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和贡献;•掌握海伦·凯勒的经历对视障人士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包容心,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海伦·凯勒的生平和贡献2.海伦·凯勒的经历对视障人士的启示三、教学准备1.海伦·凯勒的传记资料2.PPT或投影仪3.阅读材料:《海伦·凯勒的故事》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问答形式导入课堂:•有学生知道海伦·凯勒吗?•海伦·凯勒有哪些贡献?•为什么要学习海伦·凯勒的故事?2. 学习海伦·凯勒的生平和贡献(25分钟)使用PPT或投影仪展示海伦·凯勒的生平和贡献:•凯勒在1880年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上。
在她不到2岁时,突发的疾病导致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
•在6岁时,凯勒的父母聘请了一位教师安妮·沙利文,沙利文将手语教给凯勒,并帮助她在世界上找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凯勒在教育的帮助下,从小学到大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她成为了一位作家和演说家,并且致力于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凯勒的生平和贡献激励了许多人,她被尊称为“奇迹女孩”。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凯勒的故事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如何帮助视障人士获得更好的教育?•我们如何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4. 学习海伦·凯勒的经历对视障人士的启示(2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并进一步探讨凯勒的经历对视障人士的启示:•凯勒的勇气和毅力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凯勒坚信每个人都有价值,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她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并提供平等的机会给予他们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捐款、宣传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海伦凯勒》教案1教材简析:《海伦凯勒》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
课文叙述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关怀下,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学会了盲文,学会了说话,唤起了她对生活的宠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
字里行间布满了爱的温馨,是一篇对同学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这篇,文质兼美,语言更具鉴赏性,但由于同学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阅历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久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简洁产生共鸣。
因此为引导同学从炼字的角度品尝优雅、典范的语言,突出同学与文本对话的位置,关注爱读书、会读书目标的达成。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同学、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同学与文本之间沟通的平台,使他们经受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
《海伦凯勒》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同学反复品尝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切身体会她生活、学习的困难之处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猛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她对亲人,对残疾人,对社会的猛烈的爱心。
3、适度拓展,激发同学阅读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的爱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沟通,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做好读书沟通预备。
一、再识海伦,激发爱好。
1.谈话激趣,再识海伦。
这是一篇介绍(人物)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2.师谈自己初读感受:“人走多远,不是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是问双手而要问毅力。
2024年海伦凯勒给我们的启示 海伦·凯勒教案

2024年海伦·凯勒给我们的启示海伦·凯勒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理解她勇敢面对困境、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奋学习、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海伦·凯勒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和教育家吗?2.讲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1)讲述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病失去听力和视力,陷入黑暗世界的痛苦。
(2)介绍海伦·凯勒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讲话、阅读、写作。
(3)讲述海伦·凯勒以优异成绩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该校首位聋盲毕业生。
3.分析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1)勇敢面对困境:海伦·凯勒在失去听力和视力后,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
(2)自强不息:海伦·凯勒在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学会了讲话、阅读、写作,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和教育家。
(3)关爱他人:海伦·凯勒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残障人士争取权益。
4.讨论海伦·凯勒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海伦·凯勒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精神品质。
(2)强调海伦·凯勒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第一章:简介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理解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失明和失聪的经历。
2. 分析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勇气。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信息。
第二章:海伦凯勒的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和她与老师安妮·沙利文的相处。
2. 理解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的坚持和进步。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包括她的老师和学习方法。
2. 分析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的坚持和进步。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与老师安妮·沙利文的相处,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
第三章:海伦凯勒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对她所处时代的影响。
2. 理解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对她所处时代的影响,包括她对教育和社会变革的贡献。
2. 分析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影响。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影响。
第四章:海伦凯勒的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作品和她通过作品传达的信息。
2. 理解海伦凯勒的作品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包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 分析海伦凯勒的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和对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优秀教案第一章:海伦·凯勒生平简介1.1 导入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重要性和她对世界的影响。
引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生平背景讲述海伦·凯勒的出生和童年,包括她得病失明和失聪的经历。
强调海伦·凯勒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1.3 教育历程介绍海伦·凯勒与启蒙教师安妮·沙利文的相遇和合作关系。
强调海伦·凯勒通过触觉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奇迹。
1.4 成就与贡献讲述海伦·凯勒成为第一个获得文学士学位的聋盲人。
强调她作为作家和演讲家的影响力,以及她对社会改革的努力。
第二章: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2.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介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2 阅读与讨论分组让学生阅读选段并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3 写作技巧分析分析海伦·凯勒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强调她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2.4 学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短文。
引导学生运用海伦·凯勒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三章:海伦·凯勒与安妮·沙利文的合作3.1 安妮·沙利文的介绍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启蒙教师安妮·沙利文。
强调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海伦·凯勒的影响。
3.2 合作与教学方法分析安妮·沙利文与海伦·凯勒的合作过程和教学方法。
强调她对海伦·凯勒的自尊和自信的培养。
3.3 角色扮演活动分学生为小组,进行安妮·沙利文与海伦·凯勒的合作场景的角色扮演。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她们之间的合作和教学方法。
3.4 学生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合作。
《海伦·凯勒》教案(精选

