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项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

合集下载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和披露信息的一套规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会计准则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这就导致了新旧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以及其影响。

1.核算方法的变化新旧会计准则在核算方法上存在一些不同。

旧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费用计入期间法,即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而收入则在实现时计入当期。

而新会计准则则更加强调权责发生制,即将应计的费用和收入都计入当期。

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实时把控,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2.资产计量方法的变化旧会计准则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来计量资产,即以购入成本作为资产的计量依据。

而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市场价值和公允价值,通常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资产。

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对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3.投资房地产的处理差异新旧会计准则在对投资房地产的处理上也存在差异。

旧会计准则通常将投资房地产纳入固定资产,并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

而新会计准则通常将投资房地产视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

这意味着,在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房地产的价值会更加准确反映市场波动的影响。

4.外币货币兑换的处理差异新旧会计准则在外币货币兑换的处理上也存在差异。

旧会计准则通常采用固定汇率法,即将外币货币兑换按固定汇率计入当期。

而新会计准则通常采用交易日期汇率法或最近交易日汇率法,即将外币货币兑换按当时市场汇率计入当期。

这意味着,在新会计准则下,外币货币兑换的影响会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5.报表格式和披露要求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格式和披露要求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新会计准则通常更加注重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比较性,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用于投资者的决策。

同时,新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对一些重大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重大的会计差错进行明确的披露。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企业和投资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8项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

38项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

38项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与原准则或有关规定的不同点新准则名称内容变动概要1、存货取得计价有影响,有些用公允价入账,主要受到“企业合并”、“非货币交换”、“债务重组”准则的影响;经长期购建才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存货,成本要包括借款利息;受“借款费用”准则影响发出计价已取消后进先出法。

2、长期股权投资选择的核算方法不同:控制、达不到重大影响、达不到共同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达重大影响共同控制的用权益法核算;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进行进行调整。

不再产生股权投资差额,初始计价也不同,在同一控制下,(1)企业合并形成的其初始成本为“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与支付的实际成本之差作调整“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价值的份额作初始成本,与面积之差调整“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公允价或其他形式计价,(具体见《企业合并》)产生的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其他形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非货币性,交换和债务重组按公允价等情况不同外,其他基本与原规定相同,但不产生股权投资差额。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表述也不同。

3、投资性房地产新内容,注意符合三种情况的,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其后续计量有两种模式,一是成本模式,一是公允价模式。

4、固定资产注意有部分会形成“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也受到合并、非货币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准则的影响(用公允价);减值时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引入了“资产组”概念减值后不能转回。

5、生物资产新内容,主要从属于农业会计、林业会计。

6、无形资产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部分;对于研究开发支出在满足五条件下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购买无形资产采用延期付款方式的,且超过正常信用条件的用折现成本入账,差额确认为利息。

新旧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主要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主要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主要差异(一)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1.结构发生了变化。

旧准则主要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形式,其结构一般包括引言、定义、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披露、附则等部分内容。

新准则采用的是中国法律“章节加条文”的形式。

2.定义的内涵有增有减。

旧准则结构中单独列有“定义”部分内容,并对“或有事项”、“负债”、“资产”、“或有负债”、“或有资产”5个定义进行了阐述。

新准则未单独列示“定义”部分内容,其定义是与相关内容一同规范的。

不仅新旧准则定义的数量有变化,而且同一定义,新旧准则也有差异。

3.新准则增加的内容。

主要有:(1)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2)估计负债的范围更加详细。

关于估计负债,旧准则未明确提出此概念,只是给出了确认估计负债的条件,新准则除提出了“估计负债”概念外,还增加了估计负债的范围:①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意确认估计负债的条件,应当确认为一项估计负债;②企业担当的重组义务满意确认估计负债的条件,应当确认为估计负债。

并规定了企业担当重组义务的标准以及确定估计负债金额的内容。

表明企业担当重组义务的标准是:第一,有具体、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员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估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

第二,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布。

企业担当重组义务而确认的估计负债金额是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

而不包括留用员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③新准则规定,企业不应当就将来经营亏损确认为估计负债。

4.披露内容的变化。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关于披露部分,其内容清楚,表述简练并概括,重点更为突出,主要变化在于对估计负债的披露。

