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美丽的颜色》
_8.美丽的颜色 (共18张PPT)
![_8.美丽的颜色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37b01383c4bb4cf7ecd1bf.png)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阅读课文思考: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 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段)紧承上文,记述居里夫妇在屋中 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第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居里夫妇像
读后感悟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勇 于实践的人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 的收获,既不忘记为大众谋福利, 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 需要有梦想的人,需要醉心于事 业的大公பைடு நூலகம்私的人。
写作手法
2.生动细致的描写。
如对残破的棚屋的描写:从不同的季节、不 同的天气和简陋的设备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 从而反映出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伟大精 神。 再如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对人物的语言、 动作、心理、神态进行了深人细致的描写,从 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品质。
拓展延伸
居里夫人的人格 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 事科学所拥有的坚定 信念上。学习本文后, 谈谈你受到的最大启 发。
问题探究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开始,这种艰苦而 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 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 “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 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 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 “筋疲力尽”。 “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 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 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 并不矛盾。
•
• 随后写到玛丽的姿势。如果说世界上最伟大 的爱是母受,那么,对于,玛丽疑如同对待自 己无比深爱的孩子一般,表现出女性科学家对 科学发现的母爱一般的情怀。这也许只有身为 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表述得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 PPT课件 图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06cf7ecc17552706220871.png)
语言赏析
读第12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 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 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修辞。将镭人格化,赋 镭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生动幽 表现了镭提取的艰难。
语言赏析
第24自然段“玛丽的身体前倾,热 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 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合作探究
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是什么?
含义:既指镭发出的略带蓝色的 美丽好看,又指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 乐观的精神异常美丽。
作用:一语双关,新颖别致,吸 者的阅读兴趣。
合作探究
本文节选的内容在原作《居里夫人传
标题是“伟大的发现”,编者将题目改 “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 示例一:喜欢“美丽的颜色”,因为标题 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具有美丽的颜色, 坚韧执着、 以苦为乐、热爱科学等精神品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 人的话的作用。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简陋( lòu ) 沥青( lì ) 窒息( zhì) 钋 ( pō )
燥热( zào ) 炽热( chì) 吹嘘( xū ) 荧光(yíng )
骤雨 猝 镭 轮廓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炽热:火热而猛烈
猝: 突然
合作探究
本文第1自然段内容在全文中有 作用?
“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 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 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吸引 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
合作探究
第2自然段描写居里夫妇的工 有什么作用?
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 面衬托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忱和 着的品质。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居里夫妇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735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8.png)
举例:讲解红色象征热情、积极,生活中常见于红旗、警示标志等;黄色象征阳光、希望,应用于安全标志、道路标线等。
2.教学难点
-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学生容易混淆三原色与三间色,难以把握混合比例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颜色搭配的运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熟练运用颜色搭配方法,使作品显得单调或过于杂乱。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颜色的基本概念、混合原理和搭配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颜色知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对于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颜色的搭配:学习如何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颜色搭配方法,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4.实践活动:通过手绘、拼贴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颜色知识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5.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颜色现象,了解颜色在日常生活、艺术等领域的作用。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颜色知识,提高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更充分地运用所学知识。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颜色搭配不够大胆,作品显得较为保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新,培养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课件 8《美丽的颜色》(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课件 8《美丽的颜色》(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17202aee06eff9aef807eb.png)
8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 炼镭的过程。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 的话的作用。
新课导入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 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 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
居里夫人
新课导入
合作探究
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 ? 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忘 我工作,对科学充满热爱,对工作充满热 情。
合作探究
归纳主旨
文章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 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艰 辛,歌颂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守与乐观 精神。
合作探究
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作用 是什么? 含义:既指镭发出的光美丽好看,又 指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守与乐观的精神异 常美丽。 作用:一语双关,新颖别致,吸引读 者的阅读兴趣。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课 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 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
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 第一部分( ① ): 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领起全文。
合作探究
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 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 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 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 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 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 取纯镭盐。”
合作探究
