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温州

走进温州
走进温州

走进温州

走进温州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

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

“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温州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在旧城出现一个功能齐全、辐射全市、面向21世纪的繁华商业中心区。在5.2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中心区,十大标志性建筑建成: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会展中心、人民大会堂、科技馆、博物馆、行政管理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已经建成,歌剧院正在建设之中。市区人均住房面积从1979年的3.8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33.52平方米。

珊溪水库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用水环境,市区饮用水源地28个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全部达标。珊溪水库电站

和赵山渡电站的建成,以及温州电厂二期工程、龙湾燃机电厂、泰顺三插溪电厂、苍南风力发电场二期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温州用电紧张的局面。

半岛工程的围涂造地,将使温州城市发展空间东延60

公里,新增包括洞头诸岛在内的200多平方公里面积,足以使温州城市“长大”两倍。温州半岛工程被称为是温州整个城市发展的控制性工程。它将改变温州城市格局,使温州由滨江城市向美丽的滨海型城市转化。温州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县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72个。截至2007年年底,温州市区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3522.8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3.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0平方米。2007年市区已经建成烟尘控制区365平方公里,区域噪声达标区114.8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0%。市区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86.83%,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8.2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2.7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有53天,达到二级标准的有308天。

市区新建公园一览表(名称,位置,面积)

谢灵运公园:西山东路以南,汇昌河以北,8.73 (公顷,下同)

绣山公园:锦绣路以南,绣山路以北,府东路以西,府西路以东,10.2

墨池公园:华盖山西北麓,1.2

九山湖公园:松台山西北麓,九山路以东,7.05

马鞍池公园:马鞍池东路以南,12

翠微山公园:鹿城路以北,望江西路以南,翠微大道东、西两侧,28

白鹿洲:锦绣路以南,飞霞南路以东,南塘河以西,26 松台广场:信河街以西,松台山东南麓,1.4

信河广场:望江东路以南,信河街以西,0.68

世纪广场:府东路以西,府西路以东,锦江路以北,划龙桥河以南,20.8

海坛广场:环城东路以西,海坛山东麓,1.27

温州为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

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

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2005年上报10个保护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药发木偶、永嘉昆曲(南戏遗存)、苍南夹缬、瑞安藤牌舞、瓯绣、瓯塑、米塑。其中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5个项目已经文化部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药发木偶、永嘉昆曲(南戏遗存)、苍南夹缬、瑞安藤牌舞、瓯绣8个项目被列入省保护项目。经普查,全市现登记在册民族民间艺术项目202项,其中造型艺术119项,表演艺术63项,民风民俗20项。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下:

名称,地址,时代

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瑞安市城关镇道院前街,清

蒲壮所城:苍南县蒲城乡,明至清

浙南石棚墓群:瑞安市篁屿乡石村棋盘山石棚墓、平阳县钱仓镇垂杨村龙山头石棚墓、苍南县钱库镇桐桥村桐桥石棚墓群,商、周

刘基庙、墓: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华盖山南麓、西陵村坟前山,明、清

永昌堡:龙湾区永中镇新城村,明代

南阁牌楼群: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明、清

四连碓造纸作坊:瓯海区泽雅镇石桥村,明代

高氏家族墓地:乐清市北白象镇高岙村,明代

仕水步:泰顺县仕阳镇溪东村,清代

利济医学堂旧址:瑞安市城关镇公园路4号,1885~1902年

圣井山石殿:瑞安市大南乡圣井山山巅,明至清

顺溪古建筑群:平阳县顺溪镇,清

赤溪五洞桥: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宋

芙蓉村古建筑群:永嘉县岩头镇,明至清

泰顺廊桥:泰顺县,

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有119个镇、143个乡,30个街道办事处,5390个村委会,287个社区,229个居委会。

温州市政府驻地鹿城区。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8.82人。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流动最大的城市,至2006年末外来暂住人口272.70万人。

根据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温州市少数民族人口11.32万,占总人口数的1.5%。有少数民族45个,其中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1个。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7个,分别是畲族、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布依族、壮族。

畲族是在温州居住生活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有2个畲族民族镇和5个畲族民族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多彩的民俗,为温州地方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温州通行普通话。温州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温州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民俗有正月拜年、元宵灯会、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在温州传统节日民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近年来逐渐恢复兴旺起来的“拦街福”民间祈福活动。现在,一些西方著名的节日民俗也在温州流行起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温州著名宗教场所

