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曾国藩裁撤湘军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曾国藩裁撤湘军的原因
摘要:同治三年(1864)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

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地奏请裁撤湘军,由此,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这个问题有必要探讨。

以往的学者只侧重于经济、军事或政治等某一方面。

文章在分析湘军的兴起和特点的基础上,力图集各家之长,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入手,给此问题一个比较全面的解答。

关键词:曾国藩;裁撤;湘军;原因
在湘军为清朝剪除内患的大功告成之际,湘军首领曾国藩主动奏请裁撤湘军,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时为何选择裁撤湘军之路呢?笔者以为曾国藩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曾国藩之所以裁撤湘军是害怕“功高震主”,故以裁撤湘军向朝廷表明他的忠心。

清政府启用曾国藩,并不想他造就一支事实上已经取代了国家制兵——八旗与绿营的常规部队,而是想沿用乾嘉时期的办法,建立以靖卫地方为主的地主武装——团练,故当曾国藩“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断不能办此贼也”1另立湘军之后,清政府对湘军及其湘军集团是即利用,又猜忌、防范和牵制,并且贯穿于湘军存在的整个过程中。

当初曾国藩刚从衡州出师时 ,咸丰皇帝就心存戒备:“文宗以国藩一人兼统水陆军,心忧之,特诏贵州提督布克慎自黄州还,赴其水营,诏湖广总督台涌会其师”2。

这是明显的提防与猜疑。

1854年10月,湘军攻占武昌后,咸丰帝一时兴起,给曾国藩二品顶戴署理湖北巡抚,并加恩赏戴花翎。

就在咸丰帝授职曾国藩之后,一军机大臣便提醒咸丰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

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

”3咸丰听后 ,“默然变色者久之”4 ,于是又改变了他的即兴之作。

咸丰帝的这一改变,令曾国藩在以后的几年里虽立不少战功,却办事多受牵制,极为不顺,特别是在江西筹措湘军粮饷,接连碰壁,令曾国藩心灰意冷,最后借父死丁忧回籍去了。

曾国藩当时曾说:“余前在江西,所以郁郁不得意者:第一不能干预民事,有剥民之权,无泽民之位,满腹诚心无处施展;第二不能接见官员,凡省中文武官僚晋接有稽,语言有察;第三不能联络
1《曾文正公全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86页
2王闿运:《湘军志》,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3页
3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下卷,第8页
4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下卷,第9页
绅士,凡绅士与我营款惬,则或因醋而获咎。

坐是数者,方寸郁郁,无以自伸。

”5特别是在曾国藩攻陷天京之后,对于这位拥军30万,直接统治和节制江、皖、赣、浙、湘、鄂、闽乃至粤、桂、川的重臣 ,以及控制整个长江水面,拥有半壁江山的湘军集团,更是严加戒备。

清廷的措施有二:一是拔擢湘军其他将领,压抑曾氏兄弟,以达到牵制曾国藩的目的。

在金陵克服之前,清廷提拔其他将领就包含了牵制曾国藩的意思。

而当发生曾国藩与沈葆桢争饷之事时,清廷便有意偏袒沈,而裁抑曾,从而导致曾、沈不和,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

对曾国荃,清廷也有意贬抑。

1863 年 5 月,曾国荃升任浙抚,照例可以单折奏事。

但清廷以国荃在雨花台办理军务,未赴浙就任为借口,加以批驳,令曾氏兄弟惶恐不安。

同时,对曾氏的部下 ,不但已死去的塔齐布、罗泽南、江忠源、胡林翼、李续宾、李续宜以及仍健在的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杨载福、刘长佑均采取拉拢与扶植政策,使之与曾国藩离心甚至分庭抗礼,达到控制和利用的目的。

金陵克复后,清廷又为千余太平军突围一事,追究曾国荃的责任,还追查天京黄金之事,意在敲打曾氏兄弟。

二是在军事上布置兵力,形成对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包围之势。

当时金陵克复后,清廷派官文守武昌,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材分守扬州、镇江 ,据长江下游;僧格林沁屯兵皖、鄂之交 ,虎视南京。

这样 ,只要曾国藩及其湘军有异动 ,四面围剿便可展开。

当湘军攻陷天京,完成了镇压太平天国的任务之时,清政府对这一支已达 30 万兵力的剽悍之师疑惧日深,对其统帅曾国藩更加戒备,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

熟悉历史的曾国藩当然知道清廷的用意何在,为了表示他对清廷的忠诚,他采取了裁撤湘军、自剪羽翼的办法,求保晚节。

其实 ,作为一个对清廷忠诚不贰的理学家,早在几年之间,就开始思考退路了。

1858 年,他写信告诫曾国荃说:“阿兄忝窃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

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全善终者极少,深恐吾全蹙之时,不克庇荫弟等,吾颠坠之时,或致连累弟等,惟无事时常以危词苦语互相劝诫,庶几免于大戾。

