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末检测题
高中数学:第二章章末检测

第二章章末检测班级____ 姓名____ 考号____ 分数____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λb,则a、b共线B.若b=3a(a为非零向量),则a、b共线C.若m=3a+4b,n=错误!a-2b,则m∥nD.若a+b+c=0,则a+b=-c答案:C解析:根据共线向量定理及向量的线性运算易解.2.已知向量a,b和实数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a|=错误!B.|a·b|=|a|·|b|C.λ(a·b)=λa·b D.|a·b|≤|a|·|b|答案:B解析:|a·b|=|a|·|b||cosθ|,只有a与b共线时,才有|a·b|=|a||b|,可知B是错误的.3.已知点A(1,3),B(4,-1),则与向量错误!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A。
错误! B.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A解析:错误!=(3,-4),则与其同方向的单位向量e=错误!=错误!(3,-4)=错误!.4.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D为BC边的中点,且2错误!+错误!+错误!=0,那么()A。
错误!=错误!B。
错误!=2错误!C。
错误!=3错误!D.2错误!=错误!答案:A解析:由于2错误!+错误!+错误!=0,则错误!+错误!=-2错误!=2错误!。
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又D为BC边中点,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所以错误!=错误!.5.若|a|=1,|b|=6,a·(b-a)=2,则a与b的夹角为( )A.错误!B。
错误!C。
错误! D.错误!答案:C解析:a·(b-a)=a·b-a2=1×6×cosθ-1=2,cosθ=错误!,θ∈[0,π],故θ=错误!。
20-21版:章末检测试卷(二) (步步高)

D.甲车在c时刻被乙车追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对于乙车,0~a时间内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b时间内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 a~d时间内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的加速度不 变,所以B正确; 在c时刻甲、乙速度相同,可知此时甲、乙相距最远,而不是甲被乙追 上,所以C、D错误.
C.它的初速度为零
√D.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 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 2 s 初到第 3 s 末的总位移为 10.0 m,时间为 2 s,根据平均速度 定义可知:v =xt=102.0 m/s=5.0 m/s,即平均速度为 5.0 m/s,故 A 正确;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可知,x2-x1=x3-x2,可得第1 s内的位 移为2.0 m,故B正确; 根据 Δx=aT2 可得加速度 a=6.0-124.0 m/s2=2.0 m/s2,故 D 正确; 根据 x=v0t+12at2,可知物体的初速度 v0=1 m/s,不为零,故 C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2019·永城高一上期中)汽车原来的速度为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
加速度为0.2 m/s2,汽车行驶到下坡路末端,速度增加到54 km/h,则汽
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为
A.10 s
B.15 s
√C.25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 变,故A错误; 由Δv=aΔt可知,质点在任意1 s的时间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故 B正确; 质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at,可知质点在1 s末、2 s 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根据x= 12at2,可知质点在前2 s 内、前4 s内、前6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9,故C、D正确.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章末检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共占人体化学成分的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本质是不同的C.生物界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人体中占73%,在岩石圈中不到1%,说明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含量不同,即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具有差异性。
2.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A.有39个肽键B.可能无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3.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B.脂质 C.蔗糖D.麦芽糖【解析】选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水。
4.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时间(ms)0 30 60 90 120 150 180钙含量(mol/mL)0 7。
8 2。
2 0。
5 0 0 0肌肉收缩力量(N)0 2。
0 5 3.5 2.1 0.5 0表中数据可以说明()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强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可提供能量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解析】选D。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细胞内钙浓度最高时,肌肉力量不是最大,A错误;由表格中信息可知,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肌肉细胞收缩力量先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然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B错误;该表格信息不能显示钙离子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C错误;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肌肉细胞力量在60秒时最大,此时钙离子浓度由7.8下降至2。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选修1第二章 机械振动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选修1第二章机械振动章末检测试卷(二)(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泰安市期中)关于做简谐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减小时,速度增大,加速度也增大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但跟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D.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故处于平衡状态答案 C解析位移减小时,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故A错误;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当物体远离平衡位置时,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靠近平衡位置时,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C正确;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不一定为零,所以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2.(2022·唐山一中期中)如图所示是两人合作模拟振动曲线的记录装置。
先在白纸中央画一条直线OO1使它平行于纸的长边,作为图像的横坐标轴。
一个人用手使铅笔尖的白纸上沿垂直于OO1的方向振动,另一个人沿OO1的方向匀速拖动白纸,纸上就画出了一条描述笔尖振动情况的x-t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纸上OO1轴上的坐标代表速度B.白纸上与OO1垂直的坐标代表振幅C.匀速拖动白纸是为了保证时间均匀变化D.拖动白纸的速度增大,可使笔尖振动周期变长答案 C解析笔尖振动周期一定,根据白纸上记录的振动图像的个数可确定出时间长短,所以白纸上OO1轴上的坐标代表时间,故A错误;白纸上与OO1垂直的坐标是变化的,代表了笔尖的位移,而不是振幅,故B错误;由v=x可知,匀速拖动白纸,是为了用相等的距离表示相t等的时间,是为了保证时间均匀变化,故C正确;笔尖振动周期与拖动白纸的速度无关,拖动白纸的速度增大,笔尖振动周期不变,故D错误。
3.如图甲所示,竖直圆盘转动时,可带动固定在圆盘上的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共同组成一个振动系统。
第二章章末测试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2、“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粒度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3、胶体跟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体系是否稳定C.有没有丁达尔效应D.是否均一、透明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①⑤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B.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形成的D.纳米材料也是一种胶体6、关于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是纯净物B.盐酸是电解质C.盐酸是分散系D.1L 1mol/L盐酸中含有HCl分子数为1N A7、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氢氧化钠与醋酸溶液反应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9、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2-4===BaSO4↓表示的化学反应有()A.BaCl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C.Ba(NO3)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D.Ba(OH)2溶液与MgSO4溶液反应10、在溶液中能共存,加OH-有沉淀析出,加H+能放出气体的是( )A.Na+、Cu2+、Cl-、SO42-B.Ba2+、K+、OH-、NO3-C.H+、Al3+、NH4+、CO32-D.Na+、Ca2+、Cl-、HCO3-11、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HCO2-3、S2-、SO2-4B.Na+、Cu2+、SO2-4、Cl-C.Br-、Ba2+、Cl-、K+D.Ca2+、K+、CO2-3、NO-312、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2-4四种离子,已知Na+、Al3+、Cl-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2-4的离子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13、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
《第二章 章末综合检测》(共18页、word版、含答案点拨)

章末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2·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答案:B点拨: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而不是可逆反应的特征,A错;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B对;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错;若是充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或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会发生移动,D错。
2.(2012·试题调研)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答案:C点拨:怎样提高原料转化产率是化学平衡理论要解决的内容。
