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之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史人物及其作品整理(文艺复兴时期)

外国美术史人物及其作品整理(文艺复兴时期)

乔托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雅典学院》
乔凡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1427—1516)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威尼斯画派的主要奠基人是贝利尼家族父子三人,即父亲雅科布·贝利尼(1400~1470),其子贞提尔·贝利尼(1429~1507)和次子乔凡尼·乔凡尼,他们最初的艺术都从佛罗伦萨画派的作品中得到启迪。

成就卓著者唯乔凡尼·贝利尼,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称他为威尼斯最卓越的画家,也有人颂扬他可与达芬奇并驾齐驱。

贝里尼是威尼斯绘画派的创立人,并使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的中心。

他创新了许多新的题材、在绘画形式和配色上带给大众新的感受,将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提升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在贝里尼的早期画作中,他使用蛋彩画法,将朴素、死板风格的宗教感情和温和的人性做深度的结合。

在他绘画生涯的初期,姐夫曼泰尼亚给了他很深地影响,并且从他那里学到了如雕刻般的画像风格、对轮廓线条的感觉与掌握、和偶来的灵感创作。

例如早期的作品《在花园里苦恼》(Agony in the Garden),也是威尼斯风景画派中的第一幅画,就突显了他的这个学习经验。

乔尔乔内
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乔尔乔内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架上画的先行者。

乔尔乔内是威尼斯画派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原名乔尔乔·巴巴雷里·达·卡斯特佛兰克,乔尔乔内是他的乳名,含有“明
朗”、“幽雅”的意思。

提香。

外国美术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外国美术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SZM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对于一张肖像画来说,《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尺寸真的很大,因为她 的手臂和手都完整的被描绘了出来,丽莎的手堪称世界美术史上最美 丽的手,仔细看她的右手,非常有质感,你甚至能感受到一股生命力。 从背景可以看出她在一个凉廊前面,身后的景观是无人居住的岩石跟 河,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广阔的景观有一种朦胧,与丽莎形成一种强 烈的对比,让画面更丰富。 《蒙娜丽莎》中的丽莎则满足了人们对美德女性的要求,坐在椅子上 稍侧身体,同时丽莎的脸和胸部稍稍向观者转动,她的左臂舒适的放 置在椅子的扶手上,从右手轻握住左手可以感受到她的端庄,这个姿 势自然的创造了一个与旁观者之间的距离感。 她身穿的黑色服装和头罩的黑色面纱是当时最为时尚的高级时装。 你注意到丽莎没有眉毛和眼睫毛了吗?这并不是达芬奇故意的,原本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随着时间淡化了。 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印象有一种宁静美的同时又有一种神秘感。 宁静来自于达芬奇对人物以及背景整体调性的统一,再加上他独有的 渲染技法。 通过在丽莎的脸部运用极其细微的色调,使得在描绘两种不同颜色时 的过渡非常平滑,到了几乎看不出的地步,营造了一个舒缓的氛围。 而神秘感则来自于丽莎的微笑,据说当时达芬奇在画肖像时会请专门 的音乐家或者侍从来逗乐。
发展
1348年,黑死病流行。这促使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 现实主义巨著;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 之为“人曲”。 这部作品导致了文艺复兴在意大利愈来愈势不可挡。14世纪中期至15 世纪中期,只有意大利产出了文艺复兴,并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人物。但文艺复兴迅速 地也慢慢传播开了。
SZM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蒙娜丽莎,原名丽莎· 焦孔多,双子座,1479年6月15日出生在佛 罗伦萨一个贵族家庭里,但是她的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没落 了,到了小丽莎这代,已经没什么影响力了。她家有套别墅,看 着还挺不错吧,但有一次竟然因为房子坏了出不起维修的钱,一 家人只好搬家,小丽莎就在这样一个落魄贵族家庭中长大了。 后来,丽莎与一个做丝绸买卖的商人结婚了,这个人叫弗朗西斯 科。结婚后的丽莎很快便怀孕了,她老公弗朗西斯科当然是瞬间 喜大普奔啊,再加上丽莎又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弗朗西斯科感 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男人。于是他决定找个有名的画家,留 下他妻子此刻美丽的模样。在佛罗伦萨这样一个艺术之都,画家 比比皆是。 弗朗西斯科曾让达芬奇的老爸帮忙解决过一些法律纠纷,就这样, 他找到了达芬奇。也是很凑巧,常年在外的达芬奇,那个时候正 好要回到这个他年轻时所生活过的城市,就顺便接了这一单。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中世纪美术罗马式美术产生之前,欧洲中世纪美术主要经历了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三个阶段,此处首先需要大家掌握的就是这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早期基督教时期(公元2世纪至公元5世纪)拜占庭时期(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公元5世纪至公元11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不作为复习重点,识记掌握“巴西里卡”式建筑样式,此处容易以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还要掌握“巴西里卡”式建筑的代表:圣彼得教堂拜占庭时期实行政教合一的文化统治,掀起了“反偶像运动”,只有教堂建筑和镶嵌画流行。