大若岩陶公洞:位于永嘉县大若岩。温州有记载的最早

的道观,传说陶弘景居此编撰《真诰》。

包公殿:位于鹿城西山路。温州市道教协会驻此。

江心寺:位于鹿城江心屿,又称中川寺,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妙果寺:位于鹿城松台山南麓。温州市佛教协会驻此。

周宅祠巷天主堂:位于鹿城区周宅祠巷。为温州第一座哥特式建筑。

城西基督教堂:位于鹿城区城西街。1951年以来为温州市基督教爱国会和协会驻堂。

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以下为温州部分杰出历史人物:谢灵运(385~433年):公元422年出任永嘉太守,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山水诗传世名篇,多为赞美温州山水。

王十朋(1114~1171年):温州人。南宋建炎二十四年高宗亲擢为状元,著有《梅溪集》及《杜陵诗史》等,其事迹、思想在温州影响较大。

叶适(1150~1223年):温州人。南宋哲学家,倡导“务实而不务虚”,批评“高谈者远述性命,而以功业为可略”,主张“黜虚从实”,修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是永嘉学

派之集大成者。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文成南田人。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孙诒让(1848~1908年):温州瑞安人。清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所著《契文举例》,为最早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另著有《名原》、《古籀拾遗》、《古籀馀论》、《墨子间诂》、《周礼正义》、《尚书骈枝》、《札迻》、《籀庼述林》等书,堪称大师。

夏承焘(1900~1986年):温州人。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学界称其为一代词宗。

夏鼐(1910~1985年):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先后获得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苏步青(1902~2003年):温州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诗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温州物种资源丰富,盛产杨梅、柑桔(瓯柑、四季柚、早香柚)、枇杷、茶叶、蘑菇等名特优农产品。

温州有泰顺“中国茶叶之乡”、永嘉“中国乌牛早茶之乡”、苍南“中国蘑菇之乡”、“席草之乡”、“四季柚之乡”和“紫菜之乡”、乐清“中国牡蛎之乡”、“泥蚶之乡”和“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瑞安、平阳“中国马蹄笋之乡”、瓯海、龙湾“中国杨梅之乡”、龙湾“中国文蛤之乡”、瓯海“中国瓯柑之乡”、洞头“中国羊栖菜之乡”等16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主导,“一村一品”唱主角的生产格局。

温州风景名胜

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境内名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乌岩岭、南麂岛;省级风景区有仙岩、瑶溪、泽雅、滨海玉苍山、洞头、寨寮溪、百丈漈等9处,还有茶山、岷岗、天柱寺等12个市级景区和11处县级景区。风景区陆域总面积达227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20%。全市还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是太平洋西岸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乐清市东北,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古负盛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大龙湫瀑布高达190米,直泻龙潭。2004

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

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西南部,飞云江上游90公里的文成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峡谷景廊、百丈飞瀑、天顶湖、刘基故里、朱阳九峰、白云庵、铜铃山峡、岩门、双龙湾、飞云湖、溪等主要景区组成,景点、景观达1862处。景区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

南麂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州以东近海海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组成,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区内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占我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占我国藻类总数的20%。

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在温州市泰顺县境内,总面积18861公顷。分布着各种植物2150种,占全省植物种类的一半,

其中有重点保护植物21种,有国家二、三级重点保护的伯乐树、香果树等,号称“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其中黄腹角雉为全球濒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东部地区保存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

温州市森林覆盖率为56%。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分别是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森林公园、龙湾潭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8个。

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有众多连片湿地,那里草长莺飞,水网密布,是宝贵的都市“氧吧绿肺”。其中最著名的三垟湿地民间称“南仙垟”,比邻市区中心,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星罗棋布,间有161个形态各异的泥洲。这片湿地自古盛产“瓯柑”、“黄菱”和淡水鱼虾,又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绝佳之处。

温州沿海有大小岛屿215个、明暗礁469个。其中最著名的是瓯江口外海域的洞头列岛,号称“百岛之县”,宛若明珠洒落东海,其中最摄人魂魄者当数半屏山,当地歌谣唱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温州市树:榕树(小叶榕)。榕树在温州市有悠久的生长历史,树姿雄伟,枝繁叶茂,四季常青。1985年2月,温州市民以投票表决方式,评出小叶榕为市树。1985年7月

