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

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

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西医诊疗优化方案师宗县中医医院外科2012年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一、病名中医病名:庤 ICD编码 BWG000西医病名:混合痔 ICD编码 90394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2024版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ppt课件

2024版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ppt课件

调护
01
02
03
04
中药熏洗
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 瘀功效的中药煎汤熏洗患处,
如黄柏、苦参、五倍子等。
外敷法
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直接 外敷于患处,如马应龙麝香痔
疮膏、云南白药痔疮膏等。
塞药法
将中药制成栓剂,塞入肛门内, 通过直肠吸收药物成分,达到
治疗目的。
针灸治疗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痔疮引起
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 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 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 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活血。
脾虚气陷证
肛门有下坠感,神疲乏力,纳少 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 薄白,脉弱。治宜益气升提。
03
痔(混合痔)的中医诊断
门而成。
病机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是痔(混合痔) 的主要病机,病位在肛门,与大 肠、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
症状
以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瘙痒 等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 血、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
中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 肿止痛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
治。
02
痔(混合痔)的中医病因病机
其他中医疗法
拔罐疗法
刮痧疗法
在患者背部或腰骶部拔火罐,以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在患者督脉及膀胱经进行刮痧治疗,以疏通 经络、活血化瘀、排毒泄热。
推拿疗法
气功疗法
采用推拿手法在患者腹部或腰骶部进行推拿 治疗,以调和气血、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 秘等,从而减轻痔疮症状。
指导患者进行气功锻炼,如提肛运动等,以 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痔疮康复。

痔疮二甲诊疗方案1

痔疮二甲诊疗方案1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2013-2修订)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TCD编码:BW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184.102)二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中医治疗混合痔经验方4首

中医治疗混合痔经验方4首

中医治疗混合痔经验方4首混合痔又称中间痔,由同一方位的痔内和痔外静脉丛曲张形成,位于齿线附近,是内痔和外痔的联合,齿状线消失,具有内痔及外痔的特征。

本文选介槐榆银蒲汤、活血通络汤等共4首,供医患朋友们使用。

1.槐榆银蒲汤【处方组成】薏苡仁30g,金银花、地榆、槐花、生地、天花粉各15g,蒲公英、侧柏叶、荆芥炭各12g,苍术10g,黄柏9g,甘草3g。

加减变化:湿热内蕴型加茵陈、泽泻各10g;邪热炽盛型见大便秘结者,加郁李仁、火麻仁、瓜蒌各10g;小便短赤者加木通、车前草各10g;气血两虚型加党参、黄芪、熟地黄各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

分2次服用。

对内痔嵌顿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痔核表面无溃烂,尽量予以手法复位。

嵌顿时间超过24小时,痔核硬化且表面明显溃烂、坏死,则不宜复位,应配合中药熏洗外敷。

方法:用大黄10g,明矾,马齿苋60g浸于1500ml水中,煎熬15分钟,去渣取液,先熏后洗肛门,再用干净纱布擦干患处,然后给予痔疮膏外敷。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混合痔脱出嵌顿。

【临床运用】本组50例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病程3天。

结果:显效(用药后,嵌顿痔核返纳,肛缘红肿消失,坏死脱落,溃烂愈合,疼痛消失)30例,有效(红肿明显减轻,痔核嵌顿明显缩小,疼痛消失)20例。

疗程最短3天,最长10天。

【经验体会】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地榆、槐花、侧柏叶、荆芥炭凉血止血;二妙散清热燥湿;配以天花粉、生地清热凉血生津;薏苡仁淡渗利湿兼能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利湿,凉血之功。

配合使用外熏洗药物除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外,大黄兼能活血祛瘀,明矾收敛止血,马齿苋凉血止血。

痔的发生,多以湿热为主。

气血两虚型患者发病时,亦有标实的一面,加之痔核环形嵌顿坏死部分脱落时易出血,故对此类患者总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

本组用中医中药治疗不仅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及后遗症。

2024混合痔诊疗方案

2024混合痔诊疗方案

2024混合痔诊疗方案混合痔是指内痔与外痔同时存在的一种痔疮形式。

在诊疗混合痔时,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轻重、痔疮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进行治疗,通常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方案:1.饮食调理: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2.局部药物治疗:使用局部含有激素和消炎药的药膏或栓剂,可减轻症状,缓解肛门瘙痒、肿胀等不适感。

