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会观察蚂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观察、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提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1.3观察蚂蚁的特点。

2.教学难点:2.1对蚂蚁生活习性的理解。

2.2对课文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只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特点。

1.3教师简要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1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2.2蚂蚁在书里做了什么?2.2.3你觉得蚂蚁的书怎么样?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在句子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4.观察蚂蚁的特点4.1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只蚂蚁,记录蚂蚁的特点。

5.课堂实践5.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

5.2各组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点评。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问题。

6.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蚂蚁。

四、课后作业1.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造句。

2.观察家里的蚂蚁,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3.家长协助孩子了解蚂蚁的趣事,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2.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

3.课后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难点补充1.对蚂蚁生活习性的理解教师展示蚂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蚂蚁在做什么?它们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2.对课文情感的表达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蚂蚁在书里生活得快乐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感受到蚂蚁的喜悦和自由,它们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绘本故事书本里蚂蚁教案中班

绘本故事书本里蚂蚁教案中班

绘本故事书本里蚂蚁教案中班教案标题:绘本故事《书本里的蚂蚁》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绘本故事《书本里的蚂蚁》,引发学生对蚂蚁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书本里的蚂蚁》的阅读和讨论。

2. 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介绍。

3. 制作蚂蚁模型和观察蚂蚁行为。

教学准备:1. 绘本故事《书本里的蚂蚁》。

2. 图片或视频展示蚂蚁的生活和行为。

3. 纸板、剪刀、彩色纸、颜料等制作蚂蚁模型的材料。

4. 一些蚂蚁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绘本故事《书本里的蚂蚁》的封面,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蚂蚁的问题,如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点?等等。

阅读与讨论:2. 教师朗读绘本故事《书本里的蚂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和听故事内容。

3.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如蚂蚁为什么要去书本里?它们在书本里做了什么?介绍蚂蚁的生活和特点:4. 教师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蚂蚁的生活和行为,如蚂蚁的巢穴、蚁群的组织等。

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蚂蚁的特点,如蚂蚁的体形、颜色、感觉器官等。

制作蚂蚁模型:6. 教师带领学生使用纸板、剪刀、彩色纸、颜料等材料制作蚂蚁模型。

7.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设计自己喜欢的蚂蚁模型。

观察蚂蚁行为:8. 教师提供一些蚂蚁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让学生观察蚂蚁的行为。

9. 学生可以观察蚂蚁的移动、搬运食物等行为,并记录下来。

结束活动:10.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蚂蚁行为和制作的蚂蚁模型。

1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蚂蚁的生活和特点,并鼓励学生保持对自然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2. 继续阅读其他关于昆虫或动物的绘本故事,扩展学生的知识和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及教案1.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孤零零地开着,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

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旧书里。

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小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

”细碎的声音回答着。

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们小得像蚂蚁。

”字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

”小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

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

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

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

“我们真是太傻了。

”字对自己说。

现在,它们要学着小蚂蚁,跳跳舞,串串门,那有多快乐呀!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

啊!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

她问道:“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天晚上都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这些字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2.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文本细读:这是一篇非常简短浓缩的微型童话,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书本里的字也学着小蚂蚁走动,这本旧书变成了一本新书。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2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书本里的蚂蚁2

书本里的蚂蚁文本细读:这是一篇非常简短浓缩的微型童话,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书本里的字也学着小蚂蚁走动,这本旧书变成了一本新书。

选编这篇作品,主要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另一类童话的魅力。

体会文中:小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蕊、陈”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趴、喂、碎”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拓视野,感受另一类童话的魅力。

策略与方法: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动物的童话。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动物的童话。

2.师: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关于生活在书本中的小蚂蚁的童话,怎么样?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对话、读懂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共同解疑。

重点引导学生解决:①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②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呢?③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4.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冀教版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冀教版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冀教版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儿童生活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

