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七八章作业

食品分析七八章作业

1.常用的脂类提取剂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乙醚优点:溶解脂肪的能力强。

GB中关于脂肪含量的测定都采用它和石油醚作提取剂。

缺点:乙醚沸点低(℃),易燃乙醚可饱和2%的水分。

含水乙醚在萃取脂肪的同时,会抽提糖分等非脂成分;乙醚被水分饱和后,提取脂肪效率大大降低。

所以必须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被测样品也要事先烘干。

(2)石油醚优点:吸收水分比乙醚少,没有乙醚易燃,使用时允许样品含有微量水分。

缺点:石油醚溶解脂肪的能力比乙醚弱些。

这两种溶液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对于结合态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破坏脂类和非脂成分的结合后才能提取。

因二者各有特点,故常常混合使用。

(3)氯仿—甲醇一种有效的溶剂,对脂蛋白、磷脂提取效率较高。

特别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中脂肪的提取。

2.国标规定脂肪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罗兹—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和氯仿—甲醇提取法等。

酸水解法能对包括结合态脂类在内的全部脂类进行定量。

而罗兹—哥特里法主要用于乳及乳制品中脂类的测定。

3.为什么索氏提取法测定的脂肪为粗脂肪索氏提取法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为脂肪类物质的混合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肪,也称粗脂肪。

4.酸水解法过程加乙醇、石油醚、乙醚各起什么作用水解后加入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降解表面张力,促进脂肪球聚合,同时溶解一些碳水化合物如糖,有机酸等。

后面用乙醚提取脂肪,因乙醇可溶于乙醚加石油醚可降低乙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是乙醇溶解物残留在水层,使分层清晰。

5.下列食品各应用哪种方法测定脂肪,为什么(20分)(1)牛乳(2)午餐肉(3)鸡蛋(4)饼干(1)牛乳用罗兹—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或者盖勃氏法测定。

因为罗兹—哥特里法适用于乳类及乳制品类如鲜奶、奶粉、奶油、酸奶及冰激凌等能在碱性溶液中溶解的食品,也适用于豆乳或加水呈乳状的食品。

巴布科克氏法适用于鲜乳及乳制品中的脂肪的测定。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最新】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最新】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最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课程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试验设计,并能利用统计知识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处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学习到如何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的方法,以及掌握基本的试验(调查)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可以对食品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主要内容:介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重要性,介绍本门课程对今后学习及工作的影响;介绍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学习要求: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熟悉食品科学实验的特点与要求。

自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2.5学时)主要内容:统计常用术语概念;资料的分类及整理方法;常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资料特征数的计算;异常数据的检出。

学习要求:理解统计常用术语的含义;理解不同类型资料的性质并掌握资料的整理方法;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掌握资料特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自学:部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部分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三章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2.5学时)主要内容:介绍有关随机变量的几种常用理论分布、平均数和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及t分布。

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理论分布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正确进行有关随机变量的概率计算;掌握t分布规律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均数标准误和均数差数标准误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食品安全信息调查与分析1

食品安全信息调查与分析1

食品安全信息调查与分析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 以下哪项不属于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编制频数表的步骤()A.分组段B.定组距C.找全距D.制分布图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 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集中趋势的指标()A.几何平均数合理B.均数合理C.中位数合理D.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合理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l.96σ的面积为()A.97.5%B.95%C.48.8%D.47.5%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4. 变异系数表示()A.变异数B.对称分布C.集中趋势D.相对变异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5. 抽样的目的是()A.研究总体统计量B.研究样本统计量C.研究误差D.样本推断总体参数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6. 要评价某市一名5 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倔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用该市5 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显著性检测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做出评价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7. 样本是总体的()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8.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9.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0.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偏态分布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1. 抽样误差的定义为()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2. 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 ,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西南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论述题]名词解释:1、食品的外源性污染:2、食源性感染:3、最高残留限量4、休药期:5、油脂的酸价:6、菌落总数:7、大肠菌群MPN:8、兽药残留:9、同步检验:10、挥发性盐基氮:参考答案:1、食品的外源性污染:动物性食品在其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受到的污染,称外源性污染,又称第二次污染。

2、食源性感染:是指人们食用了患病动物的肉、乳、蛋等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某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3、最高残留限量:是指允许在食品中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量或浓度。

4、休药期:指畜禽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5、油脂的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质量(mg)。

6、菌落总数:即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使适应这些条件的每一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这种计数结果称为该食品的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单位为cfu/mL或cfu/g。

