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编)

合集下载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a.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b.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c.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d.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B 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b.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d.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e.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a..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b.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a.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b.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c.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a.“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b.(a)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战争开始.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b)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1.法美同盟(1)法援美的两个阶段:1775—1776暗地进行;1778年2月6日法美缔结同盟条约和商约以后,法国公开援美反英(2)法西密约,西加入的理由(两点)(3)法美同盟的意义:a.提高美军士气,打击英军力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b.双方缔结的同盟是站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表明了一个尚未完全独立的国家能够同一个老牌的强国平起平坐,实行独立自主,这就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法美同盟对美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固然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国际条约的历史上创立了强国与弱国平等缔结条约的犯例.2.俄国宣布武装中立1)俄国叶卡德琳娜没有接受美国乔治函请助战的要求在外交政策上的反映是:a.俄国力图提高它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当然嫉视英国殖民势力在美洲的进一步发展.b.法普奥是它在欧洲发展的阻力,俄国需要联合英国来对抗他们,因此,又不愿与英国结怨太深.(2)1780年,俄国借口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破坏中立国的贸易,引起许多国家公愤,先后联合荷兰,丹麦,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两西西里等国,宣布武装中立,宣布中立国家有以武力保护本国船只的权利,并确定了战时禁制品,封锁等概念.武装中立宣言成了国际法中海洋法的一个基础.武装中立是俄过的一个大转变.(3)俄国宣布武装中立,实质上在外交和军事两方面,都是有力地打击了英国,无形地支援了美法西.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巴黎和约(1)巴黎和约签定于1783年(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a.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潮对十三个殖民地人民起了思想发动的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是十三个殖民地人民发动武装斗争的借鉴.b.美国《独立宣言》是十三个殖民地以政治纲领宣布“主权在民”的原则,对组织和动员革命力量其了重大作用,因此《独立宣言》的发表坚定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斗志.c.欧洲各国人民和进步力量的支援,显示了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加强了独立战争的威力.d.在外交方面,美国大陆会议较好地利用了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挫败了英国殖民者的气焰,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3)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a.由于美国的独立,英国失去了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对不列颠帝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b.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支付了庞大的军费,国库濒于空虚,加速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的崩溃.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人民革命的力量,大大鼓舞了法国人民反封建的斗志,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与法国革命的胜利(1)两个反对法国革命的集团:一个是英普两国.一个是波旁王朝的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以及与法国王后有家族关系的奥地利.(2)1792年2月7日普奥缔结反法同盟,瓦米尔战役为战争的转折点.(3)1793年第一次反法同盟由英国首相庇特策动—1794年开始瓦解第一次反法同盟—1794年7月27日,热月九日政变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2.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1)1793年三国第二次瓜分波兰,其中俄普是主角(2)瓜分的结果:俄国得到乌克兰与立陶宛的一部分,包括基辅,沃伦,和维林等地.普鲁士的到但泽,托伦与波兹南.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1.法国热月逆流时期及督政府时期的国际关系:(1)法奥签定《坎波—佛米尔和约》,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完全解体.2.第二次反法联盟:1799年三月,第二次反法联盟缔结—1799年十一月,雾月十八日政变—1801年2月9日,法奥缔结《吕内维尔和约》,奥地利被迫退出联盟,意味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崩溃.3.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1795年俄国女皇背着普与奥缔结了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密约;结果是:a.普得到华沙b.俄过得到立陶宛,库尔良吉亚,以及直到涅曼河,布格河为止的地区.c.奥地利取得卢布林,克拉科夫以及它所属的两州.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1.亚眠和约:英法于1802年3月17日签订—1803年,英法关系公开破裂,和约成为废纸—1804年,在英俄策动下,出现第三次反法联盟—1805年12月2日,奥斯特利茨战役,迫使奥皇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标志着第三次反法联盟的失败2.莱茵联盟的建立:(1)莱茵联盟是德意志西部和南部十六个小邦以和法国缔结攻守同盟为基础,于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保护下组成的联合.(2)它建立的意义:拿破仑有保护者的身份,成为这个联盟的领导者,加强了法国对德意志诸小邦的政治统治;联盟各国修筑战略道路,承担补充兵员的义务,是分担了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的重荷;联盟各国为法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为法国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销售市场与工业原料的供应条件.3.提尔西特和约:(1)1806年,由英国策动的与俄瑞典组织第四次反法联盟—1807年7月7日,法俄《提尔西特和约》签字,标志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崩溃,也是拿破仑登峰造极的时代.(2)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在涅曼河上会晤时,双方所做的承诺,给欧洲国际关系留下纷争的因子:a.和约过分压抑了一些反法联盟的国家,激起这些国家的反感;b.俄普加入大陆封锁体系,招致国内的不满;c.法国把波美拉尼亚归还瑞典,借此操纵瑞典的政治;d.拿破仑将土耳其属地摩尔达维亚,瓦拉儿允许俄国占领,隐藏着俄土日后的新争端.