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二语习得课程感悟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课程感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系统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发端与发展,分专题阐述了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多元发展模式、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
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内涵,教材内容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四个方面予以展开。
关注语言学,特别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吸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示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着重体现语言的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
分小组合作中,班长担任小组长的任务,在我们小组负责的两个单元时安排任务,保证我们小组每个人都明确各自的任务,通力合作做出PPT,在讲台上展示出最好的效果。
我已经有了近两学期制作PPT的经验,关于PPT的制作方面,我没有什么困难。
在我们小组第二次展示的时候,我负责的是资料查找,对于二语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的研究,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方面,有很多的语言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研究和自己的推想猜测,搜集了许多资料,关于资料的整合以及概括能力,我还略显欠缺,通过小组合作分工的模式,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方面,我以后会努力补齐自己的短板。
在上讲台进行讲课时,我很害怕自己讲的不够清楚明白,同学们不理解。
在其他老师课堂上,更多的是展示面对外国留学生的课堂演示,对于理论性、系统性、严谨性的知识来说,更害怕讲述有错误,虽然老师和同学会进行纠正,但这是我的失误,如果在真正的课堂中,就是教学事故了。
因为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课前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一直严谨认真。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我学习了许多专业术语,而且全面了解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学习国外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相关研究的同时还学习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Aljaafresh和Lantoff的纵向研究.
被试——一名成年英语学习者.
方法:支架教学法〔学生自己读作文,自己检查错误,之后和老师一起检查 错误,发现错误.老师会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鼓励和指引学生.
结果:学习者自我纠正的能力提高了
〔三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
在认知功能从客体调控到他人调控再到自我调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调节作 用的也从社会言语发展到个体话语,又进一步发展为内在言语.
第二,对习得水平的测量.学者们测量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手段 不尽相同.〔Kelly ,vp结构,Schmidt,交际能力
第三,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关系的动态性.〔目前 研究都在共时层面,不能全面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被试数量.〔Maple,190名被试, Schmidt ,1名被试
2.内容—八项因素
〔1"社会主导模式"〔social dominance patterns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 目的与群体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二战,日本,汉语、"从属地位"〔 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平等地位"〔现在学习外语三个等级.平等地位最利于 第二语言习得.
平等程度不同,对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4"凝聚程度"〔cohesiv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 北语的韩国人和尼泊尔人紧密程度低,学习者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目的语群 体交流,第二语言习得效果好.
〔5"群体大小"〔siz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在舒曼看来,紧密 程度和群体大小这两个因素直接相关,群体小,紧密程度低,习得效果好,群 体大,紧密程度高,习得效果与之相反.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成熟的标准有以下几项: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研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3.研究从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4.研究方法不断丰富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学习者所属种族与社团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通常又称为“第一语言”。
目的语:又称“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第一语言:出生之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注意移民及多民族家庭的情况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到和习得的语言,通常指其母语或本族语,是就语言习得的时间而言的。
第二语言:指第一语言之后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包含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第四语言或其他更多语言,是就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而言的,与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概念辨析:母语及本族语,第一语言及第二语言举例分析:海外华人,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地区的多民族通婚情况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的理论:“习得”与“学习”相对应,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方式。
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即“习得” (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
“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及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别,即语言获得的方式、心理过程和知识类型。
具体概念辨析“习得” (acquisition):获得方式——非正式的语言活动。
(informal learning)心理过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subconscious learning)知识类型——隐性语言知识。
(implicit knowledge)“学习”(learning):获得方式——正式的语言活动。
(formal learning)心理过程——有意识的语言获得。
(conscious learning)知识类型——隐性语言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习得”与“学习”的关系克拉申(Krashen):“习得” (acquisition)为隐性知识,“学习”(learning)为显性知识,二者是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的是人类在学习、使用第二语言 (L2) 过程中的认知、神经和教育机制。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当前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四个主要理论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句法模式在第二语言认知理论 (Cognitive Theory) 和生成语法 (Generative Grammar) 的背景下,句法理论模式声名鹊起。
该模式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机制化的、自主的、无意识的句法规则的翻译过程。
这个模式大力倡导语言技能的层次化,强调语言规则的概括、抽象和系统性。
这种理论模式对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形式化抽象,推动语言学习从语义向形式转变,为语言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但是,这种模式无法解释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义、实践、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研究者们需要从其他角度进一步探索语言学习的机制。
第二、认知心理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知识的发展是互相作用的,并且都受到学习者周围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它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认知过程,认为习得一门语言需要不断重构,迭代和动态调整。
这个模式可以处理和解读语言认知过程中的许多困难性,因为它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本质,而且更重视学习者的交互和文化认知。
它将自己视为一种广义的理论,因此不仅限于学习过程,更涉及学习背景和跨文化联系。
