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抑非花鸟画作品欣赏
近现代国画大师
近现代国画大师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家是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材质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并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绘画工作者,主要包括传统国画家和现代中国画家。
国画家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以下近、现代中国国画大师,基本以“出生年月”为序:(一)近代(1840~1919)著名国画大师任伯年(1840~1896)、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1955)、徐悲鸿(1895~1953)、刘海粟(1896.3~1994)、潘天寿(1897~1971)、李苦禅(1899.1~1983)、张大千(1899.5~1983)、林风眠(1900~1991)、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3~1989)、陆俨少(1909.6~1993)、石鲁(1919.12~1982)等。
(二)其他近、现代国画大家近代(1840~1919):陈半丁(1876~1970)、张善孖(1882~1940)、萧谦中(1883-1944)、刘奎龄(1885~1967)、于非闇(1889~1959)、朱屺瞻(1892~1996)、吴湖帆(1894~1968)、溥心畲(1896~1963)、高希舜(1896~1982)、丰子恺(1898.11~1975)、黄君璧(1898~1991)、钱松岩(1899~1985)、关良(1900.12~1986)、王雪涛(1903~1982)、董寿平(1904.2~1997)、蒋兆和(1904.5~1986)、胡洁青(1905~2001)、赵望云(1906~1977)、叶浅予(1907~1995)、何海霞(1908.9~1998)、吴作人(1908.11~1997)、黎雄才(1910.5~2001)、唐云(1910.8~1993)、谢稚柳(1910~1997)、梁树年(1911~2005)、郭传璋(1912~1990)、陈大羽(1912~2001)、启功(1912.7~2005)、关山月(1912.10~2000)、于希宁(1913~2007)、黄苗子(1913~)、秦岭云(1914.2~2008)、张民权(1914~2001) 、赵琗艇(1915~) 、俞致贞(1915~1995)、魏紫熙(1915.1~2002)、赖少其(1915~2000)、崔子范(1915~2005)、白雪石(1915.6~2011)、苏葆桢(1916.5~1990)、刘力上(1916.7~)、田世光(1916.10.27~1999)、张仃(1917~2010)、宗其香(1917.11~1999)、刘继卣(1918.10~1983)现代(1919~1949):尹瘦石(1919.1~1998)、吴冠中(1919.7~2010)、宋文治(1919.10~1999)、李斛(1919~1975)、古元(1919~1996)、孙其峰(1920~)、程十发(1921.04~2007)、陈佩秋(1922~)、方济众(1923.6~1987)、亚明(1924~2002)、黄永玉(1924~)、黄胄(1925~1997)、朱宣咸(1927~2002)、陈逸飞(1946.4~2005.4)张旭云(1948~2011)当代(1949~):薛宣林(1957.1~)、朱明(1967.10.21~)等。
君子赋梅·兰·竹·菊四人展[东营站]
君子赋梅·兰·竹·菊四人展[东营站]孕于酷热之炎夏,绽芳冰雪之隆冬,一枝红梅报春蕤,开创新年第一功。
生于贫瘠之涧沟,香透九州之原野,芝兰馨香漫书房,处世为人正难斜。
茂于房屋之前后,力拔节节之高风,空心虚怀纳四海,正气蓬勃百世宗。
开于百花之凋零,色耀寒秋之苍穹,冰心侠骨屹河岳,一花尽扫万夫雄。
梅花傲雪三分白,兰香满室为君开。
竹竿挺拔冲天志,菊开金秋待君来。
主办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北京台湖国画院承办单位:东营市美术家协会东营市光辉画馆开幕时间:2017年12月23上午09:58分展览地点:东营市东三路258号,市人防大楼21楼东营市文联艺术馆(南二路与东三路路口往北100米)张立辰号渔人、北军、荷衣渔童,别署渔人草庐、紫苑主人。
1939年10月出生,江苏沛县人。
1954-60年徐州三中读书并受李雪鸿美术启蒙;1960-1965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从学于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诸乐三、陆抑非等名师;毕业分配至人民美术出版社就职曾历经"四淸"文革运动和"5·7"干校;1974年北京73中及东城区文化馆从事美术教育活动;1977年应聘中央美术学院执教至今。
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花鸟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画系主任, 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科委员会主任;北京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现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潘天寿艺术基金会理事,李可染基金会艺术委员、李可染画院名誉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审委员,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全国青年美展评审委员,造型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学术委员、评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小学美术春季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通用10篇)
