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教案
思修第四章教案
【引言】同学们好!在上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关于人生的问题,我们认识了人的本质,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使我们对自身有了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不断求得发展。
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为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面包含着许多复杂的道德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功能与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大学生如何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等问题。
这一章有四节内容,我们分两次课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前两节即“道德一般”与“传统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什么是道德?道德的概念,我们在中学时已经接触过。
就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我们先请诸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你在过去做过使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痛苦的事情吗?事后你弥补过吗?现在想起来你的感觉如何?问题二:我国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时,每天都要乘地铁,慢慢地他发现德国的地铁没有检票口,他在一次乘车时没有买票,结果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他暗自庆幸。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有几次没有买票,毕业后他以各科全A 的成绩去德国各大公司求职均被拒绝,他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条件,可是仍不被聘用。
在一次求职失败后,他愤怒地质问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绩优异而不被录用的原因,在他一再的质问下,对方只好说出:非常遗憾,由于您的社会信用上记录着您曾乘地铁没有买票,因此我们不能聘用您。
我们为自己的同胞遗憾吗?所以,我们说,要完整地理解这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道德是社会要求,表现为人的行为规范。
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思修第4章2节教案设计
小结
布置作业见课件每节问答题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表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且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将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开掘、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虽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进步。同时在漫长的相互融合中,中华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斗争,不断创新,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义利之辩——先义后利,反对见利忘义。
链接案例: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杨震:汉代人,曾经推荐王密为邑令,王密晚上带着金子赠给他,说:“黑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优良道德传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大学思修第四章第二节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 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有哪些内容?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a. 富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b.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c. 文明:倡导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
d. 和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e. 自由:人民享有充分自由,实现个人价值。
f. 平等:人人平等,公平竞争。
g. 公正: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平。
h. 法治: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秩序。
i. 爱国: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j. 敬业:爱岗敬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k. 诚信: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l. 友善:关爱他人,构建和谐社会。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在行动上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d.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在课后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历。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精彩教案”评比活动申报教案教学简况:授课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学时安排:8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及其产生过程,道德的本质以及作用。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再此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重点、难点:本章节重点是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是道德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知道了人生观、世界观,明白了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课时)一道德格言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讨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本章的中心问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够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2、道德危机的表现道德的权威危机一一“偶像的黄昏”道德规范的危机一一“底线道德”的突破道德价值的危机一一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思修课第4章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 过中线! 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 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 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 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无任何约 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 可言,可是我却渐渐地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 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公路上! 夜幕降临,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的流 动的灯光,我感觉到了一种无言的美。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 美丽的景观之一!甚至要比后来我们如愿看到的场景——那可 爱的、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从海浪里浮现出来,摇摇摆摆地踏上 沙滩,一路追逐着回到沙丘巢穴还要美!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 之河中看到了道德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优良传统二】
董仲舒:
精神生活的价值
高于物质生活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 , 义以 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 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夫人有义者 , 虽贫能自 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 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 物质利益是身体所必需 ,道义是精神所必需。 二者相比,精神的快乐具有更高的价值。
武汉高中生发明获世界金奖 引起多位专家关注 在刚结束的第 下图: 李悦珂(右二)、蔡小睿(右 65届德国纽伦堡国 际发明展(iENA) 一)在德国的展示会上介绍他们 发明的检测仪。 中,华师一附中高 三学生李悦珂和伙 伴们的合作发明项 目《水泥电杆钢筋 质量检测仪》,在 全球700多个项目中 脱颖而出,斩获金 奖。
【新课导入】
诚实守信,
学习高效。
自律严谨, 求真至善,
人生价值,
思修第4章2节教案设计
第四章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难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后记(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方法的建议)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过程设计(副页)
诸葛亮: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爱人——忠恕之道,换位思考;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的爱他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
“和为贵”的思想。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让他几尺也无妨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明朝人林翰曾在家书中写了一首《诫子弟》:“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他家与邻居争宅基地的地边,其家人想要依仗他的势力和别人争地。他不仅不仗势欺人,反而要求家里让出三尺,这是何等的肚量,使对家也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德国启蒙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中国新论》中写道:“我们以前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事之道更为进步的民族存在。但事实上,我们却发现了中华民族了,它竟使我们觉醒了。”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也说,中国儒家思想是“古老文明的一部分,这是一股至深且巨的精神力量”。它的“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持久的文化”。并且它“能使一个民族产生自信心,去面对和克服重大的改变和挑战”。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思修第四章__加强道德修养___锤炼道德品质_教案
“精彩教案”评比活动申报教案教学简况:授课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学时安排:8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及其产生过程,道德的本质以及作用。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再此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本章节重点是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是道德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知道了人生观、世界观,明白了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课时)一道德格言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讨论)三、本章的中心问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够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2、道德危机的表现♦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思想道德修养精品课程讲义教案-第四章.doc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教学目标】通过阐明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揭示社会主义道德和屮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帮助人学生认清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一个合乎规律的崭新阶段,是对人类历史上道德发展的优秀成果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