总之,由于和约存在着这种引起许多纷争的因素,不仅和约不能持久,法俄结盟也是不巩固的.4.大陆封锁政策1)是拿破仑在对英斗争中,企图摧毁英国势力所采取的一个政策.(2)a.1805年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封锁不列颠的岛屿,对英国的贸易与联系都被禁止了.b.针对于此,1807年1月和10月,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禁止中立国家与敌视英国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并迫使中立国家的船只驶进英国港口,以便检查货物发往地和交纳关税c.拿破仑又于1807年11月—12月间,签署了《米兰敕令》,把所有受英国支配的船只,都与英国的船只同等看待,都要拿捕;而且封锁扩展到所有在英国出产的货物,不问这些货物所有者是谁.d.1810年10月18日的《枫丹白露敕令》,完成了大陆封锁政策的立法措施.(3)政策的执行,是俄法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4)1809年,第五次反法联盟—1809年7月,瓦格拉姆决战,奥地利失败,至此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联盟.5.1812—1814英美战争:起因a.由于英国拿捕美国船只与海员,认为美国商船与欧陆国家进行交易,不利于英国对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反封锁.b.由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扩张与掠夺性,美国要强夺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6.拿破仑帝国的崩溃:(1)1812年6月24日,入侵俄国—1813年2月28日,第六次反法联盟建立—1813年10月中旬,来比锡战役,法败—1814年拿破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他逃出厄尔巴,重握政权—1815年,英俄普奥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2)第七次反法联盟的结果:法国丧失了欧洲大陆第一号强国的地位,英国进一步扩大了它的海权强国优势,俄普奥在国际关系中,都上升为支配国际政治的重要国家.7.两次巴黎和约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第一节维也纳会议会议的召开:A.时间(1814年九月-1815年六月)B.参加者:俄英普奥,其中尤以梅特涅和亚历山大是最为反动的主谋者.B.会议的实质:名义上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所破坏的和平,重建欧洲的政治均势,实际上是战胜国之间重新划分四强在欧洲和殖民地的领土,复辟旧王朝,镇压民主运动,扑灭革命火焰,扼杀民族斗争,而不顾及各民族的民族独立愿望和民族地域界限.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1.神圣同盟的组成与四国同盟条约:A.神圣同盟的组成:沙皇亚历三大一世要求欧地利皇帝佛朗茨一世,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威廉三世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共同发表宣言,并邀请各国参加.宣言有序言和正文三条.序言指出,三国君主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正文第一条表示三国君主无论何时都要互相援助,以维护宗教,和平与正义;第二条敦促他们的人们实行基督教原则;第三条要求公开承认这些神圣原则的各国参加神圣同盟.宣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B.四国同盟的缔结是为了进一步采取措施对付法国,根据英国的建议,成立了四国同盟.规定:a.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b.任何一方遭到法国攻击,缔约国各出兵六万人加以援助;c.缔约国定期举行会议,以维护欧洲和平.所谓“维持欧洲和平”即保持维也纳会议所建立的欧洲均势,而“定期举行会议”则为以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欧洲协调”奠定了基础.梅特涅就是利用这两者来保持欧洲的均势,这是他一生中运用均势外交最顺利,最得意的时候.2.亚琛会议:1815年,会议主要是解决法国赔款和同盟国签订了《亚琛条约》,并签订五国议定书,承认“法国由于合法君主和宪政权力的恢复而与其他的国家联袂并.”3.特洛波-莱巴赫会议:A.背景:19世纪20年代,新的革命浪潮和民族独立运动在欧洲重新高涨.B.为了扼杀革命运动,梅特涅根据四国同盟的规定,于1820年10月和俄奥普三国签署《特洛波议定书》,其中规定:a.凡因革命而更替政府的国家一概被排斥于“欧洲协调之外”;b.如改变现状而危及“欧洲协调”的其它成员国时,缔约国负有责任使破坏现状的国家回到“欧洲协调”的怀抱,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B.莱巴赫会议召开于1821年4.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中旬在维罗纳召开,策谋反革命武装干涉西班牙.维罗纳会议时亚?会议之后的第三次国际会议,也是“梅特涅体系”所由体现的定期举行会议的最后一次会议.5.三十年代神圣同盟的活动:A.1830年7月27日,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波旁复辟王朝,查理十世逃往英国,予正统主义原则和神圣同盟系以致命打击.当时,梅特涅正同俄国副首相涅赛尔罗德在卡尔斯巴德.为了对付革命,他们两人于8月进行了磋商,把内容记录在一张小纸条上-故称“卡尔斯巴德小纸条”B.1830年8月25日比利时开始反抗荷兰起义,并于11月10日宣布起义..荷兰吁请大国维护维也纳会议德解决方案,东方三个君主国本想干涉.可是,俄国摄于波兰起义,奥普摄于德意志各邦和意大利起义,均自顾不暇,而英法又支持比利时的独立.C.1830年10月起义打击俄国占领军.1831年被镇压了下去.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沙俄,并使神圣同盟无法干涉法国和比利时的革命.D.尽管四国同盟曾支持奥地利镇压了那不勒斯和庇蒙特的革命,但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运动并为停止.法国七月革命的捷报又激起勒莫德纳和帕尔马人民1831年2月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宗室德统治.但由于梅特涅德武装干涉,失败了.E.1831年底,教皇领德人民又起来反对新教皇格雷戈里十六的暴政.次年一月和三月奥地利和法国相继出兵武装干涉,起义终于被镇压了.F.1830年九月,梅特涅伙同普鲁士镇压了不伦瑞克,萨克森,与黑森-卡塞尔几个德意志邦国.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1.(1)拉美各国的独立运动:A.1791年,杜桑.芦维杜尔领导海地人民起义,起义于1801年宣布独立,1804正式成为独立国家.B.墨西哥于1821年2月24日宣布,1823年7月1日中美联省共和国正式成立,以后又分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五个共和国.C.玻利瓦尔领导的起义,最终成立了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1822年,委内瑞拉,新格拉纳达和厄瓜多尔联合起来,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至此,南美北部和安第斯山一带地区就全部解放拉.D.1816年,何塞.圣马丁领导了拉普拉塔的独立运动.从1814年起,他就是阿根廷革命军的统帅.为了确保阿根廷的独立成果,他认为必须读取秘鲁,而解放秘鲁又必须先解放智利,然后再由海路北上进攻秘鲁:a.1817年,他率领五千二百人越过险峻的安第斯山,于同年宣布智利独立;b.1821年,秘鲁宣布独立;c.1825年,玻利瓦尔共和国成立.至此,西属美洲殖民地全部解放;d.1889年,巴西推翻君主专制,废除黑人奴隶制,建立巴西联邦共和国.(2)意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20年代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经过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终于摆脱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拉美各国的独立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不彻底的,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一切障碍,开辟广阔前景.门罗宣言:1.内容:A.今后任何欧洲列强不得把美洲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作为将来殖民的对象;B.欧洲的政治制度与美洲的政治制度本质上不同,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任何企图都将危及到美国的和平与安全;美国不干涉任何欧洲列强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将来也不干涉;C.对于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且已经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的任何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和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2.评价:A.