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1课时)教案 人民版必修1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
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教学过程】通过上一个单元学习,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于此同时新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高中历史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一、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2、了解建国初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3、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2、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扩大,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3、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3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导学重点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导入: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高中历史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三个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及意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
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实施的背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教材整理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背景(1)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国内: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方针(1)“另起炉灶”①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意义: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①含义: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意义: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意义: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的历史影响文本素材
万隆会议的历史影响(一)万隆会议首次验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强大威力,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影响。
在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会议最后通过的“十项原则”实质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延伸。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强大影响力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所信奉的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强权逻辑,开创了处理国际争端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书写了国际关系史的崭新篇章。
(二)万隆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政治力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成为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万隆会议发出了“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的强劲呼声,进一步促进了广大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撼动了国际政治旧秩序的根基。
这是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万隆会议催发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高潮。
会议取得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向前发展。
60年代,仅非洲大陆就有32个国家获得新生。
到70年代,新独立的国家已扩大至132个。
万隆会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新局面。
万隆会议为新独立国家联合斗争和相互合作树立了榜样,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国际政治舞台。
其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组织应时而生。
(三)万隆会议提出了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一系列设想,成为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思想源头。
会议发表的《最后公报》将经济合作问题列为第一项,反映出亚非新兴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后,希望通过加强彼此合作,推进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
万隆会议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最后公报》强调,“亚非会议认识到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指出:新独立的亚非国家要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
这份历史性的文件全面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立场、态度和要求,确立了发展中国家间展开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为以后南南合作的深入展开提供了指导原则。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
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1课时)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我们实行的主要政策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所谓“一边倒”就是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此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
所以答案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2.“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
“这一原则”是指()A.不结盟原则B.睦邻友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写进了1954年宪法”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以及相关史实,排除。
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可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A.不结盟 B.“一边倒”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另外,不结盟、开展多边外交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才有的外交政策,改善中美关系和材料主旨无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教案1人民版必修
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教案1人民版必修1【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导入】你有朋友吗?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你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中国有朋友吗?中国为什么要交朋友?中国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中国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外交是什么?…….【新课探讨】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三大根本方针:【创设情境】假设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问: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啊?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呢?毛泽东提出的外交三大根本方针是啥意思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三大根本方针有啥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答记者问.请阅读材料:材料一: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图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外交重大事件: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材料三:在近代中国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挛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材料四: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一一英国伯默斯顿请答复: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①决定因素: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③历史因素④国家性质⑤意识形态⑥外交家的智慧与骨气......⑵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看:新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兴, 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稳固人民政权,恢复开展国民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 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②从国内外形势看:二战后,不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有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增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 才能维护国家利益.③历史因素: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要有本质区别,要开拓外交的新局面.④国家性质: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外交要为人民效劳,走社会主义方向.⑶解读毛泽东提出的三大根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外交的指导思想和总原那么, 而三大根本方针指明了新中国外交的方向.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及重大外交成就:1.1949-1950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注意分析】“一边倒〞方针实施的必要性?实例?全面熟悉?⑴必要性:①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看:新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兴, 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稳固人民政权,恢复开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要开拓外交的新局面,必须争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②从国内外形势看:二战后,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推行边倒〞方针,才能维护国家利益.⑵实例:苏联是第一个成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该条约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的缔结,对于增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证新中国的国防平安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但苏联坚持中国东北和新疆不得有第三国势力存在,不允许第三国势力的资本和人员以任何方式参与经营性活动.毛泽东说斯大林实际上在中国要了两个势力范围!⑶全面熟悉:①积极:不仅说明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局部, 也使新中国在保证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孤立无援.②局限:“一边倒〞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在对外关系上就受到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制约,在独立自主的行动上多少受到限制. 在实施过程中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2.1953-1955年提出并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⑴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一必备条件、根底、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贯彻五项原那么的保证;平等互利一一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一一出发点和结果. 〕⑵提出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⑶提出开展完善过程: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c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⑷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提出的意义:国内意义: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根底.国际意义:它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根本准那么.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开展.【注意】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包容性是指:五项原那么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开展中国家, 也适用于兴旺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和平的原那么,也是开展的原那么,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开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3.1954年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①背景:朝鲜停战,美国继续干预中国内政.②会议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③简况: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的意见, 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 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4. 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 出求同存异方针:阅读课文后请答复:⑴亚非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 亚非国家开展问题.⑵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 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亚非会议出现了危机:帝国 主义国家干扰破坏会议,与会国之 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不同 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 ⑶指出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同〞和异〞分别是什么? 同:在近代都有共同的历史遭遇: 殖民主义的奴役和掠夺;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维护 民族独立、开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开展水平、社会开展阶段各不相同. ⑷“求同存异〞方针为什么会获得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①它既考虑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维护民族独立、 开展本国经济等共同要求,又考虑到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差异.〔考虑到了与会各国的“同〞和“异〞〕②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 〔表达了 “万隆精神〞〕③它是一个能够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外交方针. ⑸亚非会议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结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意义:①对中国:增强了与亚非国家的联系,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了国际地位. ②对亚非人民: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精神, 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本课总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年10月---50年代中期〕:④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之小船创作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名师说课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课标明确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是需要了解的,同时要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对处理国际关系所起的巨大作用,从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节。
教材分析教材用“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这三个子目介绍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政策和活动。
使我们了解或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其中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的相互关系——外交政策指导外交活动、外交活动是外交政策的实践,也体现得较清晰。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思维活跃,从初中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高中抽象思维为主。
但其思维针对性、辩证性还很欠缺,对较浅的、容易理解的感性知识仍表现出兴趣,也愿意尝试解决一些需要深刻思考的能力问题。
大部分学生仍还存在死记硬背的方法,割裂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混淆历史概念的问题,这需要关注和克服。
教学建议1.教法:情景问题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去学、去思、去辩。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
结合老师创设的新情景、提出的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互动探究,来形成一定的认识,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要特点;简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2.理解“一边倒”的必要性;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外交成就。
3.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对比,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采用讲练结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史料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1课时)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中国是朝鲜的邀请,朝鲜也是社会主义国家
练习
• 材料1: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 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 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路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 管……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2: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 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 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思考: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区别? 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内