小学美术春季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通用10篇〕小学美术春季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通用10篇〕小学美术春季开学第一课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开学第一课〕新学期伊始,师生共讨论教室布置,并发动学生准备布置材料。
2、仔细翻阅新教材,师生共同找出新旧教材的异同处。
3、针对每节不同的内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记录。
为整个一学期学习作准备。
教学重点:记录每节课所需材料,为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学习作准备。
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不同课所需的多种不同材料。
课前准备:美术教材、铅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第一部分:〔自我介绍〕同学们,进入美术教室有一种装修一新的感觉,但你觉得美术教室还缺少点什么吗?就这个小问题展开讨论。
〔以几个人自由组合的方式进展讨论1、如何进一步整体地美化我们的美术教室?2、针对一扇窗、一扇门、一堵墙或整个教室进展装饰。
3、完成详细作品的讨论。
〔布置工作:两周内,以组的形式,自由布置好美术教室〕第二部分:新的书,你有什么新的感觉?〔……〕,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小结:书的外形大了、书中的内容多了、图片美了、有兴趣了、准备的材料面广了……希望大家一同把美术课上的更好!三、作业布置:1、以第一课“印象深化的事件”为例:书中图片上应用了那些工具?〔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水粉颜料、国画工具、油性笔、梦幻笔……〕列出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所应用的工具。
〔要求仔细翻阅每一页,特别是可扩展工具或联想到其他工具。
〕3、作业在“成绩一览表”一页完成。
四、巡回指导: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及时发现学生对每一课工具的认识缺乏,并引导细心观察。
五、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节课所带工具。
〔工具可以以组为单位带好,也可自己带好工具。
〕课上学生自主性发挥较好,讨论时学生能积极参与。
但作业中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的工具使用认识还不够,有待于老师进一步引导〔课中时间不够也是一个因素〕。
68幅著名书画赏析
68幅著名书画赏析1、王原祁《卢鸿草堂⼗志图(之⼀)》【赏析】此图借《草堂⼗志图》之名,以泼墨设⾊⽽成,运以诸家笔意。
卢鸿为唐代隐⼠、⽂⼈,擅书法、绘画,曾作《草堂⼗志图》描写其隐居之处的⼭林景物。
王原祁的《卢鸿草堂⼗志图》以唐宋各家笔意拟之,图中峰峦浑厚,林⽊苍厚,笔墨细密严实,松秀浑然,柔中带刚。
2、陈逸飞《弦乐四重奏》【赏析】细致的⼈物造型充满雕塑感,精密的构图与柔和的线条把四名乐⼿⼿连琴,琴连⼿,互相连系,增添了视觉上的和谐感。
熟练的灯光处理把光线聚焦在⼈的脸孔上,营造出庄重⾼贵的⽓氛。
画作不只是把题材画得写实,更具有内涵精神的深度,焦点尖锐,形神兼备。
3、陆抑⾮《苍兰》【赏析】此作虽⼯笔重彩但仍富于秀丽⽂儒的⽓息。
画中⽣动⾃然的穿插、精致⽽灵动的线条、艳丽⽽⾼雅的⾊彩、法度严密⼜不失性情的造型,“清绝秀巧,⽣意盎然”。
墨⽯因构图需要⽽塑造,不仅稳定了画⾯,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4、林风眠《秋岚》【赏析】画⾥层峰迭障,秀丽宜⼈,满⼭的树⽊晕染了红、黄、蓝⾊彩学三原⾊,富丽万千,粉墙黛⽡的屋舍,形成⿊⽩对⽐。
⼭岚轻轻飘过林端、群峰之间,敷施⽩粉使透明感、光线⽴现,有⼀种云⽓蒸腾的空灵。
整幅画作意境幽缈,秋季才有的丰实华美,林风眠对美好景物的绮想彷佛跃然纸上。
5、黄胄《驯马图》【赏析】黄胄⼀⽣以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为创作主题,少数民族⼈民群众的朴实⽽鲜明的形象是他艺术创作的主⾓,⽽驴、马、狗等动物形象则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
本幅《驯马图》就是这样充分地体现出了黄胄⾃⾝的创作特征。
2011年5⽉22⽇,中国嘉德春拍夜场《⼤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
当晚8点12分,这幅黄胄《驯马图》从380万起拍,以5250万的落槌价被3113号买家收⼊囊中。
6、陆俨少《⽇出天开⼭川映辉》【赏析】陆俨少画重章法,长于⽤线勾云划⽔,常⽤⽩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墨块压挤留⽩为云为⽔,烟雾起伏画⾯之上,别具特⾊。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花鸟画的技法,包括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技巧。同 时,也详细讲解了花鸟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 读者可以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为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打下基础。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写生与创作的基本 概念、基本原则、表现手法等。同时,也详细讲解了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实践技 巧和注意事项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生与创作能力,将 自然中的美转化为艺术作品。
