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罗斯50-60年代文学派别

合集下载

俄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俄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俄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俄国现代主义文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俄国兴起的一种文学
流派,它的出现与当时俄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密切相关。


下是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主要流派:
1.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俄国现代主义文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象征主义的代表作
家包括安德烈·别雷、亚历山大·布洛克等。

2.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一种强调速度、力量和科技的文学流派,它试图通过对未来的想象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未来
主义的代表作家包括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鲍里斯·扎米亚京等。

3.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文学流派,它试图通过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表现主
义的代表作家包括安娜·阿赫玛托娃、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等。

4. 意识流:意识流是一种强调内心体验和意识流动的文学流派,
它试图通过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意识流的
代表作家包括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瓦西里·格罗斯曼等。

这些流派在俄国现代主义文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俄国文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八章 俄国文学

第八章 俄国文学

普希金的叙事长诗《茨冈》(1824)是俄 国文学中积极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也 是诗人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标 志。 这一时期,克雷洛夫(1786-1844)寓 言的出现,是俄国文学的重要成就。寓 言讽刺封建暴政,揭露贵族的寄生性, 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同情人民的 疾苦,充满幽默与机智,为广大人民所 热爱。
莱蒙托夫(1814--1841)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长篇小说《当代英雄》(1840) 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主人公毕巧林既有贵族的恶习,又不随波逐 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和自己。他渴 望有意义的生活,又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内心充 满矛盾与痛苦,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 的形象。小说描绘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否定性图画, 表现了反农奴制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当代社会 和那一代人的命运的看法。这是一部在社会内容 和心理内容的描写上都十分出色的现实主义小说, 它开了俄国小说心理描写的先河。
1、安娜形象分析: 、安娜形象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 世纪70 卡列尼娜是19世纪 安娜 卡列尼娜是 世纪 年代受到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影响、 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俄国 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的典型。 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的典型。
安娜的不同凡响, 安娜的不同凡响,最突出的在于她不屈从 于她所认为的不合理的环境, 于她所认为的不合理的环境,勇敢地追求 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在她对爱情自 由的执著追求中,表现出了她性格的正直、 由的执著追求中,表现出了她性格的正直、 坦率、勇敢和心灵的高尚、 坦率、勇敢和心灵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 展示出了有生命的、 高,展示出了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 对平庸的、 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 抗。 安娜的死是她用生命向那个社会提出的强 烈的抗议和控诉。 烈的抗议和控诉。小说也因此体现了强烈 的社会批判意义。 的社会批判意义。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简介PPT课件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简介PPT课件

