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强化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

合集下载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改过去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的结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财产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

如何从宪法的高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私人财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必然引发我们对完善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的思考。

我国有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始于《共同纲领》,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的真正确立是1954年宪法。

五四宪法从第8条到第14条比较集中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及其限制作了规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经济也逐步得到恢复。

在此背景下,五届全国人大制定了八二宪法。

我国1982年《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通过的《宪法》第7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宪法》第16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由此可以看出,现行宪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不再局限或偏重于对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等生活资料的产权维护,而是将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置于同等位置。

2023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作文(5篇)读友吧_1

2023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作文(5篇)读友吧_1

2023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作文(5篇)2023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作文精选篇1国家领导人强调,“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修改宪法,正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

此次宪法修改,反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对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行了及时确认,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意志。

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才能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我们要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以宪法修改为契机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天下之事,无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首先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我们党首先要带好头,坚持依宪执政。

要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宪法法律保持敬畏之心,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历史证明,凡是宪法修改和实施得好的时候,法治就能发展进步,党和国家就能在法治轨道上不断进步。

反之,人民利益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宪法做出适当修改恰逢其时,将有效契合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打好基础,筑牢新时代治国安邦的“定海神针”。

宪法只有不断适合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做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民法典保护个人权益

民法典保护个人权益

民法典保护个人权益引言:个人权益,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大意义。

个人权益的充分保护不仅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为了确保个人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于2021年正式实施民法典。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法典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

一、人格权的保护人格权是个人享有基本人身尊严和自由的权利。

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保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在名誉权方面,透过民法典,个人的名誉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禁止他人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其次,个人形象权的保护也得到加强,禁止未经个人同意使用个人形象。

此外,通过规定人身自由权,民法典确保了个人的自由和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财产权的保护财产权是个人享有财产支配权的权利。

在民法典中,对财产权的保护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首先,民法典确立了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其次,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对财产权的保护机制,明确了个人财产的权属和保护程序。

此外,通过规定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民法典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

三、人身权的保护人身权是个人享有人身完整和健康权利的权利。

在民法典中,对人身权的保护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民法典规定了个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确保个人的身体和健康得到充分保护。

其次,通过规定婚姻家庭的基本原则,民法典保障了个人的婚姻自由和家庭权益。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离婚权和继承权等相关权益,确保个人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结论:民法典的实施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格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等方面的保护,民法典为个人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效防止了个人权益被侵害。

民法典的出台不仅是我国法治进程的重大进展,也为个人权益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民法典的理解和应用,以确保个人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保护私有财产促进世界和谐.doc

保护私有财产促进世界和谐.doc

保护私有财产促进社会和谐-针对在城市房屋拆迁、民营企业合同纠纷和农民转包土地过程中有些人利益受到损害,影响社会和谐的情况,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近日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私有财产权利法律保护研讨会上说:关于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的层面已经解决了,但是在观念和法律层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们国家的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954年的宪法,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但在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宪法保护私有财产已经形同虚设。

1978年宪法就把此项内容取消了,那时私有财产在中国的存在是非法的。

到了1982年宪法,对保护私有财产有一点突破。

王振民说,改革开放开始允许公民个人办企业,最后产生了很多的私有财产,对这些私有财产的保护,当时可以说是个法律困难。

1988年的宪法,使私营企业合法化,因此1988年的修宪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尤其2004年的修宪对私有财产保护,更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三个代表入宪,是有非常深层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意义的。

尽管宪法修改之后,对有关的立法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但是还不充分,王振民认为,现在对法律财产的保护还是不平等的,还应尽快制定国家补偿法,因为现在我们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你可以征用,但是必须要给予补偿,但是这个补偿的标准是什么呢?现在只有国家赔偿法,没有国家补偿法。

一些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对私有财产入宪的政治和经济意义还认识不够,也造成在行政和司法的实际操作中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利益,影响了个别地方的社会和谐。

因此,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应该从政治高度进一步强化保护私有财产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王振民说,还有一个问题是私营企业自己也要有一些转变,什么转变呢?宪法允许私营企业的存在,允许它发展,私营企业就要有一定的公益的社会责任感?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财富的分配,政府要强有力的介入。

我感觉政府通过税收的方法,对社会财富进行再次分配,肯定是必要的。

民法孟宪贵2024年修改部分

民法孟宪贵2024年修改部分

民法孟宪贵2024年修改部分《民法》是一部涉及广泛、深刻影响着国家法律体系和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自实施以来已经多次进行了修订和修改。

在2024年,民法还需要进一步修改,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对2024年修改的部分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人格权的保护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了对个人生命、健康、姓名、肖像权的保护。

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信息、隐私权等问题愈发凸显。

因此,2024年的民法修改应当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保护,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原则,以及违反规定的行为的法律责任。

此外,还应当规定针对个人信息泄露或侵犯隐私的救济途径与标准,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维护家庭稳定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当下社会的多样化发展,2024年的民法修改应当深化婚姻关系的平等性和自主性,强化夫妻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另外,应当对离婚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保障无辜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家庭暴力、虐待等问题也应当进行明确规定,加强对于家庭关系的司法保护。

三、财产权的保障私有财产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2024年的民法修改中,应当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首先,需要完善对财产权的产生、转让、继承、保护等规定,明确财产权的界定和保障范围。