7、大肠菌群MPN:以每100m L(g)食品检样中所存在的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8、兽药残留:兽药的原形化合物及其代谢物在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肉、奶、蛋)中的蓄积、贮存,称为食品动物的兽药残留。

9、同步检验:在猪的宰后检验中,除猪的头部炭疽检验点仍在烫毛前、后之外,将胴体和各种脏器的检验,控制在同一个生产进度上实施,便于检验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交换情况,进行综合判定处理。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食品分析绪论作业1.食品分析的学科性质与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性质:专门研究各种食物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主要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2.食品(添加剂与有毒有害物质)安全性检测;3.食品品质分析和感官检测。

2.简单阐述食品分析方法要考虑的因素?答: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是要考虑到样品的分析目的,分析方法本身的特点如专一性,准确度,精密度,分析速度,设备条件,成本费用,操作要求等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样品的采集与处作业1、采样的定义及要求答:定义:在大量产品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要求:(1)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以使对所取样品的测定能代表样本总体的特性。

(2)采样方法应与检测目的保持一致。

(3)采样量应满足检测精度要求,能足够供分析、复查或确证、留样用。

(4)采样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采样相关信息。

(5)样品采集、运输、制备过程中应防止待测定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损失,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水分及水分活度的测定作业1、试比较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的特点及在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适用范围。

答:直接干燥法:特点:适用范围最广泛,利用食品中水的性质,且设备简单,成本较低。

适用范围:适用于101~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减压干燥法:特点:测定水分快速,简便,但其精密度较差,当样品份数较多时,效率反而降低。

适用范围: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食品的干燥,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的测定。

蒸馏法:特点:此法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水分可以被迅速的移去,加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

另外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各类果蔬、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

特别是香料,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

卡尔费休法:特点:费休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体固体、及一些气体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也常作为水分痕量级标准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此法校定其他的测定方法。

食品质量管理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食品质量管理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食品质量管理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危害识别应基于以下哪些方面A、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历史数据B、以上全是C、预备信息和数据D、经验正确答案:B2、以下哪项是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价A、需方B、顾客C、供销商D、供方正确答案:A3、食品生产企业的()应当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A、技术人员B、检验人员C、主要负责人D、品控人员正确答案:C4、下面列举的家畜疾病中,不属于人畜共患病的是A、结核B、狂犬病C、口蹄疫D、乳房炎正确答案:D5、消毒方法不包括A、加热B、化学药剂C、水清洗D、辐照正确答案:C6、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来实现的A、人工序C、过程D、生产正确答案:C7、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应由以下哪项来考核、管理A、企管科B、生产车间C、检验科D、全质办正确答案:C8、食品生产许可证A、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B、正本的法律效力小于副本的法律效力C、副本不具有法律效力D、正本的法律效力大于副本的法律效力正确答案:A9、GB 14881-2015是以下哪个标准A、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B、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C、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D、食品生产安全规范正确答案:A1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清洁消毒前后的设备和工器具应分开放置B、运输食品相关产品的工具和容器无需定时清理C、普通照明设施可不加防护直接安装于产品暴露区域D、原料、半成品可码放在一起正确答案:A11、GMP对以下哪项未特别指出要制定清洁规程A、厂房B、设备D. 容器C、浴室、厕所正确答案:C12、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为B、ISOC、TQMD、TQC正确答案:D13、导致乳制品加工中产生危害的最主要来源是A、重金属污染B、化学残留C、有害的外界物质D、微生物正确答案:D14、下列哪些不属于防腐剂A、山梨酸及其钾盐B、对羟基甲苯C、苯甲酸及其钠盐D、丁基羟基茴香醚正确答案:D15、世界上第一部GMP诞生于A、日本B、英国C、我国D、美国正确答案:D16、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B、采购食品添加剂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C、可根据经验按需添加D、食品添加剂的贮藏应有专人管理正确答案:C17、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哪个规定A、GB14881B、GB2715C、GB2760D、GB14880正确答案:C18、工作服应该用专用洗衣房清洗以下哪类工作服要分开清洗A、不同加工区域B、不同清洁区域C、不同湿度区域D、不同食品区域正确答案:B19、HACCP计划可不包括A、负责执行每个监测程序的人员的培训内容B、HACCP计划所要控制的危害C、关键限制D、已确定危害将得到被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正确答案:A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食品安全与日常陈芳课后作业答案全集

食品安全与日常陈芳课后作业答案全集

前言1、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

窗体顶端A、B、C、D、我的答案:c2、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的问题或关注点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A、B、C、D、我的答案:B3、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只出现在中国。

