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和等比数列公式大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推荐文档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7.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a1 、 d 、 n 、 an 及 Sn ,其中 a1 、 d 称作
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 an a1 (n 1)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 2d , a d , a, a d , a 2d …(公差为 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 3d , a d , a d , a 3d ,…(注意;公差为 2 d )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 0 时,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 ⑶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n kn b (其中 k, b 是常数)。 (4)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 An2 Bn ,(其中A、B是常数)。
即 当 a1 0,d 0,由 aann1 00 可得 Sn 达到最小值时的 n 值.
或求 an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取离二次函数对
称轴最近的整数时, Sn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若S
p
=
S
q则其对称轴为 n
pq 2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
S奇 S偶
n 1 n

等差 等比知识点总结

等差 等比知识点总结

等差等比知识点总结一、等差数列1. 定义等差数列又叫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都是相同的,这个差值称为公差。

比如一个等差数列通常的形式是a,a+d,a+2d,a+3d,…其中a是首项,d 是公差。

2. 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那么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n - 1)d,其中n为数列的项数。

3. 性质① 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可以表示成它的首项和公差的线性组合;②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n(a + l)/2,其中l为数列的最后一项;③ 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则Sn+k = Sn + kn(k为常数);④ 若Tn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Sn = Tn - (n-1)d;⑤ 若Tn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T1、T2、…、Tn为等差数列;⑥ 等差数列的和与项数成正比例。

4. 应用等差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在数学、物理、工程学等各个领域。

在数学中,利用等差数列可以解决关于求和、求通项公式、求公差、求项数等各种问题。

在物理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各种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之间的关系。

在工程学中,等差数列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些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二、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又叫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是相同的,这个比值称为公比。

比如一个等比数列通常的形式是a,ar,ar²,ar³,…其中a是首项,r是公比。

2. 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那么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r⁽ⁿ⁻¹⁾,其中n为数列的项数。

3. 性质① 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可以表示成它的首项和公比的乘积;② 对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a(1-rⁿ)/(1-r);③ 若Tn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Sn = Tn - a;④ 若Tn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T1、T2、…、Tn为等比数列;⑤ 等比数列的和与项数成正比例。

等比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

等比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

等比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领域里比较基础且常见的两种数列。

它们不仅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出现,同时也在大学的高级数学科目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会全面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公式以及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清晰的了解。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种数列,其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这个相等的差值叫做公差。

举个例子,1,3,5,7,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任意一个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n-1)d,其中an表示该数列的第n项,a1表示该数列的首项,d表示该数列的公差。

这个公式用起来非常方便,读者只需要知道该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轻松地得出该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差数列的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和公式就是数列的所有数值之和,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数列中所有数值之和。

韦达定理是该公式的基础,韦达定理是指求等差数列和时将数列上下颠倒,在叠加两个相同的数列使其首项与末项分别相加后,其中的所有项均相等,其和是所求等差数列的和的两倍。

求和公式: Sn=n(a1+an)/2其中n表示项数,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

(特殊情况下)如果公差为1,那么求和公式可以变为:Sn=n(a1+an)/2=n(a1+1)/2 。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种数列,其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相等的比值叫做公比。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任意一个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r^(n-1),其中an表示该数列的第n项,a1表示该数列的首项,r表示该数列的公比。

与等差数列的情况类似,知道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该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比数列的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数列中所有数值之和。

其中,如果公比r=1,那么求和公式就是Sn=na1,这个公式表示如果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中有n个元素,那么这个数列的和就是该数列第一个元素的值与这n 个元素数值之和相等。

