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病-中浆

合集下载

光动力ppt课件

光动力ppt课件

光敏剂选择性地和血管内皮细胞结合,氧化 毛细血管的有关蛋白和脂质,产生氧化应激,破坏 血管内皮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和其他细胞器。 破坏的血管内皮细胞失去正常连接,暴露基 底膜,进而血小板附着聚集、血栓形成,血栓机化, 血管闭塞。
光 动 力 简 介
最大特性:
组织选择性好、靶向性强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用表浅,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全身副作反应少,疗效肯定
光动力治疗中配合
配制好的溶液必须避光保存,并且在4 小时内使用。 用合适的注射泵和过滤器,以每分钟3ml 的速度在10 分钟 完全经静脉输注完毕。 激光治疗自输注开始后15 分钟,用波长689nm 激光照射患 者。
光动力治疗中配合
光动力治疗中配合
不良反应的观察 光敏剂渗漏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变色、 炎症等。 应停止注射,尽快选好的静脉继续注射,第2次输液后15 min进行激光治疗,同时局部冷敷或冰敷24h。 一旦发现患者皮肤变色,至少要避光2天。请皮肤科医生 在需要时及时提供会诊。
眼底有许多疾病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肾病、高
血压、细菌性疾病、寄身虫、以及颅脑疾病等。
眼 底 病 概 述
常见疾病 视神经疾病 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 眼底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部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 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挫伤性视网膜脱离; 眼底肿瘤 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外伤 黄斑穿孔;脉络膜破裂;挫伤性脉络膜出血;
光 动 力 简 介
不良反应 光动力学疗法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光过敏反应,表现 为皮肤局部出现红疹或水泡。有时在治疗数天后,治疗部位 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反应性水肿,并伴随一些不适,如胸、背 或腹部的疼痛,以及其他的一些副反应如发烧、便秘等,一 般因具体的治疗病变部位和病情而异,大多数不严重,持续 时间也较短,常可通过常规处理得以缓解。总之,毒副作用 是极其轻微的。

眼科1000道题标准答案名词解释简答整理

眼科1000道题标准答案名词解释简答整理

眼科1000道题标准答案1.角膜缘:是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宽约1mm,角膜镶嵌在巩膜而逐渐过度到巩膜组织。

与Schlemm管、小梁网等前房角结构及内眼手术切口有密切关系。

2.前房和后房:前房是角膜后面;虹膜、晶体前面之间的空隙。

充满着房水,其周围以前房角为界。

后房亦充满房水,是虹膜后面,睫状体和和晶体赤道部之间的环形间隙。

3.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相距3-4mm,直经1-3mm,中心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凹,只有锥体细胞,其他层次缺如,是视力最敏锐处。

