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字发声基本原理及训练要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吐字归音的方法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提及咬字 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具体内容既包括 发音的基本要领,也包括发音的审美要求。
(三)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在口腔打开的前提下,还应讲究声音发出的路 线和字音的着力位置。应把声音沿软腭硬腭的 中纵线推进到硬腭前部。硬腭前部是发音的主 要内感区,以此为字音的着力位置,可以明显 改善音色,提高声音效果,尤其在弱控制时, 掌握这一要领可以使声音小而不塌。
综上所述,咬字器官在发音过程中要互相配合, 协调动作。
八百标兵奔北坡,
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将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
另一方面舌在发音过程中要取“收势”,收拢 上挺。这样才能保证舌在咬字过程中弹动有力 而灵活。
舌力集中的练习应以字词为主,把上述要求体 现到字词练习中。如反复发出“ga、ka、ha、 jia、qia、xia、da、ta、na、la”就可以由后 至前全面锻炼舌力。
(二)打开口腔
注重声音和吐字的品质,就应讲求口腔开度。
打开口腔不等于张大嘴,张大嘴时口腔呈“前 >后”型,实际上是前开后不开。
按照要求口腔的前后部都应打开,上腭上抬, 下颏放松,呈“前后”型。这是通过“提颧肌、 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个方面的配合来 实现的。
1.提颧肌
提颧肌是抬起上腭的前部动作。有人称为“提 嚼肌”或“提笑肌”,这两种说法有不当之处, 这里称为提颧肌。
4.松下巴
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松下巴在打开口腔方面比抬上 颚更具有实质性效果。
有的人平时说话就表现出下巴用力、主动“帮忙”的 问题,播讲时更为明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咬字 有力,字音清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它会使舌根紧 张,咽管变窄,口腔变扁,把字咬“横”、咬“死”。
咬的力量主要在口腔上半部,下巴则应处于放松、 “从动”的状态。发音时,只有下巴自然内收才能放 松。日常牙痛时说话,下巴一般是比较松弛的,不妨 可以模仿一下。
三、口腔控制的要领
(一)唇舌灵活、力量集中 唇舌灵活是语音流畅、自如的前提,在这方面
达不到一定标准,就会出现吃字(音节部分或 全部含混不清)、滚字(音节间“粘连”)、 走音现象和语言的僵滞。 声音要集中,咬字器官的力量就要集中,它主 要应表现在唇和舌上。
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唇的力 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射的主要原因。通过练习 唇力的绕口令,就会获得明显感觉。
吐字发声基本原理 及训练要领
一、发音器官
人的发音器官分3部分: (1)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和支气管。
肺是呼吸器官的中心,是产生语音动力的基础。 (2)喉头和声带,它们是发音的振颤体。 (3)口腔、咽腔、鼻腔,它们都是发音的共鸣器。
呼 吸 系 统 基 本 结 构
喉 部 的 基 本 结 构
在以声母练习为主的绕口令里有许多是锻炼舌 力的很好的材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 地去练。
绕口令练习
调到敌岛打特盗, 特盗太刁投短刀。 挡推顶打短刀掉, 踏盗得刀盗打倒。
绕口令练习
哥挎瓜筐过宽沟, 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 瓜滚筐空哥怪狗。
绕口令练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二、构字器官和构字原理
(一)咬字器官 咬字器官包括双唇、上下齿、舌、硬腭和软腭
等。其中唇、舌和软腭在吐字过程中动作最积 极、作用最大。舌又分为舌尖、舌叶、舌面和 舌根。 这些器官的具体位置见图:
发 音 器 官 图 例
发 音 器 官 剖 面 图
(二)语音构成的生理学原理
发音的过程是口腔诸咬字器官的动作对喉部发 出的声束和肺呼出气流的节制加工的过程,不 同的节制加工方式形成不同的元音、辅音和音 节。
口腔是人体发声的最后一部分通道,作为语音 的制造场,在大脑的支配下,口腔加工出载有 一定意义和感情的词语。
作为发声器的“喇叭”,口腔使喉部发出的声 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口腔控制对于吐字和共 鸣来说,都具有直接意义。
1.唇 2.齿 3.齿龈 4.(硬)腭 5.软腭 6.小舌 7.舌尖 8.舌叶 9.舌面前 10.舌面后(舌根) 11.口腔 12.鼻腔 13.咽腔 14.会厌 15.食道 16.声门 17.喉头
挺软腭是抬起上腭的后部动作,它可以起到两 方面的作用,第一,加大口腔后部空间,改善 音色;第二,缩小鼻咽入口,避免声音大量灌 入鼻腔而造成鼻音。
结合咬字,软腭挺起时口腔后部应呈倒置的桃 形,并非抬得越高越好。
此外,如以小舌头(腭垂)为中点的话,软腭 挺起时两侧力量应向小舌头集中。如果力量相 反,软腭兜下来,就会造成字“扁”、鼻音等 问题。所以用力了并不等于挺起了,要特别注 意到力的方向。
打牙关就是要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时有一定的距 离,尤其双侧上后槽牙应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 感觉。
虽然日常口语时很少有人咬紧牙关,但这里要 作为一个要领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到打开牙关的 问题。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口腔共鸣,还可以 使咬字位置适中、力量稳健,其作用是非常明 显的。
3.挺软腭
软腭在上腭后部,用舌尖抵硬腭向后舔会感觉 到它的具体位置。不说话时,软腭松软下垂, 日常口语时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将它挺起。
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口腔前上部有展宽感觉, 鼻孔也随之有少许张大,同时使唇,尤其是上 唇贴紧牙齿。唇齿相依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 较之于松颧撅唇、唇齿分离更容易把握咬字的 力度。
提颧肌对提高声音Baidu Nhomakorabea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 明显作用。
2.打牙关
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俗称牙关,打开牙关是抬起 上腭的中部动作。
可以用夸张吸气和“半打哈欠”来体会,一般 在这种时候软腭是挺起的状态,适度保持这种 状态去发音,你就可能会听到不同平时的声音 效果。
此外,有些字音(如“好hao”)发音时可以 明显感觉到口腔后部的开度较大,用它去带发 其它音节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挺”是一个基本状态,但应注意到,音节的 结构成分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表达需要,播 讲时不能一“挺”到底,还应有程度上的变化, 否则又会带来“音包字”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