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简介茨威格简介

合集下载

茨威格

茨威格

人物传记
人物内心的揭露 两种方式 一,作家自己揭露 《家庭女教师》等 二,人物本身袒露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 时》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关于小说的几点分析
1,赞叹了女主人公道德上的纯净和精神上的完美
2,永恒的爱之心灵绝唱
1. 无私、诚挚、自我奉献的爱
2. 暗恋的心结
3,男性权力-游戏爱情
弗洛伊德与茨威格
A,通信集 B,茨威格小说与弗洛伊德学说的联系与区别
徐静蕾离茨威格有多远
艺术效果
1,细微的心理刻画、 “灵魂的独白”
2,主体部分采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叙
述方式(如清泉、如诉如泣、真实
感人)
3,情节始终高涨不衰,扣人心弦
4,激情的强化处理
心理描写的总体艺术
1,细腻心理描写、因人物的心理而生动(理 性展开的叙述体) 传统:人物敞开心扉、与之同感、经历其境, 有叙述逻辑“我想”、”我思“等话语。 现代:没有听话者、纯粹人物话语,打破时 空自由联想、梦幻与清醒意识交织的扑朔 迷离的心理活动
• 全篇结尾,可谓点睛之笔。当作家R先生读完信后 • 些感悟,可怎么也想不起她是谁。 • “这些回忆模模糊,朦胧不清,宛如一块沉在水底的 石头闪烁不定、飘时,书桌上的 那只兰色水晶花瓶第一次是空的。他悚然一,顿觉 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浮不定, 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 作者点染笔在此嘎然而止,如曲尽音绕,其意蕴深远, 令人回味穷。
茨威格
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 作家。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7)以细腻的 心理描写见长,传记著作《三大师》(1920)也很有 名。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3日),是著名的奥地利犹太裔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3日),是著名的奥地利犹太裔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3日),是著名的奥地利犹太裔作家。

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

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工厂主,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

在中学时代,他深受尼采和霍夫曼斯塔尔的影响,17岁已在文坛崭露头角。

离开大学后,他到欧洲、印度、北非和美洲等许多国家旅行,结识了罗丹、罗曼·罗兰、维尔哈仑等人。

旅行生活及与各国艺术家的广泛交往,丰富了他的思想,扩大了他的创作题材和作品的生活画面。

茨威格在其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学财富,在诗歌、小说、传记、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各个方面都蔚然成家,成就卓著。

其中以描写女性的中短篇小说和传记文学最为出色。

一、《火烧火燎的秘密》一位单身男爵在休假地与一名年轻的已婚妇人相遇。

男爵表面上向这位女子年幼的儿子表示友好,实际上是为了接近男孩的母亲,进而达到勾引她的目的。

男孩天真地误认为男爵的友好是唯一针对他的,所以格外珍视。

但他渐渐察觉到了这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不可告人的感情奥秘。

朋友和母亲对他的欺骗使他纯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

母亲终于悬崖勒马,男爵的阴谋未能得逞。

这段短暂的婚外插曲成为了母子二人之间的秘密。

在这部小说中心理分析大师茨威格将男孩的纯真、男爵的虚伪和居心叵测以及男孩的母亲。

一位已婚妇女受到诱惑时的内心骚动刻划得淋漓尽致。

1933年《火烧火燎的秘密》被拍成电影,并在纳粹制造的“国会纵火案”之后上映。

当时在街头的电影海报前,面对《火烧火燎的秘密》这个片名不少人露出会心的笑容。

在这种时间的巧合下,这部小说得以产生出人意料的非文学效果。

二、茨威格的女性小说在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中,以描写女性的奇特遭遇、透视女性微妙心理为体材的女性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批判精神。

这些别具特色的女性小说,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提示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笔触细腻,语言优美,构思精巧,富有立体感。

