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余音绕梁——《中小学国学经典之成语典故分册》

合集下载

绕梁三日成语典故

绕梁三日成语典故

绕梁三日成语典故绕梁三日是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那你们知道绕梁三日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绕梁三日典故,供大家阅读!绕梁三日成语解析[释义] 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

(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

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语出]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正音] 三;不能读作“shān”。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反义] 不堪入耳鬼哭狼嗥[用法] 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绕梁三日成语典故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歌唱家,名叫韩娥,当时的韩国人。

有一次,她经过齐国,因为路费用完了,曾在齐国都城的雍门,举行过一次歌唱演出,让齐国人大大享了一次耳福。

韩娥的歌喉,确实与众不同,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听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的。

这次演唱,轰动了全城。

当时唱完以后,听众还聚集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一次。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那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开的时候,他们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

韩娥不便违拗大家的要求,便间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

听众高兴得跳起来,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w空。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

《列子•汤间》在描写这一情况时,就兑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从此,人们称赞耿声或音乐的美妙,说它余音不绝,就常常用“绕梁三日”这样的成语。

绕梁三日成语造句1.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余音绕梁三日犹未尽。

2. 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3. 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4. 讲者希望绕梁三日,听者希望不知肉味,实在不容易。

余音绕梁的意思

余音绕梁的意思

余音绕梁的意思成语:余音绕梁读音:yú yīn rào liáng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查询更多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1、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

"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余音绕梁阅读答案

余音绕梁阅读答案

余音绕梁阅读答案【篇一: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花湿不分。

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翻译】: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一片白色的氤氲,梅花和梅蕊黏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高楼吹笛,笛声悠扬恍若从天际传来。

余音绕梁又像流水般流转又如白云般美妙。

【赏析】:全诗描写的是一个春雨迷蒙的天气,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烟气、雨气和那满山开放的梅花,形成氤氲的白气。

梅花和梅蕊粘在一起,也分不出彼此。

这样的梅景,朦胧缥缈,轻盈如烟,洁白似云,澄净似水。

全诗一个比喻转折三次,用笛声比喻梅景,又用白云流水比喻笛声,曲折婉转,清新隽永。

“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笛声悠扬悦耳,陶人肺腑,高楼吹笛,其声恍若天际传来,更能启发人的遐思远想。

古人形容音乐的美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而诗人却说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又转换成春水和白云。

古人描写音乐用视觉增加音乐的形象性,这首诗反其意而用之,用音乐的听觉形象,通过通感让读者不仅去想象景象,而且去感受景象。

【阅读训练】:1.诗人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达作品的?试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3分)2.请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独特艺术构思。

(2分)【参考答案】:1.比喻。

全诗描写的是一个春雨迷蒙的天气,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烟气、雨气和那满山开放的梅花,形成氤氲的白气。

梅花和梅蕊粘在一起,也分不出彼此。

这样的梅景,朦胧缥缈,轻盈如烟,洁白似云,澄净似水。

全诗一个比喻转折三次,用笛声比喻梅景,又用白云流水比喻笛声,曲折婉转,清新隽永。

2.“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笛声悠扬悦耳,陶人肺腑,高楼吹笛,其声恍若天际传来,更能启发人的遐思远想。

古人形容音乐的美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而诗人却说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又转换成春水和白云。

古人描写音乐用视觉增加音乐的形象性,这首诗反其意而用之,用音乐的听觉形象,通过通感让读者不仅去想象景象,而且去感受景象。

有关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有关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有关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下面请欣赏给大家带来的余音绕梁相关典故内容。

[释义]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

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

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语出]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正音] 绕;不能读作“rǎo”。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 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反义] 不堪入耳[用法] 用作褒义。

常跟“三日不绝”连用。

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宾语。

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

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

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用余音绕梁来造句1) 那一天,校长讲了些什么大家都忘了,但周晓婉铿锵有力的演讲,却在同学们的心底里余音绕梁、多日不绝。

2) 那种感动就好像是听了十多年的磁带机,突然听到cd机的声音一样,余音绕梁三日,让人欲罢不能。

3) 其通篇洋溢着机智、诙谐和幽默,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哲理”,让人开怀大笑之后又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4)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

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

龙源期刊网
余音绕梁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第08期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


