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道路交通法规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法规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2.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 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 方可上道路行驶。
尚未登记的机动车, 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 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3.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 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 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
4.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6.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 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7.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 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 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 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 并且迅速报警8.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9.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依据、处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处罚机关名称, 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二、10.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法, 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三、名词解释1.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 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2.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 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3.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四、选择题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 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D )(第39条)A 、疏导B 、限制通行C 、禁止通行D 、罚款2.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保障道路交通( A )。
交通规划期末总结复习试卷试题.docx
-------------精选文档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概论及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各要素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目交通规划的定义:根据交通系统的现状和特征,用科学标和总体布局和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的方法预测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交通发展对交通系期的交通系统的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满足社会统的供给要求,确定特定时期的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经济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
建设规模和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说方法,以达到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①交通系统现状点差,②交通系交通需求和供给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统存在问题诊断,③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④交能、环保的目的。
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⑤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交通规划的分类:评价,⑥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⑦通系1 、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统规划的实施。
交通规划的编制:规划领导小组、规划管道运输系统的规划,同时包括五大运输方式下的专项办公室、规划编制课题组。
规划。
指导思想:要有战略高度、要有全局观点、体现可持续2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小城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发展观点、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规划。
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交通规划的原则:服务经济发展、综合运输协调发展、规划。
局部服从于整、近期和远期相结合、需要和可能相结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1 、城市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
2 、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区域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
规划的期限:近期1-5年、中期5-15 年、远期15-30交通规划的目的和任务年,最长不要超过50 年。
一、目的:① 服务经济——通过规划使交通系统促进经第二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② 服务国防——通过规划使交一、交通区划分。
通系统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③ 服务人民——通定义:由于考虑到交通源一般是大量的,不可能对每个过规划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交通源进行单独研究,所以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环保、经济的交通系统。
交通规划 考试复习资料
交通定义:人、货物、信息伴随着思维意识在交通路上的移动。
交通需求量预测概念:根据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
交通调查定义: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数据准确分析判断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设计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及与交通需求相适应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密度、速度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1.人工计数法:优点:适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高,资料整理方便。
缺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天气不好时在室外工作比较辛苦。
2.浮动车法:Qa =60⨯+-+----TTMNXbabababab60)(⨯--=------QMNTTbababababaQb =60⨯+-+----TTMNXababababa60)(⨯--=------QMNTTababababab3.机械计数法跟车法与浮动车法的区别浮动车法调查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而跟车法一般要求往返6-8次,每次往返时间尽量小雨40min。
延误:延误是指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交通小区划分的原则(1)同质性。
