在她便拿出一个鸡蛋来玩,结果 不小心把这一个鸡蛋打碎了. 问题: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哪一个过失更 大一些 为什么 ?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方式
2015-4-2
9
第一节 品德概述
•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 3.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5.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

8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8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二、树立良 好的榜样
五、恰当的 奖励与惩罚
三、利用群 体约定
四、价值 辨析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一、有效的说服(说服法)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 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 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 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 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呈现正面观点; 当学生有反面观点时,教师主动呈现 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 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 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 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 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 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 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 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 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 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人物的自觉行为, 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2011年中学)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化为 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2011 年小学) A.道德认知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2014小学 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2013年小学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 情感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6.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三)移情训练程序 1、移情: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 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 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 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期 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绪 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2、移情训练的主 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 3、使用移情训练法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选择能够符合幼 儿年龄与认识发展需要的情绪、情感。其次,移情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 命名上。老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第三,移情发生还 得利用幼儿的自我中心,通过情感换位,让幼儿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 情绪,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训练中选择 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利于训练幼儿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扩 大移情对象,使幼儿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第 五,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 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训练不 能只停留在对情绪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引 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移情能 力和对待移情训练的态度能影响幼儿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师使用移情训 2014-12-13 练法时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2014-12-13
1.3 外部环境条件
(一)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道德环境、社会风气、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道 德实践以及舆论对它的评价,都对个体品德形成与发 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榜样示范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一、取决于榜样及 其示范行为的特点;二是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示范行 为是否受到奖励、是否受到集体或全社会的推崇。 (二)强化与惩罚 班杜拉谈到社会行为的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 我强化。无论是亲历学习,还是观察学习,强化与惩 罚都会对人的社会规范学习及其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品德

品德

道德两难故事法——案例分析
• 在欧洲,有一个妇女罹患癌症,生命危在旦夕。住 在同一个镇上的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品可 能挽救她的生命。药剂师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它 的成本。病人的丈夫海因茨四处求告亲友,筹借钱 款,但最后也只借到1000美元。他恳求药剂师能否 把要卖得便宜一些,或者允许以后归还余款。药剂 师回答说:“不,我发明这种药就是用它来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于夜里破窗潜入药房,偷走了 药。 1. 你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2. 关系
• 本我既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 、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 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 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 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 •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 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保 护真个集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 服务。 •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 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 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 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 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 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对偶故事一
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 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 15 个杯 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 倒了托盘,结果 15 个杯子都撞碎了。 B. 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 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 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 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课件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课件

品德即道德品质,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规定的 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或倾 也称德行、操行或品行。 向。也称德行、操行或品行。 1、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2、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某些性格既是 人表现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 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包含一个人 有关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行为倾向, 有关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行为倾向,即具有道 德评价意义的性格特征)。 德评价意义的性格特征)。
二、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其联系主要表现在: 其联系主要表现在: 1、品德是社会道德个体身上的具体表 、 现,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 德。 2、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人 、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使学生了解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 ①使学生了解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规 则和步骤; 则和步骤; 锻炼学生独立地、 ②锻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选择道德行 为方式的能力; 为方式的能力; ③注意使学生在掌握道德行为方式的同 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 时,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
三、道德意志的培养 1、向学生传授道德意志的观念并为其 树立榜样; 树立榜样; 组织道德行为练习, 2、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学生获得意 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严格要求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 惯; 根据学生的意志类型特点, 4、根据学生的意志类型特点,有针对 性的进行锻炼。 性的进行锻炼。
第七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 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 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 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 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 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 后,被抓起来了。 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 是应将他释放?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课件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课件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品德形成中作用
01
02
03
04
个体认知
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 是品德形成的前提。
个体情感
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情感体验和 态度倾向影响品德发展。
个体意志
个体在道德行为中的坚持性和 自制力是品德形成的重要保障

个体行为
个体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和 调整,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行
为习惯。
03 品德培养方法与途径
部分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表现出较高水平,但在实际行为中却存 在知行不一的现象。
社会责任感淡化
一些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青少年面临主要挑战和问题
网络信息冲击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青 少年的品德形成带来一定 冲击,如网络暴力、色情 信息等。
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庭在品德教育上存 在缺失,过度关注学习成 绩,忽视品德培养。
实践活动锻炼
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锻炼品德,提升道德素养。
社会实践在品德提升中价值
1 2
社会环境磨砺
社会实践让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对 各种挑战和诱惑,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 制能力。
社会责任感培养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 实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家庭教育在品德培养中作用
塑造基本价值观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社会的场所, 家庭教育在孩子品德形成过程中 起着奠基作用,家长通过言传身 教,帮助孩子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念和价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的养成,如尊重长辈、热爱劳动、 勤俭节约等,这些习惯将成为孩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品德的形成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品德的形成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5)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介人品
德的过程。
品德发展过程就是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
行为观念,进而依据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规范
行为的过程。
(6)品德发展是在内部矛盾的推动下,
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
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道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
人为了使人从事期望中的行为而直接施加的一种外部压力,即一
般的奖励与惩罚。间接的外部压力指情境压力,是指当个体处于
一个井然有序、循规蹈矩的情境中时所产生的很难不服从的潜在
压力。
[引个性特征的影响
一股来说,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人,更容
易表现遵从。另外,不同国籍和种族的人,其文化背景不同,其
(一)社会规范的遵

