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qcsg1211004-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压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压偏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压波动与闪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无功电源与容量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功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功容量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无功补偿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汇总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汇总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Q/CSG110004-2011 ICS备案号:目录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4)5 工厂验收 (5)6 现场验收 (8)7 实用化验收 .............................................................. 10 附录 A 验收流程 ........................................................... 12 附录 B 验收文档 ........................................................... 16 附录 C 工厂验收测试原始记录表格 (80)前言为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工作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参编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领步科技公司主要起草人:马健皇甫学真黄荣辉邱野梁洪浩刘文山钟聪曾强江健武赵继光李锐马明杨盛辉王海峰主要审查人:曾江韩民晓肖遥梅桂华刘军成董旭柱刘路彭波黄滔辛阔况华吴永华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及实用化验收的验收职责、验收组织与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所辖交流50Hz 电网范围内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验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但鼓励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试行)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9年4月目次前言 (III)1 总则 (1)1.1 目的意义 (1)1.2 装备体系 (1)1.3 适用范围 (1)2 引用文件 (1)2.1 引用规则 (1)2.2 引用列表 (2)3 术语释义 (2)3.1 远动功能 (2)3.2 系统装备 (3)3.3 功能作用 (4)3.4 技术性能 (5)3.5 网路拓扑 (5)4 总体要求 (6)4.1 基本要求 (6)4.2 功能要求 (6)4.3 通信要求 (8)4.4 区域AGC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9)5 调度主站 (9)5.1 总体要求 (9)5.2 功能要求 (9)5.3 机组发电控制 (11)5.4 备用容量监视 (14)5.5 安全约束控制 (15)5.6 主站AGC必须的安全措施 (16)6 水电子站 (17)6.1 功能要求 (17)6.2 技术要求 (18)6.3 远动信息 (18)6.4 电厂机组的控制 (19)6.5 电厂控制性能标准 (23)6.6 水电厂AGC安全措施 (24)7 火电子站 (25)7.1 功能要求 (25)7.2 技术要求 (25)7.3 远动信息 (26)7.4 电厂机组的控制 (27)7.5 电厂控制性能标准 (29)7.6 火电厂AGC安全措施 (29)8 电厂AGC测试 (30)8.1 测试适应情况 (30)8.2 职责分工 (30)8.3 总体要求 (31)8.4 测试流程 (32)8.5 电厂AGC测试目的和内容 (32)8.6 电厂AGC性能评价 (39)附录A 频率响应系数的计算 (40)附录B 控制性能标准 (41)附录C 扰动控制标准 (43)附录D 火电厂测试方案 (44)附录E 水电厂测试方案 (54)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498-1995)中规定:“任何企业都应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方电网220kV及其以上系统并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定值审核资料标准模板(试行)

南方电网220kV及其以上系统并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定值审核资料标准模板(试行)

调继〔2013〕21号附件2南方电网220kV及以上系统并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定值审核模板(试行)2013年12月广州前言:为保证大型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合理的保护定值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随着电网规模迅速发展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单机容量的增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重要,其中电力主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电厂应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和主设备技术条件,认真校核涉网保护与电网保护的整定配合关系,并根据调度部门的要求,做好每年度对所辖设备的整定值进行全面复算和校核工作。

当电网结构、线路参数和短路电流水平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校核相关涉网保护的配置与整定,避免保护发生不正确动作行为。

需加强发电厂厂用系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管理,防止因厂用系统保护不正确动作,扩大事故范围。

依据电网结构和继电保护配置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本模板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整定方案编写的内容及格式,第二部分阐述了发变组保护的核查内容,第三部分阐述了厂用电部分的核查内容。

定值核查工作应依据南网发布的发变组保护整定规程、技术规范及审核模板,并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开展。

第二部分核查内容标“/”的部分应依据南网整定规程相关条款。

电厂应绘制保护定值与励磁系统的曲线配合图并提交做为核查依据,并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例如涉网定值失配、厂用电系统保护失配等)做好风险分析工作。

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对本模板未涉及的保护及功能,应视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或调整, 并报相应调度机构,以便进一步完善模板内容。