第六讲: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用公式大全

第六讲: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用公式大全

第六讲: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用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122n n a a n n n S nad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a d a a d -+,,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2121m m m m a S bT --= }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当100a d <>,,由1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n a ,有),)(()()(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a n a a n Snd S S =-奇偶,1+=n na a S S 偶奇. 12-n 的等差数列{}n a ,有)()12(12为中间项n n n a a n S -=-,n a S S =-偶奇,1-=n n S S 偶奇.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定义:1n na q a +=(q 为常数,0q ≠),11n n a a q -=. 等比中项:x G y 、、成等比数列2G xy ⇒=,或G =前n 项和:()11(1)1(1)1n n na q S a q q q =⎧⎪=-⎨≠⎪-⎩(要注意!)性质:{}n a 是等比数列(1)若m n p q +=+,则mn p q a a a a =·· (2)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n q . 注意:由n S 求n a 时应注意什么?1n =时,11a S =; 2n ≥时,1n n n a S S -=-. 3.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如:数列{}n a ,12211125222n n a a a n +++=+……,求n a解 1n =时,112152a =⨯+,∴114a = ①2n ≥时,12121111215222n n a a a n --+++=-+…… ②①—②得:122nn a =,∴12n n a +=,∴114(1)2(2)n n n a n +=⎧=⎨≥⎩ [练习]数列{}n a 满足111543n n n S S a a +++==,,求n a注意到11n n n a S S ++=-,代入得14n nS S +=;又14S =,∴{}n S 是等比数列,4n n S = 2n ≥时,1134n n n n a S S --=-==……·如:数列{}n a 中,1131n n a na a n +==+,,求n a解3212112123n n a a a n a a a n --=·……·……,∴11n a a n=又13a =,∴3n a n =.由110()n n a a f n a a --==,,求n a ,用迭加法2n ≥时,21321(2)(3)()n n a a f a a f a a f n --=⎫⎪-=⎪⎬⎪⎪-=⎭…………两边相加得1(2)(3)()n a a f f f n -=+++……∴0(2)(3)()n a a f f f n =++++……1n n a ca d -=+(c d 、为常数,010c c d ≠≠≠,,)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111n n n n a x c a x a ca c x --+=+⇒=+- 令(1)c x d -=,∴1d x c =-,∴1n d a c ⎧⎫+⎨⎬-⎩⎭是首项为11d a c 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111n n d d a a c c c -⎛⎫+=+ ⎪--⎝⎭·,∴1111n n d d a a c c c -⎛⎫=+- ⎪--⎝⎭11212nn n a a a +==+,,求n a 由已知得:1211122n n n na a a a ++==+,∴11112n n a a +-= ∴1n a ⎧⎫⎨⎬⎩⎭为等差数列,111a =,公差为12,∴()()11111122n n n a =+-=+·, ∴21n a n =+(附:公式法、利用{1(2)1(1)n n S S n S n n a --≥==、累加法、累乘法.构造等差或等比1n n a pa q+=+或1()n n a pa f n +=+、待定系数法、对数变换法、迭代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 4. 求数列前n 项和的常用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如:{}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求111nk k k a a =+∑解:由()()11111110k k k k k k d a a a a d d a a ++⎛⎫==-≠ ⎪+⎝⎭·∴11111223111*********nnk k k k k k n n a a d a a d a a a a a a ==+++⎡⎤⎛⎫⎛⎫⎛⎫⎛⎫=-=-+-++-⎢⎥ ⎪ ⎪ ⎪ ⎪⎝⎭⎝⎭⎝⎭⎝⎭⎣⎦∑∑…… 11111n d a a +⎛⎫=- ⎪⎝⎭ [练习]求和:111112123123n+++++++++++ (121)n n a S n ===-+…………,若{}n a 为等差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求数列{}n n a b (差比数列)前n 项和,可由n n S qS -,求n S ,其中q 为{}n b 的公比.如:2311234n n S x x x nx -=+++++……①()23412341n n n x S x x x x n x nx -=+++++-+·……②①—②()2111n n n x S x x x nx --=++++-……1x ≠时,()()2111nnnx nx S x x -=---,1x =时,()11232n n n S n +=++++=……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121121n n n n n n S a a a a S a a a a --=++++⎫⎬=++++⎭…………相加()()()12112n n n n S a a a a a a -=++++++……[练习]已知22()1x f x x =+,则 111(1)(2)(3)(4)234f f f f f f f ⎛⎫⎛⎫⎛⎫++++++= ⎪ ⎪ ⎪⎝⎭⎝⎭⎝⎭由2222222111()111111x x x f x f x x x x x ⎛⎫ ⎪⎛⎫⎝⎭+=+=+= ⎪+++⎝⎭⎛⎫+ ⎪⎝⎭∴原式11111(1)(2)(3)(4)111323422f f f f f f f ⎡⎤⎡⎤⎡⎤⎛⎫⎛⎫⎛⎫=++++++=+++= ⎪ ⎪ ⎪⎢⎥⎢⎥⎢⎥⎝⎭⎝⎭⎝⎭⎣⎦⎣⎦⎣⎦求数列的前n 项和1. 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 n },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_等比数列怎么求和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_等比数列怎么求和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_等比数列怎么求和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大全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类似地:p1+pn=p2+pn-1=p3+pn-2=…=pk+pn-k+1),k∈{1,2,…,n}.等比数列公式:(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若通项公式变形为an=a1/qxq^n(n∈Nx),当q0时,则可把an看作自变量n 的函数,点(n,an)是曲线y=a1/qxq^x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2) 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4)等比中项:aq·ap=ar^2,ar则为ap,aq等比中项。

