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牧童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六单元牧童-教案

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六单元牧童-教案

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六单元牧童-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歌曲以简洁生动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童在田野上放牧的情景,展现了牧童的愉快生活和美好的大自然。

歌曲共两个乐句,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适合低年级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音乐,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技巧都还在初级阶段。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知,可以通过歌曲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童》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物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牧童》的旋律和歌词的理解。

2.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和表演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田园风光,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牧童》的教材和音频资料。

2.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音乐乐器,如吉他、钢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田园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介绍歌曲《牧童》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牧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歌曲的节奏和音高,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学生的演唱情况,对优点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牧童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节奏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2.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及《牧童谣》音乐录音。

•演唱区域布置(可以是课堂前方或学校礼堂)。

•学生音乐书籍和乐器(可以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铃铛、小鼓等)。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和学习歌曲歌词1.通过引入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对《牧童谣》主题的兴趣。

2.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主题。

3.指导学生跟随音乐录音,听唱歌曲歌词。

第二课时:学习曲调和节奏1.复习前一堂课学习的歌曲歌词。

2.教授歌曲的曲调,利用乐器示范曲调的音高和音程变化。

3.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唱和敲打乐器,学习歌曲的节奏感。

第三课时:合唱和表演练习1.复习前两堂课学习的歌曲歌词和曲调。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合唱歌曲。

3.表演练习,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出来,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和欣赏。

第四课时:评价和总结1.整合之前的学习成果,全班合唱歌曲。

2.点评学生的表现,表扬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3.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

4.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可评价学生对《牧童谣》的学习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的形式,以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持续兴趣和动力。

5. 展示和演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合作精神,可以组织一次音乐展示和演出活动。

学生们可以在学校的音乐节或其他相关活动中表演《牧童谣》。

这将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演出中,也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友谊。

6. 延伸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牧童文化,如观看牧童相关的音乐、舞蹈或纪录片。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乐器伴奏《牧童谣》,或尝试用简单的话语编创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牧童谣》这首歌曲,表现出他们的喜好和意见。

2.能够模仿歌曲的节奏,学会唱出《牧童谣》。

3.增加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

4.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音乐《牧童谣》欣赏及模仿。

2.作文:“我的家乡”主题作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欢迎来到我的音乐课堂”(1)教师向孩子们问声好,跟他们打招呼。

(2)教师向前展示一幅美丽的田野和农家乐乐的图片,问孩子们“你们感觉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你们能为此感到什么?”等等的问题,让孩子们跟随自己的感觉去说,让他们自由发挥。

(3)教师深情唱出《牧童谣》,带动孩子们的情感,燃起孩子们对音乐的爱。

2.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歌曲《牧童谣》,让孩子们闭目,放松身心,专心聆听。

(2)歌曲结束后,教师让孩子们随便说说自己对《牧童谣》的感觉,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3)教师解说词曲的特点,让孩子们了解这首歌曲的意境,带动他们对音乐的积极心态。

(4)教师带领孩子们学唱《牧童谣》,让他们感受旋律的优美,加深记忆。

3.音乐创作(1)教师播放《牵手》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独特气息。

(2)教师引领大家跟随音乐的旋律,用幼儿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然后将之编成诗句,组成歌词。

(3)编好歌词之后,教师为孩子们制定规则,让他们选出最好的词,调、曲、歌、词四合一,创作一首完整的歌曲。

4.写作练习(1)教师给孩子们讲解“我的家乡”主题的意义,让孩子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自己的家乡,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孩子们交换练习,彼此欣赏,提出问题,以更好地互相激励、鼓励。

(3)教师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让孩子们自由阅读,体验文学之美。

四、教学备注1.教师在现场播放音乐,孩子们会被音乐带动,对教学会有一定的帮助。

2.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玩忽职守,甚至不想唱,这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让他们积极参与,一起唱,让课堂气氛更活泼。

牧童谣音乐教案一年级音乐

牧童谣音乐教案一年级音乐

牧童谣音乐教案一年级音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牧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牧童谣》,理解歌词内容,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高;了解牧童的生活场景,体验音乐中的自然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牧童谣》,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了解牧童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掌握和音准的把握。

