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资源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40415530508763230121255.png)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2第20期末复习期末复习及考试9周最新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 消息二则【导学目标】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重点)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难点)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
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荻港(dí)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说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b03cb6960590c69ec376ac.png)
说课标
总目标 学段目标 编写意图 编排特点 教材知识树 立体式整合教材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
说教材
说建议
总目标
一、说课标 学段目标
一、说课标要求
1.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 其中会写3000个左右。 2.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正楷 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4.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文明交际,综合学习。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语感。 3.具有日常口语交际 的基本能力。 4.学会使用语文工具书。
初中语文总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
2.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正 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街头叫卖 难忘乡音
饮春酒 忆童年 刷子李 泥人张 平凡人平凡事显 不平人生
端午的 鸭蛋汪曾祺
吆喝萧乾
春酒琦君
王小玉 烘云托月 化听觉为视 觉
俗世奇人 冯骥才
第 一 单 元 民 俗
绝唱刘鹗
教材的逻辑关系 4、立体式整合教材 主题的相关性 文体的整合
本册教材整合
说教材逻辑关系
知识 初步训练 加深训练 综合训练
2、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中蕴含着 丰富的课程资源
内容结构的 稳定性
教 材 编 排 特 点
专题内部 自成系统
课外古诗词
略读、精读 资料链接 写作
《海底两万里》 《名人传》 《名人传》
名著导读
六个单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秀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秀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684962284254b35effd347b.png)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
西面
7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8
热烈支援前线
北面 9 解放战争时期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解放全中国
10
欢迎、慰劳解放军
2. 作者介绍十幅浮雕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请举例说明。
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介绍“销毁鸦片烟” 浮雕;
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介绍 “金田起义”浮雕;
有的从历史事件的经过谈起,如介绍“五卅 运动”浮雕。
3. 为什么介绍十幅浮雕时不像介绍碑身那样从正面 (北面)开始,却从东面开始呢?
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革命重大历 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的三幅浮雕描写的 是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 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 生。从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起,按时间顺序 介绍中国近代革命历程,更能体现中国革命的艰难与人民英 雄的伟大,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梳理概括
第2课时
深入课文,看一看作者用了怎样的语言 和写法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体会 其中的妙处。
品味语言
词语运用准确
1.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这句话中的“落成” 可不可以换成“建成”或“造好”?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 “建成”或“造好”等一般性词语,就无法表现其 重要意义和作者崇敬的心情。
逻辑顺序
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的热烈场面
本文的说明顺序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fe28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8.png)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五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领略唐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五首诗歌分别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牧的《山行》。
这些诗歌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和情感抒发方面各具特色,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优质教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唐诗,对唐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分析力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唐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首诗歌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2.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描绘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共同探讨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五首诗歌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五首诗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唐诗,激发学生对唐代诗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依次呈现五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唐诗的魅力。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6f444b3c1ec5da50e27087.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目录目录08 (1)第一单元单元说明06 (1)1新闻两则05 (2)2芦花荡04 (13)3蜡烛03 (26)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02 (31)5亲爱的爸爸妈妈10 (37)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45 (43)第二单元单元说明09 (54)6阿长与《山海经》11 (55)7背影12 (67)8台阶20 (84)9老王19 (89)10信客18 (9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17 (100)第三单元单元说明16 (111)11中国石拱桥15 (113)12桥之美14 (123)13苏州园林13 (128)14故宫博物院24 (144)15说“屏”23 (157)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22 (163)第四单元单元说明21 (174)16大自然的语言26 (175)17奇妙的克隆25 (185)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7 (191)19生物入侵者35 (203)20你一定会听见的34 (210)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33 (213)第五单元单元说明32 (220)21桃花源记31 (221)22短文两篇30 (230)23核舟记29 (241)24大道之行也28 (257)25杜甫诗三首39 (262)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38 (277)第六单元单元说明37 (284)26三峡36 (285)27短文两篇41 (293)28观潮40 (303)29湖心亭看雪42 (311)30诗四首44 (324)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43 (339)完 (354)--------------------------------------------------------------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a40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3.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
2. 详细内容:课文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语文园地等。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语文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作文训练、语文园地中的难点知识。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鉴赏、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详细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针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题型,进行解题技巧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文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6. 语文园地: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背景。
2. 课文结构、重点词语、修辞手法。
3. 解题技巧、作文构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文言文阅读练习。
(3)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答案:(1)问题①、②的答案见课文内容。
(2)文言文阅读答案见课后练习。