3.(2012·河南高二检测)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7kJ·mol-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和SO3共2mol B.生成SO3 2molC.放出197kJ热量D.含氧原子共8mol答案:A点拨: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生成SO3小于2mol,放出热量小于197kJ;据硫原子守恒知SO2和SO3共2mol,氧原子共6mol,因此选A。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后附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章末检测试卷(后附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速率随时间有可能增大2.汽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又以同样数值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则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A.位移不同B.平均速度不同C.经历时间不同D.加速度不同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1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5.质点在x轴上运动,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图为2该质点的v-t图象,由图线可知( )图2A .质点的x -t 关系为x =5t -t 2B .t =20 s 时质点与坐标原点距离最大C .0~2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 .0~20 s 内的平均速率为2.5 m/s6.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或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3A .0~t 1,v =v 12B .t 1~t 2,v =v 1+v 22C .t 1~t 2,v >v 1+v 22D .t 1~t 2,v <v 1+v 227.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4所示,以向东为正方向,由图看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甲做往返运动,10 s 末在出发点的东边B.乙做往返运动,10 s末在出发点的西边C.丙做往返运动,10 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D.丁做往返运动,10 s末在出发点的西边8.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匀减速至零,用时1 s.按规定速率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距离不得超过5.9 m,那么对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距离的计算及是否符合规定的判断正确的是()A.拖行距离为8 m,符合规定B.拖行距离为8 m,不符合规定C.拖行距离为4 m,符合规定D.拖行距离为4 m,不符合规定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5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 s~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 s~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0.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1.(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6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m/s2,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图612.(6分)如图7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两者间距为d.图7(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为Δt1和Δt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2)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有()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13.(10分)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T时间内位移是3 m,第三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则:(1)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2)第一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多大?(3)时间间隔T是多少?(4)物体在第一个T时间内的位移是多大?14.(12分)如图8所示,有一根长为l=0.5 m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 =1.5 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 s,求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2)图815.(12分)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发生“追尾”事故——后面的汽车撞上前面的汽车.请分析一下,造成“追尾”事故的原因有哪些?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为120 km/h.设某人驾车正以最高时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驶,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司机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刹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为0.6 s~0.7 s.求汽车的安全行驶距离.16.(14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则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答案1.B 2.D 3.BD 4.D 5.D 6.AD 7.CD 8.C 9.C 10.BC 11.1.58 0.35912.(1)b 22d [1(Δt 2)2-1(Δt 1)2] (2)BC 13.(1)0.83 m/s 2 (2)1 m/s (3)1.2 s (4)0.6 m 14.4.05 m15.原因见解析 134.2 m解析 从后车的运动考虑,造成“追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车速过快;(2)跟前车的车距过小;(3)司机的反应较迟缓;(4)车的制动性能较差.当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如前方车辆突然停下)后,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匀减速滑行.所以,刹车过程中汽车先后做着两种不同的运动,行驶时的安全车距应等于两部分位移之和.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确保安全行车,反应时间应按0.7 s 计算.汽车原来的速度v 0=120 km/h ≈33.3 m/s ,在反应时间t 1=0.7 s 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即反应距离为:x 1=v 0t 1=33.3×0.7 m ≈23.3 m ;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滑行时间为:t 2=v 1-v 0a =0-33.3-5s ≈6.7 s ,汽车刹车后滑行的位移,即刹车距离为:x 2=v 0t 2+12at 22=33.3×6.7 m +12×(-5)×6.72m ≈110.9 m ;汽车行驶的安全车距要不小于停车距离,即:x =x 1+x 2=23.3 m +110.9 m =134.2 m. 16.6 s。
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检测(提升卷)-24-25学年高一物理同步题型分类(人教版必修一)学生版

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综合检测(提升卷)物理(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24高一下·安徽安庆·期末)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16,假如你登上月球,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是( )A.放飞风筝B.轻易提起100kg物体C.做一个地球上的标准篮球架,发现自己成为扣篮高手D.用弹簧体重计称量自己体重,发现自己减肥成功2.(2024·青海·二模)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运动。
已知汽车在启动后的第2s内前进了6m,第4s内前进了13.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匀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B.汽车在前4s内前进了32mC.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4m/sD.汽车的加速距离为20m3.(2024·全国·模拟预测)掷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
如图,在某次比赛中,冰壶被投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0s停止,第10s内的位移大小为4.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20.42m/sB.冰壶的初速度大小为8.4m/sC .冰壶在前10s 的位移与后10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D .冰壶在第1秒内的位移大小为7.8m4.(23-24高二下·山东泰安·阶段练习)甲、乙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0t =时甲车在乙车前面30m 处,在6s t =时两车恰好相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近B .图中1t 等于4s 3C .图中的2v 与1v 之差等于16m/sD .乙车比甲车的加速度大22m/s 5.(22-23高二下·江苏无锡·期中)A 、B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 、B 两物体的 x t t -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 = 10 s 时A 、B 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 2B .A 、B 在0时刻相距10 mC .t = 2s 时,A 、B 在同一位置D .在0~10 s 内A 、B 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9 m6.(23-24高一下·陕西咸阳·期末)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章末检测(含解析)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选择题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糖类B.脂肪C.无机盐D.维生素2.2018年首届泰山休闲美食节举办时间从9月15日延长至10月7日。
中秋节放假期间,游客和市民在团圆、赏月同时,能品尝到地道美食,这些美食中,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水分⑤维生素⑥无机盐A.③⑥B.①⑤C.②④D.②①3.平时我们所吃的米、面、甘薯和马铃薯都含有丰富的()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脂肪4.抢救危重病人时,总是先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A.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B.具有药用价值,能医治多种疾病C.具有消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发生D.是一种兴奋剂,能促使病人从昏迷中苏醒过来5.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备用能源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分别是()A.蛋白质、脂肪、糖类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蛋白质、糖类D.水、无机盐、维生素6.小肠吸收功能不良的危重病人,常采用静脉输亼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A.无机盐和维生素B.葡萄糖C.蛋白质D.氨基酸7.刘伍同学中餐摄入了160克食物和240毫升水。
进食后一小时内,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量分别是:唾液300毫升、胃液400毫升、肠液300毫升、胆汁100毫升、胰液300毫升。
则该同学在这一小时中,小肠腔内出现的消化液总量是()A.100毫升B.300毫升C.600毫升D.700毫升8.多吃胡萝卜对维持人正常的视觉有益处,因为它含有较多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胡萝卜素9.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A.将食物彻底消化B.进一步释放食物营养C.为了对食物的品尝D.减轻胃肠的负担10.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11.抗美援朝战场上,有志愿军将士傍晩时眼睛看不清东西,应给他们提供下列哪些食品()A.大米和白面B.黄瓜和西红柿C.玉米、胡萝卜、动物肝脏D.粗粮12.下列营养缺乏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铁D.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13.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不合理的饮食方案是()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B.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多补充含钙的食物C.运动员要补充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D.贫血患者要多补充含糖量高的食物14.下面各项饮食习惯中,科学合理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④一日三餐,按时进餐⑤完全用饮料代替白开水饮用A.①②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15.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A.购买方便面要看保质期B.青菜买回时要清洗干净C.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D.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16.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及其消化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它被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够被人体的小肠吸收B.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起乳化作用C.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在人体细胞结构中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结构是线粒体D.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供能,但对调节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7.2017年是怀柔区创办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关键一年,为了增强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区教委釆取多种措施做好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宣传工作。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章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①聚落规模大②聚落规模小③呈团块状分布④呈带状沿河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故选D项。
第2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
故选C项。
2.C垛田是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垛田数量多,垛田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素称“千岛之乡”。
