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
《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932abe70f12d2af90342e656.png)
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课古雅的昆曲基础链接1.又简称“昆腔”,是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明朝嘉靖、隆庆年间,以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
3.有些艺人从传奇剧本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行加工,充实,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这被称为“”。
4.元朝末年,南戏流行于哪一带()A.江浙B.北京C.湘西D.鲁地5.革新后的昆腔在曲调演唱上注重( )A.音转若丝B.悠扬婉转C.典雅深奥D.布调收音6.隆庆末年,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是()A.魏良辅B.梁辰鱼C.梅兰芳D.顾坚7.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A.宋朝前期B.元末C.明末D.清末8.以下属于昆曲的经典曲目的是()①《玉簪记》②《西游记》③《红梅记》④《十五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常识应用:9.阅读下列材料: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现存的三百多戏曲剧种中,昆曲最为悠久,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1)昆曲是怎样产生的?(2)从昆曲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看,昆曲的特色是什么?自主拓展10.阅读下列材料:盖吴音毛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
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
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请回答:从材料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参考答案:第1课古雅的昆曲1.昆山腔2.魏良辅3.折子戏4.A 5.D 6.B 7.C 8.D9.(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染辰鱼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最新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最新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e5d03feb89eb172dec63b722.png)
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六)一、选择题1.昆腔的灵魂和标志是( )A.腔调豪放大气B.腔调悠扬流畅C.受昆山人欢迎D.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明确昆腔的艺术特点,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 B2.昆曲经何人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从昆曲发展历程中概括即可。
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后,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答案 B3.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其艺术特色包括( )①唱腔清新活泼②戏词文雅深奥③剧情跌宕起伏④表演载歌载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此时京剧应属于( )A.正宗B.雅部C.曲坛主导D.花部解析当时昆曲被文人奉为正宗,因唱词高雅,被称为“雅部”,当时昆曲在戏坛上占主导地位,但因受到新型的花部挑战而开始动摇。
故选D。
答案 D5.在昆曲戏剧中,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诙谐滑稽的角色是( )①生②旦③净④末⑤丑A.①③B.②⑤C.④⑤D.③⑤解析丑、净角色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答案 D6.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它流传至今并被其它戏剧所吸收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 A.脚色制B.咏叹调C.演员组合体制D.戏剧结构答案 B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
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
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昆曲与浙江》材料二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 8.1 古雅的昆曲(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 8.1 古雅的昆曲(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afa538328ea81c758f578d0.png)
1、昆腔的灵魂和标志是< )A腔调豪放大气B腔调悠扬流畅C受昆山人欢迎D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答案:B2、世界上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2iHeeP3FtTA京剧B吕剧C黄梅戏D昆曲答案:D3、昆曲经< )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A 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答案:B4、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A唐末B元末C明末D清末答案:C5、昆曲的名称产生是在< )A唐初B元初C明初D清初答案:D6、下列剧目不属于昆曲的是< )A《玉簪记》B《红梅记》C《十五贯》D《沙家浜》答案:D7、昆曲折子戏取代全剧的演出是在< )A康熙以后B雍正以后C乾隆以后D道光以后答案:C8、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局面,其中“花”是指< )A昆曲B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C京腔D秦腔答案:B9、下列是《浣纱记》剧照,它的作者是< )A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答案:C10、阅读材料: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iHeeP3FtT回答:<1)列举在昆腔发展史上几个重要的人物。
<2)昆曲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历史地位?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高中历史 8.1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 8.1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87e9ffa176a20029bd642dd9.png)
第1课古雅的昆曲
知识梳理
第一目从昆腔到昆曲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再经过的改进,形成一种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
明初,被正式称为“”,腔调悠扬流畅是灵魂和标志。
明朝进行了革新,在曲调演唱上,注重“布调收音”;在曲调运用上,强调宫调、板眼和平仄;在乐器伴奏上,增添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
隆庆末年,梁辰鱼创作《》,昆曲登上戏曲舞台:
万历末年,传入北京,赢得“”的称号。
明末,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清初,的名称产生。
知识结构
学习反馈:
1、元朝末年,对昆山腔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
A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
答案:A
2、首次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是()
A 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
答案:C
3、昆曲赢得官腔是在()
A隆庆末年B万历末年C乾隆末年D元朝末年
答案:A
4、戏曲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局面是在()
A 隆庆末年B万历年间C乾隆年间D元朝末年
答案:C
5、昆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被统治者抛弃B脱离人民群众C戏词追求典雅深奥D人才的缺乏答案:B。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 8.2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 8.2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819674e915f804d2a16c144.png)
第二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基础链接1.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国宝”级的“ ”。
2.现在,昆曲已经被列入《》,受到举国上下的关注。
TLVWS87XKj3.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 )TLVWS87XKj A.生 B.旦 C.净 D.丑4.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
其戏剧结构为< )A.“合——离——合,双线交叉” B.“离——合——离,双线交叉”C.“合——离——合,双线平行” D.“离——合——离,双线平行”5.昆曲在演出的时候,其中的“末”这一脚色需要< )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 B.唱腔粗直,动作孔武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D.口齿清楚伶俐6.昆曲江河日下开始于< )A.清朝前期 B.清朝中叶 C.清朝晚期D.民国年间7.以下各个戏曲名家中,不是昆曲艺术家的是< )A.韩世昌 B.白云生 C.侯永奎D.谭鑫培8.以下四个文化遗产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形式不同< )A.北京故宫 B.昆曲 C.秦始皇兵马俑D.大熊猫9.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自主拓展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
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
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TLVWS87XKj青春版《牡丹亭》剧照材料二昆曲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