4.锯齿缘:是指周边视网膜到达睫状体时,多层细胞移行为单层细胞,最终在睫状体成为无色素上皮层,在移行部相互交错很象锯齿,故称为锯齿缘。

距角膜缘:颞侧7-8mm;鼻侧6-7mm。

5.睫状神经节:位于视神经和外直肌之间,距眶尖约10mm,其节前纤维由长根、短根、交感根组成,节后纤维则组成睫状短神经。

6.血-房水屏障:眼球的屈光间质和眼球壁毛细血管之间存在的一种屏障作用,当全身给药后,在眼内不易达到有效浓度。

7.眉睑距:指眉弓和睑缘间距离,正常值13.29mm。

8.泪溢:泪液分泌正常而泪道功能障碍,泪液不能从泪道排出。

9.上睑下垂:上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者。

10.结膜滤疱:是结膜下的淋巴细胞集结。

11.结膜结石:在结膜表面上的小型坚硬、黄色点状突起,它是细胞变性产物。

12.毕脱斑(bitot’s spots):睑裂部角膜缘外三角形鱼鳞状的结膜干燥斑。

称为毕脱斑(bitot’s spots)。

13.T yndall征:由于炎症,房水内蛋白质增加,房水变混,在裂隙灯下呈淡灰色或灰色反射光带。

14.K.P:炎症细胞随房水的流动而附着于角膜内皮上的产物。

15.角膜浸润:角膜炎症时,白细胞浸润,使角膜透明度减退形成灰白色混浊。

16.角膜溃疡:角膜炎症时,角膜前层坏死脱落,造成深浅和大小不一的凹陷。

17.角膜云翳:角膜瘢痕位于基质浅层,呈淡灰色边界不清的混浊。

18.角膜斑翳:角膜瘢痕位于角膜基质深层,呈灰色边界清楚的混浊。

中浆护理查房PPT

中浆护理查房PPT
YOUR LOGO
中浆护理查房
汇报人:
20XX.XX.XX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浆 病 概 述 03 中 浆 病 患 者 的 护 理 评 估 04 中 浆 病 患 者 的 护 理 措 施 05 中 浆 病 患 者 的 健 康 教 育 06 中 浆 病 患 者 的 心 理 护 理
避免过度用眼: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免影响病 情。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稻壳儿
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
生冷等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 麦面包等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食 多餐,避免过饱过饥
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饮食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随访内容和方法
随访时间:根 据患者病情和 恢复情况确定
随访时间
随访内容:包 括病情变化、 用药情况、生
活状况等
随访方法:电 话、邮件、上 门随访等方式
随访记录:记 录每次随访的 情况,以便跟 踪和调整治疗
方案
患者和家属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 等。
环境因素:紫外 线、吸烟、饮酒 等不良生活习惯
免疫因素:自身 免疫反应导致中 浆病
血管因素:血管 壁损伤导致中浆 病

中浆与中渗的区别

中浆与中渗的区别

中浆与中渗的区别
这二个的区别是这样的。

中浆: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渗漏液经过此损害区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存,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

中渗:又叫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发生于黄斑部的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灶,属于肉芽肿性炎症,在炎症等因素作用下,造成脉络膜毛细血管层-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害,诱发脉络膜发生新生血管,经过损害的Bruch膜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进一步进入神经上皮下。

由于新生血管的渗漏、出血、机化,最后形成瘢痕,使中心视力发生永久性损害。

中浆荧光素造影可见渗漏点;中渗荧光素造影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

其实中浆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在3~6个月可以自行恢复,预后也比较良好;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保护性治疗为主,可以试试肌苷,ATP,或叶黄素,中医对这个病有的叫视惑,也有叫云雾移睛,还有视瞻昏渺,等等。

中医认为这个病是内络气郁,玄府不和引起的。

我在临床上常常用老前辈庞赞襄老中医的一个经验方加减治疗效果很好。

而中渗的治疗就有点难了。

如果怀疑是结核可试用抗结核的药治疗三周,如果病灶缩小视力好转就可以坚持治疗,如果三周没有好转应该放弃结核治疗。

如果考虑为其它炎症也可以用皮质类固醇与消炎药治疗,另外可以用激光破坏中心凹以个的新生血管。

可以达到制止病情发展的作用。

治疗后能保持0.5的视力就是比较有效的治疗了。

中医治疗与中浆基本一样,但是中医最注意的是因人,因时,因地,在结合临床表现和舌,脉的情况进行辩证施治。

这只是个人的心得不当请各位同道指正。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图谱及归纳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图谱及归纳

残留金黄色绒毛,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辽细辛,常卷曲成团。

根茎横生成不规则圆柱形髓部可见星点,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

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皮部有4~11个圆形异性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筋脉点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同心环环轮,“罗盘纹”呈细长纺锤形或条形,稍弯曲。

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乌头的母根(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弯曲,顶端有残茎,中部向一侧膨大,有小瘤状侧根,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常有裂隙北乌头的块根,一侧具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钉角)乌头的子根(侧根)加工品,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煮至透心,取出,去皮,纵切,蒸,晒乌头的子根(侧根)加工品,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煮至透心,取出,水漂,纵切,染色,蒸出油,烘,晒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菊花心木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有髓形如鸡爪,有的节间长而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雅连,“过桥”过长。

云连,形如蝎尾形似猪大肠,富粉性,饮片,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车轮纹”不规则扁球形,顶端凹陷,断面有蜡样光泽根头略大,疣状突起;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金井玉栏关药。

呈结节状,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切面较平坦,粉红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木部略显呈放射状排列;或皮部有多数黄棕色绵状纤维(长叶地榆,绵地榆)外皮薄,常破裂反卷,较为粗糙,鳞片状剥落。