(3)作文答案见学生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作文训练的指导7. 语文园地的活动设计8.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9.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10.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重点关注课文的深度解读,包括作者背景、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
2024年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81b5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c.png)
2024年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散文欣赏第1课:《背影》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昆明的雨》2. 第二单元:诗词欣赏第5课:《登高》第6课:《望岳》第7课:《春望》第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散文和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散文的情感把握。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相关文学技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示例:第一单元导入,展示不同季节的雨景图片,让学生感受雨的美丽。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示例:针对《背影》一文,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示例:讲解《登高》一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示例:针对《济南的冬天》一课,设计描述家乡冬天的练笔题。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示例:讨论《春望》一诗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第1课:《背影》父爱如山第2课:《济南的冬天》描述家乡冬天2. 第二单元:第5课:《登高》意境、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说明喜欢的原因。
2. 答案:作文答案:略。
诗词分析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推荐相关文学名著,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章节,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共23张PPT)(优质版推荐)
![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共23张PPT)(优质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77efbb8700abb68a982fbc4.png)
赏 菊
叹 惜 图
意象
却道海棠依旧。 风
东篱把酒黄昏后,相 有暗香盈袖。 思
知否,知否? 酒 莫道不销魂, 图
应是绿肥红瘦! 花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归纳小结
如梦之旅
情感基调(找关键文字)
品
情
想象意境(抓景物特征)
感
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经历)
课外练习:
1、李清照被人称作“李三瘦”, 原因是三首词中的三个瘦字极有代 表性,今日已学两首,请你收集她 另一首带“瘦”字的词句。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56bb77af1ffc4ffe47ac8e.png)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请你说说从文 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极端艰苦”来?
如:残破的小屋;夏天,里面燥热得像一间温 室;在冬天,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若是下 雨,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居 里夫人常常需要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 料……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第21自然段: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 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 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照应第18段,表现了居 里夫妇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科学发展的极大热情。 第22自然段: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 自动发光!此处的“美丽的颜色”是指镭作为一种金 属其本身具有的颜色。
随堂测试
参考答案: 1.(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 写 2.(1)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和密切配合和感情 的十分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 同生活发出由衷的赞美。 (2)作者对母亲的实验工作环境给形象和健康 带来的损害流露出心痛,但对母亲一人兼几个人 的繁重工作,并且胜任工作,又表示了赞叹。
课时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了解有关镭的知识。
2.进一步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初步了解人
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初步掌握引号的作用。
3. 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
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作者档案
艾芙·居里(1904—2007), 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小女 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 记作家。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 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 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 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 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 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 影响。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说【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说【优质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b70928be1e650e53ea9918.png)
通读教材
(1)五个“阅读 · 写作”单元; (2)一个“活动 · 探究”单元; (3)三个综合性学习; (4)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5)两个名著导读; (6)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7)补白。
单元结构体系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文体
新闻
回忆性散文 与传记
古诗文
散文
物
征
体
口语交际
讲述;复述与转述
综合性学习
专题
主要活动
能力培养点
类别
人无信不立
专题讨论;讲述故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
事;访问;主题演 料搜集;讲述能力;演讲 传统文化类
讲
能力
搜集网络词语;问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信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卷调查;小型辩论;息技术辅助学习;观点陈 语文生活类
网络搜索
述与辩驳
说明文
古诗文
阅读新闻类 把握回忆性 阅读写景类 阅读不同类 把握说明对 借助注释和
文章,把握 散文、传记 古诗文,感 型的散文, 象的特征, 工具书了解
各类新闻体 的特点,学 受山川风物 把握其共性 学习说明方 内容大意,
裁的特点, 习刻画人物 之美,积累 和个性。注 法;揣摩说 积累常见文
能力 获取主要信 的方法,对 常见文言实 重朗读,体 明语言,增 言虚词和名
P9 P29 P35 P42 P63 P77 P81 P85 P90
P103 P117 P137
教材特点
文体学习成主线 活动探究带来了改变 口语交际促进说的训练 文言文教学改革 自学要求高
课后练习探究性增强 新开发课文多
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校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一)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将侧重对阅 读技巧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开口说话、回答问题的机会, 训练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着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发言的能力。 (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加强综合训练,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表情达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 、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1e9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7.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五首《沁园春·雪》《雨霖铃·寒蝉凄切》《钱塘湖春行》《赤壁赋》《夜泊牛渚怀古》2. 第二单元:散文四篇《背影》《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3. 第三单元:说明文三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4. 第四单元:小说四篇《孔乙己》《范进中举》《口技》《变色龙》二、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诗词、散文、说明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3.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韵律、意境、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散文的意境、情感、语言的品味。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的分析。
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的分析。
2. 教学重点: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及表达技巧。
鉴赏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对诗词、散文的兴趣。
通过观看纪录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现实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人物特点。