()我的答案:√4、水解植物蛋白经常用于风味添加剂,它的主要构成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我的答案:×国外食品安全问题1、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D2、1996年,日本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出现的原因是()。

A、B、C、D、我的答案:B3、欧美国家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不大的关键原因是()。

A、B、C、D、我的答案:C4、下列关于疯牛病病毒朊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D5、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涉及到一个国家政局稳定,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危,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

()我的答案:√6、禽流感病毒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它极其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

()我的答案:√7、1999年,比利时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在原料的生产环节,主要是生产工具受到了污染。

()我的答案:×8、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最主要发生在欧美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老百姓食用的食品主要是以生食品为主。

()我的答案:√中国食品工业现状已完成1、中国人的第一杀手疾病是(),它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6%。

A、B、C、D、我的答案:D2、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物质包括()。

A、B、C、D、我的答案:D3、在我国,由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所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

A、B、C、D、我的答案:A4、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食品供应过程三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A、B、C、D、我的答案:B5、在我国,由副溶血弧菌污染水产品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是最高的。

食品分析与检验_河南农业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食品分析与检验_河南农业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食品分析与检验_河南农业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程序行1:L @P[1] 100mm/sec FINE中,FINE表示()。

答案:定位类型为精确定位2.对指令 R[R[4]]=AI[R[1]]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编号为R[1]中值的模拟输入信号赋值给数据寄存器R[R[4]]3.以下哪一条为将当前位置的直角坐标值代入位置寄存器PR[1]中()。

答案:PR[1]=LPOS4.以下哪一条为将用户坐标系的值代入位置寄存器PR[1]中()。

答案:PR[1]=UFRAME[1]5.数字输入信号号码接通或断开所指定的数字输出信号。

()答案:Do[i]=值6.向模拟输出信号输出寄存器的值。

()答案:AO[i]=R[i]7.坐标系指令有()类。

答案:28.指令 WAIT R[2] <>1, TIMEOUT, LBL[I],如果R[2]=1,那么程序怎么执行()。

答案:在等待规定的时间后跳转至LBL[I]9.程序行1:L @P[1] 100mm/sec FINE中,FINE表示()。

答案:定位类型为精确定位10.数值寄存器是进行寄存器算数运算的指令,标准情况下提供()数值寄存器。

答案:200个11.向模拟输出信号输出寄存器的值。

()答案:AO[i]=R[i]12.当机器人的( )按钮被按下,机器人立即停止运行。

答案:急停13.以下为位置补偿指令的是()。

答案:OFFSET14.以下为工具坐标系选择指令的是()。

答案:UTOOL_NUM=215.最大工作速度指在各轴联动情况下,机器人手腕中心或者工具中心点所能达到的最大()。

答案:线速度16.( )是应用工具软件与用户之间实现交互的操作装置,通过电缆与控制装置连接。

答案:示教器17.动作类型为直线动作、圆弧动作或C圆孤动作的情况下,速度按如下方式指定。

()答案:单位为 mm/sec时,在1~2000mm/sec之间指定。

膳食营养调查实例及作业答案精选全文

膳食营养调查实例及作业答案精选全文

1、一日摄入总能量及一日三餐能量分配: E总=345.7+630+561=1537 (kcal) 能量评价:1537/2100=72 .2% 总能量摄取不 足
2、 一日三餐能量分配:
E早: E总=345.7:1537=22.5% 早餐摄取能量偏低
E午: E总=630:1537=41%
适宜
E晚: E总=561:1537=36.5% 晚餐摄取能量偏高
摄入量 2435 68
399 63 569 0.88
4.膳食结构评价 计算一日所得三大营养素占热能百分比
类别
摄入量(g)占热能的百分 标准 比(%)
蛋白质
68
68×4÷2435 10%~15%
=11.2%
脂肪
63
63×9÷2435 20%~30%
=23.3%
碳水化合物 399
399×4÷243 55%~65%
64.2x9=577.8kcal
3)来源于蛋白质的能量:
86.7x4=346.8kcal
E总=1547.4kcal (与食物成分表计算误差:
10.4kcal)
其中,碳水化合物占622.8/1547=40.2% 偏低
脂肪占577.8/1547=37.3% 偏高
蛋白质占346.8/1547=22.5% 偏高
食物 名称

