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2
第二语言习得
1.习得与学习假说
习得的知识---关注语言的意义----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 区,用于语言的自动加工; 有意识的学习---关注语言的形式---本质上属于元语言知 识,也存储在大脑的左半球,但不一定是左半球的语言 区。主要是用来控制语言的加工过程。
2.监控假说
Krashen认为,学习者的言语输出主要依靠习得的知识 生成的。 学得的知识只是用来监控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过程。这 种监控既可以表现在语言输出之前,也可以在语言输 出之后。 运用语言监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2)注意力必须放在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意义上; (3)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规则。
knowledge)。即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规则,如语
法规则等。这种学习相对于习得来说,需要耗费时力。
最高级
习得 高级 中级 学习 初级
Walker 1989
学习和习得的区别?
1.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 学习则是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自觉要求之外, 还有外部的督导、考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 有意识的行为; 2.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 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 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 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学习者的目的 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这种语言学习 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所谓“语言能 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 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第二语言习得入门PPT-Unit 2
2.3
Nature of Learning
Learning contains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Brown, 1994):
Unit 2 Reviewing Bas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Unit Preview
Unit topic focus: definition of language different views about language nature of learning misconceptions of learning mystery of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Learning contains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Brown, 1994):
1) Learning is acquisition or "getting". 2) Learning is retention of knowledge, information or skill. 3) Retention implies storage systems, memory, and cognitive organization. 4) Learning involves active, conscious focus on and acting upon events outside or inside the
Pre-learning Tasks
1. Search the internet to get the definitions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and explain them with examples to your classmates. 2. Reflect on your own experience of learning the mother tongue. 3.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act of learning? Is language learning similar to other types of learning? Why ?
二语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资料讲解
eg. watashiwa Nihonjin desu
第二语言习得的调查以参数的重新设定为主。例如说日语的人学英语就得重新设 定’中心参数’,使之从‘中心词为后’,调整至’中心词为先’。 79xx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UG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e-dependency(结构依存关系)which state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mplicit learning is coming to learn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a complex stimulus environment by a process which takes place naturally, simply and without conscious operations. Explicit learning is a more conscious operation where the individual makes and tests hypotheses.
二语学习动机模式第二语言习得
二语学习动机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摘要: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动机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文回顾了几种主要的动机模式,并基于这些理论模式提出了几点如何激发和保持英语学习动机的建议。
关键词:二语习得学习动机动机模式1.引言二语习得研究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多侧面的方向发展。
其中,个体差异及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
动机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影响语言学习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
2.语言学习动机模式学习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唤醒状态,促使学习者一段时间内付出努力以达成一系列既定目标。
一些学者试图建立动机模式,以尽可能对动机进行全面研究,二语习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2.1 社会教育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gardner & lambert创立了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他们提出了动机的社会教育模式。
gardner 认为动机是语言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动机包括努力程度、学习意愿和积极的态度,可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行动机。
融入型动机反映了学习者对使用目标语的群体及其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并希望自己能融入该群体及文化。
工具型动机范反映的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给学习者带来的实际价值和利益。
社会教育模式包括二语习得过程的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差异变量、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
在此模式中动机被视为语言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愿望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
2.2学习动机过程模式dornyei 是把动机过程研究引入二语习得领域的领路人,他认为,二语动机研究中许多争论和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时间角度重视不够,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应当和具体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相结合,由此,他和otto(1998)构建了基于动机和时间关系的学习动机过程模式。
这一模式最初包括3个层面,即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
dornyei首先将动机和具体的学习环境相结合,而且融入了认知心理学的价值观、信念等因素,提出了动机模式三层次说,后来又将这个动机三层次说完善为三的阶段:包括前行动、行动和后行动三个阶段。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成熟的标准有以下几项: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研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3.研究从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4.研究方法不断丰富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学习者所属种族与社团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通常又称为“第一语言”。
目的语:又称“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第一语言:出生之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注意移民及多民族家庭的情况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到和习得的语言,通常指其母语或本族语,是就语言习得的时间而言的。