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围全国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图是垛田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垛田中的网状深沟的作用不包括( )A.交通B.防洪C.灌溉D.淋盐4.甲地垛田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由是( )A.人地关系协调B.自然环境优越C.机械化水平高D.推广价值大3题,读图,图中垛田中的网状深沟可以行小船,有交通作用;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利于排水、灌溉,有防洪、灌溉作用;该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地区,很少有土壤盐渍化问题,网状深沟的作用不包括淋盐,选D项。
第4题,甲地垛田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由是因地制宜改造利用环境,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选A项。
4.A读某城镇略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6.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5题,②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应属于商业区;①功能区在最大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且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③功能区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B.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C.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解析:选C。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总和。
2.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析:选D。
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C.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解析:选A。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由于时间和环境不同,种群密度会发生变化。
4.下面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⑤丈量A.①→②→③→④B.①→⑤→④C.①→④D.①→③→②→④解析:选A。
一般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对象,然后选取适当大小的样方,计算每个样方内该种群的数量,然后计算该区域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整个过程无需丈量。
5.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一块面积不大的某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多,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还可用取样调查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解析:选C。
教科物理必修1: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不全得3分),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之间夹角为90 °时,合力大小为20 2 N ,则当它们之间夹角为120 °时,合力大小为( )A .40 NB .10 2 NC .20 ND .10 N解析:选C.当F 1与F 2间的夹角为90°时有F 合1=F 21+F 22=202,由于F 1=F 2,所以F 1=F 2=20 N ,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F 合2=F 1=F 2=20 N .故C 项正确.2.用如图2-4所示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图2-4解析:选B.提示:四种情况下,两绳拉力均等于镜框的重力,B 中两绳的拉力平行,即两分力夹角为零,此时两绳中拉力最小,故B 正确.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2-F 1l 2-l 1B.F 2+F 1l 2+l 1C.F 2+F 1l 2-l 1D.F 2-F 1l 2+l 1解析:选C.设弹簧的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由胡克定律有:F 1=k (l 0-l 1)①F 2=k (l 2-l 0)②①+②得k =F 1+F 2l 2-l 1,故选项C 正确. 4.图2-5如图2-5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力的作用,其中水平向右的力F 1=5 N ,水平向左的力F 2=10 N ,当F 2由10 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二力的合力大小( )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5.图2-6如图2-6所示,体重为60 kg 的武术运动员,两脚蹬在两堵墙上且保持静止状态,若运动员的脚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两堵墙之间的距离和运动员的腿长相等.关于运动员与墙之间的压力大小,正确的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 N/kg)( )A .一定等于600 NB .可能等于700 NC .可能等于650 ND .可能小于600 N解析:选BC.因为运动员的重力为600 N .所以墙给每只脚的静摩擦力为f =300 N ,设每只脚对墙的压力为N ,因最大静摩擦力f max =μN ,且f max >f ,则有N >600 N ,显然N >600 N 时,每只脚受到的静摩擦力仍为300 N .正确答案为B 、C. 6.图2-7(2012·重庆双桥中学高一检测)如图2-7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 的A 、B 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A.mg tan θkB.2mg tan θkC.mg tan θ2kD.2mg tan θ2k解析:选C.以A 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所以F 弹=mg tan θ2,Δx =F 弹k =mg k tan θ2项正确.7.图2-8如图2-8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 N 拉力F 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200 N/m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400 N/mC .根据公式k =F /x ,弹簧的劲度系数k 会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D .弹簧所受的合力为10 N解析:选A.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 N 的拉力,方向相反,所以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D 错误,弹簧的弹力等于一端的拉力,由F =kx 可求出k =F x =10 N 0.05 m=200 N/m ,B 错误,A 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k 由弹簧本身决定,与F 无关,C 错误. 8.图2-9(2012·北京四中高一检测)如图2-9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 、B ,质量均为1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它们之间连接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 的轻弹簧.整个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弹簧处于原长.现有一水平向右的变力F 作用于物块A 上,F 从0开始,缓慢增大到3 N 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g =10 N/kg)( )A .0B .1 cmC .2 cmD .3 cm解析:选B.先对整体受力分析,要使整体能运动,必须克服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2mgμ=4 N>F =3 N ,故B 仍能保持静止,但力F 大于A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2 N ,力F 缓慢增大到2 N 时A 发生运动,之后弹簧伸长,当弹力T =F -f max =1 N 时,对B 由平衡条件可知受到的摩擦力为1 N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Δx =T /k =0.01 m =1 cm ,B 对. 9.图2-10 质量为m 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下端,现在小球上施加一个大小为F =12mg 的拉力,使小球偏离原位置并保持静止,如图2-10所示,则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θ为( )A .30°B .37°C .45°D .60°解析:选A.本题首先要判断拉力的方向向哪时,θ角最大.小球所受重力大小方向不变,拉力大小不变,方向可变,比较不同方向.可见拉力与绳垂直时,θ角最大,如图所示.sin θ=F G =12mg mg =12,θ=30 °,A 正确.10. 图2-11(2012·成都七中高一期中)把一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立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2-11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t 的变化关系是()图2-12解析:选B.因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故墙壁给物体的压力N 始终等于水平推力F 的大小,即N =F =kt .当墙壁给物体的摩擦力f =μkt <G 时,物体加速下滑,摩擦力随时间t 成正比例增加;当f =G 时,物体下滑的速度达到最大;f >G 后,物体虽然减速下滑,但滑动摩擦力仍随时间t 成正比例的增加,且一直增大到物体停止滑行前为止.当物体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突变”成静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得静摩擦力的大小f =G .综上可知,正确选项应是B.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按题目要求解答)11.(6分)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 和弹簧伸长量x 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 、B 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描绘出如图2-13所示的图像,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弹簧B 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___(填“A ”或“B ”).图2-13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成正比,图像后半部分不成正比,说明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由图像可知,k =F x=100 N/m ;精确度高,说明受较小的力就能读出对应的形变量,因此选A .答案: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100 N/m A12.(7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 .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1和F 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套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 ′的图示.F .比较F ′和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解析: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 、E.在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 . 答案:(1)C E(2)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质量m =5 kg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静止,如图2-14所示,它受到几个力作用?并求出各力的大小.取g =10 N/kg.图2-14解析:物体A 受到的力有重力G 、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重力G =mg =50 N支持力N =mg cos30°=25 3 N摩擦力f =mg sin30°=25 N.答案:3个力 G =50 N N =25 3 N f =25 N14.(8分)如图2-15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 、B 两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每个物体重G =10 N ,设物体A 、B 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m =2.5 N ,若对A 施加一个向右的由零均匀增大到6 N 的水平推力F ,请将A 所受到的摩擦力随水平推力F 的变化情况在图乙中表示出来.(要求写出作图过程)图2-15解析:(1)当推力F 由0均匀增大到2.5 N 时,A 、B 均未动,f A 由0均匀增大到2.5 N.(2)当推力F 由2.5 N 增大到5 N 时,f A =2.5 N.(3)当推力F 由5 N 增大到6 N 时,A 处于运动状态:f A =μG =2 N.答案:见解析15.(10分)图2-16如图2-16所示,质量分别为m 1=4 kg 、m 2=6 kg 的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拉着它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原来l 0=20 cm ,劲度系数k =6 N/cm ,m 1、m 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g =10 m/s 2.求:(1)F 的大小.(2)m 1、m 2的距离.解析:(1)m 1、m 2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1=μN 1=μm 1g =0.4×4×10 N =16 Nf 2=μN 2=μm 2g =0.4×6×10 N =24 N由平衡条件得:F =f 1+f 2=40 N.(2)对m 2:弹簧弹力T =f 2=24 N.由T =k (l -l 0)得l =T k +l 0=246cm +20 cm =24 cm. 答案:(1)40 N (2)24 cm16.(11分)图2-17(2012·杭州二中高一检测)如图2-17所示,物体A 重100 N ,物体B 重20 N ,A 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 N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 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力,而仍保持系统静止,则B物体重力的最大值是多少?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上:F A=T cos45°①y轴上:F B=G B=T sin45°②①②联立,得F A=G B tan45°代入其值得F A=20 N,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得f A=F′A=F A=20 N,方向水平向右.当逐渐增大B的重力时,要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当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B物体的重力达到最大.由上述表达式可知:G B m=f A mtan45°30 N故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0 N,B物体的重力最大值为30 N. 答案:20 N30 N。