教学重点:学唱《牧童谣》,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音乐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牧童放牛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牧童的生活,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b. 教师示范唱《牧童谣》,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c. 分组练习,每组轮流唱,教师给予指导。

3. 节奏练习(15分钟):a. 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b. 学生用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体验节奏感。

c.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节奏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4. 音准练习(10分钟):a.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注意音准。

b. 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辅助音准练习。

c.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音准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5. 完整演唱(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完整演唱《牧童谣》。

b.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牧童谣》2. 歌词内容3. 节奏卡片4. 音准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长演唱《牧童谣》,并讲述牧童的生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牧童的歌曲,下节课分享。

b.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验大自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2课 牧童 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2课 牧童 人音版

牧童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斯洛伐克歌曲《牧童》,体验牧童在田园上的美好生活。

2、聆听歌曲《牧童》感受切分节奏,体验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并用歌声表达。

3、通过柯尔文手势、分组学习等方法,正确掌握歌曲的音高、节奏,体验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4、学会运用双响筒,用双响筒和三角铁来给歌曲伴奏。

二.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体验牧童在田园上的美好生活。

难点:唱准歌曲中简单的二声部旋律。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体验自然1、初次聆听歌曲伴奏。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猜猜,我们欣赏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播放《牧童》的伴奏音频。

音乐起师旁白:朝霞里一个小孩在吹小笛,露珠儿撒满了青草地,他赶着小牛儿上牧场,小样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滚儿。

远处传来了优美的歌。

2、学生回答。

师:这是个怎么样的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牧场;小羊和小牛等。

3、欣赏牧场风景播放全曲,欣赏斯洛伐克牧场的美丽图片。

4、揭示课题师:猜猜,牛羊是谁敢来的?你们能形容下他的打扮吗?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一首来自斯洛伐克的民歌《牧童》。

活动2【讲授】学习自然1、学习切分节奏(1)聆听歌曲片段(第一段)播放歌曲音频范唱。

师问:你们觉得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生:开心,高兴,快乐等。

(2)聆听歌曲片段(第一段)播放歌曲音频范唱。

师问:你们觉得歌曲中哪里表现的特别活泼、跳跃?找一找。

生:我跟着朝霞一块儿起来等。

(3)认识切分节奏1=D 2/4X X X | X X |X X X |X X |指导学生慢速按节奏用“哒”来读。

(这样X X X的节奏叫切分节奏)(4)聆听全曲师问: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活泼、跳跃)(出示全谱)(5)读歌词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

跟师按节奏读歌词;分组接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读的节奏最准确。

2024年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

2024年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

2024年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牧童谣》。

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歌曲《牧童谣》,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童谣》的旋律和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牧童谣》,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如高音、连音等。

教学重点:歌曲《牧童谣》的旋律、歌词及乐理知识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讲述牧童与牛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播放歌曲《牧童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高音、连音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3. 乐理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音符、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歌曲中的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牧童谣》,教师巡回指导。

(2)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歌曲《牧童谣》。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牧童谣》2. 歌曲旋律:五线谱或简谱3. 歌词:分段展示4.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牧童谣》,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学生在课后练习,家长监督并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大自然的歌曲,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聆听《牧童》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一个牧童在田野上快乐玩耍的情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音乐教育,他们对音乐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弱,但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欲望。

在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高和节奏知识,对简单的歌曲能够进行学唱和表演。

因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歌曲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学会歌曲《牧童》,并能进行表演。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牧童》的音高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2.学生需要学会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进行歌曲演唱,学生进行模仿。

2.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美好。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牧童》的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游戏。

3.教学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向学生介绍歌曲《牧童》的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牧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跟唱,体会音乐的快乐。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重点教授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

音乐《牧童谣》一年级备课教案教学目标•能够听懂、口唱《牧童谣》;•能够较清晰地发出简短的语音;•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需要学习《牧童谣》的歌词,并熟练掌握歌曲节奏和过程。

•老师需要在音乐教室准备好演唱模板、乐器以及音乐播放器等。

•老师需要提前对教学过程进行策划,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1.1引入1.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一段《牧童谣》的演唱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音乐韵律和节奏感。