第二语言:指第一语言之后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包含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第四语言或其他更多语言,是就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而言的,与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概念辨析:母语及本族语,第一语言及第二语言举例分析:海外华人,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地区的多民族通婚情况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的理论:“习得”与“学习”相对应,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方式。
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即“习得” (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
“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及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别,即语言获得的方式、心理过程和知识类型。
具体概念辨析“习得” (acquisition):获得方式——非正式的语言活动。
(informal learning)心理过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subconscious learning)知识类型——隐性语言知识。
(implicit knowledge)“学习”(learning):获得方式——正式的语言活动。
(formal learning)心理过程——有意识的语言获得。
(conscious learning)知识类型——隐性语言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习得”与“学习”的关系克拉申(Krashen):“习得” (acquisition)为隐性知识,“学习”(learning)为显性知识,二者是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成熟的标志: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最初的理论假设发展成为一系列的理论模式。
总之, 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一、母语和目的语母语: 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 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也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 也称目的语, 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 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 指儿童由您最先接触和习得的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第二语言的概念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三、习得与学习这一对概念用来区分, 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方式。
习得: 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
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 及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四、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依据学习者语言习得环境来区分。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目的语在该国家是工人的交际工具。
外语习得, 在课堂之外不作为交际工具。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获得方式和环境。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是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六、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例: 你过来了吗?你说对的。
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诞生那天起, 就与语言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2.区别: 一方面, 就研究对象而言, 母语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另一方面, 研究目的不同,第三, 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分析和解释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第二语言习得
7、关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
R.Ellis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 R.Ellis 的三部著作: 1、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5.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4. 3、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
15
3、中介语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觃则、语言现象等等是从学习者的 第一语言转秱过来的; 对第二语言觃则的过度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比如“他把那个电影看了”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过度概括化的 结果; 语言训练的迁秱: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 训练方式 如,许多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当他们用英语跟外国人打招 呼时,常常说:“How are you?”,外国人回答说: “I’m all right, but quite busy.”(顺便提一下,在澳大 利亚墨尔本,则用“Good”回答。),中国人好像没有理会 外国人的答话,而是接着说“I’m fine too. Thank you.” 16 这可以看作是教学中反复迚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14
3、中介语理论
产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发表论文 “Language Transfer”,首先提出“Interlanguage”一词, 1972年发表论文“Interlanguage”,从次,正式揭开了第二 语言习得的研究。 他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 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作出的努力。也就是说,第二语言学习 者的语言系统具有独立性,这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 的语之间的中间状态。当学习者试图运用第二语言迚行表达时, 他的语言运用就是一种中介语。中介语既包含母语的特征,也 包含目的语的特征,而又不两者都有区别,它是一种独立于本 族语和目的语,幵丏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
第二语言习得 (中文版)
第二语言习得 (中文版)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已经谙熟自己的母语后开始接触学习另外的一门语言。
这种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不同,因为母语即是个人的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一部分,而第二语言则需要通过各种学习环境、工具和方法才能够完成。
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其特殊性,因为它需要不同的學習技巧或是包含不同的学习过程。
而且,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通常是在成人的时期开始的,所以这种语言习得需要分析并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习惯。
就像一个中国人学英语,需要用到英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又逃不掉中文惯用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为了掌握第二语言,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和学习它。
这些途径包括学校、网上资源、语言交流等等。
最好的途径当然是去一个使用第二语言的国家,并在那里生活,这样可以最好的体验到语言的环境,也能适应新的生活和文化。
对于那些没有这个机会的人,透过各种在线资源来学习和练习也是同样有效的。
第二语言习得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这门外语,我们可以认识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惯,扩宽自己的眼界。
同时,通过不同语言的丰富表达方式,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描述世界。
第二语言的习得也会对我们的就业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商业和学术合作的重要语言。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种第二语言,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总之,第二语言习得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
这种习得需要时间、耐心和努力。
