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_幸福与德性_读亚里士多德_尼各马可伦理学_李兰芬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一、什么是幸福?(一)幸福是至善亚里士多德说, “一个射手在瞄准靶子后, 就更容易射中目标。
” [1]P2言下之意,则是说我们认清一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达成。
《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就提到“善” , 而且它贯穿全书, 认识好“善”以及其衍生的概念, 有助于我们达到最高的善。
“一切知识, 一切诀择都是追求某种善” , 善的顶点“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 不论是一般大众, 还是个别出人头地的人物都说: 生活优裕, 行为良好就是幸福” [1]P4 。
因此, 我们说幸福就是至善。
“不过, 把幸福称为最高的善, 看来是种同语反复” [1]P11 。
因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幸福。
无论每个人心中对幸福的定义怎样, 但无疑幸福都是至善。
(二)幸福与快乐“那最平庸的人, 则把幸福和快乐相等同” [1]P4 ,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不是幸福, 快乐与幸福是不同的, 因为幸福是至善, 只有善的快乐才是高尚的, 而属于恶的快乐则是低级的, 追求自私的。
只有对追求美好事物的人来说, 本性上的快乐才是幸福, 因为此时人的本性是向善的。
虽然, 亚氏不同意快乐就是幸福, 但他“至少把快乐当作必不可少的因素” [1]P14 。
“最美好、最善良、最快乐也就是幸福” [1]P15, 快乐是幸福的应有之义也是幸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的活动,其他一切或者是它的必然附属品,或者是为它本性所有的手段和运用” [1]P16 。
这里的“德性”是指把人的灵魂的本性发挥到最佳。
善是在行动之中,而不是在品质之中,幸福亦是如此, 幸福是在追求幸福的人身上。
“一个人可以具有某种品质却不作出好的结果”[1]P14 。
幸福在其追求自身之中,只有不断地去追求幸福,幸福才会降临。
不崇尚美好的人,不能称为善良, 不去追求幸福的人,不能称为幸福。
但这份追求并不是短时间的追求,而是“注定终生如此生活”。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中的“善”与“德”——以《尼各马科伦理学》为例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中的“善”与“德” ——以《尼各马科伦理学》为例李梅1赵艳华2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2.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新疆独山子833600摘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
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祟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幸福的有效途径。
亚里士多德;善;德性;实践;幸福B82 -02A1006723X(2012)05 -0013 -03李梅(1982-),女,重庆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博上研究生,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与应用研究;赵艳华(1981-),女,新疆人,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
万方数据兰—kL/,\HV.纠日巨1司FiB的完善发挥本{1.H^k n|1 EL,万方数据@@[1][美]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M].张 晓林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3.@@[3][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廖申白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亚里土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3.@@[5]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苗力田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6]梯利.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巾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9]亚里士多德.亚里十多德全集(第九卷)[M].颜一,等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9.@@[11 ]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1.@@[1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1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6.@@[14][美]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15][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等泽.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Good" and "Virtue" in Aristotle's Thoughts of Happiness in Terms of Nicomachean EthicsLI MeiZHAO Yan - hua万方数据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中的“善”与“德”——以《尼各马科伦理学》为例作者:李梅, 赵艳华, LI Mei, ZHAO Yan-hua作者单位:李梅,LI Mei(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赵艳华,ZHAO Yan-hua(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新疆独山子,833600)刊名:学术探索英文刊名:Academic Exploration年,卷(期):2012(5)1.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张晓林亚里士多德 20022.亚里士多德;苗力田尼各马科伦理学 20033.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何怀宏;廖申白伦理学体系 19884.亚里士多德;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 20035.亚里士多德;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 19926.梯利伦理学概论 19877.亚里士多德;王旭凤;陈晓旭尼各马科伦理学 20078.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19649.亚里士多德;颜一亚里十多德全集 199410.亚里士多德;苗力田尼各马科伦理学 199911.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 19911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9991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 199614.麦金泰尔;龚群伦理学简史 200315.麦金太尔;龚群;戴扬毅德性之后 1995本文链接:/Periodical_xsts201205004.aspx。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幸福与财富精选文档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幸福与财富精选文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之一,他的伦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对于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及其价值的论述,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
在本文中,将选取亚里士多德的部分著作,探讨他在伦理思想中对幸福和财富的看法。
一、幸福的本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的最终追求目标是幸福。
他认为幸福不同于瞬时的快乐,而是持久的、完善的生活状态。
为了解释幸福的本质,亚里士多德将其归结为“良好生活”,即通过追求美德和行善来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天赋。