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你觉得她的 工作怎么样? 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 和酸渍的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 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常年累月的 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居里夫人的工作非常辛苦。
《8美丽的颜色》优秀课件
![《8美丽的颜色》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61a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c.png)
要点二
“这种颜色仿佛具有魔力,能够吸 引所有人的目光。”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这种颜色的独特魅力和吸引 力。
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
情感表达
通过对“美丽的颜色”的描绘和叙 述,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 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 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感。
独立思考
居里夫人具有独立思考和 判断的能力,不盲从权威, 坚持自己的科学观点。
美丽颜色所代表的科学内涵
镭的放射性
美丽颜色指的是镭元素所 发出的蓝色荧光,代表了 放射性元素的独特性质。
科学的奥秘
这种美丽的颜色揭示了科 学的奥秘和神奇,激发了 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
科学的价值
镭的发现不仅具有科学价 值,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 出了贡献。
人物形象塑造
通过主人公对“美丽的颜色”的态 度和追求,展现了她热爱生活、追 求美好的性格特点,使得人物形象 更加鲜明立体。
03
科学精神与内涵探讨
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体现
01
02
03
勇于探索
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 探索科学真理,不断追求 新的科学发现。
献身科学
她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 力都献给了科学研究,为 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 以及她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使她成为科学史上的杰出人 物。
时代背景:科学发现与社会环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发展
当时,科学界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理论都在这 一时期出现。
8、《美丽的颜色》
![8、《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2cd768d989eb172dec63b719.png)
居里夫人负责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在文 中找出对这份工作的描写的语句。
“男子的职务”“反自然”
工作 强度 难度 巨大 穿旧工作服,头发被吹,烟刺激着眼睛和咽 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离析极小的含量的物质,从大量混合杂质中 分离炼制……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年
在如此艰苦的工作条
件下,做着如此困难的工
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 排出去的“通风 罩” 这些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 忱和坚毅执著的品质。
学习第3部分
在这种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居里夫妇又是如何
分工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工?
皮埃尔在室内确定镭的特性,玛丽炼制提取 纯镭盐。 这样分工是因为丈夫细致严谨,适于在棚屋 里专心做细巧的试验,玛丽大胆勇敢,做“壮工的 工作”,这样便于提高效率。
(1)他们为能把精力全部用在他们喜欢
的工作上而快乐。
(2)为能专心工作而快乐。
学习第4部分
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经过几年的艰辛 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取得了成功。居里夫妇 的表现是怎样的?体现出他们怎样的人格品
质?
“轻轻地笑了笑” “身体前倾”
“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 “热切地望着”
“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
学习第1部分 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
用?
起到总起概括的作用。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
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背景”。
学习第2部分 朗读2-7自然段,圈划出文中表现条件简 陋艰苦的词句。和居里夫人对此所持的看法。
棚屋的破旧
工 作 条 件 工作环境 夏天:“燥热” 冬天:“冻僵” 设备极其简陋 工作设备 恶劣
自由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 括每部分大意。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61b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8.png)
1.教学重点
-词汇与短语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如“璀璨”、“斑斓”、“熠熠生辉”等,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运用。这些词汇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排比句、对仗句等结构,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知识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
最后,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颜色的基本概念、词汇运用和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短语学习,句子结构分析,作者情感表达及修辞手法探究。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描绘的“美丽的颜色”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璀璨、斑斓、熠熠生辉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美丽景色?”比如,夕阳下的天空、雨后的彩虹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颜色的奥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afba101a32d7375a5178017.png)
《美丽的颜色》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居里夫人》第二卷。
左明彻译。
有删改。
题目是编者加的。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描写出了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谦虚、视金钱如粪土的可贵精神。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居里夫人传》这本书讲的是居里夫人一生中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波兰的科学家,她发现了化学元素——镭。
而镭的发现过程,是大家在这本书中最感兴趣的部分。
有一年,居里夫人读了伯克勒尔的文章,里面讲到了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铀。
居里夫人对此很感兴趣,但她的实验证明,铀里面一定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于是,她决定提炼铀,找出那种神秘的元素。
一年、二年、三年……整整过了十二年,她终于获得了几克宝贵的镭!2.文题诠释《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第二卷。
左明彻译。
有删改。
题目是编者加的。
那问题“美丽的颜色”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指放射性金属元素镭自身的色彩及发光而产生的美景。
纯净的镭是银白色的,居里夫妇于1902年提取出的是氯化镭。
氯化镭是白色固体,其中的镭会产生镭射线,使装它的玻璃容器产生蓝色荧光。
二是指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
在简陋而艰苦的环境下,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最终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
但是她的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3.主旨本文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就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镭:一种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并能不断放出大量的热。
)的工作情景。
全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于“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件(共25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f87b6331b765ce04081406.png)
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第一部分(1~7段),叙述了居里夫妇极端艰 苦的工作条件,但他们仍倾注全力工作,因为他们 从工作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
第二部分(8~18段),具体叙述炼制、分离镭这 种工作的艰苦与困难,但居里夫人仍然感到了极大 的快乐,表现了她热爱科学、痴迷科学,献身科学
的伟大精神。
棚顶是玻璃的,夏天时棚顶 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冬天时, 室内的不舒服 下雨会漏雨,下霜则连人都 冻僵了。
工 作 环 境
室外的严寒
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 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 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 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 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怎样工作
