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滘初级中学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滘初级中学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参赛人员信息
注:此教案设计属本人原创
案例见第二页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教学设计
作技能,发展初步审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看到图片时,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了对轴对称图案的极大兴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的美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对图案的理解,在相互交流中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培养了审美情趣。
此时再提出问题,学生能较快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来。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创作热情被再度点燃,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积极认真。
每个小组都能把自己设计的图案的含义,完整、流利地表述出来。
在教师和同学的品评中,学生们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并能客观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环节:走进生活、创造美
活动内容:课外小组活动,各抒己见、共同协作,制作一幅轴对称图案,并阐明设计意图、制作过。
轴对称现象初中教案
轴对称现象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 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 设计轴对称图案。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案,如剪纸、建筑、动物等。
2. 准备一些教学工具,如白板、彩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用几何图形进行示例说明。
2. 教授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些图形,要求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设计等。
2.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如在几何作图中应用对称性质。
3. 布置一个轴对称图案设计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性质及应用。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轴对称现象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强调轴对称图形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初中轴对称现象公开课教案
初中轴对称现象公开课教案1. 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现象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判断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3.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求法4.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 轴对称现象的概念和特点2.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3.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求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轴对称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4. 运用数形结合法,引导学生将轴对称现象与数学图形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植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轴对称现象提问:什么是轴对称现象?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轴对称现象是指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3. 判断轴对称图形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看它是否可以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完全重合。
4. 求对称轴提问:如何求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求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需要找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然后画出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可。
5. 应用实例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知识进行解决,如剪纸设计、建筑布局等。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轴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轴对称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是否能够判断和求解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doc(2)
轴对称现象(七下第五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自然状况本班的学生是我市实行小学升初中划片招生招进的学生,有相当一局部学生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弟,因为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理,这些学生绝大局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就退缩甚至逃避,而且潜意识中认为只要小学毕业会算账照样能够挣钱.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数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活泼的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个人教学的首要任务.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水准的改观,但总体来说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有.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本身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 针对他们活泼好动,对于轴对称现象这样的新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好奇心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设计较多能够发挥学生想象和展示个性的活动,从而鼓励学生发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学生学习水平学生在七年级上就对对称图形有所接触,对本节课中介绍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事物并不陌生,如:扇形、圆、线段、角等,所以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应该没有太大困难,在对对称定义的理解和应用上也应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仅仅在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上可能会产生一些模糊理解,这是教学中应该突破的地方.二、教学任务分析《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教材,它在本章中起着导入新课的作用.轴对称作为现实生活中广泛存有的一种现象,它不但是探索一些图形的性质,理解、描绘物体形状和空间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必要手段之一,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很多具体问题的重要思想.通过对这个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轴对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并为后续学习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等做好充分准备.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注重生活,并自觉加以数学形式的理性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数学的美,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水平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为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基础,所以,轴对称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体系,在教学中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亲自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为此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2)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轴对称的直观体验和理解,并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水平.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思考、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生动的对称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美,学会欣赏对称美。
3.1 生活中的平移 沙滘初级中学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生活中的平移》教学设计
1、【课程分析】
“生活中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
同轴对称一样,平移也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
锦纶会馆整体准备平移
经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可以帮助工程人员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平移
(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主要通过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探究课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修养.
(二)联系生活,感性认识.
(1)
(2)(3)(4)(5)
2.如图,你能平移△ABC使得AC与哪条线段重合?