这种良好生活需要智慧和道德中庸,同时也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其中包括物质财富。
二、财富在幸福中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指出,财富在实现幸福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他认为财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从事有益的活动。
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认同将财富作为达到幸福的唯一追求。
他强调财富的合理使用与追求道德美德同等重要,而单纯的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三、财富的正确获取和使用方式亚里士多德在伦理思想中强调,财富的获得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
他认为,良好的财富获取方式是通过正当的劳动、自主创造和公平交易来获得财富,而不是通过非法手段或剥削他人。
此外,亚里士多德主张将财富用于帮助他人和社会,以实现个人的幸福与共同利益的平衡。
四、财富与美德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美德被视为一种实现幸福的关键。
他认为,美德是人性的表现和发展,而财富则是美德的产物和辅助工具。
亚里士多德指出,财富只有与美德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幸福。
因此,只有在个人具备正确的道德品质的前提下,财富才能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财富并非幸福的终极目标尽管亚里士多德将财富视为实现幸福的一部分,但他明确指出,财富并不是幸福的终极目标。
他认为,幸福的本质在于个体的完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物质满足。
因此,只有财富与德行相辅相成,人们在良好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尼格马可伦理学德性部分读后感
尼格马可伦理学德性部分读后感首先呢,亚里士多德把德性说得好像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
就好比做菜放盐,放少了没味,放多了又咸得没法吃,德性就是这种在过度和不及之间的“中道”。
这可把我给惊到了,我以前以为德性就是那种高大上、非常刻板的“必须这样做”或者“绝对不能那样做”的条条框框。
结果他告诉我,勇敢不是一味地蛮干(那是过度的鲁莽),也不是胆小怕事(那是不及的怯懦),而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拿捏好分寸,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勇敢的德性。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我想表现得大方,结果就变成了乱花钱的挥霍;有时候想节约,又变得抠抠搜搜的。
原来我离“大方”这个德性差得远呢,就因为没找到那个中道。
然后呢,亚里士多德还说德性是通过习惯养成的。
这就像练肌肉一样,你不能光在脑子里想“我要有强壮的肌肉”,得实际去锻炼才行。
对于德性也是,你得不断地做正义的事,才能变得有正义的德性。
我就想啊,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不能偷懒呢?要是我想成为一个有耐心的人,可不能只在心里念叨“我要有耐心”,而是在每次遇到让我着急的事情时,努力克制自己,慢慢地习惯了,耐心这个德性就像肌肉一样,在我身上长出来了。
还有关于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区分,也特别有趣。
理智德性就像是我们大脑里的超级导航仪,告诉我们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获取知识。
而道德德性呢,更多的是关于我们的行为举止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我感觉这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少了哪条都走不好路。
如果只有理智德性,可能就会变成那种只知道读书、算题,但是对人冷漠无情的书呆子;要是只有道德德性,没有理智的引导,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不过读的时候我也有点小困惑。
亚里士多德说的这个中道,感觉在现实生活里不太好把握啊。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怎么才能准确地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点呢?就像每个人对于幽默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在这个人面前讲这个笑话是幽默(中道),在另一个人面前可能就变成冒犯(过度)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让我明白了,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得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调整自己。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伦理学的奠基之作。
本书主要讨论了关于幸福和德性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提出了众多深刻的思想,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
1.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一切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他认为,幸福不是基于外在的世俗享受,而是基于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满足感。
这种观点颠覆了当时的常识,对后世的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德性是实现幸福的关键亚里士多德强调,实现幸福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德性。
他将德性分为道德德性和智慧德性两种,道德德性包括勇敢、节制、大方、宽恕等品质,智慧德性则包括理性和实践。
只有具备良好的德性,人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幸福。
3. 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关系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还探讨了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个人的幸福是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息息相关,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幸福。
这种观点对于后世社会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回顾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不仅深刻地探讨了幸福和德性的问题,还对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作出了重要的阐述。
他的观点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伦理学的重要奠基之作。
个人观点我深深地认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于幸福和德性的阐述。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满足。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醒我们,幸福不仅仅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对我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于如何真正实现幸福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结《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一部对幸福和德性进行深入探讨的经典著作,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不仅对个人的生活有指导意义,更对整个社会伦理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实现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确实是一部深刻的作品,通过对幸福和德性的探讨,为后世的哲学和伦理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二部分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部分