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 窒息。 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常常就在简陋的旧棚屋中做饭、 吃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 有时候,居里夫人整天用差不多和她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 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居里夫人选择了“男子的职 务”, 做的是壮工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 致的实验。居里夫人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 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复述时要注意把握这段文字中的关键语句, 如:“低声”“小心翼翼”“两个人的脸都 转向„ „他们的镭” “身体前倾,热切地 望着” “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 睡着了的孩子的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理解词语含义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
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极大”,突出这份快乐是达到顶 点的快乐。
3.本文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 夫人的笔录。这些笔录并未使 叙述间断,反而使叙述更真实、 更深刻。说说下面居里夫人的 笔录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b3b2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9.png)
8.在写作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9.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10.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③作者情感和思想:
-以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作者通过对颜色的描绘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用色彩丰富的图标和线条连接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使板书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
④细腻描写手法:
-选取文章中的细腻描写句子,以示例形式展示给学生。
-在板书中用特殊的标记或字体突出细腻描写的关键字词,如“绚烂”、“柔和”等。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美丽的颜色》内容,强调《美丽的颜色》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美丽的颜色》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美丽的颜色》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此外,我意识到在课堂评价和反馈方面也需要改进。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设计更多有趣的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将继续改进课堂评价和反馈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8.《美丽的颜色》
![8.《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82e8c572ad02de80d4d840c1.png)
学习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 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 赏能力 3.学习居里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 启示,磨练意志,热爱科学。
读准字音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1.这篇文章记叙了什么内容?
文章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 镭的过程。
2.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为什么?
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 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 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 的艰辛,歌颂了居里夫妇 对科学的坚守与乐观精神。
2.对比手法的大量运用。 全文通过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人物 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小木屋 的极其简陋与主人公的极大快乐作对比, 突出人物献身科学,并乐于追求的崇高精 神。极差的实验设备、超强度的劳动强度 与人物的工作热情作对比,突出人物的顽 强意志和勇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居 里夫妇执着与坚持的精神。
走进作者
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 女,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 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 年,居里夫人去世三周年之 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 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 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 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 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 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 记叙。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 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 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 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 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 一是真实,二是生动。
2.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d2b6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8.png)
【导语】《美丽的颜⾊》是艾芙·居⾥写的传记⽂章,出⾃她的作品《居⾥夫⼈传》。
本⽂通过艾芙·居⾥的视⾓形象地描述了居⾥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度过的;玛丽·居⾥现在⼜要在⼀个残破的⼩屋⾥,尝到新的极⼤的快乐了。
这是⼀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且微妙的快乐(⽆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个妇⼥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若是下⾬,⾬⽔就以⼀种令⼈厌烦的轻柔的声⾳,⼀滴⼀滴地落在地上,落在⼯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若是下霜,就连⼈都冻僵了,没有⽅法补救。
那个炉⼦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完全失望,⾛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才能感受⼀点暖⽓,可是离开⼀步,⽴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然⽽,玛丽和⽪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部分⼯作就必须在院⼦的露天地⾥进⾏。
每逢骤⾬猝⾄,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开着门窗让空⽓流通,以便继续⼯作,⽽不⾄于被烟窒息。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夫吹嘘过! 后来她写过这样⼀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且⼏乎没有⼈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困难的⼯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中创出有来。
假如我过学⽣⽣活的⼏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中的英勇岁⽉’,我可以毫不夸⼤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活中的英勇时期。
” “……然⽽我们⽣活中最美好⽽且最快乐的⼏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完全⽤在⼯作上。
我常常就在那⾥做我们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序不⾄于中断。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7c9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7.png)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美丽的颜色》的语言表达和色彩描绘方法:重点讲解课文中精准、生动的词汇和句式,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色彩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
-不同作家色彩描绘的比较:分析不同作家在描绘同一事物时,色彩运用的异同,强调各自的写作特色。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可以设计“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比喻在色彩描绘中的效果。
-针对色彩描绘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这些颜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色彩描绘创意,互相启发,从而突破思维局限。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学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背景,掌握生字词;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色彩描绘,培养审美情趣;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是我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尝试以下改进:
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件(共23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件(共23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9265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8.png)
从结构上看:总起全文。指出居里夫人两个 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布景”。
居里夫人发现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艰苦” 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用意何在?
