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PPT
2016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的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于发展“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的概念:⑴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⑵广义上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⑶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构成要素: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⑵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⑶受教育这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⑷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教育的属性:⑴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⑵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历史性: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即教育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即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
教育的起源:⑴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代表人物为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⑵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其代表人物为孟禄。
其错误在于把全部教育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⑶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其代表人物为米丁斯基、凯洛夫。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⑴原始的教育活动具有无阶级性和公平性;⑵原始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一;⑶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古代社会的教育:⑴我国的夏商西周出现“庠” “序”“校”等施教机构,出现“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现象。
我国奴隶社会主要教育内容是六艺,封建社会主要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版PPT课件
.
.
.
第二节:学习动机
.
.
需要层次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认识和理解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
.
第三节:学习迁移
.
第四节:学习策略
.
复述策略 如重复、抄写、作记录、划线等 认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如想象、口述、总结、作笔记、类比、答疑等
组织策略 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 计划策略 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监视策略 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
元认知策略
调节策略 如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 应试策略等
资源管理 策略
时间管理 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
学习环境管理 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地方等
努力管理 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 不 其他人的支懈持、自如我寻强求化教等师帮助、伙伴帮助、使用伙伴/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
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30×1'=30分 2、辨 析 题: 4 ×5'=20分 3、简 答 题: 5 ×6'=30分 4、材料分析题: 2×10'=20分
.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概述
.
沙赫特-辛格理论图解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情境的认知评价 (暴徒危险)
对生理变化的
生理上表现反应
认知解释
(逃跑、心跳等) (因恐惧而心跳)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不能解释的 身体反应
中学教育能力第一章ppt
•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教育学概述 – 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4、教育与人的发展 – 5、教育目的 – 6、教育制度 – 7、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 第二章:中学课程 – 1、课程概述 – 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 3、课程编制 –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第三章:中学教学 – 1、教学概述 – 2、教学过程 – 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 4、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5、教学评价 – 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 1、感觉与知觉 – 2、注意与记忆 – 3、思维与问题解决 – 4、学习动机 – 5、学习迁移 – 6、学习策略 – 7、学习理论
合的过程。
• (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 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等背景。
• • • • • •
练习 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2、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历史性 3、
之水。
• 三、教育起源与发展
• (一)教育的起源 • 1、神话起源说:
•
• • • •
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朱熹
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 评价: 1、非科学的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
• 2、生物起源论 • 第一个正式有关教育起源学说 • 代表人物:
• 3、心理起源论 • 代表人物: • 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 •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知识点汇总课件.doc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强调了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第五,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第一,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中心”、“经验中心”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改造”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第三,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他认为,教教育的本质属性: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的特点:第四,学校即社会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第五,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动。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定的社会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社会属性: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 (1)
第二节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 年)》
返回
第三节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 精神)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 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 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发展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 教育学思想
教育学的建立 与变革
马克思主义 教育学的发展
返回
第三节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教育研究的概念
教育研究是指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 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 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二、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学校文化
学生文化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完整版)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 (1)教育者 ➢ (2)受教育者 ➢ (3)教育影响
➢ 3、教育者:
➢ 包括:(1)教师
➢
(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
➢ 评价: 1、非科学的
➢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
2、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1870-1944)(英国教育家)
代表作:《人民的教育》
➢ 主要观点: ➢ (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 (2)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 (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 ➢ (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 ➢ (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
源之水。
三、教育起源与发展
➢ (一)教育的起源
➢ 1、神话起源说:
➢ 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 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
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 ➢ ②教育没有阶级性。 ➢ ③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 (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 特征: ➢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
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 ➢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 ③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成绩单复印件; ➢ 6.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 7.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
9月26日郑老师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课件
2、古印度 3、古埃及 特点:文士学校居多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4、古希腊、罗马 • 雅典教育:和谐发展,有文化修养和多种 才能的商人和政治家 • 斯巴达教育:军事体操教育——军人
5、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 侣,内容为神学和七艺 ;骑士教育。
(二)文艺复兴后的教育 (三)近代教育 •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 教育的世俗化 •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填空)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制度化 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四、教育的发展(选择)
(一)古代教育 1、中国 (1)学校类型 庠序校(殷商) 国学、乡学(西周) 私学 (春秋)(07) (2)课程内容 • 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宋代以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五经(10)
•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02、03选择) 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 • 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 手段和内容的是( )10选择 A.社会文化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产力
•
• • • •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 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
• • • •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 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西方古代
(1)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柏拉图:《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目的)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 (3)亚里士多得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 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 (5)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概念和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行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返回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1)学业成绩检查要坚 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2)学业成绩检查 的内容应力求全面,使其既能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 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况。 (3 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1)客观公正;(2) 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3) 要鼓励学生创新。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班 式级 :授 复课 式的 教特 学殊 形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 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 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保留了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所不同的是教师要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巧妙地安排几个年级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能动性 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整理 PPT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重要程度:★★★★★)额,1.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思想,如《学记》、陶行知、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洛克、杜威等。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应。
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注重后天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忠孝和仁爱。
重视因材施教,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要求学以致用◎《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它对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和表述了许多重要的教育原理,如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尊师敬道,启发教学等◎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独立”◎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先驱,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著名职业教育理论,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晏阳初“国际平民教育之父”◎陶行知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提出生活教育论,认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
提出“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他也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提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儿童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或“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教育家,也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被称作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并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古代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他的《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ppt课件
4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4. 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 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 .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 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 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 .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资源管理策略。
7 .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 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精选编辑ppt
12
第一节 认知过程
(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相继性对比): 教育意义: 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也可发生在不同的感觉之间,如 “通感”。
精选编辑ppt
13
感觉对比
精选编辑ppt
14
你看到了几种颜色?