尽管这个模式带来了新的视角,但它需要更好地结合实践。
第三、社会情境模式社会情境模式将语言学习放置在社会情境中,强调个体、社群和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语言的习得不仅涉及到个体认知,而且涵盖了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强调社交和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这种模式不仅将语言学习放在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背景中,还扩展了语言教育的范围,提供了个体、社群和文化因素的多维分析框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成熟的标志: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最初的理论假设发展成为一系列的理论模式。
总之, 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一、母语和目的语母语: 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 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也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 也称目的语, 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 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 指儿童由您最先接触和习得的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第二语言的概念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三、习得与学习这一对概念用来区分, 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方式。
习得: 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
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 及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四、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依据学习者语言习得环境来区分。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目的语在该国家是工人的交际工具。
外语习得, 在课堂之外不作为交际工具。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获得方式和环境。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是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六、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例: 你过来了吗?你说对的。
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诞生那天起, 就与语言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2.区别: 一方面, 就研究对象而言, 母语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另一方面, 研究目的不同,第三, 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分析和解释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第二语言习得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熟的标志:Corder 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Selinker 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2、母语:是本国的、本民族的语言。
3、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4、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5、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6、习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一种语言。
a是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母语的;b通常是指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c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7、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
a是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b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c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8、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9、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0、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辰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11、第二语言习得的起点是偏误分析,不是对比分析。
12、偏误分析: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看成学习者通过各种认知能力的运用,不断地从目的语的输入中尝试,根据目的语规则作出假设,并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逐渐形成向目的语规则系统不断靠近的学习系统。
13、偏误分析:a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b语言学基础——普遍语法理论14、偏误分析产生的背景:对比分析法的式微;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没落。
15、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1)收集资料偏误的收集方式、偏误的收集范围、影响偏误的因素(2)鉴别偏误偏误的标准问题、偏误和失误的辨别问题、隐性偏误和显性偏误、“得体性”问题(3)描写偏误表层特征分类:按照目的语范畴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
第七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第七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第一节文化适应模式一、“文化适应”(the acculturation)的定义:Brown (1980a)认为,“文化适应”指学习者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文化适应就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及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
Shumann认为,文化适应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文化适应模式提出的背景Shumann这一假设出发点是为了解释西班牙学习者Alberto语言习得停滞不前的现象。
他认为,文化适应是主要原因。
1976年提出了“洋泾浜假设”,1978年更名为“文化适应模式”。
三、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假设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文化适应过程是动态过程,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将制约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
四个阶段:兴奋期;文化冲击;逐渐恢复期;完全恢复期。
模式最初适用于在移民的范畴。
四、影响文化适应的两个因素Shumann认为,文化适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一)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群体相互接触的程度而言的。
社会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二)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L2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距离。
心理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五、文化适应模式与语言教学强化语言教学美国的外交学院、美国军方语言学校都增加文化适应内容,以提高语言水平。
普通语言教学学习者的因素很难控制,只有通过提高文化适应程度才有可能提高语言水平。
陈慧等(2003)总结了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包括:生活变化、时间、社会支持、文化距离、歧视和偏见、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知识和技能、应对策略和人口统计学因素等。
外文名:MarkRowswell加拿大渥太华人出生日期:1965年职业:学者,主持人,演员毕业院校: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主要成就:2006、2008年加拿大勋章代表作品:《宫廷画师郎世宁》,《五官新说》《曲艺》杂志如此评价大山:“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多年艺术实践,大山的语言水平和艺术表演技巧日臻成熟,获得曲艺界内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关注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式。
本文将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主要理论模式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行为主义模式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行为主义者提出了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刺激和产生反应来完成的理论观点。
