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 二)
学习目标 加深理解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能够熟练求解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
知识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认识与推导
思考 1 椭圆标准方程的几何特征与代数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案 标准方程的几何特征: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或 y 轴上 .
标准方程的代数特征:方程右边为
x2 y2 9,则椭圆方程为 25+ 9 = 1. 当点 A 在直线 BC上,即 y= 0 时, A,B, C 三点不能构成三角
x2 y2 形 . 因此,顶点 A 的轨迹方程是 25+ 9 =1( y≠0).
x2 y2
3. 已知椭圆
E:
+ a2
= b2
1(
a>b>0)
的右焦点为
F(3 , 0) ,过点 F 的直线交
的点都在椭圆上 . 由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可知,方程②是椭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椭圆的标
准方程 .
梳理 (1)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焦点位置
形状、大小
焦点坐标
标准方程
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形状、大小相同 a>b>0, b2=a2-c2,焦
距为 2c
F1( - c, 0) ,F2( c, 0)
xy 1,左边是关于 a与b的平方和,并且分母为不相等的正值 .
思考 2 依据椭圆方程,如何确定其焦点位置?
答案 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与 x2,y2 相对应的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相应的轴上
.
思考 3 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选择坐标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较简单?并写出求解
过程 .
答案 (1) 如图所示,以经过椭圆两焦点 F1, F2 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F1 F2 的垂直平分线为 y
x2 y2 a2+ b2= 1( a>b>0)
y2 x2 F1(0 ,- c) ,F2(0 , c) a2+ b2= 1( a>b>0)
(2) 方程 Ax2+ By2= 1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 A>0, B>0 且 A≠ B. (3) 椭圆方程中参数 a, b, c 之间的关系为 a2= b2+ c2.
x2 y2 a2+ b2=
y2 x2
x2 y2
1 与 + = 1 这两个标准方程中,都有 a>b>0 的要求,如方程 + = 1( m>0, n>0,m≠ n)
a2 b2
mn
就不能肯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分清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可与直线截距式
xy a+ b= 1 类比,如
x2 y2 a2+b2= 1 中,由于 a>b,所以在 x 轴上的“截距”更大,因而焦点在
40 a2+ b2=1, ∴ 01 a2+ b2= 1,
a2= 4, ∴
b2= 1.
∴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y2+ x2= 1. 4
类型二 相关点法在求解椭圆方程中的应用
例2
如图,在圆
x
2
+
y
2
=
4
上任取一点
P,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D 为垂足 . 当点 P 在
圆上运动时,求线段 PD的中点 M的轨迹 .
4 / 11
|BQ| |OB| 解 由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得 |QP| = |OP| = 2.
∴ B→Q= 2Q→P. 设 Q( x, y) ,P( x0, y0) ,则 ( x- 2, y) = 2( x0-x, y0- y) ,
x- 2=2x0 - 2x, ∴
y= 2y0- 2y,
3x - 2 x0= 2 , ∴
x 轴上 ( 即看 x2, y2 分
母的大小 ). 要区别 a2= b2+ c2 与习惯思维下的勾股定理
c2= a2+ b2.
40 分钟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 “ m>n>0”是“方程 mx2+ ny2= 1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① - ②得 错误 ! +错误 ! = 0,
y1- y2
∴ kAB=
=- 错误 ! ,
x1- x2
b2 由题意,得 x1+ x2= 2, y1+ y2=- 2, ∴ kAB= a2,
0+ 1 1 b2 1 又 kAB= 3- 1= 2, ∴ a2= 2,
又
c
2
=
a2-
b2=
9
,
∴
b2
=
9,
a2=
18,
(2) 求关系式:用点 P 的坐标表示出点 Q的坐标,即得关系式 错误 ! (3) 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
可. 跟踪训练 2 如图所示, B点坐标为 (2 , 0) ,P 是以 O为圆心的单位圆上的动点,∠ POB的平
分线交直线 PB于点 Q,求点 Q的轨迹方程 .
3A+ 4B= 1, 依题意有
12A+ B= 1,
解得
1 A= 15,
1 B= .
5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5+ 5 = 1.
反思与感悟 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可以利用定义,也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选择求解方法
时,一定要结合题目条件,其次需注意椭圆的焦点位置
.
跟踪训练 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2a= 错误 ! + 错误 ! = 2错误 ! ,即 a=错误 ! . 又 c=2,∴ b2=a2-c2= 6.
y2 x2
∴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 1.