图中只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白、绿及粉红。但是看起 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精红选色编辑,ppt其实是同一个1颜5 色喔!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是否遵循逻辑规则 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
精选编辑ppt
49
第一节 认知过程
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程度 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也叫创新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 验,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成分。
精选编辑ppt
50
例: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 A、概括性 B、灵活性 C、间接性 D、直觉性 答案:C
精选编辑ppt
51
例:1、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 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指教师在教学中选 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 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 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 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 律的方法。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
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
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
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Fra bibliotek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
杂的结构体系。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 近现代社会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 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教育的目的性在于为资产
是一种名符其实的“生活教育”,没有从
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教
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
构场所、专门的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和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 近现代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 夏、商、西周:根据《礼记》记载,我国 的夏、商、西周出现“庠”、“序”、
三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古代社会教育 近现代社会教育
一 教育的终身化。 二 教育的全民化。 三 教育的民主化。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四 教育的多元化。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五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古代社会教育 近现代社会教育
三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教育是人类所持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 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 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 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 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 的矛盾活动。
1.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的《教 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由两 篇文章构成,论述了智力发 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 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
教育与社会的发
展
一 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 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 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 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和 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 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 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 于教学活动内部,也成为教育的 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和作用。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 功能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文化功 能 科技功能等
一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 接。
二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年限。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三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 方向发展。
四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五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逐渐多样
化。
六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教育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 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教育学萌芽阶段 特点 1.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括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中国的教育思想
一、《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 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教学问题的论著。 主张:1、“化民成俗,其必由 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3、“道而 弗牵,强而弗一抑,开而弗达” 阐述了启发式教学;4、“学不躐 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 展特点循序渐进。 二、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 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 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三、墨翟的教育思想以“兼爱” 和“非攻“主,注重文史知识的 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 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西方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 智者的问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 又称“产婆术”。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 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三、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 书式的哲学家,它秉承了柏拉图 的理想说,认为追求美德,就是 教育的最高目的。 四、昆体良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 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 家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 “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三 提出“四个阶段”理论。将 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 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 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 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 段,称“五段教学法”
四 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 教育。反正相反方面,我不 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强调了教学过程是知、情、 意统一的过程;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和 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 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 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 治功能、文化功能、等指教育积 极功能。 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 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 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 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 构成的基本要素
总结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 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 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 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 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互相作用的纽带。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7世纪以后
创立阶段的特点: 1.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
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 概括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
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3.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
方法; 4.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
育学著作; 5.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
育研究机构;
第一、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的主张; 第三、提倡感情教育,爱的教育; 第四、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 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四、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 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
四、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法国的利托 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谈不上有严密的
古代社会教育
计划性。
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相应,以生 近现代社会教育
活经验为教育内容,但教育内容贫乏。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传,二者相辅而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行,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
模仿,没有文字和书本。
教育的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儒术”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 选士制度。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氏族”的局面。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
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成为科举考试的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教育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 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 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 愧于天,俯补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里“教育”指的是教会培育,这就是我 们今日所说的教育的含义了。
三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的历史阶 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每一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校”等教育机构;教育的内容为“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西方
古希腊教育 以雅典(崇文)和斯巴达
(尚武)两个城邦为代表。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 近现代社会教育
封建社会教育-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 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四、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 物,著有《教育是教科书》一书。
四、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 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 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 点。
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 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人才,又要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
加许多新的学科。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
法、实习法等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