旧准则并未详细说明应披露的内容,而新准则对估计负债披露的内容做出详细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估计负债有关的下列信息:估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估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状况;与估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全部-59页word资料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全部-59页word资料

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编写单位:NC产品管理部时间:2006年8月说明:1、本研究资料是基于新会计准则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2、新会计准则实施细则正式稿发布后可能本研究资料的内容会发生变化;3、NC产品管理部将在实施细则正式稿发布后正式发布本资料。

现在发布的资料仅作参考。

第一部分我国会计标准体系我国企业会计标准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会计准则体系,在这次新会计准则颁布前,我国发布实施了17项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2006年2月,我国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第二层次是会计制度体系,我国已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第三层次是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业的专业会计核算方法,比如:铁路、航空、邮电、施工、农业、文教企业等。

第二部分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1、财务会计目标原准则:无新准则: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一般原则原准则:12项基本原则,其中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新准则:8项基本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不再作为一般的原则,同时取消了“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不再作为一般的原则,将“可比性”和“一致性”合并为“可比性”。

新增“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原准则: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余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全部)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全部)

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编写单位:NC产品管理部时间:2006年8月说明:1、本研究资料是基于新会计准则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2、新会计准则实施细则正式稿发布后可能本研究资料的内容会发生变化;3、NC产品管理部将在实施细则正式稿发布后正式发布本资料。

现在发布的资料仅作参考。

第一部分我国会计标准体系我国企业会计标准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会计准则体系,在这次新会计准则颁布前,我国发布实施了17项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2006年2月,我国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第二层次是会计制度体系,我国已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第三层次是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业的专业会计核算方法,比如:铁路、航空、邮电、施工、农业、文教企业等。

第二部分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1、财务会计目标原准则:无新准则: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一般原则原准则:12项基本原则,其中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新准则:8项基本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不再作为一般的原则,同时取消了“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不再作为一般的原则,将“可比性”和“一致性”合并为“可比性”。

新增“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原准则: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余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一、资产类科目1.货币资金新会计准则对货币资金的界定更加明确,规定了包括现金、存款在银行等性质的资产。

2.应收账款新会计准则将应收账款的界定范围扩大,不仅包括应收货款、应收票据等,还包括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等。

同时,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定目的。

3.存货新会计准则对存货的界定更加详细,规定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存货。

4.长期股权投资新会计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与筹资活动相关的股权投资进行了分类,包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分类。

旧会计准则只对股权投资进行了简单的界定,没有进行分类。

二、负债类科目1.应付账款新会计准则将应付账款的界定范围扩大,不仅包括应付票据、应付工资等,还包括其他应付款项、预收款项等。

同时,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应付账款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定目的。

2.预收账款旧会计准则中没有对预收账款进行单独的界定,而新会计准则对预收账款进行了界定,并要求进行分类。

3.长期借款新会计准则对长期借款的界定更加明确,要求将长期借款的本币金额和外币金额进行分别列示,并要求披露借款的币种、起息日、到期日等相关信息。

三、权益类科目1.股本新会计准则对股本的界定更加明确,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

同时,新会计准则还要求对股本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定目的。

2.其他综合收益旧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其他综合收益的界定范围。

四、成本类科目1.营业收入新会计准则对营业收入的计量和确认方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包括明确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资产等的计量和确认原则。

2.营业成本新会计准则对营业成本的界定更加明确,规定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营业成本。

综上所述,新旧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的界定和分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对一些科目进行了更加详细和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进行分类,并要求对特定目的的科目进行单独披露。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分析对照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分析对照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分析对照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分析对照准则是对原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大部分规定与原准则相同。

抛开体例和文字表述等形式上的差异,两者的主要差异(并非全部差异)如下: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①存货发出计价原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新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②借款费用原准则:不能计入存货成本新准则: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2.《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①规范的范围原《投资》准则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且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新准则仅规范长期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短期股权投资纳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

②权益法的应用范围原准则: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新准则: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2、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4、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核算。

3.《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①规范的范围:新准则分离出部分固定资产由《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

②新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

③新准则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同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利息原准则:不考虑购买固定资产延期付款的折现和利息问题;新准则: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格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最全版(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