晚餐 食物重量
籼米150g
红烧鱼 炒芹菜 豆腐干
鲫鱼150g 芹菜250g 豆腐干20g 油10g盐5g 酱油10g
2.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男大学生在这天各 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略) 3.累计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总量
热能 蛋白质 碳水化 脂肪 钙 VB2
kcal g
合物g g mg mg

18秋四川网院《食品生物化学及分析技术》第一二次作业标准答案

18秋四川网院《食品生物化学及分析技术》第一二次作业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A.麦芽糖B.蔗糖C.阿拉伯糖D.木糖2.关于糖类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供能B.构成细胞成分C.参与特殊功能——抗体等D.转变成脂肪和α-酮酸E.维持酶的活性3.下列脂肪酸中,非必需脂肪酸是:A.亚油酸B.亚麻酸C.油酸D.花生酸4.脂肪酸的沸点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A.升高B.降低C.不变D.变化不定5.下列那个指标是判断油脂的不饱和度的是:A.酸价B.碘值C.酯值D.皂化值6.油脂的化学特征值中,()的大小可直接说明油脂的新鲜度和质量好坏。

A.酸值B.皂化值C.碘值D.二烯值7.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A.戊糖相同,碱基不同B.戊糖不同,碱基相同C.戊糖不同,碱基不同D.戊糖相同,碱基相同E.以上都不对8.DNA 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A.对260nm 紫外吸收减少B.溶液粘度下降C.磷酸二酯键断裂D.核苷酸断裂E.以上都不对9.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A.骤然冷却B.缓慢冷却C.浓缩D.加入浓的无机盐E.高温10.由氨基酸和其他非蛋白质化合物组成的蛋白质称为()。

A.简单蛋白B.结合蛋白C.脂蛋白D.糖蛋白11.除了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特殊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是()。

A.色氨酸B.亮氨酸C.组氨酸D.酪氨酸12.氨基酸一般不能溶解在()。

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乙醇溶液13.下面能与茚三酮溶液发生反应并呈黄色的有()。

A.色氨酸B.亮氨酸C.脯氨酸D.酪氨酸14.下面氨基酸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A.水解作用B.脱氨基反应C.脱羧基反应D.褐变15.鱼冻的形成属于蛋白质的()作用。

A.变性B.乳化C.凝胶D.沉淀16.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催化效率高B.专一性强C.作用条件温和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17.下列酶属于异构酶的是()。