区内的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2)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如人口、经济统计资料等(4)分区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网(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意用途的土地被分开(6)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多,成果就越细,但工作量大构成系统误差的因素:设计误差估计量的误差调查误差编辑误差土地利用类型概念:描述地区内部经济的选址行为及其作用结果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分为预测模型和优化模型。
完整word版,交通规划要点总结
第一章:1.交通规划概念:所谓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2.交通规划原则: 1)交通系统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原则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3)局部服从整体原则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5)需要和可能相结合原则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3.交通规划指导思想: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因交通规划类型、层次不同及规划区域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但一般来说,在制定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1)要有战略高度2)要有全局观点3)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4)符合经济发展要求4.交通规划的期限:交通规划一般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以距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2)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3)远期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第二章:1.交通调查的内容: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相应的调查内容有所不同,但具体的调查内容都可以划分为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现状四大项。
2.交通调查专业术语:(1)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点,即o点;出行“讫点”指一次出行的目的地,即D点。
起讫点都在调查区内的出行称为境内出行,起讫点在调查区外的出行称为过境出行。
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叫做区内出行,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的交通区的出行叫做区间出行。
(2)小区形心:指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3)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因为反映最短距离而得名,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doc.doc
第一章城市综合交通图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概念 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概念 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一个战略,两个网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市公交网城市四大基本活动系统图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P44-49, 论述城市道路的分类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 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 1.交通性道路 2.生活性道路按交通目的的分类: 1.疏通性道路 2.服务性道路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第二章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 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 V 、流量 Q、密度 D三者关系: D=Q/V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动力净空长度为L=l+l t+l r+l0l —车长l 0—安全距离l t—反应距离 l r—制动距离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服务流量Q:指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
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某一断面的最多的车辆数交通量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了解现状城市道路网的交通分布状况,包括对道路网、路段、交叉口、交通枢纽等的交通流量、流向调查以及公共交通的线段、客流量、集散量调查内容:机动车流量、非机动车流量、行人流量以及流向的调查,速度的调查,交通事故以及设施状况的调查OD 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为了得到现状出行生成形态、交通设备资料、土地使用动态及影响交通的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
(完整word版)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交通需求量预测总复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需求预测?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其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交通需求预测在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制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管理规划。
交通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耗资高、工期长,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工程,那么建设多大规模、何种结构的交通系统才能既满足未来规划年社会经济系统的对交通的需求,又是最节省投资,并且产生最小负作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交通规划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做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在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未来规划年交通的出行情况。
由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性,交通需求预测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它的理论与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中。
交通需求预测的目标不仅要预测规划年对象区域的总交通量,而且要非常细致.要预测出规划年各个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这项预测结果以各种各样的OD表的形式存在。
如:规划区域客运OD表、规划区域货运OD表、规划区域车辆汇总OD表、规划区域各种车辆的OD表(小汽车、公交车、货车等)。
除此之外,传统的交通量预测还包括交通分配,即要预测这些OD交通量是从哪条路径上通过的?各路段的交通量是多少?值得说明的是,有些交通规划书中把交通分配不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方案设计的基础工作。
交通需求预测是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是决定网络规划和断面结构等的依据,在交通规划中处于核心位置,交通需求预测的精度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交通需求量预测有哪些方法?答:比较经典的是四阶段法,此外,还有多阶段组合模型、由路段交通量反推OD交通量等。
3、四阶段法有哪四阶段组成?各阶段的任务(或目的)分别是什么?各阶段的预测成果是什么?答:四阶段法由交通的发生和吸引(出行发生)、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所组成.交通的发生和吸引的任务是求出对象区域的交通需求总量,即生成交通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成果是OD表中的小计行和小计列.此时的OD表可以分为客运OD表和货运OD表。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2.出行:由始点到终点为完成某种目的的一次移动。