第二章 章末检测卷(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章末检测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新几内亚岛属新生代构造区,地壳很不稳定。
岛内地势起伏较大,北部山脉直逼海岸,十分陡峭;中央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大部分在海拔4 000 m以上;南部地势低平,是世界最大沼泽地带之一。
读图,完成1~3题。
1.新几内亚岛地壳很不稳定,是因其位于(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2.新几内亚岛北部海岸山脉多属于( )背斜山断块山向斜山火山3.新几内亚岛南部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地壳挤压沙滩出露地壳抬升风力沉积地壳稳定久经侵蚀地壳下沉流水沉积研究表明,磷矿的形成经历了化学沉积、生物沉积、机械沉积和淋滤成矿四个阶段。
某野外地质勘探队探测磷矿,得到了某地的障壁岛与成矿作用关系示意图(如图)。
完成4~5题。
4.该地障壁岛的形成是因为( )海水沉积海水侵蚀断层上升火山喷发5.推测该地质勘探队最适合进行磷矿勘探的地点是图中的( )甲乙丙丁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气候干旱的怀俄明州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处有大量碎屑物。
下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
完成6~8题。
6.下列岩石中,与“魔鬼塔”主要组成岩石成因一致的是( )玄武岩石英岩砂砾岩花岗岩7.“魔鬼塔”塔身下部有大量碎屑物,其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火山喷发风力搬运断层破碎风化侵蚀8.影响五万年来“魔鬼塔”及其周边地平面相对高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岩石性质气候变化石板房(图1)是布依族的传统民居,是当地人将传统生态观融入地方民居的杰作,多见于布依族聚居的黔中西部。
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用作房屋的墙面和瓦片。
图2示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材料判断,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对应的岩石是( )甲乙丙丁10.推测该岩石的形成过程( )岩浆侵入—断裂下陷—风化侵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外力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外力沉积—变质作用—风化侵蚀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地质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码为岩层编号。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章末检测卷

整式的加减章末检测卷考试范围:第二章;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0分)1.(本题4分)(2020·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整式包括多项式和单项式B .单项式m 次数是0C .312x x y +是四次二项式D .3是单项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定义、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次数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整式包括多项式和单项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单项式m 次数是1,故B 错误,符合题意;C.312x x y +是四次二项式,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3是单项式,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相关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项式的定义,数与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都是单项式.2.(本题4分)(2018·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中)在下列代数式中,次数为4的单项式是( )A .xy 3B .x 4+y 4C .x 2yD .4xy【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确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 、xy 3,是次数为4的单项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 、x 4+y 4,是多项式,不合题意;C 、x 2y ,是次数为3的单项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4xy ,是次数为2的单项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单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3.(本题4分)(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21π2xy 的系数是12,次数是4B .a ,π,0,22都是单项式C .多项式32321a b a +-的常数项是1D .2m n +是二次二项式【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定义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 单项式21π2xy 的系数是12,次数是3,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a ,π,0,22都是单项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多项式32321a b a +-的常数项是-1,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2m n +是一次二项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的定义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它的次数,通常系数不为0,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有次数,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合并同类项后用“+”或“-”号之间的多项式个数,次数就是次数和最高的那一项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项数就是多项式中包含的单项式的个数.4.(本题4分)(2022·四川资阳·七年级期末)关于多项式23233271x y x y x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个多项式是五次四项式B .常数项是1C .四次项系数是7D .按y 的降幂排列为33227231xy x y x y --++【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多项式的有关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 选项:多项式23233271x y x y xy --+ ,是五次四项式,故此选项正确;B 选项:它的常数项是1,故此选项正确;C 选项:四次项的系数是-7,故此选项错误;D 选项:按y 降幂排列为33227231xy x y x y --++,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知识,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本题4分)(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B .多项式33a b +的次数为2C .2ab +是二次二项式D .单项式2x yz 的系数是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判定即可.【详解】解:A.、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正确,不符合题意;B 、多项式33a b +的次数为1,错误,符合题意;C 、 2ab +是二次二项式,正确,不符合题意;D.、单项式2x yz 的系数是1,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6.(本题4分)(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的是( )A .xy 与xyzB .3a 2b 与3ab 2C .35与﹣12D .﹣m 与n【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xy 与xyz 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3a 2b 与3ab 2所含字母相同,但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35与−12是同类项,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m 与n 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同类项定义:一是所含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两者缺一不可.7.(本题4分)(2022·江苏·七年级)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A .-(-x 2)=-x 2B .-x -(2x 2-1)=-x -2x 2+1C .-(2m -3n )=-2m -3nD .3(2-3x )=6-3x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去括号法则,即可一一判定.【详解】解:A、-(-x2)=x2,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x-(2x2-1)=-x-2x2+1,计算正确,符合题意;C、-(2m-3n)=-2m+3n,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3(2-3x)=6-9x,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去括号法则,熟练掌握和运用去括号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本题4分)(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爱华和国庆两兄弟与爷爷奶奶一起量体重,奶奶和哥哥爱华共重90kg,爷爷和弟弟国庆共重95kg.若哥哥爱华比弟弟国庆重3kg,则爷爷比奶奶重()A.2kg B.5kg C.8kg D.11kg【答案】C【解析】【分析】设弟弟国庆的体重是x kg,则哥哥爱华的体重是(x+3)kg,表示出奶奶的体重是90-(x+3)=(87-x)kg,爷爷的体重是(95-x)kg,列式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设弟弟国庆的体重是x kg,则哥哥爱华的体重是(x+3)kg,∴奶奶的体重是90-(x+3)=(87-x)kg,爷爷的体重是(95-x)kg,∴爷爷比奶奶重(95-x)-(87-x)=8kg,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正确理解几个人之间的关系列得体重的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9.(本题4分)(2020·广西南宁·七年级期中)二次三项式2346x x-+的值为9,则248 3x x-+的值为()A.6B.9C.11D.6-【答案】B【解析】【分析】建立等式2346x x -+=9,计算2413x x -=,整体代入求解即可.【详解】∵2346x x -+=9,∴2413x x -=,∴2483x x -+=9,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化简求值,构建等式,灵活运用整体代入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0.(本题4分)(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两个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cm 和x cm (0<x <4).用含x 的式子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A .214xB .212x C .()2144x +D .()2142x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3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2+x 2-12(4+x )×4-12x 2-12×4(4-x )=16+x 2-8-2x -12x 2-8+2x =12x 2(cm 2).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列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都是将它转化到已知的规则图形中进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20分)11.(本题5分)(2022·江苏·七年级)2a ﹣b +c =2a ﹣(______).【答案】b ﹣c ##c b-+【解析】【分析】根据添括号法则,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添括号的方法可知,2a ﹣b +c =2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添括号法则,熟练掌握和运用括号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本题5分)(2021·河南南阳·七年级期中)已知多项式52123248m x y xy x +-+--是五次多项式,单项式263n m x y -与该多项式的次数相同,求m n +=______.【答案】52【解析】【分析】先根据多项式次数的定义求出m 的值,然后求出n 的值,最后代值计算即可.【详解】解:∵多项式52123248m x y xy x +-+--是五次多项式,∴215m ++=,∴2m =,∵单项式263n m x y -与52123248m x y xy x +-+--的次数相同,∴265n m +-=,即:2625n +-=,∴12n =,∴15222m n +=+=,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和多项式次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知定义: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几个单项式的和的形式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13.