《海伦·凯勒》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英语阅读与写作》第三单元“名人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三章第二节“海伦·凯勒”。
通过讲述海伦·凯勒这位伟大女性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她如何在逆境中克服困难,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要有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海伦·凯勒如何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简介,引起学生对她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阅读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3. 阅读中:(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海伦·凯勒克服困难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
4. 阅读后:(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海伦·凯勒》2. 主要内容:(1)海伦·凯勒生平事迹(2)词汇和表达方式(3)阅读理解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海伦·凯勒在什么时候成为了盲聋人?2) 她是如何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3) 海伦·凯勒取得了哪些成就?(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写一段关于海伦·凯勒的简介。
2. 答案:(1)问题答案略。
(2)简介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了她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精神。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一.导入1 导语: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看山是那么的青,水是那么的绿,鸟的叫声是那么的美妙。
可是有一个人却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见了。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也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题。
2 板书:海伦凯勒。
让我们齐读课题。
3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海伦凯勒的资料,下面我们简单交流一下。
4课文中也有一段描述了小海伦的不幸,请看大屏幕。
自己看一下,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小海伦的不幸。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与有声世界隔绝了,面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可是更为可悲的是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感受他的不幸相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5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幸的海伦凯勒,可是她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她呢?你想知道吗?二.整体感知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并想一想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举手说了,首先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学生交流。
师:从这些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教师相机板书不屈不挠三.自学合作探究过渡: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海伦凯勒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呢?拿起笔用波浪线画出来,圈出关键性词语,先读一读再简单写写你的感悟就更好了呀。
(大屏幕出示)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语言有温度,词语知冷暖,你要仔细的揣摩画出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体会海伦的人物形象,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找的很快也很仔细,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找的这些句子,并说说如何体会到的,四,汇报交流,老师看到同学们在下面交流的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被海伦凯勒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了,下面谁先说一下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不分昼夜没什么叫不分昼夜呀同学们,对就是不分黑夜和白天,不论是在早上还是在中午甚至是晚上,你想一下,海伦都在做着什么呀?结合这段话看看,她就像一块。
海伦凯勒 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一、课程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生平及其成就,认识到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2. 掌握阅读和理解传记文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海伦·凯勒的生平简介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阅读3. 探讨海伦·凯勒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品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及其成就。
2. 难点:理解并体会海伦·凯勒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阅读理解法: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文本。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海伦·凯勒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3. 课堂讨论问题:关于海伦·凯勒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教案目录:一、课程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七、作业与评价八、课程延伸九、教学反思十、参考资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其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文本,回答相关问题。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伦·凯勒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分享与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对海伦·凯勒的理解和感悟。
七、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伦·凯勒的读后感,表达对她的敬佩之情。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来评价他们对海伦·凯勒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程延伸:1. 观看海伦·凯勒的纪录片,深入了解她的生平事迹。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位自己敬佩的人物,进行深入了解并分享其故事。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如何等。
海伦凯勒教学案例