10日,温州市第六届人代表常务会第14次会议通过“关于命名温州市树、市花的决定”,决定指出:命名榕树、茶花为市树市花,能反映温州自然风貌和温州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精神,有利于激发人民爱国爱乡之情。温州市花:山茶花。温州是我国山茶花的主要原产地之一。温州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山茶花的栽培生长,山茶花的品种约有200余种。温州人工栽培选育山茶花的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岩大罗山的一株山茶花--金心茶,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树龄。山茶花在温州的栽种十分普遍,园林、景区、家庭多有栽种。1984年9月,温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市花活动。1985年2月,温州市人民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号召市民投票确定市花。1985年7月,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的报告,正式命名山茶花为温州市市花。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简介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简介 2011年01月30日11:09:00 住在杭州网 鳌江新貌 瓯南大桥 一、前言 因港口而兴的鳌江,曾因便捷的水上交通运输成为联络周边地区的枢纽。北宋时期,鳌江由渔人聚集成市,清朝初期设置了海关,1923年,建成鳌江港,港口开辟了至湛江、汕头、上海、基隆、大连等航线,历来是鳌江流域对外开放的商埠、浙南闽

东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出海口。1933年,鳌江正式建镇,时携渔业与船运之便,成为浙南著名商埠,时称“中国古鳌头”、“瓯闽小上海”。 这种自古就有的优势,使鳌江人倍感自豪。除了商业的规模,港口规模仅次于温州,民国廿一年左右,中国银行、浙江地方银行还在鳌江设立过分支机构。抗战爆发后,温州和福州港相继封锁。唯有鳌江港仍在通航,因此又开辟了许多新航线,民国廿七年荷兰、英国3200吨商船开进鳌江经商。鳌江因此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为浙江省五大港口之一。 其中,近代鳌江镇的开拓和繁荣,乡绅王理孚及其子王文川具体负责的王广源商号,贡献最大,功不可没! 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鳌江港定为二类口岸,并设立了海关、商检、海事、边防、海警、口岸办等相应机构及台湾渔轮停泊点,使鳌江镇具备了对外开放的优越条件。2003年鳌江镇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百强镇;温州市经济强镇第五位,2007年,名列温州强镇第十,鳌江港对平阳、苍南两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鳌江镇现辖面积102平方公里,其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其中外来人口5万),下设7个办事处,辖8个社区、59个行政村,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值130.55亿元,同比增长30.48%;财政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18.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2亿元,同比增长48.8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00元,同比分别增长22.07%和7.81%。 二、骄傲的鳌江 在整个浙南区域经济里,鳌江镇和鳌江人过去历史是值得骄傲的,应该可以这么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和老平阳未分县前,除了温州市区,其他地方在鳌江人眼中,都好像都是乡下地方,根本不值一提!连瑞安、乐清、的城关也都不在话下,1981年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脯育老平阳160万人民的鳌江贯穿横阳大地上,作为地理上和经济上的中心的鳌江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的经济吸引了当时老平阳一半以上人口范围,在鳌江流域,鳌江镇作为中心城市(镇)的出现和发展,是依靠浙南闽东北广大腹地的存在和支撑,腹地越广,这个城市(镇)的地位就越牢,周边地区的人口越多,他的辐射力也会水涨船高地愈强大。而老平阳县的十大公司一个不落坐落在鳌江,无论你是否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鳌江曾经就是这么“牛气”十足! 在计划经济年代,市场供需之间的巨大落差造就了鳌江人的优势和骄傲,当时,60余年建镇历史是鳌江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也造成了鳌江人自视过高的“城里人”症结,长期区位优势,培养了鳌江人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思想。的确,在鳌江如日中天的时候,龙港、萧江、水头等乡镇都名不见经传,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鳌江就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机械城,当时国内建筑机械三台机器中就有一台出自鳌江。当初浙江省乡镇企业排名前十名中,鳌江就有陈可银、章烈成、柳上淡、翁安义、薛安志等人所办的企业名列其中。如果你以前在鳌江读过书,鳌江镇内的同学都会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正宗的鳌江人。让人感觉做鳌江人还有正宗不正宗之分,做正宗鳌江人好象是非常神气的事情一样!在当时的平阳,鳌江人就像上海人在中国一样。让自己和别人觉得他总是高人一等,非常骄傲!一直以来,作为温州南部区域经济中心的鳌江镇,这种先发优越,使鳌江人的骄傲自豪和一直持续到现在,以至于鳌江和鳌江人写字将“鳌江”的鳌字连下面的鱼字都不要了,变成了骄傲的敖ao(第四声)敖字,“敖江”真是名不虚传啊!!! 三、沉沦的鳌江 自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到20世纪后,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调整,苍南县的建立以及随着对岸的“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的迅速的崛起和发展,人口积聚优势及经济中心的