3.交通调查:利用客观手段,对交通系统交通流及有关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4.交通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交通体的数量,称为该点或该路段的交通量。
5.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地点的瞬时速度。
6.临界车速:通行能力最大时的车速。
7.设计车速:天气良好,交通密度较低时能维持交通安全的最高车速。
8.交通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9.交通延误:指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10.区位:区位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11.交通生成:通常把研究对象区域全体的交通总量叫做交通生成量。
12.交通发生与吸引:把研究对象区域各个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量和交通吸引量称为交通的发生和吸引。
13.方式分担:让一个出行与一种交通方式相对应,一个地区的全部出行数中利用该种交通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或简称为方式分担。
14.分担交通量:其中每个交通方式所分担的量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交通量。
15.分担率:利用者在考虑交通目的,交通方式的服务特性,地区特性的基础上选择交通方式,集计起来的选择结果叫交通方式分担交通量,而它在全交通量中所占的比例叫做分担率。
(或称选择率)16.地区间模型:它是求出分布交通量之后,在求出分担交通量的模型。
17.出行末端模型:是将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交通量(集中交通量)在交通分布计算之前就分配到各方式上来进行预测的模型。
18.集计模型:是将每个人的交通活动按交通小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从而得到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位的模型。
19.非集计模型:以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来确定各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方式选择结果集计起来,预测分担交通量的模型。
交通规划期末知识点总结
交通规划期末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规划概念及发展历程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交通方式的设施和空间,制定目标与措施,达到合理利用交通系统和便利人们出行,减少交通事故与拥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人们的出行舒适度。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交通管理到现代综合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
传统交通管理是以交通运输为中心,主要目的是解决交通问题,缓解交通压力。
而现代综合交通规划是以综合思维和多学科交叉为特点,注重公共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管理方式。
二、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综合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相结合,形成综合规划。
2.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3.因地制宜原则:交通规划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托当地的资源、文化及特点,制定适合的规划。
4.民主参与原则:交通规划应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相关各方的权益。
三、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1.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
2.交通网络规划: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区域交通网络规划等。
3.运输组织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组织规划、交通管理组织规划等。
4.交通设施规划:主要包括停车设施规划、路侧设施规划、交通信号设施规划等。
交通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包括分析和判断交通状况、预测交通需求、论证规划方案等;定量方法包括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编制规划报告等。
四、交通规划的相关政策与法律1.《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制定详细的城市交通规划纲要,引导城市交通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发展。
2.《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3.《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引导城市交通道路的发展,提出道路交通建设的方向,提出道路交通管理的措施。
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资料交通规划的分类: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区域交通规划系统主要是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与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重点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大城市除了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外,还要进行各种专项交通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划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公共通系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规划、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等。
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况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3) 交通系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 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交通规划的期限1.交通规划的期限:交通规划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远期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
交通调查的工作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数据调查和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
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成为交通区。
将规划对象区域划分若干个交通小区,并确定小区的质心,将小区内尝试的出行视为质心。
划分交通区的主要目的是:将交通需求的产生、吸引逾一定的社会经济指标联系其来;交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模拟道路网上的交通流。
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起讫点调查一般分为人的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和货流出行OD调查三大类内容。
小区形心:小区形心指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城市综合交通图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概念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一个战略,两个网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市公交网城市四大基本活动系统图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P44-49,论述城市道路的分类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2.生活性道路按交通目的的分类:1.疏通性道路2.服务性道路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第二章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三者关系:D=Q/V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动力净空长度为L=l+l t+l r+l0l—车长l0—安全距离l t—反应距离l r—制动距离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服务流量Q:指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
