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上厕所的作文

豫章书院上厕所的作文你听说过豫章书院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今天我就跟你讲讲在豫章书院上厕所的那些事儿,保证让你哭笑不得!
在豫章书院,上厕所那可真是一场“冒险”。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那厕所的环境,简直能让人“望而却步”。
先说那厕所的味道,一靠近,好家伙,那股刺鼻的味儿就像一群小妖怪,张牙舞爪地冲出来,差点没把人给熏晕过去。
每次去上厕所,都得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去,争取速战速决。
再看看那厕所的设施,坑位少得可怜,每次都得排队。
排队的时候,那心里叫一个着急啊,感觉肚子里的“货”都要忍不住自己跑出来了。
好不容易轮到自己,进去一看,那坑位脏得哟,简直没法形容。
有时候我都在想,这到底是厕所还是“战场”啊?
还有更搞笑的呢,有一次我正上着厕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原来是有两个同学为了谁先上厕所吵起来了,那架势,就差没动手了。
我在里面听得是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不就是上个厕所嘛,至于这么拼命吗?”
就算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也能找到一些乐子。
比如说,大家会互相调侃,说在豫章书院上厕所是一种“特殊的修炼”,能锻炼我们的忍耐力和心理素质。
还有的同学会在厕所里讲笑话,试图用笑声掩盖那难闻的味道。
现在回想起来,在豫章书院上厕所的经历虽然有点“惨不忍睹”,但也成了一段特别的回忆。
至少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找到乐趣,笑着面对。
怎么样,听我讲完豫章书院上厕所的事儿,是不是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豫章书院简介

豫章书院简介南昌豫章书院建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至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间。
因朱熹父朱松并师从宋名儒罗从彦(生于闽,而籍豫章)不忘根本故号豫章先生,门人弟子于南昌立豫章书院。
宋时豫章书院成为理学在江西的完善和传播基地,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
元代南民更加重视理学的本民族团结作用,书院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书院号称:东南理学之宗。
明朝建立初,明洪武和永乐帝对书院文人谈论朝政的猜忌,致使自明太祖洪武建国(1368年)至宪宗成化初年(1468年)的整整一百年,豫章书院处于沉寂状态。
成化以后得到逐步恢复,到嘉靖又得到发展。
豫章书院自南宋创立到明嘉靖的三百年,经历创建到发展,到沉寂,又到发展的跌宕时期,为理学在江西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提出:“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地方游食无业之徒,空谈废业.”万历七年(1579年)张居正首辅正式令废毁全国书院,卖院田以充边需。
豫章书院也在“宰忌讲学,毁及院舍,有习奉行,急若星火”的形势下,经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江西十三郡的名儒。
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
此事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学术情况。
说明了江西学者对理学名家的尊敬。
清初,朝廷对书院控制更严,顺治九年(1652年)令: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官。
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各提学官率各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见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
清初,因为满族统治者对中华理学文化的忌讳未定,使豫章书院得不到任何恢复和发展。
清顺治十年开始,由于汉学士的坚持,情况产生变化,期间江西书院陆续修复。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宋牵以理学名贤祠之名修复部分豫章书院。
直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巡抚马如龙,再次全面修复豫章书院,并聘南昌进士熊飞渭为山长主讲,豫章书院毁废百年,才终于得到兴复。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白潢及督臣常鼎,学臣王思训倡捐,于书院旁列号舍数十,遴选江西各府俊秀二百余人,读书其中。
豫章书院 PPT

