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介词、连词2
古代汉语语法介词、连词等词类
A并列关系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 “美而艳。” (左传· 桓公元年) 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 (左传· 文公十六年)
B顺承关系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 赵策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学而)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山 海经· 北山经)
(一)表示一般让步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战国策· 赵策四)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 虽小,可以喻大也。 (史记· 李将军列传)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
(二)表示假设让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 子· 劝学)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 汤问) 相当于现代汉语“即使”。
1.3.2以
介词“以”的来源 介词“以”的语法功能 连词“以”的语法功能
1.3.2.1介词“以”的来源
甲骨文作“ ” 象耕作的农具(耒耜)。 《玉篇· 人部》:“以,用也。”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 涉江)
1.3.2.2介词“以”的语法功能
(一)引进工具、方式 (二)表示资格、身份 (三)表示处置 (四)表示原因 (五)表示时间
(三)表示处置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 万章上)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孟子· 滕文公上)
(四)表示原因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以有先生也。(战国策· 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 陈涉世 家)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时间
(一)引进处所
王于八月入于商。(续二、一四、一)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论语· 季氏)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 季氏)
古代汉语连词与介词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汉书•礼乐 志)
◎晓之<以理>,诲之<以教>。
4)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 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左传)
◎将以()衅钟。(孟子)
◎左右皆笑之,以()告。
(参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 (《〈左传〉虚词研究》78-111页,商务印书 馆,1986年第1版。)
◎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
◎现代汉语中“於”字又简化成“于”(【注意】 作姓氏、地名及“於戏、於菟”等读wū的词的 不简化)。
(2)“于(於)”字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 从、到”等。如:
◎秦地半天下,主明以严,将智以武。(史记·张 仪列传)
———以上“以”均可替换为“而”。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 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或表示后一 项动
◎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 (左传)
◎秋,楚人伐宋以救郑。 (左传)
4.与
【“与”原是动词,读yù,介词读yǔ】
介词“与”主要有两种用法。
1)引出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 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可译为 “跟”、“和”、“同”等。如:
◎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
2)和“予”通,相当于 “给”。如:
益之。 (论语)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2)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
古汉语通论-连词介词
▪ (25)永州之野产异蛇,黒质而 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 《捕蛇者说》)
▪ (26)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
▪ ——隆准:高鼻子。颜师古注: “在颐曰须,在颊曰髯。”
练习:说明下列句中连词“而”的用 法。
▪ (1)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
▪ (4)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宣公二年》)
▪ (5)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 国策·赵策四》)
▪ ——趋:小步快走,是古代下见上、 臣见君的走路姿态。自谢:自己谢罪。
▪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 “而”表顺接时还可表示在事理上前后 相因,可译为“因而”、“以至”等, 也可不译。例如:
▪ (17)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庄 子·德充符》)
▪ ——倚在树木旁边吟咏,伏在枯朽的斜 柱上睡觉。《史记集解》:“斜柱曰 梧。” 槁梧:枯槁之斜柱也。李善《文 选》注:“瞑,古‘眠’字。”
▪ (18)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庄子·大宗师》)
▪ (19)启呱呱而泣。(《尚书·益稷》)
▪ (20)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第五单元 古汉语通论
第十三节 连词,介词
一、连词
▪ 1.什么是连词 ▪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
表示它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虚词。连词 只有语法作用,不作任何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 2.连词分类 ▪ ①并列连词 ▪ ③选择连词 ▪ ⑤目的连词 ▪ ⑦转折连词 ▪ ⑨让步连词
②递进连词 ④承接连词 ⑥因果连词 ⑧假设连词
▪ (2)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等。这些连词,有的只连接词和词组(如:与、及),有的
既可以连接词、词组,又可以连接句子(如:则、而),
有的只能连接句子(如:虽、故)。
2.与
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连词“和”、“跟”等。例如: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遊)
连词
连词的概念 与 而 以 则、然则 虽、虽然 然、然而 之
1.连词的概念
连词是语言中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可以连接词、词组
或句子,表示并列、承接、选择、进层、转折、假设、因
果等关系。
古代汉语中连词较多,常用的有:与、及、而、则、
以、且、况、抑、虽、然、故、苟、倘、使、第令、之等
1)连词“与”前后成分是并列关系,一般 可以调换位置,意思是基本不变,介词“与” 跟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宾语不能和前面 的成分调换位置,否则意思大变,如“汉王与 义帝发丧”变换为“义帝与汉王发丧”,则完 全不能成立。
2)介词“与”后面的成分可以是代词 “之”,如“与之同命”,连词“与”不连接 代词“之”。
郑县人卜妻子之市,买鳖以归。(韩非 子·外储说左上)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史记•刺客列传)
4)并列关系 “以”字前后成分分不出先后,“以”相