成语解释:
歌声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

形容歌声美妙动人,余音不绝。

相关故事:
战国时,韩国有个姑娘叫韩娥,因家境贫寒,不得已背井离乡,一边流浪,一边卖唱。

一天,她来到一座小城,见天色已晚,到一家客栈去投宿。

客栈老板见她一贫如洗,把她赶出了店门。

韩娥悲从中来,不禁站在店门外唱了一首歌。

歌声刚起,就把店里店外的人都吸引过来。

不一会儿,周围的男女老幼都纷纷跑来听歌。

韩娥越唱越难过,再也无法停下来了。

韩娥唱得哀婉凄怆,如泣如诉。

人们听了,个个眼圈发红,鼻子酸酸的。

他们相对流泪,三天三夜不思茶饭。

老板见客人们不吃不喝,怕他们病倒在客栈里,影响了他的生意。

于是,他走到店门外,赔着笑脸,把韩娥请到客栈里,让她住下,并对她说:“姑娘,你爱住多久就住多久,店钱我分文不收,只要你唱支歌让大家听了快活就行了。

”韩娥只在客栈里住了一夜。

临离开那里时,她为那里的人唱了几支欢快的歌。

韩娥的歌声传到了森林,林间的小鸟纷纷飞来听歌;韩娥的歌声传到了云间,行云停在空中久久不愿离去。

;韩娥走后,过了三天,她那悦耳的歌声仍然在客栈的梁上萦绕,在当地的人们心中回荡。

余音绕梁之美——观评报告2019.07.30

余音绕梁之美——观评报告2019.07.30

余音绕梁之美——谈课堂结尾艺术史老师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云:“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

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这就是余音绕梁的典故,意思是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同样,一堂语文课,若有个好的开头,能够使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愿望,孰不知一堂课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导入语的巧妙设计,也取决于结尾的巧妙设计。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

恰到好处的结尾,会收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课虽已尽而意趣未了”,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心理铺垫。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艺术形式的探索。

本次暑期远程研修,我观看了三位老师的语文课,虽然结尾方式不同,但都有余音绕梁的美感。

王天龙老师执教《最后一课》,在分析了课文的情节和人物的形象,以及主人翁的情感之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总结道:“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们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表现法国人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王老师对主旨的归纳犹如画龙点睛,使课堂结构完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给本节课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收到了余味无穷的效果。

孙丽老师执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生朗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

古琴技法
演奏时,将琴臵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 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技法甚多,古时有 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仅几十种,例 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 托(即‚右手八法‛)、轮、拨、剌、 撮、锁、如一、滚、拂、双弹等,左手 的上、下、进复、退复、吟、猱、罨、 跪指、掏起、带起、爪起、撞、牵、全 扶、半扶、龊、间勾、转指、索铃等。
〃一般认为,单管箫出自羌中,四孔,竖吹。汉代也称 ‚羌笛‛,简称‚笛‛。后经京房加一孔,为五孔。汉 至唐代一直把横吹和竖吹的两种有侧孔边棱音气鸣乐器 统称为‚笛‛。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后汉马 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 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 寸,’此乃今之长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 非融所赋者。‛ 〃魏晋时期,竖吹的单管箫已有六孔,仍称‚笛‛。故 在此以前的竖笛和横笛常被后人相混淆,为了区别比两 者,乐家常称排箫为‚古箫‛。 〃宋〃朱熹《朱子语类〃乐》:‚今之箫管,乃是古之 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 〃直至宋元以后才逐渐把排箫、洞箫、横笛三者较明确 地区分开来。依制作材料来分,有竹质(紫竹箫)、陶 瓷(德化瓷箫)、玉(白玉箫)、金属(铁箫)、纸质 (纸箫)等。
琴的起源
琴的来源无从稽考,不过上古时期中华文明之初的各 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 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传说,但 无考古支持和证实,应为附会之说。甲骨文中有琴字, 不过它可能从像箜篌这种中东竖琴发展而来,而箜篌 最早出土样本是在新疆省且末县,可追溯到公元前 400年至前200年。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与琴相似的最 古实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筑和十弦琴。筑长度与现代琴 相仿,而十弦琴长度是现代琴的一半,琴体较厚,琴 面不平,无徽位。战国中期和西汉则有比现代琴短些 的七弦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弦琴面板呈曲线,琴 头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有一足,很像单足 的夔,有礼器的象征。

余音绕梁文言文 文言文余音绕粱的翻译

余音绕梁文言文 文言文余音绕粱的翻译

余音绕梁文言文文言文余音绕粱的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余音绕梁文言文余音绕梁文言文
请翻译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搞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
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我不要这个,这个根本没东西看,发这个的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1、余音绕梁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

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

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

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

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

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韩娥走进齐国雍门的地方,天已白了,饥饿和烦躁煎熬着她,遂向客店跑回去,准备工作借宿。

不料一踏入店门就被掌柜连怒骂拎推赶出来门外。

这时候,韩娥诚挚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苦痛和眼前难以承受的耻辱,把心中的***化作了一曲人间最伤感心酸的歌声。