六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4篇

六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4篇 (1194字) 新的学期开始了,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017字) 一、指导思想: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良好正确的安全和坏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全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68字)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一百三十多人,大部分来自施教区外,平时孩子们外界知识了解少,对温州的人文地理,文化知识更是了解甚几,特别是外地生,对温州可说是陌生,因此,教学时,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结合温州实际,使学生了解温州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现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

使学生学好地方课程。而地方课程《话说温州》真实而又亲切,总是以家乡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让他们学得有兴趣,学得有热情。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 去。 二、教学内容 本地方课程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物质等为主要内容,编制结构采用主题方式展开,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环境 1.认识温州地理地貌的特点:地处山坳与江海之间,平原缺乏,懂得温州山水培育了温州伯两种精神。 2.认识温州气候特点:多梅雨,多台风,气候温湿,时序分明,旱涝不断。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了解温州人的血缘和人缘等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寿命,儿女财富和地位等的态度,态度,调查温州人的就业观念,职业特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2.了解温州率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了解温州人从“质量立市——品牌兴业——信用温州”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区域文化特质 1.了解温州的风俗民情,分析温州人的生死观,时间感,价值观和思维特点,领悟温州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2.了解温州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古村落群的聚落形态和侨民的聚落形态。 3.了解温州的地方语文和民间艺术,分析瓯越精英文化具有重人文、重教育和重科技的传统、领悟永嘉学派经世致用观点赋予温州商贸文化的思想理念。

2009年温州房地产市场综述

温州房地产市场综述 一、市场概况 一级市场:2009年温州市区土地供应量437.91亩(可建设面积在78.95万方左右);明显低于近5年土地出让总量的平均值。且住宅建设用地的供应量更加匮乏,全年只有256.74亩。可供应住宅建筑面积33.32万方。 二级市场:2009年温州市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90.4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06.83万平方米,销售套数7266套,销售均价22042元/平方米。较2008年的15477元、2007年的9787元和2006年的8045元,出现了连续三年大幅度的上涨局面,而最近两年的房价涨幅出现了明显加快的势头,其中2009年比2008年每平方米住宅均价上升了6565元,幅度达42.42%。 三级市场:2009年温州主城区二手房成交17217套,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两倍有余,比2007年成交高峰也多出了约35%。 二、土地市场 2009年全年温州市区土地出让总面积达437.91亩,总体供应量比较匮乏,从数据来看略高于2005年和2006年。同楼市相比,今年的土地招拍挂的宗数并没有跟上火热的楼市销售步伐,温州市区自上半年集中拍出数块面积有限的住宅用地后,下半年几块呼之欲出的知名地块相继“难产”,只有年底市区供应的几宗住宅建设用地,无不受到地产商疯狂的追捧。同时竞拍价格也在各位豪强的一轮轮竞拍之下节节走高。甚至出现“面粉”贵于“面包”的局面。 4月份,温州市区原温州长运集团地块以每平方米楼面地价19607元出让,创下浙江省即时地价新高。之后,在一级土地市场上,掀起高价抢地风潮。龙方24亩的围合型地块投出15205元的楼面价,令一直盛传由于楼面地价(15132元/平方米)太高而要退地的庄头地块汗颜;之后数月,一级土地市场继续保持前2个月的100%成交的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永嘉瓯北、苍南灵溪两块上1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的地块,其中永嘉瓯北的商务地块以19亿元成交,其可售物业楼面价创下温州县级土地标王;灵溪地块也以高出底价2倍以上的天价成交。此后,塘下、龙港2宗地均还创出8000多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乐成镇一块仅8亩的地块创出近1万/平方米的楼面价,疯狂的抢地战已蔓延到温州郊县乡镇的一级市场。 而年底温州市区供应的三宗地块,土地中标价格高出起始价格的比例从1.84倍→3.88倍→4.84倍。12月30日下午,出让的高教园区茶山中心区6-A地块,最终以15756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竞拍成功;此价格远高于周边8000-11000元之间的市场价格。

温州旅游资源

温州的旅游资源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气候特征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自然资源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 历史概况 ◎历史沿革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全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43项,市级203项,县(市、区)级78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部分:2004—2006年3年营销战略 一、市场进展趋势预测 1.市场概述 1.1都市概况 a.总体状况 地理位置:1.滨海园区位于东海之滨、瓯海南岸,为温州市都市总体规划6个都市片区之一(即龙湾—永强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温州市重点进展的综合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北临温州机场,南接瑞安,西靠滨海大道,与温州市龙湾区永强片四镇(永中、沙城、天河、海城)相邻,东至沿海规划围垦大堤。起步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 滨海园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滨海园区陆域地势西高东低,大罗山环峙西部,区域中、东大部分地区属瓯江冲积兼海涨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地震烈度属六度地区,但从未发生过大的地震。 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大致可分为两部分:标准堤内为农田兼水产养殖;堤外至围垦堤之间是滩涂,在浙江地区要树立了良好的投

