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案设计(优秀8篇)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5篇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详细内容为《童趣》一课,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句子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7. 朗读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生字词:略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中心思想:感受童年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发现美好,培养写作兴趣。
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应重点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
《童趣》的教案设计【】
《童趣》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具体内容为《童趣》一课。
该文描绘了童年时光的欢乐,通过作者的回忆,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童年的美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童年趣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动描绘,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童年趣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感受作者描绘的童年场景。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b. 对重点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童年趣事,提供例句,让学生模仿。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段童年趣事。
6. 小组交流: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童趣》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重点句子:①②③4. 描述童年趣事的要点:生动、具体、有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个你最喜欢的童年游戏,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童年游戏是跳皮筋。
那时候,我们一群孩子聚在一起,脚踩着橡皮筋,手舞足蹈。
皮筋忽高忽低,我们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每当成功跃过一个个挑战,我们都会欢呼雀跃,仿佛战胜了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回忆童年趣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童趣》教案设计
《童趣》教案设计童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童趣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童趣的赏析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趣的喜爱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童趣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性的创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童话故事、儿童画、童谣等。
2. 教具准备:PPT、投影仪、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童趣的音乐,营造出欢快、愉悦的氛围。
2. 导入讨论教师出示一幅儿童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童趣的元素?为什么你觉得这幅画很有童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输入新知通过PPT展示童话故事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童话故事中常见的童趣元素。
4.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幅儿童画或读一则童话故事,进行赏析和讨论。
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思考并记录他们认为是童趣的元素,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5. 呈现成果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结合具体的儿童画或童话故事进行诠释和讲解。
6. 拓展延伸教师播放一首童谣,引导学生跟读并进行情感体验,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写一首童谣并进行表演。
7.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你对童趣的理解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觉得童趣对你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后选择一则童话故事或儿童画,用自己的话语写出赏析心得或进行创作,并将作品带到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童趣的概念和要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童趣》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童趣》教案设计(网友来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童趣》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其作品《西游记》的背景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童趣》,使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童趣》是《西游记》中的一篇独立章节,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在取经路上的一段趣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讽刺手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的基本情节,激发学生对《童趣》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注意把握人物形象。
3.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趣味点和寓意,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
3.4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寓意。
3.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西游记》原著及相关辅导资料。
5.2 网络资源相关音频、视频资料,有关《西游记》的讲座和解读文章。
5.3 实体资源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2 互动环节设计提问、抢答、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4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课堂趣味性。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2课时完成教学。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童趣》教学精彩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童趣》教学精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童趣》。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童趣》的阅读与理解,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童年时期的快乐时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童年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童年时期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哪些童趣?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的童趣。
4. 精讲细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5.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七、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生字词:趣味、童年、游戏、天真、烂漫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时期的趣事的作文。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发挥想象,写作文。
2. 拓展延伸:收集有关童年的诗歌、故事,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童趣》优秀教案(精选5篇
《童趣》优秀教案(精选5篇《童趣》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趣》章节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通过描绘儿童生活中的趣事,让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课文分析: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孩子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趣味生活,包括家庭、学校、户外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趣的美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童趣。
2. 教学重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儿童歌曲,让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引入课题。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课文难点。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童趣的美好。
3.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观察生活、描绘童趣的。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段关于童趣的作文。
5. 小组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作文中的趣事,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知识点:生字词、课文内容、童趣描绘方法3. 结构图:生活场景——观察——发现——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堂所学,描绘自己的童年趣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童趣。
2. 例题讲解:分析作者是如何观察生活、描绘童趣的。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段关于童趣的作文。
4. 作业设计: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
《童趣》教案设计(通用14篇)