1.2 学唱歌曲2.初步教学歌曲,帮助学生正确吐字、呼吸、唱调等。

3.分组,小组练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演唱练习,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合唱演唱。

1.3 课堂练习5.播放音乐,让学生结合音乐进行集体节奏模拟练习。

6.学生个人表演,让同学们通过个人表演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二节课2.1 学习节奏和伴奏1.老师以模板演示弹奏《牧童谣》的乐器节奏。

2.教学乐器演奏过程中的伴奏,让学生借助学习的节奏感应和模仿乐器伴奏。

2.2 分组乐器演奏3.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演奏《牧童谣》,其他同学鼓励和感受即可。

2.3 课堂表演4.综合前面内容,进行课堂表演评分,让学生们相互欣赏、评价和提升。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听歌演唱、个人表演、小组合唱、课堂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估,帮助老师对学生的音乐感受、歌唱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精准评估。

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应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多与同学合作、互相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艺术水平。

同时,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牧童》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牧童》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牧童》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音乐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牧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着很高的兴趣。他们通过模仿、合唱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情感融入: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将情感融入歌声中,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运用故事、画面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团队协作:在集体活动中,如何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配合默契,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需设计合理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协作。
举例:针对节奏难点,教师可运用肢体动作、拍手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节奏。对于音准难点,通过音阶练习、教师示范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准。在情感融入方面,教师可通过讲述牧童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描绘的情境。至于团队协作,教师可组织分声部合唱、动作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牧童》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演唱、动作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牧童文化背景,认识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在集体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牧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田野,看到过牧童放牛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牧童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唱:牧童 牧童谣-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牧童 牧童谣-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牧童牧童谣-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牧童》这首歌曲,并能较准确地模仿唱出。

2.学生能够发掘歌曲中的情感,理解歌曲内容。

3.学生能够感受音乐节奏,在敲击合拍的过程中培养自身音乐感。

4.学生能够体会歌曲唱出时带来的愉悦,并加深对唱歌活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和歌词的熟练掌握。

2.歌曲情感的呈现。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吃掉一片口香糖,引出音乐和爽口这两个话题,提高学生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第二步:唱歌1.让学生认真听唱《牧童》,了解歌曲节奏和歌词内容,自行跟唱歌曲。

每个小节唱三遍左右。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并要求按照节奏敲击桌面。

先敲出大的节奏、拍子,再按照该节奏敲出小节奏,最后跟着小节奏唱歌。

练习两三遍左右。

第三步:加情感1.老师提问“你们平常会有哪些情感?”引出探究歌曲中的情感。

2.分层次听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并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3.让学生分角色模仿歌曲内容,如模拟喝水、奏乐、起舞等,让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4.学生们自主练习,展示自己的唱歌和情感表现。

第四步:总结1.老师请学生谈论唱歌这个活动带给大家的愉悦感和价值感。

2.鼓励学生常常唱歌,用音乐来激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学反思1.手齐敲击桌面是唱歌的有趣体验,也能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让学生模仿歌曲内容是本次教学的亮点,提高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和唱歌兴趣。

3.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这点需要多加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唱歌的乐趣和意义。

牧童谣音乐教案一年级音乐

牧童谣音乐教案一年级音乐

牧童谣音乐教案一年级音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童谣与儿歌》中的《牧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牧童谣》,理解歌词内容,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高;了解牧童的生活方式以及儿歌的特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演唱《牧童谣》,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高。

2. 了解牧童的生活方式,感受儿歌的乐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牧童谣》,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音乐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歌词卡片。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讲述牧童的故事引入本节课,让孩子们了解牧童的生活环境和儿歌的背景。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b.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c. 分组练习,学生互相纠正,教师指导。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以卡片形式展示。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集体演唱《牧童谣》。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单独演唱,检验学习效果。

5. 音乐活动(15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动作,配合歌曲演唱。

b. 各组进行展示,全班投票选出最佳表演。

b.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牧童谣》2. 歌词: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

3. 节奏与音高:以卡片形式展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牧童谣》,并设计一个动作配合演唱。

2. 答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合理设计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

2024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

2024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 chapter 2 《牧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歌词学习,节奏感知,旋律演唱,音乐表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牧童谣》的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牧童谣》,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词的识记与演唱,节奏感知。