杨震四知 东 汉杨震,公 廉无私。王 密夜赠,告 以四知。
包拯贡砚 宋 有包拯,出 知端州。制 贡足数,一 砚不留。
风景欣赏一
韦 编 三 绝
风景欣赏二
抚罗绕典的大力推广下,成为与江西豫章书 院、广东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齐名的四 大豫章书院之一。2004年迁到贵阳市乌当区 羊昌镇羊昌村。
羊九军田
书院入口有“九羊雕塑”。 又称“新田”。新田原名为 羊九军田,始于明朝,原为 林铨的食邑。明洪武四年林 钰调夜郎,镇守施州卫,生 儿林铨,封为南京都阃,食 邑千户,即羊九军田。人们 有别于原名,始称林家新田, 后因省略称,新田因此而得 名。
廉石
“廉石”一词源 于三国,是为官 清廉的象征!
照壁
“照壁” 古人亦 称之为“萧墙”。 因而有“祸起萧 墙”之说。照壁 是我国经典建筑 形式四合院必有 的一种处理手段。
中华八德路
孝 剃 忠 信 禮 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廉 恥
牌匾
豫章五贤
罗从彦(1072~1135) 称豫章先生,是朱熹之师。 罗 伦(1431~1478) 明代学者和教育家。 罗钦顺(1465~1547) 罗洪先(1504~1564) 罗汝芳(1515~1588)
乡贤录
王守仁(1472—1523) 于龙场悟道,受贵州提学使席书敦请, 赴省城文明书院讲学,首次传播“知 行合一”学说。从此贵州学风大开, 人文蔚起。
郑珍(孝悌代表) 明德夫人刘淑贞(忠 信代表) 李端棻(礼义代表) 丁宝桢(廉耻代表)
二十四廉——中国古代“廉”的典范
子罕却玉 子 罕守廉,却 玉有道。使 富而归,不 贪为宝。
二十四廉贵州豫章书院原名黔东豫章书院在贵州巡抚罗绕典的大力推广下成为与江西豫章书院广东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齐名的四大豫章书院之一
对豫章书院的看法

对豫章书院的看法1. 豫章书院,那简直就是个噩梦般的地方!想想那些被送进去的孩子,他们本应该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却在那里遭受着非人的折磨,这能不让人心痛吗?就好比一只本该自由翱翔的小鸟被关进了黑暗的笼子。
那些所谓的教育手段,简直就是对孩子心灵的践踏!我坚决反对这样的地方存在!2. 豫章书院啊,你怎么能如此残忍!把孩子们当成工具一样去改造,这算什么?这就像是把一朵朵鲜嫩的花朵强行扭成你想要的形状,太可怕了!难道那些创办者就没有一点良心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吗?绝对不能容忍豫章书院这样的行径!3. 豫章书院,真的让人愤怒!你看看那些孩子在里面经历的痛苦,这和虐待有什么区别?就好像把人丢进了冰窖里,冷得让人颤抖。
打着教育的幌子做着伤害孩子的事,这怎么能行?必须要让它受到应有的惩罚!4. 豫章书院,你就是个恶魔!让那么多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不是犯罪是什么?好比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摧毁了无数美好的梦想。
那些孩子的未来难道就这样被毁掉吗?我们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发声,抵制豫章书院!5. 豫章书院,你怎么可以这么坏!把孩子的快乐和童真都给夺走了,这简直不可理喻!就像一把大火烧掉了孩子心中的希望。
那些曾经在里面的孩子该有多痛苦啊,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坚决反对豫章书院!6. 豫章书院,真的是太可恶了!对孩子做出那样的事情,这和暴行有啥区别?就好像在孩子的心灵上划下深深的伤痕。
这样的地方必须被取缔,不能让它再去伤害其他孩子了,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啊!7. 豫章书院,你就是个黑暗的存在!让孩子们陷入无尽的痛苦深渊,这怎么能让人接受?好比是一个黑洞吞噬了孩子的幸福。
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继续上演,要彻底铲除豫章书院!8. 豫章书院,你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对那些弱小的孩子下手,这不是丧心病狂吗?就像一阵狂风摧毁了孩子们的避风港。
我们要为孩子们讨回公道,让豫章书院受到制裁!9. 豫章书院,你就是孩子们的噩梦!让他们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难,这太过分了!好比是给孩子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戒网瘾”的豫章书院,是怎样的虐待让这里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想自杀