不过通过积极的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顺利掌握一门外语,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知。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困难的,原因在于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个体的母语背景、学习历史和文化习惯对于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往往会阻碍个体从母语中摆脱出来进入到新学习的语言环境中。
其次,学习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除了需要内化表达方式外,学习者还需要理解并适应新的文化习惯和社会背景。
而这种适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
四、第一语言习得及其理论
(一)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大体上分5个阶段 喃语阶段(6个月-12个月)
独词句阶段(1岁左右)
双词句阶段(1岁半以后)
电报句阶段(2岁至2岁半)
成人句阶段(2岁半至5岁)
(二)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1)刺激—反应论
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代表人物:华生(早 期);斯金纳(后期)
(二)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1.定义: 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 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产生于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 拉多(Robert Lado)。
2.产生背景(理论基础):
(1)母语负迁移:口音(accent)
5)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6)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7)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不同点: 1)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2)学习的起点不同。
3)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4)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6)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3)联系 母语习得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 响和作用,如:语言的正负迁移和僵化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Ellis 1994)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 的语。该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 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该目 的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 Ellis 1994) 习得方式:交际/教学指导 习得环境:自然的社会环境/课堂教学环境
第二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
第二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在全球化的今天,掌握第二语言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然而,要真正掌握一门第二语言并不容易,这涉及到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即第二语言习得。
本文将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解释,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一个人在其已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使用而获得并掌握的第二种语言。
与第一语言习得的过程相似,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的发展。
对于成年人而言,第二语言习得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相比于儿童,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灵敏度已经相对降低。
而且,成年人可能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导致学习第二语言时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上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众多。
首先,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进展至关重要。
积极主动、有明确目标,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往往能更快地掌握一门第二语言。
其次,学习环境也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身处在一个使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多实践和沉浸式的语言输入的机会,有助于加速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除了个人因素和学习环境,第二语言习得还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这些差异可能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对于以汉字为主体的语言,如中文,学习者可能需要额外花费精力记忆大量的汉字,而对于以拉丁字母为主的语言,如英语,音标的掌握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另外,第二语言习得还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学习者还需要了解和适应目标语言所属文化的一些特点。
这包括语言之间的礼貌用语、社交习俗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
只有通过了解并融入文化,才能真正地掌握第二语言。
虽然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也有许多好处。
首先,掌握第二语言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需要员工掌握多种语言,能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
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auge AcquisitionWhat is second language?A second language (L2) is any language learned after the first language or mother tongue (L1).What is foreign language?A foreign language is a language used in a country other than one's own. It is also a language not spoken in the native country of the person referred to, i.e. an English speaker living in China can say that Chinese is a foreign language to him or her. These two characterizations do not exhaust the possible definitions, however, and the label is occasionally applied in ways that are variously misleading or factually inaccurate. Relations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The expression second language is not just in contrast with first language or mother tongue in the literature. Some linguists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a second language and a foreign language. The contrast is based on the social context. In a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community, the language other than one's mother tongue is called a second language. In a monolingual country, the language one learns is a foreign language.What is the scope of SLA?It is the study of how learners create a new language system with only limited exposure to a second language.It is also the study of why only some learners appear to achieve native-like proficiency in more than one language.Additionall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concerned with the nature of the hypotheses (whether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that learners come up with regarding the rul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It is the study of what is learned of a second language and what is not learned; it is the study of why most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do not achieve the same degree of knowledge and proficiency in a second language as they do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It is the study of how second languages are learned.