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最新整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最新整理)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铁路运输概论
了解铁路运输分类
2
铁路货物运输基 熟悉铁路运输的基本 掌握联运单的组成,
2
本条件
条件
2 熟悉如何填写
铁路集装箱货运程 序
(1)空箱发放
了解铁路集装箱的分
铁路集装箱货运
(2)集装箱货物的
3
业务
类;熟悉铁路集装箱的 接收与承运
4
货运程序
(3)装卸车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
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
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
2
念和分类
制及公共政策理论,
分组讨论、交流。
懂得什么是管制、
1.掌握我国水路、公路、什么是公共政策;能
够说出中国的五种运 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管制
输方式领域中的公共
4
2.熟悉我国运输公共政 政策,对国家的总体

政策环境有较好的把
握。
表 4.4 水路运输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序号 1 2
3
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和要求
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
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
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
二、课程性质、课时
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研究物流设施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80学时,计5个学分。

(其中理论50学时,实操3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作用,了解各种设备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尽快地适应工作需求。

四、课程教学目标
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物流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六、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
七、课程建议
(1)教学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采用讨论课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材建议:王海兰主编,《物流设施与设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
要求到物流实训室学习,认识各种物流设备与设施
九、其它说明。

《物流学》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物流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观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和一些重要方法。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120学时,计7.5个学分。

(其中理论120学时,实操0学时)三、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并了解国内外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企业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物流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课程教学目标系统了解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研究的基本方法、物流各功能的主要内容,物流合理化的实施,了解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周安排6个课时,每2个课时连堂,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

(2)教材建议:建议采用《现代物流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陈百健主编;ISBN:9787502596491;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无需实训。

九、其它说明。

物流单证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单证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单证与实务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1. 专业能力学生了解物流仓储单证主要包括入库单、出库单、移库单、盘点单、储位分配单、拣货单、退货申请单等。

了解物流运输单证主要包括公路货物运单、运输计划、货品清单、集货单、货物运输交接单、残损记录表、国内货物运输险投保单、保险通知书、航空运单、水路运单、铁路货物运单、铁路货票等。

了解国际物流单证主要包括提单、场站收据、装货单、托运单、集装箱装箱单、设备交接单、报关委托书、报关单、报检委托书、报检单等。

2. 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尊纪守法;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自律能力;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安全作业观念、环保节约意识及创新精神;具备熟练填制单证的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案例理解能力。

3. 方法能力使学生具备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工具条件下能顺利完成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及基本设备应用与规划等相关事宜,培养学生能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真实的单证员工作,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融入物流职业角色,从而更从容地走向真实的物流世界。

三、课题与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课题一仓储单证了解物流仓储单证主要包括入库单、出库单、移库单、盘点单、储位分配单、拣货单、退货申请单等。

课题二运输单证了解物流运输单证主要包括公路货物运单、运输计划、货品清单、集货单、货物运输交接单、残损记录表、国内货物运输险投保单、保险通知书、航空运单、水路运单、铁路货物运单、铁路货票等。

课题三国际单证了解国际物流单证主要包括提单、场站收据、装货单、托运单、集装箱装箱单、设备交接单、报关委托书、报关单、报检委托书、报检单等。

五、考核方案对《物流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采用项目过程评价考核,可以项目过程评价各个项目分值如下,每个项目的分值分别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按比例组成,评价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自评,并参与小组互评,各项目评价分值可参考下表。

《货物运输实务》课程标准

《货物运输实务》课程标准

《货物运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物流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物流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是从事物流运输各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学会水路、陆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中货物运输服务相关的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物流运输服务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为后续物流运输项目实践课程的实训和实习做准备,也为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现代物流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货物运输实务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初识货物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7个项目。

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四级标准的相关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使教学要求贴近现代物流岗位工作实际,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并将就业上岗后可能遇到的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和不同货物运输业务项目活动,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职业能力。

建议课程课时数为72课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货物运输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技巧,能从事物流运输的基层工作,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初步具备分析各种货运方式的职业工作能力,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四级)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达成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能参与或协助开展各种运输货物的接货、揽货洽谈会缮制各种运输单据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教材编写应以行业专家对现代物流专业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拓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想,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热爱与追求,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物流技术与实务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了货物的流通、仓储管理、运输方式、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实际操作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首先,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对物流系统的整体认识,包括货物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物流模式,如供应链管理、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物流效率。

其次,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学生需要学习货物的包装、装卸、搬运等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类型货物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运输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

另外,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仓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货物的分类、存储、出入库管理等。

学生还需要学习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能够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最后,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总之,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当今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本文对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根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求开发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一些物流的基本原理,物流职业活动中涉及的简单技术和操作,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物流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活动中涉及的物流技术及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以及动手能力,为就业提供实践经验。