当时在防止拉美新独立的国家遭受欧洲反动的神圣同盟国家宰割的威胁,以及阻止英国在拉美扩充政治经济实力,建立殖民地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B.对美国来说,门罗主义在运用时就日益演变为侵略性,并充当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了.东方问题1.东方问题:东方问题肇始于18世纪末,逐渐成为整个19世纪欧洲外交的一个主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东方问题”这个政治术语是1822年10月在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腊问题时才使用的.恩格斯认为,所谓“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并指出奥斯曼帝国是由“三个完全不同部分组成:非洲的藩属王国(埃及和突尼斯),亚洲土耳其和欧洲土耳其.”巴尔干半岛(欧洲土耳其)是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是东方问题的核心.2.希腊起义发生在1821年—1827年,它暴露俄奥英法之间的重重矛盾,又使神圣同盟趋于瓦解.3.俄土战争与亚得里亚那堡和约:1828年俄对土宣战,1829年在占领亚得里亚那堡,进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尼古拉一世害怕引起国际干涉,决定和谈并签订了《亚得里亚那堡和约》4.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年11月—1833年《屈塔希亚条约》5.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1833年《屈塔希亚条约》后,俄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方面的安吉阿尔-斯凯莱西宫缔结了互相防守同盟条约,规定两国承担义务就有关双方安全的一切问题进行协商,如遇第三国侵犯,彼此提供同样的军事援助.沙皇根据苏丹的请求有义务提供路海军援助,条约有效期为8年.还附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土耳其可以不给俄国提供同样的均势援助,而代之以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不许任何外国军舰通过,俄国军舰可以自由出入博斯普鲁斯海峡.6.第二次土埃战争:原因是1838年英法强迫土耳其缔结了外国产品进口值百抽三的商约.但是法国产品无法同英国对抗.为了达到以法制英的目的,穆罕默德.阿里拒绝在埃及执行这项条款.英埃关系紧张起来.英国一方面企图削弱法国在埃及的势力,一方面又想阻止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1840年延期有效,俄土继续结盟.因此,英国巧妙地利用土埃矛盾,怂恿土耳其苏丹复仇,向埃及挑衅.而穆罕有默德.阿里也要求对埃及世袭权.1839年土耳其苏丹派兵度过幼发拉底河进攻叙利亚,第二次土埃战争爆发.7.伦敦协定和海峡公约:1.1840年以英俄奥普为一方,以土耳其为一方缔结了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苏丹,对付埃及帕夏的《伦敦协定》.条约规定,列强同意保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和独立;一旦帕夏进攻土耳其,如苏丹提出要求,则列强保护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搭尼尔海峡以及君士坦丁堡.条约所附有的单独议定书还规定,这种措施“完全不违反奥斯曼帝国永远禁止外国军舰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古老规则”,埃及帕夏承认土耳其苏丹的最高统治权.《伦敦条约》是帕麦斯顿同东方三个君主国背着法国秘密谈判和签订的.2.在解决黑海海峡问题上英需要联合法国以反对沙俄.1841年英俄奥普法与土耳其又在伦敦签订了《海峡公约》.公约规定,土耳其在平时禁止一切外国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从此俄土订立的《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归于无效,俄国丧失了自己军舰通过黑海两海峡的权力.质言之,黑海两海峡已处于欧洲列强集体监督之下,而由俄土双边协定扩大为多变协定了.第四章1848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1.1848-1849年欧洲革命A.原因:是欧洲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的任务在各国国内是继续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在国际上则要摧毁反动的“1815年维也纳体系”B.过程:a.意大利西西里首先爆发起义,成为欧洲革命的信号.b.法国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彪炳史册的六月起义,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争.这是为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六月起义的失败不仅是法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欧洲革命的转折点,从此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或妥协或勾结,各国反动派弹冠相庆,气焰更加嚣张了.c.德意志革命受法国二月革命影响,全境掀起革命狂澜,梅特涅逃奔荷兰.d.紧接着维也纳起义,匈牙利布达佩斯也爆发了起义.C.欧洲革命失败的原因: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列宁指出,当时“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性已在消亡(在欧洲)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尚未成熟”.2.神圣同盟的瓦解:时间在欧洲革命之后.3.沙皇俄国是欧洲宪兵:1830—1850年沙俄充当欧洲宪兵.1830年残酷镇压波兰起义;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沙俄在波兰囤集了42万大军,以防波兰人民起义;1849年俄军又帮助欧地利对匈牙利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沙俄的武装干涉决定了欧洲革命的失败.列宁也指出:沙皇政府是整个文明世界的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1.沙皇俄国扩张野心:欧洲革命失败后,东方问题又出现了.尼古拉一世企图利用对外战争来巩固封建农奴制度.他觊觎的目标就是奥斯曼帝国.然而他暴露出来的企图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野心,不仅为英国所反对,而且为法国和奥地利所不容.2.圣地保护权问题:法皇拿破仑三世和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圣地”的保护权问题上发生了冲突.所谓圣地保护权问题是指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教堂内所享有一切豁免和特权.世纪上圣地问题对于俄法双方均不重要,但却成了欧洲列强争霸中近东的借口.资产阶级史学家总以为圣地问题是克里米亚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实质上克里米亚战争最主要原因乃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的争霸,尤其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控制权的斗争.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5):A.克里米亚战争最后便形成了以俄国为一方和以英法土撒丁为另一方之间的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与尼古拉一世的主观愿望相反,克里米亚战争不但没有达到瓜分土耳其,争霸黑海两海峡,对内挽救农奴制危机的目的,反而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俄国农奴制度的崩溃.B.影响:a.引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b.在国外,沙俄的欧洲宪兵的作用削弱,国际地位开始衰落,它的侵略矛头转向高加索和亚洲;c.英法对欧洲的影响则增强了.法国对1814年的耻辱已经报仇雪恨,并同英一起在土耳其树立了优势,欧洲宪兵的角色部分落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肩上.英国在19世纪50-60年代垄断了世界工业和海上霸权.沙俄的衰落,黑海的中立化和土耳其的依附地位—所以这些都有利于英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侵略扩张.d.至于土耳其,简直不像一个战胜国,它的领土被盟军占领,疲惫不堪,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瓦解的过程.4.巴黎和约:于1856年开幕,会议上通过了英法俄普土奥和撒丁所签署的《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附于《巴黎和约》:a.禁止私夺船只;b.中立国有权和交战国自由贸易,中立国船只上的敌方货物,除违禁品外,不受侵犯;c.敌国船只载运的中立国货物,除违禁品外,不得捕获;d.封锁必须是有效的,即只有在被封锁的港口实际被海军所封闭的情况下才承认封锁.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1.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A.背景:a.北部工商业。

