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评价大学生体育成绩,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课程学习目的的认识偏差;过于突出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过于注重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更新学习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的;考核项目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问题;对策
评价大学生体育成绩,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定。长期以来,公共体育课的学生成绩评定基本上是沿用专业体育课的评定方法,即以技评和达标成绩的高低为主要的评定依据。这种评定办法导致部分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却不能取得好成绩。而一些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即使上课不认真,平时不训练,也照样能获得高分。这严重地挫伤了一些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教育部新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内容拓宽为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5个方面。为了全面落实《纲要》精神,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有必要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这一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本文拟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对策。
一、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目的的认识有偏差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却存在着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的对待的问题。因为体育成绩涉及到学生奖学金的等级和是否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是否能够入党等等问题,所以学生为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而被动学习,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体育教学仿佛就是为了考核而进行的。这种对体育教学目的认识的偏差,必然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评价上,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反映出来,并对体育教学的方向产生影响。
2.过于突出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
由于原有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方法,主要是对体育课程所计划的教学内容进行某一技术测评和技能达标测定,所以,有些测评数据按一定权重所反映出来的考
试结果,自然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被测试者先天的身体素质状况。这种过于突出绝对评价的方法,忽视了被测试者努力锻炼后的提高程度,必然造成先天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体育成绩好,先天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体育成绩差,以致于出现体育考试对身体素质优秀者构不成压力和激励,轻松过关;而对于身体素质差者又会导致其信心丧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过于注重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
注重量化,强调操作性、可比性,是体育教学评价中的一种倾向。人们认为量化的东西比较客观,便于操作,其结果的可比性也比较强,因此热衷于进行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对评价目的和评价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总是以能直接量化的因素为主体,如学生的技评与达标成绩,学生达标的比例,上课时课的密度、练习密度、运动量曲线等等,然后将一些不宜量化的、外显的教学行为采取分级量化的形式,即按优、良、中、差等级给予对应的分数,而那些在体育教学中很有意义但难量化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如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体育能力的自我超越等,都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体育教学评价领域的重要内容,却大都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体现。显然,这样的指标体系是不完整的,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
4.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体育的本质特点是身体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往往都是以身体活动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如跑的速度、跳的高度、投掷的远度和利用身体活动完成各类技术动作等。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评价指标是统一的、量化的,用这种必须通过身体活动来体现的、带有强烈的体能测试色彩的指标来衡量那些身体机能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不同个体,恐怕难以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的价值。有些人身体发展水平高,运动基础好,即使他学习不够认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测试时他可能照样获得高的评分;而一些学生则虽然学习努力,也可能树立了良好的体育态度,逐步形成了经常锻炼的习惯,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身体条件的局限总得不到理想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无疑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准确地体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这与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显然是不符的。
二、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对策
1.更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标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抓住素质教育全面性、基础性、个体性、主体性等特点,确立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学校体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要从根本上来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导思想,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全
面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彻底根除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病。既要考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育能以及思想、意志、品质等状况,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等。
2.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应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
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对学生的锻炼具有指导性,体育考核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及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选择性测试。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的基础上,应多设计一些考核内容供学生从中自主选择1~2项参加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专长。给学生选择余地,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促进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如在这些方面有所收益,将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于体育教学极为复杂,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人才,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掌握动作的数量和完成动作的质量等容易量化。像学生的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以量化的,如忽视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的学习评价则是不全面的、缺乏科学性的。因此,单靠定量化、数量化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必须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4.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为了弥补总结性评价的不足,必须将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所进行的评价。它一方面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的情况;另一方面能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学生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其他相关方面所获得的进步的情况,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评价的角度来看,重视过程评价便于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重视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体系,可以使整个评价更加客观,更符合体育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因此,把总结性评价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使两种评价优势互补,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科学性的需要。
5.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他人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只有真正地掌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正确地评价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