资环境品牌形象,为进展工业和轻工业及旅游服务行业形成了优势。 依照滨海园区总体规划,今后滨海园区进展的功能定位为:一个以先进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商贸服务、生活居住等配套协调进展,都市功能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园。 ◆滨海园区依山傍海,背山面水,山环水绕。有绵长的人造海 堤,以大罗山为背景,形成秀美壮阔的山水滨海景观。 ◆人口状况:滨海园区规划到2020年总人口22万人,居民用 户为7万户, 在园区内居住的人口为11万人,居民用户为3.5万户。 ◆规划情况:总体规划将滨海园区确定为,温州地区的次中心 都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皮革制造业、服务业和住宅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花园式的园区。 ◆环保政策:2003年,滨海园区进一步优化绿色生态环保园区”, (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和地点标准)成果,切实加大环境、法制宣传、科技和能力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走可持续进展之路。

六年级下话说温州

六年级话说温州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从温州地域特点和温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从而获得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 2、《话说温州》乡土教材设定为六大章节内容: ⑴ 温州自然资源(二)⑵ 温州文物古迹(二)⑶温州文化名人⑷ 地方戏⑸品牌兴业⑹ 腾飞的温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乡土环境,传承家乡文化,欣赏乡土风情,激发爱乡情怀,保护乡土资源,解决家乡问题,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族群和谐。 2、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自己与乡土之间的密切关联,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帮助学生整理乡土生活素材,透过教学活动来正视乡土文化的价值,进而了解关爱乡土,培养对乡土的情感及责任,建立服务家乡的情怀。 3、能力目标:评价和尊重多元文化,服务家乡,解决家乡问题,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地处偏僻,学生接触面不广,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学生知识不丰富。再加上学生家长识字不多,而且家里没有电脑可供课前查寻资料。学生有的只是对事物的好奇和热情。因此,我们上《话说温州》比较难。 我所任教的六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温州地区的,只有少数是外地民工子女。有部分学生对温州的地理地貌,气候特点有点儿了解,但不够透彻。班上有好多学生来自渔乡,对开渔节,、会市等也有所知道。由于本课程对本届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较有鲜新感,并且本课程的内容对于这些孩子较接近,学习兴趣较浓。

温州地理环境

◎死路一条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 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鹿城区、龙湾区和瓯海区之和)面积1187平方公里。 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境内地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气候特征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

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冷热适中·热量丰富.。温州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

房地产项目及市场调查报告

房地产项目及市场 调查报告

龙港国发花园营销策划报告 一、市场调查部分 二、项目(产品)部分 三、营销部分 四、推广部分 一、市场调查目的 2

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的运作,不但包括起码的建筑设计还应该有理念为其赋予建筑生命。不论建筑设计还是理念设计 依托的是市场,是需求;只有把握好市场方向,才能实现开发 房地产项目的最终目的。 因此,对龙港国发花园地块的营销运作,必须从市场调查开始。 大市场环境的市场调查,就是经过对于龙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销售状况、消费倾向、营销情况的调查,分析掌握 龙港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对其前景进行预测,寻找契机,力图 把握龙港项目的营销理念及营销着眼点。 在了解龙港房地产市场总体趋势的前提下,经过区域的环境类比,竞争个案房型、面积、价格、物业特色等各要素的调 查分析,为龙港国发花园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市场调查内容 1、龙港镇概况 龙港镇位于温州之南,东海之滨,西接104国道和甬台温高速 3

公路,南连经济发达的江南平原,具有地处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沿海经济带中间的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80.7平方公里,总人口23.1万人,其中城区10平方公里,10多万人口,下辖9个办事处,107个村,23个居民区。由温州话、蛮话、金乡话、闽南话四种语言体系组成。 2、龙港经济的发展 龙港建镇于1984年,龙港人以敢闯、敢干、敢试著称。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三大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被誉为”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之后,龙港相继被列为国务院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镇、国家星火计划密集区、浙江省社会综合发展试验区、温州市城乡一体化试验区。被国家建设部授名为”中国印刷城”,如今的龙港,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村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投资环境百强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到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8.8亿元,人均收入6066元。 4