内容摘要
因此,他鼓励读者要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花鸟画教程,对于想要学习花鸟画的初学者和有一定 基础的画家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参考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花鸟画的技 法和创作思路,还能够得到许多有关绘画的启发和灵感。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花鸟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包括欣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则、表现手法等。同时,也详细讲解了花鸟画作品赏析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鸟画作 品。
目录分析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这本书的目录涵盖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构图、技 法、写生与创作以及欣赏等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通过阅读这 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花鸟画的本质和特点,掌握其构图、技法和创作 方法,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对于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也 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绘画教学书籍,它详细地介绍了 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如何将思想情感融入到画面中。在阅读这本书的 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不仅对花鸟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绘 画技巧。
汉韵兼楚风 神遇而迹化——踪岩夫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述评
2020/09 No.223关注·画家汉韵兼楚风 神遇而迹化—踪岩夫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述评文_冯健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士 1.踪岩夫 太阳的子孙68cm ×136cm 20142.踪岩夫 秋色满院90cm×180cm 2009年院系调整,先生调入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直至退休。
退休后的踪岩夫先生不逐名利,也很少抛头露面,几乎与社会隔离,埋头书斋20余年,钻研大写意花鸟画艺术,取得令人瞩目的 成就。
近些年,江苏沛县走出了很多擅长大写意绘画的画家,他们多以“雄强豪放”的大写意画风称誉画坛。
这些画家有类似的审美追求和共同的地域文化根基,使得“古沛画派”雏形已现。
踪岩夫先生便是沛县走出来的又一位取得巨大成就和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大写意画家,是“古沛画派”大写意绘画的代表性人物。
他与张立辰先生、徐培晨先生、程大利先生正好构成“渔樵耕读”的“古沛四友”关系:张立辰先生号渔人,又擅长表现荷花题材及鱼类等湖边风物,故可得一“渔”字;徐培晨先生,擅长猿猴题材绘画创作,常入山林之深处观察、写生猿猴,故其笔下有山林之趣,正得一“樵”字;踪岩夫先生,出身农家,擅长表现农家院落和农作物绘画题材,乃得一“耕”字;而程大利先生,系理论家出身,其山水深研黄宾虹画学理论,“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以“书生意气”指点江山,实得一“读”字。
“古沛四友”均擅长大写意绘画,皆具有“豪放大气”“雄强泼辣”的美学特征,均具备传统笔墨功夫的深厚根基。
在“古沛四友”中,踪岩夫先生不仅传统笔墨功夫扎实,其绘画的创新面貌更为突出,故而在“古沛画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明代陈淳和徐渭开创大写意花鸟绘画以后,历代不乏画家传承这一文脉,如清代的八大、石涛,扬州八怪中的金农、李复堂、李晴江,海派的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以及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
那么,在这一条文人大写意花鸟画发展脉络中,踪岩夫先生作品的意义和贡献何在?他对大写意花鸟画的样式做了怎样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先对踪岩夫先生的师法来源及绘画的衣钵传承关系进行考察。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美术《伞》教案最新7篇