(5) 等比求和:Sn=a1+a2+a3+.......+an①当q≠1时,Sn=a1(1-q^n)/(1-q)或Sn=(a1-an×q)÷(1-q)②当q=1时, Sn=n×a1(q=1)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应用1. 数学题目在一些数学题目中,需要计算等比数列的前 n 项的和。

通过使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结果。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金融、物理、几何等领域。

2. 财务和投资计算在财务和投资领域,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复利问题。

当利率保持不变,每期利息与本金的比值也保持不变时,可以将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并使用求和公式计算出累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

(完整版)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总结一、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小写字母d 表示;等差中项,如果2ba A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等于另两项的算术平均数;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d )1-n (a a 1n *∈+=; 等差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d a a 1n n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2n)a a (n 1⨯+=d 2)1-n (n na 1⨯+= 中12na n )2d-a (n )2d (=⨯+⨯; 【等差数列的性质】 1、d )1-n (a a m n +=【说明】n 11m a d )1-n (a d )m -n (d )1-m (a d )m -n (a =+=++=+ 2、若m 、n 、p 、q *∈N ,且m+n=p+q ,则有q p n m a a a a +=+【说明】q p 11n m a a )2-q p (a 2d )2-n m (a 2a a +=++=++=+3、md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a 、a 、a m 2k m k k ⋯⋯++ 【说明】md a -a a -a m k m 2k k m k =⋯⋯==+++4、k )1-n (nk k 2k 3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说明】d n )a a a (-)a a a (S -)S -S (2n 21n 22n 1n n n n 2=+⋯⋯+++⋯⋯++=++,)a a a (-)a a a ()S -S (-)S -S (n 22n 1n n 32n 21n 2n 2n n 2n 3+⋯⋯+++⋯⋯++=++++⋯⋯=,d n 25、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Bn An S ,a a a 2,q pn a 2n 1n 1-n n n +=+=+=⇔+【说明】)d -a (dn d )1-n (a a 1m n +=+=,n S =d 2)1-n (n na 1⨯+= n )2d -a (n )2d (1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则}{c n a为等比数列,c>0【说明】d a-a a ac c cc 1-n n 1-n n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 当n 为偶数时,d 2nS -S 奇偶⨯=当n 为奇数时,n a S 中n ⨯=,中偶奇a S -S =,1-n 1n S S 偶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d 2n)a -a ()a -a ()a -a (S -S 123-n 2-n 1-n n 奇偶⨯=+⋯⋯++= 当n 为奇数时,中11-n n 231偶奇a d 21-n a )a -a ()a -a (a S -S =+=+⋯⋯++=,,1-n 1n 21-n )a a (2121n )a a (21S S 1-n 2n 1偶奇+=⨯++⨯+=n a S S -S S S 中n 偶奇偶奇==+8、设1-2n 1-n 2n n n n n n T Sb a 项和,则n 的前}{b 、}{a 分别表示等差数列T 和S = 【说明】nn 中中1-2n 1-n 2b ab )1-n 2(a )1-n 2(T S == 【例】等差数列1515n n n n n n b a,求1-n 31n 5T S ,若T 和S 项和分别为n 的前}{b 、}{a += 9、1-d ,0a ),则q p (p a ,q a q p q p ==≠==+q --p a ),则q p (p S ,q S q p q p =≠==+ 0a ),则q p (S S q