斯金纳(Skinner)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模仿和奖惩来习得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为主义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逐渐被否定。
研究人员发现,语言习得并非仅仅是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条件反射来完成的,还涉及到认知、情感和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
行为主义模式逐渐被认为是过于简单和机械的,无法全面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过程。
二、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另一重要理论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语言习得是基于认知结构和过程的,语言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接受和加工信息来完成语言习得。
在认知模式中,语言学习者被视为信息处理系统,他们通过认知过程来理解和习得目标语言。
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和调查来探讨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策略,以及这些过程和策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知模式还促进了对语言习得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例如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系统和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等。
认知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认知模式倾向于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知模式较少关注语言习得的社会和情感因素,无法全面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性。
三、社会文化模式社会文化模式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新兴理论模式。
社会文化模式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来习得目标语言。
在社会文化模式中,语言学习被视为是一种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互动的过程,语言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交际来完成语言习得。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探索学习、使用、理解和教授第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在这一领域中,有许多理论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路径和思路。
本文将探讨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以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来介绍传统语言习得理论。
传统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本能的过程,人们在面对语言输入时会自然地习得语言。
这一理论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主要受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刺激-响应-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人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反馈来逐渐习得语言。
在这一理论模式下,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模仿、重复和奖励来实现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一模式逐渐受到了挑战。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传统语言习得理论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逐渐趋向于发展为认知语言习得理论。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充分考虑了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强调了个体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该理论模式认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通过模仿和奖惩来实现的,更加强调了学习者在接受语言输入的通过思维加工和认知规律的应用来习得语言。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假设,比如输入假设、产出假设、近似假设等,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并且,在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分支理论,比如交互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社会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等,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研究视角。
情感情感语言习得理论则从情感情感的角度探讨了语言习得。
该理论认为情感和情感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和情感体验会影响其语言习得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情感情感语言习得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开始从情感情感角度出发,探讨了语言焦虑、情感投入、情感调节等问题,为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知识点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也叫“二语习得”。
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
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
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
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
无接口观点的证据:Seliger(1979)的证据: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
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语言表达指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第二语言习得
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模式的提出 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 社会距离 心理距离 文化适应与语言教学 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争议
•
20世纪70年代,美国Jonh.H.Schumann 在实验中发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有 的学习者学习习得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停 滞不前。于是,他从纵向方面(社会文化 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理论假设。本 节主要介绍这一理论假设及其相关研究。
1. 社会主导模式 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 目的语群体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 从 属地位 平等地位三个等级。平等程度不同, 即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属群体的社会地位不 同,对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Schumann认为,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所 属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的地位优于目的语群体,第二语言学习者 将不愿意学习目的语
• Schumann(1978)认为:第二语言习得 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 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 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 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 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都能融入目 的语群体之中。)
化适应模式的 论背景
理论背景
社会与 文化
模式的提出
• 1973年,Schumann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 一项10个月的纵向研究,通过记录自然产 出以及诱导的语言材料,考察6位移民到美 国的西班牙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 的情况。在研究中,Schumann和他的同事 们发现,在着重考察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 语言项目中,33岁的Alberto的英语水平和 其他5位学习者相比,几乎没有提高。于是, Shumaan等学者开始探究Alberto习得缓慢 的原因。
•
Shumann从智力、生理、社会心理三个角度 提出了三种可能:认知能力问题;年龄问题;学 习者与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问 题。结果排除了前两种可能,对第三种可能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 • Schumann发现,在Alberto的语言中具有明 显的洋泾浜语特征,这是一种第二语言学习者为 了与目的语群体交际,采用的简化了的目的语。 对洋泾浜语研究曾指出,这种简化了的目的语形 成的原因在于,说洋泾浜语的人和说标准目的语 形成的原因在于,说洋泾浜语的人和说标准目的 语的群体之间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这与 Schumann提出的第三种可能相近。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语习得理论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不同理论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习得的机制和规律,为二语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系统功能理论等几个主要模式上。
