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枣核》作者作品 一个真正的人(萧乾) 北京版
惠水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精品教案北京版
枣核教材分析:这是作家萧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记述了“我”访美时,探望了一位旧时同窗好友,并带去了好友再三托付的几颗生枣核。
他领“我"踏访他精致匀称的后花园。
与他交谈中,才知道由于想家乡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我”带几颗枣核.“我”感受到了同窗好友怀念家乡,眷恋故土的真挚情感,由衷地感慨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教学目标:1。
学会8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称chèn")及新词,认读1个字。
2.能联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3。
体会文题的精妙。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外赤子眷恋故土的真挚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外赤子眷恋故土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体会文题的精妙。
学情分析:本文以“枣核”为线索,写一对老同窗的交往,相互交谈的也全是家庭、生活的琐事,可表现的却是热爱自己的民族这样重大的中心思想,体现了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
作者还巧设悬念,使故事曲折生动,紧紧吸引读者。
另外,文章语言平实自然,亲切动人,人物的对话和环境描写都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
“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虽然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还是比较易于学生理解的。
本课的词语很丰富,应重视让学生积累;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枣核》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枣核》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导入课文:播放flash《月之故乡》,思考:在月光如水的夜里台湾诗人彭邦祯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月是故乡明,在深沉美丽的歌声背后,是看不断的回乡路,割不断的思乡情,这首诗人们对故乡的刻骨思念。
彭邦祯是将浓浓的思乡情寄托在一轮明月之上,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却用手中的笔将这沉甸甸的思乡情寄托在看似普普通通、不占分量的枣核之上。
书写课题《枣核》,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倾听她对家乡的思念。
二、展示目标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学习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巧妙构思。
3、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简介作者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
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老师用16个字来点评他。
“蒙古族人、燕京毕业、一专多能、情系中华”。
燕京大学毕业,文中的旧时同窗就是他的大学同学高君纯。
说他一专多能,是因为他是作家、文学翻译家、是二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说他情系中华,是因为他远渡重洋,但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是赴欧记者中回国定居者。
四、走近文本,整体感知(一)放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在书上圈点勾画,利用课下注释和手头资料积累字词。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在“枣核”前加一个修饰语,说说你加这个词语的理解。
()枣核(凝聚深情、心系故土)(二)几颗小小的枣核,牵动了游子多少浓浓的情思,作者是如何用“枣核”来串联全文的呢?请默读课文,结合示例,在横线上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索枣核——用途蹊跷枣核——枣核——议枣核——民族之情四、细读课文1、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故土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深情,作者从小处着笔,大处着眼,寄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发掘了有深意的重大主题——游子无时无刻不再怀念家乡,可是远在大洋彼岸的旧日同窗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呢?请你细读课文作答。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优秀教案北京版
枣核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
要求:(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蹊跷qīqiāo 掐指qiāzhǐ嫣红yān hóng倘若tǎng ruò掀起xiān qǐ镶嵌xiān qiàn(2)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2、词语积累:三、读懂枣核(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
(2)找中心句。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 .(线索)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枣核-()枣核-()枣核—()枣核。
思考线索的作用。
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4)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
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二、体悟情感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明确: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枣核 北京版(共24张PPT)-PPT文档资料
核潜艇(qián) 匀称(chèn)
镶嵌 qiàn
国jí籍
字词乐园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 随时会死去。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使人高深莫 测。 感慨良深:感慨很深。良----很。 精致匀称:精巧细致,比例和谐。
课文详解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枣核”
2、围绕枣核,文章写了哪些 事?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 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拓展提升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
心灵感悟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随堂练习
(2)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托着贵 重的珍珠玛瑙。
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珍 惜。
课文详解
第一部分: (1) 索枣核 第二部分:(2-4) 见枣核 第三部分:(5-10) 话枣核 第四部分: (11) 议枣核
课文详解
3、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 “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 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
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课文详解