p q p =≠=+【说明】0q -q qd a a ,1-d q -p d )q -p (a -a p q p q p ==+==⇒==+ 2-a a p -q 2)q -p )(a a ()a a (S S p 1q p 1q p 1q q p =+⇒=+=+⋯⋯+=-+++q --p 2)q p )(a a (2)q p )(a a (S p 1q q p 1q p =++=++=+++二、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常用小写字母q 表示;等比中项,如果ab G 2=,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的平方等于另两项的积;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q a a 1-n 1n *∈=;等比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q a a 1n n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1q ,q -1q a -a q -1)q -1(a 1q ,na n 1n 11 【等比数列的性质】 1、m -n m n q a a ⋅=【说明】n 1-n 1m -n 1-m 1m -n m a q a q q a q a =⋅=⋅⋅=⋅ 2、若m 、n 、k 、l *∈N ,且l k n m a a a a ,l k n m ⋅=⋅⋅=⋅【说明】l k 2-l k 212-n m 21n m a a q a q a a a ⋅===⋅++ 3、m m 2k m k k q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a 、a 、a ⋯⋯++ 【说明】m mk m 2k k m k q a aa a ==+++ 4、k )1-n (nk k 23k 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nq【说明】n n21n22n 1n n n n 2q a a a a a a S S -S =+⋯⋯+++⋯⋯++=++ 5、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1-q (A S ,q p a ,a a a nn n n 1n 1-n 2n =⋅=⋅=⇔+【说明】)1-q (1-q a q -1)q -1(a S ,q q a qa a n 1n1n n 11-n 1n ==⋅=⋅= 6、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0a 为等差数列,}a {log n n c > 【说明】q log a a log a log -a log c 1-n nc1-n c n c ==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若n 为偶数时,q a a 奇偶=;当n 为奇数时,q S a -S 偶1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q a a a a a a a a 1-n 41n42奇偶=+⋯⋯+++⋯⋯++=; 当n 为奇数时,q a a a a a a S a -S 1-n 42n 53偶1奇=+⋯⋯+++⋯⋯++=; 8、设偶奇n 偶奇n T T T 表示偶数项的积,则T 表示奇数项的积,T 项积,n 是前T ⋅=当n 为偶数时,n中奇中偶奇2n奇偶a T ,a T T 为奇数时,n ;当q T T ===;【说明】当n 为偶数时,2n1-n 42n42奇偶q a a a a a a T T =⋅⋯⋯⋅⋅⋅⋯⋯⋅⋅=;当n 为奇数时,中1-n 42n421偶奇a a a a a a a a T T =⋅⋯⋯⋅⋅⋅⋯⋯⋅⋅=; n中1-n 2n 1n 21奇a a a a a a a a T =⋯⋯⋅⋅=⋅⋯⋯⋅⋅=。

数列与数列极限计算总结

数列与数列极限计算总结

数列与数列极限计算总结数列是指一系列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在数学中,数列是研究数学性质与计算的重要工具之一。

数列的极限是指数列中的数随着项数的增加,逐渐趋于一个确定的值。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保持恒定。

设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 - 1) * d在计算等差数列的极限时,根据公式可以得到极限的计算方法。

如果公差d为正数,且在无穷大的范围内,d的绝对值小于1,则极限为无穷小。

若公差d为正数,且在无穷大的范围内,d的绝对值大于1,则极限为正无穷。

若公差d为负数,则极限为负无穷。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保持恒定。

设首项为a₁,公比为r,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r^(n - 1)在计算等比数列的极限时,也可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若公比r的绝对值小于1,则极限为0;若公比r的绝对值大于1,则极限为正无穷或负无穷,具体情况取决于首项a₁的正负。