当于连词“而”。例如: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荀子·解蔽) 主明以严,将智以勇。(史记·张仪列传)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 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一般要在两个 成分之间连续用连词“与”连接。例如:
《古代汉语》(下)考前辅导资料介词和连词
《古代汉语》(下)考前辅导资料介词和连词一、介词介词是一种把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引介给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用于表示谓语发生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工具、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具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第一,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第二,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於”字宾语不能)。
第三,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於”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用作状语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用状语来表达。
1、于(於、乎)介词“于”或“於”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向”、“跟”、“给”、“对”、“对于”等。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
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乎”字上古音与“于”相近,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
2、以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六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可译为“率领”。
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
14古汉语通论13
14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一)连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例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庄子•养生主)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於是冯谖不复歌(注:“於是”用在句首,本来是“在这时候”的意思,例如《左传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由於用於句首,所以发展为只音的连词,略等於现代的“於是”。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
对曰:’午也可。
’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前一个“於是”当“在这时候”讲,后一个“於是”是连词。
这是要依据上下文,细玩文意,来加以区别的。
)。
(战国策•齐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於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况”,何况。
)技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养生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虽”,虽然,即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上)古代汉语的连词很多,现在只提出“而”“以”“则”三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一班重点:“以,之,于,而”词性,用法一、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示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联合、偏正等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现在只提出“与”“而”“以”等几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一)与连词“与”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动词的“与”有“参与”、“给予”、“结交”等意思。
作为连词,“与”字一般是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比如:蜩与学鸠笑之。
(庄子·逍遥游)“与”、“与其”还常和“不如”、“不若”、“岂若”、“宁”等配合,构成选择复句。
如: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韩非子·难二)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尚书·大禹谟》)(与其误杀无罪的人,宁可放过不遵守常法的人)“与”字同“和”字一样分属于连词和介词两类,有时比较难以区别。
以下三种办法可供参考:1、介词“与”的前后两项有主次之分,而连词“与”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关系。
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曹刿论战)蜩(蝉也)与学鸠笑之。
(庄子·逍遥游)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赤壁之战)例1中“公”是主语,“与之”是介宾结构作状语,“与”是介词。
例2中的“蜩”与“学鸠”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
例3前一“与”为连词,后一“与”为介词2、介词“与”前可加副词,连词“与”前不能加副词。
如: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史记·范雎列传)“与”前有副词“遂”,这个“与”是介词。
3、介词“与”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一般可用“之”补出),连词“与”后面的那个词语是不能省略的。
因此,凡是“与”字后面缺乏同“与”字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相并列的成分时,都是介词。
如: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古汉语通论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一)连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例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庄子·养生主)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於是冯谖不复歌(注:“於是”用在句首,本来是“在这时候”的意思,例如《左传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由於用於句首,所以发展为只音的连词,略等於现代的“於是”。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
对曰:‘午也可。
’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前一个“於是”当“在这时候”讲,后一个“於是”是连词。
这是要依据上下文,细玩文意,来加以区别的。
)。
(战国策·齐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於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况”,何况。
)技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养生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虽”,虽然,即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上)古代汉语的连词很多,现在只提出“而”“以”“则”三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古汉语介词和连词第一节介词古代汉语介词数量不多,但有些介词的功能比较复杂,其基本情况如下表:介词所引介的成分例词时间、处所和范围于、于、乎、以、在、即、及、自、从、由(繇)、当、方、到、迨、逮、至、比、竟、投、向、临、先、工具和凭借以、因、用、于、于原因以、为、于、因、缘行为对象于、于、乎、为、与、及、从行为施事者于、于、乎从上表可以看出,“于”“于”“乎”的功能最为复杂,将“于”“于”“乎”的用法搞清楚了,其它介词的用法差不多也就搞清楚了。