3.坐浴:将肛门浸泡在温水中,每天两到三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4.中成药治疗:如樟脑痔疮膏、脉络痔疮栓、复方大黄泻心汤等,有止痒、止痛、消肿等作用。

5.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或温盐水清洗肛门区域,保持肛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6.定期体育锻炼:多做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手术治疗方案:1.黄连芽杆环扎术:通过将黄连芽杆环扎在混合痔的颈部,阻断其血液供应,使其坏死脱落。

2.经典Milligan-Morgan手术:将混合痔切除,并对创口进行缝合。

3.混合痔切锯术:将痔组织切割除去,保留肛管正常黏膜,创伤较小。

4.电切术:使用高频电流刃将痔组织切除,并同时凝血止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5.激光手术:利用激光切割或凝固痔组织,创伤小,出血少。

6.弹性带套扎术:将橡皮筋套在混合痔的底部,使其坏死脱落。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此外,不管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术后都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如避免过度用力、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便秘等,以便更好地恢复和预防复发。

总而言之,治疗混合痔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可彻底治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和术后护理。

同时,及早就医、遵医嘱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一、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临床常见证候: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痔(混合痔)。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痔病(TCD编码:BWG000)和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的患者。

2.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5.伴有以下情况患者不进入本路径(1)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

(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

(3)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4)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5)孕妇。

(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证、舌、脉特点。

注意证侯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施治1.阴虚火旺型:主要症状为便血,色暗,质稀,常伴有热感、干燥、小便黄赤等。

治疗原则为滋阴清热、润燥止血。

常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配合白果桑螵蛸丸。

2.气滞血瘀型:主要症状为絮状便血,色黑紫,质干结,常伴有肛门坠胀、疼痛等。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肠止血。

常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配合玄米煮芋艾丸。

3.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为便血色鲜红,质不稀不结,常伴有恶心、嗳气、纳差等。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消食止血。

常用方剂为香砂六君丸配合舒缓口服液。

二、饮食调理1.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蒜、生姜等,以免刺激直肠黏膜,引发或加重症状。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帮助增加粪便质地,减少便秘和便血发生的机会。

3.注意饮食调理:遵循清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原则,不暴饮暴食,调整膳食结构,按照“五谷为基础,畜禽鱼肉为辅,蔬菜水果为主”的比例摄取食物。

三、中药药物治疗1.杭白菊冲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肛门湿痒、出血等症状。

2.逍遥丸:具有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用于内痔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

3.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内痔便血症状,尤其适用于气血淤滞、脾胃虚弱型。

四、中医外治法1.艾草灸法:选用艾叶,将其燃烧,然后放置在患处进行熏灸,可以活血祛湿,缓解痔疮症状。

2.熏洗法:将适量的药材如生薏芽、白物、黄连等煮熟,然后取煮汁熏洗患处,有助于消肿止痛,减轻病情。

3.中药痔疮坐浴:选用适量的药材如黄连、苍术、五倍子等,煮熟后加入坐盆中,患者坐于药水中进行浴疗,可以舒缓局部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以上仅是一种试行的中医诊疗方案,具体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用力排便等不利因素,有助于加速康复。

中医古代治疗混合痔经验方

中医古代治疗混合痔经验方

中医古代治疗混合痔经验方
中医古代对于混合痔的治疗主要以草药和针灸为主,以下是一些古代经验方:
1. 马齿苋方:将马齿苋煮水,用纱布浸润后敷在患处,每日多次更换。

马齿苋具有疏散血热、消肿止血的功效,对于减轻混合痔的症状有一定效果。

2. 甘草汤:将甘草、鲜芦根、瞿麦、甘遂煎煮后,用温水洗患处。

甘草具有消炎、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帮助缓解混合痔的症状。

3. 针刺疗法:通过针灸或拔罐疗法来刺激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症状。

4. 浸泡疗法:将蔓荆子、白鲜皮、百部、五味子等草药煮水,每天用温水泡洗患处数次,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古代经验方仅供参考,如果出现混合痔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混合痔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保持肠道通畅。