一、引言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分为三个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第二部分展开论述,该部分主要探讨幸福、德性、中道等伦理观念。
亚里士多德在这一部分中,力图构建一个以德性为核心的伦理体系,为人类追求幸福提供指导。
二、幸福观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部分,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幸福体现在人的德性上,德性则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良好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人类不断追求和实现的最高价值。
三、德性伦理
亚里士多德在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德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德性是人在面对不同情境时表现出的一种中道品质。
德性包括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其中理智德性主要体现在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上,道德德性则体现在人的道德行为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培养德性,人可以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进而达到幸福的境地。
四、中道原则
亚里士多德在中道伦理观中提出,人在面对各种道德抉择时,应当遵循中道原则。
中道原则要求人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不偏不倚地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通过遵循中道原则,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避免陷入极端,从而更好地实
现自己的德性和幸福。
五、结论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部分展示了亚里士多德对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他以幸福为核心,提出了德性伦理和中道原则,为人类追求幸福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当代社会,这些观点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践行。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收稿日期:2018原04原17作者简介:刘诗月(1994-),女,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刘诗月(云南大学艾思奇哲学学院哲学系,云南昆明650091)摘要:《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名下流传至今的三部伦理学著作的其中一部。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描述了自己的幸福观。
幸福作为最高善,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透过亚里士多德的眼睛,让哲人引导我们了解幸福,反思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最终实现幸福。
关键词: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善;实现活动中图分类号:B502.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18)05-0025-03第25卷第5期Vol.25No.5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2018年9月Sep.2018doi:10.16732/ki.jeu.2018.05.007“你幸福吗?”这一网络用语近年来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国民幸福指数大大降低。
这一系列变化引发了大家对幸福生活的关注。
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幸福是否只是一时的欢愉感受或者像大家所说的,人生之幸有三: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思考过“何为幸福”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的幸福观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幸福观念大不相同。
如果我们走进《尼各马可伦理学》,就会发现真正的幸福观原来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
通过学习《尼各马可伦理学》洞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也有所帮助。
一、作为最高善的幸福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不过古希腊对“幸福”的理解和当代社会对“幸福”的理解截然不同。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与追求,代表着最高善。
而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目的都是善。
人们向往追求的实则是幸福自身。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幸福与道德选择的理性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幸福与道德选择的理性思考引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伦理学领域做出了深刻而持久的贡献。
他的伦理学强调了个人追求幸福的重要性,并探讨了道德行为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观点,特别是关于幸福和道德选择方面的内容。
1.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基础1.1 德行与目标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认为人类生活应该追求某种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幸福(eudaimonia)。
而获得幸福则依赖于培养良好品质和进行有益行为。
1.2 美德与道德亚里士多德将人类品质分为两种:美德(virtue)和缺乏美德(vice)。
美德指代高尚、善良、正直等良好的品质,而缺乏美德则指代其反面。
他认为通过培养美德的行为可以实现幸福。
2. 幸福与道德选择2.1 幸福的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简单的瞬间感受,也不是一种物质上的奢侈享受,而是一种持续、全面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他将幸福定义为心灵活跃地实施优秀行动,并最终达到人生完善发展的状态。
2.2 道德选择与个人责任在追求幸福过程中,道德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应该根据道德原则做出正确决策,并承担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他强调每个人对自己行为负有责任,并且推荐人们通过理性思考和良好判断力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2.3 德行教育与道德进步亚里士多德主张注重个体德行教育和培养,以提高人们对于道德选择的能力和素养。
他认为对于幸福和道德的理解是逐渐实现的,通过不断地修炼和实践,个体可以不断进步,并取得幸福的最终目标。
结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性思考道德选择和追求幸福的观点。
他强调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教育,以及道德行为对于实现幸福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并运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中关于伦理的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 介绍亚里士多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伦理学思想被后人认为是西方伦理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伦理学体系,是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系统阐述的道德哲学。