10 6
( 2) ∵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 y2 x2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又椭圆经过点 (0 , 2) 和 (1 , 0) ,
+
y2=
1.
所以点 M的轨迹是一个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
引申探究
若本例中“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改为“过点 P 作 y 轴的垂线段 PD”. 那么线段 PD
的中点 M的轨迹又是什么?
解 设 M( x, y) , P( x0, y0) ,
则 x20+ y20= 4, (*)
代入 (*)
类型一 椭圆标准方程的确定 例 1 求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 A( 3,- 2) 和 B( - 2 3, 1) 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解 方法一 (1) 当焦点在 x 轴上时,
x2 y2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 依题意有 错误 ! 解得 错误 !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5+ 5 = 1. (2) 当焦点在 y 轴上时,
x2 y2 C. 16+ 16=1( y≠0)
答案 A 解析 由已知 | AB| + | AC| + | BC| = 18, | BC| =8,得 | AB| + | AC| = 10.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 A 的轨迹是椭圆的一部分,且 2a= 10, 2c= 8,即 a= 5, c= 4,所以 b2= a2- c2=25- 16=
(
a2-
c2)
x
2
+
a2y
2
=
a2(
a2-
c2)
,为使方程简单、对
② 称、便于记忆,引入字母
b,令 b2= a2- c2,可得椭圆标准方程为
x2 y2 a2+ b2=1( a>b>0).
(5)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②,以方程②的解
( x, y) 为坐
标的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 F1( - c, 0) , F2( c, 0) 的距离之和为 2a,即以方程 ② 的解为坐标
35 (1)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 (0 ,- 2) , (0 ,2) ,并且椭圆经过点 ( - 2,2) ;
(2) 焦点在 y 轴上,且经过两点 (0 , 2) 和 (1 , 0).
解 (1) ∵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
y2 x2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
6 / 11
不同点
图形
相同点
焦点坐标 定义
a、b、 c 的关系
F1( - c,0) , F2( c, 0)
F1(0 ,- c) , F2(0 , c)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F1、 F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 大于 | F1F2|)
的点的轨迹
a2= b2+ c2
2. 所谓椭圆的标准方程,指的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在
3y y0= 2 .
又 ∵ 点 P在单位圆 x2+ y2= 1 上.
3x - 2 ∴( 2 )
2+
(
3 2y
)
2=
1.
∴ 点 Q的轨迹方程为 错误 ! + 错误 ! y2= 1.
1.
方程
x2 m+
y2
=
1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则
m的取值范围为 (
)
1 A.(1 ,+ ∞) B.( 2,+ ∞) C.[1 ,+ ∞) D.( - ∞ , 1)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方 程 mx2 + ny2 = 1 , 即 x2 + y2 = 1 表 示 焦 点 在 y 轴 上 的 椭 圆 的 充 要 条 件 为 11 mn
7 / 11
1 >0,
n 1 m>0, 11 n>m,
即 m>n>0. 故选 C.
2. 到两定点 F1( -2, 0) 和 F2(2 , 0) 的距离之和为 4 的点 M的轨迹是 (
答案 A 解析 因为焦点在 x 轴上,故 m>1,故选 A. 2. 设 B( - 4, 0) ,C(4 , 0) ,且△ ABC的周长等于 18,则动点 A 的轨迹方程为 ( )
y2 x2 B. 25+ 9 =1( y≠0)
x2 y2 A. 25+ 9 =1( y≠0)
y2 x2 D. 16+ 9 =1( y≠0)
3 / 11
解 设点 M的坐标为 ( x, y) ,点 P 的坐标为 ( x0, y0) ,
y0 则 x=x0, y= 2 . 因为点
P( x0, y0) 在圆
x2+ y2= 4 上,
①
所以 x20+ y20= 4.
把 x0= x, y0= 2y 代入方程 ① ,
得
x2 + 4 y2=
4,
即
x2 4
E 于 A, B 两点 . 若
AB的中点坐标为 (1 ,- 1) ,则椭圆 E 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
x2 y2
答案
+ =1
18 9
5 / 11
x21 y21
a2+ b2= 1,
①
解析 设 A( x1, y1) , B( x2, y2) ,则 x2 y22 + =1, ② a2 b2
4a,即 4 3.
5. △ ABC的三边长 a, b,c 成等差数列,且 b= 6,求顶点 B 的轨迹方程 .