这些理论模式围绕着不同的观点和假设展开研究,分别强调了语言习得的个体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语言功能和运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习得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二语习得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新的研究趋势不仅关注传统理论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还着眼于结合现代技术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二语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揭示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研究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二语习得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推动语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探究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发展规律,为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意义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外语学习的过程,为二语习得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理论模式如何影响二语习得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语习得研究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对推动外语教育改革和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英语教育考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学科英语教育考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第一章1.目的语:又称“目的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它强调任何语言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都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例如,无论美国学生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他们的目标语言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学习法语,法语也是他们的目标语言。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母语对目标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3.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习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二语习得这个术语也可以指一门学科,即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被视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跨学科和边缘学科。
4.外语习得是指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属于第二语言,但第二语言却不一定都是外语,二者所指范围不同,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二语习得的环境也同外语习得的环境不同。
第二章1.对比分析分为“强势说”和“弱势说”两者最大的差别是目标不同strong理论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唯一原因。
强理论强调“预测”,高估比较的预测功能,过于绝对。
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
后来的实证研究证明,第一语言不是学习者错误的唯一或主要原因,比较分析很难准确预测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
弱势说不主张通过差异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而强调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解释;主张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着手,在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1、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正在学习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指他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8、外语习得: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除母语外的目的语。
9、语言能力:指是一种反映交际双发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10、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发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的语法运用。
11、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兴盛于60年代。
初衷是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12、母语负迁移:这一假设的实质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问题,主张对比分析的学者认为。
学习者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大都有母语的“口语”。
13、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14、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语言学与心理学有着交叉与重合,构成了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是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他既不属于心理语言学也不属于心理学。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Selinker1972发表的《中介语》,系统地阐述了“中介语”理论假设,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因此,这两人的文章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山之作”,成为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标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概述(推荐文档)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2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3 中介语研究§4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5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6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8 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9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10 多元发展模式§11 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母语VS目的语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
一般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母语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可指其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指他的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VS第二语言一语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二语指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一语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二语的概念只强调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习得acquisition VS学习learning(1)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informal learning,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
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formal learning,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2)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subconscious learning。
