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和等值线图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数据分析专题-等值线图课件

高三地理数据分析专题-等值线图课件
数据分析 专题
………………………………(3) ………………………………(8) ………………………………(10)
等值线表达的地理事象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平直的等值线,反映地理 事象在一个方向上数量变化规律。②等值线弯曲,反映地理事象受某种地 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分布的差异。③等值线闭合反映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 ④等值线的疏密反映某地理事象的差异大小。此外,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是,不同等值线的等值距反映地理事象的差别。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 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返回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三、等值线解读方法 1.看清楚等值线所表示的含义:是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 高线、等深线、等盐度线、人口密度线、等震线、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分布 的等值线还是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清楚等值线的间距,疏密及闭合情况。 3.等值线图上高、低值区域的判读方法及应用 (1)判读方法 ①垂线法;②几何证明法;③口诀法——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4.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和应用 (1)判读方法 ①剖面线法;②口诀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3. 能表示长江口以东海区咸潮发生时海水实际盐度的等值线是( )
A. A线
B. B线
C. C线
D. D线
4. 与珠江流域这次特大咸潮出现原因无关的是( )
A. 处在强天文潮汐来临的阶段
B. 入秋以来,珠江流域降水普遍稀少
C. 珠江支流西江、北江和东江的径流量较往年减少
D. 沿岸地区大量排入含盐量较高的生产和生活废水
返回目录
2.影响等盐度线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响 降水量与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
盐 蒸发量 量>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高考地理地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地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考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地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臻标解读】一一细化课标预测高考'1.以多种考题情景切入,考查地球上某地地理位置的确定和经纬度的计算,如区域地理图中某点坐标、 K 阳直射点的坐标。

2.以经纬网与等值线图或分布图的叠加图切入,隐形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如带有经纬网的等压线图上,某点具体风向的确定;区域经纬网上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判断。

3.以无图考图的形式,考查经度经线或纬度纬线,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判断。

4.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图的剖面线、工程量判断、地形特征描述' 方向格扁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

【名师综述】一一掌握规律融会贯通一、地图上方向的判剔,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相同时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2.比例尺缩放三、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呼等值线(面)上的点谬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梦知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0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落处I啄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p(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等高线图判雀(1)笠薮地形图中主要地形的表示<(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①判断水系、水文特征,A.水系特征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七年级上册地理画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画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画图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于学习者而言,不少的内容都是涉及到图像化的表达方式。

在中学阶段,地理知识点的学习范围大多还是围绕着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等基础信息展开的。

其中,地图的制作和阅读就是一门基础技能。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七年级上册地理画图知识点,一起来学习吧!01. 等值线图等值线图是将地理空间中的地形高度变化等分成各个等级,以实现特定表达的可视化效果。

在等值线图的展示中,等高线的数量越多,地势的变化就越剧烈。

适用于展示山地、河流等地形的地图制作场景。

02. 环形地图所谓环形地图,即按照距离中心点的远近排布环形气泡,以表达某种环形地理空间信息分布的方式。

这种制作方法通常能帮助直观理解区域内信息的分布情况。

适用于道路、交通、人口等统计数据的地图制作。

03. 三角点高程图三角点高程图作为一种常见的三维地图展示方式,多用于展示地理空间中的高低起伏情况。

这种制图方式常常用于地理勘测工作中,其制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数据运算能力。

04. 等经纬线地图等经纬线地图通常能较为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的经纬度格局,也是地理学习中基础的重要地图制作内容。