本模板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审核模板主要引用的标准:Q/CSG 110034-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Q/CSG 110033-2012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技术规范DL/T 5153-201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684-2012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 T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 T559-2007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843-2010 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GB-T 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本审核模板主要参考的文献:《发电厂厂用电及工业用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作者:高春如《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其运行技术》作者:许正亚目录第一部分:整定计算书模板 (4)1. 工程概述 (4)2. 整定计算范围 (4)3. 整定计算依据 (4)4. 设备技术参数 (5)4.1 发电机技术参数 (5)4.2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变参数或消弧线圈参数 (6)4.3 升压变(主变)技术参数 (6)4.4 高压厂用变(起备变)压器技术参数列表 (6)4.5 励磁变技术参数列表 (6)4.6 厂用低压变压器技术参数列表 (7)4.7 高压电动机技术参数列表 (7)5. 短路电流计算 (8)5.1 基准值的选取 (8)5.2 元件标么值计算 (8)5.3 短路电流计算 (8)5. 整定计算书 (9)6.1 #1发电机 (9)6.2 #1主变 (10)6.3 #1励磁变 (10)6.4 #1高厂变 (10)6.5 6kV(或10kV)厂用变压器 (10)6.6 6kV(或10kV)高压电动机 (10)6.7 6kV(或10kV)馈线(电源侧) (11)6. 厂用电电流保护配置图 (11)7. 遗留问题及建议 (11)第二部分:发变组核查模板 (11)1. 发电机核查模板 (11)1.1 发电机保护配置 (11)1.2 发电机保护核查项目 (13)2. 主变核查模板. (22)2.1. 主变保护核查项目 (22)3. 励磁变核查模板 (24)4. 启备变、高厂变核查模板 (25)2、躲电动机最大自启动电流 (25)适应于中性点经中小电阻接地系统 (26)5. 核查情况小结 (26)6. 存在问题及风险分析 (27)第三部分:厂用电核查模板 (27)1. 低压厂用变压器(6 kV /0.4kV、10 kV /0.4kV) (27)2. 高压电动机(6kV、10kV) (30)3. 6kV、10kV馈线(电源侧) (32)4. 核查情况小结 (34)5. 存在问题及风险分析 (34)第四部分:资料性附录 (35)附录1:保护配置图示例 (35)附录2:关于FC回路的几点说明 (36)附录3:高压熔断器熔断时间特性表 (37)附录4:送风机、吸风机外部短路反馈电流表 (37)第一部分:整定计算书模板1.工程概述编写要求:简述本次计算工程概况,包括电厂概况简介、定值计算原因、保护配置及组屏情况、机组接线及升压站、发电机出口是否带开关及升压变电站母线的接线方式等。

技标2013-000-南方电网新能源通信技术规范

技标2013-000-南方电网新能源通信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设备〔2013〕23号附件技术标准大纲(新能源通信技术规范)一. 项目名称及计划编号项目名称:《南方电网新能源通信技术规范》计划编号:技标2013-024二. 编制目的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已经开始在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逐步推广应用,未来太阳能、燃料电池、光伏能源等新的分布式能源也将逐渐投入使用,需要电力通信为新能源与电网的协同工作提供信息交换的通道。

本技术规范研究编制适用于南方电网在新能源中各项业务应用通信技术标准,提供了关于新能源的通信技术规范,指导南方电网新能源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以及网络管理,为南方电网公司新能源接入的监视、控制应用提供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通信平台,提高电网稳定运行水平和经济运行水平。