美术《伞》教案最新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美术《伞》教案最新7篇教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材料,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深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伞》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国画中的向日葵——金光灿灿,欣欣向荣,美不胜收
国画中的向日葵——金光灿灿,欣欣向荣,美不胜收向日葵,花开便是晴天。
它有着饱暖的花姿,鲜亮的颜色,以及积极阳光的精神,而备受人们喜爱。
尤其是天才画家梵高,以西方油彩创作的《向日葵》,朴素而又孤独的高贵,更是成了一种不可取代的力量。
那如果用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向日葵,又会是怎样的精彩呢?一起来欣赏吧。
1.张书旂(1900~1957)现代著名花鸟画家,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誉。
他的向日葵,轻盈典雅。
粉与笔墨兼施,其气雄健,其笔超脱。
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
2.赵少昂(1905~1998)现在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岭南画派杰出代表。
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以花鸟画为最精。
他笔下的向日葵,造型高度概括但又不失准确,并充分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笔墨奇肆粗狂,又能见其精细之处,雄秀双至,意趣动人。
3.钱君匋(1907~1998)现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
“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
钱先生的向日葵,色彩十分清新怡人。
虽只一幅,但回味无穷。
他以大笔画叶,温润圆畅,既墨韵淋漓中又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耐人寻味。
那长长短短、错落有致的花瓣,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4.陆抑非(1908~1997)现代杰出的花鸟画家,卓越的教育家。
所作花鸟无数,以牡丹,荷花最为多见,向日葵则偶作三两幅。
他笔下的向日葵,色彩明快,生机盎然。
其大笔挥写,没骨泼色,笔墨酣畅淋漓之余,但又不背离葵花的自然形态,既写形又写意。
画中向日葵低垂的花头,像是刚经历了一场风雨,更显明艳动人。
5.唐云(1910~1993)现代著名国画家。
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
其笔下的向日葵,朵朵向着太阳,朝气蓬勃。
他以没骨法画叶,又以墨线勾叶脉,清秀明丽。
以明黄点染写成的花朵,于清丽中显得风姿绰约,金光灿烂。
既有北派花鸟的厚重,又有南派的超逸,清丽洒脱,生动有效。
6.刘伯骏(1921年生)当代著名花鸟画家。
擅画美人蕉、鸡冠花、向日葵、荷花。
他认为这是“夏日花中四君子”,它们的品格象征了我们的年代。
现代陆抑非书法
现代陆抑非书法陆抑非(1908-1997)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江苏常熟人。
名翀,初字一飞。
1937年后,改字抑非。
花甲后自号非翁。
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并曾任浙江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
早年在故里从师李西山,继师陈迦盦,而立之年又师从吴湖帆,入“梅景书屋”。
陆抑非24岁任教上海美专,先后达十五年,并兼任于新华艺专、苏州美专。
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
1959年应潘天寿院长之聘,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执教。
代表作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秋葵》《一池春水》《白掠鸟》《龙吐珠》《九节兰》《白孔雀》等。
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常熟等地举办过十余次大型书画展。
不少精品被北京、上海、常熟、杭州、沈阳及美国纽约等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出版有《花鸟画谱》《陆抑非花鸟画辑》《陆抑非教学画稿》《陆抑非行草长卷》《陆抑非》大型画册、《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陆抑非》《荣宝斋画谱·陆抑非花鸟专集》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陆抑非花鸟画示范作品》《非翁画语录》《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纪念盖老话三通》等画集、著作、论文。
是一位海内外著名的花鸟画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大家。
陆老年轻入中国书画之门时,就很重视书法的学习,曾云:“绘画以用笔为上,可通过练习书法,强化用笔的训练。
”尤其是在青年时期绘画有一定名声之后,更强调书画同源,曾警惕自己说:“书法对于画有重要影响,不注意书法的练习,就很难画出中国画的韵味来,很难体现中国画深沉的艺术意蕴。
就不能立体地去欣赏它。
” (《陆抑非画语录》)因此,他很早即注意书法的临摹与勤练。