重点掌握“拜占庭美术的历史背景、建筑艺术特征及代表作品、镶嵌画的特点”等内容,多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不作为复习重点,识记掌握“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

罗马式美术,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条件,以及“罗马式”概念的提出。

建筑是罗马式美术的主要代表,重点掌握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特色与代表性建筑:圣赛尔南大教堂、杜勒姆教堂、比萨教堂等。

哥特式美术是中世纪艺术的典型代表,本章必考内容,重点掌握“哥特式”的概念、哥特式美术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在建筑方面,“哥特式”主要有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主教堂、米兰主教堂等。

哥特式雕塑代表作有夏特尔教堂、瑙母堡教堂。

哥特式绘画则主要包括彩色玻璃镶嵌画、抄本绘画、祭坛画和圣像画,尤以彩色玻璃镶嵌画最为重要。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随后又在尼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地相继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要了解其兴起的原因。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阶段出现了众多画派,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此外还应了解锡耶纳画派、翁布里亚画派、帕都亚画派等相关画派的特点。

外国美术史: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

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尼德兰很早就是欧洲西北部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因此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美术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由于雕刻作品现存极少,在15世纪尼德兰美术中绘画方面的成就便显得非常突出了。

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因为尼德兰美术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有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

加、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中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

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康宾长期在图尔奈工作,他的著名作品有《受胎告知》、《耶稣诞生》等。

虽然是宗教画,却通过某些细节描绘,使画面上流露着市民生活的情趣。

当时在尼德兰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景画。

画家在《受胎告知》中通过窗子画了窗外街景,可谓尼德兰绘画中最早描绘街景的例子;在《耶稣诞生》的右上角描绘了阳光下的美丽风景,有城堡、湖泊、道路和房屋,虽然这些风景并非实景写生,大多是假想,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后来形成为独立绘画体裁的尼德兰风景画的端倪。

罗伯特·康宾的艺术曾给予扬·凡·埃克与维登以很大的影响。

扬·凡·埃克(约1390—1441)于1422年成为独立画家,1425年,担任勃艮第公爵的宫廷画家,约于1425年创作的《教堂中的圣母》刻画了无比亲切的圣母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扉,通过高窗射进来的柔和阳光不只冲淡了教堂内庄严肃穆的气氛,而且照在圣母的脸上,使她端庄秀美的面庞神采奕奕,流露出的微笑也更加亲切动人。

这件作品体现的世俗思想和画粗在描绘室内光线方面独具匠心的探索,使它成为尼德兰早期室内画的重要代表作,也是17世纪荷兰室内风俗画的先声。

外国美术史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正是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各大国家日益强大,宗教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其变化的思想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是在14世纪通过一系列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重新对古代文化的发掘而得以建立的。

当时的人们从古文献中发现了对自然和人体价值的重视,使他们对人和自然做出了新的评价。

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其含义还要宽广得多。

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一千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中世纪的社会基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因此,人文主义的学者和艺术家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人权以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的因素最先在意大利萌芽,市民阶层的形成有力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也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开端(13、14世纪)12、13世纪,十字军的远征疏通了地中海地区的贸易通道,意大利扼地理之要,操纵着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往来。

佛罗伦萨、锡耶纳、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大量集中与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作坊,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也开始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市民世俗文化,造型艺术在这时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尽管与哥特式雕塑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对古代罗马艺术的普遍关注是产生新的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

2.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

2.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是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 筑师、诗人。1504年他完成 雕刻《大卫》,大卫体态壮 伟,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 力量。这一杰作使他声名大 振。1508~1512年,他为罗 马西斯廷教堂作大型天顶画 《创世纪》,取材于圣经中 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的故 事。全部绘画面积500平方米, 塑造了多数比真人还大的343 个人物形象。壁画气魄宏伟, 被公认是文艺复兴盛期最完 美的美术创作。他的建筑设 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 创了一代新风。其代表作是 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大圆 顶。
一 复兴简介 2背景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科学发展 5考古发现 6艺术发展
一 复兴简介
3 概况
一 二
三 四
概况
一、一个中心 (意大利) 二、两个画派 (枫丹白露 、威尼斯) 三、三个人物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四 、四个阶段
一个中心(意大利)
两个画派