活动目的:最后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虽不能解决,让学生更加急迫地要充实新知识解决未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以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
数学轴对称现象教案
数学轴对称现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现象的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轴对称现象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例子,发现轴对称现象。
1.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轴对称现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1.4 教学步骤引入轴对称现象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剪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轴对称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总结轴对称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等。
展示一些实际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给出相应的数学定义和定理。
第三章:轴对称图形的判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3.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判定方法。
3.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如寻找对称轴和对折后的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等。
展示一些实际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判定方法。
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数学定义和定理。
第四章:轴对称图形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轴对称现象”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课,其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在:(1)轴对称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有初步渗透,在初中阶段,它不仅是学生研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重要依据。
而且它与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翻折)中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时,轴对称也为研究圆的性质、函数的对称性等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轴对称现象”一节内容在知识结构上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其次,从数学的文化价值来看,轴对称广泛的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学习轴对称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图形的对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魅力!所以,掌握轴对称的一些知识,对学生认识自然的美与和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与空间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因为本节课是以学生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展开教学的,所以,让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尤为重要。
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学生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轴对称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渗透,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同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大量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而对于概念的辨析能力还较差,对于“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往往产生混淆,所以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字教学要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根据这一理念与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轴对称》教学设计(15篇)
《轴对称》教学设计《轴对称》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轴对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轴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2。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认识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会画这些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动手实践、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重点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情景导入】1.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提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什么?【新课讲授】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自己在方格纸画一下,看能否画出轴对称图形。
学生画完,同位的两名互相对照一下,看画的图形是不是一样。
教师在每一小组中抽查一些学生,看他们画得如何,然后请画得好的同学说说画的`方法,教师作简单小结。
画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归纳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是,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然后再连线。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2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画对称图形的方法吗?说说画对称图形的方法。
小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①找出关键对称点;②连结各对称点。
【课后作业】教材第84~85页练习二十第4-6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轴对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轴对称现象教案
轴对称现象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现象的定义以及常见的轴对称图形;2.掌握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轴对称现象的能力;4.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及常见图形识别;2.关于轴对称的对称性质的讲解;3.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3.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PPT等多媒体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轴对称现象的概念及常见图形;2.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绘图操作来理解轴对称现象;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解决轴对称图形绘制的问题;4.提出实际问题:将轴对称现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轴对称的作用和意义。
4. 教学内容4.1 轴对称的定义及性质轴对称是指图形以一条直线为对称轴对折后,两个折叠在一起的部分完全相同的现象。
轴对称图形有如下的性质:1.对称轴上的点不动,离对称轴距离相等的点互相对称;2.如果一个图形与自己的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则它是轴对称图形。
4.2 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画出轴对称的对称轴;2.选定一个点,将它分别与对称轴上离它最近的点的坐标相减或相加,便可求得对称点的坐标;3.将这个点以及对称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轴对称图形。
4.3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1.等腰三角形;2.镜面图形,如镜子里的人;3.正方形与其对角线;4.延长线相交的点;5.等边五边形等等。
5. 教学案例小明在学校门口发现一棵奇怪的花,花瓣分散而且颜色斑斓,他十分喜欢这朵花。
他通过观察发现这朵花有轴对称性,于是他拍了照片回家用纸和笔绘制了这朵花的轴对称图形。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小明在绘制轴对称图形时的步骤: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画出轴对称的对称轴;2.选定一朵花瓣的顶点A,将它分别与对称轴上离它最近的点B的坐标相减或相加,便可求得对称点C的坐标;3.将花瓣顶点A以及对称点C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轴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精品教案: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分析1、内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2、内容解析轴对称是在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基本平面图形、三角形全等后学生接触的第一种图形变换。
轴对称是一种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全等,既是前面全等知识的扩展,又是后面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相似的重要基础。
轴对称现象在本章中处于第一节,也是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的知识基础。