解 以直线 AC为 x 轴, AC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 A( - 3, 0) , C(3 , 0) ,B( x, y) ,
则 | BC| + | AB| = a+ c= 2b= 2| AC| = 12,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பைடு நூலகம்y.
(2) 设点:设点 M( x, y)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F1( - c, 0) , F2( c, 0).
(3) 列式:依据椭圆的定义式 | MF1| + | MF2| = 2a 列方程,并将其坐标化为 错误 ! +错误 ! = 2a.
①
1 / 11
(4) 化简:通过移项、两次平方后得到:
y2 x2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 依题意有 错误 ! 解得 错误 ! 此时不符合 a>b>0,所以方程组无解 .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5+ 5 = 1. 方法二 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Ax2+ By2= 1( A>0, B>0 且 A≠ B) ,
2 / 11
式得
y2 4
+
x2=
1.
x0 , 2 =x
y0= y
故点 M的轨迹是一个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 反思与感悟 如果一个动点 P 随着另一个在已知曲线上运动的动点 Q而运动,则求 P点的轨
迹方程时一般用转代法来求解 . 基本步骤为 (1) 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 P(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 Q( x1, y1 ).
∴B 点的轨迹是以 A, C为焦点的椭圆, 且 a′ =6, c′ = 3, b′ 2= 27.
x2 y2 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 36+ 27=1( y≠0).
标准方程
1. 两种形式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比较如下表:
x2 y2 a2+b2= 1( a>b>0)
y2 x2 a2+ b2= 1( a>b>0)
)
A. 椭圆 B. 线段 C. 圆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解析 ∵|MF1| +| MF2| = 4= | F1F2| ,
∴ M的轨迹是以 F1, F2 为端点的线段,故选 B.
3. 椭圆 x2 + y2= 1 的两个焦点为 4
F1、F2,过 F1 作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
x2 y2 ∴ 椭圆 E 的方程为 18+ 9 = 1.
4.
在椭圆
x2 3
+
y
2=
1
中,有一沿直线运动的粒子从一个焦点
F2 出发经椭圆反射后经过另一个
焦点 F1,再次被椭圆反射后又回到 F2,则该粒子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路程为 _______.
答案 4 3
解析 把粒子运动轨迹表示出来,可知整个路程为
学习目标 加深理解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能够熟练求解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
知识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认识与推导
思考 1 椭圆标准方程的几何特征与代数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案 标准方程的几何特征: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或 y 轴上 .
标准方程的代数特征:方程右边为
x2 y2 9,则椭圆方程为 25+ 9 = 1. 当点 A 在直线 BC上,即 y= 0 时, A,B, C 三点不能构成三角
x2 y2 形 . 因此,顶点 A 的轨迹方程是 25+ 9 =1( y≠0).
x2 y2
3. 已知椭圆
E:
+ a2
= b2
1(
a>b>0)
的右焦点为
F(3 , 0) ,过点 F 的直线交
的点都在椭圆上 . 由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可知,方程②是椭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椭圆的标
准方程 .
梳理 (1)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焦点位置
形状、大小
焦点坐标
标准方程
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形状、大小相同 a>b>0, b2=a2-c2,焦
距为 2c
F1( - c, 0) ,F2( c, 0)
xy 1,左边是关于 a与b的平方和,并且分母为不相等的正值 .
思考 2 依据椭圆方程,如何确定其焦点位置?
答案 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与 x2,y2 相对应的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相应的轴上
.
思考 3 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选择坐标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较简单?并写出求解
过程 .
答案 (1) 如图所示,以经过椭圆两焦点 F1, F2 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F1 F2 的垂直平分线为 y
x2 y2 a2+ b2= 1( a>b>0)
y2 x2 F1(0 ,- c) ,F2(0 , c) a2+ b2= 1( a>b>0)
(2) 方程 Ax2+ By2= 1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 A>0, B>0 且 A≠ B. (3) 椭圆方程中参数 a, b, c 之间的关系为 a2= b2+ c2.
x2 y2 a2+ b2=
y2 x2
x2 y2
1 与 + = 1 这两个标准方程中,都有 a>b>0 的要求,如方程 + = 1( m>0, n>0,m≠ n)
a2 b2
mn
就不能肯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分清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可与直线截距式
xy a+ b= 1 类比,如
x2 y2 a2+b2= 1 中,由于 a>b,所以在 x 轴上的“截距”更大,因而焦点在
40 a2+ b2=1, ∴ 01 a2+ b2= 1,
a2= 4, ∴
b2= 1.