美苏(俄)关系

美苏(俄)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史美苏(俄)关系第一节战后初期,美国对苏“冷战”(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一.背景(一)总体形势随着法西斯力量的崩溃,战时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和表面化。

德国投降之后,美苏关系日益恶化。

美国已无意同苏联继续进行合作,并竭力阻止苏联在东欧和中欧扩大影响。

杜鲁门坚决反共,他认为苏联是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和对抗。

(二)苏联成为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大国1.苏联成为政治大国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2.苏联维持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3.苏联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4.苏联坚持意识形态斗争,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反帝、维护和平的旗帜(三)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战后初期,苏联根据变化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提出了两大阵营、两大体系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并以此为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战后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保证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发展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阵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实行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

从整体而言,战后初期的苏联执行了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政策是苏联外交的主导方面。

苏联在联合国的活动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并符合国际进步力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要求。

1.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2.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3.苏联为裁军开展了广泛的斗争4.按民主原则解决战后遗留问题5.承认中国革命的胜利(四)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是罗斯福在二战期间设计和确立的。

该计划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建立联合国组织,二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及1947年10月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企图通过这些国际性组织,实现美国领导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安排] 6学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式、观看冷战视频。

[教学重点] 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终结原因。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格局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国际格局的定义和类型,了解战后的国际局势,理解美苏两大阵营间的矛盾与争斗,掌握导致冷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和原因,深化对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认识。

第一节国际格局的定义及类型一、国际格局的定义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按照国际法,各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但由于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差距,又使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平等。

一些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总是处于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总是享有更多的决定权,被称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角或中心力量。

一般而言,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首先,具有强大的实力,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等。

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军事实力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手段;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

一个国家在外交上不能独立自主,而是依附于大国或屈从于大国的压力,没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地位,是不可能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

最后,具有制衡作用,影响全局。

实力强大的行为主体在世界政治中举足轻重,但有时一些行为主体的实力并不强大,却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一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影响力。

正确的外交政策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有时能够弥补实力的不足。

国际格局既是相对稳定,又是变化发展的。

影响和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政治的基础是经济,国际格局是由世界经济关系决定的。

(word完整版)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

(word完整版)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当前位置:返回首页〉校内精品课 > 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3学时)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3学时)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思考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第一节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3学时)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第二节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3学时)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思考题: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一节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3学时)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第二节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3学时)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思考题: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第一节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第二节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3学时)1、美苏戴维营会谈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3、第二次柏林危机4、古巴导弹危机思考题: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rtf2011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rtf2011

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刘德斌书)冷战爆发的原因三个分析层次:一、国际因素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

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3、“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二、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试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斯大林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考虑但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

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苏联的对外政策目标:巩固胜利成果,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美国的国家利益: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

3、遏制苏联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填补真空,尽力扩大势力范围,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遏制苏联。

三、个人因素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战后初美苏关系大事记1946年2月9日,斯大林选民演说;1946年2月22日,凯南的长电报、遏制理论;1946年3月5日,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9月,苏联的诺维科夫报告;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1947年7月-8月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8年美苏“柏林危机”;1949年北约成立;。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冷战的结束及其原因一、冷战的结束冷战并不是突然结束的。

冷战的结束有一个过程。

苏联解体是冷战结束的最主要标志。

苏联解体,退出冷战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苏联放弃了原来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就造成冷战在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感方面对抗的消失。

2、苏联解体表明苏联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力量中心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了。

这就造成冷战的主要对手——美苏两国利益冲突的消失。

3、苏联放弃了原来的对外政策,在冷战的主要战场欧洲放弃了自己的阵地,使得冷战的主要特征——欧洲的均势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表明冷战的主要特征已不复存在。

冷战结束至少有四个重要的标志:1、东欧剧变2、德国统一3、华约瓦解4、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渐进的变化——以波兰为代表。