其表现方式是通过将地球的经纬度格子以网格的形式划分在地图上,以表达各式各样的地形信息。

05. 计时地图计时地图通常结合了地图、时间线以及有限的空间来共同呈现有限时间内特定地理信息变化的过程。

这种制图方式通常用于展示历史演变过程或气候变化等相关的内容。

06. 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直观地为数据进行排列的方式。

在地理学中,柱状图被广泛地用于统计多个区域、地点的同一种数据信息。

随着柱体高度增长,数据量也同时相应地变大。

07. 极地地图极地地图通常是指各种展示地球极地区域的具体地形、气候、生物类型等相关信息的地图类型。

通常在制图时会选择环绕极点的地理投影方式来表达地球表面的球形形状。

该类地图的选用范围较为有限,常用于北极、南极地区的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

中等生·高考地理提分秘籍专题1:地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

中等生·高考地理提分秘籍专题1:地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

中等生�高考地理提分秘籍专题1:地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左图为右图中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丙地的地质构造及地形组合为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C.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2.关于图中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河的丰水期一致B.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C.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D.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更小下面左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丙、乙两点间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A.300B.400C.500D.6004.图中乙村位于甲的A.东北方向B.正东方向C.正西方向D.西南方向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列车北上路线是由南部铁路线至青龙桥站,然后列车倒开由青龙桥站入隧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6.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C.别出心裁,吸引旅游客源D.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000 米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9.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 点 10 分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A.I B.ⅡC.ⅢD.Ⅳ下图为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湖泊东侧有被河流切割成落差为90米的峡谷。

地图与等值线

地图与等值线

地图与等值线【考纲解读】1、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学会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

3、学会比例尺的计算与缩放及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

4、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

【考点整合】【重点突破】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o C/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o C·H相/100m。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H高—H低+2d。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更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5、估算陡崖的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的。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与应用1、绘制步骤(1)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如果要求所绘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相同,则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即可作为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例如上图的A′B′。

如果对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未作要求,为了绘图方便,也应选用与等高线图相同的水平比例尺。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如果对垂直比例尺有具体的要求,则按比例尺设计纵坐标单位值。

图文详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文详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文详解十三等值线及其特征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潜水(地下水)位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地租线等等。

等值线的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相等,也可能差一个等值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递变大小相等。

(3)同一幅图综合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交叉和汇聚(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都是闭合曲线,无论怎么迂回曲折,终究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其闭合状态。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水平方向上等值线越密的地方,其值在水平方向的单位距离上变化越大。

(7)等值线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低;等值线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高。

▲图文详解十四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如图1,A点的海拔为1500 米,B点的海拔为500 米,C 点的海拔为-400 米。

—般地图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8844.43 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AC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900 米。

▲图文详解十五等高线的判读步骤及等高线的特性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1、看等高线的数值,确定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存在三种可能性(大一个等高距,小一个等高距,相等)。

2、读图中的极值极值反映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地势起伏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形状)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势的走向,等高线突出的方向可能是山脊或者是山谷。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讲 地图与地理图像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讲 地图与地理图像

第2讲地图与地理图像初中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初中教材·对应内容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世界地理]上册—2.常见地理图像: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等。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初高中地理各册山东卷22幅图;北京卷20幅图;天津卷28幅图;海南卷12幅图;浙江卷35幅图;上海卷14幅图一、地图基本要素1.比例尺(1)比例尺的基本含义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数字式1∶7 000 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7 000 000厘米,即70千米线段式(2)利用比例尺量算两点间的距离第一步:量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单位一般为厘米;第二步:找出图中的比例尺;第三步:统一单位后再套用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单位一般为米或千米。

[易误辨析]绘制地图时,比例尺是否可以随意选取?提示不可以。

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地图所表达内容的详略、所表示地区实际面积的大小以及所绘图的图幅大小等。

2.方向判读图示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3.图例和注记(1)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来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

二、地图的选择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2.根据需要选择地图三、常见地理图像1.区域分布图区域分布图突出“知地明理”,是提供地理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涉及不同的区域。

这类图用各种图例、文字、数字等来记载和传递地理信息。

主要类型如下:联分布图地理事物分布内在联系 区域地理环境或地理事物演变分布图区域地理环境演变 区域地理事物的演变2.地理示意图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的联系。

七年级地理简便地图绘制方法归类及要点

七年级地理简便地图绘制方法归类及要点

七年级地理简便地图绘制方法归类及要点地理地图是研究地理学中常见的工具之一,通过绘制地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简便地图绘制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归类七年级地理简便地图绘制方法,并总结要点如下:1. 普通线图普通线图是最常用的地图类型之一。

在绘制普通线图时,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确定地图的比例尺,即地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多少;- 标记地图上的重要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使用不同的线型和颜色区分不同的地理特征;- 添加适当的图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含义。

2. 分级符号图分级符号图是通过使用符号的大小或颜色来表示统计数据的地图类型。

在绘制分级符号图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确定符号的大小或颜色与数据的比例关系;- 根据数据的不同范围选择合适的符号大小或颜色;- 使用清晰的图例解释符号的含义。