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

11。

28至1942。

2。

2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爱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简介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1.28-1942.02.22),,奥地利著名作家、评论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成功的秘诀》是他的传记名篇之一,被译成二十几种语言文字,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其著作还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狼子野心》,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一、生平经历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境富有。

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

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

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简介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简介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简介杨村中学蔡虹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

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一九零三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内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熟。

除了《泰西特斯》(1907)、《海滨之屋》(1912)和《化身戏子》(1913)等剧本外,他还发表了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由有声望的莱比锡岛屿出版社出版。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

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此后的二十余年是他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一方面是传记著作。

他的《三大师》(1920)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

八年级上策文学常识茨威格简介

八年级上策文学常识茨威格简介

八年级上策文学常识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生平图片
主要作品名言代表作简介
课文分析
托尔斯泰
斯·茨威格(1881—1942),生于维也纳,奥地利着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生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着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 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主要作品
《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图片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 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 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 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茨威格介绍

茨威格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开放分类:外国文学、人物、作家、奥地利、小说家目录• 【作家简介】• 【作家的人生经历】• 【作家的文学历程】• 【作家死因的解释】【其他译名】斯台芬·茨威格,斯台凡·茨威格,简称斯·茨威格或茨威格。

【作家简介】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作者信息拓展】茨威格介绍

【作者信息拓展】茨威格介绍

【作者信息拓展】茨威格介绍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

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1917),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

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

1941年到达巴西。

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

早期诗集《银弦》(1901)和《往日的花环》(1906)深受法国印象主义和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的影响。

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他的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觉的混乱》(1927)、《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1927)、《象棋的故事》(1941)。

惟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描写一个瘫痪少女的恋爱和自杀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个人资料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个人资料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个人资料简介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斯蒂芬·茨威格个人资料简介,供大家参阅!斯蒂芬·茨威格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1942年在巴西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人物经历1881年11月28日,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茨威格的家庭是犹太商人,家境富有。

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

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1905年,发表了专著《魏兰》;1906年,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1907年,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次年上演;1910年,发表专著《艾米尔·瓦尔哈伦》。

茨威格

茨威格

“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奥莉维亚· 德· 哈维兰 (1916年——) 琼· 芳登的姐姐 《乱世佳人》中扮演 善良贤淑的 梅兰妮
赏 析:C太太从苏格兰有钱的乡绅世家嫁入名门
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四十岁开始孀居,生活变得“空 虚寂寞”、“令人恹闷欲绝”,她表面保持平静,其实 充满“令人难受的、象是一阵胀塞胸臆的恶心似的内在 空虚”,这种压抑使她格外地渴望激情,她希望到“一 处人生巨轮旋转得最为迅速的地方”,以“欣赏别人情 感激荡”填补自己人生体验的缺乏。当她被一双充满狂 热激情的手吸引,继而被手的主人秀气、充满孩子气的 无助的脸激发出强烈的母爱,再到转化为不顾一切的情 爱,女主人公的激情迸发犹如火山喷发,无法自控。这 个在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疯狂故事其实是长期压抑下的 必然的激情爆发。 C太太:“只有从来不曾有过激情的人,才会在一生 中可能出现的唯一瞬间,表现出这般雪山突崩、这般狂 风乍起似的激情:多少年废弃无用的生命力忽然倾泻出
因为她不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把深沉的、痴情的爱,写 得那样崇高,“真是一部惊人 的杰作”! 高尔基:“你写得真好! 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 由于她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心曲 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 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我不 知道有哪一位作家,能用这么 一种对于女人无限尊重而且体 贴入微的态度来描写女人。”
活的矛盾,及其对女性造成的困惑。情欲的影响 使道德举动更人性,道德引领使情欲最终归属于 崇高情感或社会规范之下。目的是 促进人们道德观念与精神面貌的更新与提高。
为什么茨威格对 女性倾了格外的关注?
茨威格出身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血统的资 产阶级家庭。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作 为一名知识分子,特别是作为一位富有同 情心、性格内向而感觉敏锐的艺术家,他 痛切地感受到经济的萧条和道德的沦丧给 人类尤其是女性带来的不幸。 女性在社会、婚姻、家庭中往往处于不 受尊重与无可安慰的处境。因此,展示女性 的情感天地、生活遭遇,同情她们的不幸, 赞美女性的馈赠和牺牲,就成了茨威格小 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茨威格