2. 重要概念的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要包括幸福、德性、中庸等重要概念。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德性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中庸是追求幸福的方法。
3. 探讨亚里士多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伦理的理解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对伦理的独特理解,主张人应该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欲望。
他认为,幸福并不在于享乐,而在于实现个体天性和理性的最高境界。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对亚里士多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理解是,这种道德哲学强调了人类内在的道德天性,提出了实现幸福的道德规范。
这对于当代社会,特别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被表面的物质享受所迷惑。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深入探讨,我们理解到伦理学并非是一种理论的东西,而是需要贯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并体验到伦理学所追求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这篇文章是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一个简单介绍和深入探讨,并结合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让你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伦理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医学家,他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物理学、政治学等众多领域,其中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是其伦理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系统阐述的道德哲学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概念包括幸福(eudaimonia)、德性(virtue)、中庸(the mean)等。
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谁的德性谁的善——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幸福和不幸并不依赖于运气,造成幸福的是合德性的活动。
就是在厄运中高尚也闪烁着光辉。
”——亚里士多德作为CTMR的读书作业,刚刚读完了《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章,感触颇深。
一、善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尝试去区分世间的一切事物,这不愧于他百科全书的称号。
他把世间的一切事物区分为两种:本身即是目的,抑或为达成更高的目的而执行手段的任务。
由此,他渴望找到那个作为一切事物之最终目的而自身不作为任何目的的善,即最高的善。
他和柏拉图不同(恰好,我是在柏拉图刷夜时写的这篇文章),他认为善是普遍存在的,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还可以是有形的,有具体内涵的。
对于军事家,战斗胜利就是善,对于医生,救治生命就是善。
在所有这些善中,幸福作为涵盖了一切的内容的善是最高的善。
但这多少令人感到疑惑——善是结果?一个造房人如果失败地建造了房屋,那结果就不是善的了吗?我们能够否认他在探寻艺术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吗?我们能否认他在这伟大的艺术创造中所体现出的种种美德吗?只是由于结果没有达到目的,我们就否认了这善的达成,实在令我感到太残忍。
先让我继续回到亚里士多德。
最高的善,即幸福,是如何达成的呢?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了德性的作用,他正如我在开头中所说:“幸福和不幸并不依赖于运气,造成幸福的是合德性的活动。
就是在厄运中高尚也闪烁着光辉。
”这般德性让一个即使充满悲剧性生活的人,也能在厄运中实践他的幸福,去体现高尚的荣光。
为了获得这样的德性,亚里士多德为这个善寻找了一个学科去实现其目的——政治学。
政治学教人如何立法,如何按规则行事……又因此,政治学不是一门形而上的学问,而是一门实际的学问。
政治学对正确与否的判断依赖于社会经历,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小孩,女人(第一章似乎没有明说,但他讨厌女人是事实)都不适宜学习政治学。
这也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惩罚——女人和小孩,甚至于身份低下的人,都没有机会去明白善恶,也就是说:一辈子都不知道幸福的滋味。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一部对我影响深远的伦理学著作。
这部作品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德性与幸福的关系,还深入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
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亚里士多德对道德和德性的独到见解,也更加明白了如何过上一种有德性的生活。
首先,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强调了德性与幸福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人的最高目的是求得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幸福并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或物质财富,而是一种合乎理性的活动,是灵魂的一种实现。
这种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幸福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物质和欲望所迷惑,认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就是幸福。
然而,亚里士多德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应该建立在理性和德性的基础上,是心灵的满足和精神的充实。
其次,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详细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
他认为,道德行为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这种对道德行为发展的阐述让我更加明白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此外,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还提出了中道原则,对勇敢、节制、卑鄙、高尚、虚荣、慷慨等道德规范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认为,人只有依靠理性的指导,才能判断是非善恶。
这种中道原则让我更加明白了道德行为的适度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过于放纵自己,要么过于苛刻自己。
然而,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适度的,既不过度也不不足。
我们需要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保持一种平衡和节制。
总的来说,《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伦理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对道德和德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相信,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德性生活和中道原则将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我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努力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幸福与财富-精选文档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幸福与财富一、幸福是最高善亚氏认为幸福是“最高善”。
他对善的阐述是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目的,而目的就是善。
“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