3. 等值线图等值线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的地图类型。

在绘制等值线图时,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根据实际地势情况确定等高线的间距;- 使用曲线连接等高线,准确地表示地势的变化;- 使用适当的颜色或阴影填充地图,以更直观地显示地势特征。

4. 气候图气候图是用来表示地理区域气候特征的地图类型。

在绘制气候图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根据气候数据选择合适的图示方式,如柱状图、扇形图等;- 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表示不同的气候类型;- 添加图例,以解释图示方式和颜色的含义。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简便地图绘制方法的归类及要点。

在绘制地理地图时,学生们应该根据具体的任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绘图方法,并注意符号的准确使用和图例的添加,以便他人能够准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中学地理常见地图读图的类型

中学地理常见地图读图的类型

中学地理常见地图读图的类型中学地理常见地图读图的类型⼴州市47中学地理科:何明熹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具,⽽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

因此,考⽣读图能⼒的⾼与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更何况⽬前的试题经常以“地图”作为切⼊点,再设置相关的问题,不识图便难以作答。

在近年的⾼考试题中,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变式图”、“叠加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和“区域图”,下⾯本⽂就逐⼀介绍⼀下这些常见图形的特点。

“变式图”,就是从教材中的图演变⽽来。

这类图形虽然看上去没有见过,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寻根导源”,并⾮⽆从读起。

如:⽇照变式图;地球公转变式图;⽓候类型变式图;“叠加图”,就是⼏种地理要素的内容叠加在⼀幅图上。

虽然读起来相互之间有些⼲扰,但只要采取“分⽽治之”并注意其交叉点的办法还是不难解决的。

“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线图、等深线图、等降⽔量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

这⼀类图,⾸先要看清数值⼤⼩的递变⽅向,然后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向判读⾼低。

等值线向数值⼤的⽅向凸出:若为等温线图,则⽓温⽐同纬度低;若为等压线图,则为低压槽;若为等⾼线图,则为⾕地;若为等降⽔量线图,则降⽔量⽐同纬度地区少。

等值线向数值⼩的⽅向凸出,则结果与上述相反。

“统计图”,包括柱状统计图(有纵向的和横向的)、折线统计图、扇状统计图、饼状统计图、三⾓状统计图等。

对这类图形,⽆论哪⼀种都是从“定量”到“定性”的分析过程。

“区域图”,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个地域的图形。

读区域图,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地区是什么地⽅?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

总之,提⾼读图能⼒是提⾼地理成绩⾄关重要的环节。

⽽读图能⼒的培养和提⾼要靠⽇积⽉累,⽽不是⼀朝⼀⼣就能奏效的。

读图能⼒现在还⽐较弱的考⽣就要重点培养这⽅⾯的能⼒,必须每天拿出⼀定时间投⼊到地图上,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在⾃⼰的⼤脑⾥储存⼤量的图像信息。

等值线地图

等值线地图

∙等值线地图:以一组相等数值的连线表示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地图。

简称等值线图。

如年平均气温图、年降水量图。

它是专题地图的重要图型,最先用于描述地形。

常见的有表现地势起伏和地貌结构的等高线图与等深线图;表现气温、水温、地温变化的等温线图;表现大气降水量变化的等降水量线图;表现地磁、地震变化的等磁偏线图、等磁力线图、等震线图。

另外,还有等压线、等风速线、等日照线、等云量线、等湿度线、等密度线、等透明度线、等盐分含量线、等时线等图。

通常等值线所代表的数值为整数。

∙∙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等值线(面)类型影响分布的因素等高线地质作用(内力、外力)等深线地质作用(内力、外力)等温线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等降水量线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等太阳辐射量线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等压线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等压面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等盐度线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5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等高线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注:①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②等高线与五种地形的关系: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知识点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知识点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结合地理空间数据、信息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一套工具和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主要包括数据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查询、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以及应用等方面。

一、数据模型1.向量数据模型:向量数据模型是以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实体作为地理空间对象的表达方式。

点可以表示特定的地理位置,线可以表示道路等线状要素,面可以表示地貌、土地利用等面状要素。

向量数据模型适用于表达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几何关系,能够表达精确的地理位置和形状。

2.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是以网格单元为基本单位的存储和表达方式。

地理空间对象被分割成一系列相同大小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标记了对应位置的属性值。

栅格数据模型适用于表达连续分布的地理现象,如高程模型、气候模型等。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收集地理空间数据的过程。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是图像数据、点线面数据等。