(本题5分)(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对代数式“5x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香蕉每千克5元,某人买了x 千克,共付款5x 元.请你对代数式“2a b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方面的合理解释:______.【答案】一个西瓜的质量是a 千克,一个桃子的质量是b 千克,那么两个西瓜和一个桃子的质量共()2a b +千克,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对多项式“2a b +”,是2与a 的积与b 的和,表示生活中两类的相乘后的和计算.比如:一个西瓜的质量是a 千克,一个桃子的质量是b 千克,那么两个西瓜和一个桃子的质量共()2a b +千克.【详解】解:一个西瓜的质量是a 千克,一个桃子的质量是b 千克,那么两个西瓜和一个桃子的质量共()2a b +千克.故答案为:一个西瓜的质量是a 千克,一个桃子的质量是b 千克,那么两个西瓜和一个桃子的质量共()2a b +千克,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只要计算结果为()2a b +的都符合要求.14.(本题5分)(2022·安徽安庆·七年级期末)如图,边长分别为a 、b 的两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当8a b +=,10ab =,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答案】17【解析】【分析】阴影部分面积=两个正方形面积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整理后将a +b 与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S 阴影部分=a 2+b 2﹣12b 2﹣12a (a +b )=a 2+b 2﹣12b 2﹣12a 2﹣12ab =12(a 2+b 2﹣ab )=12 [(a +b )2﹣3ab ],把a +b =8,ab =10代入得:S 阴影部分=12 ×[82﹣3×10]=12×34=17.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90分)15.(本题8分)(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化简:(1)12m 2﹣3mn 2+4n 2+12m 2+5mn 2﹣4n 2.(2)7a 2﹣2ab +b 2﹣5a 2﹣b 2﹣2a 2﹣ab .【答案】(1)m 2+2mn 2(2)﹣3ab【解析】【分析】(1)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即可;(2)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即可.(1)解:原式22222211()(53)(44)22m m mn mn n n =++-+-=m 2+2mn 2;(2)解:原式=(7a 2﹣5a 2﹣2a 2)﹣(2ab +ab )+(b 2﹣b 2)=﹣3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本题8分)(2022·云南文山·七年级期末)先化简,再求值:()()224222--+---xy xy y xy y xy ,且12,2x y =-=-.【答案】xy -;-1【解析】【分析】先根据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对整式进行运算,然后代入数据求值即可.【详解】解:原式2242224=-+--++xy xy y xy y xy 2244222=-++--+xy xy xy xy y y2=-xy xyxy=-当12,2x y =-=-时,原式1(2)12æö=--´-=-ç÷èø.【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7.(本题8分)(2022·江苏·七年级)已知:A =ax 2﹣x ﹣1,B =3x 2﹣2x +2(a 为常数)(1)当a =12时,化简:B ﹣2A ;(2)在(1)的条件下,若B ﹣2A ﹣2C =0,求C ;(3)若A 与B 的和中不含x 2项,求a 的值.【答案】(1)原式=2x 2+4(2)C =x 2+2(3)a =﹣3【解析】【分析】(1)将A =ax 2﹣x ﹣1,B =3x 2﹣2x +2当作一个整体代入,再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求值即可;(2)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顺序即可求解;(3)根据和中不含x2项即是此项的系数为0即可求解.(1)解:(1)B﹣2A=3x2﹣2x+2﹣2(ax2﹣x﹣1)=(3﹣2a)x2+4当a=1时,原式=2x2+4.2(2)(2)∵B﹣2A﹣2C=0,B﹣2A=2x2+4,∴2x2+4﹣2C=0,∴C=x2+2.(3)(3)∵A+B=ax2﹣x﹣1+3x2﹣2x+2=(a+3)x2﹣3x+1∵不含x2项,∴a+3=0,∴a=﹣3.【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顺序.注意代入A和B时,要将A=ax2﹣x﹣1,B=3x2﹣2x+2当作一个整体代入,括号不能忘记.18.(本题8分)(2020·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宁谷中学七年级期中)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表示数a的点、数b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1)用“>”“=”“<”填空;b0,a+b0,a-c0.b-c0.(2)化简:|a+b|+|c-a|-|b|.【答案】(1)<,=,>,<(2)-c【解析】【分析】(1)当数轴方向向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据此逐项判断即可,(2)根据绝对值的含义和求法,化简|a+b|+|c-a|-|b|即可.解:根据题意得:0b c a <<<且a b =,∴a =-b ,∴a +b =0,a -c >0,b -c <0,故答案为:<,=,>,<;(2)解:a b c a b ++--0a c b =+-+a b c=+-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绝对值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9.(本题10分)(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已知:22321A x xy x =---,21B x xy =-+.(1)求2A B -的值.(2)若2A B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求y 的值.【答案】(1)A -2B =-xy -2x -3;(2)-2【解析】【分析】(1)代入计算即可;(2)由2A B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得到y +2=0,由此可得解.(1)解:∵22321A x xy x =---,21B x xy =-+,∴2A B-=(2x 2-3xy -2x -1)-2(x 2-xy +1)=2x 2-3xy -2x -1-2x 2+2xy -2=-xy -2x -3;-xy -2x -3=-x (y +2)-3,∵2A B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y +2=0,∴y =-2.【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整式无关型问题,正确掌握整式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本题10分)(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 8,-16,32,….③(1)写出第①行数的第10个数;(2)观察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的关系,写出第二行的第n 数;(3)取每行数的第9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答案】(1)1024(2)(-2)n + 2(3)-1278【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得:第①行数的第1个数为2-,第①行数的第2个数为()242=-,第①行数的第3个数为()382-=-,第①行数的第4个数为()4162=-,……由此得到规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得:第②行数的第1个数为022=-+,第②行数的第2个数为642=+,第②行数的第3个数为682-=-+,第②行数的第4个数为18162=+,……由此得到规律可得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的相应的数加上2;第③行数的第1个数为()1122-=´-,第③行数的第2个数为1222=´,第③行数的第3个数为()1482-=´-第③行数的第4个数为18162=´,……由此得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的相应的数乘以12,即可求解;(3)由(2)得到第③行数的第n 个数为()122n ´-,可得到第①行数的第9个数()9922-=-,第②行数的第9个数为()992222-+=-+,第③行数的第9个数为()981222´-=-,即可求解.(1)解:根据题意得:第①行数的第1个数为2-,第①行数的第2个数为()242=-,第①行数的第3个数为()382-=-,第①行数的第4个数为()4162=-,……由此得到第①行数的第n 个数为()2n-,∴第①行数的第10个数()1021024-=;(2)解:根据题意得:第②行数的第1个数为022=-+,第②行数的第2个数为642=+,第②行数的第3个数为682-=-+,第②行数的第4个数为18162=+,……由此得到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的相应的数加上2;∴第二行的第n 数为()22n -+;第③行数的第1个数为()1122-=´-,第③行数的第2个数为1222=´第③行数的第3个数为()1482-=´-第③行数的第4个数为18162=´,……由此得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的相应的数乘以12;(3)解:由(2)得到第③行数的第n 个数为()122n ´-,∴第①行数的第9个数()9922-=-,第②行数的第9个数为()992222-+=-+,第③行数的第9个数为()981222´-=-,∴这三个数的和为()()9982222127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类规律题,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明确题意,准确得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1.(本题12分)(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数学兴趣小组的李舒和林涵两位同学将连续的正整数1,2,3,…排成如图所示的数表,从中框出某些数,做了如下探索:(1)李舒在数表中框出“十”字形,并将相对的两数相乘,再左右积与上下积作差,请你帮忙完成研究过程.①计算:20221230´-´=_______,33352543´-´=_______,不难发现,结果都是_______;②验证:下图是从上图中取出的一部分,在选中的五个数中,若设中心数为x ,则a ,b ,c ,d 所对应的数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请你利用整式的运算,对①中的发现进行推理验证;(2)林涵在数表中框出“T”字形,并将顶端左右两数相乘,再与底端数平方作差,即下图中2mn t -,若计算的结果是-541,求林涵框出“T”字形的五个数中的最小数字.【答案】(1)①80;80;80;②9x -,9x +,1x -,1x +;证明见解析(2)5【解析】【分析】(1)①计算即可得到答案;②先将a ,b ,c ,d 表示出来再计算即可;(2)由题知m 为里面最小的数,根据规律将分别将n 、t 用m 表示出来,之后运算求解即可.(1)解:①2022123080´-´=,3335254380´-´=,结果都是80;故答案为:80;80;80;②设中心数为x ,则9a x =-,9b x =+,1c x =-,1d x =+,\()()()()()()22119918180cd ab x x x x x x -=-+--+=---=;故答案为:9x - ,9x +,1x -,1x +;(2)解:由题知m 为里面最小的数,故可得2n m =+,19919t m m =+++=+,2541mn t -=-Q ,()()2219541m m m \+-+=-,解得5m =,林涵框出“T”字形的五个数中的最小数字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本题12分)(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ECGF 的边长分别为a 和6,点C 、D 、E 在一条直线上,点B 、C 、G 在一条直线上,将依次连接D 、E 、F 、B 、D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S 阴影.(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S 阴影,并按a 降幂排列;(2)当12a =时,比较S 阴影与BFG V 面积的大小;当15a =时,结论是否改变?为什么?【答案】(1)213182a a -+;(2)当a=12时,BGF S S =△阴影;当a=15时,BGF S S >△阴影,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表示出226ABCD ECGF S S a +=+正方形正方形,212ABD S a =V ,1(6)63(6)2BGF S a a =´+´=+△,利用ABD BGF ABCD ECGF S S S S S =+--△△阴影正方形正方形求解即可;(2)因为()2221113183(6)612222阴影△æö-=-+-+=-=-ç÷èøBGF S a a a a a S a a ,所以代入a 的值即可比较大小.(1)解:∵226ABCD ECGF S S a +=+正方形正方形,212ABD S a =V ,1(6)63(6)2BGF S a a =´+´=+△,∴ABD BGFABCD ECGF S S S S S =+--△△阴影正方形正方形()222163(6)2a a a =+--+213182a a =-+,故所求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表达式为213182a a -+.(2)解:∵213183(6)2BGF S a a a S æö-=-+-+ç÷èø△阴影()221161222a a a a =-=-,∴当12a =时,()2112121202BGF S S -=-´=△阴影,∴当12a =时,BGF S S =△阴影,即S 阴影与BFG V 面积的大小一样.当15a =时,S 阴影与BFG V 面积的大小不一样.∵()2115121502BGF S S -=-´>△阴影,∴BGF S S >△阴影,即S 阴影比BFG V 的面积大.【点睛】本题考查整式加减的应用,将多项式按降幂排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分割法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D BGF ABCD ECGF S S S S S =+--△△阴影正方形正方形,掌握整式的运算法则.23.(本题14分)(2022·安徽·淮北一中七年级期中)[知识回顾]有这样一类题:代数式6351ax y x y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求a 的值;通常的解题方法;把x ,y 看作字母,a 看作系数合并同类项,因为代数式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所以含x 项的系数为0,即原式()365a x y =+-+,所以30a +=,即3a =-.[理解应用](1)若关于x 的多项式2(23)23m x m m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求m 的值;(2)已知[]23(21)(1)(13)6(1)x x x y x xy +---+-+-的值与x 无关,求y 的值;(3)(能力提升)如图1,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a 、宽为b ,有7张图1中的纸片按照图2方式不重叠地放在大长方形ABCD 内,大长方形中有两个部分(图中阴影部分)未被覆盖,设右上角的面积为1S ,左下角的面积为2S ,当AB 的长变化时,12S S -的值始终保持不变,求a 与b 的等量关系.【答案】(1)32m =;(2)25y =;(3)2a b=【解析】【分析】(1)根据含x 项的系数为0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2)先根据整式的加减求出36A B +的值,再根据含x 项的系数为0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3)设AB x =,先求出12,S S ,从而可得12S S -,再根据“当AB 的长变化时,12S S -的值始终保持不变”可知12S S -的值与x 的值无关,由此即可得.(1)解:22(23)232323x m m x mx m m x-+-=-+-2(23)32m x m m =--+,Q 关于x 的多项式2(23)23x m m x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230m \-=,解得32m =;(2)令222+1-1-1-3=2-2+-1-+3=2+3()()(-2-1)A x x x y x x x x xy x xy x ,= 21B x xy =-+-,原式=()()22363232161A B x xy x x xy +=+--+-+-226963666x xy x x xy =+---+-1569xy x =--(156)9y x =--,36A B +Q 的值与x 无关,1560y \-=,解得25y =;(3)解:设AB x =,由图可知,1(3)3S a x b ax ab =-=-,22(2)24S b x a bx ab =-=-,则123(24)S S ax ab bx ab -=---324ax ab bx ab=--+(2)a b x ab =-+,Q 当AB 的长变化时,12S S -的值始终保持不变,12S S \-的值与x 的值无关,20a b \-=,2\=.a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加减中的无关型问题,涉及整式的乘法、整式的加减知识,熟练掌握整式加减乘法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人教a版必修1章末检测: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含答案)