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书本里的蚂蚁_教学设计.doc2

书本里的蚂蚁_教学设计.doc2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赵王城学校王沙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想象,读写结合,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

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感情朗读,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展开想象,自由写作。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小蚂蚁又发生了哪些故事?那只小蚂蚁是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准确标注生字生词的读音。

2. 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3.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出示课件)蕊陈喂碎麻挺封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出示问题,从课文里寻找答案。

(课件展示)四、角色扮演,深入体会。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的朗读:一人读旁白,一人扮演小姑娘,一人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是书中的字,整个教室是书本。

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

简要介绍作者王一梅的情况,鼓励学生阅读她的其他作品。

《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等。

六、回顾全文内容。

七、课后作业(小练笔)情境:叶子大河山洞蚂蚁(课后交流点评。

)。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是运⽤语⾔规律与特定语⾔词汇所形成的书⾯的或⼝语的⾔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书本⾥的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书本⾥的蚂蚁》教案 教学⽬的: 知识与能⼒: 1、学写9个⽣字,认识1个字。

2、了解课⽂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复述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书本⾥的蚂蚁》是⼀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使我们感受到语⾔⽂字的神奇⼒量。

从⽽培养热爱语⾔⽂字与阅读的兴趣。

过程与⽅法: 情境创设,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知道宵⼩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

教学难点: 复述课⽂,使我们感受到语⾔⽂字的神奇⼒量。

教具安排:⽣字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的: 1、写9个⽣字,认识1个字。

2、学习1-6⾃然段,了解课⽂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1-6⾃然段。

教学重点: 1、9个⽣字,认识1个字。

2、学习1-6⾃然段,了解课⽂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1-6⾃然段。

教学难点: 分⾓⾊感情朗读对话。

⼀、导⼊: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只可爱的⼩蚂蚁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请快快翻开书本第8页⼀起来读⼀读这有趣的故事吧!) ⼆、初读: ⾃读课⽂。

想想课⽂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字,读完课⽂后把所圈⽣字反复多读⼏遍直到熟练。

检查⽣字。

把⽣字送回课⽂再读课⽂,想想读完课⽂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 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了⼀件什么事情吗?(指名⾃由概括) 学习第1、2⾃然段: 指名读1、2⾃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了⼀件什么事呢?(指名说) 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蚂蚁,⼀觉醒来,发现⾃⼰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学习3—6⾃然段 师:接下来,被书本压成了扁扁的⼩蚂蚁会发⽣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读3-6⾃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

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

”那声音回答着。

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们小得像蚂蚁。

”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

”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就这样,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

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一百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五十页,第三天又跑到第二百页。

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过要动一动,走一走,跳一跳。

“我们真是太傻了。

”字对自己说。

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

这有多快乐呀!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

啊!这本她原来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是的,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理解回家的路了。

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水平:1、学写9个生字,理解1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书里的蚂蚁》教案

《书里的蚂蚁》教案

《书里的蚂蚁》教案《书里的蚂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欲望。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关键:利用多种识字方法。

课时:两课时教具:图片学具:卡片相关知识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

教学突破点:能结合所学自由识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读出这个词语,“蚂蚁”,今天我们来学习《书里的蚂蚁》这一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3、把生字在文中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小组内自学(二)检查自学效果1、小蚂蚁怎样来到花蕊中?2、小蚂蚁怎样来到书本中?学习“夹”“扁”指名说怎样理解。

说一说字的笔顺组词3、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疑问句。

4、读78自然段请一名同学领读。

指字卡读读词语(三)巩固复习生字四。

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五。

特色作业设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放,读词语夹扁扁担爬行走路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猜当小女孩再打开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习“故、读”3、小女孩喜欢这本书的变化吗?为什么?学习“忍”字,讲讲“忍”不住的意思。