温州市 城市基本状况分析

一、 城市基本状况分析 1. 温州人口特征及变化趋势 ● 总人口数和总户数呈现逐步稳定上升趋势,生育高峰偶有出现:温州市总人口和总户 数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预示着未来对于住宅的刚性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且温州在1998年和2000年分别出现人口生育高峰,随着此批儿童入学,近期温州市区靠近学校、交通便利的住宅需求或呈放量增长。 温州人口/户数变化趋势(2001-2005) 100 2003004005006007008002001 2002 20032004 2005 (万人/户) 温州历年自然增长人数 51015201995 1996 1997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万人 ● 城居人口居多,城市聚集效应初显:温州城区已形成人口聚集效应,在农业人口占据 较大比重的前提下,城居人口明显多于非城居人口。截止到2005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8.95万人,占总人口的52.5%,为城市住宅开发营造了必要的条件。 温州人口构成2005年 200400600800城居人口 非农人口 非城居人口 农业人口 万人 ● 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温州正处在逐步城市 化进程之中,与省内其他主要城市相比,现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见图)但与此同时,温州城市化水平也具有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见图),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

空间。 省内主要城市城市化水平比较2005年 0.00% 10.00%20.00%30.00%40.00%50.00%温州 杭州 宁波 绍兴 温州历年人口构成比较 2004006008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温州城市化水平增长趋势 17.00% 18.00%19.00%20.00%21.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口流动规模较大,租、售住宅市场需求旺盛:在温州外出人口与外来人口之和接近 总人口半数:如下图所示:户籍总人口740.85万人;来自市区、县(市)以外人口133.97万人,对房屋租赁有着较强需求;外出人口190万人,其中约有40万人常年居住海外,但他们中多数仍然会选择在家乡置业投资。

温州房地产业发展趋势(1).doc

温州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在1979年温州市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仅只有3.1平米,一家人拥拥挤挤的挨在一间小屋,几户共用一个小厨房主,在一全市找不到几间四、五层高的楼房,到处是矮小简易的房屋,有钱也难买房,没有房开公司,要房屋只能买地自建或拆旧建新,这就是老温州。到了1984年时温州才开始建设一个初具规模的商品房住宅小区(水心小区) 。 然而近些年来温州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整个城市从零星的几座小高楼到处处可见的智能化高楼大厦,从零散、简易的住宅到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从八十年代末的几家房开公司到今天的几百家房开公司;从家庭式的房屋介绍所到现代化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等都说明了温州房地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新世纪,温州市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本文就对温州市房地产业近几年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房市发展与需求 目前温州的住宅建设尽管发展很快,房开企业从1985年的10家增到今天的近300家,累计开发面积逾2000万平米方,人均居住面积达

到13.4平方米,超过全国平均居住水平,但销加思索,就会感到,这个数据是不容乐观的,按三口之家计算,户均面积只有40.2平方米,还是赶不上人们“改换门庭”的需求。在预订2001年开发投资47亿元,开发施工面积6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约有1.5万套住宅竣工。根据省委提出的“杭、宁、温”要突出在全省城市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向特大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温州市抓住发展良机,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 温州市政府确定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0%,城镇人口由现在308万人到2005年的413万人,净增人口105万,需新增住宅2520万平方米。同时,全市还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旧房屋需改造,1993年以前购置的住宅大约有回顾温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环难发现,过去那些很少看到草木、景观居住环境较差的住宅已日益冷落住宅要把握高市场脉搏,发展高中档住宅的同时,要考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开发二、三居室套型的普通住房。 二、居住要求与建设标准 回顾温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过去那些很少看到草木、景观居住环境较差、套型不合理的住宅已日益冷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温州人的住房消费已由解决“有房住”发展到“住舒服”。现代的温州人心目中的理想住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这个话题不仅为房地产商所关注,而且为全社会所关注。近年来,温州住宅区成为温州一大热点产业,也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设计

六年级《话说》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二) 1、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丰富的海洋资 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情感。 2、在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的海洋资源概况。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出示: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谈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教学“探访宝库” 1、讨论:海洋有哪些资源。 2、归纳:渔业、养殖业、运输业、旅游业、动力能源、海底资源等。 3、教师补充哦海洋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走进贝藻王国” 1、欣赏图片导入。 2、说说你对南麂列岛的认识。 3、讨论:为什么南麂列岛会有“贝藻王国”的称号?为什么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什么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的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四、新闻发布会 1、生将搜集的有关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喜讯或容在班级里进行发布。 2、课外继续搜集身边这方面的资料。 作业布置: 做一份“海洋环保手抄报”或“海洋环保剪贴报”。 2、旅游资源