冬天夏天,室内室外。
环境恶劣
“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 行……不至于因烟窒息”
“身体前倾”
“热切地望着”
“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
着孩子一样”
面对名利,淡泊从容,对研究成果热烈的爱。
课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 请说说这些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些引用的话语,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 行文更加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
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一方面补充了历史细节 ,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展现了 传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简陋( lòu ) 燥热( zào) 冻僵( jiānɡ)
残酷( kù ) 沸腾( fèi ténɡ )
镭( léi )
钋( pō ) 沉淀( diàn)
热忱(chén) 幼稚( zhì ) 轮廓( kuò )
闪耀( yào) 谨慎( jǐn shèn )
骤雨猝至( zhòu) 筋疲力尽( jīn )
2.生动细致的描写。 对残破的棚屋的描写: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
等角度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 伟大精神。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感觉、神态等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 性格。
3.大量引用记录。 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恰当、得体的引用,一
方面增强了文中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 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感谢这 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 新领域吸引住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 在梦里一样。”这段引用显示了居里夫人对这种“反自然”生活 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美丽的颜色》
![《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7bdfac4ead02de80d4d840b6.png)
2、工作的艰辛(工作量的巨大与劳累;时间的漫长)
二、“微妙的快乐”体现在什么地方?
1、居里夫人的话:“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 的英勇时期。”“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像是在梦里一样。”“我 们在实验室里......真正气氛”等。 2、对于镭被发现时的美妙的展现与欢欣。
三、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是什么?
“领域”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 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 怀又一次显现出来。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 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 进而衬托出了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六、赏析“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 神妙世界的奇观”
指镭放射出的荧光闪耀着美丽的光芒,也指居里夫 妇对科学的坚守与乐观的精神异常美丽。
四、“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运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 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 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地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五、赏析“他们时此景的难忘和喜悦。 反复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给他们留下了难以 磨灭的印象,更让他们难以忘怀他们的艰辛付出。同 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一、文章在叙述时,不是强调一种事情前因后果的讲述, 而是强调一种镜头的展现,即使用了一种蒙太奇的手法。 什么叫蒙太奇呢?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1)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 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 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 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c896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a.png)
《美丽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美好品质。
1.3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3.2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美好品质。
1.2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1深入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1.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和简要介绍她的成就,激发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仰之情,引出新课《美丽的颜色》。
2.自主学习(1)居里夫人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颜色”?(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1)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在科学实验中的严谨态度,如:“她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开始做实验,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有时还要熬夜。
”(2)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在生活中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如:“她一生都在追求科学的真理,即使身患重病,也从未放弃。
”4.课堂讨论(1)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对你的启示是什么?(2)你认为居里夫人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5.比较阅读让学生阅读《居里夫人传》中关于居里夫人的相关章节,比较课文与传记中的描述,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四、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2.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一、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三:品读赏析,体会引用作用
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小练笔:学习本文引用传主的话的写法,为自己的同桌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传。
三、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反思:可取之处:本文先从诺贝尔奖来引导学生认识居里夫人,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得居里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不足之处:由于进度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并未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以后应注意。
侯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