4、读文章10自然段5、小女孩的传奇和疑问找到答案了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读一读吗?6、小女孩又发现了什么?7、读12自然段8、指名读词三、指导书写爬:刃:“扁”和“夹”注意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选择填空爬趴陆路()下()行()地水()()着()虫()军()过板书设计:书里的蚂蚁爬夹扁路故读忍识《书里的蚂蚁》教案「篇二」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里的蚂蚁》这篇文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工作职责,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工作职责;2.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难点:理解蚂蚁的本能行为和群体意识。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与预告(10分钟)•讲师出示一些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蚂蚁,逐步引导出蚂蚁的样貌、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通过上述引导,讲师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书本里的蚂蚁》。

2.阅读与理解(30分钟)•讲师向学生朗读《书本里的蚂蚁》。

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看书跟读。

•讲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阅读中想了解的问题。

•讲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扫描与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细节。

3.讨论与互动(30分钟)•讲师发起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追问蚂蚁群体行为的本质、蚂蚁“疯狂行为”等课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

•鼓励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在讨论中,讲师注意对学生思考方法的引导。

4.创作与分享(30分钟)•每组学生选取一只昆虫(不限种类),运用所学知识编辑一篇有关其生活习性、食性、生命历程等的小报或影视资料,突显生命的可贵。

•学生向全班汇报成果,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

5.小结与反思(20分钟)•讲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总结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以及文章结构等内容。

•讲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与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五、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在课堂上,讲师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对学生完成的小报或影视资料进行评价和点评。

•向学生和家长收集反馈意见。

大班书本里的蚂蚁教案

大班书本里的蚂蚁教案

大班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案标题:大班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资源:1. 《蚂蚁的生活》绘本或其他相关蚂蚁故事书籍。

2. 图片或视频展示蚂蚁的生活和行为。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放大镜、显微镜、放大镜、图纸和彩色铅笔。

2. 准备一些蚂蚁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蚂蚁的不同部位。

3. 准备一些蚂蚁的食物,如糖水、碎面包屑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或学校附近的蚂蚁活动。

2. 提问:你们看到过蚂蚁吗?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住在哪里?它们都在做什么?探究活动:1. 阅读绘本《蚂蚁的生活》或其他相关蚂蚁故事书籍,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展示蚂蚁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蚂蚁的不同部位,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3. 分发放大镜和显微镜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和行为。

4.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活动路径,让他们发现蚂蚁是如何找到食物和回到巢穴的。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些蚂蚁的食物。

2.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在寻找食物时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将观察到的蚂蚁行为绘制在图纸上,并用彩色铅笔进行标注。

总结活动:1.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绘制的图纸。

2. 引导学生总结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3. 提问:蚂蚁是如何找到食物的?它们为什么要回到巢穴?蚂蚁是如何合作的?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蚂蚁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学生可以制作蚂蚁观察盒子,将蚂蚁带回家中进行观察。

3. 学生可以用泥土和纸板制作一个小蚂蚁巢穴模型,观察蚂蚁在模型中的活动。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2. 学生分享的观察结果和绘制的图纸是否准确反映了蚂蚁的生活习性。

教学延伸: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冀教版

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冀教版

《书本里的蚂蚁》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儿童生活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

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书本里的蚂蚁 2教案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书本里的蚂蚁 2教案 冀教版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写9个生字,认识1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从而培养热爱语言文字与阅读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知道宵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教具安排: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写9个生字,认识1个字。

2.学习1-6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教学难点:分角色感情朗读对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指名自由概括)学习第1、2自然段:指名读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说)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小蚂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学习3—6自然段师:接下来,被书本压成了扁扁的小蚂蚁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自读3-6自然段。

(讲述了小蚂蚁与书本里的字对话,并挺乐意做一个字。

)练读,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读出小蚂蚁奇怪的神态与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快乐。