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莫不爱好。
唱曲是当时的全民运动。
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八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 含解析 精品
![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八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 含解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bfae2003d8ce2f0066235d.png)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八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一、单选题题1.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答案:C解析:分析:昆曲是发源于l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融诗、乐、歌、舞、戏于一体,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众多的戏曲品种都产生过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昆腔到昆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由题干中的信息“中国百戏之师”入手即可。
2.昆曲形成于()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答案:C解析:分析: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的江苏昆山一带,此时应为明朝初期,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昆腔到昆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3.昆腔的灵魂和标志是()A.腔调豪放大气B.腔调悠扬流畅C.受昆山人欢迎D.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昆山腔,又称“昆腔”。
这种腔调悠扬流畅,是昆曲的灵魂和标志,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昆腔到昆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昆曲经()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A.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答案:B解析:分析: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造,使之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昆腔到昆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注意题目中的设问要求“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5.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A.唐末B.元末C.明末D.清末答案:C解析:分析: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故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昆腔到昆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6.昆曲的名称产生是在()A.唐初B.元初C.明初D.清初答案:D解析:分析: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了,故选D项。
人教版选修6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测试
![人教版选修6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f32995a59eef8c75fbfb39d.png)
人教版选修6 第六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一、选择题1.世界上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A.京剧B.吕剧C.黄梅戏D.昆曲2.在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有“近代百戏之祖”之誉的戏曲品种是()A.元杂剧B.昆曲C.明传奇D.京剧3.昆曲经何人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4.下列剧目不属于昆曲的是()A.《玉簪记》B.《红梅记》C.《十五贯》D.《沙家浜》5.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
其戏剧结构为()A.“合—离—合,双线交叉”B.“离—合—离,双线交叉”C.“合—离—合,双线平行”D.“离—合—离,双线平行”6.昆曲在演出的时候,其中的“末”这一脚色需要()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B.唱腔粗直,动作勇猛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D.口齿清楚伶俐7.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的局面,其中“花”是指()A.昆曲B.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C.京腔D.秦腔8.下图是《浣纱记》剧照,它的作者是()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9.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A.唐末B.元末C.明末D.清末10.昆曲折子戏取代全剧的演出是在()A.康熙以后B.雍正以后C.乾隆以后D.道光以后11.昆曲虽已登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它的生存和发展却面临一些困难,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人们常常这样评价昆曲的历史:“乾嘉以前有戏有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无戏无曲。
”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屡次大兴“文字狱”B.鸦片战争后,外国文化的冲击C.“西学东渐”潮流的影响D.社会衰败,经济停止发展13.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新部编版】2020版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6
![【新部编版】2020版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7deb406e6c85ec3a86c2c53b.png)
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六)一、选择题1.昆腔的灵魂和标志是( )A.腔调豪放大气B.腔调悠扬流畅C.受昆山人欢迎D.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明确昆腔的艺术特点,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 B2.昆曲经何人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从昆曲发展历程中概括即可。
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后,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答案 B3.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其艺术特色包括( )①唱腔清新活泼②戏词文雅深奥③剧情跌宕起伏④表演载歌载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此时京剧应属于( )A.正宗B.雅部C.曲坛主导D.花部解析当时昆曲被文人奉为正宗,因唱词高雅,被称为“雅部”,当时昆曲在戏坛上占主导地位,但因受到新型的花部挑战而开始动摇。
故选D。
答案 D5.在昆曲戏剧中,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诙谐滑稽的角色是( )①生②旦③净④末⑤丑A.①③B.②⑤C.④⑤D.③⑤解析丑、净角色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答案 D6.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它流传至今并被其它戏剧所吸收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A.脚色制B.咏叹调C.演员组合体制D.戏剧结构答案 B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
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
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昆曲与浙江》材料二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第6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课时古雅的昆曲试题新人教版选修6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第6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课时古雅的昆曲试题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6761ed492af90242a895e5d1.png)
第1课时古雅的昆曲一、选择题1.明朝嘉靖年间,因对昆腔进行革新,创造出曲调清丽委婉的“水磨腔”而被称为“昆腔之祖”的是( )A.魏良辅B.嘉靖帝C.万历D.粱辰鱼解析经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和创新,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显得非常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地步,时称“水磨腔”。
答案 A2.下图戏曲的作者是( )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解析顾坚始创昆山腔;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梁辰鱼将昆曲剧目《浣纱记》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答案 C3.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A.唐末B.元末C.明末D.清末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昆腔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答案 C4.昆曲折子戏取代全剧的演出是在( )A.康熙以后B.雍正以后C.乾隆以后D.道光以后解析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
清朝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