最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

最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

最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肛肠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痔)中医诊疗方案--解析(一)纳入的中医特色疗法1.辨证论治2.中药熏洗疗法3.中药栓剂塞肛和膏剂涂敷疗法4.针刺疗法5.手术疗法中的枯痔疗法、痔结扎法、注射疗法6.中药超声雾化吸入7.艾灸8.耳穴压豆9.穴位按摩10.中药热熨11.刮痧12.拔火罐13.理疗(二)纳入的中医诊疗设备1.肛肠综合治疗仪2.超声雾化熏洗仪3.智能肛周熏洗仪4.结肠水疗仪(药疗)5.电针治疗仪6.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三)纳入的适宜技术1.剪口结扎结合PPH术2.内痔结扎术3.剪口结扎术4.消痔灵注射术5.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6.混合痔外剥内扎术7.针刺疗法8.耳穴压豆9.穴位按摩10.中药热熨11.刮痧12.拔火罐13.中药超声雾化吸入14.艾灸15.理疗(四)纳入的中成药(五)纳入的现代技术1.检测方法肛门视诊肛门直肠指诊肛门直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全结肠镜检查2.手术方法消痔灵注射术PPH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六)纳入的科研成果(七)纳入的名老中医治疗经验(八)纳入的收费项目痔病(痔)中医诊疗方案痔的传统概念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的现代概念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

俗称“痔疮”,是一种常见病,以便血、脱出、疼痛、肛门潮湿等为主要症状。

一、诊断本病种疾病诊断、症候诊断、疾病分期分类、鉴别诊断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1994)、《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见附录)二、治疗(一)内治法适用于一期、二期内痔,患者不适于或不愿手术者。

1.湿热下注证:大便出血,血色鲜红,出血量多,点滴状或喷射状,肛门肿物脱出、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大便干或质稀而臭,舌质红,苔黄腻或腻,脉滑数或滑。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精选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精选

痔(混合痔)中西医诊疗优化方案师宗县中医医院外科2012年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一、病名中医病名:庤 ICD编码 BWG000西医病名:混合痔 ICD编码 90394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整理)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整理)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混合痔诊疗方案

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中医治疗混合痔方4首

中医治疗混合痔方4首

中医治疗混合痔方4首混合痔又称中间痔,由同一方位的痔内和痔外静脉丛曲张形成,位于齿线附近,是内痔和外痔的联合,齿状线消失,具有内痔及外痔的特征。

本文选介蜀椒汤、田螺粉等效验方共4首,供医患朋友们使用。

1.蜀椒汤【处方组成】蜀椒350gg,苦参280gg,鲜臭蒲根50g0gg,朝阳柳树须50g0gg。

【治疗方法】将上四味药混合在一起,分为七份,每份药用两次,上、下午各用一次,用时将每份药放入磁盆内,加水约40g0g0gml,煎沸15分钟,然后局部熏蒸患处,温度以皮肤能适应为度,熏蒸约20g分钟,待药液稍温不烫皮肤后再洗肛门患部约20g分钟,衬裤每次要换洗,上午用过药液要保留,下午煎煮后继续连用,如水不足可适当加水用法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混合痔。

【临床运用】共观察66例,其中男51例,女15例;年龄15~65岁;外痔55人,内痔11人;主要症状:肛门局部水肿、瘙痒、疼痛、出血、灼热感。

结果:患者熏洗后,深感舒服、轻松、痛痒消除,出血停止,痔核、瘘管萎缩,肛门裂创口愈合,有效率达10g0g%。

【经验体会】本病多由平素湿热病毒内积,过食辛辣、久坐久立或临床用力,大便秘结等因素体内生风化燥、湿热留滞、浊气瘀血下注肛门,促发本病。

用本方熏洗疗痔直达病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邪去正复。

方中蜀椒为主药,性能温散、止痛、燥湿、杀虫驱邪外出为君药;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臣药;鲜臭蒲根清热解毒、通窍、祛浊滞为佐药:朝阳柳树须清热利水,排余毒为使药。

2.田螺粉【处方组成】活田螺21个。

用瓦片焙干,研细末分3包备用。

【治疗方法】每晚睡前先将肛门洗净,然后取1包田螺粉,用拇、食、中三指捏田螺粉填入肛门内1~2c m,每晚1次,3天1疗程,一般观察治疗1~2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主治混合痔、内痔、外痔。

【临床运用】共观察10g0g例,其中外痔23例,内痔15例15例,混合痔47例。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二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In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IV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痔混合痔是指痔疮疾病中既有内痔又有外痔的病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

根据中医理论,痔混合痔主要是由于脾虚湿阻导致气血瘀滞,以及肝气郁结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这种病症的特点,中医临床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案:1.淸湿通络化瘀法病情中以湿气和瘀血为主的患者,可采用淸湿通络化瘀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桃仁、赤芍、当归、阿胶等药物,具有淸湿化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大黄瓜酒汤等。