茨威格
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第一部反战剧在瑞士首演,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深受人道主义的滋润,受到尼采、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响,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细致人微地展现传主心理的发展与变化。[5]
4
人物影响
编辑
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民众,不久前曾踊跃参加这位作家的朗诵会,这时怀着悲痛的心情跟在灵车后面为他送葬。巴西政府决定把茨威格生前最后几天住过的那幢坐落在彼特罗波利斯的别墅买下来,作为博物馆供人参观。
茨威格的小说有个鲜明的特点,即他的小说带有—种戏剧的味道。无论是《二十四小时》中年轻赌徒的手、《月光胡同》里那寒光闪闪的匕首,还是《陌生女人》那隐隐绰绰的反复出现的白玫瑰,无不具有戏剧的夸张和悬念性质.而作品中大段甚至整篇的人物独白,正是戏剧的表现形式。[3]
传记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作品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以《世界的建筑师》为总题的文学家传记,其传主有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克菜斯特、尼采、卡萨诺瓦、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这些人大都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响当当的文学大师,今天放眼这个名单,几乎就是一部19世纪的欧洲文学思想史。二是一系列历史人物传记,其中包括四百年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拍案而起、反抗宗教改革家卡尔文思想统治的瑞士勇敢学者卡斯特里,16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和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等。无论是叙述传主的生平,还是评价其地位与功过,不管是刻画其心理与行为,抑或是描述其命运与得失,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肯定自由理念和人道情怀,抨击思想禁锢和专制独裁,表达了茨威格爱人类、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茨威格

茨威格

作品 :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折点》)《一个陌生女 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 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 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 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位师 》《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 《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 后》)、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等一些 极好的作品。 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 闪耀时》)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普拉斯特的春天》:一个通过出卖肉体跻身 上流社会的女人,因为参加赛马会的新衣服没 有做好,担心自己不能成为焦点,于是赌气不 去,事后又后悔,于是伪装成农家女,偷偷赶 往现场,结果遇到了一个穷学生,重新尝到初 恋的感觉的经历。 •《相同又不同的姐妹》:两个虚荣好斗的贫家 双胞胎姐妹,姐姐做了政妓,风光无限,大家 都爱她。妹妹见被抢了风头,大怒,赌气做了 修女。政妓妒忌修女妹妹吸引了她的情夫,于 是找人诱奸了妹妹,把她也变成政妓。
小说:《最初的经历》 《马来狂人》《恐惧》 《感觉的混乱》《人的 命运转折点》《一个陌 生女人的来信》《象棋 的故事》《一个女人一 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危险的怜悯》等; 传记《三位大 师》《 同精灵的斗争》《三个 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 等。
作品赏析:
小说部分:
•《夜色朦胧》:一个少年在夜色朦胧中和一个 神秘少女度过了一个销魂荡魄的夜晚,但始终不 知道她是谁。他一直以为是他的二表姐,为了看 她一眼以至于从树上摔下折断腿骨,在他卧病养 伤时,神秘少女才露出真面目,原来她不是自己 的二表姐,而是自己想也没想过的自己的三表姐。 作者用印象主义手法描绘出朦胧夜色中的花园和 令人目迷神眩的幽会。 •《贵妇失宠》:描写法国大革命时,一位曾掌 控国家大权的贵妇突然没落后的心理过程。