2017食品方向仪器分析第二次作业

2017食品方向仪器分析第二次作业

2017食品方向仪器分析第二次作业1. 单选:在HPLC法中,溶剂的种类主要影响();溶剂的配比主要影响() [单选题] *A.选择性洗脱能力或K(正确答案)B. 洗脱能力或K 选择性C.柱压拖尾因子D.拖尾因子柱压2. 单选:HPLC的流动相黏度大,因此Van Deemter方程中的()项可以忽略 [单选题] *A.涡流扩散B.传质阻抗C.纵向扩散(正确答案)D.流动相线速度3. 单选:分析性质差异较大的复杂试样时须采用() [单选题] *A.梯度洗脱(正确答案)B.等度洗脱C.恒温分析D.程序升温4. 单选:为了获得三维光谱-色谱图,需用() [单选题] *A.光电二极管整列检测器(正确答案)B.紫外-可见光检测器C.示差折光检测器D.荧光检测器5. 单选:色谱定量分析中,能否使用内标法的关键是();能否使用归一化法的关键是() [单选题] *A.有合适的内标物待测组分出峰B.有合适的内标物所有组分出峰(正确答案)C.有合适的对照品待测组分出峰D.有合适的对照品所有组分出峰6. 单选:对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不能用做流动相的是() [单选题] *A.甲醇B.乙腈C.正己烷(正确答案)D.四氢呋喃7. 单选:流动相对色谱选择性无影响的是() [单选题] *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分子排阻色谱(正确答案)8. 单选: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柱色谱中,若一含a.b.c.d.e组分的混合样品在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25、85、320、50、205,组分的流出顺序为() [单选题] *A.abcdeB.cdabeC.ceabdD.dbaec(正确答案)9. 单选:在HPLC中,下列检测器不适用于梯度洗脱的是() [单选题] *A.紫外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正确答案)C.荧光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0. 单选:甲醇、水、三氯甲烷、正己烷的极性参数P'分别为5.1、10.2、4.1、和0.1,在正相键合相色谱中对分析物的洗脱能力是() [单选题] *A.甲醇>水>三氯甲烷>正己烷B.正己烷>三氯甲烷>水>甲醇C.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水D.水>甲醇>三氯甲烷>正己烷(正确答案)11. 单选:在高效液相色谱在中,流动相的选择非常重要,下列哪项不符合要求() [单选题] *A.对被分离的组分有适宜的溶解度B.黏度大(正确答案)C与检测器匹配D.与固定相不互溶12. 单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的散射光强度与气溶胶中组分的()成线性 [单选题] *A.质量B.吸光度C.质量的对数(正确答案)D.质量的负对数13. 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维生素,选用何种检测器最佳() [单选题] *A.紫外检测器(正确答案)B.氢焰检测器C.火焰光度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14. 不定项选择:能改变反相HPLC选择性的是() *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正确答案)B.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正确答案)C.改变填料的粒度D.改变色谱柱长E.改变柱温15. 不定项选择:HPLC与GC法的区别是() *A基本理论B流动相(正确答案)C.适用性(正确答案)D.操作条件(正确答案)E.固定相(正确答案)16. 不定项选择:在反相HPLC中,流动相极性增强使() *A.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减弱B.组分的k增大(正确答案)C.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增强(正确答案)D.组分的k减小E.组分与固定相作用不变17. 不定项选择:使用高压输液泵时应注意() *A.防止固体微粒进入泵体(正确答案)B.不使用有腐蚀性的流动相(正确答案)C.不使用梯度洗脱(正确答案)D.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正确答案)E.防止流动相被用完(正确答案)18. 不定项选择:工作原理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检测器是() *A.荧光检测器B.安培检测器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正确答案)D.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正确答案)E.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9. 单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比气相色谱法高,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输液压力高B.流动相种类多(正确答案)C.检测器灵敏度高D.柱温低20. 不定项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可以() *A.减少涡流扩散B.降低保留时间(正确答案)C.改变相对保留值D.增大传质阻抗(正确答案)E.减少传质阻抗21. 不定项选择:梯度洗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但能互溶的溶剂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其配比进行洗脱,此方式可以改变() *A.流动相的极性(正确答案)B.流动相的温度C.被测组分的分离效率(正确答案)D.流动相的流速E.提高检测灵敏度(正确答案)22.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流动相极性弱于固定相极性的液相色谱是正相色谱[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3.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ODS是反相色谱中常用的固定相相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4.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改变色谱柱柱长不能改变反相HPLC的选择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5.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在反相HPLC中,若组分保留时间过长,可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使组分保留时间适当。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作业题:第二章作业:1、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2) 样品的预处理(3) 成分分析(4) 分析数据处理(5) 分析报告的撰写2、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六种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一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3、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采样遵循的原则:(1) 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4、有完整包装的物料200件,采样件数应该为多少件采样件数√200/2 =10件5、什么是样品的制备样品制备——一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6、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哪三种样品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食品分析的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第三章作业:1、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类型有哪些感觉是客观事物(食品)的各种特性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人脑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的反应。

感觉类型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2、什么是感觉疲劳现象感官在同一种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感觉变弱的现象。

3、什么是感觉相乘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效果。

4、什么是感觉消杀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5、什么是嗅技术作适当用力的吸气(收缩鼻孔)或扇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使空气容易形成急驶的涡流,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嗅技术。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一、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二、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食品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3. 它是否含有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4. 请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对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

5.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评价。

三、试题三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微生物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该食品中是否含有病原菌?3. 如果发现病原菌,是否超过卫生标准限制?4. 是否检测到任何其他微生物污染?5. 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对该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建议。

正文: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原产地是XXX。

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包括XXX、XXX、XXX等。

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认为它属于XXX类型的食品。

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它的外观特征为XXX。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得出的食用建议是XXX,潜在风险是XXX。

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粮食工程《食品分析》课程大作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粮食工程《食品分析》课程大作业
对大多数样品结果比较可靠,但费时间,溶剂用量大,且需专门的索式抽提器
维生素
【荧光法(维生素C测定)】: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烘箱干燥法所选用的温度、压力及干燥时间,随着被测样品的性质及分析目的的面有所改变。干燥温度通常取70~ 100 c,对于热稳定性较好的食品,甚至可以120 .130 C或更高的温度,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干燥时间,这样的干燥称为高温干燥。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其他挥发性物质少且对热稳定的食品。应用烘箱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样品应当符合下述四个条件: 水分作为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因为食品在挥发组分的损失会造成水分测量结果含量偏高,例如食品中含有醋酸、丙酸、丁酸、醇、酯和醛等。
此法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至今仍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
凯氏定氮法只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把低价氮氧化并转为氨盐来测定,而不能把高价氮还原为氮盐的形式,所以不可以测出物质中所有价态的氮含量.
碳水化合物
【碱性铜盐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将一定量的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