师过渡:从此,小蚂蚁就在这本旧书里面安家落户了,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学习“墙、孤、零”等9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孤”字注意左边“子”字旁中间一提的写法,右边是“瓜”不是“爪”;“夹”字注意笔顺,不要发倒笔,让学生先书空;“傻”字注意又半部分的写法,师范写“傻”字。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精选11篇)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精选11篇)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精选11篇)这是一篇内容简单浅显但情节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儿童生活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

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书本里的蚂蚁2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书本里的蚂蚁2鄂教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课中不行缺乏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少儿学习、模拟。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少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高声读,我高声读,少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诵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少儿频频聆听,在反复聆听中体验、品尝。

书籍里的蚂蚁教课设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优选的比较优异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顺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异篇目、出色段落 ,对提升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此刻,许多语文教师在剖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 ,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

剖析完以后 ,学生见效甚微 ,没过几日便忘的干干净净。

造成这类事半功倍的难堪场面的要点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假如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引学生频频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诵,学生即可以在读中自然意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加强语言的感觉力。

长此过去,这类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建和发展。

宋此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呼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当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盛行,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帮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此后,对于在“校”或“学”中教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课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 2 个生字,学会书写7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建力。

教课重、难点:1.小蚂蚁进入书籍后为何会使旧书变为新书?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奇特的魅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书本里的蚂蚁2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书本里的蚂蚁2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书本里的蚂蚁2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提了两个问题,谁还记得?生:“这个蚂蚁为什么到书本里面去了”和“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

[板书两个问题]师:还记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吗?生:被小姑娘夹到书本里了。

师:那么我们带着第二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3--12自然段。

师: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到底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呢,我都等不急去看一看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的新奇有趣的事所在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并在用笔在旁边写一写你感想。

[师巡视]师:都划完了吗?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师:你认为哪件事情很有趣?A生:我觉得书本里的字还会讲话很有趣。

[板书:字会说话]师:从课文哪里到哪里是小蚂蚁和字的对话?生:第3--6自然段。

师:大家都没有遇到过会说话的字,想和他说说话吗?生:想。

师:从第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想读小蚂蚁说的话?… …小姑娘呢?… …还需要一个旁白。

师: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字是用细碎的声音说话,后面是不好意思地回答。

师:那你能把字说的话读一读吗?师:读得不错,谁能像他这样读?师:我想再请3名同学来分角色读。

[请两组]师:那么听了小蚂蚁和字的对话,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a生:我觉得小蚂蚁是一只快乐的小蚂蚁,因为他很乐意做一个字。

b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字会认为小蚂蚁也是一个字?师;谁能帮他解答?生:蚂蚁压扁了以后外型相似,而且蚂蚁很小,字也很小。

师:看来你很会读书。

师:这是他认为的一件新奇有趣的事,你还觉得其他的事情有趣吗?B生: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

[板书:会走路的字]师: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怎样?a生:我会很羡慕。

师:的确,谁都会羡慕。

b生:我会学着小蚂蚁也在书本里到处走一走。

师:看来你和书本里的字想得一样,你找到课文里相应的句子了吗,能把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吗?生:我们真是太傻了… …那有多快乐呀!师:为什么字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呢?生:因为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2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单元:儿童生活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

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教师仍然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学习书写。

小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如何把字写好看。

教师重点指导“喂”和“碎”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同桌互读课文。

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全班同学交流。

交流预设:小蚂蚁趴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会走动的小字。

四、整体感知文本,走近童话的人物。

(一)课件出示读文提示:
1.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批注。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二)问题预设:课件出示
1.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
2.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3.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相机指导。

教师总结:“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课件出示教师总结
五、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来复述课文。

六、拓展阅读。

课件出示
1.阅读一些经典童话。

2.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本着不过多地强迫学生读课文,也不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让学生自主愉快地读书、思考。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仍然成为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词,一改以往刻板地学习生字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略读课文形略而神不略,课文内容的理解不能省略。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也便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的总结既对学生的发言做了概括,也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深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让他们带着一份神奇走进其他童话。

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