味极苦。

饮片切面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时可见同心环断面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味甜而特殊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心”,嚼之有豆腥味,微甜 金井玉栏园参,根茎(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须根有细小疣状突起,皮部棕黄色小点有较密深陷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

太劳累要防“老板眼病”

太劳累要防“老板眼病”

太劳累要防“老板眼病”
作者:
来源:《华声文萃》2022年第09期
时常熬夜、过度劳累会诱发一种眼病,就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为“中浆”。

由于这种疾病好发于管理层人员,所以有些人把这种眼病称为“老板眼病”。

虽然“中浆”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可以在3至6个月自行恢复,但“中浆”复发率高达30%以上,反复发作可以导致不可逆性的视力损害。

因此,“中浆”的4个症状表现需要大家日常多加留意。

中心视力减退注视目标时看不清目的物,而目标旁边的景色或物体反而清晰。

视野中心暗点黄斑病变可导致发生在视野中心的视觉敏感度下降,从而出现视野中心暗点。

患者多主诉视野正中呈现灰绿色或茶色盘状暗影。

视物变小变形“中浆”患者黄斑部渗出水肿,致使视网膜圆锥细胞的间隙增加及排列不规则,从而可致视物失真。

表现为患眼和健眼相比视物变小或视物弯曲变形。

视物对比度下降主要表現为视野内的整体色彩不鲜明,对比度下降,呈现灰蒙蒙的样子,甚至难以辨别图像。

(摘自《生命时报》)。

中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导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是眼科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眼底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近年来,随着更多新项目的开展,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大规模临床和实验研究,对CSC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屏障功能障碍,脉络膜渗漏液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积存,致使神经上皮发生盘状脱离为特征的一种眼底疾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流行病学1.1年龄传统观念认为CSC多见于20~40岁的健康青壮年,但Spaide等报道:其观察的130例CSC患者的年龄从22。

2岁到82。

9岁,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其中50岁以上发病患者占43。

8%,而且老年CSC患者双眼发病率更高、视力恢复更差、更易出现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和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1.2性别以往研究认为本病易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10:1。

但Spaide等研究显示: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

6:1;而且Quillen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易双眼患病,并且更易导致视网膜下纤维化形成。

1.3种族Hirose报道:CSC在非洲、美洲发病率较少,而在高加索、西班牙、亚洲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1.4妊娠CSC是妊娠的眼部并发症之一,Gass研究发现CSC最常见于妊娠的第三个月,常在妊娠末期及分娩后自行消退,视力基本可以完全恢复,但再次妊娠仍可能再次发生。

1.5全身疾病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全身疾病可并发CSC的报道,如高血压、Cushing综合征、红斑狼疮(SL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rohn病、哮喘、关节炎、器官移植、晚期肾病等,有些疾病是在应用激素后发生CSC,而有些疾病即使不使用激素也会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的性质相关,如全身血管的病变或炎症因素。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疾病PPT演示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疾病PPT演示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手段,深入揭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02
创新诊断方法
未来可能会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出更加准确、快速、
便捷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03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出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汇报人:XXX
2024-01-16
CONTENTS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制定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 称中浆)是一种以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的常见黄斑疾病 。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病例收集与整理
成功收集并整理了大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例,为 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临床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病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该病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 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心性浆液性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多 数研究认为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功 能障碍有关,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感 染、炎症、免疫反应、血管异常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二试备考】中诊望诊配图学习

【二试备考】中诊望诊配图学习

【二试备考】中诊望诊配图学习望神1、得神: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面色荣润,表情丰富;反应灵敏,动作灵活;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提示健康或病轻易治。

2、少神: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

常见于虚证或病后恢复期。

3、失神:(1)精亏神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等。

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

(2)邪盛神乱: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多见于急性病重。

4、假神:回光返照五色主病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潮红:虚热证嫩红如妆,游移不定:戴阳证经典教学图片面色如妆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淡白无华:血虚/失血面色晄白:阳虚晄白而虚浮:阳虚水泛面色苍白:亡阳证/实寒证/大失血黄色主脾虚、湿证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黄虚浮,称“黄胖”:湿邪内阻面目一身俱黄称“黄疸”。