容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含 义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 自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 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 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另起炉灶 系,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建 立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 屋子再请 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 客 西方国家建交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 一边倒 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边。
在国际交往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 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 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 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答案】B • 【点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 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 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 件问题;“一边倒”,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1课时)课件人民版必修1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另起炉灶 系,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建
立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
屋子再请 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
客
西方国家建交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
一边倒 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边。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 自主。
注意:“一边倒”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
三、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
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1950)
2.1950.2.14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
(1)过程: A、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有关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会议, 周恩来首次提出······ B、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双方确认… , “平等互利” C、1955年亚非会议,最终定型,“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D.和平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项原则
• 【答案】B • 【点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
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相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 因为: 美国:支持蒋内战,对新中国政府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外交上孤立 苏联:支持中国人民 中国:为了在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的地位
(2)内容:互相平尊等重互主利权;和和领平土共完处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3)意义:
国内:…成熟;国际:…基本准则
考考你: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下列史实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些内容: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小结学案人民版必修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小结【课堂导学】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取得的成就和原因【知识归纳】(1)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成就:①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②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3)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国际原因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②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③亚非拉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赢得民族独立。
国内原因①卓越的外交家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英明的外交决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温馨提示】(1)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三大外交方针”的意义:①“另起炉灶”的方针,解决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对外关系的问题,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
③“一边倒”解决了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在保卫新中国及远东地区和平与安全方面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三条方针都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这些方针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2)“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含义:背景:①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
②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含义:同指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二、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原因【知识归纳】第一阶段(建国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课时)练习 人民版必修1
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课时)1.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哪种场合上()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尼克松访华时D.中印会谈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
注意题干的信息提示“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依据所学可知,周恩来讲话的内容就是“求同存异”,结合所学可知应是亚非万隆会议,所以应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求同存异”2.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胡志明所说的涉及到越南问题的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故选B。
A项是周恩来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C与题意无关,D两项的表述属亚非会议,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日内瓦会议3.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方向”,是因为他提出了()A、“三个世界”的划分B、“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
1. 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合影是 1949 年 12 月毛泽东赴苏联访问时留下的。 它体现了 建国初的哪一外交政策?根本原因是 什么? 政策:一边倒。根本原因:维护国家利益。
2 .“一边倒”政策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为什 么? 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 自主和主权,并不是盲目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身的国 家利益。
(6)结果:中国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使会议达成《关 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 2.参加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2)时间: 1955 年 4 月。 (3)地点:印尼的万隆。 (4)成果: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推动 会议的进展;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 言》 ,形成了“ 万隆精神 ”。
1955 年
3.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 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参加国: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 (3)时间:1954 年。 (4)地点:日内瓦。 (5)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 大国 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归纳总结] 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项目 三大政策 “ 另 起 炉 灶 ”“ 打 内容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客”“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
目的
以 维护独 立和主 权 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 为主 关系
2.过程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 年 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 在中印两国总理的 联合声明中, 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学案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国际形势(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①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作用: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①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保加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
(2)与苏联发展友好合作关系:①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意义: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过程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参加国: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
(3)时间:1954年。
(4)地点:日内瓦。
(5)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6)结果:中国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使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小结教案人民版必修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小结【通史概要】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
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
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重点分析】考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②平等互利则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不分大小和强弱,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③和平共处是目标,而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
只有遵循前四项,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
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2022年_2022年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022年-2022年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特色是( D )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C.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所给四项都是特色。
但当时最突出的世界形势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2.(2022年黑龙江联考)“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信贷,包括291个工业项目。
苏联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
”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 C )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D.施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本题主要考查“一边倒”战略。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是强调由于新中国当时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才使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选项C符合题意。
3.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
”材料设想的新中国外交方针是( B )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盟注意“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等信息并结合新中国外交的三个基本方针,可知是“另起炉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教学过程】
通过上一个单元学习,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于此同时新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材料)
图片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3: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情景;材料4:1946年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情景。
师:看了上面四幅图片,同学们对旧中国的外交有何认识?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的外交,那么新中国实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取得的哪些成就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会对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主题探究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新中国外交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
生:回答略。
师总结同时多媒体展示要点: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师:新中国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展自己的外交活动。
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
主题探究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共同纲领》材料二: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的声明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原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新中国在开展外交时,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独立、自由、领土主权完整以及世界和平的原则。
这种原则,我们称之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
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要点:
师: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生:分组辩论:
师:在这种外交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外交战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生:通过阅读课文总结、回答。
由此进入主题探究三。
主题探究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
师:多媒体展示中苏建交的图片、录像。
生:概括中苏建交的概况。
师:中苏建交后双方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
那么它与旧中国签订的不等条约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来看两段材料。
材料1: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路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管……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材料2: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
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思考: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区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清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使国家丧失了大量的主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新中国不仅要同世界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还要同意识形态不同的邻国、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
在此过程中新中国提出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呢?由此引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的照片和录像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后来措辞又如何不断修改完善的?
生:讨论。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不仅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今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两则材料思考这一问题。
材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
5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外长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谈话。
生:思考、讨论。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课堂小结】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外交工作新成就,开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
【板书设计】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