早年从晋唐入手,长久摹习怀仁集《圣教序》,中年后致力文徵明,尤对其行书着力更深,写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另对杨维桢、董其昌诸家法帖也用心过,隶书则练习过《史晨》《乙瑛》等汉碑,草书则用功并得益于孙过庭《书谱》、怀素的《自叙帖》等。
”一池春水“策展文本
“一池春水”——纪念陆抑非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策划文案一、展览题目“一池春水”——纪念陆抑非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二、展览意义与目的陆抑非,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顾问。
作为杰出的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工写兼能,尤擅兼工带写和没骨法花鸟画。
同时,他也是一位中国书法名家,以画入书,姿态无穷,其书风特征以方笔大草名重一时。
2017年6月,陆抑非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陆抑非作品及藏品154件,共计画作510幅。
为纪念陆抑非先生诞辰110周年,答谢捐赠,特举办此次展览。
展览汇除捐赠作品外,集了多家单位收藏的陆抑非书画精品共计120件160余幅,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抑非作品展览,十分全面地展示了陆抑非的艺术历程及探索。
展览根据陆抑非一生的艺术行迹分三大版块:虞山渊源、海上飞声、浙美教席。
以花鸟画为主,全面地展示了陆抑非早、中、晚年的代表作品和精品佳作,这些活色生香的作品必将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三、展览主体、性质展览主体: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
名翀,初字一飞。
1937年后改字抑非。
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甦叟。
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等职。
展览性质:个人纪念展四、学术支持与策展人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支持单位: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承办单位:浙江美术馆协办单位:中华艺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常熟博物馆浙江旅游集团浙江大学档案馆西泠书画院杭州芸廷美术馆策展人:xx五、展览地点和展期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4/5/6展厅 (杭州市南山路138号)开幕时间:2018年3月16日 11:00展期:2018年3月16日—4月15日六、展览内容与布展安排(附展厅作品位置布置草图)1展览内容(作品):四号展厅:《虞山渊源》五号展厅:《海上飞声》六号展厅:《浙美教席》三个板块共计作品521幅。
美术江南春色大班教案
美术江南春色大班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吴冠中作品《春如线》,感受线条的柔美与点的跳跃,并展开大胆想象。
2、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特点去展开水墨画线条与点的练。
3、大胆运用线条与点进行美术创作。
4、使幼儿体验独立自主、单一制、缔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工作:PPT水墨颜料、宣纸、毛笔活动过程:一、欣赏美术作品:春如线。
(展现幻灯一:作品)1、用视觉直观观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特别的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吧!”“这幅画与我们以前看见的图画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小结: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中国水墨画。
“从这幅画上,你一下子就能够看到什么?”“图画中就是怎样的线和点呢?看一看这些线和点象什么?2、听音乐作画:认真倾听这两段音乐都给你什么样的体会?你指出哪段音乐在画线?哪段音乐在画点?――用手势书空,老师示范作画――交代建议,幼儿用毛笔试试看。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转眼间一幅点和线的画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就象老师带来的这副画那样,真奇妙!更奇妙的是,这副画里还藏着好听的故事呢?猜一猜,是什么季节的故事?那还是让画家来告诉我们吧!二、直观了解画家吴冠中。
(展现出幻灯二:画家画像)1、介绍作家的人文背景。
他就是中国一位很出名的画家,家乡就在江苏,就是我们江苏人的自豪。
他的名字叫做吴冠中。
“他对大自然特别讨厌――小鸟的叫声、小花的飞舞、小雨的爱恋都能够唤起他的启发。
他常讨厌用流动的线条和城才抒发对大自然的体会、记录小自然的奇妙,这副画就是他对春天的特别体会,被命名为《春例如线》三、再次欣赏作品,畅谈、分享不同的感受。
(回放幻灯一)“刚才听到了吴冠中画家的了解,我们再来看这幅画,你真的这幅画为什么可以叫作春例如线?这幅画讲诉的可以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探讨)“你发现这些线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粗的线条表示什么?细的又像什么?这些彩色的点又像是谁留下来的呢?”小结:“春天万物衰退,一切都是代莱。
写意《墨梅》画法、国画“花枝”口诀、10位顶级名家画的梅花,不看太亏啦!