“戒网瘾”的豫章书院,是怎样的虐待让这里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想自杀10月25日,知乎网友@温柔在他的专栏里发表了文章《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杨永信?》,文章指控南昌豫章书院虐待学生。
事情的起因是作者@温柔自称收到了一个孩子的私信,私信里的内容触目惊心,于是他公布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聊天记录截图。
这是发生在豫章书院的罚站照片,时间是晚上22:00杨永信是以前被曝光的一位精神科医生,在“网瘾戒治中心”工作,发明“电击治疗网瘾”的手段,被他电击的甚至还有孕妇。
以前大家对网络观望的时候,用多电脑就是“网瘾”,现在互联网已经全面渗入生活,“网瘾”这个词提起来有点可笑。
本以为他只是个例,但知乎的这个帖子揭露出来,原来杨永信并不是唯一,全国各地还有各种名号的学校,用不同的手段体罚进去的学生,用私刑来“教育”他们。
1这件事发生在南昌,一个名叫豫章书院的学校。
博主“温柔”的帖子里有人和他曝光,他是旅游的时候被接进去的,去之前不告诉他去什么地方然后就把他丢到小黑屋里,脱了衣服关了8、9天,只有一个尿盆,吃的是一个鸡蛋和糊糊,他在的房子没有窗口,全黑,40度的天气只有门缝和送饭口可以透气。
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里面不知道日夜,从反抗到流泪到麻木,精神摧毁。
在一个不足十平方米、脏得要死的小黑屋里,40度左右的高温下赤裸着身体和蟑螂老鼠呆了8、9天,每天一个鸡蛋和一碗浆糊般的食物,隔三天塞进来一桶水。
不用过多的描述,只把这些单纯的写出来,就能感受到里面深深的绝望。
他终于被放了出来,可等待他的却是体罚、殴打和强迫劳动。
根据该学生爆料,学校体罚和殴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打戒尺,50cm长的竹板,手机的厚度,学生“犯错”就惩罚,“犯错”的理由可以多种多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引来这种惩罚。
第二种是“龙鞭”,这个也是豫章书院后期抗议最剧烈的一条,据学生说“龙鞭”是钢筋做的,有小拇指粗细,往屁股上抽,扒光了抽。
学校里对男女关系非常严厉,男生和女生说句话就要打鞭子。
豫章书院调研报告

豫章书院调研报告豫章书院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豫章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创建于唐代初年,始建于唐代晚期,于宋代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著名学府。
该书院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至今仍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遗迹。
二、调研目的1. 了解豫章书院的现状和保护状况;2. 了解书院对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贡献;3. 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扬豫章书院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调研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网上资料,了解豫章书院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文化内涵;2. 实地考察:组织调研团队前往南昌市豫章书院进行参观和实地了解。
四、调研结果1. 豫章书院的现状和保护状况:(1) 建筑完好:豫章书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文昌阁和贝庐等,建筑结构稳固;(2) 文物丰富:书院内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包括石碑、古代书籍和文人墨迹等;(3) 游客多:豫章书院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 书院对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贡献:(1) 师生交流:书院作为古代学府,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场所,在这里学子可以与名师学习、交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2) 人才培养:书院培养了许多才子佳人,他们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3) 文化传承:书院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讲座和文化沙龙等,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调研建议1. 增加文化宣传力度:加大对豫章书院的宣传力度,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2. 加强保护措施:加大对豫章书院的保护工作,保护好书院内的历史文物和建筑,确保其能够延续下去;3. 加强教育功能:豫章书院可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举办文化讲座和研究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4. 与高校合作: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人才。
豫章书院——精选推荐

豫章书院豫章书院,是古代江西四⼤书院之⼀。
其原址位于南昌市象⼭南路⼝东书院街8号内,现为南昌市第⼗⼋中学所在地。
始建于南宋,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清代为江西省城书院,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传播、⼈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
渊源分布豫章书院源于江西豫章罗⽒,汉惠帝时⼤农令罗珠奉守九江郡,郡⼈张交献地,乃与灌侯筑新城,并在沟内⼿植豫章树,豫章郡因此⽽得名。
豫章书院相传为南昌罗⽒后⼈,为纪念罗⽒理学家罗从彦,弘扬儒道⽽建。
因罗⽒郡王豫章,故以堂号命名之。
在其他地区"豫章书院"者,也皆为豫章罗⽒后⼈所建,如⼴州豫章书院、福建宁化豫章书院等,形成极具罗⽒特⾊的"书院⽂化"。
各地罗⽒聚居地"豫章祠堂"林⽴,理学家声远,豫章世泽长,形成独特的、统⼀的"宗祠⽂化"。
清康熙皇帝赐匾:"章⽔⽂渊",历代帝王褒励,获得崇⾼的殊荣。
后与庐⼭⽩⿅洞书院、吉安⽩鹭洲书院、铅⼭鹅湖书院齐名,并称为"江西四⼤书院"。
创建发展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这⾥成为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
元明两朝书院得到了进⼀步发展。
元朝,因元统治者将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此阶段,豫章书院和全国其他书院⼀样得到⼀定的发展。
明朝初年,明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是不⽀持不禁⽌的政策,书院处于停滞状态。
明万历年间,因为政府的禁书院政策⽽⼀度被迫停办。
后来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四先⽣祠"。
顶峰时期书院在清朝初期恢复了当初的办学规模,招⽣对象不再局限于南昌府辖地,开始选拔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员俊秀者⼊学。
清康熙⼆⼗⼋年(1689)改名为"理学名贤祠"。
康熙三⼗⼀年(1692)巡抚马如龙重建,聘南昌进⼠熊飞渭为⼭长,选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员俊秀者⼊学。
元代豫章书院