2.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的韵律、意境、情感。
品味散文的意境、情感、语言。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3. 随堂练习学生背诵诗词,进行诗词鉴赏。
学生仿写散文,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文写作。
学生讨论小说的人物特点,进行小说创作。
4. 课堂小结强调作品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诗词五首板书诗词的韵律、意境、情感。
2. 第二单元:散文四篇板书散文的意境、情感、语言。
3. 第三单元:说明文三篇板书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藤野先生 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藤野先生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271a1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2.png)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 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 “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 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 的感情。
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精读细研
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 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 找出文章的明线和暗线。
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明线: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精读细研
1、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东京去了仙
台?(参考《自题小像》) 自题小像
教材习题
二 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 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胸怀博大,而且没有狭隘的民族偏 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我”极大的关心、 鼓励和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他 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直影响着“我”,给“我”以勇气 和力量,所以说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杳无消息: 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抑扬顿挫: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第八页,共三十三页。
整体感知
第(1-3)段: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
藤 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野
先 第(4-35)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
生 识、相处、离别)。
第(36-38)段: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老师们一路陪伴着 大家成长,其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语文书电子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语文书电子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7e6d6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8.png)
语文书电子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材出现了电子版。
在这种背景下,《语文书》电子版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语文书》电子版是指人教版的《语文书》的电子版本。
它是为八年级学生准备的,共分上册和下册两部分。
电子版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访问,更加便捷和环保。
《语文书》电子版的内容与纸质版基本相同,包含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它既注重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功,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语文书》电子版是一本优秀的语文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值得推荐。
1.《语文书》电子版的优势《语文书》电子版有很多优势,这里列举几条:1. 便捷性:电子版可以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访问,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2. 节省空间:电子版不占用空间,可以节省学生的书包空间。
3. 环保:电子版可以减少纸张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搜索方便:电子版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更加方便。
5. 多媒体效果更佳:电子版可以提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6. 价格更优惠:电子版通常比纸质版价格更优惠。
总的来说,《语文书》电子版在便捷性、节省空间、环保、搜索方便、多媒体效果、价格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学习方式。
2.《语文书》电子版的内容《语文书》电子版是为八年级学生准备的语文教材,共分上册和下册两部分。
它的内容与纸质版基本相同,包含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具体来说,《语文书》电子版包含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
它既注重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功,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文书》电子版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课文、课外阅读、语言知识、写作指导、文化常识等。
它还包含了大量的练习和练习答案,方便学生自测。
总的来说,《语文书》电子版的内容丰富实用,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文基本功,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文言文专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解释重点词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沿溯
..阻绝()()虽.乘奔.御风()()至于夏水襄.陵()
不以疾
..绿潭()()或.王命急宣()..也()()素湍
属引
..倒影()绝巘
..多生怪柏()..凄异()()回清
飞漱
..其间()良.多趣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清荣峻茂
....()()()()2.
绝.巘多生怪柏()其间.千二百里()(1)绝沿溯阻绝.() (2)间遂与外人间.隔()
哀转久绝.()又何间.焉()
自.非亭午夜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自 (4)疾
自.三峡七百里中()疾.在腠理()
3.找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奋笔疾.书
B、每至晴初霜旦. / 通宵达旦.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沿溯阻绝. / 络绎不绝.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三)内容理解。
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第____ ______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3.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5.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三峡》答案
(一)解释重点词语。
1.略
2.(1)极;断;消失 (2)中间;隔开;参与 (3)如果;在 (4) 快;小病3. C
(二)翻译句子。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三)内容理解。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2.一、二、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3.(1分)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或以歌词为证,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景象)
4.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言之有理即可。
无论选择哪个季节,都要根据原文介绍出三峡景色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
《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②通“缺”,中断③极高的山峰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⑤飞
奔的马快⑥几⑦消失⑧从、在
4.①如果自从②有时或者③即使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②峭壁③遮蔽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10.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
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1.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2.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
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5.(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16.(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17.(3分)B
18.(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19.(1)或:有时。
(1分) (2)奔:飞奔的马。
(1分)(3)绝:消失。
(1分) (4)俱:全,都。
(1分)
2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
21·《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1分)
22(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分)
1. 导游词: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山忽可尽,青天无到时——白居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