难点:歌曲中旋律的演唱,音乐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歌词卡片、节奏棒、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牧童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词学习(10分钟):分发歌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歌词,并解释歌词含义。

3. 节奏感知(15分钟):使用节奏棒,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并进行练习。

4. 旋律演唱(10分钟):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并进行个别指导。

5. 音乐表现(10分钟):分析歌曲情感,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牧童谣》2. 歌词展示3. 节奏谱4. 旋律谱5. 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牧童谣》,并尝试用不同的节奏演唱。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以牧童为主题的小诗或绘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节奏感知环节。

2. 旋律演唱环节的音乐情感表达。

3. 作业设计中的演唱实践与创造性拓展。

一、节奏感知环节1. 使用节奏棒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长区别。

2. 创设有趣的节奏练习,如拍手、跺脚等,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牧童-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牧童-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牧童-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歌曲《牧童》的音乐特点;2.能在整齐的节奏中演唱歌曲;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民间歌曲《牧童》的演唱;2.节奏韵律感的培养;3.合唱基本技巧的练习。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向学生们介绍《牧童》这首歌曲;2.播放唱片或演唱,并引导学生认真聆听。

第二步:分节集体学习1.将音乐引导学生听多次,让学生体会歌曲的组成;2.整齐划分歌曲的每一节,分段学习并反复练习;3.细节熟记,掌握歌曲的节拍、音调、字词和语气等。

第三步:合唱1.分几个班级,分别学习不同的声部;2.整合四个声部,老师指挥,开始全体合唱;3.练习1-2次后,让各班声部把不熟练部分表演给全体学生。

第四步:评估1.打分制评估各个不同班级的合唱水平;2.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互相检查彼此的表现;3.老师还可在此时询问学生,收集他们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拍、音调、字词和语气等;2.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节拍技巧;2.分班合唱需要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2.演唱式教学法;3.示范式教学法。

五、教学资源1.《牧童》音乐唱片;2.运动场或大型音乐室。

六、教学后记1.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们养成了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拍、音调、字词和语气等基本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精神;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意开展合理合法的课堂评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牧童在田野上放牧时的快乐情景。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简洁,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农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阶、节奏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农村生活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学会歌曲《牧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牧童》的旋律和歌词理解。

2.部分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农村放牧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3.分组教学法:分组练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音乐教材《牧童》。

3.音响设备。

4.课堂用的乐器(如口琴、打击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农村放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

b.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a.向学生介绍歌曲《牧童》的背景及意义。

b.教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欢快。

3.操练(10分钟)a.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b.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歌曲。

4.巩固(5分钟)a.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b.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

5.拓展(5分钟)a.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类似的歌曲。

b.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

6.小结(5分钟)a.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童》的意义。

音乐《牧童》教案范文

音乐《牧童》教案范文

音乐《牧童》教案范文音乐《牧童》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进步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的音乐《牧童》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才能。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才能。

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一、激情导入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教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得意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快乐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快乐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3、学生答复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4、请学生贴出画面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展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

”“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二、寓教于乐(一)、掌握节奏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教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2、听录音范唱。

(出示歌谱)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4、生:“非常快乐、热烈欢快……”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6、生:“二声部合唱”。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欣赏)》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欣赏)》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欣赏)》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一首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的曲目,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述了牧童在田野间的快乐生活。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童趣,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听觉和动作的感知,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童》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牧童》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培养学生对音乐韵律的感知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学习歌曲。

2.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3.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牧童》的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的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鼓等,用于辅助教学。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音乐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牧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牧童》的课件,让学生跟随课件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担任“牧童”,其他成员跟随代表进行歌曲操练。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比赛,看哪一组演唱得更好。

比赛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词,并将歌曲《牧童》改编成其他场景。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Failure is not terrible. The terrible thing is that I have never worked hard and comforted myself comfortably.Even a little regret is covered by numbn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应该怎么做?老师怎么备课《牧童》能更好教学?下面是整理的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仅供参考使用。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1】教学目标1. 启发学生带者愉悦的的心情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牧童》。