2.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消除数据中的错误和冗余。

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质量检查、数据配准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分析与查询1.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规律和关联性。

包括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

2.属性查询:属性查询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值进行条件和过滤,筛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地理空间对象。

常用的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3.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基于地理位置进行的查询操作,可以通过点选、矩形框选等方式进行。

常用的空间查询方法有距离查询、邻接查询、叠加查询等。

四、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将地理空间数据通过图形图像等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等值线图的判读PPT

等值线图的判读PPT
GIS技术特点
GIS技术具有数据集成、多维可视化、空间分析、动态监测和 预测预报等功能,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地理信息 支持。
GIS技术在等值线图中的应用
数据处理
GIS技术可以对等值线图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和数据清洗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 性。
空间分析
GIS技术可以对等值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如距离量算、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网络分析等,以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 空间关系和相互影响。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判读技巧
首先观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密集的等温线表示温差大,稀疏的等温线则表示温差小。其次,根据等 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排列状态,可以判断冷暖锋面、低气压和高气压中心等天气特征。此外,等温线的 闭合可以确定温度的起止范围。
等温线图的应用
等温线图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农业等领域。通过等温线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温度的 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GIS技术在等值线图中的应用将更加 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地理要 素的特征和规律,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和效率。
03
云端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等 值线图与GIS技术将进一步向云端化 发展,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 提高地理信息服务的实时性和交互性 。
05
可视化表达
GIS技术可以将等值线图进行多维可视化表达,通过地图、图表和动画等形式展示地理要素的分布、变化 和相互关系,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易用性。
GIS技术与等值线图的结合发展
01
集成化发展
02
智能化发展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等 值线图与GIS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形成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 视化于一体的集成化系统。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一、常见的地理图表类型1、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图表之一。

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等。

地图可以展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各种地理信息。

2、统计图统计图如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常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对比和变化趋势。

例如,人口增长的折线图、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柱状图、能源消费结构的扇形图等。

3、示意图示意图包括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等。

比如,水循环示意图、冷锋暖锋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等,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

4、景观图景观图直观地展示了地理环境的外貌和特点,如热带雨林景观、沙漠景观、冰川景观等,有助于考生形成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感性认识。

5、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通过线条的弯曲和疏密程度反映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二、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1、先看图名图名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图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让考生迅速明确读图的目的和重点。

2、再看图例图例是理解图表的关键,它解释了图表中各种符号、颜色、线条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

3、分析图表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等,对图表中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4、注意图表的细节包括图表中的注释、数据单位、坐标轴的刻度等,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

三、地理图表的分析技巧1、数据对比分析对于统计图,要善于对比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空间分布分析在地图和等值线图中,关注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如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密集哪里稀疏等。

3、因果关系分析通过示意图和过程图,理清地理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4、综合分析将多个地理图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系统地理解地理问题。

四、地理图表在解题中的应用1、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图表,准确获取题目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为解题提供依据。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教版2019)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教版2019)

例题讲解 以粮画小镇为背景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计算 (202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 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 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2. 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 5千米 B. 10千米 C. 15千米 D. 20千米
【2题详解】 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项正确。 故选B。
例题讲解 以竞技比赛为背景考查比例尺的不规则调整
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
例题讲解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河流水文水系的应用
(2022年浙江1月卷)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变暖,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对进口工业品征收碳关税(对生产过 程中的碳排放征收相应的关税)。2019年,韩国非化石能源生产量占比为31.1% ,能源发展重点为风能、太阳能等。下图为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略图。
④闭合等高线区域内高度(海拔)判读
例题讲解 以长白山天池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气温的计算
(2020年北京卷)1.如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2)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海拔2623米)
测得的极端最低气温为( A)
A.-45—-40℃ B.-25—-20℃ C.-5—0℃ D.10—15℃
1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有关距离的计算:①根据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 例尺(单位换算) 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计算时要注意长度单位 的统一(CM))

第二讲地图和等值线

第二讲地图和等值线

第二讲地图和等值线【把握考纲有的放矢】1.识记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理解这些地理要素在解题中的信息效能2.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地理问题【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点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图上距离(1)公式∶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х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2)表示形式数字式:1:300 000线段式:(3)计算:a根据比例尺求距离如下图,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实地距离)。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以比例尺。