二、目标和目标分析1、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交流、抽象、归纳等过程建立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意义,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轴对称的美。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体会概念形成以及由直观感受到数学抽象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感悟如何“数学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概括、推理等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在实验操作中累积强化对操作对象的感性认知,并通过对比是与非、抽象归纳发现概念本质特征,从而形成对概念的理性认知。
2、目标解析本节课以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为载体,引领学生从现实背景出发,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最后形成概念。
其中,目标(1)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层面目标,达成的标志分别是: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能准确的找到对称轴;目标(2)主要论述数学思考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目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轴对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小学就曾经学习过,所不同的是,小学重在直观感受,而到了初中,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更着意于借助实验操作使学生经历数学抽象、归纳概括等过程形成对轴对称的理性认识。
所以在建立概念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先利用学生小学的知识基础进行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激活并强化学生对概念关键属性的的感性认知;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归纳,然后经过交流讨论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接着又以概念为依据结合实验操作进行说理和判断。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整章的学习内容做一回顾,系统地把握全章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2.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本章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而灵活运用上述性质解决问题、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
问题2:是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得到该图形对称轴。
问题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问题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5: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
问题6: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例题1.书本中下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D.2个 C.3个 D.4个2.所示,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一点,DEOA,DFOB,垂足为E、F点,那么(1)DEF与DFE相等吗?为什么?(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所示,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l0cm,A=491454.求△BCD的周长和DBC度数。
《轴对称现象》教案新部编本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轴对称现象》教课设计一、知识目标经过丰富的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辨别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二、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感情目标培育学生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四、教课要点认识轴对称,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五、教课难点差别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六、教课过程一、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中外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宅,绝大多数是对称,表现出一种对称美.在生活中,对称现象俯拾皆是,这节课,一同来认识《轴对称现象》.二、设情境,激发兴趣1、赏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很多事物与图形密切联系在一同,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图案,第一请大家来赏识.2、请同学们认真察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使学生经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赏识并领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3、还可以举出平时生活中拥有对称特点的例子吗?并与同桌沟通.(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举出切合对称特点的物体,并进行沟通,领会轴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宽泛运用. )三、着手操作,相互沟通.1、剪纸实验(1)准备一张纸; (2)对折纸; (3) 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图的图案(或许发挥你的想象画出其余你以为漂亮的图案)用剪刀沿边线剪开;(4) 把纸翻开摊平,察看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双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2、印墨迹实验(1)取一张纸; (2) 在纸的一侧上滴一滴墨水,将纸快速对折、压平;(3) 将纸翻开摊平,察看所获得的图案,位于折痕双侧的墨迹图案相互有什么联系?3、察看图形,获得发现向学生展现几组图案,请同学们认真察看,并相互沟通.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与差别.(先让学生鉴别两组图片是轴对称图形仍是轴对称,使学生形象的划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再让学生谈谈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四、稳固练习1、想想(1)在图中, 0~ 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2、慧眼识“对称轴”(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画出图中各图形的对称轴,并进行小组议论. )3、划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4、找规律5、课外延长,激发求知欲念礼拜天莲花山公园的草坪上,很多大人儿童在放风筝,各种各种形状的风筝都有,有蝴蝶形、老鹰形、蜻蜓形、金鱼形、蜈蚣形,这些基本上都是轴对称图形,你知道为何吗?七、讲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沟通,总结本节收获——从实质到理论 .活动目的:鼓舞学生自己着手,提升获得知识的能力,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实质教课成效:教课相长,共同进步,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能动性,也再次认识到教师在教课中的“导和授”的作用.八、课后作业课本习题 1、 2、3、 4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初中数学_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轴对称现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小学阶段已有初步的渗透,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图形全等的具体应用,是与平移、旋转等知识相关联的又一种图形变换方式,也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因此,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轴对称,了解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和体验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过程,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快乐,感受轴对称的美,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很多事物,为学生们学习本节知识奠定了感性基础。
其次,七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丰富的现实情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们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发现。
