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髓与思想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髓与思想内涵

“实事求是”是一个探求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然会遇到阻力。这些阻力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阻力——无知无畏更可怕

不能实事求是的原因之一是无知,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缺乏相关的知识。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代又一代接力完成的,后人总是在接过前人的知识后,再根据新的实践(实事)探求更新的规律(求是),好比上了二层楼再上第三层。如果没有以往的知识作基础,就像空中硬要起楼阁,无苗硬要收庄稼。许多时候的不实事求是,都是无知造成的。历史上,秦始皇曾派徐福到海岛上去求长生不老药,这种蠢事以后又有不少帝王干过,只因两个字:“无知”。他们不知道关于生命的基本知识。我当记者时采访过这样一件事。“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寨、昔阳被树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一当典型就神化了。当时省水利厅帮县里修一条大坝,地质部门认真勘探后选定坝址,县委某领导人来到现场一看,说不好,搬起一块石头,离开坝址几十步,往地上一放说:“就从这里起线!”技术人员哭笑不得。这位县委领导没有水利和地质的基本常识,怎么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呢?

无知是实事求是的第一道屏障。一个人没有对这个事物的基本了解就没有发言的资格,更不用说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经验阻力——经验的一半是失误

凡有一定年龄,一点经历的人,处事都有自己的经验。这经验有时对探索新事新理有帮助,有时却是一种阻力。因为它是主观的先验的东西,而客观事物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循规蹈矩,驾轻就熟是人的天性,但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就容易造成主客观不符,无法实事求是。

经验可以帮助实事求是,但只靠经验不可做到实事求是。真正的发现规律,只有靠新的实践。在战争时期、土改时期,我们有许多经验都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对经济建设就不一定适用了。1958年的“大跃进”,是群众运动经验对经济规律的失败。“文化大革命”是阶级斗争、继续革命经验的失败,是革命党经验对执政党实践的失败。事实上,我们犯的许多错误都与沿用过去的经验有关。对于过分相信自己经验的人,需要大喝一声:经验的一半是失误。因为这里面只含有被过去的实践所证实的部分,还有一半等待将来的实践来检验。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随时可能向另一方面转化。有经验本来是好事,但也可以成为实事求是的阻力。

3.习惯阻力——画地为牢

这里说的习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社会习惯。列宁讲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习惯和我们前面讲的经验还不一样。经验是知识,是有限的模型;习惯是思维方法,是力量无穷的武器,用错了危害更大。习惯思维就是保守,是妨碍创新的一大障

碍。

在社会变革中,经常有许多束缚人的东西,它明明是错的,是应该改掉的,但很长时间没有人去改,甚至要改变它倒成了“大逆不道”。比如中国旧社会中妇女缠足,明明摧残身体,但这个习惯却延续了几百年。改革开放之初,又有许多旧习惯在阻碍进步。比如人们没有法律意识,即使有理也不愿上法庭,认为丢人;比如羞于经商,认为是投机赚钱;还比如在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种自留地、把私营企业、把集市贸易、把商品交换、把市场经济,甚至把农民多养几只鸡,种一点菜,工人下班后在外干一点私活,都说成是“搞资本主义”;把商品流通说成“投机倒把”;把对上面的,甚至报上的不同意见就打成“反党、反革命”(现在回想起来很难理解)。而且多年中已经习以为常,已成了是非标准。这种习惯常常可以统治一个地区、一部分人,甚至全国人多少年,而且很难改变。习惯把人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空间,使你看不到新的外部世界,当然也就难实事求是,发现客观规律。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跳了出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事物认识的飞跃,有时就表现为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突破。正如物理学上打破惯性状态要一个外力,在认识上打破惯性思维,也要有一个外力,这个力常常表现为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或一场新的行动,直至革命行动。

4.书本阻力——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本阻力其实是本本主义,就是教条化的知识和理论形成的阻力。陈云同志在晚年有一句话:“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总结成知识和理论,并写成书,留给后人。对实事求是来说,无知是阻力,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也会成为阻力。古语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书本与现实间有误差。由于这种认识要靠一代代人的接续才能完成,前代人只好将已有的认识付之于书。这些经典由于其权威性,一方面对后人的参考价值极大,另一方面它所造成的迷信力、束缚力也很大。不是经典不好,是读书的“人”不好,不该把它看作万能,不该作茧自缚。恩格斯就曾告诫那些企图从自己书中寻找未来社会图画的人说:你们在我这里连半点影子也找不到。邓小平说:“要求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总是从前人结论的基础上开始的,因此它可能有两个过程,一是通过实践验证书本的结论,二是推翻和补充书本上的结论,探寻未知的客观规律。

5.实践阻力——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实践阻力是指当时某一阶段的客观实践发展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揭示事物的真相和规律,主客观无法一致。这是实事求是的第五道障碍。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继续实践,等待瓜熟蒂落。

恩格斯在解释假说并不是真理时有一段名言:“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有300年之久一直是一种假说,这个假说尽管有99%、99.9%、99.99%的可靠性,但毕竟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必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海王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后来加勒确实发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26页)可见,在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实事求是,而是客观实践还没有到这一步。非不为也,是不能也。1976年10月,逮捕了“四人帮”,大家急着让小平出来工作。叶帅说:“不能急,要不真成了宫廷政变了。”现在我们都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殊不知就在这次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十一届四中全会才前进了小小一步:“不要包产到户”。实践之履在艰难前行。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大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不是以前不想提,实践要一步一步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以后又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设想。在这之后的161年间,世界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实践)。苏联东欧是一支,建立社会主义70多年后又垮掉了。中国几经曲折,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可见要逼近真理,其间隔着一个多么漫长的实践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