“于”作介词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很常见了,“于”“乎”则是春秋以后出现的。
这三个词语音相近,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词的不同变体也是可以的。
它们在句子中差不多可以引介各种成分,所以要分辨它们所引介的是哪一种成分,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以及它们所引介的成分与谓语动词的关系来判断。
(一)引介处所或范围成分根据处所、范围成分与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又可以分为起点、经由、活动或存在场所、方向目标和终点等。
1、引介起点和经由成分,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可翻译为“从”。
例如:(1)穆姜出于房。
(《左传·成公九年》)(2)仲尼适楚,出于林中。
(《庄子·达生》)(3)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孟子·梁惠王上》)(4)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
(《战国策·燕策二》)以上四个例子中,例(1)“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位移的起点;例(2)“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行为主体经由的处所;例(3)“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行为所支配的事物位移的起点;例(4)“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行为所支配的事物位移的起点范围。
在上古时期,引介处所起点或经由成分的介词除了“于”“于”“乎”之外,还有“自”“从”“由”等。
与“于”“于”“乎”不同的是,“自”和“由”及其所引介的成分既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后头,也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头,“从”及其所引介的成分祗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头。
12古代汉语常用介词连词
(2)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 语与谓语动词。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 学也。(《荀子· 劝学》) 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 太后》)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则弛然而卧 。(《捕蛇者说》)
二、连词 即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表示一定
的逻辑关系的虚词。 逻辑关系包括:并列、承接、递进、 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等。
1.与
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
样,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 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蜩与学鸠笑之。 《庄子· 逍遥游》 吾与汝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 念前勋。《左传· 吕相绝秦》
<2>“以‛的宾语位置 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
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 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 齐恒公伐楚》 一以当十。 《史记· 项羽本纪》
<3>凝固结构‚无以(亡以)‛ ‚以‛字后面不带宾语,表示‚没
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用在动 词谓语前,表示没有实施行为的凭 借、依据、可能,可以译为:没有 办法、没有(什么)用来、不能等。 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古代汉语常用 介词、连词
一、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和名词、代词或名
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 充当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 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古汉语的常用介词有:于 (於、 乎),以,为,因,由,自,从, 向,在,被等。
1、于(於、乎) ‚于‛和‚於‛ 上古并不同音, 作介词用时,它们的用法完全相 同,只是不同时期的典籍选用不 同。 ‚乎‛与‚于‛古时音近,也经 常作介词用,其用法与‚于‛也 基本相同。 于(於、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古代汉语-第二讲 虚词之介词、连词、副词
• 古汉语虚词绝对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高,作用大。
• 绝对量:《古汉语虚词通释》收549个;其中副364个,介 77个,连85个,代58个,助70个,叹23个,助动23个,不 定数3个
• 相对量:《韩非子》10.8万字,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虚词。 之——5248次,占1/80; 而——3096次,占1/35; 也——2940次,占1/37; 以——1897次,占1/57; 则——1349次,占1/80; 于——1290次,占1/84;
•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 (项梁就率领八千将士渡江向西行进。) 《史 记·项羽本纪》
• 余船以次俱进。(黄盖率领十只船在前,其余的 船依照次序一起前进。)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4)表原因:译“因为”、“由于”。
• 夫韩魏灭亡,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 生也。(韩魏均灭亡了,可是安陵凭着区区五十
介词
介词
• 介词的作用是把它的宾语介绍给谓语。其宾语主要由名词,也可以由 形容词、动词、代词、主谓结构、“主·之·谓”结构等充当。
• 古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由动词虚化而来。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 词性质的痕迹。
• 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 • 介词的语法特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語不同之处): • 一、在语法功能上,介宾短语除作状语外,还可作补语;古代汉语由
个标准,副词为虚词。
• 2)从语法功能看,能充当某个句子成分的为实词, 否则是虚词。按照这个标准,副词为实词。
• 3)按照传统的标准来分,看该词是不是封闭性的, 是否可一一列举的。 (历代文字学家的习惯分 法)是封闭性的为虚词,否则就是实词。
• 副词、代词 •
古代汉语-语法学(四)介词连词
第四講語法學(四)古漢語的詞類:介詞、連詞一、介詞介詞介紹它所帶的成分給謂語,起中介功能。
介詞和它的賓語作爲一個整體,對謂語起修飾或說明作用。
介詞都有賓語,雖然有時賓語可省略,但不等於無賓語。
介詞不可獨立存在。
介詞不能出現在謂語的位置上,這是介詞與動詞的主要區別。
介詞與連詞關係很近,有時界限並不很分明,有時將二者統稱爲“聯結詞”。
大家在(动词)教室大家在(介词)教室上课(动词)介詞的功能語義上看:引出與動作、狀態相關的時間、處所、人物、工具、方式、依據、原因等。
語法上看:1.作狀語:晉靈公不君(行为方式不像君主),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左傳·宣公二年》动词前2.作補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里仁》动词后3.作定語,這種情況很少見,不是常規用法:及介時宾雨、沿江一帶、自此之後、方今之時于、於、乎●“于”是一個非常古老的介詞,在甲骨文中已很多見。
它的語義功能非常豐富。
1.引進與動作行爲有關的時間,在動詞前:故春蒐(sou)、夏苗、秋獮、冬狩,皆于農隙以講事(讨论军事活动)也。