《死魂灵》节选
• 奇奇科夫踌躇满志地坐在马车里,......大道上他的马车早就在滚动了。从上一章里已经能够看到他梦 寐以求。全神贯注的是什么,因此,毫不奇怪,他的心情很快就全部陷入这件事情中去了。从他的脸上 闪过,估计。盘算。计划......种种神情,看得出来,这都使他感到很愉快,因为惬意的微笑每一分钟都在 他的脸上留下了。他只顾遐想,丝毫没有理会他因为受到马尼洛夫家仆人的热情款待而飘飘然起来的 车夫,正在极其切实地指责右帮套的花斑马呢。这匹花斑马特别狡猾,只是装出拉车的样子,实际却不 使劲,而架辕的枣红马和拉左帮套的淡栗色马(被叫做税务官这匹马,由于是从一个税务官手里买下来 的)却在全心全意地劳动着,甚至从它们的眼神里都可以看出它们从劳动中所得到的满足心情。谢利 凡站起身,抽了懒马一鞭子,说:"滑头,我叫你耍滑头!你这滑头!你要认真负责,你这个德国衬裤匠!一匹 漂亮的马是枣红马,它肯尽职,多给它一斗燕麦我甘心,因为它是一匹漂亮的马,税务官也是一匹好 马......喂,喂!你做什么扇忽耳朵?你这个混蛋,人家跟你说话,好好听着!你这不学无术的家伙,坏事我不 会教你干的!瞧,它往哪儿磨蹭!"说着,又抽了它一鞭子,骂道:"啊,野家伙!你这个可恶的拿破仑!"又向所 有的马喊了一声:"喂,亲爱的先生们!"并在三匹马身上各抽了一鞭子,可是已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 表示他已经使它们满足了。得到了这种满足之后,他又教训起花斑马来:"你以为,你的行为,别人看不 透吗?你就得正正派派地过日子,你想让大家尊敬。你看,我们方才拜访的那位地主,一家全是好人。 要是好人,我们总是同好人交朋友,我就愿意同他谈谈;不分彼此:钦酒呀,喝茶呀......要是好人,我们愿 意奉陪。好人,谁都尊敬。瞧,我们的老爷,谁都尊敬他;因为他,你听着,尽心尽力于国家,当过六品官 儿......" 越说谢利凡离题越远,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终于议论起来了。奇奇科夫要是留心听的话,可以听到涉 及他个人的许多详细评论。但他只顾盘算自己的心事了;直到听见一声响雷,他才惊醒过来,看了看周 围:乌云布满了天空,驿道上尘土飞扬大雨点儿散落着。更大的霹雳终于在更近的地方响了一声,大雨 便忽然倾盆而降。起初,雨斜着倾泻下来,抽打着车篷的一侧,后来又抽打在篷的另一侧,进击的方式后 来干脆改变了,径直打在车篷顶上;雨滴最后溅到奇奇科夫的脸上了。这使他不得不把皮帘拉下来(那 皮帘上各有一个圆窗孔,供观赏沿途景色之用),并吩咐谢利凡快马加鞭。话头被打断了,谢利凡正讲得 兴高采烈,他忽然醒悟,的确事不宜迟,立即从车座下边拽出了一件破灰呢子上衣,套到身上,拿起缰绳, 对着三匹马吆喝起来,......差一点那三匹马要停蹄不走了,因为它们已被责怪得浑身舒服。四腿酥软了。 可是,谢利凡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走过两个还是三个十字路口了。想了了一番之后,终于他记起了走 过的路,发觉已经驶过了许多个十字路口了。因为在关键时刻俄国人不假考虑就能找到出路,所以他 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往右一拐,喊了一声"喂,你们哪,可敬的朋友们!"便飞奔而去,并没有多想想这条 路会引他们到哪里去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间: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三大自然科学成就;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等理论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反映社会时代,描绘生活风俗,再现社会历史。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斯丹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侧重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作家侧重表现外部社会形态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前期:19世纪30-60年代,中心在法国(发源地)、英国;后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法国现实主义:(一)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封建时代的依恋。

奠基人:司汤达、巴尔扎克。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十九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概况一览表之四俄国

十九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概况一览表之四俄国
呈现出基本特征:
1、三种基本思想并存:一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二是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三是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
2、开始“退回内心”,把握心理活动和对直觉的捕捉。
3、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
五、六十年代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国戏剧家。“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
著名戏剧《大雷雨》
中篇小说《哥萨克》
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对贵族生活的反感,对俄国贵族出路的苦苦探索。托尔斯泰史诗风格的发展。
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63-1869
三大代表作之一。在历史事件中描写人是一条基本原则宏伟的史诗风格被公认为世界长篇杰作之一。但阐述历史和道德哲学观点过于冗长的议论破坏了结构和谐。
文学流派
时期
1880-1886风格形成期。《苦恼》这部作品曾被托尔斯泰誉为“第一流”的作品。此期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开创的写“小人物”的传统,同时注重人物精神心理变化过程,抒情笔调、客观描述,基本形成“抒情心理小说”的独特风格。
中篇小说《第六病室》1892
创作中期,挖掘更深刻。
1890年库页岛之行的产物。重要里程碑。淫僧恐怖的第六病室成为了沙皇俄国的缩影。此作品表明契诃夫的创作已经进入到思想性和艺术系完美结合的阶段。
十九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概况一览表之四俄国
文学流派
时期
流派特征
代表作家
文学地位
代表作品
作品评价或地位、影响、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
流派特征,详见“法国文学”或“英国文学”表中。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稍晚,它是在西欧浪漫主义传入后于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之前的俄国,是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国家,政治经济非常落后。直到年拿破仑入侵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俄罗斯民族意识迅速高涨,俄国文学很快和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结合,出现了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复习笔记【总复习版】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复习笔记【总复习版】

俄国文学史俄国文学民族性的确立:18世纪下半叶(冯维辛、克雷洛夫、格里鲍耶陀夫)→19世纪初普希金集大成。

历经:古典主义、感伤主义→(19世纪前25年)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与之解放运动相匹配,19世纪俄国文学分为三个阶段。

1,19世纪上半期(贵族革命阶段)。

作家团体:贵族作家为主,少量平民知识分子。

如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

(有反复)确立现实主义手法,倾向对专制农奴制度的批判态度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