并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徳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1.为和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徳建设?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
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中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吋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 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许慎对“德” 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Z 间的关系时,一方而能够“以善念存诸心屮,使身心互得英益”,这就是“内得丁已”;另一方面,乂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
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冇所损为非德或缺德。
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了《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Z谓道徳Z 极。
”可见,道徳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徳意识、道徳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乂是一种行为标准。
思修第4章3节教案设计
授课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设计(副页)定的。
原因有二:第一,中国是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都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第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联合国照样为他降半旗。
瓦尔德海姆说完就走了,广场上的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于其他社会道德形态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要求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所谓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
它的科学含义在于坚持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重于或高于个人利益。
1、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确立自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之后,人类就一直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个人与集体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对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作历史性考察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确立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依据。
(1)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确立是由人的社会本质所规定的马克思曾经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大学思修第四章第四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道德修养的关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对于培养公民道德品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1)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
(3)作用:有助于培养公民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1)富强:努力实现国家富强,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2)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3)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自由:保障人民享有充分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6)平等: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实现人人平等。
(7)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8)法治: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9)爱国: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0)敬业:爱岗敬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1)诚信: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12)友善:团结友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思修》第四章教案4.1
《思修》第四章教案4.1道德箴言录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令我敬畏:在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康德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课程导入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的人。
本章就从理论到实际阐述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趣谈]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一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打了一顿。
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四只猴子打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子们打。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正如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一样,都知道这是不道德的,不应该做的,但是为什么不能做这个深层的原因大家都不甚了解,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今天,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道德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思修-第四章-课程教学设计
备注:教学环节主要有导入主题、展开阐述、深入研讨、巩固加深、总结提高。
此环节要解决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道德这一知识难点。
以历史上发展的文化革新运动产生的经验教训为例,引导同学理解知识点。
老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章节各项知识点和其彼此的联系。加深对大纲的把握和记忆。
让学生课后通过作业,完成对所教知识点的总结;布置论述题,为下节课重点知识做准备。
实践任务提高学生参与校园内外实践活动的热情,可陶冶身心,传播正能量;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这种学生间流行的互动,可以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到鼓励和激励。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授课核心产生初步认知。
用汉字“道”与“德”的甲骨、金文、篆体等字源、字形的演变,在教授学生道德含义的同时,用学生较少接触的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历史文化知识。
以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下,道德行为的对比,用刺激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进行自我反思。
列表格进行对比,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一)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思潮
(文化复兴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延伸: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一些激进主张,全盘否定与全盘的接受、汉字拼音化等
以汉语拼音化为例(素材:赵元任《季姬击鸡记》等作品的讽刺、汉字字形在其造字、用字和释义上的深刻内涵)
(二)坚持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
作业设计
简答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思修教案 第四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 节方式。 这种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 态的规范体系,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如:忠孝之道、尊老爱幼
道德是不是无价的?
一位哲人问两个男人,如果有人出100元 买你们的爱妻, 你们是否愿意,两人都 摇头,他又问道:如果出100万呢?其中 一个点点头,他继续问道,100亿呢?结 果另一个人也点了头。
孔子: “仁 者爱人”、“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孟子:“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孟子· 梁惠王上》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论语·季氏篇》记载,春秋时有一个叫尾生高 的男子,与一女子相约大桥下面约会,到了约定时间 ,那个女子却没有来,而洪水上涨。为了实践诺言, 尾生高一直等在那里,直到洪水淹没了他。尾生高在
6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身养性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 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 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 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 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 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现实要求。
内容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 系。 ------中共十六大报告
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良心) 作用方式:善恶评价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
《思修》第四章教案4.2
复习提问:1、什么是人生环境?2、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3、协调个人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哪些原则?4、道德的功能和作用?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它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它发端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各种不同学术文化思潮的洗礼、激荡、筛选、陶铸,而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
它内容极其丰富,个性极其鲜明,影响极其深远,是世界上道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仁者爱人”。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
”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倡导仁爱:孔子推崇“忠”、“孝”、“恕”、“悌”。
“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悌者,弟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夫礼者,所以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坐让老弱、入守行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仪表仪容:头容正、肩容平、发必理、面必净(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真实不妄,表里如一。