2.5cmb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如下图,AB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1.5cm{提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一样,都是1厘米代表多长实际距离(4)比例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小:图幅面积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大:图幅面积大,内容越详细例:墙上的世界地图挂图和书本上的世界地理插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例:(5)比例尺的缩放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n+1)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1/n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1-1/n)比例尺缩放后,新老图幅面积之比是新老比例尺之比的平方例:将一张1:1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2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如果保持原来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提示}比例尺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比例尺看成一个分数。

2.方向(1)一般地图无指向标时,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rray (2)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北西东南(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它们对于地理数据的理解和决策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一、空间数据分析方法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GIS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它允许用户通过地理位置来查询数据。

常见的空间查询包括点查询、线查询、区域查询和邻域查询。

通过空间查询,用户可以从海量的地理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 空间统计空间统计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聚集和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常用的空间统计方法包括点模式分析、线模式分析和面模式分析等。

3.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在已有的离散空间数据点之间进行数值推算的方法,用于生成连续的空间数据表面。

通过空间插值,我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观测数据推测出整个区域的数据分布情况。

常见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等。

4. 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网络分析是将空间数据和网络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路径规划、网络最短路径、服务范围分析等问题。

通过空间网络分析,我们可以优化交通路线、确定最佳服务位置,并提供决策支持。

二、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1. 点图和符号地图点图和符号地图是最常见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之一,用于表示点状要素的分布情况。

点图通过在地图上以点的形式表示要素,并结合不同的符号来显示不同的属性。

符号地图则是在点图的基础上,根据要素的属性值来选择不同的符号类型和大小。

点图和符号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地理特征。

2. 等级符号地图等级符号地图是一种将要素的数量级和属性值同时表示的可视化方法。

它通过符号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来表示要素的属性值,从而使观察者能够直观地判断要素的数量和属性差异。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20 °N

10 °N
40°E 60°E 80 °E
点拔:同经线只有南北之分,同纬线只有东西之分(两点间的距离小180°)。
例:图中A在B、B在C、B在D的什么方向?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图例的文字或数字。
读广东省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
(2改编)若将比例尺扩大2倍,新比例尺为( A )
A.1∶10000 B.1∶15000 C.1∶30000 D.1∶60000
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
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
尺约为( A )
A.1∶30000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6、比例尺的缩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为:____原__比__例尺×n _______;
②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为:__原__比__例_ 尺×_(__1_﹢__n)___;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第一章第2节 地图 (87张PPT)
读下列两袖珍国(甲国为莱索托、乙国为安道尔)
区域图,回答3~4题。
3.与图2比较,图1所示
A.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4.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和等值线专题 第一讲地图要素1比例尺、实地范围、图幅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⑴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 度越高(大小详、小大略)。

⑵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反之反之。

例:读下列四幅岛屿图,回答问题。

⑴比例尺最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⑵位于南半球,又是一天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⑶从各岛屿的南端到北端实地直线距离最长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比例尺的缩放 ⑴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原比例尺放大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 ⑵原比例尺缩小到1/n ,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 原比例尺缩小1/ 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 ⑶比例尺放大后(或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是其比例尺放大 例: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 1 : 100000,则( )A .图乙的比例尺为 1 : 200 000B .图乙的比例尺为 1 : 400 000C •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 .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 4倍3、 比例尺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⑴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⑵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⑶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例:比较下列三组图中的地形坡度:n (1+ n ) 1/n (1-1/n )(或缩小)到的倍数之平16*50*120*122*例:以下四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⑴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 : 10 000、1 : 20 000、1 : 30 000、1 : 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①〉④'③〉②B .②〉③沁>④C .①〉②'③〉④D .④〉①'②〉③⑵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比例尺都为1 : 1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①〉④'③〉②B .②〉③沁>④C .①〉②'③〉④D .④〉③'②〉①4、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⑴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⑵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可按指向标确定方向⑶根据经纬网定方向:例:判断右面四幅图中,A相对B的方向?① ________________ A在B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在B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 A在B的________________ ;④A在B的;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特点⑴同线等高;⑵同图等距(同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等)⑶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陡崖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⑷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⑸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 “集水线”垂直相交;⑹海平面=0米;平原<200米;丘陵200—500米;山地高原>500米2、主要地形的判读00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3、某地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确定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例:读图填空A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 米;B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 米; AB 的相对高度为 ______________ 米;C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_ 米;D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_ 米; CD 的相对高度为 _____________ 米;E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 米;F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 米;G 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_ 米;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____________ 米。