改进后《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我国修订的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主要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这壹决定且不排除和后进先出法相似的能够反映存货流转的特殊成本法。

2、关于存货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第十条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

(第四条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产等。

)这壹问题将由修订后的借款费用准则予以规范,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将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如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1、母子X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第五条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壹)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企业对子X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且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第九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新会计准则与旧版内容的不同比较

新会计准则与旧版内容的不同比较

年新会计准则与旧版内容的不同比较————————————————————————————————作者:————————————————————————————————日期:2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一)仍然称为基本准则,所有企业均须执行,未按照国际惯例使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一词。

(二)明确了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会计目标兼具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但是,我国会计目标显然将受托责任观放在第一位,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国际上普遍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一定差别。

(三)删除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而代之以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方面。

(四)权责发生制融合在基本假定中,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计量部分。

(五)会计要素定义遵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但收入与费用的定义部分地引入了资产负债观,这主要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的相关条款。

(六)引入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

同时,对于利得和损失又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在理论上,前一种利得和损失实质上尚未实现,后一种利得和损失已经实现。

(七)首次规范会计计量属性。

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而且强调企业在会计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

(八)取消了会计记账须用中文以及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一)符合条件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差异介绍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差异介绍
16
16
中国新会计准则
在建开发的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不适用
投资性房地产(4)
中国旧会计准则 中国新会计准则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不适用 •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 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 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 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 权益 -- 处置时将原计入所有者 权益的金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中国新会计准则
可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种类
• 只包括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 费用; 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21
21
借款费用(2)
中国旧会计准则
• 在资本化期间尚未动用的专 门借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和投 资收益, 不允许先从可资本 化借款费用中扣除
中国新会计准则
• 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应当先扣 除在资本化期间尚未动用的专 门借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 暂时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22
22
无形资产(1)
中国旧会计准则 中国新会计准则
初始计量 —价款支付具有融资性质,即: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 支付价款
• 成本按实际支付价款确定 • 成本按购买价款的现值确定
• 实际支付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 之差,计入损益(在信用期内分 摊)或按借款费用准则资本化
后续计量模式
• 成本模式 • 同中国现行准则,采用成本模式 • 不同与国际准则, 可选择成本模 式或重估价模式
主要内容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概述
•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概览
中国新会计准则介绍及影响分析
• 注:本讲解为一般介绍,仅概括要点,因此不能替代专业咨询。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新旧会计准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Old Accounting Standards, OAS)和企业新会计准则(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NAS)。

OAS是我国2000年以前使用的会计准则,而NAS是在2000年后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对于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而言,比较和分析这些差异非常重要。

首先,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OAS 中,资产确认相对较为宽松,资产重要性界定相对较低,而NAS对资产确认设置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在OAS中,资产的计量方法可以是成本或现值,而NAS强制要求采用成本法。

此外,NAS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确认也有更为具体的规定。

其次,新旧会计准则在准备财务报表的方法和要求上也有所不同。

OAS的财务报表企业会计格式灵活,而NAS对财务报表的格式和要求则更加严格。

例如,OAS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合并列示,而NAS需要分开列示。

另外,NAS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OAS则没有这一要求。

此外,新旧会计准则还存在着对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上的差异。

OAS对于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相对较为灵活,而NAS对财务会计处理方法有更为严格的规定。

例如,在收入确认方面,OAS没有具体规定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间,而NAS则要求收入必须能够可靠计量,并且能够与其相应的费用匹配。

最后,新旧会计准则还在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方面存在差异。

NAS要求企业编制附注和财务报告包括更多的信息披露,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此外,NAS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要求也更加详细和严格,其中包括更为具体的报告格式、报告要素和披露要求。

综上所述,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的准备方法与要求、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于企业而言,及时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准备财务报表、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以及更好地满足相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变化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变化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变化
1.收入认定准则:
旧会计准则中,收入通常在交易发生时就可以确认。

而新会计准则要
求企业在可以可靠地估计收入和相关成本之后才能确认收入。

这一变化旨
在确保收入的准确和公正记录,防止企业通过将收入确认推迟到更合适的
时机来操纵财务报表。

2.租赁准则:
3.金融工具准则: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例如,对
于金融资产,新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其合同中的条件将其分类为衡量分类,
并要求对衡量分类进行定期评估。