鲜明如橘,为“阳黄”:湿热晦暗如烟熏,为“阴黄”:寒湿经典教学图片阳黄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淡青/青黑:寒盛、痛剧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心阳暴脱面与口唇青紫:心气、心阳虚衰青黄(苍黄):肝郁脾虚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惊风或惊风先兆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黑暗淡:肾阳虚黑干焦: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望形体1、形气有余是strong、形盛气虚是虚胖望头发小儿头发稀疏黄软、枕后发稀:肾精亏损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疳积病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血虚受风(斑秃)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肾虚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望目目内眦及外眦:心“血轮”黑珠:肝“风轮”白睛:肺“气轮”瞳仁:肾“水轮”眼胞:脾“肉轮”目赤肿痛:实热证白睛色红:肺火/外感风热两眦赤痛:心火睑缘赤烂:脾有湿热全目赤肿:肝经风热眼窠凹陷:吐泻伤津、气血虚衰眼球突出兼喘满上气:肺胀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瘿病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针眼胞睑漫肿,红肿较重:眼丹瞳孔缩小:川乌、草乌、毒覃、有机磷类农药、吗啡、氯丙嗪中毒瞳孔散大:颅脑损伤、出血中风病;死亡指征;青风内障、颠茄类药物中毒目睛凝视(瞪目直视/戴眼反折/横目斜视):肝风内动睡眠露睛(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睡眠露精双睑下垂:先天不足、脾肾亏虚(重症肌无力)单睑下垂:外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望口唇齿龈口疮(灰白色小溃疡)——心脾二经积热鹅口疮(片状白屑,状如鹅口)——感受邪毒,心脾积热口张——口开而不闭。

中心暗点扩大诊断详述

中心暗点扩大诊断详述

中心暗点扩大诊断详述*导读:中心暗点扩大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是确诊中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激光治疗中浆的依据。

其表现形式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1)渗漏点型:为CSC的典型表现。

有3种渗漏点形态:①圆点扩大型(又称墨渍弥散型):以染料渗漏的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最常见,占70%~80%(图1)。

②喷出型(又称冒烟型):呈冒烟状,是由于FFA后期染料进入脱离的视网膜下间隙内形成一盘状荧光池所致,占10%~20%(图2)。

③不典型渗漏点型:病变常呈丛状分布,呈外围亮中央黑的荧光染色点和(或)窗样缺损样或玻璃膜疣状荧光亮点,渗漏不明显或极缓慢,不伴盘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慢性复发性、亚急性或恢复期病例。

同一眼内的渗漏点可以多个,以上3种类型的渗漏也可以同时存在,均在荧光造影静脉期后出现,仅极少数在动脉期出现,这是中浆与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重要鉴别点之一,后者的渗漏时间在动脉早期。

(2)局限区RPE渗漏染色型:表现为局限性RPE强荧光染色,渗漏十分缓慢,相应区伴或不伴盘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常伴发广泛RPE失代偿和(或)RPE萎缩带。

(3)RPE浆液性脱离型:FFA早期即显荧光,并逐渐增强,造影后期呈界限清楚、形态大小不变、染色均匀的荧光池,有些病例可以在脱离的RPE上同时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这种情况下FFA早期出现渗漏点,后期有盘状荧光。

(4)混合复杂型:除了有渗漏性病变[渗漏点和(或)RPE染色和(或)RPE脱离]外,还伴发RPE萎缩带和(或)下方周边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RPE萎缩带范围可以很广,由后极部向下方延伸,有时周边部眼底可有三角综合征的表现。

(5)正常荧光造影所见型:尽管较少见,但也确实存在。

推测可能是RPE屏障功能尚未明显损害,不足以渗漏荧光素,但可以渗漏水分子,或是因为RPE渗漏十分缓慢,观察时间不够长,或已是恢复期,渗漏点已封闭,视网膜下液尚未完全吸收的缘故。