6
)本法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类物质,对于结合态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破坏脂类和
非脂成分的结合后才能提取。

7
)试剂用量大,易出现爆炸,溶剂回收时溶剂挥发严重,污染空气,注意通风。
本法适用于脂质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

《食品分析》教案——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食品分析》教案——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食品分析》教案(第21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几种甜味剂的检测第三节几种常用防腐剂的检测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明确测定添加剂的重要性;了解各种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测定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测定方法难点:糖精钠、苯甲酸钠、山梨酸甲的测定方法四、主要参考资料1、大连轻工业出版社等合编.食品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年6月。

五、教学过程1、学时分配:2学时2、辅导手段:自习答疑3、教学办法:讲授4、板书设计: (见下页)5、教学内容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第一节概述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

但不包括污染物、残留农药。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其来源分为:(1)天然食品添加剂利用动、植物组织或分泌物及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所得到的物质。

如:Vc、淀粉糖浆、植物色素等。

(2)化学合成添加剂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所得到的有机或无机物质。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并制订了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分类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母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香料、其它22类1500种(世界现在有4000多种)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对人体无害,大多数合成添加剂对人体有毒性,致癌物。

要控制加入量。

➢关于人体每天允许食用量ADI值,可查书得到。

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 For Man(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名称 ADI(mg / kg体重)NaNO2 0——0.2苯甲酸 0—— 5山梨酸 0—— 25➢一些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添加的限量添加剂名称食品加入限量(mg /kg)NaNO2午餐肉 125NaNO3午餐肉< 500SO2白糖 20苯甲酸干酪制品 1000山梨酸果汁类 600EDTA 果汁类 250➢各种食品添加剂有自己的质量标准:(主要限制有害物质的含量)例:山梨酸 GB 1905 - 2000EDTA二钠 GB2760—96甜菊糖甙 GB 8270-1999《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75—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6--2003三、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也是先分离再测定。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食品安全作业答案1、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

2、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的问题或关注点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3、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只出现在中国。

4、水解植物蛋白经常用于风味添加剂,它的主要构成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1、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欧美国家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不大的关键原因是。

3、1996年,日本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出现的原因是。

4、下列关于疯牛病病毒朊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5、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涉与到一个国家政局稳定,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危,以与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

6禽流感病毒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它极其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

7、1999年,比利时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在原料的生产环节,主要是生产工具受到了污染。

8、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最主要发生在欧美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老百姓食用的食品主要是以生食品为主。

1、中国人的第一杀手疾病是,它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6%。

2、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物质包括。

3、在我国,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所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

4、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食品供应过程三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5、在我国,副溶血弧菌污染水产品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是最高的。

6、所谓的“城乡剪刀差”问题,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明显的缩小。

7、以最保守的15亿人口计算,中国大约到2030年仍然面临非常严峻的要保证人民吃得饱的问题。

1、我们国家受到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所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

2、下列关于食品灭菌手段辐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媒体所说的“丙毒”属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4、我们国家是一个农药使用量和生产都位居第一的国家。

5、关于农产品中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问题,其中农药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

1、我国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中规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207-习题作业-食品中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 习题作业答案

207-习题作业-食品中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  习题作业答案

习题十四、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 答案一、填空题1.黄曲霉毒素B1,次氯酸钠,样品的代表性。

2.生物性污染物质,化学性污染物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亚硝胺类化合物。

3.乙腈,过滤浓缩、丙酮,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保留时间,外标法。

4.气相色谱法,灵敏度和专一性,液相色谱法。

5.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二、问答题1.试述农药残留及最大残留量的概念。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在我国是指由于实施农药而存留在环境和农产品、食品、饲料中的农药及其具有毒性的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杂质等,还包括环境背景中存有的农药污染物或持久性农药的残留物再次在商品中形成的残留。

在国际食品法典中是指任何由于使用农药而在食品、农产品和动物饲料中出现的特定物质,包括所有被认为具有毒性作用的农药衍生物,如农药转化物、代谢物、反应物及杂质。

最大残留量(Maximnm residue limit,MRL)在我国是指在生产或保护商品过程中,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GAP),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导致在各种食品和饲料中形成的农药残留物的最大浓度。

2.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后的玻璃器皿,为什么要用次氯酸溶液进行浸泡清洗?由于黄曲霉毒素(AFT)是一剧毒强致癌物质,避免实验过程中造成污染,实验中所用的玻璃器皿须经25g/L的次氯酸溶液浸泡清洗。