写意《墨梅》画法、国画“花枝”⼝诀、10位顶级名家画的梅花,不看太亏啦!【国画教程】写意《墨梅》画法梅,蔷薇科落叶⼩乔⽊。
梅原产中国南⽅,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梅花由花萼、花瓣、花蕊组成。
花⾊有⽩、红、粉红、绿等。
梅花是中国⼗⼤名花之⾸,与兰花、⽵⼦、菊花⼀起列为“四君⼦”,与松、⽵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化中,梅以它的⾼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以⽴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春。
写意《墨梅》绘画教程第⼀步:⽑笔直接蘸墨,中锋勾写第⼀枝杆,下笔要果断,要有提顿。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步:浓墨侧锋画⼀枝主杆,要见飞⽩。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三步:悬腕画⼀长枝,中间不能停顿。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四步:继续穿插枝⼲,要注意粗细对⽐。
如果临近的两枝,要么⼀粗⼀细,要么⼀浓⼀淡,要么⼀枯⼀湿,总之要寻求变化。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五步:焦墨点苔刺,继续悬腕画长枝。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六步:枝⼲穿插不要⼗字交叉,“S”形“Z”形并⽤。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七步:点苔刺也是个很重要的步骤,点的合理显得苍⽼古朴,点的散乱则呆滞⽆神,聚散⼤⼩点,点的造型要圆中带⽅。
换⼩号笔淡墨勾勒花头,花头要有左右向背变化。
全开的花头周围要搭配花蕾。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第⼋步:浓墨中锋勾勒花⼼,花托。
最后整理,完成。
国画“花枝”⼝诀,总结到位,⼗分经典!打开看点快报,查看⾼清⼤图董寿平梅花写花⼝诀桃杏李梅均五出,偏侧俯仰如何著,⼤⼩相间呈透视,也可五瓣不奏⾜。
画花蘸⾊分三分,根部清⽔笔尖粉,需要颜⾊在中间,下笔瓣瓣都象真。
浑圆花瓣如何写,下笔移动可防尖,⼩瓣⼀笔可完成,⼤瓣数笔来凑全。
有些花瓣根呈绿,填进颜⾊趁湿漉,太深太淡皆不宜,恰当颜⾊是嫩绿。
⼤形花瓣从⼼起,从内到外不要齐,有⼤有⼩有参差,由深渐淡才贯⽓。
淡花花脉更要淡,⽩粉丝出才⾃然,深花花脉应更深,颜⾊调和才好看。
涵衍庐珍藏书画赏析陆抑非花鸟成扇
张 觊
衙 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AN Y AN I U
涵衍庐珍 藏书 画赏析
陆抑 非花 鸟成 扇
陆抑 非 ( 1 9 0 8 —1 9 9 7 ), 江苏常熟人,名种 .初字一飞, 1 9 3 8 年 后 吴 湖帆 为 其 改 字抑 非 , 花 甲后 自号 非 翁。 古 稀 以 “ 照 叟 ” 为 号 , 喻 示 胃癌 后 重 获 生 命 之 欣 喜 。 有 《 非 翁 画语 录》 《 陆抑 非 教 学 画 稿 》 等 著 作 行 世 。 2 01  ̄ , 4 0年 代 . 陆抑 非 与 江 寒 汀 、 张 大 壮 、 唐 云 并 称 海 上 花 鸟 画 “ 四 大花 旦 ” 。 又 与 陆维 钊 、 陆俨 少有 “ 三
陆 ”之 称 。
此 扇 虽无 年 款, 但 从 画 面 的 风格 可 以推 断 为 陆抑 非 中年 吸 收 华 新 罗、 恽 南 田 画 法 时期 的 佳 作 。 其 画作 在 古 典 基础 上 贴 近 自然 , 重 视 写 生. 尤 其提 倡 默 写 , 强 调 造 型 的 准确 生 动 。 充 满新 意。 花 鸟 画 最 崇 尚 情 趣 , 此 画 构 图。 不 落 全 相 , 生 趣 盎 然 。 桃 花 、 柳 枝 花 枝 穿插 相 互 关联 , 疏 密 聚散 兼 备 。 叶 片 用 没骨 法 . 鲜嫩 透 明 。 勾昧 轻 灵。 水 与 色 的 调 和 恰 到 好 处, 用 笔 简括 生动 , 将 盛 开 、 将 开 的花 朵 之 色 、 之 态 、 之 韵 表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真 正 与 花 传 神 , 生 香 活 色。 两 只 燕子 纷 飞 其 问 , 一 高 一 低 , 一 显 一 隐. 巧 妙 呼 应 , 与 明 丽 的 花 叶 彼 此衬 托 . 在 明 暗、 动 静 之 间 这 到 了一种 完 美 的 融 合 。 由 于 他 点 虱 花 卉 的 习惯 。在 点 画 行 笔 中。 时 见 颤 抖 之 笔, 可 见 其 对 “ 涩”、 “ 生”、 “ 拙 ”、 “ 朴 ” 的 追 求 。 在 结 构取 势 上 更是 极 尽 开 阔 动 荡之 能 事。 造 险 通 过 笔 势 行进 自然 引 带 而 出, 毫 无 扭 捏 之 态。 陆抑 非 晚 年 更 以 书法 名 世 。 其 在 画 面 上 的题 款 , 往 往 锦 上 添 花 。