《童趣》教案设计(通用14篇)《童趣》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精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擅长观看,擅长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挨次,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①反复朗读,领悟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把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看、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预备这是同学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
课前让同学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简单把握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使同学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把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考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考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
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怪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很多的趣味。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
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看、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
它告知我们,只有观看得认真,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第一遍,老师范读;其次遍,老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同学读一句(为使同学正确地把握停顿)第三遍,老师大声读,同学小声跟读;第四遍,同学齐读。
留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藐(miao),项为之强(jiang),鹤唳(li),怡(yi)然,凹凸(aotu),为壑(he),癞(lai)虾蟆要把握文言文的规律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殊加深印象记住的。
老师根据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
重在讲清方法。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依据课下解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童趣》教案优秀5篇
《童趣》教案优秀5篇《童趣》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仅用221个字就生动细致地叙述了两件作者儿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素帐”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极富联想和想象,意趣即由此生成。
二、教学目标: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指导学生识记文言词汇,理解并积累“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语句。
3、让学生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并且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着重从阅读和写作方面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学生:1、接受文言文学法指导。
2、诵读课文领会课文大意,至少读三遍。
3、上网或从图书馆搜集有关沈复及其《浮生六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教师:1、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课前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
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共同解决问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各自的见解。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作用。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总结其作用。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理解修辞手法。
3. 运用情感共鸣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六年级语文《童趣》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童趣》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童趣》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探讨及语言表达分析。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童年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分析。
难点: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学会观察事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感受课文情感。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书写。
4.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童年的快乐。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造句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生字词:具体列出本课生字词。
3. 课文结构:分段落列出课文主要内容。
4. 主题思想: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2. 答案:(1)略。
(2)例文:我的童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美好事物,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组织一次“童年趣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童趣》教案优秀
《童趣》教案优秀《童趣》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歌曲,感受歌曲中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习歌曲,激发音乐情感,体会歌曲所描绘四季美丽的景色和童年乐趣,能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歌曲意境。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感受节拍(休止符),能与同学合作初步感知二声部声响。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和休止符的停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1、谜语引入(媒体出示谜语)师:上课之前老师献给大家猜个谜语:有个伙伴真奇怪,每年忙着转不完。
转得大地变新颜,转得人们换新衣。
聪明的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朋友是谁?(出示“四季”)2、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3、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请看······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画面(配背景音乐四季童趣伴奏)。
师导入:春夏秋冬是那么多姿多彩,其实春夏秋冬里还有许多童年的趣事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春夏秋冬里去寻找四季的童趣。
(出示“童趣”)师:(初听歌曲)请欣赏歌曲《四季童趣》。
欣赏后告诉大家,歌曲当中有哪些童年趣事,边听边用你的动作或者表情来告诉大家。
..................河边嬉戏......摘果子......玩雪橇......(依次播放四幅图片)师:看着这些孩子们玩的那么开心,我们也跟着他们开心的。
拍手再体会一下童年的快乐吧!(听歌曲第二遍,学生拍手伴奏)师:看起来大家听得很开心,谁能用四个表示温度的词来说说对对应的四,(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说的真好,不如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生:......师:请大家翻开书P,首先请同学们自己看看曲谱,边听边试唱一下,看有哪些节奏是你觉得难唱准的,圈起来告诉老师。
《童趣》教案设计
《童趣》教案设计《童趣》教案篇一预设目标: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二、学会朗读文言文;在理解的。
基础上,背诵全文。
三、能整体感知,体会童趣,领悟童心。
教材解读:《童趣》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蚊子、丛草、土砾、癞虾蟆,并把它们想象成美丽又奇特的图景,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好的内心世界。
学好本文,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学情分析:学生有类似的生活体验,课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初学文言文,以激趣为主,不机械地文白对译,不搞公式化的分析。
教学方法:朗读法和探究法。
教学准备:儿歌《数鸭子》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一)师生竞读1、范读2、生读3、评议:明确:读好文言文,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音节停顿、语气、语调。
(二)疏通再读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读、集体读。
(三)探究诵读合作探究:1、课文紧紧围绕哪个词来写?你怎么知道的?2、课文写了哪些“物外之趣”?3、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物外之趣”的呢?还需要什么?独立感悟:1、这些联想中你最喜欢哪一个?4、你从本课学习中有什么感悟?三、小结并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二2、熟读、背诵全文。
3、小练笔: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字数不限。
诵读积累,初步感知篇二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
童稚(zhì)藐小(miǎo)项为(wèi)之强(jiāng)鹤唳(lì)怡然(yí)凹凸(āo tū)为壑(hè)癞虾蟆(há) (ma)土砾lì庞然大物(páng) 2、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二年级音乐《童趣》教案教学设计3篇
二年级音乐《童趣》教案教学设计3篇第一篇: 二年级音乐《童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童趣》位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是清代文学家沈复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言散文,生动描述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并鞭驱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本课是七年级学生上初中后将要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除了落实知识点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力争为后面逐渐加长加难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习惯,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如“鞭”“驱”“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