这一变化旨在增加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
债的准确度和透明度。

4.关联方交易准则:
5.资产减值准则:
6.关联公司会计政策:
旧会计准则中,企业可以根据其独立经营的实质适用不同的会计政策。

而新准则要求企业在一致性原则下,必须对其关联公司的财务报表采用相
同的会计政策。

这一变化旨在增加对关联公司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之间存在许多重要的变化。

这些
变化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及增加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可
比性和可理解性。

企业应密切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化,以确保其财务报表符
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详解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原准则或有关规定的不同点新准则名称内容变动概要1、存货取得计价有影响,有些用公允价入账,主要受到“企业合且”、“非货币交换”、“债务重组”准则的影响;经长期购建才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存货,成本要包括借款利息;受“借款费用”准则影响发出计价已取消后进先出法。

2、长期股权投资选择的核算方法不同:控制、达不到重大影响、达不到共同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达重大影响共同控制的用权益法核算;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且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进行进行调整。

不再产生股权投资差额,初始计价也不同,在同壹控制下,(1)企业合且形成的其初始成本为“取得被合且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和支付的实际成本之差作调整“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合且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且对价的,按被合且方所有者权益价值的份额作初始成本,和面积之差调整“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壹控制下的企业合且,按公允价或其他形式计价,(具体见《企业合且》)产生的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其他形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非货币性,交换和债务重组按公允价等情况不同外,其他基本和原规定相同,但不产生股权投资差额。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表述也不同。

3、投资性房地产新内容,注意符合三种情况的,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其后续计量有俩种模式,壹是成本模式,壹是公允价模式。

4、固定资产注意有部分会形成“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也受到合且、非货币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准则的影响(用公允价);减值时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引入了“资产组”概念减值后不能转回。

5、生物资产新内容,主要从属于农业会计、林业会计。

6、无形资产非同壹控制下企业合且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部分;对于研究开发支出在满足五条件下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新旧会计准则的几点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的几点对比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一)符合条件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

这一规定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也就是那些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造船厂的船舶)。

因为象大型船舶这样的存货,造船厂仅靠自有资金根本完不成,必须借助于银行借款,而企业取得的银行借款又分不清专门借款与非专门借款,原准则规定只允许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不够合理。

(二)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一是因为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二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反映存货流转的真实情况。

(三)取消了移动加权平均法。

因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法的一种形式,国际会计准则也没有移动加权平均法。

(四)明确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一)缩小了适用范围。

与原《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相比,本准则仅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这一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

(二)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别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其投资成本,这主要是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相协调。

(三)重新规范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适用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上述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母公司应以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即俗称的“表上权益法”,完全不同于我国原来使用的“账上权益法”。

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范围的变化,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一致。

新旧会计准则对比整理

新旧会计准则对比整理

有。期末余额减 去投资性房地产 减值准备和累计 折旧(摊销)。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期末以公允价值余额填列, 其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投资 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

:分期付款购入资产,有尚未支付款项折现后的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未确认融资费用
长期借款
54
应付债券
55
长期应付款 56
专项应付款 57
其他长期负债 58
长期负债合计 59 递延税款贷项 60 负债合计 61
*少数股东权益 62 实收资本(股本) 63 资本公积64 盈余公积65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66 未分配利润 67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68 所有者权益小计 69 减:未处理资产损失 70 所有者权益合计(剔除未处理资产损失后的金额) 7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72
项目 短期借款
行次 核算内容 差异 37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工资 应付股利 应付利息 应交税金
38 39 40 41 43 44 45
应付福利费 42
其他应交款 46
其他应付款 47 预提费用 48
预计负债 递延收益
49 50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51
其他流动负债 52
流动负债合计 53
14
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15
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长期应收款
16
长期股权投资
17
18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原价
19
1:为生产商品、 提供劳务、出租或 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 过一个会计年度。
按成本计量1:外购 价款+相关税费+运 输费+装卸费+安装 费+专业人员服务费 等。(注意:具有融 资性质的,以购买价 款为基础,价款与价 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 按照17号-借款费 用原则应予资本化的 以外,在信用期间内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本准则更强调可靠性。