2,19世纪下半期以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为主,贵族作家为辅。

如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

干预生活的力度加强:不仅批判农奴制度,更广泛描写人民生活,塑造为人民谋幸福的形象。

3,19世纪末(无产阶级革命阶段):社会主义文学,以“革命的海燕”高尔基登上文坛为标志。

【以上稍微了解即可】第一章:古代文学【11-17世纪】√√√划分为三个时期:1,基辅罗斯时期(11-12)代表作:《俄罗斯编年序史》(僧侣所写,基督教色彩)《伊戈尔远征记》(英雄史诗)(伊戈尔的妻子亚罗斯拉夫娜是俄罗斯古代文学中第一个优美的妇女形象。

)2,蒙古人入侵和东北罗斯统一时期(13-15)。

代表作:《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爱国牺牲精神)3,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时期(16-17)。

宗教文学《行传》;《戈列-兹洛恰斯基的故事》(其主人公“年轻人”,是俄国第一个虚构的文学形象)。

市民文学:《弗洛尔·思科别耶夫的故事》第二章:十八世纪文学√√√A十八世纪上半期康杰米尔:俄国第一个讽刺作家。

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公开抨击地主阶级的残酷,为农民鸣不平的人。

罗蒙诺索夫:俄罗斯古典主义文学奠基人。

(教育家&科学家&作家)其《攻克霍丁颂》(1739,别林斯基盛赞是“俄罗斯文学的开端”)B十八世纪下半期叶卡琳娜二世期间(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很激烈)诺维科夫和他的讽刺杂志:《雄蜂》(1760S)《画家》(1770S)卡拉姆津:其感伤主义的代表作(中篇)【】【p38】《苦命的丽莎》。

外国文学史(二)下名次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二)下名次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名词解释(20题)4、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5、自然派:1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1、《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斯丹达尔于1823和1825年出版的与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其重要的理论著作。

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

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因其观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2、人物再现法: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3、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

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

《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

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

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

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

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

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

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外国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小人物: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典型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果戈理继承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又把它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多余人: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分类整理法: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古称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所作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

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同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多有批判;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

含泪的笑: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独特的讽刺手法。

这一讽刺艺术的形成,是与他坚持的“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这一现实主义的创作基本原则分不开的。

果戈理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该对生活进行批判,“要通过世界上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色幽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又云黑色喜剧、•病态幽默0 。

此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言式艺术形象来鞭挞社会,•把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从强烈对比中揭露现实。

主要作家有海勒、品钦、巴思和巴塞尔姆。

2、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拉美文坛上的一个小说流派。

早在20年代,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欧洲表现派绘画时就使用了这一术语。

此派吸收古印地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比喻手法,变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梦幻,变现实为荒诞,用神秘、•离奇、魔幻色彩表现出了拉美的神奇现实。

主要作家有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卢尔福等。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塑造了高大完美的、充满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校,•教少女学习音乐和诗歌。

她写诗9卷,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和美德,•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染力。

柏拉图因之将她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俄罗斯文学发展史简述

俄罗斯文学发展史简述

俄罗斯文学发展史简述
俄罗斯文学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阶段和风格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时期和作家的简要介绍:
1. 前彼得大帝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下,俄罗斯文学开始步入现代化阶段,代表作家有福楼拜、克列梅斯廷、拉夫列季、坎廷斯基等。

2. 文学启蒙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俄罗斯文学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解放,代表作家有德尔日齐汉斯基、季达雄、求尔斯金、缅克等。

3.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受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呈现活跃和多元化的趋势,代表作家有普希金、博尔赫夫、高尔基等。

4. 现实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代表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心理,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批判和浪漫精神的作品。

5. 符号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作家包括布洛克、索洛维约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他们注重象征与意象,使得俄罗斯文学摆脱了单一的现实主义风格。

6.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对社会主题的关注和批判思想,代表作家有格拉斯诺夫、普拉东诺夫等。

7. 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内容的作品,代表作家有契诃夫、波尔托斯达、列巴金等。