(2)主动的变化——以匈牙利为代表。

(3)突发性的变化——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

(4)疯狂性的变化——以罗马尼亚为代表。

东欧剧变的原因:(1)由苏联的绝对控制所引发的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变动。

(2)戈尔巴乔夫的自由选择原则对东欧剧变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

(3)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与介入。

德国统一:东德的政治剧变是德国统一的必要条件。

1989年11月9日两德边界开放被看作是德国统一的序幕。

德国分裂了几十年,但统一的过程历时还不到一年,具体时间是1989年11月9日——1990年10月3日。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德国统一的准备阶段(1989年11月9日——1990年3月18日)1989年11月13日,莫德罗提出了成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建议。

1989年11月28日,西德的总理科尔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提出要建立联邦国家。

其中第5点指出,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政府”,这是发展两个德国间的邦联结构并最终建成德意志联邦的“绝对必要的前提”。

第二阶段:两德的经济、货币统一阶段(1990年3月18日——7月1日)1990年4月12日,民主德国大联合政府成立,东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当选为总理。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安排] 6学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式、观看冷战视频。

[教学重点] 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终结原因。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格局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国际格局的定义和类型,了解战后的国际局势,理解美苏两大阵营间的矛盾与争斗,掌握导致冷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和原因,深化对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认识。

第一节国际格局的定义及类型一、国际格局的定义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按照国际法,各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但由于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差距,又使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平等。

一些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总是处于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总是享有更多的决定权,被称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角或中心力量。

一般而言,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首先,具有强大的实力,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等。

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军事实力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手段;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

一个国家在外交上不能独立自主,而是依附于大国或屈从于大国的压力,没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地位,是不可能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

最后,具有制衡作用,影响全局。

实力强大的行为主体在世界政治中举足轻重,但有时一些行为主体的实力并不强大,却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一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影响力。

正确的外交政策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有时能够弥补实力的不足。

国际格局既是相对稳定,又是变化发展的。

影响和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政治的基础是经济,国际格局是由世界经济关系决定的。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大国际关系史考研-《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辅导班-《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方连庆,北大版)两本书第一编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1945—1949)第一章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一.美苏在东欧问题上的不同二.西方与苏联的裂痕三.德国赔款问题与德国问题的产生:柏林事件的发生第二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一.美国的独一无二地位二.西欧战后的羸弱三.马歇尔计划的产生四.北约的产生与西欧联合的初步浮现第三章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一.苏联的大国实力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三.情报局事件与苏南关系的破产四.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第四章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第五章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二.新中国成立对亚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三.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第二编五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50—1959)第六章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一.敌视中国政策的体现二.美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战争三.美台防御条约四.多米诺骨牌理论第七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一.舒曼计划与煤钢共同体二.罗马条约与共同体的成立三.联合的欧洲与法德和解四.联合欧洲的意义第八章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一.斯大林死后的苏联变化二.赫鲁晓夫推动对美缓和三.三和路线的提出第九章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万隆会议与亚非民族革命第三编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60—1969)第十章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成因与国际政治机理第十一章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实力增强后的欧日更加自主,仍依附于美国第十二章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成因二.波匈事件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四.勃列日涅夫主义第十三章第三世界的兴起第四编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70—1979)第十四章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一,美苏缓和的成因二、美苏缓和的意义和影响三、美苏缓和中的持续斗争第十五章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第十六章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第十七章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和解与建交高潮第五编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第十八章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一.卡特主义与里根主义二.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三.多极化的发展与美国冷战结束后的外交第十九章第三世界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几个国家集团第二十章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一.中苏关系正常化二.中日关系的发展新祥旭提供三.中美关系的波折四.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五.中俄关系的推进冷战后的国际关系(1990—2000)第二十一章转换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与美国的独大第二十二章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中东和非洲的动乱,拉美的失去的十年第二十三章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大外交》第十四讲苏德协议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条约的影响与评价第十五讲美国重回战场美国为什么参与二战第十六讲三种和平途径二战后的欧洲如何实现和平第十七讲冷战开始:冷战为什么会发生第十八讲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对其评价第十九讲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第二十讲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斐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对三位历史人物的介绍与评价第二十一讲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次中东战争与美苏关系第二十二讲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苏联控制的减弱第二十三章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两次危机大的背景与解决第二十四章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第二十五章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第二十六章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第二十七章越南:解脱,尼克松第二十八章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第二十九章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第三十章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第三十一章关于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新祥旭提供在此段时间的学习中,任务较重;需要不断记忆长时间的国际关系相关事实;并作出相关评价。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
• 《四国条约》对日本有着双重影响:日本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到惋惜。但《四国条约》让日 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五国公约
• 《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 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 利。
提出原因: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 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 国于1924年制定了该德国赔款支付计划。 目的: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 主要内容是: 一、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 8亿金马克(折合1.9 亿美元) 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 1925) 10 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 ( 1928 ~1929 )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 二、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 亿金马克铁路 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 三、在赔款问题上以后如发生纠纷,一律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任何一国不能单独对德国实行制裁; 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美国摩根公司答应向德国提供道威斯计划所需的贷款。 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
• 签约规定了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美、英两国各为52.5万吨,日本31.5万 吨,法、意各为17.5万吨。
• 通常称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
•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 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第一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美国,苏联,西欧日本,第三世界。

纽伦堡审判:战争罪(乙级战犯),破坏和平罪(甲级战犯),违反人道罪(丙级战犯)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24名战犯不足: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宽容了德国金融寡头和法西斯宣传机构。

东京审判五国合约“四,三,二公式”:1945年苏、美、英三国波茨坦会议,对意大利合约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准备;对罗、保、匈合约由苏美英准备;对芬兰合约由苏英两国准备。

1947年2月在巴黎签署五国合约。

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约,政治条约,军事条约,赔偿条约。

五国合约是战后初期展示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也是大国力量对比与利益交换的现实反映。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雅尔塔会议曾决议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并邀请法国参加管制委员会。