”因为人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同样“目的善”就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
而在我们追求的众多善中有一个最终的善即最高善,其他的善都以这个最高善为目的。
这就说明了其他的一切善都是因它物而被追求,只有最高善是因其自身而被追求的。
这个因自身之故被追求的善只能是某一个物事。
否则,我们追求的善就陷入了一个循环“这显然将陷入无限,因而对目的欲求也就成了空洞的”。
亚氏认为人们所做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即最高善就是幸福,人们是为了幸福而追求幸福的。
“幸福是终极和自足的,它是行为的目的”。
幸福的自足性是指因其自身而被追求,而幸福的实现显然需要多种“目的善”。
亚氏认为善具有等级性,最高等级的至善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最高善。
他还把善的事物分为三类,一些被称为外在善或手段善,另外的被称为灵魂善和身体善。
其中“灵魂的善是最恰当意义上的、最真实的善”。
因为,灵魂的善才是属人的善,“对任何一个有某种活动或实践的人来说,他们的善或出色就在于那种活动的完善。
”人所具有的活动有生命活动、感觉活动、实践的活动,生命和感觉活动也为一般动物所有,只有实践活动为人的特有活动,而这种活动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实践活动。
从“目的善”中我们可以看出亚氏的善是指事物的功能。
而在亚氏的伦理思想中德性指的是事物功能的完好,功能完好,事物的活动才会完善。
亚氏还把完善看作是一种适度。
他认为事物存在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当然除了那些本身就是恶的事物,它们不存在适度。
过度和不及都不是善。
只有适度才是善,才是功能完好的体现,所以德性也是一种适度。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理解人类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思考道德和美德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观点,并且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启发。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伦理学理论,即幸福是人类最终的目标,而这种幸福是通过追求道德和美德而实现的。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并追求在道德和美德的指导下的行动。
他强调个体的素质和品德对于实现幸福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在我的理解中,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观是一种综合性的观点。
他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和享受,也不仅仅是人的本性或目标的实现,而是在美德中的人生完美状态的实现。
他通过对不同层面的幸福进行了区分,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幸福: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精神幸福。
生理幸福指的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幸福,心理幸福指的是满足人类心灵需求的幸福,而精神幸福则是人类精神的净化和升华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道德和美德的概念,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基于良好的品德和伦理原则。
他将美德定义为良好品格的习得和实践,并将之分为道德美德和智慧美德。
道德美德指的是基于行动的良好品德,例如勇气、担当和节制等,而智慧美德则指的是基于知识和理性的良好品德,例如聪明、明智和善良等。
在我的理解中,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行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物质上的快乐和享受往往成为了主要的目标,而忽视了道德和美德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提醒我们要追求一种具备完善人生状态的幸福,而这种幸福是建立在道德和美德之上的。
通过阅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类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思考道德和美德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不仅对于伦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的理论也对于我们思考并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观点中,他强调了个体的素质和品德对于实现幸福的重要性。
《尼各马可伦理学》复习题
《尼各马可伦理学》复习题第一章期末考试参考:1、财富、幸福与德性———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哲学动态》2006年第10期。
(1)论述题: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幸福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幸福和财富之间的背离现象或曲线关系具有哪些重要的价值?(2)论述题:在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幸福的自足和幸福的外在条件之间是否有矛盾?说明理由。
(3)论述题:为什么说德性是财富与幸福的和谐共生点?2、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幸福即最高善(1)名词解释:幸福;自足;善事物;(2)简答题:亚里士多德“三种生活”的论述对的价值观有何帮助和启示?(3)简答题: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在于沉思?对生活有何意义?(4)论述题:“只要求一个数学家提出一个大致说法,与要求一位修辞学家做出严格的证明同样地不合理。
”解释亚里士多德这句话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5)简答题:为什么说幸福是合德性的活动,是最好、最高尚和最令人愉悦的?(6)论述题:电影《百万宝贝》中的麦琪实现幸福了吗?——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视角分析第二卷(期末考试参考)课后思考题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辨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简答题:为什么特别需要“中道”?2、论述题:中道是“相对于事物自身”,还是“相对于我们?”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1名词解释:德性2、论述题:为什么说德性“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3、简答题:如何理解道德德性与快乐和痛苦相关?请举例说明。
4、论述题:为什么说对于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德性”,“如果不去这样做,一个人就永远无望成为一个好人”?5、如何从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看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三卷(期末考试参考)自愿、决定与品格———《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论道德责任,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4期。
1、论述题:柏拉图的“不对称命题”是什么?谈谈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和修改?2、论述题:自制条件下的实践推理和不自制条件下的实践推理有何区别?不自制条件下的行为是无知吗?——以酒后驾车肇事为例来分析。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全文)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一、关于幸福与善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善有两种含义,具体的善和最终的善,具体的善是指一个具体的目的,最终的善是具有总体性质的善,它包含着低于它的目的的善。
善的事物被分为三类:一是外在的善,包括财富、高贵的出身、友爱、好运等,它是实现善的手段;二是灵魂的善,包括克制、勇敢、公正、明智,它是善的目的,是最为真实的善;三是身体的善,包括健康、强壮、敏锐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善既是学问又是技艺,它是因自身是善而为善的事物,幸福便是如此,作为最高的善指的是人的肉体和灵魂活动的圆满实现,尤指人的灵魂最好思想活动的圆满实现,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一般的大众对幸福的理解是为获得快乐的一种享乐生活,幸福就是生活的好或做的好。