元代豫章书院元建国初期推行以汉制汉,利用儒家文化奠基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地位,1230-1234年,发动灭金战争统一中国北方后,便借鉴汉之律法,立中书省草创律令,使蒙古国的统治方式、课税方式发生转变。
此后,对儒文化的了解研究日益加深,特别对南宋书院教育的发展,以及程朱理学在南宋朝廷中的影响备受关注。
孔府南迁之后,元统治者便在曲阜孔家选枝新立,形成南北二孔府的历史文脉现象。
宋理宗时期,宋朝朝廷扶植程朱理学为官方哲学范畴,并把《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行全国,推动了书院的持续发展,确定了程朱理学的正宗地位。
此举引发北方蒙古国统治者窝阔台欲与效仿,逐步发展书院,倡导程朱理学摆到蒙古国的议事日程。
随后在京创建太极书院,同时建周敦颐祠,并以程颢、程颐、张载、杨时、游酢、朱熹六人配祀。
再由赵复回忆所起,选刻儒家经典、周氏遗书、二程论著、朱熹集注为书院讲学教材,集弟子百余人讲学传道。
杨帷中、姚枢、许衡、郝经及以后成为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的刘因皆从其学。
自此,程朱理学在北方广泛传播,后世史家说北方程朱理学渊源时称:“北方知有程朱理学、自赵氏讲学太极书院始”。
赵复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等。
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后,许衡和刘因等理学家大臣建议实行科举取仕制,尊重宋代承传下来的程朱理学,把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被采纳。
随后,元朝制定了“提倡、扶植、加强控制书院”的文化政策。
奖励学校,推崇程朱理学为儒家正宗并作为官学及书院教育的既定教材。
扶植唐宋延续下来的旧书院,使一部分书院开始走向官学化。
江西程朱理学根深蒂固,宋代文风默化源流,但在朝廷加强控制书院政策下,书院也难以发展。
尽管元代江西在朝理学家官员相对多些,但他们也是孤掌难鸣,没有宋代具备的书院发展时代背景,承传下来的书院只求巩固不颓退,力求平稳。
元代近九十年间,全省兴建书院仅九十四所,虽为全国之首,然分布仅局限于赣中、北部分府县,而地广人多的的赣南诸府县无新树,南昌总管府仅办一所。
谈豫章书院事件_初中议论文800字

谈豫章书院事件_初中议论文800字豫章书院事件是一起发生在南昌市的中学校园内的校园欺凌事件。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人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件,需要给予严惩,以警示其他学生;也有人认为这是一起孩子间的误会,不应该过分渲染,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这起事件,我认为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我们要看到这起事件中受害者的感受。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伤害。
在这起事件中,受害者被围堵、殴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对于受害者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和侵犯。
而对于施加暴力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对他人造成了伤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也需要理解施暴学生的处境。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而这些困扰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爱,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并引导他们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我们也需要思考整个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态度。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它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学生成长环境的关注程度。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加强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和防范,如何加强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在处理这起豫章书院事件时,我们需要既要关爱受害者,也要关爱施暴学生,更要关注整个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校园环境,让学生们在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起事件来引发全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中来。
以豫章书院事件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受益者,而不是施暴者和受害者。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校园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地方。
豫章书院作文

