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服务经济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一)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及其原因 1. V.富克斯
最早提出服务业生产率滞后问题,面对服务业 就业比重不断增长的现象,他认为其原因有 三:
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 服务的市场化;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滞后(主要原因)
2. 鲍莫尔——两部门增长模型
假定:一个经济拥有制成品部门和服务部门, 且两部门增长率不同:
2、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一个规律性的趋 势: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 这种演进趋势是专业分工逐步细化、市场 经济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A. 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又称服务外包 (service outsourcinwenku.baidu.com)——企业从专业化的 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 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 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 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 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
家庭可支配收入 服务价格
家庭妇女的社会工作参与率:市场工作偏 好、工资率、市场服务价格
三、服务经济理论
(一) 服务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服务经济是指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 济活动类型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就是一国 从以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为主转向 以服务产品的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呈现服 务化特征。
1940年,克拉克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发 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 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 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 向第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分析与解释
1. 需求因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 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 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 降,而让位于服务业。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二、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
1. 服务业的兴起
工业社会早期,服务只是供少数王公贵族、大 地主、大资本家享用。
20世纪30-40年代以前,服务只包括消费性服务, 以家庭为单位的各种家庭服务则都是由传统家 庭主妇来承担。
第三次技术革命后,生产性服务从工业中分离 出来,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有了迅速提升。 大大改变了服务产品的内容、性质及其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
服务经济原理篇
第二章 服务经济理论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 服务经济理论 服务业的生产率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一、全球经济的“服务化”
衡量一个产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是其产 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 比重已达70%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总体 上也已超过50%的水平。所以,从服务业 比重尤其是从其产出比重意义上来说,全 球经济已“服务化”了,而且将更“服务 化”。
2. 效率因素: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效 率
农业生产率提高以及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下 降,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原因;
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而工业产品的需求 增长相对较慢,是工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原 因;
服务业产品需求的增长快于服务业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是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的原 因。
3、库兹涅茨(1971)、钱纳里(1975)、 富拉斯蒂埃等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国家和地区
服务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000
2009
世界
67.2
69.4②
高收入国家
70
72.7②
中等收入国家
53.1
53.8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61.3
61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43.4
47.4
中低收入国家
52.9
53.6
低收入国家
44.5
46.9①
中国
39
43.4
注:①2008年数据。②2007年数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 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理”
——“配第—克拉克定
配第—克拉克定理背景
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 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 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 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
服务经济的特征:
1.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日趋上升 2.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大幅度增加 3.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将在国际贸易中逐
渐占据主导地位 4.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越加紧密,“服务
化”特征明显 5.服务经济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呈现出知识经
济的特点
结论: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现,服 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is =(α-1)·rm+△+(rm-rs)·(1+β)
别is表表示示服制务成部品门部就门业(比m)重和增服长务率部;门rm(,sr)s分的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α(>0)和β(<0)分别表示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 和价格弹性;△表示影响服务需求的外在因 素变化率。
结论:14%+31%+55%
弹性效应。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当实 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实际人均服务将以 大于收入增长率的比率增长,吸纳的国民就业 份额越来越大,即(α-1)·rm>0
促进因素:
1)企业活动日趋复杂,使得企业与外部供 应者进行谈判比对雇员进行监督更为方便、 低廉
2)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的变革,使得外部 化更为有利 (如法律服务)
3)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 交易费用下降
4)雇员的非工资费用日趋增加,在外购买 服务更合算(规避新劳动法)
B.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更大样本的时序数据和截面数据进 一步验证: (1)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就业 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产值和就业)呈上升趋势。 (2)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工 业的劳动力也向服务业转移。在服务业内部, 劳动力也从一些行业转向另一些行业。即劳 动力产业间转移和产业内转移并存
(二)服务经济理论
1、费希尔(1935)
对各国经济发展史深入考察,将产 业结构变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
结论: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 人力、物力资源不断地从农业转向工业, 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
2、克拉克(1940)
克拉克搜集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研 究,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 变化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