其次,应当加强对经济秩序的保护,规定对于违法经济活动和侵犯财产权的法律责任。

此外,还应当对公私财产的界定和保护做进一步的规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合同法的完善合同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2024年的民法修改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合同法律制度,以促进契约精神的发展。

首先,需要完善对合同的成立、解释、履行、变更和终止等规定,明确合同的法律效力和法律责任。

其次,应当规范各类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减少契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此外,还应当对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下的合同问题进行规范,保障公平交易和消费者权益。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答案)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全国)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否定秘密法,通过将刑书铸在鼎器上,强调法治的作用,可知其属于法家思想,与“一断于法”思想一致,A项正确;荀子的唯物论思想“天行有常”强调自然规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属于孔子的儒家思想,“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属于墨家思想,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019·广东佛山一中高一月考)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

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

这反映了统治者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也有刑法,只是并未成文,故A项错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并非为了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故B项错误;刑法从“并无公开条文”到“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反映了刑法由不成文到成文的演变,这是适应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逐渐衰落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刑法,未体现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论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的完美

论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的完美

制度的完美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的完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私有财产权的出现与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保护,为公民的财产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促进公民财产权的更好保障。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私有财产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所有的财产,并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私有财产权定义私有财产权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房屋、家具、衣物、存款、车辆等私人财产。

私有财产权的范围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定义公民的私有财产必须合法取得,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合法性排他性不可剥夺性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具有排他性,即排除他人非法干涉和侵犯。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可被剥夺。

030201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尊严和幸福的追求。

保障人权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03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依据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宪法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实践对于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宪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

中西方私有财产保护法哲学探源

中西方私有财产保护法哲学探源

中西方私有财产保护法哲学探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私有财产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西方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私有财产保护观念和法律制度。

深入探究中西方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哲学渊源,对于理解当今社会的财产制度和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的私有财产保护观念深受儒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的理念,主张以道德规范来调整社会关系。

在财产问题上,儒家提倡“均贫富”,认为财富应该在社会成员之间相对公平地分配,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种观念并非完全否定私有财产,而是更注重财产分配的公正性和社会秩序的平衡。

法家则侧重于以严刑峻法来规范社会行为,包括对财产的保护。

法家认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执法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君主的权威。

在私有财产方面,法家主张通过法律来确定财产的归属和保护权利,对于侵犯私有财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

然而,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皇权至高无上。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皇帝可以随意剥夺臣民的财产,私有财产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此外,传统的家族观念也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产生了影响。

家族财产往往被视为集体所有,个人在家族中的财产权利相对较弱。

相比之下,西方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财产具有天然的权利。

罗马法更是对私有财产保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立了所有权、用益权、抵押权等一系列财产权利制度。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神学对私有财产的看法较为复杂。

一方面,基督教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认为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是有罪的;另一方面,教会也承认私有财产在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并通过教会法对财产的继承、捐赠等进行规范。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社会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人拥有自由支配财产的权利。

宪法修改2004

宪法修改2004

宪法修改20042004年,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修改,成为了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这次修改不仅是宪法自身发展的一次重要进步,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里程碑。

本文将从宪法修改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效果及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对2004年《宪法》修改进行详细阐述。

一、宪法修改的背景在2004年之前,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历了几次修改。

自1982年新宪法施行以来,宪法已经成为国家基本法的根本体现。

尽管宪法在保护国家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宪法的某些规定逐渐显现出需要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国家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领导层认识到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现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2004年《宪法》修改成为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法治化手段应对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二、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修改后的宪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明确市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修改旨在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调控职责,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4年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条款,标志着国家对人权保障的法律承诺。

此条款的加入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人权保障的重视,也为日后进一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修订后的宪法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明确了“国家依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原则。

这一修改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经济中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承诺,回应了社会对财产权利保护的广泛诉求。

基于民商法范畴的私有财产保护问题研究

基于民商法范畴的私有财产保护问题研究

-17-职工法律天地2017 年第 8 期法学研究zhigong falv tiandi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私有财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民商法中私有财产保护的建议:一是健全民商法相关内容,二是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三是要完善侵权行为法,四是加强民商法执行监管。

关键词:民商法;私有财产;保护问题由行政法、民商法、刑法以及经济法等构成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体系,在当个人私有财产和私有经济受到损害并向有关部门及法律申请保护时,主要行为人向国家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违法行为人则向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以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

因此,能够最直接地保护私有经济和私有财产的法律就是民商法,民商法的研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在私有财产保护方面存在的漏洞1.法律监督力度不足私有财产因其私有性比之共有财产而言,缺少强有力的国家保护,同样也缺少了有效的监督机构的设置,法律在监督方面的力度严重不足,导致私有财产维护者的力量很薄弱。

2.法律的意识不深民法主要涉及物权法和债权法方面,而涉及公司法、企业法和保险法的是商法。

尽管当前有作为基本法的民法和特别法的商法对私有财产进行相应的保护,但是当前人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很淡薄,私有财产权的问题没有作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来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也导致了私有财产权在人民生活实践上的落实不够充分。

二、加强民商法中私有财产保护的建议民商法对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保护而言,是一个有效的“保护罩”,而想要民商法发挥出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作用,就必须重视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不断健全民商法相关内容,从而推进民商法法律体系完善进程;加强民商法执行监管,为执法人员提供规范性依据。