因为次氯酸溶液是一种氧化剂,可将黄曲霉毒素破坏掉,而且浓度越高,AFT分解速度越快。

3.为什么食品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常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要指标?因为在AFT中,由于AFTB1毒性大、含量多,且在一般情况下如未检查出AFTB1,就不会存在AFTB2、G1等,所以食品中污染的AFT含量常以AFTB1为主要指标。

4.食物中的苯并芘和亚硝胺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对其进行测定?食品中苯并芘的来源有多种渠道。

一是各类食物在烟熏、烧烤或烧焦过程中产生的,或被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多环芳烃污染。

食品感官鉴评作业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鉴评作业题及答案

26.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 27.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28.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29.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30.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 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 地不同而变化。 31.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 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2.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 作比较。 33.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 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 34.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 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 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35.二-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 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 员挑选出哪个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检验方法。 36.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 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单个样品的检验方 法。
D. 样品的制备 11.参加感官分析实验的人员分为五类,除专家型、有经验型外、 还有( ACD )。 A. 消费者型 B. 自愿者型 C. 无经验型 D. 训练型 12.感官功能的测试通常要进行( ABCE )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 A. 酸 B. 甜 C. 苦 D. 辣 E. 咸 13.对不能直接感官评价食品,在与适宜载体混合时,应避免二 者间的( B )或( D )作用。 A. 阻碍 B. 拮抗 C. 变调 D. 协同 14.挑选品评员必须考虑的因素,除了兴趣、健康状况外,还有 ( ABD )。 A. 表达能力
食品感官鉴评作业题及答案
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 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3.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 某产品的状况。 4.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5.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6.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7.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 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8.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9.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 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0.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 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1.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 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 变。 12.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 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3.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1.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答:如果密度计表面有油污,则油污对待测液体密度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具体要看待测液体与油污的密度哪个更大。

若待测液体的密度较油污小,则其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则其表面张力较小,油污表面张力则相对较大,从而使油污在密度计表面形成珠状,密度计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会上浮,使测量结果偏大。

反之,若待测液体的密度较油污大,则其表面张力也比油污大,使油污分散在待测液体中,使得待测液体的平均密度比没有油污时小,导致密度计下沉,使测量结果偏小。

2.简述旋光度和比旋光度的概念,并简述变旋光作用。

答:旋光度: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的溶液时,其振动平面所旋转的角度叫做该物质溶液的旋光度。

比旋光度:当光学活性物质的浓度为1000g/L,液层厚度为100mm时所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光度。

变旋光作用:具有光学活性的还原糖类(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溶解后,其旋光度起初迅速变化,然后逐渐慢慢变化缓慢,最后达到恒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变旋光作用。

第六章1.高锰酸钾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是什么,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原理:将一定量的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糖把二价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

经抽气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而溶解,硫酸铁被还原为亚铁盐。

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亚铁盐。

10FeSO4+2KMnSO4=5Fe(SO4)3+2MnSO4+K2SO4+8H2O。

根据滴定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氧化亚铜含量。

再从相当于氧化亚铜质量时的葡萄糖、果糖、乳糖、转化糖的质量表中查出氧化亚铜相当的还原糖,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1该方法准确度和重现性都优于直接滴定法,但操作繁琐费时,需使用专用的检索表。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有色样液也不受限制;2所用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与直接滴定法不同;3所用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必须过量,以保证煮沸过的溶液呈蓝色,必须控制好热源强度,保证在4min内加热至沸;4在过滤及洗涤氧化亚铜沉淀的整个过程中,应使沉淀始终在液面以下,避免氧化亚铜暴露于空气中而被氧化;5还原糖与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复杂,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还原糖含量,而需利用检索表。

2、用铁氰化钾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时,向样品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后再加热,是否会引起还原糖水解,为什么?答:不会,因为整个实验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不水解。

该题考察的知识点是还原糖水解所需条件是什么。

3、测定食品中蔗糖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水解条件?答:1蔗糖的水解速度比其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快得多;2为获取准确的结果,必须严格控制水解条件。