《左傳·隱公五年》(古人打猎更重要的目的是进行军事演习)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論語·述而》于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摇動天下。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先時期,“于”結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於動詞後的,只有引進時間時大多在動詞前,只有偶爾例外。
一般情况下,动词+于+宾语2.地點,表示動作行爲的起點、發生的處所、終點,這是“于”最重要的、最常見的功能,多用於動詞後:召莊公于鄭而立之。
《左傳·桓公二年》起點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
《論語·季氏》處所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
《尚書·盤庚上》終點●介詞的意義,與動詞和賓語都有關係:邾子在門台,臨廷。
閽看门人以瓶水沃廷。
邾子望見之,怒。
閽曰:“夷射姑旋小便焉。
”命執之,弗得,滋怒。
自投于牀,廢於鑪炭,爛,遂卒。
连词、介词
❖ 例如:独守丞战与谯门中
❖ 2、而
❖ 用法:
❖ ①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谓词性 结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 在联合结构中,“而”和“与”是有分工的,“与”连接体 词,“而”连接谓词。一般不连接名词,特殊情况下连接名 词,带有描写性质。
❖ ②“而”出现在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 语。
❖ ③“而”出现在偏正结构中,主要连接状语 和谓语动词。
❖ ④在复句中,“而”也可以连接两个分句
❖ 例如: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 民易降北。
❖ “而”在句子中的意义包含顺接和逆接两种。
❖ 顺接是说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 或者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
❖ 逆接是说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 相协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 转折。
❖ 例如:何以战?(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 前置)
❖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 ④古汉语中的介词宾语可以省略,但是现代 汉语中的不可以
❖ 例如: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之。
❖ 例如:客从外来,与坐谈。
❖ 1、以 ❖ 由动词“用,以为,认为”虚化而来 ❖ 例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例如:在大路上走——走在大路上
❖ 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 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 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以”字结构 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
❖ 赵氏求救于齐/ 赵国向齐国求救
❖ ②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可以做定语
❖ 例如:朝南的房子
❖ ③古汉语中的介词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 5、且 ❖ 既是副词,又是连词。用作副词有“将要、
古汉语 连词、介词
连词“以”和 连词“ “而”的用法
以:(一) :(一 1.表目的、结果。命 表目的、结果。 表目的 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 京。 2.表示原因。吾不徒 表示原因。 表示原因 行以为之椁, 行以为之椁,以吾从 大夫之后, 大夫之后,不可徒行 也。 3.表并列关系。主严 表并列关系。 表并列关系 以明,将知以武。 以明,将知以武。
注意区分介词、 注意区分介词、连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 夫夷以 则游者众; 则至者少。(王 。( 安石《游褒禅山记》 安石《游褒禅山记》)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 。(韩愈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 厚墓志铭》 厚墓志铭》)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皮, 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魏风·相鼠) 魏风 相鼠) 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莊子·逍遙遊 。(莊子 逍遙遊)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莊子 逍遙遊) 學鳩笑之曰……。 蜩與學鳩笑之曰 。
然則、然而、 然則、然而、雖然
介词“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和连词“
介词所联系的双方, 介词所联系的双方,分别是介词所介引的名词和 介词短语所修饰的谓词,它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介词短语所修饰的谓词,它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句子的焦点是谓词。 其常见格式为: 句子的焦点是谓词。 其常见格式为: (1)以+名词(或词组)+谓述词 ) 名词(或词组)+谓述词 )+ 名词(或词组) (2)谓述词+以+名词(或词组) )谓述词+ 连词一般处于所连接的两部分的中间, 连词一般处于所连接的两部分的中间,两部分大 多数情况性质相同,地位平等。 多数情况性质相同,地位平等。 对比:陈侯以甲戌之日出。 对比:陈侯以甲戌之日出。 方仲春而东迁。 方仲春而东迁。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2)假设性让步 即“虽”字所在分句叙述的情况是一 种假设事情。这时“虽”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纵然”,“即使”。例如: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B.“虽然” 是由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组成的 词组,往往单独成句,意思是“虽然如此”, 其中“虽”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然” 相当于现代汉语“如此”。例如: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孟子·许行)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墨子·公输)
3)连贯关系 “以”字前后的动作行为一先一后,或者 前项是后项的方式、状态。例如: 余折以御。(左传·鞌之战) 樊哙侧其盾以撞。(史记•项羽本纪) 郑县人卜妻子之市,买鳖以归。(韩非 子·外储说左上)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史记•刺客列传)
4)并列关系 “以”字前后成分分不出先后,“以”相 当于连词“而”。例如: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荀子·解蔽) 主明以严,将智以勇。(史记·张仪列传)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 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B.“然则” 是由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组成 的词组,表示顺着上文语意中说应有的结果, 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或“这样就”。 例如: (知罃)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 愆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 烹醢梁王。”(战国策·赵策)
3)用在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 语。这种用法的“而”分别有“却”、 “如果”、“则”的意思,也可以仅表对 主语的强调。例如: 郑伯南也,王而卑之,是不尊也。 (国语·周语上)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 三十年)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马四足,一马而四足也。(墨子·小取) 有些“而”虽然有“却”、“如果”、" 则"等义,并不能说明"而"字本身就含有这 些意义。"而"不过是个单纯的连词而已,这 些意义源于"而"所在句子和其他句法成分所 构成的关系意义。