1.完善民商法相关内容社会的发展,对原有的民商法提出了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民商法比较不断完善和进步。

对此,立法部门人员有必要进一步健全民商法相关内容,促进民商法法律体系的完善。

例如,将网络技术下的微信转账、Q 币等私有财产列入国家民商法相关规定中,以更好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1、建立理论模型所使用的数理逻辑形式( )1.是科学而全面的2.是难以进行精确推理的3.一般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4.一般会忽略一些"次要要素"标准答案:D2、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 )1.经济人假定2.人的有限理性3.人的学习能力4.道德人假定标准答案:A3、抗拒全球化风险的最好方式是( ).1.参与全球化2.回避全球化3.闭关锁国4.通过贸易壁垒保护民族产业标准答案:A4、外推预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 )1.未来是可预测的2.人是有推导能力的3.过去的趋势会向未来延续4.政策的既有信息是可延续的标准答案:C5、判断政策效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包括( )1.两两比较法2.指数法3.排除法4.词典排序法标准答案:B6、理论模型预测是一种( )1.数字化理论预测2.唯象描述3.分析预测4.推导性预测标准答案:C7、系统文化和过程文化对于政策的作用是( ).1.无效的2.决定性的3.直接的4.间接的标准答案:D8、下列政策手段中不是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是( ).1.关税壁垒2."绿色壁垒"3.举证壁垒4.非关税壁垒标准答案:C9、政策评估工作应该具有( ).1.简捷性2.时间性3.保密性4.批判性标准答案:D10、界定问题事实上是政策分析的( ).1.全部工作2."预研究"3.最后环节4."再研究"标准答案:B1、依靠政府管制解决公地悲剧往往不能成功,原因在于()1.政府可能追求自身利益2.政府信息不完备3.管制成本太高4.强制性不够标准答案:B,C,D2、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包括()1.信息的不完备2.对私人部门的反应难以预期3.内在性4.寻租与腐败标准答案:A,B3、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 ).1.国家经济研究局2.对外关系委员会3.全国计划学会4.布鲁金斯学会标准答案:A,B,C,D4、政策方案类型包括( )1.直接的货币方案2.间接的货币方案3.直接的非货币方案4.间接的非货币方案标准答案:A,B,C,D5、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1.经济人假定2.人的有限理性3.人的学习能力4.个体行动者具有完备的信息标准答案:A,D1、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很多政策的生命周期延长了.()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2、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一致同意规则的外部成本为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4、阿尔蒙德等人将政治文化分为系统文化,过程文化,环境文化.()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5、较稳定的普适价值和信念能使一个难以驾驭的复杂世界更易于我们管理.()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1.矛盾关系2.等价关系3.平性关系4.交叉关系标准答案:D2、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 ).1.文艺复兴2.民权运动3.产业革命4.二次大战标准答案:C3、外部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 ).1.继续增强2.进一步减弱3.保持不变4.以上答案均是错误的标准答案:A4、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 ).1.失败2.降到最低3.不可或缺4.逐步减少标准答案:C5、最为有效的展示政策方案的方法是( )1.词典排序法2.两两比较法3.满意程度法4.三者都不是标准答案:D6、在传统社会中对世袭地位的认同属于( ).1.系统文化2.过程文化3.政策文化4.生态文化标准答案:A7、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 ).1.加大政府干预2.减少政府干预3.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4.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标准答案:B8、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将地理条件因素看作是影响国家历史进程的( ).1.决定因素2."长变量"3."短变量"4."恒定量"标准答案:B9、设计政策方案需要( ).1.让更多类型的方案进入视野2.简化方案3.统一方案的类型4.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标准答案:A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外在制度对内在制度的歧视和排外现象有校正作用2.外在制度会强化垂直结构3.外在制度具有排外性4.外在制度往往带来低效和不公平标准答案:A1、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包括()1.信息的不完备2.对私人部门的反应难以预期3.内在性4.寻租与腐败2、下列人员中著名的政策分析家包括().1.波普尔2.奎德3.斯托基4.魏墨标准答案: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有效地阐明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2.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3.评估工作应该具有批判性4.理性方法是完美的标准答案:A,B,C4、批判复合主义倡导的主要原则有().1.多元操作主义2.多重研究方法3.多变量分析4.多重分析综合标准答案:A,B,C,D5、下面可以当作公域物品处置的是()1.国防2.消防3.城市绿化4.公共卫生1、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2、一致同意规则的外部成本为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理性必然导致最佳的公共政策.()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4、美国的现代政策研究一开始主要侧重于大型城市问题.()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5、公共政策完全体现了政策主体的意志和价值观.()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1、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 ).1.加大政府干预2.减少政府干预3.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4.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标准答案:B2、决策制度涉及的内容有( ).1.最高决策者是谁2.决策者的个人能力3.决策集体的执政能力4.决策的内容标准答案: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外在制度对内在制度的歧视和排外现象有校正作用2.外在制度会强化垂直结构3.外在制度具有排外性4.外在制度往往带来低效和不公平标准答案:A4、一般说来,违法习俗和礼貌的代价是( )1.名声受损2.产生内疚3.利益受损4.受到惩罚标准答案:A5、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关税政策( )1.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3.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是对效率的惩罚和对工业的破坏标准答案:D6、影响公共政策的内部环境因素中的制度与政治系统自身因素中的政治制度之间( ).1.没有清晰的界限2.有清晰的界限3.完全一致4.完全不同标准答案:A7、新制度主义经常把文化称为( ).1."软制度"2."外在制度"3."价值尺度"4."道德约束"标准答案:A8、恩格尔系数是( )1.一种指数法2.是一种图示法3.一种间断时间序列分析4.一种表格法标准答案:A9、政策评估工作应该具有( ).1.简捷性2.时间性3.保密性4.批判性标准答案:D10、外部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 ).1.继续增强2.进一步减弱3.保持不变4.以上答案均是错误的标准答案:A1、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包括()1.信息的不完备2.对私人部门的反应难以预期3.内在性4.寻租与腐败标准答案:A,B2、亚当?斯密等人主张( )1.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2.干预最多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3.政府尽量少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4.政府尽量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标准答案:A,C3、从理论上说,市场要实现对商品或服务的有效配置,应该满足的条件包括 ()1.消费者是正确而诚实的2.这些商品或服务是私人物品3.生产和消费没有外部性4.市场是竞争性的标准答案:A,B,C,D4、相容集团可以分为()1.特权集团2.中间集团3.显集团4.潜在集团标准答案:A,B,D5、决策制度涉及( )1.决策的合法程序2.决策原则3.最高决策者是谁4.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标准答案:A,B,C,D1、美国的现代政策研究一开始主要侧重于大型城市问题.()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2、设计政策方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3、较稳定的普适价值和信念能使一个难以驾驭的复杂世界更易于我们管理.