歌声向雍门四面八方swzs,一时间山风停啸,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动地。

以致韩娥跑后,雍门男女老少仍然坠入恨海之中,昼无法喝,夜无法眠,天天如此。

于是百姓选派一青年并作代表,催马扬鞭甩开韩娥,恳求她回到雍门。

途中,百姓夹道相迎,盛情款待。

韩娥感受到百姓亲如家人的深情,化悲为晴,唱出了快乐的歌,歌声又立即传开千家万户。

于是大家愁云消退,高歌乐聚,把雍门变为了快乐的海洋2、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够领会这就是描写「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萧晔∶「圣子,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葬送知音,摔倒琴绝弦,终身不壮,故存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3、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唐代蓍名琴歌,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渭城朝雨?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余音绕梁是不是褒义词

余音绕梁是不是褒义词

余音绕梁是不是褒义词典故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反义词不堪入耳英文翻译A singers voice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leaves one a deep impression.成语资料成语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成语举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绕,不能读作“rǎo”。

成语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成语故事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

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

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余音绕梁是褒义词

余音绕梁是褒义词

余音绕梁是褒义词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余音绕梁这个词吧!余音绕梁词*褒义词释义绕:环绕。

余音绕梁:原来形容歌声优美,使人回味。

现亦形容激动人心的话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1“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荡气回肠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例如:梁实秋《听戏》。

2《新华成语辞典》: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难以忘记。

3灯谜:余音绕梁(打二字词语一)谜底:曲折典故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近义词余音袅袅近义词辨: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余音绕梁强调声音没有离开,形容声音给人难忘的印象;余音袅袅则强调声音细弱绵长,形容声音绵延不绝,非常柔美。

绕梁三日余音绕梁释义:"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姗o三日不绝。

"后遂以“绕梁三日“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反义词不堪入耳释义:堪:可,能;入耳:听。

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索然寡味释义: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造句听完你的古筝演奏,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啊。

他的歌声深深打动听众,真是余音绕梁啊!。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余音绕梁成语故事1“余音绕梁”绕:环绕。

这则成语是说歌声的余音环绕屋梁久久不绝。

形容歌声婉转美妙,永远留在人们的耳中。

这则成语出自《列子·汤问》:既去,余音绕梁,数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春秋时期,韩国有个民间女歌手非常善于唱歌,大家都叫她韩娥。

韩娥长得很漂亮,嗓音尤为动听,其歌声中饱含深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她的歌声欢快,人们便高兴;她的歌声悲伤,人们便落泪。

一次,韩娥来到齐都临淄,为了筹措盘缠,在都城的雍门卖唱。

她那优美的歌声引来了许多人,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听得很出神。

听完歌后,大家都慷慨解囊资助她。

韩娥用这些钱填饱了肚子,便离开了。

但听过她唱歌的人都觉得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消失,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

当天,韩娥住进一家旅馆,被人欺负得哭了。

她不停地哭泣,哭声如泣如诉,附近的男女老少闻之无不落下眼泪,三天吃不下饭。

大家把韩娥找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请她再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韩娥觉得盛情难却,便为大家引吭高歌。

大家听了,都跟着拍子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抛到了脑后。

后来,雍门的人经常唱起这几首歌,也越来越喜欢唱歌。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2【注音】yú yīn rào liáng , sān rì bù jué【典故】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列子·汤问》【释义】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结构】复句式【相近词】余音绕梁、余韵绕梁【同韵词】迫于眉睫、甘贫苦节、蟠根错节、人中豪杰、虎狼之穴、虎符龙节、遒文壮节、高风亮节、繁枝细节、箕山之节、......【年代】古代【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

·成语故事·余音绕梁

·成语故事·余音绕梁

成语故事余音绕梁
罗静
【期刊名称】《素质教育博览(低年级版)》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罗静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回到成语故事的语境中去学——苏教版五上《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 [J], 施萍一
2.用成语故事打开小学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以古代经典作品中的成语故事为讨论对象 [J], 李思
3.用成语故事打开小学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以古代经典作品中的成语故事为讨论对象 [J], 李思
4.大道至简余音绕梁——人教版“ 建构离子方程式概念的实验” 的变迁与发展[J], 赵旭东
5.曾侯乙编钟:余音绕梁两千余年 [J], 江上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余音绕梁是褒义词

有关余音绕梁是褒义词

有关余音绕梁是褒义词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有关余音绕梁是褒义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成语名字】余音绕梁【汉语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成语解释】余留的歌声环绕屋梁,盘旋不去。