1948年4月,西方占领区三区合一,形成了苏联的“东占区”与西方三国的“西占区”的对峙。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改造(2007年简答)具体措施:整肃战犯;制定新宪法;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拆迁赔偿。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008年论述)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建立联合国;一套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大西洋宪章》或《联合国家宣言》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宣言:“美、英两国不谋求领土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在彻底消灭法西斯后,保障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公海航行自由……”乔治凯南的遏制思想1946年的《八千字电报》和1947年的《苏联行为的根源》:苏联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其行动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依据;苏联的政策目标是提供本国实力,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图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美国应把苏联当成对手而不是朋友;美国应竭尽遏制苏联势力扩大,并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为美国战后对苏战略产生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1、戈尔巴乔夫上台,对内推行改革, 对外推行外交政策新思维。 2、1987年,苏美签署“中程导弹协议” 3、1987年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4、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5、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 关系正常化
三、发展中国家的斗争 1、南北对话未能取得进展,发展中国家开展
作条约”
--1978年12月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 --1979年2月支持越南挑起中越边境武
装冲突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三、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继续深入发展
1、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联 合国发生根本性变化。
2、亚洲,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取得 胜利。
3、非洲,南部非洲获得独立。
战后国际关系史序论
——发展阶段与重大事件
一、 国际关系史分期方法与 阶段划分
1、关于分期的方法论 --关于分期的基本依据与标准 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基本矛盾) 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 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阶段划分的标志 --关于分期的意义 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的本质 有助于揭示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规律
三、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概况
与原因
2、中国革命 的胜利
3、印巴分治

--巴基斯坦独立(1947、8、14)

--印度独立(1947、8、15)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建国(1948、5、14)
5、朝鲜战争(50、6、25-53、7、27)
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1、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1958、1) 2、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66、3) 3、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60年代)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1、中苏分裂(60年代) 2、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8) 四 、美苏关系 既勾结又争夺 1、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 2、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 3、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 4、古巴导弹危机(1962、10)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一、朝鲜战争1、朝鲜分裂2、朝鲜战争爆发3、中国抗美援朝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5、朝鲜战争的影响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

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以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

但它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

表现为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朝鲜的分裂朝鲜的分裂不仅是朝鲜战争的背景,而且是朝鲜战争的直接导因。

1948年9月,朝鲜正式分裂,美苏各支持一方,朝鲜南北方的对峙局面也正式形成。

2、朝鲜战争的爆发朝鲜南、北方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就爆发。

关于朝鲜战争的内幕,国内外有多种说法。

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估计相反,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是十分强烈和迅速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事的进展可谓大起大落。

3、中国抗美援朝在是否出兵入朝参战问题上,中国方面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在朝鲜战争中主要有三个大国介入,中美是作战的双方,苏联是支持中朝一方的。

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它始终努力避免直接卷入同美国的冲突。

苏联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表现得十分谨慎。

美国方面也很谨慎,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直接冲突。

自1951年春,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各种机会来同苏联对话,以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

5、朝鲜战争的影响朝鲜战争在本质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有明显的冷战和大国斗争的色彩。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国对形势误判的结果。

刚刚经过内战的新中国打败了战后头号强国美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加强了苏联、中国和朝鲜的政治、军事同盟,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格局。

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些利己主义的行为,也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种子。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一讲冷战什么是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

1、各国对冷战的观点2、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确定冷战开始的三个原则:(1)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2)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3)冷战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均势。

3、冷战的分期4、冷战的起源有关各方的观点——美国方面:(1)传统派↗保守派↘自由主义派(2)修正主义派↗激进派↘温和派(3)后修正主义派苏联方面:中国方面: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冷战时期最主要的大国关系就是美苏关系。

美苏在冷战时期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与争夺。

•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争夺第三世界•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一、美苏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1、五国和约问题•意大利殖民地问题•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问题•对罗、保政府得外交承认问题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德国的赔偿问题•英美占领区合并•西方战区的货币改革•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二、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日内瓦首脑会晤•戴维营会谈•U-2飞机事件•维也纳首脑会晤•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2、苏联的“缓和战略”3、卡特主义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美苏首脑会晤——美苏关于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谈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中欧裁军会议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新遏制政策”“星球大战计划”“里根主义”“超越遏制”战略。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一、两极体系瓦解与世界的多极化进程(一)两极体系两极体系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1)1945年雅尔塔会议划分势力范围;(2)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3)1955年北约和华约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二)、世界的多极化进程1、冷战时期的多极化倾向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多极化倾向,但远未构成对两极体制的挑战。

因为:⏹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受到了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

⏹在当时,也还没有别的国家或集团向美苏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形成一极。

⏹2、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且与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倾向不同,主要表现在:⏹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六、七十年代以后多极化倾向的继续与发展;⏹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在两极体制解体后发展起来的,不再受两极体制的制约;⏹对于各行为主体来说,冷战后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不像冷战时期更多地考虑的是集团的利益。

在两极格局终结之后,美、俄、欧、日和中等五大力量,投入了一场以争夺构筑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为特征的竞争之中。

具体表现为:⏹美国一直想构筑单极世界。

⏹欧共体要把欧洲恢复成昔日“世界的中心”。

⏹日本要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俄罗斯要“重建大国地位”。

⏹中国要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到1996-97年间,多极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这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几个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从而构筑了一个新的大国关系框架。

这些战略三角主要有:⏹美欧俄军事政治三角⏹美日中军事政治三角⏹俄中美准军事政治三角⏹欧亚美经济政治三角此外,各主要大国间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使得多极化出现了很大的倒退的话,2001年的“9·11事件”则使得多极化进程更加弱化。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多极化进程有了明显的发展。