(1)含义
遵从是社会规范学习的初级接受水平,也是规范认同和内化的基础。社会规范的遵从一般
指行为主体在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县至有抵触的
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现象。外界的要求与个体的内在
需要并不一致,依从是迫于外在压力或为了满足某种安全的需要。
(三)品德与道德
(3)品德与道德
的关系
[简述品德与道
德的区别与联
系]
两者是由区别的概念。
口]首先,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内容虽然具有
社会性,但因其是一种个人的心理特征,其形成和发展还受到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
制约。
0其次,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徐艳丽)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徐艳丽)

第三节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 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坏良心”属于良心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坏良心”属于良心 发展的第一阶段。 发展的第一阶段。 –当人们形成超我 , 并且由超我把那些外界的权威人 当人们形成超我, 当人们形成超我 物内化之后, 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 这是良心发展 物内化之后 , 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 , 这是 良心发展 的第二阶段。
(一)科尔伯格个体道德推理发展阶段
水平一: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大约10岁前 岁前) (大约 岁前)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 水平二:习俗水平 大约11-15岁前 岁前) (大约11-15岁前) (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水平三: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大约16岁后 岁后) (大约 岁后) (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道德发展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 道德发展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 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少数 岁以下白人男性 岁以下白人男性)。 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少数17岁以下白人男性)。 存在性别偏见。 存在性别偏见。 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推理。 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推理。 年幼儿童进行推理时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描述的更成熟。 年幼儿童进行推理时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描述的更成熟。 不够完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不够完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阶段6缺乏经验资料,含糊可疑。 阶段 缺乏经验资料,含糊可疑。 缺乏经验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Gilligan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发展——女性 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 1.Gilligan认为存在着两种取向的道德观:公正取向的道德观 &关怀取向的道德观
❖ 2.道德取向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公正、权利,女性更注重关怀、同情; 在道德推理上,男性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女性更关注对他人所负的
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体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 ❖ 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65岁以后) ❖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美
感。
30
❖ 二、威尔逊、凯根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 Wilson认为,道德起源于自然的情感。 ❖ 人存在着具有生物学基础的依恋倾向,其表现为社会能力。 ❖ 道德生活的四种关键情感:同情、公正、自我控制、义务或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 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0
故事1:海因茨偷药 ❖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他的丈夫海因
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 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能否 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 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 门,偷走了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 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 还是应将他释放?
良心。 ❖ 道德行为主要由情感和习惯所决定。道德的第一元素是本能
论-南方周末2010.10.28) ❖ 3.儿童的公正观念: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
公正 ❖ 4.对惩罚公正性的判断: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

15
❖ 儿童的道德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 ❖ 年幼儿童道德判断属于他律道德,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
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在他们眼中,这些准则都是权威人物制 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同自然法则,这是一种道德实在论。 ❖ 10岁左右儿童的道德判断进入了自律道德阶段。此时儿童认 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约定的,并不是绝对的,这是一种道德 相对论。 ❖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 取决于两个条件:
21
❖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德育的启示 ❖ 1.由于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 有所不同。 ❖ 2.开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道德 情境,有利于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 ❖ 3.按照“加一原则”提升儿童道德推理水平。
22
17
强制性规则—单方面尊重—
(制约的关系)
实践—按自己愿望行动—自我中心
置规则于不顾
矛盾
认识—规则是权威的意志—权威约束
神圣不可侵犯
道德他律(外在)
道德自律(内在)
理性的规则—相互尊重—
(协作的关系)
实践—用规则协调关系—自我中心消失 自愿遵守规则
认识—规则是集体意志—摆脱权威
可在互惠前提下变通
平衡
5
❖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 (一)品德的因素结构:品德是由哪几种相互联系
的因素或成分构成的 ❖ 二因素说:道德认识(或道德动机)&道德行为 ❖ 三因素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 四因素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
行为
6
❖ 道德认识: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这两方 面的认识。
❖ 道德观念、道德判断和推理、道德评价都是道德认 识的表现形式。
❖ 在道德心理结构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 础、是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 作用。
❖ 道德认识→道德(价值)观念→道德需要
7
❖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 一种内心体验。
❖ 道德情感是产生和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 内容: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心、羞耻感、
主性 。
27
❖ 阶段3:主动对内疚(3~6岁) ❖ 发展的主要任务:获得主动性,既要保持对活动的
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的或被禁止的活动 ❖ 阶段4:勤奋对自卑(6~11岁) ❖ 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胜任感和勤奋感的发展。
28
❖ 阶段5: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1~18岁) ❖ 青少年不仅要考虑清楚“我怎样的人”、还要考虑“我将成
东西,只要不被别人知道,不遭受惩罚就行,所以这种人的 焦虑只和害怕被发现有关。
25
❖ 良心发展的第二阶段:真良心阶段。只有当人们形成了超我, 并且由超我把那些外界的权威人物内化之后,真正的良心才 能出现。
❖ 超我是儿童通过自居作用、自我惩罚等将父母的指责和社会 批评内化而成。
❖ 到了真良心阶段,实际干坏事,和希望干坏事之间的差别已 经消失了。
11