海伦凯勒教学案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海伦凯勒教学案例海伦·凯勒教学案例(精选3篇)海伦·凯勒教学案例篇1每学期初,学校都会一如既往地开展公开课教学,这学期,打开课本便被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便和学生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共同学习一篇名为《海伦.凯勒》的文章。
《海伦·凯勒》教案(精选

《海伦·凯勒》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挑战潜能》,具体讲述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成为第一个获得文学士学位的聋盲人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挑战潜能的事迹,学习她乐观面对生活,努力进取的精神。
2. 掌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概括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成就。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挑战潜能的事迹,学习她乐观面对生活,努力进取的精神。
难点:掌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概括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海伦·凯勒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成就,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概括: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成就,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5. 拓展延伸: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海伦·凯勒的其他事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海伦·凯勒1. 身残志坚,挑战潜能2. 乐观面对生活,努力进取3. 获得文学士学位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述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成就。
答案: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时因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但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交流,并最终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文学士学位的聋盲人。
2. 请分析课文中的一种写作手法,并给出自己的例子。
答案:课文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在她失去听力和视力的日子里,她却学会了交流,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毅力。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优秀3篇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优秀3篇海伦凯勒教学设计篇一板书设计意图:海伦·凯勒自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确是一位弱者,让人感到很同情。
但是海伦却是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屈不挠地奋斗,就如同一位坚强不屈的勇士,令人感到敬佩。
最终,海伦·凯勒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了世界伟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篇课文,虽然只写了海伦·凯勒几个生活片段,但是却概括她奋斗的历程,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教材简解:我讲的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海伦凯勒》这是一篇极感人、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讲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在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易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视频中的朗读作品《假如给我三天阳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海伦。
凯勒的作品。
并板书:《海伦。
凯勒》。
二、交流资料,初识海伦。
(幻灯片)海伦。
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获总统自由勋章。
三、体验感受。
我来学海伦。
1、老师请几位同学,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住耳朵,然后让他们回座位。
2、等他们坐位后,帮他们恢复正常,请他们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海伦凯勒教案7篇

海伦凯勒教案7篇教师在教案中融入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而设计的教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持和指导,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伦凯勒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伦凯勒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下列加粗的字的读音:迹象凝聚遗憾搀扶筑巢无垠预兆骚动和蔼覆盖绚丽毛坯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迹象凝聚遗憾预兆启蒙无垠琢磨温存二、能力目标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语文教案-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三、情感目标借海伦凯勒的慧眼来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记叙莎利文老师教育我的几件事,高度赞扬了莎利文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老师强烈的爱心,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感激、敬爱之情。
二、思路结构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同时表达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向我提示了一切。
)第二部分写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二天早晨。
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本部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莎利文老师和我的初步接触,本段初步写莎利文教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天早晨。
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的来临)(二)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本段通过写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而体现莎利文老师教育的高超本领。
(春天到了。
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三)莎利文老师的特殊教育,本段通过具体整体进一步对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我记得有一天早晨。
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三部分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
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三、从三个层面体会感情1.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前,作者是凭什么去接触世界的?2.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后,世界在她的心目中和原来有什么不同?3.在她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谁为她铺平了一条道路?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情是什么?四、自读中要特别重视品读1.逐句、逐行、逐段,乃至进行全文品读。
2024年海伦·凯勒教案【优秀5篇】