中医诊断学图谱

中医诊断学图谱

两颧紫绀,额角青黑
• • • • 面色青黄,两颧紫红,额角青黑, 口唇溃疡结痂,颈胸皮肤紫黑。 唇茧,阴斑。肝肾阴火上炎, 湿热蕴毒血瘀(柯杰森氏病)
满面通红
• 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 头痛、牙痛。胃热肝火(高血压病)
面白颧红
• • • • • • 面白透出嫩红,眼圈发红, 精神萎靡。舌胖而红, 边有齿痕,苔白有红点,根黄腻。 温病。湿热伤及气阴, 肾亏虚火上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恶色,面色黧黑,舌红肿胀
• • • • • • 面色萎黄黧黑,晦暗枯槁, 面容消瘦,目不欲睁,舌嫩胀大, 光红无苔,根部两条白腐苔。 咳喘。胃肾阴竭, 痰饮上泛 (肺癌消化道转移,继发性贫血)
浮红色散
• 面色嫩红带白,腮红浮露而散,明堂明润,两目无神。 • 水肿。肺肾气阴两虚(急性肾小球肾炎)
黄浊,面浮胖
面色红黄,吐弄红舌
• 面睑浮肿,其色红黄,额黑沉而浊,腮红浮而聚。舌红吐弄。 • 水肿。风热袭肺,水道不通(急性肾小球肾炎)
面色红黄,阳黄
• 主色面黑,病色红黄,两目黄赤,面容消瘦 • 胃脘痛。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胆管胰腺癌)
面色黄白
• 面色黄白如鸡皮,夭然不泽,准头黄润。 • 崩漏。气血双亏(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出血)
• 面红娇嫩,浮露而散,右腮独红;鼻下血迹斑斑,口角舌下生疮 • 冬温。肺胃阴伤,火旺动血(发热待查)
青黄
• 面色青黄,天庭山根尤显,腮红沉浊而散,口唇色淡。 • 虚痨。气阴两伤,气虚血瘀(系统性红斑狼疮)
颧唇紫绀
• 面色黄泽而散,两颧紫红,浮露抟聚,准头明润,口唇紫绀,下颏晦 暗,面目虚浮。 • 水肿。脾肾阳虚,湿郁化热,气滞血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闭锁不全,心功能不全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简称“中浆”,为1866年von Graefe首先报告。

直至1965年以后,有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荧光造影)技术,才肯定了"中浆"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失代偿,屏障功能受损,染料渗漏所致浆液性RPE和/或神经视网膜脱离,故认为"中浆"原发病变位于RPE层。

2. 2.近年来应用靛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技术,发现了"中浆"有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异常灌注,故又考虑"中浆"的原发病变部位在脉络膜毛细血管, RPE和视网膜病变为继发病变。

3. 总之,"中浆"是一常见的,病因和病机仍不十分清楚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高7倍以上。

"中浆"易复发又有自限性倾向。

【临床表现】【症状】自觉不等程度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并伴色觉改变;中心或旁中心相对或绝对暗点。

【眼底所见】1.典型病例可见黄斑区1~3DD的盘状浆液性视网膜浅脱离区,相应视网膜下有灰黄色小点或玻璃体膜疣样改变,在病之后期或恢复期更明显,可伴有RPE脱离和/或色素紊乱;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或弥散。

2.一些复发或病程长的病例,眼底病变可以十分广泛,主要表现为RPE广泛色素变动,或大小不等的RPE萎缩区,还有的盘状视网膜脱离不在黄斑,而远离黄斑部位(距中心凹2500μm以外),甚至在颞上下血管弓之外或附其近。

3."中浆"病例不合并视网膜和/或RPE下出血,一旦有出血存在,说明已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或合并有其他血管性病变。

查看原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中浆"诊断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技术,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表现形式。

1.渗漏点型是最常见的形式。

有三种渗漏点形态,均是在荧光造影的静脉期后出现。

①圆点扩大型或墨渍弥散型(pinpoint leak,inkbot leak):即以染料渗漏的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这是渗漏点型中最多见的,占70%~80%。

②喷出型:呈冒烟状或蘑菇烟云状(smokestack leak),占"中浆"病例的10%~20%,与造影晚期荧光素染料进入脱离的视网膜下间隙内,形成淡淡的盘状荧光池。