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 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 种一下。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 子。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 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作者简介萧乾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作者简介萧乾北京版
一、生平简介:
萧乾,(1910-1999),近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1935年燕京大学毕业,1939年为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同期担任《大公报》驻欧记者。
在1940-1948年期间,任职于上海《大公报》兼复旦大学教授。
1949年为英文《人民中国》副总编辑。
1953年任职《译文》和《文艺报》。
1961年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荣获挪威王国政府颁发的国家勋章。
二、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来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及翻译作品《好兵帅克》等。
六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课件2北京版
• (二)投影检查预习: 1、给下列文字注音 蹊(qi) 跷(qiao) 掐(qia) 嫣(yan) 倘(tang) 坳(ao) 掀(xian) 嵌(qian) 乾 (qian) 喏(nuo) 2、词语解释:
掐指、嫣红、山坳、风烛残年、托付、游子、泛 舟
北海公园
唐人街
姓名:萧 乾 别名:若 萍 生辰:1910年1月27日 民族:蒙 族 祭日:1999年2月11日 籍贯:北 京 地区:北 京 国家:中 国 职业:记者•作家•翻译家
枣核
• 目标: • 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 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 3、体味包含深情的语言。
• 导语: 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每一个 炎黄子孙都以自己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也时时刻刻惦记着祖 国,想念着故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萧 乾写的《枣核》一文,看看客居美国的游 子是怎样思念祖国,怀念家乡的。
索枣核——用途蹊跷(设置悬念) 见枣核——如获至宝(加深悬念) 说枣核——为解乡愁(解开悬念) 议枣核——民族之情(点明主题)
萧乾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心始终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 老一代知识分子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记者、作家、 文学翻译家,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尊重。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 方法。
• 情境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 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
萧乾作为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人,复出于文坛后,与外界的接触频
繁,曾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经 验交流会、研讨会以及馆员书画作品展览活动,并多次发表讲话,为团结老年知 识分子、发挥馆员专长、弘扬民族文化、继承祖国文化遗产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 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他倡导并担任主编的大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全套 共五十册,约六百万字,已于1994年底全部出版,港台版也已面世,算得上是各 文史馆的一大盛事。这套书汇集了全国二千多位文史馆馆员以及馆外一些誉宿名 流亲闻、亲见、亲历的轶事掌故、琐闻杂记,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出版后,受 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并荣获1993年度中国图书奖。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第1课时)教学课件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第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第1课时)教学课件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第1
萧乾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1 初读感知 02 生字学习
03 词语学习 04 课后作业
枣核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 握多音字“称、蹊”;理解“殷切、 倘若、精致、风烛残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容。
枣核
目录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熟悉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学习本课字词, 把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 出来。
枣核
目录
点击
生字学习
核 hé 核桃 寄 jì 寄存 殷 yīn 殷切 玄 xuán 玄机
倘 tǎng 倘若 称 chèn 称心 莲 lián 莲花 械 xiè 机械
核
目录
点击
生字学习
胡 hú 胡同 泛 fàn 广泛 籍 jí 书籍 恋 liàn 留恋
蹊 qī 蹊跷 掐 qiā 掐断 笆 bā 篱笆
枣核
目录 生字学习
chèn 称心 称
chēng 称呼
qī 蹊跷 蹊
xī 独辟蹊径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枣核
目录 词语学习
会读会写下面词语。
殷切 倘若 精致 匀称 睡莲 机械 国籍 依恋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感慨良深 不约而同
枣核
目录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 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枣核
目录 课后作业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枣核》课文解析 北京版
萧乾《枣核》课文解析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第一部分:写旧时同窗“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品味】“再三托付”表明郑重其事;“不占分量”表明用途“蹊跷”,为下文设置悬念。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
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①这一自然段中的“殷切”“托”“珍珠玛瑙”表现了她怎样的心境?)【品味】表现出同窗满心期望“我”带来枣核,急欲见到枣核的心情,加深了悬念,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段析】写作者与旧时同窗分手近半个世纪后的重逢,表现同窗对枣核的热切盼望和珍惜,对全文的中心起铺垫、烘托作用。
第二部分:写旧时同窗在得到枣核后如获至宝。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
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说,买这座大房子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段析】通过写同窗的优裕生活,衬托其爱国、思乡之情。
【品味】一系列描写,充分表现了同窗物质生活的优越。
“不好意思地解释”表明她并不追求、迷恋海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冲淡不了她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第1课时教学课件北京版
枣核
目录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 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枣核
目录 课后作业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思考“枣核”在本文中有何 作用?