4、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及名称有所变化。

壹是将损益表改称利润表;二是取消了选择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要求;三是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

5、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引入资产负债观。

会计要素的定义基本遵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但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引入资产负债观,主要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的相关条款。

6、引入“利得”和“损失”。

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在理论上,前壹种利得和损失尚未实现,后壹种利得和损失已经实现。

7、首次规范会计计量属性。

本准则规定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而且强调企业在会计计量时,壹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

8、取消“会计记账须用中文”及“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关于用中文记账的要求,《会计法》第二十二条已经明确,会计准则不宜重复;而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应通过资产、费用确认来解决。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1、初始计量方面的变化。

(1)借款费用能够资本化。

对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允许将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存货计价方法发生变化。

本准则第十壹条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即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是公允价值时,才能据此价值入账,有别于原准则壹律根据投资合同或协议的价值入账的规定。

(3)不计入存货成本的范围发生变化。

原准则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不能计入存货成本、本准则规定“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能计入存货成本,意味着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等可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支出,能够计入存货成本。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目录一、基本准则的差异 (3)二、存货 (6)三、长期股权投资 (7)四、固定资产 (8)五、无形资产 (9)六、资产减值 (9)七、职工薪酬 (11)八、收入 (11)九、政府补助 (11)十、所得税 (12)十一、关联方披露 (13)十二、外币折算 (13)十三、财务报告 (14)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同时发布了新的39项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相应的应用指南,这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

自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开始,我国的会计标准始终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先后颁发了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出台、修订。

新准则实施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执行原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体系(以下简称原准则),同时,也有极少数企业执行原行业会计制度。

近年来出于适应WTO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各国司法机关相继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未来几年里将有90多个国家会强制性要求或同意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发布了新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已经在上市公司、部分中央国有企业范围内执行,2008年实施范围将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统一执行新准则。

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只在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几个特殊问题会计处理上,保持了“中国特色”。

原准则体系由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及若干补充规定(如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组成,要求企业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或者《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新准则发布并实施后,其实施范围、内容及约束力等都比原准则有所加强,可以单独实施(不要求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新旧准则差异比较

企业会计新旧准则差异比较
10.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 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11.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2.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 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3.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 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 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3、规范了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的会计事项 4、规范了新的会计业务,原有的表外项目纳入表内核算
例如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 5、体现了重要的特殊行业有关的准则
金融、保险行业、油气开采、农业等 6、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控制,防范利润调节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存货”、“金融工具”准则并不适用该条款 7、财务报表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具体
3、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原准则: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即以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的 标准。
新准则:对初始成本的确定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 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 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 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 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调整的,调整留存收益。新准则以取得被投资方所 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为投资的初始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 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负债以及发行的权 益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的资产等公允价值。 (3)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基本一致,也是以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与原准则或有关规定的不同点新准则名称内容变动概要1、存货取得计价有影响,有些用公允价入账,主要受到“企业合并”、“非货币交换”、“债务重组”准则的影响;经长期购建才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存货,成本要包括借款利息;受“借款费用”准则影响发出计价已取消后进先出法。

2、长期股权投资选择的核算方法不同:控制、达不到重大影响、达不到共同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达重大影响共同控制的用权益法核算;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进行进行调整。

不再产生股权投资差额,初始计价也不同,在同一控制下,(1)企业合并形成的其初始成本为“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与支付的实际成本之差作调整“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价值的份额作初始成本,与面积之差调整“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公允价或其他形式计价,(具体见《企业合并》)产生的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以其他形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非货币性,交换和债务重组按公允价等情况不同外,其他基本与原规定相同,但不产生股权投资差额。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表述也不同。

3、投资性房地产新内容,注意符合三种情况的,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其后续计量有两种模式,一是成本模式,一是公允价模式。

4、固定资产注意有部分会形成“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也受到合并、非货币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准则的影响(用公允价);减值时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引入了“资产组”概念减值后不能转回。

5、生物资产新内容,主要从属于农业会计、林业会计。

6、无形资产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部分;对于研究开发支出在满足五条件下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购买无形资产采用延期付款方式的,且超过正常信用条件的用折现成本入账,差额确认为利息。

合并形成的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

(见减值准则)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引进了非货币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性质的概念:具有商业性质时,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基础为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②换入资产的公允价(有证据表明它比①更公允时);差额记入当期损益。