2.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学习用天真烂漫的童心细致观察事物,做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语法”,这些新课标中的要求在目标1和3中得以体现。
目标3则力求通过语文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体会“物外之趣”。
2、探究“物外之趣”的根源,培养生活情趣。
(突破方法:导入时辅以歌曲,再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以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多遍朗读,每一遍朗读都有一个目标,由浅入深,培养语感,感受领会“物外之趣”。
探究时步步深入,由文章到生活注重课内外的链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领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应当提示朗读节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品位童趣。
2、合作探究法:在落实课文的翻译,赏析课文,生活链接时都可以引导小组相互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文章主旨。
五、课时设计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应当设计为两课时。
但为保证本篇说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我把它设计为一大课时,把前两个环节上成一课时,后两个环节上成一课时也是可以的"。
《童趣》教案设计
《童趣》教案设计《童趣》教案设计1【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__内容。
3、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积累一点文言词汇。
4、唤起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2、4。
【学习安排】两课时。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预习·导学,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然后参照文言词语解释示例,联系上下文,粗知__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⑴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
文言文________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________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⑵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⑶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2、查阅资料,了解一点作者和其作品的知识,写在下面。
3、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示例: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说明:/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4、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
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⑴项()为之强⑵作()青云白鹤观()⑶果()如鹤唳云端⑷以丛草为()林()⑸为()之怡然称快⑹兴()正浓⑺方()出神⑻驱()别院5、在认真完成上面第3、4题的前提下,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__内容,把你不清楚词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都写在下面。
《童趣》教案【精选6篇】
《童趣》教案【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童趣》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童趣的教案设计(优秀5篇)
童趣的教案设计(优秀5篇)《童趣》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
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
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课前可安排预习。
教学目标1、背诵,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一一“物外之趣”。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重点、难点理解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法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矫正自己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在内容的理解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难点问题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解决。
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
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教学手段录音机、投影仪。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2,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
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5篇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童趣》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趣味词语、成语)、句子运用(比喻、拟人)、课文朗读与感悟、童趣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趣味词语和成语,提高词汇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喻和拟人句,丰富表达方式。
3. 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童趣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比喻和拟人句的运用。
教学重点:趣味词语的积累,课文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充满童趣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童趣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趣味词语、成语,讲解比喻和拟人句的运用。
a.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b. 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成语。
c. 选取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让学生模仿练习。
3.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童趣,交流感悟。
4. 小组讨论:探讨生活中有哪些童趣,如何珍惜童年时光。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重点词语:趣味词语、成语、比喻、拟人3. 课文结构:引子、、结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拿出你的彩色笔,为课文中的趣味词语和成语画一幅画。
b. 仿写一个比喻或拟人句,描述你的童年生活。
2. 答案:a. 示例:画出趣味词语“猴子捞月”,成语“一叶障目”等。
b. 示例:童年像一颗五彩斑斓的糖果,让人回味无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趣味词语、成语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比喻和拟人句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童年趣事,以作文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初中七年级语文《童趣》原文及教案优秀
初中七年级语文《童趣》原文及教案优秀《童趣》教案篇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童趣》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童趣》中作者回忆了童稚时代,几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获得了许多“物外之趣”。
阅读此文将引导学生体验人生。
2、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和能力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提高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理解、背诵全文。
2)过程和方法设计朗读层次,从掌握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内容—复述背诵四个层次,由浅入深逐层渐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初次接触文言文,他们对于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落实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让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不搞文白对译,通过反复朗读把文言文学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导学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
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童趣》教案(优秀6篇)
《童趣》教案(优秀6篇)《四季童趣》是一首儿童歌曲。
由秦全华作词、刘卫平作曲。
收录于《音乐(三年级上册)》第6课中。
四季童趣公开课教学设计,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内容:《四季童趣》教学要求: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童趣》感受自然之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能用天真、活泼的情绪演唱出歌曲中的“趣”。
3、运用已学过的节奏创编歌词和节奏型。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音、休止符。
教学内容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小组,收集代表本组季节的歌,认真演唱,并能根据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媒介准备:多媒体,小黑板,VCD光盘,音响系统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用音乐问候同学们!(加上动作和笑容,让学生们感到亲切和轻松)同学们回应。
二、课前引导师:春天追着风筝跑,夏天雨中把船摇,秋天采集红枫叶,冬天迎风滑雪橇。
一年四季快乐多,季季都有新歌谣。
今天老师要组织大家来个《歌曲大比拼》,你们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各组演唱课前收集的代表本组季节的歌,哪组唱的最多就获胜。
学生分组表演三、新歌教学1、谈话导入春夏秋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不同的季节留给我们不同的记忆,同学们,谁说一说,在四季里你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学生交流在不同季节里有趣的活动)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它向大家展现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眼中充满童趣的四季,听一听,歌中唱到的活动有哪些是你熟悉的?(揭示课题,板书:四季童趣,同时多媒体出示这首歌曲。