取样液体积,酸的浓度及用量、水解温度和时间都严格控制,到达规定时间后应迅速冷却,以防止低聚糖和多糖水解,果糖的分解。

第十三章1. 简述食品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来源。

一、食品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生物性有害物质, 如黄曲霉、李斯特菌、口蹄疫致病菌等;二是化学性有害物质, 如DDT、氯丙醇、河豚毒素、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三是物理性有害物质, 如金属屑、石子、动物排泄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有:不当地使用农药、兽药, 包括施药过量、施药期不当或使用被禁药物;来自加工、贮藏或运输中的污染, 如操作不卫生、杀菌不合要求或贮藏方法不当等;来自特定食品加工工艺, 如肉类薰烤、蔬菜腌制等;来自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某些有害物质可能移溶到被包装的食品中;来自环境污染物,如二恶英、多氯联苯等;以及来自食品原料中固有的天然有毒物质。

2. 酶联免疫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原理:1、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2、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第十四章1.简述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答:食品营养成分方面,低剂量辐照处理不会导致食品营养品质的明显损失,食品中的蛋白质、糖和脂肪保持相对稳定,而必须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在某些情况下可造成维生素的损失,但是损失很少。

放射性方面,在食品辐照处理过程中,作为辐照源的放射性物质被密封在双层的钢管内,射线只能透过钢管壁辐照到食品上,放射源不可能泄露污染食品,也绝对不允许放射源泄露事件的发生。

而且16MeV的能量所诱发的感生放射性可以忽略,而食品辐照中常用10MeV以下,所以辐照食品不可能产生感生放射性或者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可以忽略。

充分表明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2.简述辐照含酯食品的检测方法(2-十二烷基环丁酮)的原理。

答:2-十二烷基环丁酮是含脂食品中棕榈酸甘油酯经辐照后,酰氧键发生断裂产生的,羰基在2号环位,且与棕榈酸有相同数量的碳原子。

2-十二烷基环丁酮用正己烷随同脂肪一起提取出,提取物经过冷冻离心过滤、过柱净化等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朴分析。

第十五章1.塑料包装材料中存在如下安全性问题:一、加工助剂带来的污染(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润滑剂);二、油墨的安全性的影响(如苯类溶剂残留、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染料,复合用胶粘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三、塑料制品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裂解物、降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向食品迁移;四、回收问题;2.纸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原料本身的问题;二、造纸过程中使用的添加物;三、油墨污染较严重;四、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纸包装物在贮存、运输时表面受到灰尘、杂质及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第十六章1.较生化检测法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的优缺点。

(1)、生物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细菌具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有差异,从而鉴定细菌的种类。

生物学检测法比较敏感,又可直接测定生物学功能,是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验目的,是科研部门最常用的技术,但需要长期培养依赖性细菌,检测耗时长,步骤繁杂,影响因素多,不容易熟练掌握,且仅能测定活菌种类。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检测方法可针对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分子特征进行鉴定。

该法具有灵敏、快速等优点,甚至从1~10个细胞中就可检出其中的特异mRNA,但是只能检测基因表达情况,不能直接提供有关因子的浓度及活性等资料,主要用于机制探讨。

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互相弥补,在实际应用中,呆根据各自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室条件进行选择。

2.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Plateau)。

到达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在此同时认识到蛋白质是接受RNA的遗传信息而合成的。

第十七章一、为何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引起巨大的争议?答:1、转基因食品主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些外源基因转移到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进行了该物种的遗传密码的改造,使其性状、营养价值或品质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由这些转基因物种所生产的食品;2、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影响:转基因食品携带的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使动物与人的肠道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抗虫农作物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和残留的抗虫内毒素,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转基因食品中病毒基因有可能与浸染该植物的其他病毒进行重组,产生新的病毒或超级病毒;转基因生物作为食品进入人体,可能使人出现某些病理作用和毒理作用。

3、转基因食品会影响环境生态: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转变成杂草;如果转基因高产作物一旦通过花粉导入方式将高产基因传给周围杂草,会引发超级杂草出现;如果转基因不育品种的不育基因在种植地大肆传播,会导致当地的农业崩溃;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产生毒害而使其死亡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会使其死亡。

第十八章1.什么样的食品需要申报新资源食品?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需要申报新资源食品。

新资源食品可分为以下四类:①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②以前我国居民无食用习惯的,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食品原料。

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④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2.新资源食品与保健食品的有什么不同?①定义:新资源食品指在我国新发现,新研制(含新工艺和新技术)或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品。

②审批部门:新资源食品由国家卫生部审批;保健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

③功能限定:新资源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禁止以任何形式宣传或暗示疗效及保健作用;保健食品的功能只能在限定的功能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

④适用人群:新资源食品适宜任何人群食用;保健食品只适宜于某个或几个功能失调的特定人群食用;对该项功能良好的人无必要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