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介绍、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知 道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方言歌谣《是个好地方》。 2、说说方言歌谣中的景点。 二、教学“鸟瞰” 1、看教材上的地图。 2、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 3、在地图上补上自己知道的旅游景点。 4、教师补充介绍部分景点面积、特点等资料。 三、我当小导游 1、设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 2、给自己的旅游路线取个好听的名字。 3、向组同学介绍。 四、教学“数据大盘点” 1、看教材中的数据,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的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数据。 五、游览推介会 宣传介绍主要景点。 3、THERE IS ONLY A ROCK!

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 案

一、家乡的气候 第一课时 气温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数据和地图分析和比较气温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 (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

(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00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第二课时 梅雨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 2.能收集和处理某一规定主题的有关信息。 3.了解温州梅雨季节的有关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难点:了解温州梅雨季节的有关特点,了解台风的危害和好处。

浙江省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序言 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从18岁-35岁人口数量,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及发展趋势。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温州市辖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 分析 (6) 第三节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7) 一、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7) 二、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温州市辖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8)

三年级下地方课程(话说温州)

第一单元鸟瞰温州 第一课看地图找家乡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阅读地图,学会看地图标示的方向。 2、阅读浙江地图,学会从多角度描述温州的地理位置,知道温州是我国的沿海城市。 3、萌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你眼中的温州 2、阅读:温州鸟瞰图 3、读一读:引言 二、了解温州 1、根据学习提示,说一说温州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出“温州在浙江的东南部” 三、读图指导 四、对照浙江省地图,说说家乡的邻居,描述温州的方位。

第二课我居住的地方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州由11个县(市、区)组成,能说出你所居住的地名及方位描述。 2、探究温州有多大,自己所在县由多大,了解温州的陆地面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我们都是温州人 二、认识图例 1、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视觉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地理景物。 2、看看这些地理景物在地图上市怎样表示的。 3、说说自己家乡的地名,运用图例在地图上找到具体的居住地位置。 三、说说邻居 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所在县的邻居 四、探究温州有多大 借助数格子的方法获得温州的大约面积

第三课家乡的地形 教学目标: 1、感知山水城市的特点,了解温州地形的多样性 2、引发学生关注周围景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描述你所看到的地理景物,如河流、平地、小山、海岛等。 2、说说这些景物的图例。 二、看图对照 1、对照课文提供的菱形地形地貌图,说说看到的地形最像哪一幅。 2、知道说出具体的地形的名称。 三、学看地势图 1、知道学生读温州地势图 2、结合地势图的标示,说说温州的地形地貌,感受山水特色。

温州农业简介

温州农业简介 我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36.61万亩,其中水田174.89万亩,旱地61.7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305亩。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特色、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六大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强农惠民“五大工程”,农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产业特色日趋明显。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十大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40万亩以上,总产超过90万吨;生猪存栏85.13万头,畜牧总产值30亿元;蔬菜播种面积93.11万亩,产值24.19亿元;水果面积60多万亩,产值10.2亿元;茶叶面积21万亩,产值4.08亿元;水产品产量63万吨,产值39.98亿元;笋竹70多万亩,年产值6亿元;花卉苗木2.5万亩,产值3亿元。全市拥有19个中国“特产之乡”、2个省级特色产业强市(乐清为水产养殖强市、瑞安为蔬菜产业强市)、14个省级特色产业强乡强镇。全市已发展各种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00多处,发展“农家乐”1000多个,其中上规模的有瓯海白云山农业观光园、五美锦园、洞头渔家乐休闲基地等。(二)经营主体逐步壮大。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18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2家。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7.3亿元,总产值达61.8亿元,建立基地454万亩,带动农户83.7万户。有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约2000家,带动农户30多万户。全市有种植大户2.5万户,经营耕地面积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有水产和畜牧养殖大户1.5万户。近三年我市工商企业累计投入农业产业化资金达60多亿元。其中,投入种养业的8.4亿元,约占14%;投资农产品加工的23.5亿元,约占39%;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的4.8亿元,约占8%;投资其他农业项目的2.9亿元,约占5%。 (三)品牌产品不断涌现。目前,全市现有农产品注册商标4378枚,创出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3枚,浙江省名牌产品23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9个,浙江省著名商标32枚,温州名牌产品39个,温州知名商标39枚。瓯海、龙湾丁岙杨梅、瑞安东魁杨梅、苍南四季柚、永嘉早香柚分别获全省十大精品杨梅和十大名牌柑桔称号。2004年、2006年、2008年三次成功举办了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连续八届举办了温州早茶节,进一步打响了温州农业品牌。(四)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以赴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免疫密度均达到100%。通过连续几年实施“食无忧”工程、“放心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安全整治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近几年蔬菜、畜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6%以上。全市已制定农业标准规范300多个,建立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1个、面积达90万亩。已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76个、绿色农产品69个、有机农产品52个。建立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3个,基地和企业的检测点逐步完善。 (五)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积极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全市累计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4500多处,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2处,受益农户40万户。利用沼气技术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对500多家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治理。以地力水平偏低的标准农田、旱(园)地及存在土壤障碍因子的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大力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推行“精、准”施药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近年来,亩均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减幅达20%以上。 (六)管理服务得到加强。加强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市场监管,开展“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建立健全农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全国首创了农资单位身份证制度,并在全市1446家小农资企业中全面推行。率先开展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我市被列为全国试点市,我局和乐清、平阳、永嘉农业