思修第四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及含义【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欣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学生讨论:1、同学们能记住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2、在社会生活在,我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频分享[百家讲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1、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大学思修教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 一个民族需要传统
———————————————————————
对于中国的传统农民,我依然有残存的童年记忆。有一次一个乞丐 路过我们村,我姥姥连忙回到家里,让我趴在窗台下面,不要动,她自 己也躲在了外面看不到的地方。那个乞丐隔着院子,在院门外面喊,喊 了几声,不见人应,就走了。我姥姥这才让我直起身来。可能读者会觉 得我们的行为十分古怪。我姥姥解释说:‚要是让他看见,就不好意思 不给了。‛回溯起来,这应该是我们那个村子很常见的行为。乐善好施 不仅是美德,甚至是道德底线。遇到乞丐行乞,村子里最穷的人也会设 法施一碗米。如果不想施舍,躲藏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这种窍门,其 实也是羞与人言的。我想,如果我不小心被乞丐看见,我姥姥绝对没有 勇气继续躲下去,她会在她内心的道德感的逼迫下,在自己的尊严感的 驱动下,舍出一碗好米来。
●相反,一个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
洽的人,寿命就会比较短。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
对他人怀有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机率 就更大。视别人意见为敌的人,非常容易使血压升
大学思修第四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2. 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何影响?(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辩证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的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实践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课堂讨论1.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中扮演什么角色?(四)总结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2.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2. 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一个现实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新课、课堂讨论、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大学思修第四章第三节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品德修养;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个人品德的概念;2.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3. 如何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2. 如何将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品德在人生中的作用。
2. 提问:什么是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二、讲授新课1. 个人品德的概念- 个人品德是指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 个人品德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
2.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个人品德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是个人成功的保障。
- 个人品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 如何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关注他人的感受。
- 锻炼道德意志,抵制不良诱惑。
- 重视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案例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个人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案例一:某大学生因品德问题被退学。
3. 案例二:某企业家因诚信经营获得成功。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品德修养?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个人品德的概念、重要性和提高方法。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思修 第四章 教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标]: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道德的本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导入语: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需要人们对人生有正确的观念、对价值有正确的评判,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
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
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见,人人都知道道德,可并非人人都说得清道德是怎么回事。
道德格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路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一旦魔鬼开始说谎,连地狱都将不复存在。
——托马斯·布朗一个诚实的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被派到国外去说谎。
——亨利·沃顿导入案例:视频资料<<狼子野心>>互动环节:请同学们先谈一下自己现有的对道德的看法和认识。
大学思修课第四章教案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 使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所遭遇的一些曲折及其原因。
4.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 意义a.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b. 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了基础c. 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保障2. 经验教训a.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作用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c.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d.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有哪些重要思想成果?二、讲授新课1. 讲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讲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讲解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强调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等。
2. 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及其原因,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继续前进。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问:1、什么是人生环境?2、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3、协调个人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哪些原则?
4、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它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它发端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各种不同学术文化思潮的洗礼、激荡、筛选、陶铸,而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
它内容极其丰富,个性极其鲜明,影响极其深远,是世界上道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的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孟子说“仁者爱人”。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
”
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
倡导仁爱:孔子推崇“忠”、“孝”、“恕”、“悌”。
“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
“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悌者,弟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
“夫礼者,所以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
坐让老弱、入守行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仪表仪容:头容正、肩容平、发必理、面必净
(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真实不妄,表里如一。
“诚”是对“善”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感情。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
“诚者,圣人之本也。
”
信:诚实不欺、恪守信用。
《墨子》“信,言合于意也。
”
(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追求道德境界:文天祥
“孔曰成圣,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己无愧!”
例子:苏武北海牧羊廿载保持汉节
•公元前100年,苏武受汉武帝命令,带领100多人,出使匈奴。
他的部下、副使张胜瞒着苏武参与了谋杀匈奴丁零王卫律的事件,匈奴的头领单于知道了,以死来要挟苏武投降,没有效果,又用封王、享受荣华富贵等来利诱苏武,仍不能改变苏武。
单于没有办法,把苏武关到地窑,想要饿死他,苏武食毯吞雪,活了下来。
单于又把他放逐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给他几只公羊,说公羊生了羊羔,才放他回国。
苏武整天拿着旌节,想念祖国,掘野菜、捕野鼠充饥,顽强地活下来。
以后汉朝和匈奴关系稍好,几经曲折,单于终于放了苏武。
当又老又瘦、白发苍苍的苏武手持脱尽毛的旌节走进长安城时,见到他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不信乎?传不习乎?”
道德修养方法:
1、学思并重
2、省察克治
3、慎独
4、积善成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讨论: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中还有哪些?
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尊师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时代局限或过时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内容。
1.坚持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
2.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分析:如何认识这些错误思想?
•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
•其次,要充分认清这些错误思想的本质。
•第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一些道德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3.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吸收。
请看两个小故事
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
一阵海风吹来,中国女孩两手去抓裙子;美国女孩两手去抓帽子;日本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去抓帽子。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一个面包的恩赐,二话不说,两人对半分着吃。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一个面包的恩赐,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吃不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这个面包”。
文化传统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结果的公平。
美国人:更重视机会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