()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4、计划不一定是公共政策,政策应该包含计划.()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5、在当前中国社会中,强调"结果平等"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只需要形式公正,程序公正.()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1、P=f(G,E)表达的关系是( ).1.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2.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3.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4.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标准答案:B2、系统文化和过程文化对于政策的作用是( ).1.无效的2.决定性的3.直接的4.间接的标准答案:D3、如果集体行动和市场活动产生的结果与某一个人的偏好相悖,人们可以考虑的行动类型包括( )1.退出,创新和忠诚2.声音,反抗和容忍3.谈判,交易和妥协4.退出,声音和忠诚标准答案:D4、理论模型预测是一种( )1.数字化理论预测2.唯象描述3.分析预测4.推导性预测标准答案:C5、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 ).1.马克思,恩格斯2.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尼采,弗洛伊德标准答案: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集团越大,个人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就越大2.提供集体物品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团体的部分成员3.区分一个集团是何种集团的依据是集团的规模4.一般说来,公益性集团的行动能力较弱标准答案:B7、正式化内在规则( )1.是以正规的方式发挥作用并被强制的2.是外部加于社会并要求共同体成员遵守的规则3.包括习惯和内化规则4.包括习俗和礼貌标准答案:A8、政策科学家在进行政策研究时的起点一般是( ).1.界定政策问题2.发现因果关系3.确定政策目标4.明确利害相关者标准答案:A9、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公共政策往往( ).1.对个人思想的放松控制倾向2.对个人行为的放松控制倾向3.出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倾向4.出现对私有财产的剥夺倾向标准答案:D10、最常用的经济可行性评估方法是( )1.成本-收益分析2.敏感性分析3.净现值评估4.剩余价值计算标准答案:A1、下列属于内在制度的是()1.民法2.习惯3.礼貌4.习俗标准答案:B,C,D2、当代公共政策的特征有( )1.统治政治进一步强化2.政策问题日益复杂3.政策的合法性受到重视4.政策预期和政策结果趋于一致标准答案:B,C3、公共政策的内涵可以回答( )1.为什么干预2.谁来干预3.用什么干预4.干预什么人标准答案:A,B,C,D4、从理论上说,市场要实现对商品或服务的有效配置,应该满足的条件包括 ()1.消费者是正确而诚实的2.这些商品或服务是私人物品3.生产和消费没有外部性4.市场是竞争性的标准答案: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有效地阐明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2.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3.评估工作应该具有批判性4.理性方法是完美的标准答案:A,B,C1、只用行政命令往往会导致不佳的政策后果.()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2、一致同意规则的外部成本为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理性必然导致最佳的公共政策.()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4、阿尔蒙德等人将政治文化分为系统文化,过程文化,环境文化.()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5、许多制度也可以被称作政策.()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1、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关税政策( )1.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3.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是对效率的惩罚和对工业的破坏标准答案:D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政策展示和建议的方法是( )1.两两比较法2.确定满意程度法3.无绝对优势选项法4.投票表决法标准答案:D3、外部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 ).1.继续增强2.进一步减弱3.保持不变4.以上答案均是错误的标准答案:A4、"马太效应"指的是( )1.越是利益受到损害,其利益就应当受到更多的补偿2.社会经济越发达,政府职能越广泛3.越是利益受到损害,越是缺少利益诉求的渠道,越是容易受到进一步的利益损害4.社会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化越严重标准答案:C5、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 ).1."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2."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3."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4."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标准答案:A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政治可行性评估没有公认的方法,但基本有量化标准2.政治可行性评估既没有公认的方法,也基本没有量化标准3.政治可行性评估虽然有公认的方法,但基本没有量化标准4.政治可行性评估的方法同经济可行性评估的方法大致相同标准答案:B7、界定问题事实上是政策分析的( ).1.全部工作2."预研究"3.最后环节4."再研究"标准答案:B8、政策评估工作应该具有( ).1.简捷性2.时间性3.保密性4.批判性标准答案:D9、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2.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3.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4.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标准答案:A10、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 ).1.遗产基金会2.布鲁金斯学会3.商业圆桌委员会4.三边关系委员会标准答案:B1、下面属于外在制度的是()1.商法2.公法3.习惯法4.刑法标准答案:A,B,D2、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1.经济人假定2.人的有限理性3.人的学习能力4.个体行动者具有完备的信息标准答案:A,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有效地阐明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2.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3.评估工作应该具有批判性4.理性方法是完美的标准答案:A,B,C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 ).1.国家经济研究局2.对外关系委员会3.全国计划学会4.布鲁金斯学会标准答案:A,B,C,D5、多元的政策评估标准包括( ).1.经济可行性标准2.技术可行性标准3.政治伦理可接受性标准4.行政可操作性标准标准答案:A,B,C,D1、影响公共政策的"变量"是一元的.()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2、政策的评估过程也是一个反馈过程.()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政策科学家多将政策问题视为政策研究的起点.()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4、一致同意规则的外部成本为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5、利益集团是由一些有相同或相似利益诉求的人们为争取, 保障自己的权益而结成的团体.()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1、政策评估和展示属于分析工作的( )1.前期内容2.中后期内容3.贯穿全过程的内容4.后续内容标准答案:C2、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公共政策往往( ).1.对个人思想的放松控制倾向2.对个人行为的放松控制倾向3.出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倾向4.出现对私有财产的剥夺倾向标准答案:D3、集团争取利益的能力( )1.与集团规模无关2.与集团性质有关3.与集团规模,集团类型都无关4.与集团规模和类型都有关标准答案:B4、散点图可以用来( )1.反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3.测量贫富差距4.分析经济发展速度标准答案:B5、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 ).1.失败2.降到最低3.不可或缺4.逐步减少标准答案:C6、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1.辩护过程2.展示过程3.整合过程4.反馈过程标准答案:D7、各色各样的政策分析具有( ).1.类似的大致环节2.完全不同的环节3.完全一样的环节4.