这些时期和作家的作品对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和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俄罗斯文学丰富多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5、冈察洛夫(И. А. Гончаров)(1812年6月18日—1891年9月27日)
代表作: 《奥博洛莫夫》( «Обломов» )(1859)
6、列斯科夫(Н. С. Лесков)(1831年2月4日—1895年2月21日)
代表作:《强盗》( « Разбойник» )(1862年) 《在四轮马车上》( « В тарантасе» )(1862年)
7、迈科夫(В. Н.Майков)(1821—1897年)
代表作:《夏日的雨》( «Летний дождь »)(1856年) 《林中》( «Лес »)(1870年)
8、布宁(И. А. Бунин)(1870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8日)
代表作:《在开阔的天空下》( «Под открытым небом » )(1898年) 《落叶》( «Листопад » )(1900年)
2、普希金 (А. С.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
代表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 »)( 1820年) 《青铜骑士》(«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 »)(1833年) 《叶甫盖尼· 奥涅金》(«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 » )(1823—1830年) 3、莱蒙托夫( М. Ю. Лермонтов )( 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 代表作:《诗人之死》( « Смерть поэта» )(1837年) 《帆》( « Парус» )(1832年) 《童僧》( « Мцыри» )(1839年)
代表作:《请你别离开我……》( «Не отходи от меня…… »)(1842年)
《旧信》( « Старые письма » )(1895年)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新人: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的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而文学中“新人”形象也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塑造了许多“新人”典型。

2、多余人: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

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3、“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

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4、迷惘的一代──一战之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派别,•名称源出于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后由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引用,•遂成为一个文学派别的名称。

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团体。

•其共同特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因而思想消沉颓丧,对人生感到迷惘。

他们讲究艺术表现方法,文体含蓄简约,•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5、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派别,首先兴起在本世纪20•年代的绘画界,逐步形成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思潮。

著者有斯特林堡、卡夫卡和奥尼尔。

表现主义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注•重探讨抽象的哲理性问题,人物类型化,广泛使用象征手法,•情节荒诞离奇,变化突兀。

6、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

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作品为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概述

东正教较之天主教,对于忏悔寄予更大的期
待,认为人通过忏悔不仅可以救赎,而且可 以接近上帝。 东正教还特别推崇圣母玛利亚,它从母爱的 至高无上出发,认为圣母的地位高于耶酥。 对于女性的“圣母式崇拜”导致俄罗斯文学 中一系列优美女性形象的产生。 东正教的这些特征构成了俄罗斯文学的重要 文化源泉,只有了解东正教对俄罗斯的深厚 影响,才能了解俄罗斯文学的受难和爱的特 殊气质。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1863-1869)
谢德林 《外省散记》(1856)
奥斯特罗夫斯基 《大雷雨》(1860)
涅克拉索夫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1863-1877)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 美学方面的成果: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博士论文《艺术对 现实的美学关系》是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在 这里,他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在文学与 现实的关系上作出了唯物的、民主的阐释。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仍是批判旧俄国,揭露资 本主义的罪恶和沙皇政府的残暴。1905年革命后, 批判现实主义阵营的分化公开化。安德烈耶夫倒向反动 阵营,同颓废派合流;库普林倾向于自然主义;绥拉菲 莫维奇转向无产阶级;阿· 托尔斯泰仍站在民主主义立 场。
期,从1895年到现在(1905)。” 这段话就是十九世 纪俄国历史和文学史分期的依据,即是俄国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产生、发展和衰落的三个时期。
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借鉴西欧文学的地方, 又有不同于西欧文学的特点:
1、以反封建专制反农奴制为主要内容。 西欧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的对象主要是 资本主义,俄国当时还是专制农奴制占统治地 位,因而文学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了封建主义, 把反封建奴隶制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后期才 涉及了资本主义。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 新人”指的是 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 新人 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 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 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 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 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 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 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 斯基小说《怎么办? 中的“新人” 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 为典型。 为典型。
• •
• • •

3、 别林斯基:俄国现实主 、 别林斯基: 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奠基 人。 最富思想性的两篇论文: 最富思想性的两篇论文: 年俄国文学一瞥》 《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 年俄国文学一瞥 《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在 年俄国文学一瞥》 年俄国文学一瞥 文中论述了“自然派” 文中论述了“自然派”的形成 过程和它的特色 。