二、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1. 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的极限是指当数列中的数随着项数的增加无限逼近某一特定值时,该特定值即为数列的极限。

数列极限的计算是数学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极限计算的基本方法(1)代入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列,可以直接代入项数n,计算出极限的值。

例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2)递推关系法:通过给定的递推公式,利用项数的迭代来计算数列的极限。

例如Fibonacci数列。

(3)夹逼准则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列,可以运用夹逼准则来计算极限。

夹逼准则是指通过夹逼数列,找到一个趋于极限的数列,并证明该数列与原数列极限相等。

(4)数列展开法:将数列表示为一定函数的展开形式,然后运用函数的性质来计算极限。

三、举例与总结1. 等差数列举例∙ 1, 4, 7, 10, 13, ...对于该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3,可以通过代入法计算极限。

等比等差数列公式大全

等比等差数列公式大全

等比等差数列公式大全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列形式,它们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公式以及相关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数列。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这个相等的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n为项数。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1. 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2. 等差数列的和公式Sn = n/2 (a1+an);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 (2a1+(n-1)d)。

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这个相等的比值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假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q^(n-1),其中n为项数。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1. 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2. 等比数列的和公式Sn = a1 (q^n-1)/(q-1);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a1 (1-q^n)/(1-q)。

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现实生活和数学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等间隔的数值变化规律,比如每年增加固定金额的存款利息;等比数列可以用来描述成倍递增或递减的数值规律,比如细菌繁殖、利滚利等。

除此之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还可以应用于数学证明和数学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简化数学证明的过程,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数列形式,它们具有一些固定的性质和公式,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这两种数列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理解实际生活中的规律。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在数学的广袤领域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则是其中最为基础且关键的两种类型。

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知识点,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等差数列(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数列\(2, 4, 6, 8, 10\cdots\)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二)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比如,在等差数列\(3, 5, 7, 9, 11\cdots\)中,首项\(a_1 = 3\),公差\(d = 2\),那么第\(5\)项\(a_5 = 3 +(5 1)×2 = 11\)。

(三)等差中项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为\(a\),\(c\)的等差中项,且\(b =\frac{a + c}{2}\)。

例如:\(4\)是\(2\)和\(6\)的等差中项,因为\(\frac{2 +6}{2} = 4\)。

(四)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有两个:\(S_n =\frac{n(a_1 + a_n)}{2}\)\(S_n = na_1 +\frac{n(n 1)d}{2}\)假如有一个等差数列\(1, 3, 5, 7, 9\cdots\),要求前\(5\)项的和。

首项\(a_1 = 1\),第\(5\)项\(a_5 = 9\),项数\(n = 5\),那么\(S_5 =\frac{5×(1 + 9)}{2} = 25\)或者,利用另一个公式,公差\(d = 2\),\(S_5 = 5×1 +\frac{5×(5 1)×2}{2} = 25\)(五)性质1、若\(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 归纳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 归纳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中的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形式。

它们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质和规律,对于理解数学的推理和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称为等差d。

等差数列通常表示为{a,a + d,a + 2d,...},其中a是首项,d是公差。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 公差:等差数列的公差是相邻两项之差,常用字母d表示。

2.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来表示。

通项公式为an = a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项,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首项和末项: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末项为an。

4.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表示。

求和公式为Sn = (n/2)(a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5. 通项之和:对于相等间隔的等差数列,任意两项之和都等于首项和末项的和。

二、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商保持恒定的数列。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称为公比r。

等比数列通常表示为{a,ar,ar^2,...},其中a是首项,r是公比。

等比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 公比:等比数列的公比是相邻两项之比,常用字母r表示。

2.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首项和公比来表示。

通项公式为an = a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3. 首项和末项: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末项为an。