第二章 章末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函数y =ln(x -1)的定义域是( )A .(1,2)B .[1,+∞)C .(1,+∞)D .(1,2)∪(2,+∞)2.若x log 23=1,则3x +9x 的值为( )A .3 B.52 C .6 D.123.已知a >0且a ≠1,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A .y =log a x 与y =(log x a )-1B .y =a log a x 与y =xC .y =2x 与y =log a a 2xD .y =log a x 2与y =2log a x4.若函数y =a x +m -1 (a >0,a ≠1)的图象在第一、三、四象限内,则( )A .a >1B .a >1,且m <0C .0<a <1,且m >0D .0<a <15.已知函数f (log 4x )=x ,则f ⎝⎛⎭⎫12等于( )A.14B.12 C .1 D .26.已知函数y =log a (3a -1)的值恒为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3 B.13<a ≤23C .a >1 D.13<a <23或a >17.已知函数f (x )={ log 3x (x >0)x (x ≤0),则f [f (19)]的值是( )A .9 B.19C .-9D .-198.已知f (x )={ (3a -1)x +4a (x <1)a x (x ≥1)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0,13C.⎣⎡⎭⎫17,13D.⎣⎡⎭⎫17,19.已知0<a <1,x =log a 2+log a 3,y =12log a 5,z =log a 21-log a 3,则() A .x >y >z B .z >y >xC .y >x >zD .z >x >y10.关于x 的方程a x =log 1a x (a >0,且a ≠1)( )A .无解B .必有唯一解C .仅当a >1时有唯一解D .仅当0<a <1时有唯一解11.函数y =lg(21-x-1)的图象关于( ) A .x 轴对称 B .y 轴对称C .原点对称D .y =x 对称12.设函数f (x )=⎩⎨⎧ 2-x -1 (x ≤0)x 12 (x >0), 若f (x 0)>1,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1,+∞)C .(-∞,-2)∪(0,+∞)D .(-∞,-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函数y =log (2x -1)3x -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14.函数f (x )=log 12(x 2-3x +2)的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 15.已知函数f (x )=a -12x +1,若f (x )是奇函数,则a =________. 16.给出函数f (x )=⎩⎨⎧⎝⎛⎭⎫12x (x ≥4)f (x +1) (x <4), 则f (log 23)=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17.(12分)计算:(1)⎝⎛⎭⎫-338-23+(0.002)-12-10(5-2)-1+(2-3)0; (2)2lg 5+23lg 8+lg 5·lg 20+lg 22.18.(12分)若函数f (x )=log a (x +1)(a >0且a ≠1)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0,1],求a 的值.19.(12分)已知函数f (x )=-2x 12,求f (x )的定义域,并证明在f (x )的定义域内,当x 1<x 2时,f (x 1)>f (x 2).20.(12分)已知函数f (x )=log a (x +1),g (x )=log a (1-x )(a >0,且a ≠1),令F (x )=f (x )-g (x ).(1)求函数y =F (x )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y =F (x )的奇偶性.21.(12分)已知函数f (x )=3x ,且f (a )=2,g (x )=3ax -4x .(1)求g (x )的解析式;(2)当x ∈[-2,1]时,求g (x )的值域.22.(14分)设f (x )=log 12(1-ax x -1)为奇函数,a 为常数. (1)求a 的值;(2)证明f (x )在(1,+∞)内单调递增;(3)若对于[3,4]上的每一个x 的值,不等式f (x )>(12)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第二章 章末检测 答案1.C2.C [x log 23=1⇒log 23x =1,∴3x =2,9x =(3x )2=22=4,∴3x +9x =6.]3.C [对A ,解析式不同,定义域不同;对B ,定义域不同;对D ,定义域不同;对C ,是相等函数.]4.B [由函数y =a x +m -1 (a >0,a ≠1)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知a >1.又过第四象限内,∴a 0+m -1<0,则有m <0.]5.D [令log 4x =12,则x =412=2.] 6.D [由y >0得:⎩⎪⎨⎪⎧ a >13a -1>1 或⎩⎪⎨⎪⎧0<a <10<3a -1<1, 解得a >1或13<a <23.] 7.B8.C [当x =1时,log a x =0,若为R 上的减函数,则(3a -1)x +4a >0在x <1时恒成立. 令g (x )=(3a -1)x +4a ,则g (x )>0在x <1上恒成立,故3a -1<0且g (1)≥0,即⎩⎪⎨⎪⎧3a -1<0,3a -1+4a ≥0.⇒17≤a <13,故选C.] 9.C [x =log a 2+log a 3=log a 6,y =12log a 5=log a 5,z log a 21-log a 3=log a 213=log a 7, ∵0<a <1,∴y =log a x 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y >x >z .]10.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y =a x ,y =log 1ax 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方程a x =log 1ax 必有唯一解.] 11.C [f (x )=lg(21-x -1)=lg 1+x 1-x, f (-x )=lg 1-x 1+x =-f (x ),所以y =lg(21-x-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C.] 12.D [当x ≤0时,由2-x -1>1得x <-1;当x >0时,由x 12>1得x >1.] 13.(23,1)∪(1,+∞) 解析 由题意得0<2x -1<1或2x -1>1,且必须满足3x -2>0,∴x 的取值范围是(23,1)∪(1,+∞). 14.(-∞,1)15.12解析 方法一 函数f (x )=a -12x +1的定义域为R ,且为奇函数, ∴f (0)=0,即a -120+1=0,∴a =12. 方法二 f (-x )=a -12-x +1=a -2x1+2x, ∵f (x )为奇函数,∴f (x )=-f (-x ),∴a -12x +1=-a +2x1+2x. ∴2a =2x +12x +1=1,∴a =12. 16.124解析 ∵log 23<4,∴f (log 23)=f (log 23+1)=f (log 23+3)=f (log 224),∵log 224>4,∴f (log 224)=⎝⎛⎭⎫12log 224=124. 17.解 (1)原式=(-1)-23⎝⎛⎭⎫338-23+⎝⎛⎭⎫1500-12-105-2+1 =⎝⎛⎭⎫278-23+50012-10(5+2)+1 =49+105-105-20+1=-1679. (2)原式=2lg 5+23lg 23+lg 5·lg(4×5)+lg 22 =2lg 5+2lg 2+2lg 5·lg 2+lg 25+lg 22=2(lg 5+lg 2)+2lg 5·lg 2+lg 25+lg 22=2+(lg 5+lg 2)2=2+1=3.18.解 当a >1时,函数f (x )在区间[0,1]上为增函数, ∴⎩⎪⎨⎪⎧ f (0)=0f (1)=1,解得a =2. 当0<a <1时,函数f (x )在区间[0,1]上为减函数,∴⎩⎪⎨⎪⎧ f (0)=1f (1)=0,方程组无解. 综上可知a =2.19.解 ∵f (x )=-2x 12=-2x ,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当0≤x 1<x 2时,f (x 1)-f (x 2)=-2x 121+2x 122 =2(x 2-x 1)=2x 2-x 1x 2+x 1, ∵0≤x 1<x 2,∴x 2-x 1>0,x 2+x 1>0,∴f (x 1)-f (x 2)>0,即f (x 1)>f (x 2).20.解 (1)由⎩⎪⎨⎪⎧x +1>01-x >0,解得-1<x <1, 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1).(2)因为函数F (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F (-x )=log a (-x +1)-log a (1+x )=log a 1-x 1+x =-log a 1+x 1-x=-[log a (x +1)-log a (1-x )]=-F (x ),所以F (x )是奇函数.21.解 (1)由f (a )=2,得3a =2,a =log 32, ∴g (x )=(3a )x -4x =(3log 32)x -4x=2x -4x =-(2x )2+2x . (2)设2x =t ,∵x ∈[-2,1],∴14≤t ≤2. g (t )=-t 2+t =-(t -12)2+14,由g (t )在t ∈[14,2]上的图象可得, 当t =12,即x =-1时,g (x )有最大值14; 当t =2,即x =1时,g (x )有最小值-2.故g (x )的值域是[-2,14]. 22.(1)解 ∵f (x )是奇函数,∴f (-x )=-f (x ),∴log 12(1+ax -x -1)=-log 12(1-ax x -1) ⇔1+ax -x -1=x -11-ax>0 ⇒1-a 2x 2=1-x 2⇒a =±1.检验a =1(舍),∴a =-1.(2)证明 任取x 1>x 2>1,∴x 1-1>x 2-1>0,∴0<2x 1-1<2x 2-1⇒ 0<1+2x 1-1<1+2x 2-1⇒0<x 1+1x 1-1<x 2+1x 2-1⇒log 12x 1+1x 1-1>log 12x 2+1x 2-1, 即f (x 1)>f (x 2),∴f (x )在(1,+∞)内单调递增.(3)解 f (x )-(12)x >m 恒成立. 令g (x )=f (x )-(12)x ,只需g (x )min >m , 用定义可以证明g (x )在[3,4]上是增函数,∴g (x )min =g (3)=-98, ∴m <-98时原式恒成立. 即m 的取值范围为(-∞,-98).。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 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解析:选B。
分散系分类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A错;区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依据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且必须为化合物,C错;根据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情况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得电子物质)和还原剂(失电子物质),D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OH-===H2O表示D.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解析:选B。
A中,某些在水溶液中难溶的盐(如CaCO3、BaSO4等),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化学式。
C中,某些酸碱中和反应不能用“H++OH-===H2O”表示,如CH3COOH+NaOH===CH3COONa+H2O。
D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只需具备生成难溶、难电离物质和气体三者之一即可。
3.下列化合物中依次属于氧化物、碱、盐的一组是()A.Na2CO3、KOH、CaOB.CO、NaOH、KClC.H2O、H2SO4、NaClD.CuO、Cu2(OH)2CO3、CaCO3解析:选B。
A项中Na2CO3属于盐,排除A项;C项H2SO4属于酸,排除C项;D项Cu2(OH)2CO3属于盐,排除D项。