二、参考学时144学时三、课程学分8学分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物流的基本原理和物流职业活动中涉及的简单技术和操作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以及动手能力,为就业提供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物流时间与空间、效益背反基本原理来解释相关的物流活动;2.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仓库选址,并画出仓库布局图;3.能够根据货物属性进行储位编码;4.能够根据订单选择合适的拣货方式;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车辆行走路线;6.能够制作、打印、使用条码和RFID标签;7.能够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8.能够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GPS);9. 能够应用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物流业务;10. 能够应用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第三方物流业务;11. 能够应用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处理报关报检业务。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借助实训室设施设备,合作完成;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各种物流作业处理办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物流业务活动合理性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的职业习惯的培养。

(完整版)《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完整版)《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作为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专科阶段选修课程,《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4学分,72学时,在一个学期开设。

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物流知识结构,为其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使学生对物流装备的基本概念、物流装备的分类、物流技术的基本概念、物流技术的分类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物流装备的合理选择、正确配置、合理使用及规范化管理有有一定的认识,正确了解物流技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物流装备的特征、结构、应用,进而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物流理念,提高学生在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方面的知识水平与理论素养。

(二)课程教学要求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现代物流装备篇和物流技术实务篇两个模块,教学过程中要既要重点讲解物流装备和技术的概念和理论,又要从具体的案例着手,使学生了解其应用。

第一部分,现代物流装备篇(第一章~第七章),以介绍各项物流技术的硬技术为主,介绍各种物流设施、设备、工具的主要技术特征、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条件。

主要介绍了现代物流活动中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集装单元化、物流信息采集与传输等装备。

第二部分,物流技术实务篇(第八章~第十四章),以介绍各项物流技术的软件技术为主,介绍了现代物流技术的特点及操作实务,为进一步系统学习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奠定基础。

在介绍现代物流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运输技术、装卸搬运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配送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实务等,并介绍了一般企业和国际物流运作实务。

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下: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学科的发展前沿。

物流技术实务课程标准.doc

物流技术实务课程标准.doc

物流技术实务课程标准.doc《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准也课程,阐述了我国现⾏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结合现代物流企业⽣产实践爱你,详细介绍了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了⽅便教学,本书每章均⽤案例导⼊,引出教学内容,模拟实训和专业术语等,⽅便学⽣查询与记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习⽬标1、通过案例学习和模拟操作,要求学⽣掌握物流企业及企业创建的流程。

2、要求学⽣掌握合同法的适⽤范围和免责条款。

3、要求学⽣掌握保管合同及相关单证的内容及法律效⼒。

4、⽤案例和模拟实训的形式来加强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5、熟练掌握承揽合同的概念和构成。

强调了普通货物国际物流和危险品在物流流通加⼯中包装⽅⾯的法律法规。

以及货物保险合同知识,国际货运中保险的法律规定。

三、学习内容四教学建议1)精讲多练、做学⼀体。

2)应加强对学⽣职业能⼒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激发学⽣兴趣,使学⽣在案例分析或项⽬活动中了解物流运作业务中应遵循的常⽤法律法规与规则。

3)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情景的创设。

应⽤多媒体课件、录像、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

活动组织要把握好“规”与“度”,贴近实际。

4)要注重技能训练及重点环节的教学设计。

每次活动应使学⽣上⼀个阶梯,技能训练既要有连续性⼜要有层次性。

5)可根据⼯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

五教学评价1)以学习⽬标为评价标准,坚持⽤多元评价⽅式引导学⽣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在本课程中,注重对学⽣适⽤法律法规、商务规则的查找能⼒和综合分析能⼒的评价。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快递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的任务是:介绍快递实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点讲述快递的时间操作,使学生了解快递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快递的相关操作技能。

为提高学生快递方面的素质、增强快递理论与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系统地掌握快递实务的知识和理论,掌握快递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快递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工学结合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学生掌握快递的基本知识与快递实际操作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时间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业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结合快递的实际情况拓展情境教学的作用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快递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物流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能正确运用快递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

2.能正确填写一般快递单据及其他相关单据。

3.能合理安排、协调快递作业的进行。

4.能正确运用快递的各种知识能力进行实际操作。

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

6.具有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7.具有团队意识和较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实施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本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2学时。

总学分为4学分。

教学时数安排表2.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以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工作岗位要求为核心内容,引领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

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课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4 实训学时:18学分:4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物流基础,仓储技术与实务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物流配送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1、能正确运用物流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2、能正确填写一般物流配送过程涉及到的相关资料;3、能合理安排、协调物流配送的进行;4、能正确运用物流配送中的各种知识能力进行实际操作。

5、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6、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7、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施工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能力目标学生会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与盘点作业、流通加工作业、出货与包装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学生会通过对工作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学生会独立进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熟练应用条码、RF、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与相关设备;学生会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要求选择和使用搬运、拣选、配送等物流设备,高效完成配送任务;学生会利用经济学原理、财务知识、数学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经济核算与分析。

(3)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叙述配送、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学生能说明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及流程中各项工作任务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阐述配送作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能说明配送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4、进度表设计三、教材、资料教材:《配送中心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杨敏 2009四、考核方案设计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的具体方案如下:1、课程考核平时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理论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课程案例分析及点评(占课程总成绩的30%)作业的改革:在传统的笔作形式的作业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小型调查报告等。