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study of the acquisition of a non-primary language; that is, the acquisition of a language beyond the native language.A major goa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linguistic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grammars. Because theories of language are concerned with human language knowledge, one can reasonably assume that this knowledge is not limited to first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hat linguistic principles reflect the possibilities of human language creation and the limits of human language variation. This scope of inquiry includes second languages.Language pedagogypedagogical decision-making must reflect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which is the domain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ationale related to language pedagogy has to do with the expectations that teachers have of their students.•Mr. Sung says “Let’s go”•Wexford: I wish you wouldn’t keep saying that. If I may suggest it, you should say, “Shall we go? Or “Are you ready?”•Sung: Y ou may suggest. Thank you. I am anxious to speak good. Shall we go? Are you ready?•Wexford: Oh, yes, certainly.•Sung: Don’t reply, please. I practice. Shall we go? Are you leady? Good, I have got it.Come, let’s go. Are you ready to go to the site? Reply now, pleas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any of the speech patterns that nonnative speakers use reflect their nonnativeness rather than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ersonality.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Example 1(1-1) From Goldschmidt (1996, p. 255)•NNS: I have a favor to ask you.•NS: Sure, what can I do for you?•NNS: Y ou need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for me.Example 2•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whom the professor did not know emailed to ask the professor for an appointment, stating that she was interested in the discipline of SLA.The professor wrote back with a suggestion of a time that they finally agreed on. The student arrived at the appointed time and said:•(1-2) NNS: Y ou wanted to see me?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a) information abou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b) the kinds of instruction that can be brought to bear on issues of acquisition,•(c) the realities and expectations one can have of such program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complex field whose focus is the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learning of a second language.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hile rightfully part of the humanities, is also part of the social sciences, defined (Merriam-Webster online) as “a branch of science that deals with the institutions and functioning of human society and with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individuals a s members of society.”DefinitionsNative Language (NL): This refers to the first language that a child learns.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primary language, the mother tongue, or the L1 (first language). In this book, we use the common abbreviation NL.•Target Language (TL): This refers to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This is the common term used for the name of the discipline. In general, SLA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after the native language has been learned. Sometimes the term refers to the learning of a third or fourth language. The important aspect is that SLA refers to the learning of a nonnative language after the learning of the native language. The second language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L2. As with the phrase “second language,” L2 can refer to any language learned after learning the L1,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is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or fifth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s generally differentiated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at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learning of a nonnative language in the environment of one’s native language (e.g., French speakers learning English in France or Spanish speakers learning French in Spain, Argentina, or Mexico). This is most commonly done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lassroom. 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1• 1 A teacher has drilled students in the structure known as indirect questions:•Do you know where my book is?•Do you know what time it is?•Did he tell you what time it is?•As a direct result of the drills, all students in the class were able to produce the structure correctly in class. After class, a student came up to the teacher and asked, “Do you know where is Mrs. Irving?” In other words, only minutes after the class, in spontaneous speech, the student used the structure practiced in class incorrectly.Describe what you think the reason is for this misuse. Had the lesson been a waste of time? How might you go about finding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2Conside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ake the position that they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3•9 In pairs, answer “True” or “False” to the fo llowing statements. Justify your responses. Once you come to a consensus, compare your answers to those of another pair.