2024年海伦·凯勒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概率与统计”中的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定义及性质、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解简单概率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2. 学会使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 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定义及性质、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难点:树状图和列表法的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概率模型的构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教学课件。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如何把握事物的规律?2. 知识讲解(15分钟)(1)随机事件的定义。
(2)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3)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例1:投掷一个骰子,求得到偶数的概率。
例2: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得到红桃的概率。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2)从一个装有5个红球、4个蓝球和1个绿球的袋子中,随机抽取3个球,求恰好抽到一个绿球的概率。
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
2. 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3.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4. 树状图和列表法的应用。
5.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袋子里有6个红球、4个蓝球,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到两个红球的概率。
(2)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已知甲赢的概率为0.6,求乙赢的概率。
答案:(1)取到两个红球的概率为:15/45。
(2)乙赢的概率为:0.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概率知识的好奇心。
2021年海伦凯勒教案13篇

2021年海伦凯勒教案13篇海伦凯勒教案1一、教学要求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
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__讲了她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
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2、同桌交流。
《海伦凯勒》教案,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案,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下面是由整理的《海伦凯勒》教案,欢迎阅读。
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海伦凯勒》教案(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
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课文解读:文章介绍了海伦。
凯勒小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家庭教师萨利文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知识的大门。
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使她享受到无声黑暗世界中独有的美:她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用触觉学会了说话……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所有的奋斗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听说活动: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
我们要为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不管目标实现与否,人生都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听力内容)谈话导入: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她的名字就是——海伦。
凯勒。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第二遍默读浏览,感知大意。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有声有色隔绝暴躁脾气猛然醒悟前所未有不分昼夜吮吸甘霖如饥似渴打开眼界林中漫步湖上泛舟纷纷扬扬触觉夜以继日倾注不屈不挠2、按照词语的提示,联系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布置作业1、抄写出示词语两遍。
2、查找有关海伦。
凯勒的资料。
第二课时交流资料,丰富人物形象请学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交流,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体验感受1、老师请几位同学,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住耳朵,让后让他们回座位。
2、等他们座位后,帮他们恢复正常,请他们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海伦凯勒教案13篇

海伦凯勒教案13篇海伦凯勒教案1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2、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三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及海伦生平简介),了解海伦生平,海伦真的很了不起,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海伦幼时的不幸,一场重病让小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年仅一岁半的小海伦从此掉进了一个无声无色的世界。
她的这种异样的身体使她的人生之路变得困难重重,可是尽管如此,海伦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充满喜悦和热爱!她没有放弃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
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听清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海伦,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
将学生说的有道理的词板书在黑板上。
2、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
不过,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3、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借助工具书搞明白。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
谁来说,你找到的句子是什么?2、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请齐读这段话。
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
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
(2)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A、不分昼夜师相机点拨(无论白天黑夜,是的,海伦的世界中只有黑暗,也许,妈妈嘱咐了多次海伦,睡吧,海伦哪顾得上休息啊!)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点拨(此时的海伦渴求知识,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通用12篇)《海伦﹒凯勒》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写话、揣摩文字写批注等方法体会海伦的不幸遭遇与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充分感受海伦人格的魅力。
3.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补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相关语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人物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对海伦有什么了解吗?学生自由发言2、看来同学们对海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读“名著便览”,完成资料卡: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
海伦﹒凯勒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写了14部著作的著名作家。
海伦﹒凯勒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
3、时隔100多年,当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视这位度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时,我们不由得惊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去读懂海伦-凯勒传奇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她的名字:板书课题:海伦·凯勒(读课题)勒这个字是个生字,请同学们注意写正确。
二、初读课文,把握梗概1、预习时,课文读了几遍?同桌检读,汇报检查情况,指出不正确的读音,提出难读的句段,相机理解词语:双目失明:瞎双耳失聪:聋瞎和聋直接导致哑。
脾气暴躁海绵干燥:辨别生字“暴躁、干燥”不分昼夜夜以继日不屈不挠:挠:弯曲,比喻屈服包扎(zā)多音字,还有zhā和zhá2、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篇课文写了她哪些感人故事呢?让我们拿起课文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写下提纲。
海伦·凯勒语文教案设计