4. 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表示。

求和公式为Sn = a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5. 通项之积:对于相等间隔的等比数列,任意两项之积都等于首项和公比的幂次方之积。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及结论总结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及结论总结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及结论总结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1、一般数列的通项a n与前n项和S n的关系:a 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 a n=a k+(n-k)d (其中a1为首项、a k 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 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 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S n=S n=当d≠0时,S 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 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1 q n-1a n= a k q n-k(其中a1为首项、a k为已知的第k项,a n≠0)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 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当q≠1时,S n=S n=二、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1、等差数列{a 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S2m-S 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 n}中,若m+n=p+q,则3、等比数列{a n}中,若m+n=p+q,则4、等比数列{a 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S2m-S 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 n}与{b n}的和差的数列{a n+b n}、{a n-b 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 n}与{b 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a n b n}、、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 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 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为什么?)11、{a n}为等差数列,则(c>0)是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我们要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等比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1. 第一个项 a1
2. 公差 d
3. 项数 n
4. 和 S
等差数列的和 S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S = n/2 × (2a1 + (n-1)d)
对于等比数列,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1. 第一个项 a1
2. 公比 r
3. 项数 n
4. 和 S
等比数列的和 S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S = a1 × (r^n - 1) / (r - 1)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些具体的例子。

等差数列的和 S = 185
等比数列的和 S = 242。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基本的两种形式。

而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则是用来表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重要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并给出它们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常数d,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如下:1.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2.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n,则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用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q,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如下:1.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第n项为an,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2.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前N项的和为Sn,则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a1*(q^N-1))/(q-1)(当q≠1时)在等比数列中,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用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当公比q等于1时,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中含有0的指数项,这时候通项公式的形式为an = a1,等比数列变成了一个常数数列。

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变化规律都可以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描述。

1.等差数列应用举例:(1)一些数学问题中常常出现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比如计算一些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在数学竞赛中是经常出现的题型。

等比等差知识点总结

等比等差知识点总结

等比等差知识点总结一、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数列1,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因为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是2。

2. 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则等比数列的第n项可以表示为an = ar^(n-1)。

3. 性质(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 * (1 - r^n) / (1 - r),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2)等比中项对于等比数列a,ar,ar^2,ar^3,...,设其中项为ax,则x = aq+k*r^(n-1),其中n为项数,q为前q项和,k为末项与中项的比值。

(3)等比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等比数列a1,a2,...,an的乘积大于或等于n个等比数列的n次方的乘积。

(4)和与积的关系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项与尾项的乘积除以公比与1的差值。

4. 应用(1)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等比数列常常用来描述成长率、利息等的变化规律。

(2)几何学中的应用在几何学中,等比数列常常用来描述固定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图形。

(3)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等比数列也常用来描述指数增长、衰减等现象。

二、等差数列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数列1,3,5,7,9,......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因为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2。

2. 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第n项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

3. 性质(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 + an) * n / 2,其中a为首项,an为末项。

(2)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是另外两个等差数列。

(3)和与积的关系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项与尾项的乘积除以公差与1的和值。

4. 应用(1)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等差数列常常用来描述匀加速运动的位移、速度等变化规律。

数列公式总结

数列公式总结

数列公式总结数列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的许多分支中都有应用,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数列公式是描述数列的规律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列的性质。

数列公式总结主要包括等差数列公式、等比数列公式和斐波那契数列公式。

1.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不变的数列。

常用的等差数列公式有:a. 通项公式:第n项的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

b. 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n/2)(a1 + an),其中Sn为前n项的和。

2. 等比数列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不变的数列。

常用的等比数列公式有:a. 通项公式:第n项的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为第n项,a1为首项,r为公比。

b. 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a1 * (r^n - 1))/(r -1),其中Sn为前n项的和。

3. 斐波那契数列公式: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公式如下:a. 通项公式:第n项的公式为Fn = F(n-1) + F(n-2),其中Fn 为第n项,F(1) = 1,F(2) = 1。

b. 递推公式:通过迭代计算可以求得斐波那契数列的各项。

在使用数列公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确定数列类型:首先要明确数列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还是斐波那契数列,然后选择相应的公式。

b. 确定已知信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的首项、公差、公比等参数。

c. 应用公式计算:根据所选择的数列公式,将已知参数代入公式中,计算出需要的结果。

总之,数列公式是理解和分析数列的重要工具,掌握常用的数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类型。