十大国画名家的丝瓜图
擅长山水、花鸟,素有“罗华山”、“罗雀”之美称。
画风雄秀苍劲,尽抒胸臆;意趣盎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罗铭记的丝瓜,虚与实,主与次交代得非常清楚。浓墨淡写的叶子,石绿靛蓝调和的丝瓜,枯湿纵逸的老藤,以及瓜、叶上的勾筋,似续非续的细蔓,一种执着朴素的眷恋油然而生。
3.黄幻吾(1906~1985)
现代著名花鸟画家。
擅画山水、人物、花卉、鱼虫、鸟兽,尤以花鸟画、山水画功夫独到。
其作品富有新意,能把水墨、彩色熔铸一炉,做到情调美、色彩美、构图美、形象美,可谓形神兼备,生机盎然,清新秀丽,雅俗共赏。
抬头望去,黄幻吾的丝瓜架上,满藤的丝瓜静静垂挂,像极了大大的感叹号。
丝瓜,就是其中之一。
朴实无华的丝瓜,在齐白石笔下生机盎然,在昆虫的衬托下又具有了灵性。彼此相映成趣,和谐相依,无不透出点滴成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整幅画构图清新,清新中透露着酣畅淋漓的墨气,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让人心生和谐生动的亲切之感。
2.娄师白(1918~2010)
中国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和重要传人,被齐白石称为“我最好的学生”。
早年以工笔重彩为主,晚年才以书入画,笔墨生辣朴茂,而不失清丽典雅之韵味。
陆抑非笔下的丝瓜小鸡,浓墨重彩,清新秀丽,构图也很新颖。
瓜叶笔墨泼辣豪放,线条粗犷。粗藤跌宕迈越,纤长的丝瓜贯穿整个画面,别具一格。
另外,黄花上有络纬,绿叶上有瓢虫,还有一群小黑雏鸡相伴,把平凡的生活景致描绘恰到好处。
8.萧朗(1917~2010)
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以花鸟最精。
其作品强调神韵而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见其精细。
他笔下的这两幅丝瓜,笔墨潇洒奇肆,使得瓜叶墨色淋漓。藤蔓一笔写成,荣枯毕具、抑非(1908年~1997年)
桃柳春燕图教案
桃柳春燕图教案桃柳春燕图教案1教材简解:《桃柳春燕图》是陆抑非对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抽象表现的杰作,画中那流动的线条和彩墨点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让人浮想联翩!整个画面色彩鲜明,他老人家的画妙处在于"无形有影牵动万物。
"此名画表现的内容形式简洁,寓意深刻,画幅采用方形画幅构图,他把江南早春的气息,表现得那么缠绵动人,诗意盎然,表现了春天的无限美好情景。
此欣赏活动符合中班幼儿年龄实际,在春季组织此教学,幼儿能在经验、想象、表达、体验活动获得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到来,感受传统水墨文化的艺术魅力。
目标预设:1、欣赏中国画表现的春天,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2、大胆想象,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桃柳春燕图的感受与理解。
3、运用国画点的技法初步尝试绘画蝌蚪桃花,体验毛笔画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有踏春的经验,感受春天的美景;物质准备:1、陆抑非的《桃柳春燕图》和电脑图片;作者图片,中国花鸟画PPT欣赏。
2、电脑录音"燕子的叫声",音乐《小燕子》,轻音乐,照相机。
3、幼儿课前学过用勾线笔画柳条、桃花和燕子。
4、毛笔和宣纸若干(幼儿数),国画颜料红、绿、黑每组一份,宣纸铺在报纸上重点难点:重点:欣赏画家陆抑非笔下的《桃柳春燕图》,感受春天的美。
难点:大胆想象,尝试中国中用点的方法来创作,体验毛笔画画的乐趣。
设计理念: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当孩子对春天有一定的经验之后,一定很想用多样方式表达出来。
因此,选用名画欣赏,能引导孩子走进名画,与大师对话,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无限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抑非花鸟画作品欣赏
陆抑非(1908-1997),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江苏常熟人。