∴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y2+ x2= 1. 4
类型二 相关点法在求解椭圆方程中的应用
例2
如图,在圆
x
2
+
y
2
=
4
上任取一点
P,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D 为垂足 . 当点 P 在
圆上运动时,求线段 PD的中点 M的轨迹 .
4 / 11
|BQ| |OB| 解 由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得 |QP| = |OP| = 2.
∴ B→Q= 2Q→P. 设 Q( x, y) ,P( x0, y0) ,则 ( x- 2, y) = 2( x0-x, y0- y) ,
x- 2=2x0 - 2x, ∴
y= 2y0- 2y,
3x - 2 x0= 2 , ∴
x 轴上 ( 即看 x2, y2 分
母的大小 ). 要区别 a2= b2+ c2 与习惯思维下的勾股定理
c2= a2+ b2.
40 分钟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 “ m>n>0”是“方程 mx2+ ny2= 1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① - ②得 错误 ! +错误 ! = 0,
y1- y2
∴ kAB=
=- 错误 ! ,
x1- x2
b2 由题意,得 x1+ x2= 2, y1+ y2=- 2, ∴ kAB= a2,
0+ 1 1 b2 1 又 kAB= 3- 1= 2, ∴ a2= 2,
又
c
2
=
a2-
b2=
9
,
∴
b2
=
9,
a2=
18,
(2) 求关系式:用点 P 的坐标表示出点 Q的坐标,即得关系式 错误 ! (3) 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
可. 跟踪训练 2 如图所示, B点坐标为 (2 , 0) ,P 是以 O为圆心的单位圆上的动点,∠ POB的平
分线交直线 PB于点 Q,求点 Q的轨迹方程 .
3A+ 4B= 1, 依题意有
12A+ B= 1,
解得
1 A= 15,
1 B= .
5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5+ 5 = 1.
反思与感悟 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可以利用定义,也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选择求解方法
时,一定要结合题目条件,其次需注意椭圆的焦点位置
.
跟踪训练 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2a= 错误 ! + 错误 ! = 2错误 ! ,即 a=错误 ! . 又 c=2,∴ b2=a2-c2= 6.
y2 x2
∴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 1.
10 6
( 2) ∵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 y2 x2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又椭圆经过点 (0 , 2) 和 (1 , 0) ,
+
y2=
1.
所以点 M的轨迹是一个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
引申探究
若本例中“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改为“过点 P 作 y 轴的垂线段 PD”. 那么线段 PD
的中点 M的轨迹又是什么?
解 设 M( x, y) , P( x0, y0) ,
则 x20+ y20= 4, (*)
代入 (*)
类型一 椭圆标准方程的确定 例 1 求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 A( 3,- 2) 和 B( - 2 3, 1) 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解 方法一 (1) 当焦点在 x 轴上时,
x2 y2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 依题意有 错误 ! 解得 错误 !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5+ 5 = 1. (2) 当焦点在 y 轴上时,
x2 y2 C. 16+ 16=1( y≠0)
答案 A 解析 由已知 | AB| + | AC| + | BC| = 18, | BC| =8,得 | AB| + | AC| = 10.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 A 的轨迹是椭圆的一部分,且 2a= 10, 2c= 8,即 a= 5, c= 4,所以 b2= a2- c2=25- 16=
(
a2-
c2)
x
2
+
a2y
2
=
a2(
a2-
c2)
,为使方程简单、对
② 称、便于记忆,引入字母
b,令 b2= a2- c2,可得椭圆标准方程为
x2 y2 a2+ b2=1( a>b>0).
(5)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②,以方程②的解
( x, y) 为坐
标的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 F1( - c, 0) , F2( c, 0) 的距离之和为 2a,即以方程 ② 的解为坐标
35 (1)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 (0 ,- 2) , (0 ,2) ,并且椭圆经过点 ( - 2,2) ;
(2) 焦点在 y 轴上,且经过两点 (0 , 2) 和 (1 , 0).
解 (1) ∵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
y2 x2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
6 / 11
不同点
图形
相同点
焦点坐标 定义
a、b、 c 的关系
F1( - c,0) , F2( c, 0)
F1(0 ,- c) , F2(0 , c)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F1、 F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 大于 | F1F2|)
的点的轨迹
a2= b2+ c2
2. 所谓椭圆的标准方程,指的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两焦点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在
3y y0= 2 .