B项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D.纳米材料属于胶体解析:选D。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章末检测卷(北师大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共26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末)截至2021年12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3020.4万剂次,其中263020.4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2.63020410´B .92.63020410´C .52.63020410´ D .62.63020410´2.(2022·天津·模拟预测)20211--的相反数是( )A .2022-B .2022C .12022D .120203.(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末)某种零件质量标准是(20±0.2)g ,下列零件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是( )A .19.7g B .19.9g C .20g D .20.1g4.(2022·广东云浮·七年级期中)现有以下六个结论:①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若两个数(0除外)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相除的商等于-1;③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④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⑤几个有理数相乘,负因数个数为奇数则乘积为负数.⑥227不是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有( )A .3个B .1个C .2个D .4个5.(2022·河北·平泉市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在计算121252344343+--时,佳佳的板演过程如下:解:原式121211225234532422043434433⎛⎫=+--=-+-=-= ⎪⎝⎭.老师问:“佳佳同学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甲同学回答说:“佳佳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乙同学回答说:“佳佳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丙同学回答说:“佳佳在解答过程中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也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下列对甲、乙、丙三名同学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说的对B .乙同学说的对C .丙同学说的对D .甲、乙、丙说的都不对6.(2022·河南安阳·七年级期末)如果()2430y x ++-=,那么x y +的值是( )A .7B .1C .7-D .1-7.(2022·湖北荆州·七年级期末)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下列式子:①a >0>b ;②b >a ;③ab <0;④a ﹣b >a +b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2022·新疆乌鲁木齐·七年级期末)一点P 从距离原点1个单位的A 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 的中点1A 处,第二次从点1A 跳动到1OA 的中点2A 处,第三次从点2A 跳动到2OA 的中点3A 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6次跳动后,则6A A 的长度是( )A .117-B .1112-C .1132-D .1164-9.(2022·重庆·七年级专题练习)小云计划户外徒步锻炼,每天有“低强度”“高强度”“休息”三种方案,下表对应了每天不同方案的徒步距离(单位:km ).若选择“高强度”要求前一天必须“休息”(第一天可选择“高强度”).则小云5天户外徒步锻炼的最远距离为( )km .日期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低强度86654高强度121315128休息00000A .35B .36C .37D .3810.(2022·辽宁抚顺·七年级期末)观察下列两个等:1﹣23=2×1×23﹣1,2﹣35=2×2×35﹣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 ﹣b =2ab ﹣1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 ,b 为“同心有理数对”,记为(a ,b ),如:数对(1,23),(2,35)都是“同心有理数对”下列数对是“同心有理数对”的是( )A .(﹣3,47)B .(4,49)C .(﹣5,611)D .(6,71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2022·湖南株洲·七年级期末)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某仓库运进面粉25t 记做25+,那么运出面粉18t 应记做_________.12.(2022·广东江门·七年级期末)某城市11月份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12℃,当天的日温差是15℃,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___℃.13.(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有理数5.6149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为 ____.14.(2021·山东泰安·期中)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是绝对值等于4的负数,则()()20212m a b cd m cd ++++的值为________.15.(2022·江苏·七年级期中)如图,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数轴每个数字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在圆的4等分点处分别标上0、1、2、3,先让圆周上表示数字0的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再将数轴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在该圆上(如圆周上表示数字3的点与数轴上表示﹣2的点重合…),则数轴上表示﹣2020的点与圆周上表示数字______的点重合.16.(2022·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某校七年级举办的趣味“体育节”共设计了五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都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且每个班级都需要参加全部项目.规定:每项比赛中,只有排在前三名的班级记成绩(没有并列班级),第一名的班级记a 分,第二名的班级记b 分,第三名的班级记c 分(a b c >>,a ,b ,c 均为正整数);各班比赛的总成绩为本班每项比赛的记分之和,该年级共有四个班,若这四个班在本次“体育节”的总成绩分别为21,6,9,4,则a b c ++=______,a 的值为______.17.(2022·全国·七年级期中)若a 、b 、c 都是非零有理数,其满足0a b c ++=,则33a b c abc a b abcc +++的值为__________.18.(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如图,A ,B ,C 是数轴上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12,4,点B 和点C 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若BC +n •AB -3n 的值在某段时间内不随t 的变化而变化,则n =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老师课下给同学们留了一个式子:3×□+9-○,让同学自己出题,并写出答案.(1)嘉嘉提出问题:若□代表-1,○代表5,则计算:()3195´-+-;(2)琪琪提出问题:若3×□+9-○=1,当□代表-3时,求○所代表的有理数;(3)嘉琪提出问题:在等式:3×□+9-○=1中,若□和○所代表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求□所代表的有理数.20.(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中)计算:(1)()()()()7834++--+-- (2)142111334⎛⎫⎛⎫-¸-´- ⎪ ⎪⎝⎭⎝⎭(3)31486323⎛⎫⎛⎫-¸-+¸-´ ⎪ ⎪⎝⎭⎝⎭ (4)()()32413211221122436⎛⎫⎛⎫-¸-´-++-´- ⎪ ⎪⎝⎭⎝⎭21.(2022·山东烟台·期末)周末,小亮一家三口乘轿车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早上从家里出发,向南走了2千米到超市买东西,然后继续向南走了5千米到爷爷家.下午从爷爷家出发向北走了16千米到达外公家,傍晚返回自己家中.(1)若以小亮家为原点,向南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2千米,请画出数轴,并将超市、爷爷家、外公家的位置在数轴上分别用A ,B ,C 表示出来;(2)外公家与超市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3)若轿车每千米耗油0.1升,求小亮一家从早上出发到傍晚返回家中轿车所行路程的耗油量.22.(2022·广东·广州市真光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点A 和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和b ,若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最大的负整数.(1)在数轴上表示c = ,d = .(2)若|x +3|=2,则x 的值是多少?(3)若﹣1<x <0,化简:|x ﹣b |+|x +a |+|c ﹣x |.23.(2022·陕西西安·七年级期末)问题探索: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 cm.(2)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 ,点B所表示的数是 .(3)实际应用:由(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2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06岁啦!”请问妙妙现在多少岁了?24.(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点O为原点,点A、点B在原点的右侧,点C在原点左侧,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a与b满足()24100-+-=,24a bAC=.a___________,b=___________;(1)直接写出a、b的值,=(2)动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t t>秒,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线段PQ的长度;单位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3)在(2)的条件下,若点M为AP的中点,点R为PQ的中点,求t为何值时,满足2MO MR25.(2022·四川·成都实外七年级期中)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相乘a ×a ×a ……a ×a 记作an ,如2×2×2=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的8的“劳格数”记为L 2(8),则L 2(8)=3,一般地,若an =b (a >0且a ≠1),则n 叫做以a 为底的b 的“劳格数”,记为La (b )=n ,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的81的“劳格数”,记为L 3(81)=4.(1)下列各“劳格数”的值:L 2(4)=______,L 2(16)=______,L 2(64)=______.(2)观察(1)中的数据易4×16=64此时L 2(4),L 2(16),L 2(64)满足关系式________.(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般性的结果吗?La (M )+La (N )=______.(a >0且a ≠1,M >0,N >0).(4)据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已知,La (3)=0.5,求La (9)的值和La (81)的值.(a >0且a ≠1)26.(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已知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1)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AB OB b a b a a b ===×=--.(2)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B OB OA b a b a a b =-=-=-=-;②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a b =-=-=---=-=-;③如图4,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AB OA OB a b a b a b a b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的距离AB a b =-,如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1)若表示数a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a ______;(2)若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位于1-与8之间,则18a a ++-的值为______;(3)若x 表示一个有理数,且246x x -++>,求有理数x 的取值范围;(4)若未知数x ,y 满足()()432228x x y y -++++-=,求代数式x y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新课标版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试卷二新人教版必修1

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济宁高一期末)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缘由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D.发生丁达尔效应答案 A解析此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本质缘由是胶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2.(2024·龙海市程溪中学段考)推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属不同分散系的本质缘由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更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答案 C解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分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A错误。