1830年,“波尔金诺之秋” :完成了《叶甫盖尼 奥涅 年 波尔金诺之秋” 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 其中的《 金》,《别尔金小说集》——其中的《驿站长》(维林) 别尔金小说集》 其中的 驿站长》 维林) 开辟了俄国文学的“小人物” 开辟了俄国文学的“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
• • •
32岁时与 岁的娜塔丽娅结婚。 岁时与19岁的娜塔丽娅结婚 岁时与 岁的娜塔丽娅结婚。 38岁时因情感纠纷在决斗中被杀死。 岁时因情感纠纷在决斗中被杀死。 岁时因情感纠纷在决斗中被杀死 在18-19世纪,俄国许多贵族作家,如莱蒙托夫、涅 世纪, - 世纪 俄国许多贵族作家,如莱蒙托夫、 克拉索夫、托尔斯泰等都有过参加决斗的冒险经历 其中 克拉索夫、托尔斯泰等都有过参加决斗的冒险经历,其中 普希金、莱蒙托夫还为此断送了性命, 普希金、莱蒙托夫还为此断送了性命,给后人留下了莫大 的遗憾。 的遗憾。

俄罗斯19世纪上半叶文学

俄罗斯19世纪上半叶文学
年代两种文学思潮并存,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克雷洛夫的寓言对发展和巩固俄罗斯文学中的现实
主义道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寓言不仅嘲笑人 们习以为常的恶习,对人进行道德训诫,还以犀利 的笔锋、幽默的口吻暴露深刻的社会矛盾。用纯粹 的俄罗斯人民的智慧概括了19世纪俄国各阶层的社 会生活与道德面貌。 格里鲍耶托夫的喜剧《聪明误》《Горе от ума》 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喜剧,剧中的主 人公恰茨基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个现实主义正面 人物形象。
19世纪上半叶文学
1.18世纪末到19世纪20年代是俄罗斯贵族革
命孕育、发展、走向衰落的时期,同时也是 浪漫主义文学兴盛的时期。 浪漫主义романтизм包括消极浪漫主义和积 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代表茹科夫斯基, 受到感伤主义的影响,否定现实,追求宗教 的神秘。积极浪漫主义代表十二月党人、早 期普希金、莱蒙托夫等,具有反抗精神,将 艺术视为改造世界的斗争武器。
地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社会的人为作品的主人公,
反映人民的疾苦,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学。别林斯基的理论对俄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自然派遂成为文坛 的主流,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如赫尔岑,冈察洛夫,奥斯特罗夫 斯基,涅克拉索夫,谢德林等。
романтизм
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注重抒写人物形象或作
者本身的内心感受,作品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和浓厚的感情色彩。 推崇创作自由,突出主观精神,反对古典主 义的种种束缚。 要求创作具有民族特色,重视民间创作。 在艺术形式上追求标新立异,热衷于描写远 离日常生活富有异国情调的蛮荒之地,惊险 离奇的情节,用词力求色彩绚丽,感情浓烈。
30年代中期俄罗斯文学加速向现实主义过渡,

19世纪俄国文学

19世纪俄国文学

? 3、多余人 ?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
青年的典型。 ? 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封建农奴制社
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过西欧资
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上流社会 的庸碌,但他们也受到贵族生活方式和旧
观念的束缚,行动上软弱无力,毫不作为;
既不站在政府方面,也不站在人民方面,
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 从普希金开始,俄国作家多次描绘了这类
形象。 ? 奥涅金是鼻祖,接着有罗亭、毕巧林、奥
勃洛莫夫等。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期
? 奠基人:普希金 ? 《叶甫盖尼 ·奥涅金》
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 一个“多余人”形象 ? 《驿站长》开了俄国文 学中描写“小人物”形 象的先河。 ? 专章介绍
莱蒙托夫
? 俄国著名诗人, 他在其现实主义 代表作《当代英 雄》中塑造了俄 国文学史上第二 个“多余人”形 象:毕巧林。
? 4.形成了诸多人物形象系列: 小人物、多余人、新人
术语解释
? 1、自然派: (1)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 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 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 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 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 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 义的别称。
? 创作内容广泛,体裁多样不拘一格,对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有建树。
? 《当代英雄》《假面舞会》在俄国文史 上均占重要地位。
? 十三年创作生涯中,写下400多首抒情诗 和20多部长诗。
? 《诗人之死》 ? 《帆》 ? 《祖国》 ? 《沉思》
诗人之死--- 莱蒙托夫
诗人死了!这荣誉的俘虏啊! 他受尽流言蜚语的中伤, 胸带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垂下高傲的头颅倒在地上!…… 诗人的这颗心再已无法忍受 那琐碎无聊的种种羞辱, 他挺身对抗上流社会的舆论了, 依旧是孤立无援…… 于是他被害了! 被杀害了啊!……如今又何必嚎啕大哭, 这空洞无用的赞美的合唱, 这嘟嘟囔囔的无力的剖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Славянофильство (斯拉夫派)
产生于19世纪的30-40年代,在50年代成为俄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力量。