又 ∵ 点 P在单位圆 x2+ y2= 1 上.
3x - 2 ∴( 2 )
2+
(
3 2y
)
2=
1.
∴ 点 Q的轨迹方程为 错误 ! + 错误 ! y2= 1.
1.
方程
x2 m+
y2
=
1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则
m的取值范围为 (
)
1 A.(1 ,+ ∞) B.( 2,+ ∞) C.[1 ,+ ∞) D.( - ∞ , 1)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方 程 mx2 + ny2 = 1 , 即 x2 + y2 = 1 表 示 焦 点 在 y 轴 上 的 椭 圆 的 充 要 条 件 为 11 mn
7 / 11
1 >0,
n 1 m>0, 11 n>m,
即 m>n>0. 故选 C.
2. 到两定点 F1( -2, 0) 和 F2(2 , 0) 的距离之和为 4 的点 M的轨迹是 (
答案 A 解析 因为焦点在 x 轴上,故 m>1,故选 A. 2. 设 B( - 4, 0) ,C(4 , 0) ,且△ ABC的周长等于 18,则动点 A 的轨迹方程为 ( )
y2 x2 B. 25+ 9 =1( y≠0)
x2 y2 A. 25+ 9 =1( y≠0)
y2 x2 D. 16+ 9 =1( y≠0)
3 / 11
解 设点 M的坐标为 ( x, y) ,点 P 的坐标为 ( x0, y0) ,
y0 则 x=x0, y= 2 . 因为点
P( x0, y0) 在圆
x2+ y2= 4 上,
①
所以 x20+ y20= 4.
把 x0= x, y0= 2y 代入方程 ① ,
得
x2 + 4 y2=
4,
即
x2 4
E 于 A, B 两点 . 若
AB的中点坐标为 (1 ,- 1) ,则椭圆 E 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
x2 y2
答案
+ =1
18 9
5 / 11
x21 y21
a2+ b2= 1,
①
解析 设 A( x1, y1) , B( x2, y2) ,则 x2 y22 + =1, ② a2 b2
4a,即 4 3.
5. △ ABC的三边长 a, b,c 成等差数列,且 b= 6,求顶点 B 的轨迹方程 .
解 以直线 AC为 x 轴, AC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 A( - 3, 0) , C(3 , 0) ,B( x, y) ,
则 | BC| + | AB| = a+ c= 2b= 2| AC| = 12,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பைடு நூலகம்y.
(2) 设点:设点 M( x, y)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F1( - c, 0) , F2( c, 0).
(3) 列式:依据椭圆的定义式 | MF1| + | MF2| = 2a 列方程,并将其坐标化为 错误 ! +错误 ! = 2a.
①
1 / 11
(4) 化简:通过移项、两次平方后得到:
y2 x2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 a>b>0) , 依题意有 错误 ! 解得 错误 ! 此时不符合 a>b>0,所以方程组无解 .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5+ 5 = 1. 方法二 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Ax2+ By2= 1( A>0, B>0 且 A≠ B) ,
2 / 11
式得
y2 4
+
x2=
1.
x0 , 2 =x
y0= y
故点 M的轨迹是一个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 反思与感悟 如果一个动点 P 随着另一个在已知曲线上运动的动点 Q而运动,则求 P点的轨
迹方程时一般用转代法来求解 . 基本步骤为 (1) 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 P(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 Q( x1, y1 ).
∴B 点的轨迹是以 A, C为焦点的椭圆, 且 a′ =6, c′ = 3, b′ 2= 27.
x2 y2 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 36+ 27=1( y≠0).
标准方程
1. 两种形式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比较如下表:
x2 y2 a2+b2= 1( a>b>0)
y2 x2 a2+ b2= 1( a>b>0)
)
A. 椭圆 B. 线段 C. 圆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解析 ∵|MF1| +| MF2| = 4= | F1F2| ,
∴ M的轨迹是以 F1, F2 为端点的线段,故选 B.
3. 椭圆 x2 + y2= 1 的两个焦点为 4
F1、F2,过 F1 作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
x2 y2 ∴ 椭圆 E 的方程为 18+ 9 = 1.
4.
在椭圆
x2 3
+
y
2=
1
中,有一沿直线运动的粒子从一个焦点
F2 出发经椭圆反射后经过另一个
焦点 F1,再次被椭圆反射后又回到 F2,则该粒子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路程为 _______.
答案 4 3
解析 把粒子运动轨迹表示出来,可知整个路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