枫丹白露 法国美术流派。16世纪30年代以后活跃于法国宫廷。 1528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开始扩建巴黎近郊 的枫丹白露宫,并吸引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家F.罗索 和F.普里马蒂乔定居法国,为该行宫作装饰。他们把 壁画、灰泥高浮雕人像与带状图案结合起来,使整个 装饰具有更为乐观的特点。尤其在壁画中,突出地强 调了线条的韵味和人物姿式的优雅,从而构成了枫丹 白露派真正的独创精神,并被欧洲各国宫廷广为模仿。 被称为枫丹白露第二画派的艺术家主要指A.杜布瓦、 M.弗雷米内等人,他们的风格基本上是追随前人,作 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最终未能超越罗索等人 所创建的艺术范畴。
建筑 12至16世纪的欧洲,主要是宗教建筑,其特色 为“高”、“尖”。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 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的特点是 追求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外加很多精美的饰 物。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这一 时期的建筑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古希腊、古 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 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 如方形、三角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进而由 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 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 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 式。建筑物底层多采用粗琢的石料,故意留下粗糙的 砍凿痕迹,有些门窗也采用这种作法。文艺复兴时期 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风格主义的 常规,创造出—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简史一、史前美术、古代美术1、史前美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奥地利)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像:人们对母性的崇拜和祈求繁衍生育的愿望(英国)斯通亨奇巨石阵2、古代美术两河流域:(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美术:【建筑】(新王国时期)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壁画】(正面律: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上为正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建筑】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多利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柱式)【瓶画】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雕刻】米隆《掷铁饼者》《米洛岛的阿芙罗蒂德》《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拉奥孔群像》古罗马美术:【建筑】科洛西姆斗兽场万神殿凯旋门图拉真纪念柱二、欧洲中世纪美术(公元476年-15世纪)1、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圣彼得教堂2、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15世纪)(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3、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德)圣基列阿达教堂(意)比萨教堂特点:结构上广泛运用拱券,教堂前后配有塔楼4、哥特式美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法)巴黎圣母院夏尔特大教堂(德)科隆大教堂(意)米兰大教堂特点:平面是“十字架”形;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内部轻盈、空旷;窗户多是五彩的玻璃镶嵌画图案。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3世纪末-16世纪)1、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

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强调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

(意大利)乔托“欧洲绘画之父”代表作:《哀悼基督》《逃亡埃及》2、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佛罗伦萨】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发现直线透视结构原理雕塑家多纳太罗青铜雕刻《大卫》画家马萨乔(第一位将解剖学、透视学运用于绘画)代表作《出乐园》《纳税钱》画家巴奥洛·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画家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被束缚的奴隶》《昼》《夜》《晨》《昏壁画《创世纪》《最后的审判》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威尼斯】乔尔乔涅《三个哲学家》《田园合奏》《入睡的维纳斯》提香《酒神节的狂欢》《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戴荆棘冠的基督》《花神》丁托列托【尼德兰】扬·凡·埃克《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勃鲁盖尔《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雪中猎人》【德国】丢勒版画《启示录》油画《四使徒》小荷尔拜因《伊拉斯谟像》【法国】罗素“枫丹白露派”古戎《山林水泽女神》【西班牙】埃尔·格列柯《圣家族》《受胎告知》《基督诞生》《奥尔加兹伯爵的葬礼》四、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17世纪)1、巴洛克美术特点: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为宗教服务,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形式上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具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内容上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种激情的艺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上)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上)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以及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这个时期我将分为上中下三篇文章进行介绍。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艺复兴时期大约从14世纪初至16世纪末,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其中,佛罗伦萨画派是最出名的画派。

早期代表人物有乔托、马萨乔、乌切诺、波提切利等,盛期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

佛罗伦萨画派的特点:以人文主义为主导,继承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探索在平面上真实的再现立体造型;将自然科学应用到艺术领域,发展了透视画法、明暗画法和艺术解剖学;在宗教题材作品中,将中世纪抽象的神的形象表现为世俗的人,创立了艺术的新风格。

(一)文艺复兴早期1、乔托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文艺复兴的先驱,西方美术史上的“但丁”。

他是第一个奠定了现代绘画传统的天才,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他的代表作品有《逃亡埃及》《犹太之吻》《哀悼基督》等。

《逃亡埃及》《哀悼基督》【补充】学习时注意区分乔托的绘画作品《哀悼基督》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

2、马萨乔马萨乔是15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先驱者,被视为“现实主义开荒者”。

他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与科学的探究精神,在画中首次引入灭点。

将解剖学和透视学运用到绘画之中。

代表作品有《失乐园》(又称为逐出伊甸园)和《纳税钱》。

《失乐园》《失乐园》刻画出亚当和夏娃在运动中的人体,体积感强,人物悲伤的情态烘托出画面的悲剧气氛。

《纳税钱》取材自马太福音,表现的是罗马税官向耶稣征税的故事。

画面以中央的耶稣及其弟子形象为主,透视焦点集中在耶稣的头部,背景经过概括处理,且富有真实感。

《纳税钱》3、多纳泰罗多纳泰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画家,他是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被称为“文艺复兴雕塑之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美术史之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摘要: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