名翀,初字一飞。
1937年后,改字抑非。
花甲后自号非翁。
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并曾任浙江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
早年在故里从师李西山,继师陈迦盦,而立之年又师从吴湖帆,入“梅景书屋”。
抑非24岁任教上海美专,先后达十五年,并兼任于新华艺专、苏州美专。
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
1959年应潘天寿院长之聘,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执教。
代表作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秋葵》《一池春水》《白掠鸟》《龙吐珠》《九节兰》《白孔雀》等。
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常熟等地举办过十余次大型书画展。
不少精品被北京、上海、常熟、杭州、沈阳及美国纽约等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出版有《花鸟画谱》《陆抑非花鸟画辑》《陆抑非教学画稿》《陆抑非行草长卷》《陆抑非》大型画册、《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陆抑非》《荣宝斋画谱·陆抑非花鸟专集》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陆抑非花鸟画示范作品》《非翁画语录》《从獭祭而成到信手
拈来》《纪念盖老话三通》等画集、著作、论文。
陆氏擅花鸟,工写皆能,尤以兼工带写成就更高。
其工笔上追两宋,写意可继元、明,兼工带写则以宋画为格,力追吕纪、林良,涉猎青藤、白阳。
早年对南田、新罗佳作心摹手随,下笔轻灵,敷彩清妍,尤得力于恽氏,有“陆牡丹”之誉,他于唐云、张大壮、江寒汀享有江南花卉四才子之美誉。
六十年代后至杭州,画风也随之大改,吸取大写意之长,由工而放,以雄盖秀,笔墨生辣,色调浓丽,唯格调有时尚欠娴雅。
延伸阅读:
陆抑非花鸟期待绽放
日前在中国嘉德的一场拍卖会上,陆抑非的《花卉草虫轴》(65厘米×37厘米)以3.5万至5.5万元的估价上拍,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估价相对偏低。
陆抑非先生的花鸟画在当今书画市场上,还算不上一个耀目的亮点,但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其作品应该值得各路人士关注。
我们对陆先生画作进入艺术品市场以来的轨迹加以梳理,就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内地各拍卖公司推出的陆先生画作约1.2万件左右,其成交率近80%,虽然成交率不低,但是成交价格并不理想。
1993年上海朵
云轩推出陆抑非的扇面《秋塘逸兴》、《桃花双燕轴》分别以9328元、1.3992万元成交;1996年陆抑非的《花鸟图册》(十开)在朵云轩以3.74万元成交;1997年《荷塘轴》、《花卉锦鸡轴》在中国嘉德拍到1.1万元和6.38万元。
近几年艺术品市场不断升温,陆抑非画作价位也开始上升,但依旧处在相对偏低的价位上。
仅去年在浙江皓翰拍卖会上,他的《梅花鹦鹉轴》、《花卉》镜心分别以72.6万元和7.48万元的高价成交。
作为海上花鸟画坛早就享有“四大花旦”之誉的陆先生,其精湛的花鸟画艺术与当下因炒作而动辄拍得数十万、百万元的某些所谓“大师”们的作品相比,实在有点无奈。
诚然,陆先生在20世纪画坛上并不是一位开宗立派的人物,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不热”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却是为数不多的一流承传派花鸟画艺术家。
其画初师李西山、陈迦庵,后游著名绘画大师吴湖帆先生门下,有幸得以饱览历代名家精品。
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59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为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
陆先生擅小写意花鸟画,所作题材广泛,情趣淡雅、生机盎然。
早年多作工笔重彩,取法宋代院体及明代林良、吕纪;中年长于没骨,得力于恽南田、新罗山人及海派诸家,
艳而不俗,工而不滞;晚年变格,深入徐青藤、陈白阳之堂奥,旁及八大、石涛、缶翁,且又善以书入画,笔墨生辣朴茂,而不失清丽典雅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