以上这两种渗漏点是"中浆"最典型的表现。

患眼中大部分(70%)是一个渗漏点,较少(20%)是两个渗漏点,少数是多个渗漏点同时存在。

③不典型渗漏点表现:有的是RPE窗样缺损状高荧光,成灶性或多灶性,荧光造影显示极缓慢的渗漏或极不明显的渗漏。

2.局限区RPE渗漏染色: 相应病灶区RPE局限高荧光染色(a diffuse type of RPE leakage),并不表现为RPE脱离。

这是局限区RPE弥漫失代偿的表现,为缓慢的RPE弥漫渗漏(incontinence or ooze)。

3.浆液性RPE脱离:孤立的RPE脱离位于中心凹附近,病人常有症状;远离中心凹者(>2500um)常无症状,常在"中浆"病例的对侧眼见到。

临床上浆液性RPE脱离常与渗漏点同时存在。

RPE脱离可能是"中浆"的不同表现形式或不同病程的表现。

RPE浆液性脱离荧光造影早期即显荧光,并逐渐增强,造影后期呈界限清楚、形态大小不变、染色均匀的荧光池(RPE下荧光池)。

4.上述各型单独或联合并伴发RPE萎缩带:这种RPE萎缩带可以范围很广,由后极部向下方延伸,可以位于视乳头颞侧或鼻侧,甚至萎缩带末端可伴大泡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bullous retinal detachment)。

有时周边部眼底有三角综合征的表现。

萎缩带的顶端是RPE渗漏点或弥漫RPE染色区。

5.荧光造影未见渗漏现象:这种现象如真正存在,也仅仅是极少数"中浆"病例,存在黄斑浆液盘状视网膜脱离,但荧光造影没有明显RPE渗漏改变,推测可能是RPE 屏障功能尚未明显损害,不足以渗漏荧光素,或已是恢复期,渗漏点已封闭,视网膜下浆液尚未完全吸收之故。

查看原图多发渗漏点伴RPE脱离查看原图【病因】1."中浆"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发病与年龄、性别、气候和周身情况(如病毒感染、精神紧张、妊娠、器官移植、肾功能衰竭、感冒、肝炎)等均有关。

2.A型性格者交感神经紧张,易发生情绪波动,血循环中儿茶酚胺高,这类病例易发生"中浆"。

【病理和病机】1."中浆"的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但原发病理在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而盘状视网膜脱离是继发病变。

缺血、炎症、外伤、变性、生物化学或免疫学改变均可使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发生病变。

2.荧光造影显示"中浆"主要是RPE细胞失代偿,表现为RPE连续性的中断,故出现RPE渗漏染料,这是RPE的连接复合体即屏障功能破坏的结果,但这不是RPE 细胞坏死。

3.近年来临床应用ICG眼底血管造影发现"中浆"病例不仅有RPE渗漏性改变,更主要是见到相应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充盈缓慢或高灌注,通透性增强现象。

4.由此,根据临床、实验和ICG造影所见似可以说明中浆原发病理部位在脉络膜毛细血管,RPE病变可能是继发脉络膜病变的结果。

【激光治疗的那些事】激光治疗"中浆"是目前最有效、安全、并发症少的方法。

可以缩短病程,利于视力恢复, 能否减少或预防复发尚无定论。

1.原则上黄斑部激光治疗应不用蓝光,可选用绿、黄、橙红、红和半导体红外光。

2.激光参数:光斑大小50~200μm,曝光时间0.1~0.3s,输出功率0.1~0.4W,输出功率大小与使用的波长、视网膜脱离程度和视网膜下积液的成分有关。

应严格限制激光斑反应强度,RPE层应是I级光斑反应(极淡灰色斑),以能见到有光凝反应即可。

3.技术要求:①对于中心凹和无血管区以外的渗漏点,一般是直接光凝渗漏点;②对于累及中心凹及无血管区的渗漏点,常采用间接光凝法,即在盘状视网膜脱离边缘半周或一周光凝数点或数十点,分1~2排,这种治疗可能不如直接光凝恢复快,但疗效亦较好。

③对于盘状浆液性脱离局限区内多发渗漏点,或渗漏点定位困难,或未见到渗漏点而是局限区内弥漫RPE渗漏染色,可行格栅光凝。

累及中心凹的渗漏点,或中心凹渗漏点经过间接光凝后疗效不显著者,亦可以谨慎地行格栅光凝,但需注意勿伤及中心凹。

④对于浆液性RPE脱离,只须于脱离边缘光凝1~2排,或行脱离区内的格栅光凝,激光斑亦应是I级反应,但应较光凝"中浆"渗漏点的光斑略强一些。

4.激光治疗"中浆"的机理是属于RPE的激光扩创术,即利用激光热效应破坏失代偿的RPE细胞和刺激周围正常RPE细胞增殖,形成新的脱色素的RPE细胞和新的RPE屏障功能。