出众的人认为幸福是为了获得最高荣誉的公民大会或政治的生活。
爱智慧者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沉思的生活。
幸福是需要通过努力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运气只是幸福的补充。
在感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刻之余,我也联想到了ZG传统思想中关于善和幸福的论述。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最高的善犹如水一样看似无形,最为柔弱,实则最为宽广,包含着世间的其他一切善。
还有《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善指的是具有最为美好、最完备的道德品质。
“上善”、“至善”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的善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关于善的最高境地,是人世间最为高贵的品质,是人类所要追求的最终的目的。
中西方伦理学的核心便是善,在善的引导下进一步展开对其他的论述,善是总纲,善是起点,善又是终点。
幸福的评判标准却是多元化的,有的人以获得肉体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人以追求精神的快乐为幸福。
作为“礼乐之邦”的ZG,一直以来人们以追求精神的充足为幸福,以获得最高尚的品质道德为最高的福祉,那些古代有道德的君子在老百姓的心中是被崇敬的,文人贤士也因自身的高尚品质而备受赞誉。
但是随着西方多元化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尤其是一些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传入,一些人开始放弃自己的精神与灵魂的追求,开始不择手段的追逐经济利益与财富,甚至为了获得享乐的生活而采取许多违背礼仪道德与良心的事情。
财富、幸福与读《尼各马可伦理学》
财富、幸福与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一、概述在当代社会,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普遍认为,财富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本文旨在探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关于财富、幸福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以期为当代人追求幸福提供理论指导。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幸福的定义,他认为幸福是灵魂的活动,符合美德的行为。
这与当代社会追求物质财富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角度出发,分析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财富,以达到真正的幸福。
本文还将讨论《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关于正义、友谊、勇敢等美德的论述,以及这些美德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这部古典伦理学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谛,为当代人在追求财富与幸福的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视角探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以期为当代人追求幸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这部古典伦理学著作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幸福的真谛,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财富与幸福的秘诀。
1. 简要介绍《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背景和作者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它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探讨伦理学问题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的斯塔吉拉,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其学说涵盖了逻辑学、生物学、物理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幸福的本质,他认为幸福是人类行为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两种形式的幸福:一种是灵魂的快乐,即通过思考、学习和道德行为获得的内在满足另一种是外在的快乐,如财富、荣誉和感官享受。
他强调,真正的幸福是灵魂的快乐,而非外在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观启示——基于《尼各马科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观启示——基于《尼各马科伦理学》作者:毕桂芝,马金国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3期毕桂芝,马金国(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摘要: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问题是主体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他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原则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
他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告诉人们,只有按照德性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他的德性幸福观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重视理智德性,提高实践智慧。
关键词:尼各马科伦理学;幸福;德性;思辨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3-0175-03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当今社会,人们正享受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种种益处,然而,多元价值冲突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使人的心灵也渐渐陷入困境,什么是幸福和幸福感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反思一些道德与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对善、最高的善、幸福、德性、中道、思辨等问题的思考至今让人们受益匪浅,并且对培养人们正确的幸福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渊源及基本思想“古希腊的道德哲学家们,是第一批登上人类伦理思想殿堂的智者。
他们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社会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追求,开始思考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所追求的最高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幸福。
”[1]他们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论。
从开创幸福论先河的梭伦到德谟克利特,再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对“幸福”的论述共同的特征即都强调内在的“德”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世界。