3、关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不同理论及对多极化问题的争论⏹“单极格局论”⏹“单—多极格局论”、“复合格局论”、“一超多强论”⏹“多极格局论”⏹“过渡时期论”现阶段美国单极世界的趋势明显和多极化的进程之间并不矛盾。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体系格局I. 1945-1949:从二战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形成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三次会议和签署的文件形成了雅尔塔体制。

1、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讨论了三国配合作战、全面打垮法西斯国家和战后安排问题。

2、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的雅尔塔举行的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巨头会议,对处理战后重大问题,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都作出了重要决策(会议一是讨论了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的计划,商定了共同作战部署,并确定德国受降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共同占领;二是讨论了对波兰的边界划分原则,波兰新政府的产生、联合国机构组成等具体问题;三是美苏做成牺牲中国主权的秘密交易)。

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

(此乃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最重要环节)3、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至8月2日,在柏林波茨坦召开了战时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确定了对德管制的政治经济原则,决定解除德国的全部武装,彻底摧毁纳粹主义,重建德国的民主制度。

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重新划定波兰边界。

此外,还讨论了对战败国意大利和追随德国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芬兰的政策问题。

会议最后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协定书》。

此次会议基本确定了欧洲的新格局。

雅尔塔体制的影响和意义:1、第一次由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这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发展和进步。

但是它将欧洲一分为二,德国分成两个国家,亚洲的朝鲜变为北、南两个国家,形成了东西方对抗的初步形态。

两个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也直接影响了战后国际形势发展,造成两国四十多年的对立和对抗;2、采取军事占领方式来划分势力范围,使许多小国和弱国的主权和利益受到了直接侵占和损害;3、其积极方面是对德国法西斯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参与势力铲除较为彻底,保证了欧亚更好的和平发展条件;4、其建立过程中成立了联合国,在维护战后国际正常秩序和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一讲冷战什么是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

1、各国对冷战的观点2、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确定冷战开始的三个原则:(1)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2)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3)冷战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均势。

3、冷战的分期4、冷战的起源有关各方的观点——美国方面:(1)传统派↗保守派↘自由主义派(2)修正主义派↗激进派↘温和派(3)后修正主义派苏联方面:中国方面: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冷战时期最主要的大国关系就是美苏关系。

美苏在冷战时期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与争夺。

•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争夺第三世界•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一、美苏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1、五国和约问题•意大利殖民地问题•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问题•对罗、保政府得外交承认问题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德国的赔偿问题•英美占领区合并•西方战区的货币改革•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二、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日内瓦首脑会晤•戴维营会谈•U-2飞机事件•维也纳首脑会晤•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2、苏联的“缓和战略”3、卡特主义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美苏首脑会晤——美苏关于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谈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中欧裁军会议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新遏制政策”“星球大战计划”“里根主义”“超越遏制”战略。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一书出版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一书出版

作者: 左哲
出版物刊名: 国际政治研究
页码: 52-52页
主题词: 国际关系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战后国际关系;新变化和新特点;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格局;历史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对照表;地名译名
摘要: <正> 我院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的《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于1999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上、下册,共96万字。

该书既是一部学习和研究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教材,也是一部专著。

该书旨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分析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力求准确、科学地揭示这一时期的风云变幻、扣人心弦的历史进程。

该书在体例上主要按编年系统撰写,共分6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第一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美国,苏联,西欧日本,第三世界。

纽伦堡审判:战争罪(乙级战犯),破坏和平罪(甲级战犯),违反人道罪(丙级战犯)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24名战犯不足: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宽容了德国金融寡头和法西斯宣传机构。

东京审判五国合约“四,三,二公式”:1945年苏、美、英三国波茨坦会议,对意大利合约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准备;对罗、保、匈合约由苏美英准备;对芬兰合约由苏英两国准备。

1947年2月在巴黎签署五国合约。

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约,政治条约,军事条约,赔偿条约。

五国合约是战后初期展示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也是大国力量对比与利益交换的现实反映。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雅尔塔会议曾决议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并邀请法国参加管制委员会。

1948年4月,西方占领区三区合一,形成了苏联的“东占区”与西方三国的“西占区”的对峙。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改造(2007年简答)具体措施:整肃战犯;制定新宪法;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拆迁赔偿。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008年论述)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建立联合国;一套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大西洋宪章》或《联合国家宣言》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宣言:“美、英两国不谋求领土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在彻底消灭法西斯后,保障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公海航行自由……”乔治凯南的遏制思想1946年的《八千字电报》和1947年的《苏联行为的根源》:苏联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其行动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依据;苏联的政策目标是提供本国实力,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图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美国应把苏联当成对手而不是朋友;美国应竭尽遏制苏联势力扩大,并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为美国战后对苏战略产生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铁幕演说/ 富尔敦演说(2007名词解释)1946年3月;铁幕;主张美英军事同盟;反对公开原子弹秘密。

应该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抗衡苏联;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舆论准备。

杜鲁门主义希腊土耳其;1947年3月12日国情咨文:美国有零点自由世界援助他国复兴的使命;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危害美国的安全;美国将援助各国自由人民。

要求国会4亿美元军事援助;签署《援助希、土法案》。

是美国对外政策上重要的里程碑;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西欧经济遭受重创;西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美国的考虑:经济,政治方面;援助原则:西欧是一个整体;美国尽量减少成本,西欧国家承担主要责任;西欧国家主动提出申请。

1947年6月马歇尔哈佛大学发表援欧演说;1947年7月巴黎经济会议召开;1948年2月美国通过了“援外法”,4月正式执行。

影响:西欧经济恢复;美国控制西欧;抗苏力量上升。

大西洋联盟政策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

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

这项政策的要点:1 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而这样的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合作 2 美国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联合的,繁荣统一的欧洲,使它作为一个强大的力量重新返回世界的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合作。