学习指有意识的conscious语言知识的获得。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习得与学习的关系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认为通过习得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且互相独立的类型,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有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操练可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促使学习者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埃利斯(1994)明确地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的概念区分开来。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的目的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
这种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简单地说,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这种语法是一种隐性的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包括: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表现。
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理想的母语者根据“递归规则”生成无限递归的句子。
第二节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一、发展阶段(一)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理论大发展阶段1.偏误分析2.中介语理论假设3.习得顺序研究4.监控模式5.文化适应模式(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熟阶段1.语言学视角2.社会语言学视角3.认知视角4.社会文化视角二、理论成熟的标志1. 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涉及的领域扩大2. 由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3. 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的发展(一)80年代,汉语习得研究起步。
1984鲁键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1985年,第一界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年,吕必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乏系统研究、分析方法不够严谨、疏于解释和评价。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探讨非母语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主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模式、认知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理论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关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外部刺激和反馈。
根据行为主义模式,学习者通过重复和模仿等方式,逐渐习得语言能力。
行为主义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内在规律,因此受到了批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模式逐渐兴起。
认知模式强调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和思维活动。
学习者通过构建意义和理解语言规则来习得语言。
认知模式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记忆和认知过程等方面,探讨二语习得的内在机制。
尽管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它忽略了社会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对话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社会互动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与母语者或其他学习者的互动,获得输入和反馈,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社会互动模式借鉴了社会学和语言社会化理论的观点,将语言习得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对话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它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
社会文化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融入社会文化,获得语言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关注学习者的身份认同、意义构建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重点从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和语用交际。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会语法结构,还需要掌握语言功能和运用技巧。
研究方法从实验室研究转向自然环境中的研究。
实验室的研究虽然能够控制变量,但与现实情境有一定的差异。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致力于探讨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重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和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期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通过重复和强化来促进语言的习得。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行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和奖惩来掌握第二语言。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行为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语言教学方法上,例如重复教学、奖惩机制等。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逐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等。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认知心理学理论促进了语言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通过任务型教学和语言输入法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认知心理学理论还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眼动追踪技术和脑成像技术在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语言习得的影响。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由社会文化因素塑造的活动,学习者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得语言能力。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社会文化理论引领了语言习得环境的设计,例如提倡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教学和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还推动了语言教学方法的变革,例如强调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根据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实现语言习得。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促进了对语言习得过程的整体性认识,提倡从动态、整体和非线性的角度研究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7-1 社会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社会距 社会主 融入策 封闭程 凝聚程 群体大 文化相 态度
(6)“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指第二语言学习者 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习得。 (日、韩敬语)
(7)“态度”(attitude),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 态度。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两种,正面态度有利于习得。
表7-2 心理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心理距离
语言休克
文化休克
学习动机
有利于习得 不利于习得
程度低 程度高
程度低 程度高
融合型动机 工具型动机
语言疆界渗透 性
渗透性强
渗透性弱
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争议
每一种理论模式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来检验
1.理论质疑—学者提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洋泾浜的形成过程不同。 第一,二语习得发生在双语环境中,而洋泾浜的形成环境常常有数种不同
舒曼假定,文化适应的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之间存在着理想的对应关 系。
文化适应程度的每一个等级都与第二语言习得的某个水平相对应。
(一)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1.定义
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group)和 目的语群体(target—language group)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 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 的提高。