总结前人已有的论述,被誉为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的亚里士多德对幸福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也是西方哲学史上首位对该问题做出系统而完整阐述的哲学家。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1《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的杰出代表,宛如一座指引人类道德生活的灯塔,在伦理哲学的海洋中闪耀着璀璨光芒,为我们理解道德、幸福和美德等概念提供了深刻而丰富的视角。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围绕“善”展开讨论,认为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
而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善就是幸福,这种幸福并非短暂的快乐或物质的满足,而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
这一观点深刻地重塑了我们对幸福的认知。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将幸福与财富、地位、娱乐等外在因素联系在一起,但亚里士多德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在灵魂的充实和德性的实践。
例如,一位致力于科研的学者,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智慧(一种德性),即使没有丰厚的物质回报,也能体验到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幸福。
这种对幸福本质的剖析,促使我们在生活中反思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不要被表面的物质诱惑所迷惑,而是要关注自身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去寻找真正能使灵魂满足的活动。
在德性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中道”学说。
他认为每种德性都是处于两种恶之间的适度,比如勇敢是介于鲁莽和怯懦之间,慷慨是介于挥霍和吝啬之间。
这种对德性的理解为我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清晰而实用的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道德选择,“中道”原则帮助我们避免极端。
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时,我们既不应过于激进(类似鲁莽),也不应消极逃避(类似怯懦),而是要以一种适度、公正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通过自我反思和经验积累来把握道德行为的适度性。
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阐述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实践智慧不同于理论知识,它是一种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辨别并选择对人有益之事的能力。
它涉及到对道德普遍原则的理解和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困境往往是复杂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例如,在面对一个急需帮助的陌生人,但同时自己又有紧急事务要处理的情况时,实践智慧就体现在权衡两者的轻重缓急,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理学研究 ( 哲学动态 2006年第10期)财富、幸福与德性读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李兰芬 倪 黎 (苏州大学哲学系 江苏苏州 215021)[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6)10-0048-05财富、幸福与德性构成人的本质发展的永恒主题。
财富是人们安身立命之基础,幸福则是人关于生活意义的体悟。
作为基础的财富构成体悟的对象,幸福的体悟能力则蕴涵着人们对财富创造、分配和消费意义的评价和选择,具有不同评价选择能力即德性素质的人将勾勒出财富与幸福之间复杂关系的不同的曲线图。
一 财富与幸福的背离现象坎贝尔(C o mpbell)等人关于 美国人的生活质量 的研究(1976)发现,在可能影响生活满意度的12种因素中,经济地位排在第11位。
而金(K ing)和纳帕(N apa)则发现(1998),在影响幸福指数的各种因素中,金钱只起到1/5的作用,在构成 美好 生活的成分中,它所起到的作用是1/6。
[1]中国新华网于2004年12月13日公布的 2005年社会蓝皮书 中关于 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 的调查结果显示,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
[2]如何正确分析这种有背常理的财富与幸福关系的实是状态?为什么拥有财富并不一定体悟幸福?财富对幸福意义的边界在哪里?怎样才能使财富和幸福实现和谐共生?为了理性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幸福论说起。
在亚氏看来,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最后的原因。
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是以某种善为目的。
[3]并且由于活动、技艺有许多,目的或善也就有多种,有主导的目的也有从属的目的。
在所有这些场合,主导技艺的目的就比从属技艺的目的更被人欲求,因为后者是因为前者之故才被人欲求的。
[4]而在这所有的目的中间若是因其自身之故而被当做目的被人所欲求的,就是最高善。
幸福显然是专属于人的最高善。
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
与所有其他事物相比,幸福似乎最会被视为这样一种事物。
因为,我们永远只是因它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选择它。
[5] 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幸福是所有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的、不可与其他善事物并列的东西。
[6]也就是说, 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 [7]。
至此,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视野中的幸福地位已经十分清楚: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高和最终目的,是众善中的至善,是唯一因其自身而被人们所欲求的,是最具主导意义的善目的。
其他任何的善事物都只能是它的从属和实现的手段。
财富较之幸福,就是一种从属的目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财富是理财术的目的,也是众善的一种。
然而,它是不自足的,不完善的,它不是因其自身而是因他物被人们所欲求的,因而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服务于最高善的从属善。
相对于最高的目的善幸福,财富实质上就是一种手段善。
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在寻求的善。
因为,它只是获得某种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
[8]由此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视域中,幸福是人类最高的目的,财富是实现幸福的手段。
作为最高目的的幸福是唯一的,而作为手段的财富不可能是唯一的。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幸福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幸福和财富之间的背离现象或曲线关系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首先,财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财富是一种手段善,而幸福是一种目的善,作为手段的财富对于目的幸福来讲并不是唯一的,单独的财富构不成幸福的充分条件。
诚然,财富可以换取很多物质需要方面的满足,但是仅有物质需要的满足并不能够带来人们幸福感的提升。
因为幸福除了物质基础之外,还有很多情感领域、精神方面的必要因素,比如爱情、友情、亲情、家庭、荣誉等等,而这些都是无价的,且根本就不在市场内流通。
因此,即便拥有大量财富仍然不可能获得幸福所需的全部充分条件。
耶鲁大学的罗伯特 兰教授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0%的美国人说自己是 幸福 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大变动,同时认为自己 非常幸福 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
[9]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1950年至今,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是美国人的财富显著增长的时代,而美国人的幸福感并没有同步增长,这无疑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财富并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手段和充分条件,拥有财富并不等于拥有幸福。
