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汇总
义勇军进行曲的所有资料
《义勇军进行曲》1 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2 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词文和优美的曲调,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
3 词作者--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原名寿昌。
曲作者--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义,汉族,云南玉溪人。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4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 国歌不得在下列场合奏唱:(l)私人婚丧庆悼;(2)舞会、联谊会等娱乐活动;(3)商业活动。
集会奏唱国歌时,应肃立致敬,不得交谈、击节或鼓掌。
国歌不得与其他歌曲紧接奏唱。
但遇举行接待国宾的仪式和国际性的集会,则可连奏有关国家的国歌。
6 军人在奏唱国歌的场合应立正,行举手礼,军容要严整,表情要肃穆。
7 中共中央宣传部还规定:国歌要求人人会唱。
8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曲作者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
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
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每一次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都会充满了热血沸腾的感觉,时刻准备好了为祖国奉献一切,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下面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欢迎阅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後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後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後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年5月9日,该曲第一版录音在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录制完成。
1951年,人民唱片厂为满足国歌播放的需要,录制出版了由铜管乐合奏和管弦乐合奏组成的粗纹唱片。
1959年,中国唱片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录制出版了全套标准国歌专用唱片。
1978年,推出集体填词版专用唱片。
1983年,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录制出版了恢复原词后的标准国歌专用唱片。
201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6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国歌法草案,对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奏唱的形式和礼仪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歌词如下(1949年~1978年,1982年~现在)(原始版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参考英译)Stand up!People unwilling to become slaves!With our flesh and blood,build our new Great Wall!When Chinese people meet the critical moment, everybody is forced to send out the last bellow! Stand up!Stand up!Stand up!Being united like one man,we, in spite of the enemy's artillery fire,advance,in spite of the enemy's artillery fire,advance!Go ahead!Go ahead!Go!1978年至1982年的歌词如下(现已不用作国歌歌词):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来自维客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在抗日战争,这首歌变得很流行。
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义勇军进行曲》
锻造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基石
从国共合作的北伐战场上
寻找炎黄子孙的自强不息
在驱除倭寇的并肩战斗中
挺起的脊梁坚贞不屈
经过抗日和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
前仆后继了寻梦追梦的黄埔将士
为国捐躯洒下的满腔热血
染红了华夏民族发展的典籍
保家卫国 打败美帝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都为几代圆梦的黄埔人
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一粒粒种子
《大刀进行曲》
那一柄柄大刀划出的是闪电与风雷
是激荡四海的叱咤豪情
刀锋灼灼——那些淬过火的铁骨
抡圆了力量
直取倭寇胆魂
是的!我相信
敌人的血才是一柄柄大刀生长的肥料
每一柄经历抗日战争的大刀都有一部非同凡响来自传奇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我们再一次听到,战马驰骋呐喊声声
挥刀搏杀的勇士的身影迅疾如风
向着胜利,发起又一次
到田野上去
到阳光明媚的歌声中去
《黄埔军人的中国梦——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
九十年前的六月十六日
一群满腔热忱的青年男女
为了不让祖国母亲遭受列强们奴役
一个个带着豪情壮志
从四分五裂的九州各地
争先恐后到广州黄埔岛上汇聚
要让自己的中国梦
结出金光灿灿的鲜桃子
从盘古开天辟地的蛮荒隧道里
探索中华民族苦难的发展史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在心头漫起的,是长风猎猎席卷万里
是一脉长城在山岳之间迤蜿蜒
是中华儿女臂膊与臂膊相挽,在民族危难关头
走向赴难与新生
那些音符是星光飞溅
点亮大地和我们的胸廓
跟随那些生长在乐谱里的种子一路向前
跟随那些怀抱信念的种子
义勇军进行曲曲式结构
义勇军进行曲曲式结构《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可真是响亮得不得了,简直是我们心中的“战斗号角”。
听见那激昂的旋律,简直就像是给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人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很多人可能觉得它只是一首歌,但其实这首曲子背后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情感,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
你想啊,每当这曲子响起,那种气势就像是狂风暴雨,掀起一阵热血沸腾的情绪。
耳边仿佛就能听到那战斗的号角,鼓舞人心。
曲子的开头部分,简单直接,像是一声巨响,瞬间抓住了你的注意力。
这几句旋律,简直就是开门见山,让人听了心里就燃起一股热情。
是不是觉得听到这种旋律,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那种气氛真的是让人想要随时随地来一场小小的“起义”,不管是在家里、在路上,还是在公交车上,心里总是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唱。
你说,这种感觉真是太妙了。
就像是心中有一团火,随时准备点燃,真的是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旋律就开始渐渐变化,情感的层次感也随之而来。
这时候,你能感受到那种紧迫感,仿佛在提醒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使命”。
这部分就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悲壮的故事,心中那种难以抑制的情绪,听着听着,总是会让人忍不住想流泪。
就像是看电影时,主角在关键时刻的奋斗场景,心里那个酸楚啊,简直就是“一言难尽”。
这部分真的是太动人了,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为国家付出的一代又一代英雄。
然后,旋律又回到了那种激昂的节奏,简直就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你觉得,这种对比特别强烈,有一种“回头是岸”的感觉。
整个人仿佛又被重新点燃了,心中那种希望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感觉自己也能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这种强烈的情感交织,让你在听的时候,情绪也跟着起伏,像是在经历一场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
真的是让人忍不住跟着摇摆,仿佛能听见脚下的土地在为这旋律而震动。
歌曲的高兴部分简直就是情感的巅峰,整个曲子仿佛在高空中翱翔。
那种自豪感和坚定的信念,真的是一瞬间就冲击了你的心灵。
像是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素材 北师大版
义勇军进行曲歌曲简介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1978年,1982年~现在亦是原始版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78年至1982年的歌词如下(现已不用作国歌歌词):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国际影响及其他语言版简介《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词文和优美的曲调,并远播海外而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非常喜爱,不仅用英语四处演唱,还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用汉语演唱,并用汉语灌制了唱片,取名《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美国国务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演奏的各战胜国音乐时,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