2.内容—八项因素
(1)“社会主导模式”(social dominance patterns)指第二语言学习者 群体与目的与群体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二战,日本,汉语)、 “从属地位”(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平等地位”(现在学习外语)三个 等级。平等地位最利于第二语言习得。
平等程度不同,对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在认知功能从客体调控到他人调控再到自我调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调节 作用的也从社会言语发展到个体话语,又进一步发展为内在言语。
拿第二语言来说:
(1).社会言语:在第二语言形成的初级阶段,使用第二语言只是为了实 现和他人的交流,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时的语言是社会言语。(how are you)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的社会文化模式
文化适应模式 社会文化理论
一、文化适应应模式的争议
文化适应模式的提出
1973年,舒曼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为期10个月的纵向 研究,通过记录自然产出以及诱导的语言材料,考察6位 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的情 况。
(一)调节论
1.定义: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人类 通过语言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道谢、抱歉)
调节论早期用于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
“客体调控”阶段(猫) “他人调控”阶段 (自己意识到猫、狗区别)
“自我调控”阶段
对社会文化理论来说,学习的过程也是在语言的调节下实现自我调控的过 程。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与目的语者交流,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 断地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直到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第二,对习得水平的测量。学者们测量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手段不尽相同。 (Kelly ,vp结构,Schmidt,交际能力)
第三,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关系的动态性。(目前研究都在 共时层面,不能全面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被试数量。(Maple,190名被试, Schmidt ,1名被试)
第五,文化适应与语言习得水平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舒曼自己 也不能证明文化适应模式直接决定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高低)
虽然存在问题,文化适应模式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野。
二、社会文化理论
1.社会文化理论的引入 2.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
用 3.意义和局限
离
导模式 略
度
度
小
似性
有利于习 平等地位 同化
程度低 程度低 小
高
正面
得
适应
打算居 住时间
长
不利于习 主导地位 保留
程度高 程度高 大
低
负面
短
得
从属地位
(二)心理距离
1.定义
社会距离考察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心理 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 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
原因
说洋泾浜语的人和说标准目的语的群体之间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
与第三种可能相近
舒曼将Alberto与其他5位被试进行比较,得出:
1.从社会距离上看, 相较于其他5位来自技术移民群体的被试,Alberto所 在的工人移民群体和美国社会十分疏远。
2.从心里距离上看, Alberto不愿意与美国人、美国社会接触,甚至采取 逃避的态度。
为第三种可能提供了更多证据
提出“洋泾浜假设”(1976),后更名为“文化适应模式”(1978)
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
核心内容:
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 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 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方面都能融入目的 语群体之中。
的语言。
第二,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前一般只会一种语言,而说洋泾浜语的人通晓不 止一种语言,
第三,第二语言习得是个人行为,而洋泾浜的形成是团体行为。
舒曼等学者进行反驳: 第一,以上对第二语言习得与洋泾浜形成过程的比较是错误的,二者不具
有可比性。
第二,即便二者形成过程不可比,仍然不能说明文化适应模式是错的。因 为洋泾浜语和Alberto语言的相似性只是给了舒曼启示,并不是文化适应模 式的理论基础。
如何激活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
社会互动:维果茨基认为,通过以语言为调节工具的社会互动,学习者不 断接触到知识,并在指引下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社会层面 内化为个人心理层面。(人称代词及其后面的系动词)
“支架”学习法
1.定义:核心是在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等有经验的人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 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也是从合作学习到独立学习的过程。
(2)“融入策略”(integration strategies),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 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移民家 庭青少年)、“保留策略”(老年人) 、“适应策略”(中年人)三种。 通化策略、适应策略利于二语习得。
(3)“封闭程度”(enclosur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 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封闭程度低,两个群体接触多,会为 语言习得创造好的环境。(中年人和老年人)
2.实践检验方面—有的研究成果不符合文化适应模式
Kelly(1982)的研究。
被试:6名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人。
方法:四度量表,否定和VP结构
结论:文化适应程度最高的被试语言进展得最缓慢,而语言提高最快的被 试文化适应程度却比较低。
文化适应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文化适应程度的测量。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是用这十二项因素。 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十二项因素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习者的文化适应 程度。
2.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
Aljaafresh和Lantoff的纵向研究。
被试——一名成年英语学习者。
方法:支架教学法(学生自己读作文,自己检查错误,之后和老师一起检 查错误,发现错误。老师会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鼓励和指引学生。)
结果:学习者自我纠正的能力提高了
(三)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
6名被试中,一位33岁的被试——alberto,他的英语水 平几乎没有提高。舒曼探究alberto习得缓慢的原因。
舒曼提出三种可能:认知能力问题、年龄问题、学习者 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问题。
为了检验第三种可能,舒曼对Alberto语言分析,得出:
他的语言中具有明显的洋泾浜语特征。(否定,no+verb)
(3)“学习动机”(motivation),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分为两 种: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融合型动机:如果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因为对目的语群体充满兴趣,理解 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希望与目的语群体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希望成为 目的语群体的一员,动机类型就是融合型动机。
工具型动机: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没有兴趣,学习目的语只是为了掌 握一个工具,用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社会地位,则属于工具型动 机。(出国考雅思)
(2).个体话语:随着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增多,学习者能慢慢感悟到语 言的特征,但还不能完全掌握,这时会出现个体话语,也就是学习者的自 言自语。个体话语是学习者自我调节的表现,引导着学习过程,标志着语 言已经从社会层面向个人层面过渡。(she am 不,she is)
(3).内在言语:当学习者完全掌握语言时,个体话语会自动消失,内化 为内在语言,成为学习者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学习者思维的工 具。(she is happy)
社会文化理论的引入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强 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心理学理论)
80年代,Lantoff最早提出社会文化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将维果茨 基的思想介绍到第二语言习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