以上选项均错标准答案:A8、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 ).1.合理性,科学性2.计划性,操作性3.经济性,全面性4.综合性,权威性标准答案:A9、政策科学家在进行政策研究时的起点一般是( ).1.界定政策问题2.发现因果关系3.确定政策目标4.明确利害相关者标准答案:A10、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 ).1.加大政府干预2.减少政府干预3.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4.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标准答案:B1、当代公共政策的特征有( )1.统治政治进一步强化2.政策问题日益复杂3.政策的合法性受到重视4.政策预期和政策结果趋于一致标准答案:B,C2、下列人员中著名的政策分析家包括().1.波普尔2.奎德3.斯托基4.魏墨标准答案: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有效地阐明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2.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3.评估工作应该具有批判性4.理性方法是完美的标准答案:A,B,C4、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1.经济人假定2.人的有限理性3.人的学习能力4.个体行动者具有完备的信息标准答案:A,D5、下列属于内在制度的是()2.习惯3.礼貌4.习俗标准答案:B,C,D1、政策的评估过程也是一个反馈过程.()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2、利益集团是由一些有相同或相似利益诉求的人们为争取, 保障自己的权益而结成的团体.()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一致同意规则的外部成本为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4、决策制度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5、理性必然导致最佳的公共政策.()2.错误标准答案:B1、公共政策的主体( )1.就是国家行政机关2.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3.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4.全体公民标准答案:B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 ).1.马克思,恩格斯2.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尼采,弗洛伊德标准答案:B3、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通常需要进行分析的变量( )1.包括多个2.只有一个3.包括全部4.只有少数几个标准答案:A4、在传统社会中对世袭地位的认同属于( ).1.系统文化2.过程文化3.政策文化4.生态文化标准答案:A5、界定政策问题时,要做的工作包括( )1.找到解决方案2.找到问题的成因3.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4.设计评估标准标准答案:B6、建立理论模型所使用的数理逻辑形式( )1.是科学而全面的2.是难以进行精确推理的3.一般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4.一般会忽略一些"次要要素"标准答案:D7、一般说来,违法习俗和礼貌的代价是( )1.名声受损2.产生内疚3.利益受损4.受到惩罚标准答案:A8、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 ).1.农村问题2.政府问题3.大型城市问题4.小城市问题标准答案:C9、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1.辩护过程2.展示过程3.整合过程4.反馈过程标准答案:D10、污染物浓度指数不能体现污染物对人和环境的不同危害程度的原因是( )1.不同污染物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不一样2.不同污染物的浓度不应该相加3.所有的测量数据不准确4.综合指数不能反映具体的细节问题标准答案:D1、亚当?斯密等人主张( )1.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2.干预最多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3.政府尽量少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4.政府尽量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标准答案:A,C2、阿尔蒙德等人将政治文化分为( )1.政策文化2.生态文化3.过程文化4.系统文化标准答案:A,C,D3、决策制度涉及( )1.决策的合法程序2.决策原则3.最高决策者是谁4.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标准答案:A,B,C,D4、制度的功能包括()1.安排了人与他人,组织之间的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方式2.节约交易成本3.导致社会秩序4.使人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标准答案:A,C,D5、根据奥尔森的观点,集团利益实现的条件包括()1.成员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2.集团中的人数很少3.集团是相容集团4.存在强制性手段标准答案:B,C,D1、较稳定的普适价值和信念能使一个难以驾驭的复杂世界更易于我们管理.()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2、对投票规则的精心选择不能让集体拥有理性,但可以降低决策的预期成本.()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美国的现代政策研究一开始主要侧重于大型城市问题.()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4、设计政策方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5、决策制度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1、决策制度涉及的内容有( ).1.最高决策者是谁2.决策者的个人能力3.决策集体的执政能力4.决策的内容标准答案:A2、下列关于社会系统核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指标可能带有人为偏见,难以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变化2.它比社会试验方法优越3.随着范畴的不同,实验对象会随时改变态度4.只有监测客观状况的指标才是客观的标准答案:A3、政策科学家在进行政策研究时的起点一般是( ).1.界定政策问题2.发现因果关系3.确定政策目标4.明确利害相关者标准答案:A4、正式化内在规则( )1.是以正规的方式发挥作用并被强制的2.是外部加于社会并要求共同体成员遵守的规则3.包括习惯和内化规则4.包括习俗和礼貌标准答案:A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将地理条件因素看作是影响国家历史进程的( ).1.决定因素2."长变量"3."短变量"4."恒定量"标准答案:B6、理性方法( ).1.是完美的2.有无法避免的缺陷3.有缺陷但可以避免4.容易产生"拍脑袋"方案标准答案:B7、政策评估和展示属于分析工作的( )1.前期内容2.中后期内容3.贯穿全过程的内容4.后续内容标准答案:C8、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 )1.经济人假定2.人的有限理性3.人的学习能力4.道德人假定标准答案:A9、恩格尔系数是( )1.一种指数法2.是一种图示法3.一种间断时间序列分析4.一种表格法标准答案:A10、阿罗悖论表明( )1.人们没有稳定的偏好2.集体像个体一样拥有理性3.集体往往没有理性4.个体和集体都没有理性标准答案:C1、下列人员中著名的政策分析家包括().1.波普尔2.奎德3.斯托基4.魏墨标准答案:A,B,C,D2、当代公共政策的特征有( )1.统治政治进一步强化2.政策问题日益复杂3.政策的合法性受到重视4.政策预期和政策结果趋于一致标准答案:B,C3、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 ).1.国家经济研究局2.对外关系委员会3.全国计划学会4.布鲁金斯学会标准答案:A,B,C,D4、自主治理失败的内在因素有()1.当事人互不信任2.内部强有力者可以从混乱中获利3.外部当局希望在混乱中得利4.没有共享一个未来的意识标准答案:A,B,C,D5、阿尔蒙德等人将政治文化分为( )1.政策文化2.生态文化3.过程文化4.系统文化标准答案:A,C,D1、自然条件通常是决定公共政策的首要条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2、一致同意规则的外部成本为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尽量做到"价值中立",所以政策分析者可以抛开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因素.()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4、理性方法可以帮助分析者简化对象,理清关系.()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A5、二次大战后公共政策研究由英国扩散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正确2.错误标准答案:B1、政策评估工作应该具有( ).1.简捷性2.时间性3.保密性4.批判性标准答案:D2、决策质量的主要标准应该是( ).1.能否使决策者受益2.能否使绝大部分人受益3.能否使少部分人受益4.能否使特定人群受益标准答案:B3、P=f(G,E)表达的关系是( ).1.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2.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3.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4.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标准答案:B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 ).1.农村问题2.政府问题。