不具有商业性质时,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基础为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不确认损益。

当发生补价时其处理原则同上。

8、资产减值合并形成的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

如下资产的减值不转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引进了“资产组”的概念,在计算可收回价值时运用。

9、职工薪酬新内容。

明确了其他职工薪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处理。

10、企业年金基金本准则主要适用于社保机构的核算。

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11、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计量,……(如证券的市价)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以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指实际构成的应付股利)12、债务重组不论债务方或债权方,重组时均采用公允价进行处理(现金收付除外),确认资产转让损益,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将来应付金额中的“或有支出”,确认为“预计负债”13、或有事项亏损合同、重组均为“预计负债”内容14、收入收入确认条件不变,但条文分成了5条。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相差较大的,按公允价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差额在合同或协议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劳务收入在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时,其确认收和入和结转劳务成本的条款在文字上有变化。

(实质不变)现金股利收入也属于收入要素。

15、建造合同建造合同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时,其确认收和入和结转劳务成本的条款在文字上有变化。

(实质不变)16、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时,按公允价计量;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均确认为递延收益,在以后期间内分摊。

17、借款费用资本化计算主体不仅是固定资产,经长时间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也是计算主体。

18、所得税不再使用应付税款和递延法,只用债务法。

所用债务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是原来的损益表债务法,因此,引进了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此章形成了最大的不同。

19、外币折算在可选记账本位币的表述上有不同的描述。

20、企业合并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下,采用权益集合法合并;非同一控制下,采用购买法合并,用公允价计量,公允价大于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成本大于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21、租赁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新内容:以公允价计23、金融资产转移新内容:24、套期保植新内容:25、原保险合同特殊行业:保险会计业务26、再保险合同特殊行业:保险会计业务27、石油天然气开采特殊行业:石油天然气业务2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基本不变,但对前期差错更正在表述上不同,引进了追溯重述法的概念。

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基本不变,但对调整事项文字上表述上不同。

30、财务报表列报基本不变,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项目名称有个别不同31、现金流量表基本不变,补充资料上增加了一个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中期财务报告基本不变33、合并财务报表在同一控制下,采用权益集合法合并;非同一控制下,采用购买法合并,用公允价计量,公允价大于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成本大于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不存在对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其余基本相同34、每股收益基本不变35、分部报告基本不变36、关联方披露基本不变37、金融工具列报新内容38、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上列内容均有涉及总则部分变化一、目标:原准则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统一企业会计标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修改了会计核算标准为企业会计标准,增加了规范会计行为。

旨在提高会计从核算职能转变为管理职能,对表达了国家对会计新的要求和期望;二、目的:原准则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本准则新准则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拓宽了会计规范的范围,对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也希望能规范其会计行为。

会计信息质量部分变化原准则在第二章“一般原则”中规定了12项基本原则,即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方面的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新准则与目标相协调,将本章命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本准则;同时突出相关性、弱化可靠性原则。

特别注重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纳入了基本准则,体现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理,尊重事实。

资产的定义变化一、定义原准则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新准则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增加了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更加注重和强调了资产的价值。

二、资产的分类和特征原准则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6类,并详细分别定义、解释、说明新准则删除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

强调资产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b)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c)包含未来经济利益。

强调资产的三个重要特征,不再在细节上纠缠。

三、资产的确认原准则仅规定了资产的定义,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资产的内容新准则满足资产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才可确认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仅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的项目,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重视确认的条件上,并要求批露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的部分。

负债1 定义老: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新: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 分类及特征老: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对其分别做出详细规定新:删除负债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

强调负债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b)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c)义务的履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3 确认老:仅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

新:满足资产负债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1 定义老: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新: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 分类及特征老:明确定义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并对各项作了具体解释。

新:未对如何具体分类做出规定,仅规定企业应当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进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混淆。

收入1 定义老: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

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新: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确认老: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

新: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有可能“增加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

费用1 定义老: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新: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 分类及特征老: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新: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劳务成本,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对象化的费用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利润1 定义.不变.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2 构成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新: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和损失等。

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损失指除费用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财务报表1 定义老: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新:财务报表时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2 组成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及附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