13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小学复习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枣核第1课时教学课件北京版
萧乾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1 初读感知 02 生字学习
03 词语学习 04 课后作业
枣核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 握多音字“称、蹊”;理解“殷切、 倘若、精致、风烛残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容。
蹊 qī 蹊跷 掐 qiā 掐断 笆 bā 篱笆枣核目录 生字学习
chèn 称心 称
chēng 称呼
qī 蹊跷 蹊
xī 独辟蹊径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枣核
目录 词语学习
会读会写下面词语。
殷切 倘若 精致 匀称 睡莲 机械 国籍 依恋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感慨良深 不约而同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14
枣核
目录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熟悉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学习本课字词, 把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 出来。
枣核
目录
点击
生字学习
核 hé 核桃 寄 jì 寄存 殷 yīn 殷切 玄 xuán 玄机
倘 tǎng 倘若 称 chèn 称心 莲 lián 莲花 械 xiè 机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枣核 北京版(共24张PPT)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 子。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 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字词乐园
蹊跷(qī qiāo) 掐指一算(qiā)
故弄玄虚(xuán) 殷切(yīn)
嫣红(yān)
玛瑙 (mǎ nǎo)
山坳(ào)
厂甸(diàn)
课文详解
3、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 “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 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
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课文详解
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 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设置悬念
课文详解
开头是怎样巧设悬念的?有何作用?
索要急切,不明用途。一设悬念 如获至宝,不宣用途。再设悬念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5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8:40:2418:40:2418:408/25/2021 6:40:24 P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18:40:2418:40Aug-2125-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8:40:2418:40:2418:40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核潜艇(qián) 匀称(chèn)
镶嵌 qiàn
国jí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真正的人
萧乾
一生谨小慎微的人大概永远不会犯错误,挨批评,因而也不需写检讨。
然而人要是没点楞角,成天价四平八稳地打发日子,一举一动先琢磨周围的气氛,望着各方的眼色行事,那种活法实在无趣,那么过一辈子也寡然无味。
戴厚英的为人正相反,她不但性格刚强,而且对待一切事物都观点明确,有时甚至难免走极端。
不怕,因为她一旦醒悟后,就绝不文过饰非,而且会坦诚地纠正自己。
例如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她极左过,而且出于真诚。
然而她一旦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就有勇气并且毫不犹豫地公开否定自己,从而在八十年代初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人啊,人》。
说起戴厚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在自我认识上的坦率。
她在批评旁人时不留情面,她对自己也更是这样。
戴厚英是一个诚实的人。
她对旁人认真,对自己也丁是丁,卯是卯,绝不马虎。
这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恰如其分地批评旁人不宜,准确的自我批评难度更大。
论年龄,我和厚英是隔代人:我们之间可说是忘年交。
一九四九——一九七九年间,神州大地接连发生几次大折腾,把人心都搞乱了。
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她才只有十一岁。
厚英基本上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她积极向上,敢打敢冲,因而在动荡的年月里,也做过日后反悔的事。
问题不在于她那个时期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她的动机:她是出于真诚。
后来她在认识上起了变化,那也是反思的结果。
前年八月她在家中惨遭杀害一事,在国内外曾引起强烈反响。
这样卓越的作家,竟死于一个愚昧凶残的歹徒之手,这真是难以想象的。
厚英住在上海,心却总依恋着生她养她的安徽。
她多次为家乡赈灾而解囊,原计划退休后回乡去振兴教育,济老扶贫。
她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厚英为人光明磊落,性格直爽坦率,是非分明,作品富有强烈的使命感。
一九八七年初,我和洁若曾在香港与她同看改编成话剧、用粤语演出的《人啊,人》。
我一面听着男主角讴歌人道主义思想的大段独白,一面对作者敢于探讨人性,呼吁人性的胆量由衷地感到钦佩。
厚英是位深深地扎根于家乡的乡土作家。
她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厚的文学理论根底和旺盛的创作力。
如果假以天年,本可大有作为。
不幸竟遭到这样的惨死。
这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损失!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及时印出这八卷厚英的遗作。
其中蕴涵着淮河女儿戴厚英毕生的爱与恨,她的信念与期望,厚英的鲜明形象必将永远留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中。
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于北京医院病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