5.激光治疗"中浆"的时机与适应证存在争论:(1)因为"中浆"是自愈性疾病,过去认为病程3~6个月以上才适于激光,实际上黄斑长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视细胞外节与RPE细胞绒毛突的正常定向性生理嵌合不可能恢复正常,病程越长,这种嵌合越不完善,视功能恢复亦越不完善。

(2)还有认为视力好的病例不必激光。

视力好的病例,说明渗漏点不在中心凹或浆液视网膜脱离没有侵犯或轻度犯及中心凹,这种病例激光时不存在危险性,应尽早治疗,而且因为没有中心凹部位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所以这类病例视功能恢复最满意。

(3)激光有一定危险性。

远离中心凹的渗漏点光凝时无任何危险性,只是接近中心凹及其无血管区内的渗漏点,需要特别注意,越近中心凹,光凝时有一定危险。

需严格控制激光输出功率及仔细光凝。

6.激光治疗疗效。

激光治疗肯定可以促进恢复,缩短病程。

绝大部分病例光凝一周后即有视力提高,症状改善。

几乎绝大部分病例只须一次光凝即治愈。

因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正确掌握激光技术,早日进行激光治疗,应作为"中浆"的首选治疗附上两张OCT查看原图借贵贴,问一下,此病和色素上皮炎的如何鉴别?色素上皮炎的患者临床上确实不多见,所以专家学者研究的也少,我查了中华眼科学及眼科全书等很多书上都没有提及,只是眼底病学上有一段话供参考:典型的如Deuchman所报告的急性色素上皮炎甚为少见,多数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表现为内黑外亮呈葡萄串样的病变诊为色素上皮炎,而类似这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亦见于反复发作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Deuchman所报告的病例为女性,中年以上,眼底出现急性病灶表现如灰白小斑,排列成簇或成串,数周后病变自行消退,遗留色素紊乱、脱失或少有增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色素增殖处呈低荧光而外围色素脱失处为高荧光,呈所谓“内黑外亮”的外观。

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出现中黑外亮呈串或簇的病变并不少见,如果未见其它急性过程,不宜单凭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诊断为急性色素上皮炎,这些表现只是说明色素上皮有脱色素与色素增殖。

这段话说明色素上皮炎与中浆不好鉴别,可能我们临床上好多患者都诊断为中浆了。

本人对这个病也了解不多,几点意见仅供参考,不对之处多提意见:1.中浆病的渗漏点大多数是一个,引起的神经上皮脱离也多数是一处,而急性色素上皮炎,可能多处色素上皮病变,病灶较多。

2.既然是炎症,不妨用前置镜看看后部玻璃体内有没有炎性颗粒。

3.个人认为色素上皮炎引起的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应该比中浆的范围小,因为炎症引起的是液体渗出,而不是中浆的液体漏出。

4.FFA:炎症引起的局部色素上皮细胞功能下降应该比中浆的范围大,所以FFA 早期影像应该是片,而不是点状渗漏。

对于无法自愈的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PDT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案。

我们通常采取50%量维速达尔+83S全时长激光治疗,目前治疗效果极好。

色素上皮炎症,屏障功能受损,为什么造影上晚期一般高荧光不明显扩大呢?因为没有脉络膜通透性增高。

介绍比较详细,但是对最新的使用半量PDT治疗没有介绍,确实中浆是临床上常见的,很多同道认为中浆是能自行恢复的,重视不够,但长期的神经上皮脱离,可能导致永久性的感光细胞的损伤,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以使用半量PDT 治疗,缩短病程,保存较好的视力,其中北大的赵明威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建议到赵明威大夫个人网站看看一个患中浆2年的患者就诊时的OCT图像查看原图实施半量PDT治疗20天后的OCT图像,神经上皮基本回贴,视力改善这个国外已经有海量的文章,然而,我们实践过程中发现效果不是十分令人满意,部分患者术后视力下降明显,造成了纠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