学习一章两法心得体会

学习一章两法心得体会

学习一章两法心得体会党员1XX年5月8日,我对“一章两法”进行了学习。

“一章”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两法”分别指的是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通过对“一章两法”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我对“一章两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党章和“两法”的学习,我对共产党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绝不挑三拣四,绝不拈轻怕重,绝不推诿扯皮;对待组织绝对忠诚,绝不欺上瞒下,绝不阴奉阳违,绝不做两面人。

既然是先锋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始终以宪法和其他法律行为为准则,对违背宪法法律精神的事坚决不做,违背宪法法律精神的话坚决不说,违背宪法法律精神的朋友坚决不交。

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要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不法行为作斗争,要敢于向腐败行为亮剑。

我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自己的下属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经常对自己的下属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和教育,经常带领自己的干部队伍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和进行宪法宣誓。

通过丰富多样的廉政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锤炼一支遵纪守法、积极作为、奋发图强、努力进取、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

为实现我县的脱贫攻坚、黄河滩区迁建、环境污染整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一章两法”的学习,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使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构筑全面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体系,将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和社会实践中。

通过对“一章两法”的学习拓展了我的视野,使我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形式有了更加透彻和更加清醒的认识,增强了我把握大局和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增强了我当好政府领导参谋和协调好各个职能部门工作的能力,增强了我研判分析问题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式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式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式摘要: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引导经济发展为主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主导推进公民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发展;尊重个人自由;强化劳动监察和劳动保障制度;强化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公共利益优先相结合;对少数人群权利实行积极差别待遇和特殊保护;在权利救济上强化人大职能和扩大司法救济范围等。

关键词:人权,人权保障,权利救济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和应该享有的权利。

十届二次人大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对我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权事业成果的确认,也预示着我国人权事业在今后将有更大的进展。

“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人权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本文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下,在城市也存在3000多万的失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必须要把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基本的、最首要的人权予以尊重和保障。