豫章书院作文篇一《豫章书院,黑暗中的噩梦》提起豫章书院,我就气得牙痒痒。
这可不是个好地方,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噩梦之地。
我认识一个小伙伴,叫小辉。
小辉以前可调皮了,学习不太好,还特别爱玩游戏。
他爸妈觉得他这样不行啊,得好好管管。
也不知道从哪听说了豫章书院,就把小辉给送进去了。
小辉刚进去的时候,还觉得可能是个新环境能交新朋友啥的。
结果进去第一天就傻了眼。
那个书院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阴森森的。
里面所谓的老师,一个个都凶神恶煞的。
小辉被带进一个小房间,里面啥都没有,就一张破床。
那床睡起来硬邦邦的,晚上翻个身都“嘎吱嘎吱”响。
他们每天的生活那叫一个惨。
早上天不亮就得起来,然后就是各种体能训练。
小辉这种平时不怎么锻炼的孩子,跑一会儿就气喘吁吁。
那些老师才不管呢,在旁边大骂,声音大得能把人耳朵震聋。
吃饭的时候也没个准点,饭菜还特别难吃,就像猪食一样。
小辉说有次吃饭的时候,他看到有个青菜上还有虫子,可反映给老师,老师却说吃下去没关系,还健康呢,这是什么歪理。
小辉在那里面还得每天背诵一些莫名其妙的“校训”之类的东西,要是背不出来,惩罚可就严重了。
不是被关小黑屋,就是被用戒尺打手。
小辉的手被打得又红又肿,好长时间才消肿。
这还算轻的呢,听说有的孩子被打得皮开肉绽。
小辉在那里面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整天就是被折磨。
后来小辉爸妈发现小辉越来越沉默寡言,心里感觉不对劲,才把小辉从那鬼地方接出来。
小辉出来之后好久都没缓过劲来,还是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又回到那个可怕的豫章书院。
像豫章书院这样的地方就不应该存在,希望以后再也没有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
篇二《豫章书院的真相》豫章书院,可真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我是怎么知道的呢?这还得从我的一个远房亲戚说起。
这个亲戚家有个孩子,名叫小伟。
小伟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
他就是不喜欢那种规规矩矩的学习模式。
他爸妈看着愁啊,觉得这孩子要是不好好管管,以后就没出息了。
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把小伟送进了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事件家长态度

豫章书院事件家长态度1. 引言豫章书院事件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界的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学府,豫章书院一直以其严谨的学风和优秀的教学质量而闻名。
然而,最近豫章书院发生了一起引发了广泛争议和关注的事件,涉及到家长们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态度。
2. 事件背景豫章书院是江西省南昌市一所重点中学,也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学府之一。
该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设施,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内,豫章书院发生了一系列引发争议的事件。
3. 家长态度分析3.1 对学校管理方式的看法很多家长对豫章书院过于严格和保守的管理方式表示不满。
他们认为,学校过于重视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机会。
3.2 对教育方式的看法家长们对豫章书院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的质疑。
他们认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而且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
家长们希望学校能够引入更多互动式、探究式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3 对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态度在豫章书院事件中,很多家长都表达了对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不够及时、不够透明的不满。
他们认为,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家长应该在教育决策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并及时回应家长关切。
3.4 对事件处理结果的期待尽管豫章书院事件引发了很大争议,但家长们普遍对学校采取的处理措施表示认可。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学校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 结论豫章书院事件揭示了中国教育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反映了家长们对教育方式和学校管理的关切。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家长在教育决策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豫章书院观后感