2. 通过乐器伴奏、演唱、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认识三角铁,学会其敲击方法。

重点难点1.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后十六分节奏:__x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练习法、引导式、合作、竞赛……教具准备手风琴、课件、打击乐器养成教育训练点音乐课堂常规训练;在合作练习中学会相互欣赏,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游戏:一天,熊爷爷、熊爸爸、小熊要去散步,听听是谁先出来的?教师弹琴:__ __| __ __x x | x xx - | x -老师交换顺序弹,听听是谁先走出来的?(学生听节奏后回答)2.节奏练习4/4 x __ x - | x __ x -__ __x x - | __ __3.学生用自编的动作读节奏如:__表示拍手、x表示跺脚、x - 表示晃身。

二、学习歌曲1.录音范唱歌曲2.师范唱,学生用自编的动作伴奏。

3.教师范读歌词。

4.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学生随音乐做着动作读歌词。

6.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

(教师纠错)你觉得有什么唱不好的地方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名学生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7.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1.教师出示打击乐器碰钟、木鱼、响板2.学生选择适合为歌曲伴奏的乐器。

3.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伴奏型如:4/4 o __ o __4/4 x o x o4.学生以组用自己设计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一年级牧童谣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年级牧童谣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年级牧童谣音乐教案引言:音乐教育在儿童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他们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本文将为一年级学生设计一个以牧童谣为主题的音乐教案,通过歌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第一部分: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 了解牧童谣的特点和背景知识;- 学习牧童谣的歌词,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锻炼儿童的音乐节奏感与动作协调性;- 认识并学习牧童谣中的乐器。

1.2 教学时长本教案为5天的教学计划,每天约30分钟。

第二部分:详细教案第一天:介绍牧童谣2.1 教学活动:- 听音乐:向学生播放牧童谣的录音,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 谈论:与学生共同讨论所听到的音乐,询问他们对牧童谣的感受,并引导他们发表意见。

2.2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对牧童谣进行简单的描述;- 学生能够通过听音乐,感受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第二天:学习牧童谣的歌词2.1 教学活动:- 歌唱练习:向学生教授牧童谣的歌词,并进行歌唱练习。

- 动作配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中的意境,加入相应的动作配合歌曲。

2.2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牧童谣的歌词;- 学生能够通过动作配合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第三天:舞蹈编排2.1 教学活动:- 舞蹈动作学习:向学生展示与牧童谣相配合的简单舞蹈动作,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 舞蹈编排:学生们分组进行舞蹈编排,创作属于自己的牧童谣舞蹈。

2.2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掌握与牧童谣相配合的舞蹈动作;- 学生能够独立编排一段牧童谣的舞蹈。

第四天:乐器演奏2.1 教学活动:- 介绍乐器:向学生介绍牧童谣中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 乐器表演:学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通过模拟演奏乐器,感受乐器对牧童谣的补充。

2.2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对不同乐器进行简单认识;- 学生能够模拟演奏乐器,感受乐器与牧童谣的结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2. 学习歌曲《牧童》的歌词和旋律。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牧童》的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2. 展示牧童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学生们的乐器,如手拍、木鱼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牧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牧童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牧童的了解程度,并引导他们思考牧童的生活和工作。

主体:1. 听歌曲《牧童》的录音,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逐句教唱歌曲《牧童》,并带领学生一起跟随节奏拍手或使用乐器打节奏。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演奏。

4.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合唱团,每个团演唱不同的部分,然后合并演唱整首歌曲。

5. 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意境进行表达,让他们想象自己是牧童,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中的节奏感和旋律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歌曲,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创编活动,让他们编写自己的牧童歌曲,并进行演唱和表演。

2. 引导学生了解牧童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差异,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 评估学生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在演唱和表达中的音乐表现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乐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听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牧童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二、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
2.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3.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4.学习第一段歌词
(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2)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1.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例上
2.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多让学生练唱几遍这三个音
3.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三度音程练习
(1)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3)按照书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2.合唱练习
(1)教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2)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
(3)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4)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
(5)练习结束句
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
六、完整演唱歌曲(《牧童》歌曲学习)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
七、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教师指导:
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是领唱、合唱、二重唱等还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用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八、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