2.益气活血舒痛法痔混合痔病情中以气虚血瘀为主的患者,可采用益气活血舒痛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等药物,具有益气活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四神丸、当归四逆散等。

3.脾胃调理法对于痔混合痔病情中脾胃虚弱的患者,可采用脾胃调理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物,具有益气健脾、调理脾胃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六君子汤、承气汤等。

4.肝气疏通法痔混合痔病情中以肝气郁结为主的患者,可以采用肝气疏通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柴胡、香附、枳壳、青皮等药物,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汤、香砂养志丸等。

除了上述常规的中医临床方案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病情使用中药外治法,如中药熏洗、灌肠等治疗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和用力过度等不良习惯。

此外,加强运动和调整生活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痔混合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痔疮疾病,中医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从淸湿化湿、活血化瘀、益气活血、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角度综合施治,同时结合中药外治法和饮食调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也需配合医生的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最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

最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混合痔肛肠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痔病(痔)中医诊疗方案--解析(一)纳入的中医特色疗法1.辨证论治2.中药熏洗疗法3.中药栓剂塞肛和膏剂涂敷疗法4.针刺疗法5.手术疗法中的枯痔疗法、痔结扎法、注射疗法6.中药超声雾化吸入7.艾灸8.耳穴压豆9.穴位按摩10.中药热熨11.刮痧12.拔火罐13.理疗(二)纳入的中医诊疗设备1.肛肠综合治疗仪2.超声雾化熏洗仪3.智能肛周熏洗仪4.结肠水疗仪(药疗)5.电针治疗仪6.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三)纳入的适宜技术1.剪口结扎结合PPH术2.内痔结扎术3.剪口结扎术4.消痔灵注射术5.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6.混合痔外剥内扎术7.针刺疗法8.耳穴压豆9.穴位按摩10.中药热熨11.刮痧12.拔火罐13.中药超声雾化吸入14.艾灸15.理疗(四)纳入的中成药(五)纳入的现代技术1.检测方法肛门视诊肛门直肠指诊肛门直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全结肠镜检查2.手术方法消痔灵注射术PPH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六)纳入的科研成果(七)纳入的名老中医治疗经验(八)纳入的收费项目痔病(痔)中医诊疗方案痔的传统概念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的现代概念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

俗称“痔疮”,是一种常见病,以便血、脱出、疼痛、肛门潮湿等为主要症状。

一、诊断本病种疾病诊断、症候诊断、疾病分期分类、鉴别诊断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1994)、《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见附录)二、治疗(一)内治法适用于一期、二期内痔,患者不适于或不愿手术者。

1.湿热下注证:大便出血,血色鲜红,出血量多,点滴状或喷射状,肛门肿物脱出、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大便干或质稀而臭,舌质红,苔黄腻或腻,脉滑数或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药内服治疗1.清热解毒、通淋湿热方:药物组成:黄芩、石韦、金银花、茵陈、青蒿、赤芍、白芍、车前子、地骨皮、三七、苦参。

药物作用:清热解毒、通淋湿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用法用量:以上药物配比,煎服,每日2剂。

2.元气化瘀、活血止痛方:药物组成:黄芪、桃仁、红花、皂角刺、当归、三七、穿山甲、草莓、川芎、全蝎。

药物作用:元气化瘀、活血止痛,具有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止痛的功效。

用法用量:以上药物配比,煎服,每日2剂。

二、中药外用治疗1.坐浴法:药物组成:盐、苦参、黄芩、白芍、苍术、川芎、薄荷。

药物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药物外洗局部痔疮。

用法用量:将以上药物一同煎煮,水温控制在40-45度之间,将盐水倒入坐浴盆中,坐于盆内,每天坚持坐浴15-20分钟,每天1-2次。

2.痔疮湿敷法:药物组成:三棱、苦参、黄芩、赤芍、白芍。

药物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湿敷局部痔疮。

用法用量: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细粉,加入温开水调成糊状,然后用纱布蘸药液,敷于痔疮上,每天固定时间更换敷料,每天2-3次。

三、饮食调理1.合理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油腻食物,适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鱼汤、蔬菜等,保持大便通畅。

2.多喝水:多饮白开水,增加水分摄入,帮助消除体内湿气。

3.戒烟酒:痔疮与烟酒有一定的关系,戒烟酒有助于减少湿气侵袭。

总结:痔病混合痔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是通过中药内服和外用疗法,辅以饮食调理,综合调理体内的湿热和气滞血淤。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同时应坚持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此外,合理的生活习惯也是帮助恢复的重要因素,如节制饮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等。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痔病混合痔的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的分类: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
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I、II度内痔指
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