纯净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定的关系,比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故仍是纯净物,故B错误。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推断并不是看物质本身是否导电,而是看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故D错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B.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肯定是酸C.盐中肯定含有金属元素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肯定是氧化物答案 A解析酸式盐(如NaHSO4)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铵盐(如NH4Cl)一般不含金属元素;含氧酸盐、碱等化合物均含氧元素,只含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均具有强氧化性C.肯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更D.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不肯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B5.(2024·安徽滁州市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2-4、CO2-3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3、SO2-4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3、SO2-4、CO2-3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2-4、NO-3答案 D解析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硫酸根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不能大量共存,且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章末检测题一、选择题: 1 .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A.神经细胞B .精原细胞C .淋巴细胞 D .精细胞 2. 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A.两个Y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 . 一个Y 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个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D . 一个Y 染色体,一个 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3.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其一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基因型 为Ab 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 AB aB ab B . AB aB Ab C . aB aB aB D . Ab aB aB4.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 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 A. 3 : 1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 .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5. 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 C . D .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该细胞中I 与2,3 与4是同源染色体 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1与 该细胞中,如果1是Y 染色体,6.因某人不是色盲,其父母、 那么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 祖父母、) B D 2、3与4颜色应该不同 则2也是Y 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外祖父母均不是色盲, 但弟弟是色盲患者, .祖母〜父亲〜弟弟 .外祖母〜母亲〜弟弟 7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 ②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 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的自由组合 D .上述细胞中有 8个染色单体的是 ① ② 和③ 8 .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 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0A.①③ B .②⑤ C .①④ D .③④9.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母细胞60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数分别是()A . 6000 和 6000B . 6000 和 18000 .C . 6000 和 24000D . 12000 和 12000 10 .羊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期间 ( )A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11 .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A . 3 + X 或 3 + YB C. 3 + XX 或 3 十 YY D 12 .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A 保证子代有更多染色体 BC 减少子代个体数D 13 .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 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① 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体③乙产生的是体细胞 A .①② B C.①③D14 .某动物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24条染色体, 应为A . 12 条B . 24 条C . 36 条D . 48 条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XYY 个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复制的 Y的原因只能发生在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③人的体细胞中只有第体多了一条时才表现出严重的病症④目前未发现第I 号染色体婴儿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A .①④B . ②④C .①③D . ②③ 16 .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A .第二极体B .卵原细胞 C.第一极体D.卵细胞17 .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雄豚鼠为杂合体,毛基因和Y 染色体的精子有(A . 2 000 万个B . 1 000 万个C 18 .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④ A .①②⑤ B .①②⑥ C 19 .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A .没有遗传物质B .没有细胞核高等动物的三 )②乙产生的是精细胞或极丙产生的是体细胞 .①④ .③④(.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6 + X 或 6 + Y .6 + XX 或 6 + XY 保证胚胎发育所需营养.增加受精机会(那么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未分离 13号、第18()②XXY 个体产生 号或第21号染色多一条的 了的缘故一次产生).500 万个2 000万个精子,同时含有白.250万个. 精子⑤精原细胞⑥ .①②③④D受精卵 .①②⑤⑥( )C.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 .主要进行无性生殖20.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1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症为伴D. AaX bY 、男孩、1 / 1630 .如图表示产生精原细胞及精原细胞形成精细.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3: 1 D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 1: IX 隐性遗传病。
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百 ( 症,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 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 1/2 B . 1/8 C . 3/8 D . 1/4 22 .基因型为Dd 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常情况下,与其共同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 ) 或d D . D 或dD 基因,那么在正 胞过程中DNA 含量的变化,其中着丝点分裂、 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发生在( ) A . 2〜3,5 〜6B . 6 〜7,5 〜6C 2 〜3和6〜7,5〜 6D . 5〜6和2〜3,6〜731 .下列不属于配子基因型的是()A. d B . D C 23•下面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 C.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D •纯合子的所有基因都控制相同性状 .在杂合子内,等位基因独立存在、绝不融合 aa 为红色的。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中、 24. 在某种牛中,基因为 AA 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 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则为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 型为() A.雄性或雌性, aa B .雄性,Aa C.雌性, AaD .雌性,aa 或Aa 25. 对于人来说,关于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A .前者性别一定相同的后者性别一定不同B .前者性别一定不同的而后者性别一定相同 C.前者和后者的性别都可以不同 D .前者和后者的性别都可以相同26. —位不患血友病的女人同一位男性患者结婚,女性所生的男孩患此病的最大可能性是( A. O % B . 25 % C . 50 % 27. 如图所示的系谱中,个体 1 , 2,3 D . 100 % 的基因型依次是 AbdCAaBd D32 .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A .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一分为二C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3 .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与正常人结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A . 0B . I / 4C . I / 2 D34 .下列哪项不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A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B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A . X A X A 、 X a Y 、X A Y B . Aa 、 Aa 、 aaC . X a X a 、 X A Y、X A Y D . aa 、 Aa 、 aaH.:.AB()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
若女患者()I().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 D.此病表现为隔代遗传35 .下列对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 .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 2条染色单体 ①、③,2条染 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 ②相连C.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 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 休,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简答题1.下图中,A 一 F 表示某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28•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患者又是一个毛耳 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 A. B. C. D. (毛耳基因位于 ' ) 在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一个毛耳基因 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也有 1/2 Y 染色体上),则在这个男子的次级 线。
请据图回答:29.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 孩。
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 . B . AaX B Y 、男性、1 / 4 B AaX Y 、男性、1 /16C . A AX B Y 、女孩、I / 16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a )又有色盲(基因 b )的小 ) (1)细胞图像 D ■干 属于 ______ 分裂;D^A 属于 __________ 分裂,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 细胞和A 细胞依次叫做(I )根据a 、b 、c 、d 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 、b 、c 、d 分别指什么结构 或物质的数量变化:a ,b ,c , d______ ___________ .(2 ) B —D 表示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 , A 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_________ 。
(3 )从BY 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基因的自由组合主要是在图中的哪个过程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5)如果是雄性动物,可能不含Y 染色体的细胞是 _________ 。
图为某家族血友病遗传系谱,请按图回答: (设显性基因为 A 隐性基因为a)肉(1 )分析各遗传系谱图,回答所属的遗传类型 A.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的上隐性遗传病 C. 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D. 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① 甲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② 乙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③ 丙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④ 丁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2 )假设上述系谱图中乙可能属于伴性隐性遗传病的家族已经医生确认,请据图回答:①设伴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a •则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中第 13号成员的基因型为②确认该家族遗传病为伴性遗传的理由是4.(疑难型)如图所示,观察各遗传系谱图,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3图中处于时间2 3 的细胞是_______ ,处于时间3 4 的细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