豫章书院观后感看完豫章书院这事儿啊,我这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特别不是滋味儿。
你说这豫章书院,打着什么“矫正问题少年”的旗号,干的可都是些伤天害理的事儿。
我就想啊,这哪是书院,简直就是“少年噩梦制造所”。
那些孩子,本来可能就是有点调皮捣蛋,或者有点青春期的小叛逆,这在正常不过了嘛。
可到了那儿,就像掉进了黑暗的深渊。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些所谓的“戒尺教育”,这哪是教育啊,简直就是暴力殴打。
那些老师,不,应该说是那些恶魔,拿着戒尺就往孩子身上招呼。
孩子们的哭喊声好像就在我耳边一样,这得多疼啊,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那都是不可磨灭的伤痛。
而且那些孩子被关在小黑屋里,想想就害怕,黑咕隆咚的,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这对心灵得是多大的打击啊。
这书院的背后,还有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
他们以为把孩子送进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真是糊涂啊。
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就这么轻易地把自己的宝贝孩子送进了“虎口”。
这就好比是把小羊羔送进了狼窝,还指望狼把小羊羔教育成乖乖羊呢,这不是笑话吗?再说说那些监管方面的漏洞。
这么一个恐怖的地方,居然能存在这么久,这真的是让人很气愤。
就好像是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干着这种坏事,而却没有人能及时地去制止。
这就好比是一群小偷在偷东西,旁边站岗的保安却假装看不见一样,太不应该了。
不过呢,好在最后这件事被曝光了,那些坏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我觉得啊,这件事给那些孩子带来的伤害,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抹去。
这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道深深的黑印子,再怎么擦,也还是会留下痕迹。
我希望啊,以后再也不要有这样的地方出现了。
孩子们就应该在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里成长,而不是在这种充满暴力和恐惧的地方。
而且家长们也要吸取教训,多和孩子沟通,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可别再犯这种傻事了。
社会呢,也要把眼睛擦得更亮一点,把那些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坏东西都给揪出来,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这豫章书院啊,就是一个给所有人敲响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好好保护孩子,保护他们的未来。
豫章书院作文

豫章书院作文《豫章书院》篇一豫章书院,这是一个曾经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感到愤怒又悲哀的地方。
我第一次听到豫章书院的时候,还以为是那种正儿八经传承文化的书院呢,什么吟诗作画、研习古籍之类的。
嘿,可没想到,这背后隐藏的竟然是那样黑暗的勾当。
我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豫章书院的视频,那画面里的孩子啊,眼神里满是恐惧和绝望,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兽,失去了生机。
那些所谓的“教官”,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就像是从地狱里跑出来的恶鬼。
他们对孩子的打骂、体罚,简直就是没把这些孩子当人看啊!这哪是什么书院,这分明就是“人间炼狱”嘛。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孩子肯定是犯了错才被这样对待的。
可我就纳闷儿了,就算孩子犯错了,难道就能用这种不人道的方式去教育吗?这就好比一棵小树苗长歪了一点,你不能直接拿斧头去砍它吧,得慢慢扶正啊。
这些孩子可能只是有点叛逆,有点不听话,这在青春期是很正常的现象啊。
把他们送到豫章书院,本以为是去接受教育,结果却遭受了身心的双重折磨。
我就想啊,那些开办豫章书院的人,他们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吗?他们怎么能狠得下心来对这些孩子下毒手呢?难道他们就没有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他们自己的孩子也被这样对待,他们会作何感想呢?豫章书院的存在,就像是一颗毒瘤,长在我们社会的肌体上。
它不仅伤害了那些孩子,也让我们对所谓的“矫正教育”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我真希望这样的地方永远都不要再出现了,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健康、安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可我又有点担心,这世界这么大,会不会还有类似豫章书院的地方在偷偷地干着坏事呢?谁知道呢?反正只要一想到豫章书院,我的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豫章书院》篇二豫章书院,这个名字如今听起来都让人不寒而栗。
说真的,当我深入了解豫章书院的事情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仿佛看到一群穿着制服的人,像一群冰冷的机器人,毫无感情地把那些孩子拖进黑暗的角落。
那些孩子的哭喊声啊,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刀,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里。
【猫仔出品】15岁女孩“黛叶”的书院生活——探访南昌豫章书院

【猫仔出品】15岁女孩“黛叶”的书院生活——探访南昌豫章
书院
书院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随着这位1998年生的小女生”黛叶(真名黄鑫)来一探究竟吧。
今年初三的黄鑫是9月份正式来到豫章学院就读。
提起为何来这儿念书,黄鑫说是机缘巧合。
有次她无意间看到了学院的招生广告,对书院颇感兴趣,和父母商量后,便转来这儿就读。
在书院,黄鑫有了一个新名字——黛叶。
她们这一批进来的孩子都是“黛”字辈儿的,目前学院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60多人,最小的9岁,最大的20多岁。
黄鑫的一天从早晨5点25分就开始了。
“以前在家生活不是很规律,爱晚睡,但来到书院后,生活作息规律很多,每天早晨五点多,就算不用老师叫,也会自然醒了。
”。
豫章书院感想