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三)鉴别诊断
1、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脱出息肉一般为单个,头圆而有长蒂,表面光滑,质较痔核稍硬,活动度大,容易出血,但多无射血、滴血现象。

2、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粪便中混有脓血、黏液、腐臭的分泌物。

便意频数,里急后重,晚期大便变细。

指检常可触及菜花状肿物或凸凹不平的溃疡,质地坚硬,不能推动。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长期从事久坐、久立的工作,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做到劳逸结合。

3、出现痔核脱出,应及时温水坐浴、洗净后送回肛内,防止发生嵌顿。

4、及时治疗肠道慢性疾病,如腹泻、痢疾、肠炎等。

(二)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
痔的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其主要症状,而非“根治”。

解除痔的症状应视为治疗效果的标准。

2、手术方法:
(1)结扎术:主要适用于Ⅱ、Ⅲ度内痔。

(2)切除术:适用于外痔。

(3)内扎外剥术:适用于混合痔。

3、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控制排便48h,而后每次便后坐浴。

(2)术后肛门坠胀不适者,休息1~2小时后,即可自行缓解。

(3)术后7天左右,痔核开始坏死脱落,大便有时少量带血或滴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4)创面每日换药1~2次,酌情选用拔毒膏、九华膏等。

(5)术后患者要注意饮食,宜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菜花、芹菜等。

忌辣椒、韭菜、羊肉、等辛辣刺激之品。

(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1、适应症:非环状混合痔反复出血、脱垂、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2.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X线片、心电图,必要时可行腹部超声及结肠镜检查。

(2)局麻患者可以不禁食,采用其他麻醉须术前禁食4小时以上。

(3)术前局部备皮,排空直肠。

(4)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3.手术方法:
(1)麻醉选择:一般采用局麻,必要时可采用腰俞麻
醉、腰麻等麻醉方法。

(2)操作方法:麻醉满意后,适当扩肛,指诊及肛门镜全面检查肛门情况,根据痔体大小及分布合理选择手术切口,弯钳提起外痔基底部,放射状锐性分离外痔组织至齿线上0.5cm,做梭形切口,大弯钳提起并钳夹对应部位内痔,7号线结扎内痔组织。

多个手术切口者需注意保留切口间的肛门皮桥,修剪手术切口,结扎止血,油纱条纳肛,加压包扎固定。

4.术后常规处理
(1)依据相关麻醉情况处理。

(2)无需禁食,但忌辛辣之品。

(3)术后当日注意出血情况和小便情况,活动出血应及时处理,术后8小时未排小便应采取措施。

(4)酌用润肠通便药物,防止便秘和粪便嵌塞。

(5)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便后坐浴,换药。

(7)观察伤口情况,术后1周,应注意肛门功能情况,注意有无肛门狭窄。

(四)中药坐浴熏洗
术后首次排便之后,辨证选用痔炎灵(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坐浴熏洗,利于预防术后创面出血水肿、疼痛。

(五)辨证选择口服汤剂或中成药
1、风伤肠络证
治法:清肠疏风,凉血止血。

方剂:槐角丸加减。

常用药物:槐角、地榆、当归、防风、黄芩、枳壳、丹皮、茜草根、生地。

2、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车前子、木通。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芎、牛膝、甘草。

中成药辨证使用:
术后便血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等凉血止血。

术后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

塞药法:将药物制成栓剂,便后塞入肛内,如马应龙痔疮栓等。

(六)适宜技术
1、内痔结扎法:适用于Ⅱ、Ⅲ度内痔。

2、理疗:术后使用微波长短波治疗仪每日照射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

3、术后应适当饮水,防止小便困难。

如有排尿困难者,可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等穴;必要时导尿。

4、术后创面水肿可选用消肿止痛膏外敷,以消肿止痛。

三、难点分析及解难措施
难点分析:混合痔术后疼痛是痔病治疗的难点。

解难措施:1、术后首次排便之后,辨证选用痔炎灵(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坐浴熏洗,可以预防术后创面出血水肿,而且可以缓解疼痛。

2、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必要时口服麻仁丸润肠通便。

3、术后创面水肿可选用消肿止痛膏外敷,以消肿止痛。

四、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检查痔已消失。

好转:症状、体征改善,检查痔已明显缩小。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痔的形态与治疗前无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