语本《列子.汤问》。

后用“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好感人,余味不绝;或用来形容话语之意味深长。

【成语典故】《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成语出处】⑴清.贺裳《载酒园诗话.欧阳修》:“(欧公古诗)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谈,亦其得也。

所惜意随言尽,无复余音绕梁之意。

”⑵清.阮元《揅经室集.一集.卷五.标梁考》:“《列子》曰:『韩娥鬻歌,余音绕梁。

』惟其梁有空虚相架之处,故可云绕。

”⑶《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成语用法】语义说明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好感人,余味不绝。

使用类别用在“歌声优美”的表述上。

成语典故:余音绕梁

成语典故:余音绕梁

成语典故:余音绕梁
佚名
【期刊名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4(000)002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巧借成语典故再现古赵文化:成语典故在丛台公园改造规划中的运用
2.以孝文化成语典故为例谈挖掘成语典故与新农村建设
3.大道至简余音绕梁——人教版“建构离子方程式概念的实验”的变迁与发展
4.大道至简余音绕梁——人教版“ 建构离子方程式概念的实验” 的变迁与发展
5.曾侯乙编钟:余音绕梁两千余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音绕梁的来源

余音绕梁的来源

余音绕梁的来源余音绕梁的来源【成语来源】super good song余音绕梁[en]In 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战国) , there was a girl in the State of Qi called Han E (韩娥) who sang beautifully.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歌声撩人的少女,名曰韩娥。

Once when she was passing through the State of Qi she had to sing to earn money to buy food. 有一次韩娥路过齐国时,以唱歌卖艺来挣钱,以此为生。

When she left Qi the echoes of her songs clung to the beams of the houses there for three days before people realized that she had left.当她离开齐国时,她的歌声仍在房屋的.梁木间萦绕,直到三日之后,人们才意识到韩娥已经离开了。

This idiom is used to describe unforgettably beautifull singing. 这个成语就形容歌声的美丽与令人难忘。

【文化链接】英文中“余音绕梁”虽然没有特别传神的表达,但若想表达“歌曲很好听”可以用“super good song”,也就是“超级好听的歌”的意思。

其实“super+adj.”是一个十分常用的表达形式,比如“十分聪明的学生”就可以说“super clever student”,又比如“极其才华横溢的导演”就可以说“super brilliant director”。

其实,英语中表达“一首歌极其好听”还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很赞的表达方式,那就是“eye of the tiger”,直译就是“老虎的眼睛”,那为什么说“一首歌像老虎眼睛”就是“余音绕梁”了呢?老虎眼本身就体现了老虎的一大优秀特质(The name itself means a significance characteristic of a tiger.),同时有一首经典的个就做“eye of the tiger”(电影《洛奇》的插曲),所以这个词本身已经成了表达“好歌”的代名词了。

关于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关于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关于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成语解释: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

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

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

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

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1 一直觉得大话才是神作,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电影百年难得一出,第一次看完之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 天籁般甜美的嗓音,带着少女特有的磁性,充斥耳旁余音绕梁。

3 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4 他美妙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5 人们开始从座位上站起来、呼喊声、掌声,疾风一般将那位牧师的声音带上房橼…简单的一句‘希望’,掷地有声、余音绕梁。

6 多亏高士名师指教传授,创立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程腔。

7 奇火大锅,云蒸雾蔼,千般宠爱,在于一锅。

待筵席散尽,唯见文字锅里煮,沸沸扬扬,余音绕梁,不胜唏嘘!8 伴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余音绕梁婉转动听的歌声,还有深深的沉思。

9 你充满激情的演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余音绕梁
《列子》①
昔韩娥东②之③齐,匮④粮,过雍门⑤,鬻⑥歌假食⑦。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左右⑧以其人弗去⑨。

过逆旅⑩,逆旅主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⑪哀哭,十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⑫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⑬老幼喜跃汴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也。

——选自《列子·汤问》
①《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

该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而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②东:向东。

③之:到。

④匮:缺少。

⑤雍门:地名。

⑥鬻(yù)歌:卖唱。

⑦假食:换取食物。

⑧左右:指周围的人。

⑨弗去:没有离开。

⑩逆旅:旅店。

⑪曼声:拉长声音。

曼,长。

⑫遽(jù):急速。

⑬里:古代居住单位,相当于“村”或“镇”。

【揭示道理】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启示】
要想达到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的效果,就要平日艰苦练习。

【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昔韩娥东之
..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东:之:
匮:过:
鬻:假:
2.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绝:
3. 一里.老幼喜跃汴舞里:
二、翻译下列各句。

1.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
三日不绝。

2.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3.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也。

三、用“余音绕梁”造句。

余音绕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