)(多媒体课件展示)2、教师范唱,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
3、学生交流听到的内容,初步熟悉歌曲。
4、复听,播放多媒体或VCD(童声齐唱)。
5、教学歌谱,教师弹琴,学生跟着视唱歌谱,教师及时纠正唱得不正确的地方。
6、教学歌词,先按照节奏读一遍歌词,再跟着钢琴唱歌词,特别要注意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准确性。
表现好力度记号的要求,如“鱼虾螃蟹……笑声在追赶”由mp到mf 再到f,要不断推向高潮。
7、在基本唱熟后提问:怎样更好地表现歌曲中的“趣”呢?启发学生从声音、演唱形式、力度速度等方面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趣》教案设计(优秀8篇)译读梳理、整体感知篇一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
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正音:童稚(zhì)鹤唳(lì)怡然称快(yí)土砾(lì)丘壑(hè)癞虾蟆(há má)藐小(miǎo)项为之强(wèi)(jiāng)2、教师作朗读指导,划分朗读停顿,分清句读:提示: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和现代汉语同源异流,简洁、典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
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情达意。
文言文同样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如疑问语气要读出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本文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
首段中前三个分句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来读,声音深沉些;句中句尾是说那时的行为和收获,可以略快,声音略高,并注意正确停顿,以表达对结构的理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以下三段,分用三个四字词于段末小结,语气要轻松些。
朗读“……则……果然……”和“……作……果如……”两个判断句时,语调略微欢快。
投影:1、能/张目对日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较短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
4.学生再读,边读边体味,并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投影:⑴解释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地)《童趣》教案篇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熟悉带有十六分音符及带有附带音符的节奏,并且能够准确的读出歌曲的前四小节节奏。
二、通过演唱,熟悉北京儿歌的风格。
提高学生吐字、咬字的能力。
三、利用拍手游戏、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创编各种拍击动作,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完整的演唱歌曲二、第四与第五小节之间的衔接,要注意音高的准确性教具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感受歌曲学习歌曲1、随音乐律动2、师生问好1、教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一遍之间不同的情绪。
(表演后提问、并请学生回答)1、教师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四小节节奏,请学生模仿。
2、请学生用不同于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演奏这段节奏。
3、欣赏歌曲。
要求学生记住歌曲的名字。
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对每一次聆听都应该提具体明确的要求。
4、教师板书课题,并且介绍歌曲风格(说唱风格)以及歌曲名称的含义。
5、再次聆听歌曲。
记住前四小节说的歌词是什么。
欣赏后,教师要提问。
并且会要求学生反复的配合肢体语言说出这些歌词。
6、请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纠正)7、难点:第五小节的第一个音,学生很难唱准。
(前面说的部分一定要固定音高,把音固定在2 上,这样后面的3就容易找了)1、学生边演唱歌曲,边玩打花巴掌的游戏。
(可以改变拍手的节奏,对音乐游戏进行改编)2、部分分学生进行表演。
(注意两人之间的配合及与乐曲节奏之间的配合)经过几次聆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握了。
这就使得接下来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讲变的比较容易。
让学生明白,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有音的高低变化。
和歌曲的演唱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利用游戏法巩固歌曲,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话说童年,拓展延伸篇三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教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童趣》教案篇四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课型:唱歌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做手势)。
二、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噢,苏珊娜》。
三、新课教学: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请看······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画面(配背景音乐)。
师随画面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
板书:四季童趣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
(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
(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跟录音哼唱歌词;(3)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4)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注意力度记号)。
5、表现歌曲:(1)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2)喜欢舞蹈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创编舞蹈;(3)喜欢器乐的同学可利用短暂的时间练习演奏歌曲;(4)喜欢声乐的同学可聚在一起探讨怎样表现歌曲。
(时间均为五分钟)6、各组成果展示。
7、教师小结略过。
《童趣》教案篇五教学目标:1、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培养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2、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3、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板书课题。
1、齐读李白的《长干里》思考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儿童的什么?资料:长干里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
“竹马”是小孩子跨在竹竿上当马来骑,这种游戏表现了小孩子丰富的想象和天真。
2、作者、作品介绍课前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展示。
资料:作者沈复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首先是一个落魄的商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但沈复并非如此,从他的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中我们感悟到的是人世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从中窥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兴致之真。
今天,我们就通过读他的《童趣》一文来体味这种趣味兴致之真。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教师强调朗读要求,然后学生带问题读课文。
⑴这是一篇文言文。
可能学生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
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但要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
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
(字音)⑴朗读要注意抑扬顿挫。
(停顿)⑴朗读还要读出感情。
2、学生齐读后,完成注音: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唳(lì)怡(yí)凹凸(āotū)壑(hè)癞(lài)虾蟆(háma)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三、合作学习,探究质疑(1)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a、自由朗读课文;b、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c、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d、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句子直译六法a扩:单音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词。
b换: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c留: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
d删: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
e调:特殊句式调换顺序。
f补: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参与讨论,加以点拨。
四、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分小组分段落完成译文并完成以下题目。
项(脖子、颈项)果(果真)林(树林)兴(兴趣)方出神(正)驱之别院(赶、驱逐)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五、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理清文章结构,背诵全文。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第二课时一、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及时反馈。
二、提问预留的两个问题,明确答案。
①围绕“物外之趣”②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三、合作学习,探究质疑。
(1)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a、自主思考,探究结果。
b、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c、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完成以下问题的探究。
①、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②、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③、阅读第2、3、4段,想一想: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