• a Any child without cognitive disabilities can learn any language with equal ease.• b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is a matter of learning a new set of habits.• c The only reason that some people cannot learn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s that they are insufficiently motivated.d All children can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accent-free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4• e No adult can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accent-free.• f All human beings have an innate capacity to learn language.•g V ocabula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h V ocabulary i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i Language instruction is a waste of time.•j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akes no more time than learning a first language.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Inside Language. Vivian Cook. Edward Arnold (1997).•Language: Its Structure and Use, 5th ed. Edward Finegan. Heinle (2008).•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8th ed. Vict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 and Nina Hyams. Heinle (2007).•Essential Introductory Linguistics. Grover Hudson. Blackwell (2000).•Linguis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P. H. Matthew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William O’Grady, John Archibald, Mark •Aronoff, and Janie Rees-Miller. Bedford/St. Martin’s Press (2005).•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Steven Pinker. Morrow (1994).•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Andrew Radford, Martin Atkinson, David Britain,•Harald Clahsen, and Andrew Spenc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第二语言习得详解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象
第一条、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这包括学习者的 年龄、个性、性别、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认知 特点等等。语言学界要搞清楚这些因素对第二语 言习得的影响。
第二条、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研究。这包括第一语 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第二语言的输入、处 理和输出,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知识的构成等 等。
理论来源:美国著名语言学家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1957) Lado从音位、语法、书写体系和文化等层次上,对第一语 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了严格的逐一比较,这一体系被称为“对比分 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主要目的: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迁移(First Language Transfer)的问题
4
二、第二语言研究特点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特点
第一、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建立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理论。
第二、从以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 现象进行推论,转向用科学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第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它研究领域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第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从描述型转移到了解释 型。
13
2、近似体系
产生:70年代初期,Nemser(1971)提出了一个叫做“近似 体系(Approximative System)的理论。 他指出学习者自己产生的语言是一套具有结构特性的语 言体系。这套体系中的一些特性是无法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第二 语言中找到的。 以一个英国学生学习汉语为例:“他把那个电影看了”,英语 中没有“把”字句,而汉语语法也不允许这种句子。 Nemser认为学习者所使用的这套“近似体系”会逐渐向 第二语言体系靠拢,但极少数达到重叠合并的状态,因为学习 者的“近似体系”在向第二语言体系靠拢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 停滞不前的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埃利斯(1994)明确地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的概念区分开来。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的目的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
这种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简单地说,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这种语法是一种隐性的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包括: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表现。
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理想的母语者根据“递归规则”生成无限递归的句子。
第二节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一、发展阶段(一)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理论大发展阶段1.偏误分析2.中介语理论假设3.习得顺序研究4.监控模式5.文化适应模式(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熟阶段1.语言学视角2.社会语言学视角3.认知视角4.社会文化视角二、理论成熟的标志1. 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涉及的领域扩大2. 由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3. 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的发展(一)80年代,汉语习得研究起步。
1984鲁键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1985年,第一界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年,吕必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乏系统研究、分析方法不够严谨、疏于解释和评价。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引论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引论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为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语言学习行为,应用语言学家提出了很多语言习得理论,并从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语言习得作出详细阐述。
其中影响最深的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an D. 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认知理论。