豫章书院感想
我最近参观了赣州的豫章书院,这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的学习之道和勤奋的精神。
豫章书院最初建于唐朝,后来在宋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里不仅是一所教育机构,更是一座文化交流中心,汇聚了众多文化名流和学者。
这些人在这里相互交流,探讨各自的学术成果,从而促进了学问的繁荣和发展。
在豫章书院的学习环境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代的学习方式。
古人讲求的是“勤奋好学”,在书院里,学生们每天要早起到晚睡,
无论是在阅读、写作还是讨论方面都非常刻苦。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要取得成就必须要不断努力。
通过参观豫章书院,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里的书籍和文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走得更远更稳。
总之,参观豫章书院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它让我更加珍视知识和学习,更加尊重传统文化,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 -。
为什么国家不制止豫章书院

为什么国家不制止豫章书院
截止2021年7月21日,国家没有允许豫章书院存在,并且已注销豫章书院办学资格。
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所民办非
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全称为南昌市青山湖区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该校成立于2013年5月16日。
2017年11月7日,已注销豫章书院办学资格。
根据有关规定,责令其在一个月内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和老师。
2020年7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对吴某豹、任某强、张某、屈某宽、陈某非法拘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一审公开宣判,以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吴某豹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
任某强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屈某宽有期徒刑十一个月、陈某免予刑事处罚,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罗某、陈某某、周某某的诉讼请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豫章书院
毛静笔者按:最近一段时间,“豫章书院”成为一个网络热词,泥沙俱下、珠目莫辨之时,豫章书院似乎成为了一笔负面的文化资产;作为书院文化的研究者之一,笔者对此深感遗憾。
为了正本清源、还原书院史上真正的豫章书院,遂草成此文,以廓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按一般的顺序,是要先进行叙述,最后得出结论。
在这里,笔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先说出结论,再进行叙述。
这个结论就是:一、历史上的豫章书院,曾是江西省立最高学府,属于古代官学系统;二、南昌历史上一直有两个并行的豫章书院,一个是官学,一个是家族学校;三、豫章书院的道统与法理继承者,是现在的南昌大学。
首先谈谈豫章书院的创办历史和两个豫章书院系统。
众所周知,自从秦汉时期立豫章郡,其范围与今天的江西省境相当,其起源一般认为是来自郡治南昌城内松阳门附近一棵巨大的樟树,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一直到唐代,这棵樟树一直成为南昌的象征(今天南昌大学校徽中也是一棵参天大树)。
一方面,“豫章楩楠”都是美材,具有良好的寓意;另一方面,“豫”即“丰、亨、豫、大”,用于修饰“章”,这个“章”字,可以视作“樟”字的通假。
总之,豫章得名,与江西的优势树种——樟树有关。
此后,“豫章”成为具
有强烈自我认同意识的地域名词,具备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豫章指江西全省,狭义的豫章指南昌及周边地区。
江西是书院文化的发祥地,书院办学之早、延续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造士之众、影响之大、地位之高,国内恐怕没有几个地方能与之相提并论。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江西丰城建立的罗山书院,以及稍晚的桂岩、皇寮、景星书院,五代时期的东佳书院,都是中国书院文化的先声。
两宋时期是书院文化的滥觞,“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陆之会”的鹅湖书院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书院之一。
豫章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立的。
它具体开办的时间无考,我们只知道时间大致推定在南宋初年,地点不详。