道理很简单,其它的大多数人权的实现,要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权利主体就消失了。

主观原因是执政党和国家的性质。

党和国家代表人民利益,当然包括协调各阶层人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利益冲突,但并不是没有倾斜,在各种利益矛盾、利益冲突中,党和国家首先要代表、要维护人民的生存和基本发展的利益和权利。

如果没有这一点,党和国家代表人民利益就会沦为一句空话。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应该采取何种基本方式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税收,由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这一权利的实现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经济实现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在邓小平同志主导下,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本身就体现了对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尊重。

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专题解读

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专题解读

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专题解读摘要:一、引言1.阐述民法典物权编的重要性2.介绍本文的专题解读目的二、民法典物权编的主要内容1.物权编的立法背景2.物权编的基本原则3.物权编的核心条款解析三、有恒产者更有恒心的意义1.财产权保障的重要性2.民法典物权编对财产权的强化保护四、物权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1.百姓财产权益的保障2.经济领域的应用与影响3.社会管理秩序的维护五、物权编的实施与展望1.物权编的实施现状2.存在的问题与挑战3.未来完善与发展方向六、结论1.民法典物权编的价值与意义2.全社会共同维护和推进物权法治正文: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专题解读随着我国民法典的正式实施,物权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旨在构建完善的物权法治体系,进一步强化对人民群众财产权益的保障,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

本文将对民法典物权编进行专题解读,分析其核心条款,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影响,并展望物权编的未来完善与发展方向。

一、引言民法典物权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物权编是对我国物权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完整化、科学化,使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物权编的立法,既是对既有法律制度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人民群众财产权益的有力保障。

本文旨在通过对物权编的解读,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部法律,从而维护自身权益。

二、民法典物权编的主要内容1.物权编的立法背景物权编的立法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四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2.物权编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物权编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平等原则,保障各类主体依法享有平等的物权;二是保护产权原则,强化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三是公平原则,确保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四是诚信原则,要求各方主体在物权交易中遵循诚信、公平、自愿的原则。

强化对私有财产的刑事法律保护

强化对私有财产的刑事法律保护
物 质 、 坏 交 通 工 具 等 罪 名 : 坏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秩 破 破 序 罪 巾第 1 3 公 司企 业 人 员 受 贿 罪 、第 1 5 高 利 转 6条 7条
贷 罪 、 1 6 非 法 吸 收 公 众 存 款 罪 、 1 0 第 1 1 证 第 7条 第 8、 8条 券 期 货 犯 罪 、 1 6、 1 7 违 法 发 放 贷 款 罪 、 五 节 第 8 第 8条 第
金 融 诈 骗 罪 、 七 节 侵 犯 知 识 产 权 罪 、 八 节 扰 乱 市 场 第 第
律 体 系 中起 着 保 障 法 的 作 用 .加 强 刑 法 对 私 有 财 产 的
保 护 意义极 为重要 。

秩 序 罪 ; 犯 公 民人 身 权 利 、 主 权 利 罪 中 第 2 9 绑 侵 民 3条 架 罪 ;妨 害 社 会 管 理 秩 序 罪 中 第 3 2 窝 赃 销 赃 罪 : 1条 军
法第 2 明确规 定 刑法 的任务 之 一 就是 保 护公 民私人 条 所 有 的 财 产 ,这 一 规 定 是 宪 法 对 私 有 财 产 的 保 护 在 刑
法 领 域 的具 体 化 。 同 时 刑 法 在 总 则 中对 私 有 财 产 的 范 围 作 了列 举 式 界 定 .刑 法 第 9 条 明 确 规 定 公 民私 人 所 2
财 产 是 人 类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物 质 前 提 .合 法 的 私 有 刑 法 分 则 中 另 一 类 侵 犯 财 产 权 利 的罪 名 是 以 侵 犯 其 他 利 益 为 主 间 接 侵 犯 财 产 权 利 的 罪 名 .这 些 罪 名 具
财 产 不 受 侵 犯 是 现 代 社 会 所 认 同 的 基 本 法 则 .0 4 3 20 年 月1 4日 第 十 届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二 次 会 议 通 过 了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宪 法 修 正 案 》 明 确 规 定 “ 民 的 合 法 , 公 私 有 财 产 不 受 侵 犯 ” 这 一 规 定 提 升 了 私 有 财 产 保 护 的 . 法律 地位 , 一 步完善 了私有 财产保 护 的法律 制度 。 进 宪

昔日好友的房产大战

昔日好友的房产大战

昔日好友间的房产大战—案例分析11法学2班 1120600204 沈燕一、案情回顾1999年冯惠平(原告)、潘林生夫妇经营的石材厂与欧阳伙耿做生意因会计失误导致破产,为了使妻子冯惠平名下的房屋不被法院查封,7月冯夫妇与好友朱志明(第二被告)签订房屋转让协议,名义上将房屋过户到朱志明名下,实际上仍由冯夫妇居住,房屋只用于抵押对朱志明的13万元债务,双方约定3年内还清欠款,否则变卖房屋。

2002年潘林生情况没有好转,为了使房屋不被变卖,潘林生找到好友万光华(第一被告),万光华答应将房屋转到自己名下代为保管,并拿出10万元替潘林生还债,双方于2002年签订房屋转让协议,将房屋转到万光华名下,万光华取得房产证和房屋产权登记证明,口头约定潘林生什么时候还钱万光华什么时候归还房屋。