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某一断面的最多的车辆数交通量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了解现状城市道路网的交通分布状况,包括对道路网、路段、交叉口、交通枢纽等的交通流量、流向调查以及公共交通的线段、客流量、集散量调查内容:机动车流量、非机动车流量、行人流量以及流向的调查,速度的调查,交通事故以及设施状况的调查OD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为了得到现状出行生成形态、交通设备资料、土地使用动态及影响交通的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内容: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划分交通区应符合的条件:1.交通区应与城市规划和人口等调查的划区相协调,以便于综合一个交通区的土地使用和出行生成的各项资料2.交通区的划分应便于把该区的交通分配到交通网上,如城市干路网、城市公共交通网、地铁网等3.应使一个交通区预期的土地使用动态和交通的增长大致相似4.交通区的大小也取决于调查的类型和调查区域的大小出行方式划分:影响城市具名出行选择出行方式的因素很多,如城市居民经济生活水平、居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公共交通发达程度、服务水平、票价、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结构布局,地形、天气、季节、城市自行车拥有量,居民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零——分配法根据出行分布得到四个出行端的OD交通量(量/h)矩阵表:规划道路示意图步骤1找出各交通区形心(出行端)到其他交通区形心(出行端)之间的最短路径树步骤2 把交通量分配到道路网的最短路径上步骤3 叠加各路径上的交通量,画出道路网上的交通量分配图第三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目前我国城市采用"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和"道路用地面积率"两项规划指标评价城市道路设施水平是否妥当?原因是什么?不尽妥当。
交通规划规复习资料
1.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3.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4.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5.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割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路等。
6.主流倾向线:综合期望线7.土地利用模型:土地利用模型是指描述地域内部经济活动的选址行动以及作为结果的实际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
8.区位: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的结合。
9.可达性:某交通小区所具有的与其它交通小区发生某种联系的可能性的大小。
10.潜能:连接两城市中心线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两城市人口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城市(或小区)i 的能量为i 与所有城市(或小区)n 的相互作用能量之和11.交通生成:就是从土地利用到出行这一过程中的过渡产物。
12.原单位:通过OD调查得到的每人或每户日平均产生的交通量。
13.出行平衡:以发生交通量为基准;以吸引交通量为基准;以发生交通量和吸引交通量的加权和作为基准14.方式分担:一个区域的全部出行数中,利用某种交通方式的人占所有出行的比例15.分担交通量:每种交通方式所分担到的交通量16.分担率:分担交通量占全部交通量里的比例17.地区间模型:先计算各交通小区间的分布量,然后再推算方式分担量。
18.出行末端模型:将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交通量(集中交通量)在交通分布计算之前就分配到各方式上。
19.集计模型:以小区为单位将用户的方式选择集计起来进行预测说明的模型。
20.非集计模型:以个人为单位出发研究用户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并构造模型来确定各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方式选择结果集计起来,进而预测各方式分担量的模型。
交通规划复习
交通规划复习第一篇:交通规划复习第一章总论交通规划定义交通规划是通过调查、评价、预测与规划等工作,明确一段时间内交通发展目标,部署具体的交通工程实施项目。
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 1.局部治理 2.交通需求预测 3.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的分类按规划性质: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专项交通规划按规划范围:区域交通规划局部交通规划按规划年限:长期、中期、短期交通规划按移动对象:客运、货运交通规划按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规划交通规划的内容1.交通调查、评估与现状分析8.行人与自行车交通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9.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10.停车系统4.交通需求预测11.交通信息化5.城市交通系统组织12.近期建设6.交通枢纽13.保障设施7.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规划的程序1.总体设计2.交通调查与现状分析3.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需求预测4.进行专项交通规划5.规划的评价与实施货物流动调查物流调查是调查货物流动以及物流相关设施的情况。
机动车OD调查机动车OD调查是调查激动车辆的起讫点情况。
断面交通量调查交通断面调查是调查某一交通断面上的具体交通流情况。
土地使用在城市中,人们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土地使用强度根据需要选取不同指标:人口密度、单位用地产量、商贸分布指数等地租模型地租模型的假设:单一市场条件、线性交通条件、均质用地条件核心思想:用地的开发价值是其产出效益与运输成本的差值结论:影响城市用地开发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成本,越是靠近市中心,土地的开发价值越大,使用强度越大。
由市中心到市郊,土地的使用强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开发模式,要求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布,由市中心向市郊降低——放射状路网。
交通需求土地使用产生的空间移动需求运输供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 L—T模型服务模型J:Q为自变量,T保持不变,S随Q而变,成反比关系需求模型D:S为自变量,L保持不变,Q随s而变,成正比关系T不变,扩大L,即运输条件不变,发展城市规模,则D线向右平移,交通情况恶化。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都市交通旳类型:(1)按照空间分布划分为市际交通、市域交通和市内交通三个层次。
(2)按照运送方式划分为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送等。
(3)按照运行组织形式划分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4)按照服务对象划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2.在《雅典宪章》中, 都市被定义为具有工作、生活、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旳空间集合体。
3.都市交通规划:都市交通规划是都市规划旳重要构成部分, 是政府根据都市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旳需要, 所确定旳在一定期期内交通发展目旳和实现目旳旳方针、政策、途径和重要措施。
4.都市交通规划旳特点: (1)综合性(2)法制性(3)长期性和常常性(4)可实行性。
5、都市交通规划旳规划措施: (1)直观经验交通规划措施;(2)理性化交通规划措施;(3)适度规划方案;(4)定向决策规划模式。
6.都市交通规划旳基本原则:(1)坚持规划旳前瞻性和全局性;(2)坚持规划旳系统性;(3)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4)坚持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 集约高效运用土地资源;(5)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6)应当与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运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7)应当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原则。