考虑到学生们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对概念分析不清,把握不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调动学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识别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难点是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初中数学精品教案: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2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一节,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生动写照.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关的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因此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对称世界,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并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便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内容既是学生在小学所学习的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延续,也为后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及学习其它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轴对称还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探索一些图形的性质,认识、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几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课标分解如下: 从认知角度进行分解:从能力角度进行分解: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对自然景观、阅兵式中的方阵排列等轴对称现象的观察,找出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通过对吹颜料试验结果的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对比知识分类: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学科内涵: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认识和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知水平:了解、理解. 行为动词:知道、认识.概念能够初步总结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通过对本节课各种活动的尝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针对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如下:评价任务一:学生认真观看空中梯队表演的视频及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现象的图片,积极寻找并描述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主动寻找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实例,最终结合心形图片的折叠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评价任务二:学生积极参与吹颜料试验,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对吹颜料试验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思考,最终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认真对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在组内交流、提升,最终能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初步总结,并在老师引导下加深理解.评价任务三:学生认真参与本节课的各种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的已有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许多事物都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经验基础.2、学生面临的问题:该年龄段的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认识仅处于感知的层面,对于具体的相关概念还缺乏了解.同时七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因此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时会出现分析不清、理解不透的问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得出以后,我设计了“吹颜料试验”,不仅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概念的引出提供了素材.然后我借助学生的作品,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活动,最终引导学生顺利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四、教学策略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在“目标导引教学”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及实物教具和学具,设计了折叠心形图片、吹颜料试验、拼磁力片等动手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归纳、应用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有趣的学习状态中,深刻体会到了“做数学、学数学”的乐趣,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最优化,最终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心形图片实物及相关的折叠动画、颜料、吸管、画纸、三角板、磁力片等.欣赏视频引入新课目标1目标3关注学生能否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否认真观看视频及图片,并认真进行思考,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初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关注学生是否认真进行阅读.活动一:我首先对9月3日的大阅兵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适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接着,带领学生重温了大阅兵中空中梯队表演的视频片段,并出示了一幅相关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来仔细观察由这9架飞机及它们所拉出的彩烟所组成的画面,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明其中的美吗?”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课题:《轴对称现象》.活动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来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轴对称现象带给我们的美与和谐.学习目标的了解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目标1目标3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观看图片,并积极地进行思考.关注学生是否能够依据自己的感性认识找到现实生活中具有同样特征的图形.1.直观感知—欣赏美出示大量生活中的图片(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供学生欣赏,例如:并且在欣赏前,提出问题:“想一想: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2.形成概念—抽象美活动一:找一找在学生描述了自己所发现的特征后,紧接着我设计了找一找的问题:“你还能找到生活中具有同样特征的图形吗?”使学生充分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不仅为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奠定了感性基础,而且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目标1目标3目标2目标3关注学生能否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能够认真观察同学的操作及动画演示.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实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其对称轴.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吹颜料实验,并能从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活动二:折一折学生举例后,出示心形图片,提出问题:“老师手中的这个心形图片是否也具有上述特征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呢?”然后引导一名同学通过折叠加以说明.接着我会利用动画再次对折叠过程进行演示,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活动三: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我会给出准确的定义,并对定义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强调.活动四:练一练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的对称轴.3.动手操作—创作美活动一:吹颜料试验准备一张质地较好的纸,在上面滴几滴颜料,用吸管或嘴将颜料吹成一定的造型后,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最后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想一想、找一找、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的进行,把学生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归纳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理解从感性逐步上升到了理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最终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练一练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巩固新知、反馈学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该活动的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目标2目标3关注学生能否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能尝试总结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关注学生能否积极进行个人思考、组内讨论及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及老师的讲解.学生完成作品后,我会让学生给自己的作品赋予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并签上作者姓名,同时我会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活动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课下把自己的作品放入到成长记录袋中.