本文对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传统意义上讲,第二语言习得分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学说( behaviorism) 和固有观念学说(innatism) 。
前者认为学习者与其周围环境的交流导致语言习得的产生;后者强调人的内在的和先天的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人与生俱来具备一种语言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2vice) ,使得人们去自由地习得语言。
从20 世纪70年代起,克拉申便专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于80 年代初发表其两大专著:《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1981) 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2) ;同时于1982年与特雷尔(T. Terrell) 合作出版了《自然途径》(The Natural Approach) 一书。
在这三部著作中,克拉申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以下五个假设组成: ①习得- 学得差异假设(acquisition2learninghypothesis) ; ②监检假设(monitor hypothesis) ; ③自然顺序假设(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 ④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 ; ⑤情感过滤假设(affective2filterhypothesis) [1 ] 。
第二语言习得2案例
• 三者强调的重点不同,都存在价值:
• 语言迁移重在母语对第二语言表达的影 响 • 母语的作用多在教学研究中使用 • 跨语言影响重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 互影响
• (2)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定义:
• The CAH claim that the principal barrier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first language system with the second language system,and that a scientific,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question would yield a taxonomy of linguistic contrasts between them which in turn would enable the linguist to predict the difficulties a learner would encounter。
成系统
John can sing
Language transfer VS The role of the mother tongue VS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语言迁移、母语 的作用和跨语言影响 • 语言迁移:The effect of native language on the target language • 包括正迁移(positive)和负迁移 ( negative )和零迁移(zero)
• 针对“偏误“
• • • • • •
二语习得理论 克拉申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克拉申理论2010-12-20 09:47:22| 分类:专业学习|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近年来,西方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又称“监控理论”)。
此理论主要由五大假说组成: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1] [2]一、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一)习得/学得假说习得/学得假说是克拉申所有假说中最基本的一个,是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
这一假说认为:发展第二语言能力有两个独立的途径:“习得”是下意识过程,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在所有的重要方面都是一致的;“学得”则是有意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了解语言”(即获得有关语言的知识)。
“习得”是潜意识(subconscious)过程,是注重意义的自然交际结果,正如儿童母语习得过程。
“学得”(learning),是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
Krashen认为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语言学得(language learning)。
语言是潜意识过程的产物。
这一过程和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过程很相似。
它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自然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所关注的是交流活动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
语言习得则是正式教育的产物。
正式教育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其结果是学习者能获得一些有意识的和语言相关的知识。
Krashen指出学得不能转换成习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母语的作用(Corder 1983)
• 使用范围更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语言 迁移,而且包括母语在理解中的作用, 包括母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要不 要允许甚至鼓励教师使用学生的母语) 等
• 跨语言迁移: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也 包含目的语对母语的影响 • Sharwood Smith,1983年提出。理由: 一,语言迁移暗含浓厚的习惯形成思想, 与行为主义相连;跨语言影响中性;二, 跨语言影响是双向的,语言迁移是单向 的;
• 偏误分析观: • 1.二语学习者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使 用一种特定的语言,Corder称 Idiosyncratic dialect(特异方言),又称 为“过渡方言”。这种语言不完全是目的 语,有自己的系统性,系统性意味着可以 对其进行预测; • 2.特异方言处于变化过程中,具有不稳定 性。“学习阶段”。因而代表了学习者的 “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
• 1. 预测:预测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和易 产生的错误,为第二语言语言教学提供 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揭示教学的重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便于更有效地制订大纲、设计课程、编 写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 • C. Practor„s hierarchy of difficulty
• • • • • •
第二语言习得 (2)
第二讲 跨语言影响和学习 者的语言
(1) 几组概念: 1.Error VS Mistake 2. Language transfer VS The role of the mother tongue VS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3. Intertransfer VS Intratransfer 4. Contrastive Analysis VS Error Analysis 5.Interlanguage VS Learner language 6. interlanguage & interlanguage Variation
中介语产生原因: (1)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 (2)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 (3)本族或外族文化因素的干扰 • (4)学习或交际方式、态度等的影响。回避 • (5)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的不恰 当或不充分的讲解和训练。 • 这些因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交叉的。
(5)化石化现象(“顽固性”) fossilizatio n,
• • • •
偏误分析的过程 1.偏误认定 偏误句-重建句 法国学习者“I want know the English” A。 I want to get to know the English people. • B。 I want know English.
• 2.描写 • 指出偏误句-重建句之间的区别:省略、 添加、错选、错位
(6)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 • 对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产生最大影响的创 造性构造理论是克拉申(Krashen, S. D.) 于1977-1982年提出的“语言监控模式” 假说(The Monitor Model) 也叫“语言 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 察论”。
• 这一理论共有五个假设。 • 第一、习得―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第二、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第三、语言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第四、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第五、感情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 • •
思考: 高:high mountain; a tall person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 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 句如何安排? • 状语和补语如何安排?