7、交通出行率调查内容重要包括项目出行量调查以及项目属性特性调查两部分。
8、累积停车数: 是指一定期间(时段)实际停放车数量。
9、延停车数: 是指一定期间间隔内, 调查点或区域累积停放次数(辆次)。
10、停放车指数(饱和度、拥有率): 是指某一时刻实际累积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 它反应停车场地拥挤程度。
11.停放周转率: 是表达一定期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12、核查线调查内容:从都市交通特性来看, 都市交通流量重要包括两部分, 即人流和车流。
简朴地讲, 核查线流量调查旳内容为调查通过核查线上各道路断面旳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客流量。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规划的作用则更加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以便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的基础交通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不同的行政区划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需求。
2. 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
3. 地形地貌和气候:地形地貌和气候是制定交通规划的重要因素,包括城市的地势高低、交通障碍等,以及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
4.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其合理布局及便捷程度决定了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否。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局、优化交通流动及改善道路交通状况,通过优化道路交通规划,实现城市交通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发展。
1. 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方式等因素,可以进行道路交通状况调查,得出道路拥堵高峰期及炮制合理发展方向的建议。
2. 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受到环境因素和行政要求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道路网络的规划。
3. 停车规划:停车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特点、交通建设计划以及日常使用情况等因素,合理布局停车设施,争取得到更好的停车效果。
4. 交通设施建设:在道路排盘、交通流组织等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交通设施的建设,通过缩短路段长度、严格掌控车辆速度、优化交通路口等方面,提高路段通行效率。
第三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削减私人车辆的使用,减轻城市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规划的分类: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区域交通规划系统主要是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与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重点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大城市除了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外,还要进行各种专项交通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划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公共通系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规划、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等。
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况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3) 交通系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 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交通规划的期限1.交通规划的期限:交通规划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远期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
交通调查的工作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数据调查和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
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成为交通区。
将规划对象区域划分若干个交通小区,并确定小区的质心,将小区内尝试的出行视为质心。
划分交通区的主要目的是:将交通需求的产生、吸引逾一定的社会经济指标联系其来;交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模拟道路网上的交通流。
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起讫点调查一般分为人的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和货流出行OD调查三大类内容。
小区形心:小区形心指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期望线: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因为反映最短距离而得名,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由期望线组成的期望线图,又称OD图。
主流倾向线:主流倾向线又称综合期望线,系将若干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分隔核查线:分隔核查线是指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分隔核查线将调查区分为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核查线的各条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境界线:境界线是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境界线上出入口应尽量小,以减少调查工作量。
OD表:OD表是表示各交通区之间出行量的表格。
OD表调查的步骤:1.组织调查机构2.调查准备3.确定抽样率及抽样方法4.调查人员培训5.制订调查计划6.典型试验7.实地调查城市居民出行OD表调查:1.家访调查法。
2.电话询问法3.明信片调查法4.工作出行调查法5.职工询问法6.月票调查法OD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OD调查资料的整理(a。
要对调查表进行检查2.编码)2.OD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OD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的目标是为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预测模型标定、交通网络规划等提供基本参数和指标。
因此,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出行特征统计分析;二是出行与其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三是其他有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出行产生。
2)出行分布3)出行方式4)出行时间、距离5)其他有关参数居民出行OD调查。
统计分析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出行产生。
包括统计职业、年龄、不同性质的用地等各种相关因素的不同状况下,各种出行目的的城市居民在市内的出量。
B.出行分布。
包括统计境界线内各交通区之间总出行及目的、分方式的居民出行OD 量等。
C.出行方式。
包括统计城市居民在市内出行方式结构等D.出行时间及出行距离。
包括统计城市居民在市内总出行和分方式出行的平均出行时间,以及统计居民在境界线内各交通区之间各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间及出行距离等。
传统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包括:1.交通的发生与吸引 2.交通分布 3.交通方式划分 4.交通流分配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原单位法、增长率法、交叉分类法和函数法。