活动二:引导发现首先引导学生找出上下两排作品直观上的不同,接下来,分别从第一排和第二排的作品中各取出一副作品为例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顺利引导学生总结出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4、对比归纳—探究美引导学生通过对概念的对比,找出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探讨,最后小组派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我会以刚才的两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延伸 .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的书写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而课下把作品放入成长记录袋中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通过对吹颜料试验中学生作品的观察和思考,一方面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 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该环节的设置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学以致用巩固提升目标1目标2目标3关注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该题目.活动一:画一画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图形,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该题目的设置目的在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两个概念.学以致用巩固提升目标1目标2目标3关注学生能否迅速、准确地得到答案.关注小组各成员之间能否互相配合并灵活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设计.活动二:猜一猜根据下面图形中所给的对称轴,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些汉字或字母(黑体)?活动三:拼一拼请各小组利用你们手中的磁力片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作为本组的组徽,并说明其中的含义.该活动结束后,我会把磁力片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继续进行创作,以体现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关注.猜字游戏的设置,不仅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该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还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儿童玩具磁力片的引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总结升华深化提高目标1目标2目标3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本节课的感悟.回顾反思—感悟美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总结完毕后,我一方面会对本节课所运用到的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进行强调,另一方面我会引导学生回忆刚上课时欣赏到的阅兵式中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这并不是我们严格意义下的轴对称,是轴对称现象生活化的一种体现,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升华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升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本节课我在“目标导引教学”理念及“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的指引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置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折叠心形图片、吹颜料试验、拼磁力片等,不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而且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做数学、学数学”的乐趣,达到了让教学生活化、让教学活动化、让教学趣味化的目的.符合新课标中“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的要求.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长过程和长期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总结升华深化提高目标1 目标2 目标3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进行阅读及画图,并能够体会其中的对称思想.目标回顾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吗?作业布置:1.阅读《四季回文诗》,体会其中的 对称思想.2.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这个图形的 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设计第1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不仅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思想和方法,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文学、美学之间的联系.第2题的目的在于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初中数学《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5.1 轴对称现象我的特色设计:一、零例题学习所用材料全部来自于课堂生成,或是学生的课前采集,或是课堂上制作生成。
二、翻转通过微课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对称现象,感受对称美。
并发现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带到课堂中。
三、智慧课堂系统辅助主要用于采集课堂所生成的资源,学生分享的图片可以上传到教师端,并发送给全班同学通过实时视频,可以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四、长期磨合所形成的特色课堂模式教与学都是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双方的长期磨合,这个课堂会漏洞百出。
比如翻转部分,课下观看微课,并寻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初次布置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完成状况都不那么如人意。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的第一节,它在本章中起着起始新课的作用。
本节通过大量生动的生活中实例进入图形中的对称世界,深刻体会对称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与探索,使同学们对对称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为后面抽象的对称图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已经通过折叠感受过轴对称,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轴对称的概念,对轴对称和对称轴的表达亦有混淆的现象。
对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在用眼睛观察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否一样。
而不是用定义去验证、判断。
也就是说,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而不能精确的理性判断。
所以,本课师生将在课前通过微课互动,共同挖掘和利用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尊重学生的前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七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较强,并具有初步观察、分析、概况的能力。
故而,本课将在课堂的分享、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形成对轴对称现象的理性认识,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寻找生活中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发展空间观念。
2、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定义,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7.1《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通过感官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即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理解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三点:
图7-1
解:图形下面的数字即是对称轴数.
2、你能找出26个英文字母中的可看成是成轴对称的字母?
【百度搜索】百度图片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26%B8%F6%D3%A2%CE%C 4%D7%D6%C4%B8%B1%ED&in=7499&cl=2&lm=-1&st=-1&pn=6&rn=1&di=86050316085&ln=1972&fr=&fm=index &fmq=1331655119468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6&-1&di860 50316085&objURLhttp%3A%2F%%2Fphoto%2F-gvK_3QYQLJ1KnZXafq5lw%3D%3D%2F5734 208225549960431.jpg&fromURLhttp%3A%2F%%2Fguitarhxc%2Fblog%2Fstatic%2F1208418 94200963164244588%2F&W480&H577&T10224&S68&TPjpg
解:A、B、C、D、E、H、I、K、M、O、T、U、V、W、X、Y
都可以看成是轴对称的
点拨:将26个字母从头至尾数一遍,是轴对称图形的写出
来,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3、【百度图片】选一选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太极图B青蜓C.五角星D.蝴蝶
、试一试 你能发现哪些汉字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么?(1) (3) (4)
(6)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