”6天京合围之后,曾国藩更敏感地感到清廷戒备的影子,认为“用事太久,兵柄过重,利权过广,远者震惊,近者疑忌”,打算“藏热收声,引谦谢事,拟于近日毅然行之”。

7他还说:“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一不凶于国而害于家,弟虽至愚,岂不知远权避谤之道。

”8所以,他下定决心:“万一金陵克复,拟即引退,避贤者路,非爱
5《曾文正公全集·家书》(一),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360页
6《曾文正公全集·家书》(一),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348页
7《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岳麓书社,1994年版,卷43
8《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岳麓书社,1994年版,卷4
惜微名,而求自全也。

”9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当天京克复,曾国藩便开始了裁撤湘军,自剪羽翼的行动,且动作很快,从而赢得了清廷的赞赏。

曾国藩生活的时代,“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在此环境下,曾国藩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教育,有浓厚的“忠君”思想。

在京城为官时,他“既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10。

理学经世派的“匡时济世”情怀,使他一直恪守忠君敬上的人生信条。

他对朝廷的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是出于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

他不像行伍出身的纠纠武夫,毫无信仰可言,他受恩愈重,对朝廷愈加忠诚,总是思图回报。

曾国藩在受到清廷的重用之后,就多次表示:“一介贫窭,身跻六曹,且兼摄两职,若尚不知足,再生觖望,则为鬼神所不许。

”11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

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 ? ……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

可以说“尽忠报国”是曾国藩以儒生特起从戎的书生儒将对清政府的基本态度。

清廷对汉人官僚的歧视和猜忌,曾氏非不深知,但由于强烈的忠君思想作用,他并没有也不愿意接受他的心腹们所出的取清廷而代之的劝告,为万全计,在剿灭太平军之后,终于决定裁撤湘军,以保持忠臣的晚节,落得个“善终”。

裁撤湘军是曾国藩的明哲保身之策。

(二)湘军具有很大独立性,朝廷不易节制,对朝廷造成了很大威胁。

曾国藩创建湘军,一方面下决心“不用营兵”,“尽募新勇,不杂一兵,不滥收一弁,扫除陈迹,特开生面”12,完全不用营兵,而按照“技艺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士气者为上。

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13的标准自主在社会上招募兵员,采取层层招募的办法,先设将,由将招兵,兵随将走。

这样,弁兵的进退弃取皆由长官决定,各级军官便成为大帅的私属,士兵亦成为军官的私兵,军队的实权也就不再为清朝中央政府所有,而逐步落到统兵将帅的手中。

于是,兵为将有取代了兵为国有,从而一改清代世兵制的传统,而开近代募兵制之先河。

另一方面实行兵饷自筹。

兵饷供应是兵权的标志,军队由谁发饷,谁就实际掌握了军权。

以往清朝的各级武装力量皆由中央政府供饷,兵权也无疑为国家所有。

曾国藩编练湘军,由于清政府国库空虚,除少数款
9《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岳麓书社,1994年版,卷7
10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页
11《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岳麓书社,1994年版,卷30
12《曾文正公全集》,岳麓书社,994年版,第346页
13王闿运:《湘军志》,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463页
项由户部指拨和外省协济外,其所有饷需几乎全部自筹。

当军饷由国库供应,将士得到口粮和赏赐后会深感皇恩浩荡,思想如何报效国家;一旦兵饷自筹,军队就成为了统兵将帅的私产;即使由户部指拨和各省协济的款项,亦由统兵将帅发放。

这样,当弁兵的粮饷名为公费实则出自将帅的私恩时,他们感恩图报的对象,也就只能是湘军的统兵将帅和各级长官而不是国家了。

于是兵权和饷权就合二为一,落到统兵大员手中。

曾国藩创建湘军,各级将官不由朝廷任命,而是各将帅自行选择任命,补授实缺虽必须由朝廷批准,但亦主要决定于大帅的密奏保举,故各级将领名义上是朝廷命官,实际是统兵将帅的私党,因而在湘军中讲究私谊死党、同乡同学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以一个将领为中心的武装集团。

由于上述原因,湘军中养成了一种风气,除非招募、选拔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其他人无论官职大小、地位高低,皆拒不从命。

所以,不仅湘军以外的人不能对它进行指挥,即使湘军内部亦须节节钤束,层层下令,谁都难以指挥下级部队。

但凡不是招募和选拔自己的军官担任指挥,打起仗来就弃之不顾,以致使湘军将领皆不敢带领别人招募的部队打仗,一旦指挥易人,军队就必须重新改编,另行选募,否则不能作战。

这样的军队虽受到忠君教育,但很大的独立性。

朝廷指挥不易这就对统治者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了他们的疑虑。

(三)湘军自身素质的蜕变,是迫使曾国藩果断裁撤湘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湘军兴起后的确给晚清政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平定太平军力下了汗马功劳。