1.原单位法,它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用居住人口或就业人口每人平均的交通生成量来推算的个人原单位法:另一种就是以不同用途的土地的土地面积或单位办公室面积平均发生的交通量来预测的面积原单位法。
2.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是出行生成预测的另一种可选用的模型,他突出以家庭作为基本单元,用将来的出行发生率求得将来的出行量。
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增长系数法,二是综合法。
(p55)根据函数f的种类不同,增长系数法可以分为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底特律法、福莱特法和佛尼斯法。
增长系数法的特点优点:1.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不需要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时间。
2.可以适用于小时交通量或日交通量等的预测,也可以获得各种交通目的的OD交通量。
3.对于变化较小的OD表预测非常有效。
4.预测铁路车站间的OD分布非常有效。
这时,一般仅增加部分OD表,然后将增加部分OD表加到现状OD表上,即可求出将来OD表。
缺点:1.必须有所以小区的OD交通量。
2.对象地区发生如下大规模变化时,该方法不适用:a.将来的交通小区发生变化 b.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发生变化时 3.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时。
重力模型法重力模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两物体间的引力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平方成反比类推而成。
分为1.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交通阻抗:是指车辆在路网中未能按理想的状态运行而造成的损失费用总和,阻抗分为节点阻抗和路段阻抗重力模型法的特点:优点:1.直观上容易理解 2.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的影响。
3.特定交通小区之间OD交通量为零时,也能预测 4.能比较敏感地反映交通小区之间行驶时间变化的情况。
缺点:模型尽管能考虑到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出行的影响,但缺乏对人的出行行为的分析,跟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2.一般,人们的出行距离分布在全区域并非为定值,而重力模型将其视为定值;3.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4球交通小区内部交通量时的行驶时间难以给出;5.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小时,有夸大预测的可能性;6.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的重力模型计算出交通分布量,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进行收敛计算。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综述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建模思路有两种:其一是在假设历史的变化情况将来继续延续下去的前提下,研究交通需求的变化:其二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为了实现所期望的交通方式划分,如何改扩建各种交通设施引导人们的出行,以及如何制定各种交通管理规划等。
交通方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转移曲线法、重力模型的转移模型、回归模型法、概率模型法等。
交通划分:1.步行 2.自行车 3.公交车 4.出租车 5.摩托车 6.单位车7..其他道路交通阻抗函数(简称路阻函数、)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交叉口延误)与路段(交叉口)交通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是交通网络分析的基础。
速度-交通负荷关系模式分3种情况:自由车流、正常车流及饱和车流。
负荷度:速度与路段实用通行能力的比值。
交通分配中的路权(即两交叉口之间的出行时间)等于路段行驶时间与交叉口延误之和。
T (i,j)=t(i,j)+d(i,j)Wardrop第一原理指出: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分布,就是使所有实用的路线都比没有使用的路线费用小。
Wardrop第二原理认为,车辆在网络上的分布,使得网络上所有车辆的总出行时间最小。
Beckmannde用户平衡分配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交通网络打到平衡时,所有被利用的路径具有相等而且最小的阻抗,未被利用的路径与具有相等或更大的阻抗。
其模型的核心是交通网络中的用户都试图选择最短路径,而最终使被选择的路径的阻抗最小且相等。
有效路段[i,j]被定义为路段终点j比路段起点i更靠近出行目的地s的路段,即沿该路段前进能更接近出行终点。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般分为三个层次:(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城市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3)城市交通近期治理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程序主要分为7个阶段,包括:确定任务、资料收集与调查、规划大纲编制、规划大纲论证、规划成果编制、规划成果论证和规划报批。
城市道路网布局9种道路网络布局形式:1.方格形道路网2.环线放射式道路网3.自由式道路系统4.混合式路网5.线性或带形道路网6.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7.手指状(巴掌式)道路网8.星状放射式道路网9.交通走廊式道路网快速路的规划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联络城市各个功能分区或组团,满足较长距离的交通需求2)进行城市内外交通转换,屏蔽过境交通3)调整城市路网交通量4)形成城市建设的风景带,带动沿线的土地开发路网密度:城市内部道路总长与城市用地面积的比值。
城市道路面积率是建成区内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建成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人均道路面积是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总人口之比,反映了出行者与道路的关系,更加鲜明地反映了通行要求。
道路等级比重是各级道路的比例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依据规范推荐路网密度值推算大城市道路等级比重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1:2:3:6.特大城市的快速路所占比例较多,次干路和支路相对较少;中、小城市则正好相反。
网路连接度是指所有节点连接边数总和与节点的比值。
非直线系数定义为网路中两节点间的实际道路长度与两点间空中直线距离之比,整个道路网的非直线系数称为道路网综合非直线系数。
整个路网的非直线系数称为路网综合非直线系数。
综合非直线系数可分静态综合非直线系数和动态非直线系数。
公交线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1)线网密度公交线网密度指有公交服务的每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面积上,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即:公交线网密度=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 有公交服务的城市用地总面积2)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公交线路重复系数是指公共交通营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即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之比值,在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一般在1.25~2.5之间。
3)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是指公共交通线路首末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4)乘客平均换乘系数或换乘率乘客平均换乘系数是衡量乘客直达程度,反应乘车方便程度的指标。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乘车出行人次+换乘人次/乘车出行人次)换乘率是指统计期内乘客一次出行,必须通过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的人数与乘客总人数之比,即:换乘率=(有换乘的乘客人数/乘客总人数)乘以100%5)公交线路网站点覆盖率:亦称公交站点服务面积率,是公交站点服务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城市居民接近公交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