他们认为,俄国的整个文化不应该归入其他模式,它拥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自己的前途。

三个理论主张:
1. 肯定公社是人名生活的社会经济形式;
2. 在考虑俄国特殊道路时必须从俄国落后这一事实出发;
3. 反对独裁专制的国家体制。

意义:应该予以肯定,其基本出发点是俄国的社会实际。

Западничество (西欧派)
贵族自由派(дворянские либералы)
рановски аадаев елински ер ен(赫尔岑) ар в о кин(鲍特金)Панаев Тур енев
革命民主派(револю ионные демокра ы)
обролюбов(杜勃罗留波夫),
ерны евски (车尔尼雪夫斯基)
екрасов(涅克拉索夫)
Подлинная ис ория росси ско о осударс ва олько началась с пе ровских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 ; «западны » буржуазны пу ь разви ия России.
主要论坛:« ечес венные записки» (祖国纪事,18
«Современник» (现代人,1836-1866)
«Русски вес ник» (俄国导报,1856-1906)
Западничество (西欧派)
产生于19世纪40-50年代。

力主俄国走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

其中,贵族自由派其成员多半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

主张:
1. 协同政府及早废除农奴制,代之以雇佣劳动制;
2. 抨击君主专制政府,赞成英、法式的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排斥革命,主张通过普及教育和科学的途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纲领;
3. 主张实行彼得一世那种改革,发展工商业和交通运输。

意义:
比起斯拉夫派来,西欧派的思想和活动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 а мы были про ивниками их но очень с ранными. У нас была одна любовь но не одинаковая» (А. ер ен)
Почвенничество (根基派)
ос оевски ри орьев С рахов
«всечеловечнос ь» русско о на ионально о духа
论坛:«Время» (1861-1863)
«Эпоха» (1864-1865)
主张:认为俄罗斯民族精神具有全人类性,要求知识分子和作家“顺从人民”,吸取俄罗斯人
民最根本的虔诚和忠君的思想,声称俄国需要的是各阶层在教会与沙皇领导下的团结友好,相亲相爱。

文学概况
1. “自然派”最常用的特写形式继续流行
Тур енев «Записки охо ника» (1847-1851)
ончаров « ре а Паллаа»(战舰巴拉达号,1855-1857)
Севас опольские и кавказские очерки .Толс о о
Сал ыков- едрин « убернские очерки»(外省散记,1856-1857)
Успенски « черки народно о бы а»
Писемски « черки и крес ьянско о бы а»
“自然派” (натуральная школа)
也叫果戈理派( кола о оля),是俄罗斯文学早期现实主义(ранни реализм)的别称。

别林斯基是思想领袖。

正式形成是在1844-1845年间。

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聚集在别林斯基周围,如 ер ен екрасов Тур енев ри орович ос оевски ончаров
创作原则:
1. “如实地”、不加粉饰地描写生活;
2. 在社会和社会环境的联系中揭示人物性格;
3. 注意对人物日常生活习俗、生活环境和状况、外貌、心理、语言的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社会心理、精神面貌、思想、道德、感情地分析。

对现实的深刻批评强烈的否定精神是这一传统的灵魂。

代表作品:
ос оевски « едные люди» (1846)
Сал ыков- едрин «Запуанное
дело» (一件纠缠不清的事情,1848)
ер ен «К о винова ?» (1841-1846)
Тур енев «Записки охо ника»
创作意义:
在俄国有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

“纯艺术派”诗人的代表-费特。

“纯艺术派”:
1.把现实和艺术对立起来,反对艺术反映苦难的现实;
2.主要描写大自然、爱情和艺术,以及诗人本身的内心世界;
3.在实际创作上重视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追求美的同时,也力求真实;
4.在诗歌形式上、表现手法上重视从民间诗歌汲取营养。

艺术主张:艺术的目地就是追求美、发现美、再现美。

“我永远都不会理解,除了美之外,还有什么能让艺术感兴趣”
艺术特色:不注重描写完整的画面和个性鲜明的形象。

着意刻画人的心情和感受,善于捕捉瞬息间的美好的感情、印象,运用声音、形象、色彩等手段,把它刻画出来,传达给读者。

格调高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歌的音乐性很强。

讲究用词的声音效果、韵律的优美和节奏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