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

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

关键词:文艺复兴,达芬奇,意大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个时期,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和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

由意大利开始,以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标志着欧洲近代历史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

文艺复兴虽以学习古典为特点,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化。

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由于中世纪的长期破坏,已经相当残缺,虽极力恢复,所得仍属有限。

然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学习古典,并不是简单仿效,而是取其精神。

古典艺术的具体形式固然予人以启发,但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现实主义的方法和古典社会的民主思想。

中世纪被教会控制的美术基本上是非现实主义的,宗教神学笼罩一切;反封建的文艺复兴新美术主要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而古典美术也正是在这两方面成了新美术的良师益友。

因此,文艺复兴美术之学习古典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复古、仿古倾向;也不同于中世纪美术中偶尔可见的习用古典形式的个别现象。

与此相关的是,从具有现实主义这个本质特征看,某些西欧的早期文艺复兴美术(如尼德兰美术),虽然学习古典这方面尚无多大发展,却同样应被认为是新美术的一个杰出代表。

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方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在创作实践上是密切结合的。

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

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产生最为广泛和强烈的反应。

加以在当时具体
条件下,新美术创作是较易为广大群众和新兴资产阶级接受的文化形态,因此美术变成文艺复兴文化最受欢迎的代表,成果也最为丰富。

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

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

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

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 3位主要代表是L.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达芬奇思想深邃、博学多才。

比之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领域更广的幻想。

他怀着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可贵的是,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而稍微年轻的米开朗琪罗可所谓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巨匠。

他的雕塑不在于他的强健与巨人般的宏大,而在于它的灵感和神韵。

这是他的追随者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

他,一位富裕的佛罗伦萨人,一个下层贵族中的一员。

却性情孤高,从不屈服任何压力。

唯有教皇世俗的权威和神圣的地位才能迫使他到西斯汀礼拜堂作画,在那里他可以登峰造极,创找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湿壁画。

他一向排斥画笔,曾以他激烈的誓言说他唯一的工具是凿子。

显得那么可怕,才会让人萧然起敬吧。

确实没有一个艺术家比米开朗琪罗更令人敬畏。

和谐、圆融、愉快、优美、温和是拉菲尔的真实写真,不仅画风如此,为人处事亦如此。

但是追逐”名利”的心加快了生命逝去的步伐,年轻的生命留给了世人永恒的作品。

这三位巨匠真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的精神领袖。

文艺复兴的两种养料就是古希腊艺术的现实性和基督教艺术的色彩。

盛期文艺复兴在建筑、绘画、雕刻方面还有不少名家,他们的创作共同构成了近代西方艺术传统中的典范风格,几百年间盛行不衰。

建筑方面的代表是 D.
布拉曼特和 A.帕拉迪奥,他们在细部形式和整体风格上都比15世纪更为彻底地仿效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但又非泥古不化,而是善于以人文主义思想活用古典形式,以比例和谐风度高雅取胜。

布拉曼特和达·芬奇一样倾心于研究中心型建筑的理想结构,认为它最适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他在动工兴建圣彼得大教堂之际就决定抛弃传统的十字型而采用中心型圆顶厅堂,可是这项大工程刚破土砌墙他就去世,它的完工成为以后两世纪间意大利建筑的中心任务(米开朗琪罗完成的大圆顶也是其中一部分)。

布拉曼特建筑理想的实际体现则是罗马蒙多里奥圣彼得教堂中的小庙(1502~1514),圆形的古典柱廊上置以圆顶,规模虽小却气象浩阔,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帕拉迪奥则在建筑实践和理论著述上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影响至为深远。

他的杰作圆厅别墅(1550),布局讲究对称之美,在房屋四面各置一古典柱廊,内部正中构成圆顶大厅。

远睹近观皆不失和谐高雅之趣,对日后的西方建筑界极有启发。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0)
【2】章文熙,《美术创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3】吴葆伦,《油画技法与鉴赏》[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
【4】汤麟主编,《外国美术史》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1 年 12 月第 1 版【5】周正、丁云香编著,《外国美术简史》 ( 史前至现代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12 月第 1 版
【6】吴甲丰著,《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吴甲丰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 年 5 月第 1 版。

【7】邵大箴、奚静之主编,《外国美术名家传》邵大箴、奚静之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6 月第 1 版
【8】《外国美术史》齐凤阁、周绍斌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4 月第 1 版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