课程标准《物流管理实务》

课程标准《物流管理实务》

课程标准《物流管理实务》拟定:审定:拟定时间:——————————————————————一、课程性质《物流管理实务》是物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信息专业、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及基础理论。

并能结合企业物流实际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方法,促进物流行业的进步,同时,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我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适应学生将来工作以及现场工作的需要,本书全面地阐述了商品转关;进境运输货物;加工装配业务进口的料件设备;展品等暂时进口物资,捐赠、援助物资;邮品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所作的物理性移动。

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存在更大的经营政策环境差异,较高的风险性,运输方式的复杂性和对标准化的更高要求。

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分以下三部分:(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必须按照物流企业及供应链管理的优化进行,通过诸教学环节的实施,要求学生:1. 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内容、方法等有所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程的结构有明确的把握。

2. 较好地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货物运输,口岸与海关业务,物流保险及商品检验检疫等,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

(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物流实务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物流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

2.能够进行物资经营、管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3.通过学习、练习、实验及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物流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创新潜力,以较高的姿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国际物流人才。

(三)思想教育目标1.爱岗敬业、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有责任心、事业心、有法制观念,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内容一概论【理论教学】1.了解物流的概念。

2.理解物流的系统组成。

3.掌握物流的信息支持系统;物流流动路径。

内容二物流基础知识【理论教学】1.了解进出口业务;货运代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76更新时间:2011-7-6《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汇报(1)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汇报(1)

快递实务》课程标准供《物流管理》专业使用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快递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教学做一体的课程。

它是针对快递企业的速递(收派)员、分拣员、客服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而设计的课程,是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并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为快递及相关物流企业培养全面掌握快递业务本流程、熟练操作快递各环节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快递实务》前修课程为《运输操作实务》、《仓储管理实务》、《采购管理实务》和《配送实务》,后续课程为《毕业教育》和《顶岗实习》。

该课程的岗位针对性强,工学结合特点鲜明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明显作用,有力地支撑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定位具体见下图:技能训练课职业技术课 职业基础课 专 业 体 系专业知识 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职业岗位群需要 行业企业发展需要 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快递实务采购管理实务运输操作实务配送实务 仓储管理实务毕业教育顶岗实习前修后续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基础源于订单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设计思想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内容选取体现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学生主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整体课程设计理念上,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源于订单培养,基于校企合作,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并充分考虑企业的岗位素质和能力需求;2.借鉴PDCA闭环,进行基于不同学习情境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使学生站在企业中不同角度、不同职位反复“教学做”,通过“温故”而实现“知新”;3.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4.以学生是否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要求为教学考核的统一标准,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团队实地走访了顺丰速运天津公司、天津邮政、宅急送天津公司等快递企业,在与顺丰公司进行多层次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了岗位调研及分析。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物流管理综合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综合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综合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课程地位物流管理综合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该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培养综合物流管理能力作用。

现代物流的本质是对原来分散管理的运输、仓储、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的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体现集成管理思想的综合实务课,为学生走上企业综合物流岗位和其他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1、课程类型:职业核心能力课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二、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和论证情况在传统的观点看来,物流管理综合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虽然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但从未制定过相关的课程标准,而是根据任课教师的经验来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随意性大。

为更好地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必要制定物流管理综合实务的课程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标准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课程标准打破传统学科的体系,采用倒推的方法,由企业提出目标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知识、岗位、技能、实际应用等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教学和仿真实训为主要教学模式和手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本课程标准的制定经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与省物产集团公司组织专家论证并正式批准。

三、课程标准构建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构建以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助理物流师等级)为指导,结合浙江物产集团公司及其他企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依据专业标准,结合学院课程标准原则意见而构建其课程标准。

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开展基于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校企合作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物流技术与实务》课程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根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求开发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一些物流的基本原理,物流职业活动中涉及的简单技术和操作,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物流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活动中涉及的物流技术及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以及动手能力,为就业提供实践经验。

二、课时
72课时。

三、学分
4学分。

四、课程目标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尊
纪守法;
2.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诚实守信;
3.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自律能力;
4.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
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5.具备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6.具有安全作业观念、环保节约意识及创新精神;
7.具有严格按照物流操作规程工作的意识和良好的专业行为规
范。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理解效益背反基本原理,能说明时间与空间两因子对物流服务效率的影响;
2. 掌握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3. 会根据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仓库选址;
4. 会画仓库布局图;
5. 能根据货品属性进行储位编码;
6. 会根据订单选择合适的拣货方式;
7. 掌握车辆装载的方法和调度的方式;
8. 了解物流数据采集基本技术。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六、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在教学过
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借助实训室设施设备,合作完成;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各种物流作业处理办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物流业务活动合理性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的职业习惯的培养。

(二)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为依据,秉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与实际岗位需求的编写思想,在叙述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应尽可能的配以大量图片、图表、案例等直观性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应用技能。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挂图、课件库、案例库、视频库、试题库、文献库、视听光盘等教学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 利用现代物流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七、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主要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笔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

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物流活动相关技术与实务操作能力的评价,运用所掌握的物流知识分析判断物流操作合理性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性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八、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