《古代汉语》第5讲:虚词-介词连词
介詞“以”是由動詞“以”衍化而來。介詞“以”的主 要用法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藉的條 件或身份,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用”、“拿”、“憑” 等。 例如: ①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②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 ③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 ④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 第二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於現代 漢語的“用”或“把”。例如: ①伯楚以呂郗之謀告公。 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介詞“為”
3、引介原因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③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 子不為小人之洶洶(氣勢兇猛)也輟行。 4、引介主動者(陽平) ①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後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 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②身死國亡,為天下笑。
並、且、而、則、況、矧 連詞“與”、“且”、“以”、 (shen3)、抑、雖、然、 “而”、“則”、“然”、雖” 即令、、使藉、 、設如、、故若”、等苟。、倘、和特殊的連詞“之”加以介紹。
連詞“之”
連詞“之”有的語法著作中稱為助詞或介詞。但介詞 限於帶賓語者,故把“之”處理成連詞。連詞“之”的 主要作用有兩種,一種是加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使前 後兩項之間形成偏正關係;另一種用法是加在主語和謂 語之間使前後兩項之間形成主謂關係。 一、偏正結構 用“之”來連接的偏正結構,細分起來,“偏”和“正” 兩部分之間實際上有三種關係,即領有關係,同一關係、 修飾關係。
第二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的對象。例如: ①寡君不忍,使群臣請於大國。《鞍之戰》 ②告紂之罪於天及殷民。《史記·魯周公世家》 第三種用法,是介紹出比較的對象。這種用法的 “于”(於)用在形容詞謂語之後。例如: ①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 ②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③師少於我,鬥士倍我。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古代汉语常用介词连词
(2)引入凭借的资格、身份或 地位。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 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 书·张骞传》)
(3)表示率领或依照。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左传·僖 公五年》)
注意点:
<1>“以” 在句中的位置:
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 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如: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 编之以髪” 。
但在表示时间时,只能放在谓语 动词之前。
<2>“以”的宾语位置
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 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 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齐恒公伐楚》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 策·魏策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岳阳楼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尚书·无逸》)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 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 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 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 子·五蠹》)
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 。 (韩愈《答李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晋灵公不君》 11、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负羁绁以从。
《左传·定公八年》
12、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韩非
子·定法》
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同上)
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 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
娄下》
3、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 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年》
4、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富而兵强。《冯谖客孟尝君》 1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
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3、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
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1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
子·梁惠王上》
1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于水。《劝学》
16、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
公三十一年》
2、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
论》
3、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左
传·僖公十五年》
4、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汉书·高帝纪》 5、之子于归。《周南·桃夭》 6、羔羊之皮。《召南·羔羊》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5、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6、宜围棋,子声丁丁然。《黄冈竹楼记》 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8、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9、吴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3、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连词“为”
用于假设复句中,可译为“如果”。
动词“为”
含义广泛,它像一般动词一样,可以用作谓语, 并带宾语。
语气词“为”
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
而
连词“而”
1、用于联合结构中,具有联合关系的两项地 位平等,不分主次。连接做谓语的两个动词、 形容词或词组起关联作用。
❖ 解释下面句中“于是”的意思。
1、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
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
之。
《左
传·襄公三年》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战国策·齐策四》