温州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温州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以住宅房地产业为核心)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我国GDP每年平均增长8%左右,房地产业对GDP的直接与间接贡献率之和占到了1.9%一2.5%。正是由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如此密切相关,因而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近几年温州市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与温州市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同步推进。近10年来,温州经济全面发展,温州房地产的现状是投资过快房价攀升。据统计,09年1月~4月温州房地产完成投资额37.68亿元,房地产项目施工面积达1331万平方米,项目竣工面积48.03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2%、25.4%、27.9%,出现了少见的大幅度增长现象。温州房地产业已在全国同等城市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房价在08和09年温州各个地区几乎翻倍上涨,房价上涨己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若不及时控制好,可能影响城镇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影响金融安全,也会影响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危及社会稳定。 因此,非常有必要专门研究温州地区影响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和价格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为温州政府提供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支持,为房产开发企业项目的运作及银行信贷管理提供参考。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众多且很复杂,各国学者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多种多样。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较长,并且较为完善。 1、供给和需求决定均衡价格 Nellis和Longbottom(1981)通过分析英国的数据试图解释英国商品住宅价格的决定因素。作者将住宅的需求定义为人口数量、社区中抵押贷款的资产存量、平均的商品住宅价格、个人收入、消费品价格和抵押贷款利率的真实函数,将供

四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案

一、家乡的气候 第一课时气温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数据和地图分析和比较气温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00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浙江台州房地产市场报告

台州市房地产市场报告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北接宁波,南邻温州,陆地面积 9411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8 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 550 万,辖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市区),临海、温岭两市,玉环、天台、仙居、三门四县。台州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一直分别位居我省第五、四位,市区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 38 位。 台州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属于三级城市,其中下辖的椒江、黄岩、路桥三区是台州市的中心主城区,也是台州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点区域,而地域狭小,但位置优越的玉环区则是台州市高价位楼盘较为集中的区域。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台州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个发展核、三条发展带”。 ①一个发展核——指台州城市群,是台州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包括椒江、黄岩、路桥及温岭市区等重点发展城区; ②三条发展带——城镇群空间的联系轴 “北部城镇发展带”:以天台、三门为依托,形成沿上三高速、326省道、224省道的东西向北部城镇发展带; “西部城镇发展带”:通过322省道,沿永安溪(椒江上游)河谷形成以仙居、临海为依托的西部城镇发展带,其中,临海是该发展带上的核心城市; “东部沿海城镇发展带”:以规划台州沿海大通道和各港口为依托,以东部沿海产业带的建设为导向,形成南到玉环大麦屿港口、北到三门健跳港(含椒江大陈岛)的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城镇密集发展带,这是台州市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内容。 2、城镇体系职能及规模结构规划 ①城镇体系职能划分: 规划台州市域城镇体系职能分为五级,依次为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市)域中心、重点镇与一般建制镇。规划市域中心为台州市区;市域副中心为临海市区;县(市)域中心为温岭、玉环、天台、仙居及三门市区;另外还规划确定10个中心镇。 ②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划分: 按各城镇的发展条件与职能,规划5级城镇(市)规模等级。其中,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一个(台州市区);20-50万中等城市三个(临海市区、温岭市区、玉环县城);10-20万小城市五个(天台县城、仙居县城、三门县城、临海杜桥镇、温岭泽国镇);5-10万人口小城镇10个(金清镇、白水洋镇、大溪镇等);其它为人口在5万以下的小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