2004年由于潘林生丝毫没有还款赎房的意思,万光华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请律师写了公证,双方声明2002年的协议作废,潘林生于2005年2月28号前还款,包括1996年的借款本息共172000元,且双方签订了租房协议,约定潘林生每年支付3000元用于租房,其后跨度四年,万光华出于朋友情谊多次与潘林生续签租房协议。

2011年由于潘林生违约并找借口不还款且不搬出房屋,万光华无奈之下将冯夫妇赶出了家门,冯夫妇无家可归,便将昔日好友朱志明、万光华告上了法庭。

二、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冯惠平与两被告签订了转让协议,将房屋过户到其名下,虽在书面协议之外口头约定了房屋回赎事宜,但将房屋过户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实际完成了过户手续;房屋过户到万光华名下,潘林生多次与其签订租房协议,对房屋的归属及利用均有明确规定,潘林生虽自称没文化不识字一直认为是向万光华支付借款利息,但在2004--2010年长达七年的时间内对租房协议内容不应该不知情,显然不符合常理,所以认定该不动产物权转让是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2011年10月10日法院作出判决:房屋经依法登记发生物权变动,被告人万光华取得争议房屋的所有权,驳回原告方的诉讼请求。

为什么自由市场经济如此重要?

为什么自由市场经济如此重要?

为什么自由市场经济如此重要?自由市场经济体系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主张在政府限制最少的情况下,由行业中的各个参与者决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定价、供应、需求等各个因素。

自由市场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其重要性。

一、自由市场经济提高了经济效率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个体在市场上自主选择购买或销售商品和服务,生产企业也能灵活地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在市场价值的约束下,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竞争和创新各自为政的环境也有利于企业发挥其最大潜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自由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市场机制可以调控市场价格,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效益高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低效率企业则会被市场淘汰。

这样,市场中坚持竞争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群体,则会形成新的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三、自由市场经济强化了私有财产制度保护作为市场供给和服务的核心,私有财产制度在自由市场经济中被以及尊重、保护、强制执行。

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创新意愿和工作热情,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投资信仰,鼓励他们创造更多财富。

四、自由市场经济降低了政府支配的过多政府干预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管理方式,但是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它会排挤、压制和摧毁市场的发展。

而自由市场经济则对商界和企业界的经营活动保持中性态度,从而为新的自我调整和发展创造了自由环境。

总结自由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越性,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自由市场机制是一个最理想的选择。

虽然有时候市场也会出现一定的混乱和不稳定的周期,但从长期上来看,自由市场经济还是可以为国家和个人创造最大的利益。

宪法解读私有财产保护

宪法解读私有财产保护

宪法解读私有财产保护私有财产作为宪法所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中国宪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宪法解读的角度出发,探讨私有财产保护的意义、原则和限制,以及相关的法律保障与实践。

一、私有财产保护的意义私有财产保护是现代社会法治的基石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保障个人财产权益,更重要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私有财产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公平正义:私有财产保护确保了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防止他人对私有财产的侵犯,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 促进经济繁荣:私有财产保护激发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加了投资和创新的动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保障社会稳定:私有财产保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它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二、私有财产保护的原则和限制私有财产保护在宪法中确立了一系列的原则和限制,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平等原则:在私有财产保护中,法律应当对公民和法人平等适用,不论其私有财产的来源和性质,都应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

2. 国家利益优先原则:国家有权对私有财产实施必要的管理、调整和限制,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

3. 拨乱反正原则:宪法规定,“非法的倒手倒帐、骗取财物和其他非法侵占财产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并将财物返还合法所有者。

4. 保障权益原则: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益,保障公民拥有和依法使用财产的权利。

三、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保障与实践为了有效保护私有财产权益,我国在法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和保障措施,并付诸实践。

下面将从法律保护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

1. 法律保护我国法律体系中包含了诸多与私有财产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这些法律为私有财产的产生、流转、保护和继承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制度和依据。

2. 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中国积极推动私有财产保护。

民法典与个人权益

民法典与个人权益

民法典与个人权益近日,中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我国首部综合性的民法典,它对个人权益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民法典与个人权益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个人权益的概念及特点个人权益是指个人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和受到的保护。

它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等多个方面。

1. 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身体健康、生命权、姓名权、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

例如,民法典规定了对人身权利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虐待妇女、禁止虐待未成年人等。

2. 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对财产的支配和利用权利。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包括对个人财产的合法继承、占有和处分等权利。

3. 精神权利精神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知情权、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

民法典对于精神权益的保护,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既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也禁止了他人对个人精神权益的侵犯。

二、民法典对个人权益的保护作为一部法律法规,民法典通过明确的规定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为个人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1.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尤为重要。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经个人同意,他人不得非法收集、存储、使用和传播个人信息,这为个人信息的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明确对人格权益的保护人格权益是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民法典对人格权益给予了明确的保护。

例如,明确规定了个人名称的保护、个人肖像权的保护等,旨在有效保护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尊严和自由。

3. 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民法典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法律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地位和保障。

三、民法典对人身权利的保护作为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人身权利受到民法典的特别关注和保护。

1. 强化对人身权利的保护民法典规定了人身权利的保护原则和具体措施,包括禁止虐待、禁止歧视、保护妇女权益等。

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