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

进而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第四点计划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因为是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

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内容:支持联合国;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援助自由世界抵御侵略;援助不发达地区。

影响:经济上(资本输出,销售市场);政治上(与苏联争夺;提高美国声誉)苏联战后初期的目标按照雅尔塔体系巩固二战后获得的领土;在东欧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地缘政治环境;推进世界革命,扩大社会主义地盘。

诺维科夫报告或《战后美国对外政策》(2009年名词解释)美国想谋求世界霸权;美国对苏联采取了遏制政策;美国将在中间地带以及东欧与苏联对抗;美国正在考虑针对苏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情报局1947年;意识形态领域和西方对抗;波兰;9国共产党;交流经验;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行动;总部贝尔格莱德;1956年结束活动。

积极方面:反美,维和和平方面。

消极方面:成为苏联控制的工具,社会主义内耗。

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背景:马歇尔计划;西方经济封锁。

组织:苏,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委员会。

总部莫斯科。

协调计划,科技合作,对外贸易。

积极方面:加强了经济合作,技术交流。

消极方面:苏联利用其践踏他国主权。

1991年经互会解散。

布鲁塞尔条约英国的“贝文计划”:1948年1月;英国对欧政策三原则;成立西欧联盟。

英国和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的分歧。

美国的敦促。

1948年3月签署;防止德国的军事威胁;实际上是加强西欧安全合作,对付苏联的威胁。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4月起,苏联开始检查通过苏占区进入柏林的人和物;6月美英法在西占区实行新的货币政策。

苏联在东占区和整个柏林也实行货币改革,并彻底切断了柏林与西占区的陆路和水陆交通;西方国家为西柏林居民空运日用物资。

1949年美苏进行了秘密磋商,苏联取消了限制。

危机结束后,1949年5月,西区成立了联邦德国;1949年10月,东区也成立了民主德国。

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或里约热内卢条约(2006年简答)1947年8月至9月;里约热内卢;美洲国家维持和平与安全会议上签订《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任何一国对美洲一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美洲国家的武装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4月,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战略概念:美国提供核战略保护(“剑”),西欧出地面部队(“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加入北约。

形成了以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与华约组织对抗。

20世纪60年代,法国推出北约。

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后,北约调整了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普利文计划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提出在北约组织内建立联邦德国部队的建议;法国不安,法国总理普利文提出折中方案:成立“欧洲防务委员会”,组成“欧洲军”;德国可以参加“欧洲军”,但不得单独行动,不得参加北约,不得成立自己的国防军。

艾登计划和《巴黎协定》1954年法国一会否决了重新武装德国的《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美国鼓动英国提出了“艾登计划”: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吸收西德和意大利参加;西德参加北约;美英将在欧洲大陆长期驻军,消除法国对重新武装西德的疑虑。

各方在美国的压力下就“艾登计划”达成协定;在巴黎召开会议,签署了12个文件,统称《巴黎协定》:西德恢复主权,可以建立50万人的国防军,美英法继续在该国驻扎;接纳西德参加北约;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更名为西欧联盟并接纳西德和意大利参加;西欧联盟在军事上纳入北约体系。

1955年5月,协定生效。

华沙条约《巴黎协定》生效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等八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

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设立了政治协商委员会。

1955年6月正式生效。

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外交彻底断绝联系,建立新中国的外交机构,实行新的外交政策。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004名词解释):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废除不平等条约,清楚帝国主义在话特权和影响后,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中苏结盟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1月签订。

背景原因:安全需要;经济建设需要;壮大世界革命阵营;废除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的旧约。

内容:一起防日本;不参加针对对方的同盟、协定;共同协商双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发展两国经济文化关系;条约有效期30年,期满前为有国家非常,则自动续约。

意义:维和地区和世界和平;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中苏关系增进;是新中国得到国际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开展与友好国家建立并发展关系清理在华的帝国主义势力中美关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朝鲜战争或抗美援朝奠边府战役(2004年简答)1954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至6月。

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意义: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的实现。

旧金山合约或对日合约1951年;内容:终止战争状态;日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等地方的一切权利和要求;盟国承认日本是主权国家,有集体自卫权,可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日本向受到战争损害的盟国给与赔偿。

《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对日合约》签订的同时,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内容:日本允许美军驻扎在日本;未经美国同意,日本不能把基地和其他军事权利给与第三国;日本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

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2004年论述题):澳新美安全条约:多米诺理论(艾森豪威尔):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先提出来的。

在印度支那战争的关键时刻,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在共产党手中,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

这一理论意在为美国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支那地区的扩张制造理论根据。

人们常用“多米诺”来形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连锁反应现象。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或东南亚条约组织(2004年简答):抵抗武装进攻,并防止和反对针对它们的颠覆活动;条约适用范围是东南亚一般地区、亚洲缔约国全部领土及西南太平洋一般地区,不包括北纬21度30分以北的太平洋地区印巴分治或蒙巴顿分治方案(2001,2008年名词解释)1947年6月,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度独立方案”: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各土邦自由选择加入其中一个自治领;如土邦不愿加入任何两个,可以保持与应该原有关系。

影响: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日后冲突埋下了伏笔。

《莫里森—格雷迪计划》1946年应该提出的关于巴勒斯坦的“分省自治”方案:把巴勒斯坦划分为一个犹太自治省(占面积17%),一个阿拉伯自治省(占面积42%),两个由英国直辖的省(耶路撒冷、内格夫)的联邦国家,犹太省可以接纳犹太移民,整个联邦由应该统治。

联合国181(二)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1948年8月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委任统治结束两个月之内,成立犹太国(56%)和阿拉伯国(43%);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共158公里为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