但盛极必衰,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条重要规律。

经过十数年的南征北战,至 1864 年 7 月攻陷金陵后,湘军已由极盛走向衰败,出现了许多弊端。

罗尔纲在《湘军兵志》中将其概括为六点:一为将士厌苦行间;二为沾染官场习气;三为缺额严重;四为骚挠之事时有发生,“以致归民有官兵不若长毛之叹”;五为将士以军营为传舍,任意远,投效他处;六为重蹈八旗绿营兵败不相救的覆辙。

在攻克金陵之事后,湘军更形“强弩之末”,失去原有的旺盛战斗力。

曾国藩指挥湘军进犯太平天国时,对天国居民极端残暴。

早在他出省顽抗太平军之前,他要对起事农民必须“草薙而擒洗之”,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出省作战后,其凶恶残暴变本加厉。

李元度在江西作战时,所部弁勇杀掳焚淫,四者兼备。

曾国藩指示李元度说:“各属民未厌乱,从逆如归”,希“无惑于妄伤良民,恐损阴鸷之说,斩刈草菅。

……大局或有转机”14。

在安庆保卫战期间,1861年夏,曾国荃将菱湖诸垒中出降的太平军七八千人悉数斩杀,事后,曾国荃自己也吓得神魂不安。

曾国藩写信
14《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五,第41-42页
给曾国荃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此贼……流毒南纪,……虽使周孔生今,断无谋不诛灭之理。

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15。

到了太平天国晚期,曾国藩对太平天国居民的凶狠残暴,发展到了灭绝人性的程度,采用了灭绝人寰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以防止太平军卷土重来。

自从曾国荃等攻陷太平天国的安徽省根据地后,湘军的三光政策,把好端端的安徽摧残成“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相率废业,死亡载道”16。

攻陷天京后,湘军更是大开杀戒,以致天京城内血流成河。

湘军的蜕变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批评。

更令曾国藩感到害怕的是,哥老会势力开始在湘军内部蔓延。

“湖南会匪,其源盖发于蜀,根株最深,蔓延最广,当事者苟幸目前无事,相与漠然置之 ,属吏承风,益怀观望,或更粉饰其词以闻。

”17可见,湘军内部早有结盟的现象。

而直接促使湘军士兵加入哥老会的原因则在于名利分配、占有的差距太大。

我们知道,曾国藩虽主要是以“忠义血性”治湘军,但并不排除以名利相诱导,即“得官的得官,得赏的得赏”18。

湘军尽管在攻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后大肆烧杀抢掠,所得钱财不少,但仍存在着赏罚不一、欠饷过多的问题。

那些来自乡间的农民,虽不奢望都能升官,但对于发财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他们大功告成之后仍不能得到实惠,故心理很不平衡。

加之 ,有的湘军将领处事不公,亲疏远近之分较为明显,所以就使得部分湘军加入哥老会,结盟、闹饷、抗官,乃至起义的事件也就时有发生。

面对发财的将士思归,没有受利的士兵加入哥老会的趋势大增,曾国藩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快裁撤湘军。

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说:“最要者兵勇十万,欠饷已逾五百余万两,若不急筹遣撤,将来愈欠愈多,资遣愈难,后患无穷。

”19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湘军的大节,才能保全他本人及所有“功臣”们的富贵平安。

如使湘军成为叛军,那么他的千秋名节、一生抱负,将付之东流。

总之,出于种种原因,曾国藩在攻陷天京之后,就裁撤了这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叱咤一时的军队。

曾国藩因湘军而立足于晚清,也因湘军招致了许多猜忌。

湘军的出现和裁撤都是一种必然。

湘军的兴起是出于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当平定太平天国之后,统治者所认为的最大威胁已经消失,故湘军的裁撤又提上了日程。

湘军在中国近代史占有重要地位,虽被裁撤,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使得
15《曾文正公六种·家书》第三册,第79-80页
16《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1,第44页
17郭振墉《湘军志评议》,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223页
18《曾文正公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94,第453页
19江世荣:《曾国藩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大清王朝又得以苟延残喘了半个多世纪。

而且湘军也迈开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脚步,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朱东安:《曾国藩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曾文正公全集》 [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3]、王闿运:《湘军志》 [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4]、王定安:《湘军记》 [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5]、郭振墉:《湘军志评议》 [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6]、罗尔刚:《湘军兵志》 [M].中华书局:1984年版
[7]、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版
[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9]、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0]、朱德裳:《续湘军志》岳麓书社:1983年版
[11]、赵烈文:《能静居日记》岳麓书社:1987年版
[12]、黎庶昌:《曾国藩年谱》 [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