3、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
《庄子·惠子相梁》
4、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 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于(於、乎)
➢ 于与於
在古代文献中是两个字,后“於”简化为 “于”;
二者的用法大致相同,上古音不同; 于、於古今字; 分工不同。(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在被动句或
描写句里一般用“於”。)
1、遂寘姜氏于城颖。《郑伯克段于鄢》 2、癸酉,师陈于鞌。《齐晋鞌之战》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 5、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李愬雪夜
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滕文公下》
4、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 “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5、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 出诸厕,遂以为殉。《左传·成公十年》
6、军中诸将,各有彼此。《赤壁之战》 7、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史,
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4、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则
连词“则”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转折关系 4、条件关系 5、假设关系 6、表示说明或者判断
然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2、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 之?——然子病矣!《齐晋鞌之战》
《左传·成公三年》
1、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
2、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同上) 4、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同上) 5、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魏
公子列传》 6、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
然
➢ “然”作连词,连接句或段,表示转折,可译为“但 是”、“可是”、“然而”等;
➢ “然”作代词,用作指示代词,常指代上文所说的 情况,一般充当谓语;
➢ “然”作词尾,放在形容词后。 ➢ “然”作助词,表比拟,相当于“像… …一样”、
“像… …似的”。
练习
1、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庄子·徐无鬼》 2、臣不敢载之于书。《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4、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
《天论》
17、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齐晋鞌之战》 1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
上》
19、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 人矣。《答李翊书》
介词“于”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 2、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3、介绍比较的对象。 4、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 于与乎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4、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教战守策》 5、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6、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寡人之于国
也》
7、实欲言十则言百,百则言千矣。《论衡·儒增》 8、布帛长短同,则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
介词“于”在古籍中又写作“乎”。 浴乎沂,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乎”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于”。 1、被动句通常不用“乎”字 2、“对于”的意义不用“乎”字 只用“乎”不用“于”(“恶乎”的意义是“于何”
时)
诸
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
克段于鄢》
2、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
6、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7、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8、吾于天下贤士,可谓亡负矣。《汉书·高帝纪》
❖ 下列句中的介宾词组位置不同的是() A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B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C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离娄上》 D 燕于姬姓独后亡。《史记·燕世家》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2、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孟子·万章下》 3、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
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
《史记·刺客列传》
4、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 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1、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
介词“诸”
1、“之于”的合音词; 2、“之乎”的合音词; 3、用作“之”或“于”; 4、用作定语,表示多而不定之数,可译为
“众”、“各”等。
为
介词“为”
1、介绍动作行为所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 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给” 、 “替” 、“向” 、“对”。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 “因为”、“为了”。
入蔡州》
6、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豳风·东山》 7、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柳子厚墓志铭》 8、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
蛇者说》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 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10、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11、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
2、用于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前 后语意是一种相承关系。
3、用于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语,有突 出谓语的作用,句中往往含有转折或假设的 意味。
代词“而”
表示第二人称,多作定语,有时也用作主语。 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
荐》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