• 对对比分析的批评(刘珣): • 1 . 两种语言差异大,掌握起来要慢一些, 但干扰反而小。 • 2. 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和所犯的 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33%, 且集中在初级阶段)。 • 3. 对比分析的最大问题是把学习者看作是 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学习者差异及学 习过程创造性。
• 3. 从本质上,二语习得的错误和儿童母语习得 的错误没有什么差别。正如儿童习得母语一样, 学习者也会对目的语的规则进行假设,错误可 以看作是检验假设的手段,是一种学习策略。 因此,错误不是消极的,不是需要彻底清除的, 相反是不可避免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 4.错误代表的是学习者现有语法和目的语语法 之间的差别。语言发展的顺序和内在大纲 (built-in-syllabus)决定的,错误揭示学习 者语言发展进程的最重要信息,因此,对错误 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大纲。
• Dulay and Burt (1973)提出四种类型的 偏误: • 1.第一语言干扰偏误(interferencelike Error);3% • 2. 第一语言发展性偏误;85% • 3. 不确定的偏误; • 4. 特殊错误
Dulay and Burt提出了L2=L1假说:
青春期前的儿童不会犯迁移的错误,即不 会将L1的结构迁移到正在学习的L2中。 他们在L2句法方面所犯的错误,和L1儿 童的发展性错误相似。之所以这样,是 因为语言学习受特定的内在心理结构控 制,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 就是说,中介语有其不可变更性。即使 是第二语言已经掌握得很好的人,也会 发生偏误。而中介语语音系统的顽固性 更强。 • 约瑟夫· 孔拉德现象
• 化石化产生的原因: (1)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灵活性逐渐减退。 (2)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成年学生在不断 地利用抽象思维的能力归纳总结第二语言的规 律,但由于所知有限,或由于训练上的失误, 会总结出不正确的规律,这就是中介语的规律 (3)心理作用对外语学习产生一种阻力,不能 产生移情作用(empathy ),有意无意地在排斥 目的语的形式
如:如: 日本学生发音有哪些偏误? u Sh R ru F
• • • • • •
中国人学习英语呢? Thank bat 美国人学习汉语呢? qu re
• 2. 解释 • 例一:“都”的偏误 • 例二:韩国学生语言偏误分析
• 例一:“都”的偏误 (1)*接到信,都大家很高兴。 (2)*大夫们关心都病人。 (3)*如果有事儿,什么时候可以叫我。 (4)*无论刮风下雨,她骑自行车到教室去。 (5)*不管你去还是不去,我去。 (6)*现在天气暖和了,连我不觉得冷了。
成系统
John can sing
Language transfer VS The role of the mother tongue VS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语言迁移、母语 的作用和跨语言影响 • 语言迁移:The effect of native language on the target language • 包括正迁移(positive)和负迁移 ( negative )和零迁移(zero)
• (鲁健骥分析汉语中介语语法错误:遗 漏、误加、误代、错序)
• • • • •
如: *她打球了三个小时。 *我的房间比她的很干净。 *老先生的耳朵不好,她的话都不能听见。 *我学习汉语在南开大学。
(4)中介语的定义: • 鲁健骥(1984): 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 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 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 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 他所学的目的语。中间语系统在语音、词汇、 语法、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现。但它又不是固定 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 的正确形式靠拢。
中介语的特征: – 中介语是一个语言系统 – 中介语是由于对目的语的不正确推论而产生的 – 该语言系统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区别于 母语,也区别于目的语 – 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现 – 是渐进的演化过程 – 是动态的过程,即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会不断 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使这种语言行为适合 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由错误逐渐向正确方向 转化
• 三者强调的重点不同,都存在价值:
• 语言迁移重在母语对第二语言表达的影 响 • 母语的作用多在教学研究中使用 • 跨语言影响重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 互影响
• (2)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定义:
• The CAH claim that the principal barrier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first language system with the second language system,and that a scientific,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question would yield a taxonomy of linguistic contrasts between them which in turn would enable the linguist to predict the difficulties a learner would encounter。
• 针对“偏误“
• • • • • •
偏误产生是多原因的 P28 Brook(1960)提出四种原因: 1. 学习者不了解目的语的结构模式,任意回答; 2. 正确的结构模式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3 第一语言诱发的曲解; 4. 规则的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过度泛 化”: 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所学的 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 上,结果产生偏误。如“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 年”)
• Error VS Mistake偏误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