书院的成立,与李燔(1163-1232,今江西永修人)、黄榦(1152-1221,福建长乐人)在南昌的讲学活动有关,据说学者饶鲁(1193-1264,江西万年人)就在这里师从两位书院史上的名家,从某种意义而言,豫章书院从创办之初,就是理学渊薮,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关于南宋时期的豫章书院,可以掌握的史料并不多。
与此同时,南昌郊外的罗姓村庄,也为纪念原籍于此的理学家罗从彦(1072-1135),建立成了自己的书院。
罗姓为豫章著姓,以豫章郡为郡望,所以家族以豫章为堂号;而罗从彦虽然出生在福建沙县,但故土难忘,自号“豫章先生”,所
以罗姓家族的书院取名“豫章书院”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罗姓族人还把书院的名称推广到族裔迁徙之地,所在即立豫章书院,此举甚至影响到其他姓氏的江西移民也附籍于豫章书院读书,成为给江西籍子弟提供教学服务的特有书院。
今天广东、福建、贵州遗留的豫章书院,均属于这一系统,与省城豫章书院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点是需要再三强调的。
豫章书院图,录自雍正《西江志》回头再说省城豫章书院的历史。
其实从南宋以后,这个书院就湮没无闻,在元代与大半个明代是否有过物理存在都不知道。
直到明朝万历初年,新任江西巡抚凌云翼在进贤门内建了一个理学名贤祠,以纪念历代江西籍理学家。
不久以后,继任江西巡抚的潘季驯又扩充为理学二十四先生祠。
在当时张居正停办书院的禁令下,这个祠堂不以书院面目出现,也很能说明此时豫章书院的旧址并没有讲学活动,其功能仅限于祭祀。
一些零星的讲学活动,也随着张居正的去世而得到恢复,包括南昌东郊罗家集的书院,也随着罗洪先和李材先后在此讲学而得到兴复,当然,这是家族性豫章书院的范畴。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江西巡抚马如龙感觉到省城除南昌府学和南昌县学、新建县学之外,省城需要一处大型书院来作育全省人才,遂有重新恢复豫章书院的想法。
他在豫章二十四先生祠的基础上加以改扩建,规模视以往为大,并延请进士出身的南昌籍退休官员熊飞渭
主掌书院教学,终于使沉寂数百年的豫章书院得以起死回生。
由于办学有起色,豫章书院的地位持续上升,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巡抚白潢再次扩建豫章书院,并裁定书院的学生,系由各地书院与官学通过考试选拔出来,择优录取到豫章书院肄业,交由省学政王思训率领一批优秀师资进行培养。
这种性质一直持续到清末,可以说,豫章书院是江西全省的最高学府。
由于豫章书院办学的成就斐然在目,康熙五十八年(1719)甚至得到康熙帝御赐的“章水文渊”匾额;雍正时期在全国整顿书院并推广官学化运动,各个行省选择一个大型书院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类似于今天的“985”或“211”大学)。
雍正十一年(1733)豫章书院成为江西唯一入选对象,享受中央财政拨款的待遇(例如同治时期,豫章书院每年得到政府三千三百两的拨款)。
乾隆以后,豫章书院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不仅有梁机、袁守定这样的饱学之士执掌教学,更有蒋士铨这样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一直到道光末年,禁烟名臣黄爵滋在退休以后还担任过豫章书院讲席,豫章书院作为全省最高学府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
清朝末年,豫章书院受到西学东渐的压力,进行为科举进行服务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面临同在省城、充满活力的经训书院强有力的竞争,豫章书院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伴随全国性的书院改办学堂风潮,豫章书院就势
改为“江西大学堂”,由汪瑞闿担任总办,继续成为江西最高学府。
两年之后再改名“江西高等学堂”,学堂除了中式教育外,开设了西方哲学、万国史学、格致(物理)学等。
宣统元年(1909),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学堂再次改名“江西实业学堂”,一直到清朝灭亡。
那么,豫章书院与今天的南昌大学之间,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进入民国以后,前身为豫章书院的实业学堂改名为“江西中等工业学堂”,民国十五年(1926)以后再次调整名称,先后叫“江西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江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名称虽然作了微调,但其转而向工科教育发展的趋向已成定势,教学地址倒是几百年一直没有变,一直在豫章书院即今天的南昌十八中校园内。
1939年南昌沦陷,学校南迁;抗战胜利后返回南昌原址,1949年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升格为“江西工学院”,校址迁往城外。
1958年扩大为“江西工业大学”,经过数次校名变迁,1993年,江西工业大学与江西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南昌大学。
在结束本文叙述之时,读者已经明白,从南宋创办起,豫章书院就以理学之窟的面目惊艳变相;特别是清代,豫章书院就是一所全省最高学府的教育机构,由政府出资、巡抚督学、学政直接进行教学管理,在书院其就读的是全省十三府选拔出来的高材翘楚。
1905年开始全国科举制度废除、各省书院停办,但各
级书院都转型为新式学校,豫章书院的法理继承者是江西工业学堂(校)和后来的江西工业大学。
今天的南昌大学及省属各大学,就是当年担负培养江西全省人才的最高学府——豫章书院事业的直接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