其次,财富的意义取决于主体的幸福体悟能力。
幸福具有主观性、个体性的特征。
不同主体、不同时间对于实现幸福的手段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幸福尽管是最高的目的善,是人人欲求的对象,但是对幸福的理解,人们却始终存在着争议。
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 不同的人对于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把它说成不同的东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贫穷时说它是财富;而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时,又对那些提出他无法理解的宏论的人无比崇拜。
[10]这一点在康德那里同样也可以得到印证: 各人究竟认为什么才是自己的幸福,那都是由各人自己所独有的快乐之感和痛苦之感来定。
而且,甚至在同一主体方面,由于他的需要也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参差不齐,因而他的幸福概念也随他的需要而定 追求幸福的规则永远不能普遍有效。
[11]由此可见,主观性、个体性是幸福的不争特征,而财富作为幸福的从属和手段之一,在不同主体的理解和信念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将财富对于幸福的意义看成同等的重要,因此也就使得有些人拥有财富却并不感到幸福。
再次,财富不能满足不断超越的主体欲求。
幸福具有超越性的特征,人们对幸福始终是一种持久的欲求,欲求是无止境的,持久的欲求更意味着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超越。
人类必须不断超越自身已经拥有的幸福才能获得新的幸福感。
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满足需要的一生的实践。
一只燕子或一个好天气造不成春天,一天的或短时间的善也不能使一个人获得福祉。
[12]卢梭更是认为: 如果使我们感到快乐的环境无止境地存在下去的话,则我们将同时对它享受惯了,而领略不到它的趣味了。
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而是我们离开幸福。
[13]可见,幸福的获得就在于不断地持久地自我超越。
我们若把这种自我超越放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去理解就会发现,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中,财富所能够解决的仅仅限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部分安全需要,而对于其他更高级的需要,如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财富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面对着层层递进、不断超越的幸福欲求,财富的作用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低层需要之上。
这是否也是对 为什么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比城镇居民强 的一种解释和理由呢?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幸福的欲求,还停留在仅靠物质需要就能获得满足的程度,在此环境条件下,一旦他们的财富有所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就随之上升。
而很多城镇居民已经拥有相当的财富,但他们对幸福的欲求已经超越了仅凭物质财富就能够满足的层次,这种幸福感的获得自然要比前者更为艰难和复杂。
总之,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善,具有主体性、个体性以及超越性的特征。
财富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之一,它是幸福的外在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在幸福中的地位取决于各个主体不同的体悟;面对不断超越的幸福欲求,财富能够满足的仅是低层次的需要。
因此,当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财富和幸福之间的背离现象有其必然性。
二 幸福与财富的依存关系既然拥有财富不一定幸福,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幸福可以完全脱离财富的牵绊而潇洒自在呢?显然,凭着人类生活的历史经验,我们只能得出否定的答案:幸福不可能抛弃财富,幸福不可能不受到财富的影响,幸福与财富之间存在着不容否认的依存关系。
关于幸福与财富相关的论述在中外很多思想家的表述中都能找到依据。
比如,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认为, 幸福应该具备的五个要素是:中等财富;身体无残疾,没有疾病;一生顺利,总是心情舒畅;有好儿孙;能善终,光彩而安乐地死去。
[14]而在中国古代典籍 尚书 洪范 中的 向用五福 便是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尽管这些思想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共通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把财富作为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惜的是,这些思想只是单纯地强调了财富是幸福的组成因素,而对于 财富为什么会对幸福构成影响 以及 在何种程度和意义上影响 之类的问题未能涉及。
而在这些问题上,能够给人以较为信服的解释和启发的,笔者认为,应属亚里士多德关于外在善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因循前人将善的事物分为三类:外在的善、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
这三类善事物中,我们说,灵魂的善是最恰当意义上的,最真实的善。
[15] 目的就属于灵魂的某种善,而不属于外在的善。
因而,幸福作为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自然就归属于灵魂的善。
亚里士多德虽然将幸福认为是最真实、最恰当的灵魂善,但他同时还认为幸福也需要外在的善来补充。
幸福也显然需要外在的善。
因为,没有那些外在的手段就不可能或很难做高尚(高贵)的事。
许多高尚(高贵)的活动都是需要有朋友、财富或权力这些手段。
[16]显然,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将财富看成是实现幸福必要的手段之一,强调了财富作为外在的善对于作为灵魂善的幸福的实现所具有的工具价值。
将财富明确定位在外在善的地位上,的确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大贡献。
重视外在善,重视财富,事实上就是重视和强调了幸福形成的物质条件。
这对于我们理解 财富为什么会对幸福构成影响 以及 财富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影响幸福 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正是因为财富是形成幸福的外在物质条件,才会对幸福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谁都不能否认物质条件是人类获得物质性外在幸福和精神性内在幸福的必要条件;并且正因为财富是外在于幸福的,因此这种影响显然只能是工具意义上的和基础层次上的 谁也不能将这种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影响扩大到根本的决定层面,它毕竟是有限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与财富依存相关性的理论及其所暗含的启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当代人们生活的经验事实所证实。
比如:零点公司的调查表明,在中国,无论城乡,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 有至少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最主要原因。
[17]另外在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
布拉德伯恩(B radburn,1969)研究表明,高收入者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消极情感;哈丁(H arding,1985)则发现,英国的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积极情感,更少的消极情感。
同时,另有研究发现,收入仅在非常贫穷的时候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收入的影响就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