以下是他演唱版的歌词Arise!You who refuse to be bound slaves!Let's stand up and fight forLiberty and true democracy!All the world is facingThe change of tyranny,Everyone who wants freedom is now crying:Arise!Arise! Arise!All of us in one heart,With the torch of freedom, March on!With the torch of freedom, March on and on!韩语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의용군행진곡》(义勇军进行曲)일어나라! 노예가되고싶지않은사람들이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우리의피와살로우리의새장성을쌓아가자.(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중화민족이가장위험한시기에있다.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모든사람은최후의외침으로일어나라! 일어나라! 일어나라!(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 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 结很多的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 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 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
《义勇军进行曲》
•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 10日),乳名:和儿,学名:寿昌, 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 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 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 人。
•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 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 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 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 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 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 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 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 刚从国外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外传播情况 后,认为《义勇军进行曲》获得了国内外人民一致颂扬,在国际上有它的影 响,应采用作国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 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 奋斗。周恩来副主席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 不会有那种情感。”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 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 挠的战斗精神。毛泽东主席赞同和支持歌词不改。经过讨论,除国徽一项继 续由原小组设计外,其他各项议题均获一致意见。会议结束时,毛泽东主席、 周恩来副主席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 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4个决议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 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 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 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 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 不久,聂耳来找夏衍,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 干!”聂耳根据同田汉一起提出的构想,带着满腔激愤,只用两天时 间便谱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里,他一方面受到 友好人士的热情接待,一方面也看到军国主义分子大肆鼓噪“扩大在 支那利益”,并磨刀霍霍。聂耳由此更激发了创作灵感,迅速将歌曲 定稿寄回国,其旋律更加高昂雄壮。
国歌的诞生
• 1949年6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设立“国歌初选委员 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 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9月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 行曲》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 危的思想。 197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第四 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 勇军进行曲》。”)
创作生涯 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 “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 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 组。 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 工作。聂耳于1934年 底,聂耳搬至淮海中 路1258号三层阁楼居住,现聂耳旧居为民居。 1935年初,聂耳为《义勇军进行曲》作曲, 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随 后为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去日本学习。 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 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义勇军进行曲
•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著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著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同学们 再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义勇军进行曲》、《名优 之死》《关汉卿》《谢瑶环》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 (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 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 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 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 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 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 榜样。
• 《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诞生的历史: •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
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 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 平召开,会议设立由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 查委员会,马叙伦为召集人。截至当日,第六小组共收到应征国歌 632件, 歌词694首。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 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郭沫若、茅盾、黄 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深、艾青、 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人。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 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 成。因原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的词句,郭沫 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郭沫若并拟就了三段。但是,张奚若、 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 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 • 未完 接下页
• 创作国歌
•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侵占东北后又把铁蹄伸向华北,国内的反 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社会上充斥着“桃花江”、“毛 毛雨”、“妹妹我爱你”一类萎靡丧志的淫歌艳曲。共产党员作家田 汉找到聂耳,认为如此“唱靡靡之音,长此下去,人们会成为亡国 奴”。二人就此议定,要创作一首歌,来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 二人研究了《国际歌》、《马赛曲》和《船夫曲》,认为很有气势, 可以借鉴。1935年初,田汉改编了电影《风云儿女》,并写了一首 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发现国民党特务已来追捕,他仓 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就被抓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