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
理 道德观念
道德体验


信念、理想、价值观
自我评价 归因分析 自我强化
道德需要-动机
调节
道 过滤

注意

与知觉

移情
定向 道德判断
责任意识 明确程度
行为 抉择
反馈
社 会 强 化
意动和 道德行为 道德
行为
12
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
道 德
认 知
优势的道德信念


价值观
需要动机
优势的行 为方式
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涉及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 习惯。 ❖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达成道德目标的手段, 也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客观标志。
9
❖ 学术造假1 ❖ 学术造假2 ❖ 学术造假3 ❖ 学术造假4:“汪晖事件”教训:
谁都有权沉默,但必须承担代价 ❖ 学术造假5:谁成就了肖传国
学者 揭露 科研 界 “潜 规 则”: 及其教育启示
❖ 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 ❖ 1.Freud的性欲论 ❖ 良心概念是Freud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 良心发展的第一阶段:坏良心阶段,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
的良心。 ❖ 在小孩身上,表现为害怕父母或成人的惩罚;在成人身上,
表现为害怕人类群体和社会舆论的指责。 ❖ 具有“坏良心”的人其实是允许自己做坏事以获得想得到的
❖ 3.由于儿童道德发展是从他律走向自律。
❖ 4.成人权威的强制性教育不利于儿童由他律道 德向自律道德转化。
❖ 5.鼓励学生参加道德问题的讨论,倾听他人意 见。
❖ 6.处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儿童,
其惩罚观念也正处在从赎罪性惩罚向报应性惩
19
罚过度的过程中。
❖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一)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 ❖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曾被院士捧红,最后却雇凶 复仇,这里有奇特的学术江 湖
教授的围城:谁愿意做小人?10 小人是逼出来的。
❖(二)品德的功能结构: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


需要
行为方式 (意向)
行为
道德
一般 认知
行为
社会 评价 或强

规范
规范认知
的社
反馈
会影

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定势习惯
生成结构模式(章志光,1990)
——《人民日报》 ,2006年3月5日
3
❖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特点有: ❖ 1.同所有社会规范一样,道德具有社
会性。 ❖ 2.道德规范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具有相对性。 ❖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道
德价值观的体现。 ❖ 4.道德主要依靠舆论监督、社会反馈
和个人内部自律、良心驱使来加以维 持。
1.认知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削弱 2.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
意识到彼此间的平等地位。
16
❖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 ❖ 2.权威阶段(6-8岁) ❖ 3.可逆性阶段(9-10岁) ❖ 4.公正阶段(11-12岁)
为怎样的人”。 认同社会责任与保持自我独立的协调。 ❖ 阶段6:亲密对孤独(18~35岁) ❖ 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无私地
奉献爱心和得到回报,相反,则不会以有益的方式与人交往
29
❖ 阶段7:繁殖对停滞(35~65岁) ❖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一代成长的关心上,
❖ 内心的超我取代了外界强有力的人物,来对自我实施内心的 惩罚。
❖ 因此,内疚感有两个根源:对权威的恐惧&对超我的恐惧 ❖ Freud认为,道德的形成导致了儿童内在的双重性:超我的
力量&本能需要
26
❖ 2.Erikson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 1.阶段1:信任对怀疑(从出生到1.5岁) ❖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获得安全感 ❖ 阶段2:自主对羞怯(1.5~3岁) ❖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独立做事情或自主行动,形成自信心、自
责任,更倾向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男性考虑的是抽象的道德原则,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移情,更
敏感于他人的想法和情绪。
23
❖ 3.关怀道德发展的阶段 ❖ (1)自我生存定向阶段
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
❖ (2)自我牺牲阶段
出现了对他人的责任感。
❖ (3)非暴力道德阶段
个体利用非暴力原则来解决自私和对他人责任之间的冲 突。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