茨威格

茨威格

茨威格的体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 “情感、激情一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 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 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 期待视界相融通。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 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 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 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 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 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 了当时正处在二战 之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变本加厉,使得 他不得不背井离乡。此外纳粹对思想和写作 控制也逐渐加强,茨威格的书也被禁止出版。 对于他这个一向主张宽容,文明,出身又是 犹太家庭的人,看到这些十分痛心疾首,而 又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加之他本人就心思比 较细腻比较敏感,觉得整个欧洲都已经失去 了文明,自己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就留下 了“我这个性急的人要先去了”这句话,自 杀了。
• 我不埋怨你,我爱你,爱的就是这个你:感情炽烈,生 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 ——茨威格 《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 •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 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 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茨威格 《一个陌 生女人的来信》 • 宁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宁可忍受痛苦而思维,也胜似不 进行思维。 ——茨威格 • 出于喜爱世界而疏远世界,出于对真实的热情而显得不 真实。 ——茨威格 《三大师传》 • 一个人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 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人生科学研究的使命。 ——茨 威格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 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 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 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 传记见长。代表 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 《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 《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 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 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 《三位大 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 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立即行动快速反应 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
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
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教学目标 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如托尔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
那样粗糙。
表情: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他
•学习、掌握肖像描写的技巧 赞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
深刻而准确的。
速读课文,找出对 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思想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的 表情: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他
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 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语句。 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 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
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所以
那样粗糙。
1、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思想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恐惧》《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

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一九零三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内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熟。

除了《泰西特斯》(1907)、《海滨之屋》(1912)和《化身戏子》(1913)等剧本外,他还发表了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由有声望的莱比锡岛屿出版社出版。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

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此后的二十余年是他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解读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解读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 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 点的两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 国人斯科特。
1910年6月,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 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 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 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 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 “去争取国家的 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 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 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听读课文,理出文章的主要事例
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极点惊现挪威国旗—— 心情无比沮丧失望——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 归途遇上暴风雪——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 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燃料越来越少——— 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3月29日三人静候死 神来临——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请据此为文章分段
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 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 2、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 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3、南极是世界上 Nhomakorabea干燥的大陆。
4、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 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 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 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雪盲 。
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 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 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 好奇的拜访。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 而近百年来,无数探索者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 迹,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 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恐惧》《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

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一九零三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内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熟。

除了《泰西特斯》(1907)、《海滨之屋》(1912)和《化身戏子》(1913)等剧本外,他还发表了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由有声望的莱比锡岛屿出版社出版。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

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此后的二十余年是他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简介茨威格简介茨威格简介(1):斯蒂芬·茨威格(1881。

11。

28至1942。

2。

2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茨威格简介(2):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爱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茨威格简介(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茨威格简介-茨威格简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

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更多) 《异端的权利》讲述的是欧洲大陆在灿烂黎明之后重新沦为黑夜时的一个小故事。

宗教改革英雄加尔文此时已经是日内瓦君临一切的最高统治者和暴君。

而温和的充满人道主义气质的学者
卡斯特利奥,以“苍蝇战大象”式的勇气,对加尔文的倒行逆施展开了英勇的对抗。

当作为异见者的新教徒企图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时,他们遭到了罗......(更多)
本书是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出版后曾轰动欧洲。

玛丽·安托瓦内特天生丽质,却成了母亲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15岁远嫁法国,与当时还是王储的路易十六结为夫妇。

路易十六性格软弱,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她不能履行丈夫的责任,并由此放任安托瓦内特的任性胡为以作为补偿。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更多)
本书是茨威格在一九三八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茨威格简介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

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直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匈帝国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结识了下肢瘫......(更多)
《三大师传》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19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茨威格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更多)
富有高贵的律师之妻伊蕾娜与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发生了婚外情。

某天,她忽然遭到一位女人的敲诈。

害怕丑闻的曝光,担心失去富有的生活与高贵的地位,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恐惧》女人初遇男人的时候,她13岁,他23岁。

18年后,他对于她是一生的挚爱,而她对于他只是一个陌生人。

——《一个陌......(更多)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
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0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0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

而这10个历史瞬间......(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