答案 C5.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这说明(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B.京剧已经形成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解析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听到演唱昆曲,则“哄然散去”,可知昆曲渐渐地脱离了广大民众。
答案 A6.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的局面,其中“花”是指( )A.昆曲B.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C.京腔D.秦腔解析“花部”泛指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
包括京腔、秦腔、梆子腔等。
“雅部”是指昆曲。
答案 B二、非选择题7.昆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神庙时,始特设玉熙宫,近侍三百余员,兼学外戏。
外戏,吴歈曲本戏也。
光庙喜看曲本戏,于宫教习戏曲者有近侍何明、钟鼓司郑隐山等。
——(明)史玄《旧京遗事》材料二伯龙雅擅词曲,所撰《江东白苎》,妙艳时人。
高中历史 8.1《古雅的昆曲》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 8.1《古雅的昆曲》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62f6216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png)
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昆曲素材某某沿海地区是南戏的故乡某某之海盐、某某之余姚、某某之慈溪、某某之黄岩、某某之永嘉,皆有习为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元末顾坚始创某某腔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某某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
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
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
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某某腔〞之称。
──〔明〕魏良辅《南词引正》明代中叶以后南戏四大声腔盛行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
……遍满四方,辗转改易,又不如旧,盖已略无音律、腔调。
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某某腔之类。
──〔明〕祝允明《猥谈》“江湖十二角色〞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
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角色。
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角色。
打诨一人,谓之杂。
此江湖十二角色。
──〔清〕李斗《某某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花部与雅部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某某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清〕李斗《某某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乾隆初人已厌听昆曲喜好乱弹长安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
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
观者叠股倚肩,饮食假设吸鲸填壑,而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清〕徐孝常为X坚《梦中缘》传奇所作序普通观众对花、雅二部演出不同反响的原因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
其《琵琶》《杀狗》《某某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
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 (共11题;共22分)
1. (2分)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A . 江苏
B . 浙江
C . 安徽
D . 北京
【考点】
2. (2分)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这两种地方戏曲是
A . 徽调、秦腔
B . 昆曲、徽调
C . 昆曲、汉调
D . 徽调、汉调
【考点】
3. (2分)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
A . 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
B . 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
C . 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
D . 昆曲脱离广大民众
【考点】
4. (2分)下列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同光十三绝”是哪些剧种的著名演员
A . 昆曲、京剧
B . 京剧、元曲、
C . 元曲、昆曲
D . 豫剧、京剧
【考点】
5. (2分)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考点】
6. (2分)迄今,昆曲已有()年的历史。
A . 600多年
B . 400多年
C . 200多年
D . 50多年
【考点】
7. (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是()
A . 昆曲
B . 水墨画
C . 四合院
D . 哥特式建筑
【考点】
8. (2分)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考点】
9. (2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动了文化的普及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②④
【考点】
10. (2分) 2011年6月5日,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国家京剧院开启“红色经典中华行”,历时一个月。
“红色经典中华行”艺术再现我党的光辉历程,也是京剧艺术传播的一次长征。
下列对京剧形成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 . 统治者的重视
C . 徽剧与昆曲的融合
D . 民间艺人的努力
【考点】
11. (2分)下图为昆曲《牡丹亭》电影截图,下面有关昆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
B . 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C .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为关汉卿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D . 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考点】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
12. (10分)(2019·杭州模拟)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它在明朝中期经过革新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呀……)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唱脸谱
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昆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的依据,并说出京剧脸谱中红脸和白脸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征。
(2)目前对于昆曲的拯救与保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应该把昆曲这只“折翅的蝴蝶”用政府的钱完全供养起来,颐养天年。
第二种主张如果昆曲不能创新,那它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死亡,应该让她丰满羽翼,回到市场上飞翔。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加以说明。
【考点】
1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
“让年轻人一生之中到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
”
“《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
”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根据报刊摘辑
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W.w.w.k.s.5.u.c.o.m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根据材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
【考点】
1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19个入选项中名列榜首。
因为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
有"国粹"之誉的京剧就曾从昆曲汲取过营养,昆曲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昆剧的“雅”,离不开文雅、精致的艺术美。
这种美的客观存在,是数百年来昆曲艺术经过历代文人、艺术家逐步孕育而成的。
在文学修补上,昆曲融汇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多科文学形式,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刻、情感和义理交融。
尤其是题材教多取自传统文学名著,如《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具备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唱腔曲调上,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曲牌体,在节奏、主旋律、发音吐字上搭配控制有序,富有美感。
在表演技巧上,唱、念、做、打具备一体,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舞姿融入唱腔中,既突出了主题塑造,又给观众美的艺术享受。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昆曲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历史价值的内涵,其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2)联合国把昆曲评为"人类口头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理由是什么?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 (共11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