它们在数学应用、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特点、常见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等差数列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2. 特点(1)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即公差d是常数。

(2)首项和公差可以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3. 常见性质(1)首项和末项之和等于中间各项之和的和。

(2)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Sn = (n/2)(2a1 + (n-1)d),其中Sn为前n项和。

(3)若相邻两项互换,则公差不变。

(4)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表示为首项与公差的线性组合。

等差数列常被用于描述随时间变化的一些规律,比如每年增长固定数量的人口、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等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等差数列的性质也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与分析。

二、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2. 特点(1)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即公比q是常数。

(2)首项和公比可以确定一个等比数列。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3. 常见性质(1)首项和末项之比等于中间各项之比的积。

(2)等比数列的和(若存在)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Sn = a1 * (1-q^n)/(1-q),其中Sn为前n项和,需满足|q|<1。

(3)若相邻两项互换,则公比不变。

(4)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表示为首项与公比的幂的乘积。

等比数列常被用于描述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增长或指数衰减,比如复利计算、物种繁殖等。

等比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

等比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

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q≠1)。

通项公式:an=a1×q^(n-1)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n(n-1)d/2。

3、文字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前n项和公式为: Sn=a1*n+ [n* (n-1)*d]/2或Sn= [n* (al+an)]/2。

等差数列:an=a1+(n-1)d;知道首尾==> Sn = (a1+an)n/2;知道首项==> Sn = [2na1+n(n-1)d]/2;等比数列:an = a1*q^(n-1)Sn = a1(1-q^n)/1-q当-1<q<1时,Sn非零当n趋于无穷,Sn = a1/1-q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①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②前n项和公式为:Sn=na1 +n(n-1③若公差d= 1时:Sn=(a1+an④若m+n=p+q则:存在am+an=a⑤若m+n=2p则:am+an=2ap,以上n均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①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③若m、n、q∈N,且m+n=2q,则am×an=(aq)^2;④ 若G是a、b的等比中项,则G^2=ab(G ≠ 0);⑤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 项。

等差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等差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等差等比数列公式大全等差数列公式1.n个项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下:Sn=(n/2)*(a+l)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l为末项,n为项数。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如下:an = a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3.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如下:Sn=(n/2)*(2a+(n-1)d)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4.等差中项公式如下:a+c=2b其中,a为首项,c为末项,b为中项。

等比数列公式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如下:an = a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r不等于1时)如下:Sn=(a*(r^n-1))/(r-1)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r等于1时)如下:Sn=a*n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n为项数。

4.无穷等比数列的和公式如下:S=a/(1-r)其中,S表示无穷等比数列的和,a为首项,r为公比。

综合应用1.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末项l和项数n,可以通过末项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公差d:d=(l-a)/(n-1)2.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末项l和项数n,可以通过末项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公比r:r=(l/a)^(1/(n-1))3.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和Sn、首项a和项数n,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末项l:l=a+(n-1)*d4.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和Sn、首项a和项数n,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末项l:l=a*r^(n-1)5.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和Sn、首项a和末项l,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项数n:n=(2Sn-(l-a))/d6.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和Sn、首项a和末项l,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项数n:n = log(l / a) / log(r)以上是常见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可用于求解相关问题和进行数列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和等比数列公式大总结
等差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相等的数列,而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列问题,因此了解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等差数列的公式:
1.通项公式:an=a1+(n-1)d
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an为第n项。

2.前n项和公式:Sn=[n(2a1+(n-1)d)]/2
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d为公差,Sn为前n项和。

等比数列的公式:
1.通项公式:an=a1*r^(n-1)
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an为第n项。

2.前n项和公式:Sn=a1*(1-r^n)/(1-r)
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Sn为前n项和。

以上是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公式大总结。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解决各种数列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公式发现数列的规律,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知识。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