海伦·凯勒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海伦·凯勒生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感受她勇敢面对生活困境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让她成为盲聋人的原因。
2. 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勇敢地生活下去。
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她的人生经历。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讲述:教师详细讲述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她的人生经历。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海伦·凯勒勇敢面对生活困境的精神。
第二章:感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悟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2. 培养学生学会珍惜生活,感恩身边的一切。
教学内容:1. 让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部分章节,感受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
2. 引导学生学会从海伦·凯勒的经历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对其中的感悟进行讨论。
2. 情感教育法:教师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中指定的章节,感受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海伦·凯勒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生活、感恩身边的一切的重要性。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包括她的成长经历、学习过程和主要成就。
理解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质疑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的勇气。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
分析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海伦·凯勒在黑暗无声的世界中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引导学生将海伦·凯勒的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和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和总结。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伦·凯勒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海伦·凯勒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关于残疾人克服困难、成就自我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残疾人是如何在困境中顽强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吗?”从而引出课题《海伦·凯勒》。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伦凯勒教案》
一、谈话导入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
力。
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
二、品读感悟
1、课前我们已预习了课文,也走进了小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
那么在你眼中海伦。
凯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海伦凯勒是一个双目失明、双目失聪的人。
(简单体会第一段)
(1)海伦凯勒是一个顽强学习的人。
(重点体会)
(1)海伦凯勒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简单体会第8段)
2、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
不过,在课文中表现最多的还是海伦的(板书)——不屈不挠,同学们,在课文朗读中,你们感受到海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了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标记,然后与你的小组交流一下。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说句子的同学说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2)请齐读这段话。
同学们,再度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不分昼夜吮吸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请大家读读这些词,你会有什么发现?(这些词写出海伦的不屈不挠)(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体会。
指生读,评议
(4)我建议,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
(生齐读)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指生交流。
(5)就看到了这些画面吗?来,我们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
(音乐声中)师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呢?我们继续看,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吗?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睁开眼,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7)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伦她不分昼夜——(引生齐读上面一段话)是啊,同学们,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请全班再读这段话。
4、这段话帮助我们看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那么文中哪些内容还能让我们体会到海伦的不屈不挠精神呢?
5、课件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说句子的同学说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2)哪些词语能让我们印象深刻呢?(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反复甚至每天坚持)
(3)同学们,要理解这一段,我们必须要理解海伦是如何学习说话的。
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首先,请左边的同学用红领巾捂起眼睛,然后右边的同学在本子上偷偷地任意写下一
个字。
接着右边的同学只用口型做出这个字的口型,但不要出声,向老师这样,比如海伦的伦(教师做动作)左边的同学把手放在右边同学的嘴上体会这个字是什么。
体会到了吗?好,告诉你的同桌你体会到的字是什么?同学们,猜对了的举手。
是啊,这样的学习何其的艰难,可是就这样,引读——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4)所以当假期到来,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
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时,她的爸爸妈妈才会紧紧的抱住海伦,流下兴奋的泪水。
那个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的发音,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怎能不都震撼人心呢?
(5)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
她又回到了有声有色的世界并考上了哈佛大学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大学毕业后海伦更是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上;海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同学们,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却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走向了成功,可是,在海伦的成功,除了海伦自身不屈不挠的努力外,还有什么?对,爱,父母对海伦的爱,安妮。
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对海伦的爱,海伦内心的爱,与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结合才有了海伦的成功。
5、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想对海伦说些什么?
五、拓展作业,课外积累
1、只读了关于海伦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感受,如果去读一读更多有关海伦的文章,或者去读一读海伦写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对于一个生活在无边无际黑暗中的女孩,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会做些什么呢?
海伦生活的故事是否会继续让我们感动呢?也许我们的心灵之光将由此被点燃!课后请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吧!
2、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记住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