H 和K 的海拔为多少?例:说出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代表的地形名称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F 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B60000 ^800D500^ 500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 应建在A 处还是B 处?为什么? ⑵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 线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说明理由。

⑶港口计划在 E 处或F 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 和不利条件?4、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⑴判断水文水系特征①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②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发育有河流(判断河流流向) ③ 河谷处存在的陡崖分布有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发育有冲积扇; ④ 积水盆地常形成湖泊。

⑵判断气候特征① 计算山麓与山顶温差; ②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 相同海拔,阳坡气温高于阴坡,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 ④ 河谷和盆地地形的城市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⑶进行区位选择① 库址与坝址:库址选择在河谷的口袋形洼地(库容量大);坝址选择在等高线密集的峡谷处,即口袋地形收口处(根据闭合等高线定坝高,水平距离定坝长) 。

② 港口、码头:等深线密集、港区封闭,易航行停泊;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

③ 航空港: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

(风向、交通)④ 疗养院: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等条件 ⑤ 线路选择:充分考虑减小施工难度和投资 (长⑥ 工业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⑦ 农业区:因地制宜布局农业。

⑧ 居民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向阳地带、远离污染。

例: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⑴河流ab 段的流向为A .自西北向东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西南向东北⑵断崖顶部的E 点海拔可能为A . 59 米B . 99 米 C. 199 米 D . 259 米⑶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 .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C •乙坡植树种草B .丙坡种植果树D .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16 吃 TF考点二:地形剖面图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⑴地形剖面图的判断依据①起点和终点的海拔高度②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③根据地形的起伏状况例: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例:图甲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形图,图乙为根据图甲所画的景观图,图乙所展现的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甲中的()A. a 点B. b 点C. c 点D. d⑵判断两点之间的通视情况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 处。

画图说明第三讲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考点一:等压线图1气压场类型判读与天气情况⑴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阴雨)⑵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晴朗)⑶低压槽:由低气压区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压值低于两侧地区,称为低压槽。

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阴雨)⑷高压脊:由高气压区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压值高于两侧地区,称为高压脊。

在高压脊中各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晴朗)⑸鞍形气压场: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⑹风压定律:人背风而立,北(南)半球,低气压在左(右)前方,高气压在右(左)后方。

2、风力判读⑴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大;(比例尺和等压差相同)⑵比例尺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⑶相同图幅,等压差相同,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3、风向判读⑴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⑵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在气压梯度力方向上向右偏;南半球左偏。

具体画法如下:①首先过该点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②其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30o—450角以后的箭头方向即为风向。

4、作用力的判读⑴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⑵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在右,南半球在左。

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考点二:等压面图1、定义: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面。

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

2、特点: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等压面判读: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下凹的地方是低压。

例:读下图,完成问题⑴比较ABCD勺海拔高度:⑵比较ABCD勺气压值:⑶比较ABCD勺温度:⑷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圈。

⑸若此图位于东亚,则图示季节为为______________ 季,甲乙之间吹 ___________ 风。

⑹若此图为城市热力环流,则甲乙中代表城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讲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考点一:等温线图的判读1地理事物判读⑴判断南北半球①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减少。

②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增加。

⑵判断海陆位置和月份一陆南,七陆北(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大陆等温线就向哪方凸出)⑶判断寒暖流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出⑷判断地势高低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高。

⑸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2、根据等温线图,分析影响温度的因素影响温度的因素: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状况、地形、洋流)等⑴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分布: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原因分析:太阳辐射能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例子: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变化和缓。

⑵大气环流等温线分布:陆地局部等温线向某个方向弯曲原因分析:受冷空气或暖空气影响例子:美国中部平原冬夏季节的等温线分布⑶海陆状况等温线分布: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的弯曲方向不同原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例子:北半球冬夏季节等温线弯曲方向的改变⑷距海远近等温线分布: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原因分析: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例子:我国东南沿海等温线分布⑸盆地地形等温线分布:夏季形成炎热中心,冬季形成温暖中心原因分析: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夏季不易散热,冬季山岭阻挡冷空气进入。

例子:四川盆地冬季同纬度温暖中心;吐鲁番盆地夏季的炎热中心⑹山地地形等温线分布:等温线闭合,冬夏季均为低温原因分析: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例子:低纬地区的高山最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