三. 编制依据(1)《光传送网体系设备的功能块特性》(GB/T 20187-2006);(2)《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2006)(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2008)(4)《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通用技术条件》(DL/T 364-2010)(5)《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 15941-95)(6)《220~500千伏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原则》(DL/T 559-94)(7)《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516-2006)(8)《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38-2002)(9)《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YD/T 1160-2001)(10)《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1171-2001)(11)《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2006年11月)国家电监会[2006]34号(12)《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13)《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Q.CSG 2 1003-2008)(14)《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Q/CSG212045-2011)(15)《南网总调直调系统线路保护及其通道命名管理规定》/CSG212020-2011)(16)国家能源部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17)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3-2011(18)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NBT 31003-2011(19)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20)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5344-2006(21)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1-2007(22)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T 548-2012(23)南方电网应用公网通信技术规范Q/CSG 110005-2011(24)南方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范Q/CSG 110008-2011(25)广东电网公司通信管理办法四. 编制原则本标准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开展编写工作,遵循《电力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行业、国家标准相协调。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规范(2010年版)》等三项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规范(2010年版)》等三项标准
b)闭环控制:给出控制策略,并通过SCADA系统发送遥控遥调命令。
5.5.4
a)能够实现全网分层分区的有效协调,实现网调、省调、直调电厂、枢纽变电站和地区AVC等各级电压控制之间的协调控制;
b)能够实现发电机无功出力调整和电容器/电抗器投切之间的协调控制;
c)能对全网及根据自动分区结果按区域进行无功电压优化计算,且单个区域的优化失败不影响其它区域优化计算的进行;
c)可依据电压曲线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决策,使得母线电压运行在曲线带宽范围内。
5.5
能根据电网的实时状态进行控制策略计算,并实现控制策略的闭环控制,所给出的控制策略符合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并能支持分时段控制策略。
5.5.1
网省AVC应满足枢纽母线电压合格、控制设备满足安全限值等约束条件,尽可能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减少全系统网损: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c)具备自动生成具有抽象共性的模型、数据以及画面的建模功能;
d)能够按照规则自动生成电压考核点和功率因数考核点,并可人工修改;
e)支持定义分时段主变无功(功率因数)、母线电压的运行限值;
f)具备离线建立AVC控制模型的功能,建模过程不影响AVC的实时控制,具备控制模型、控制参数的校核功能,确保模型和参数的逻辑正确性,禁止将校核不通过的模型与参数发布到AVC实时控制应用中;
e)对于所有监视信息可以按控制区域进行分区显示;

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QCSG1211004-2016

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QCSG1211004-2016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电压质量 (5)4.1 电压偏差 (5)4.2 电压波动与闪变 (5)5 无功电源与容量配置 (5)5.1 无功电源 (5)5.2 无功容量配置 (5)6 无功补偿装置 (5)6.1 基本要求 (5)6.2 运行电压适应性 (6)7 电压调节 (6)7.1 控制目标 (6)7.2 控制模式 (6)8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6)8.1 基本要求 (6)8.2 功能和性能 (6)9 监测与考核 (7)9.1 无功和电压考核点 (7)9.2 无功和电压考核指标 (7)9.3 无功和电压监测装置 (7)10 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并网测试 (7)10.1 基本要求 (7)10.2 检测内容 (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俊、曾杰、苏寅生、盛超、陈晓科、宋兴光、李金、杨林、刘正富、王钤、刘梦娜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风电场,通过其他电压等级集中接入电网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0297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GB/T 20298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DL/T 1215.1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1部分:功能规范导则DL/T 1215.4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4部分:现场试验Q/CSG110008 南方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范Q/CSG 110014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CSG 1101011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 TCOM)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 21 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 级和 2 级) GB/T 17215.322-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 22 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0.2S 级和 0.5S 级) GB/T 17215.323-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 23 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 (2 级和 3 级) IEC61000-4-30-2008 电磁兼容性(EMC) 测试和测量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方法 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200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24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1 部分:总则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b:设备用恒定湿 热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 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 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Sa:模拟地面上的太 阳辐射试验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客户计量装置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出资料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客户计量装置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出资料

Q/CSG1.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1.2Q/CSGXXX-2014客户计量装置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实施 2014-X-XX 发布2014-X-XX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布发目录1适用范围 (1)2引用文件 (1)3作业流程 (2)4操作指引 (3)附录A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确认单 (10)计量自动化系统故障通知工单 B附录 (11)计量自动化终端故障处理记录单 .............................. 附录C12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作业表单D附录 .. (13)IQ/CSGXXX-2014客户计量装置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时的作业指导。

2引用文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 26860-2011)《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Q/CSG 10004-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Q/CSG 10005-2004)《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电能计量柜》(GB/T 16934-19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SD109-1983)《交流电能表现场校准技术规范》(JJF1055-1997)《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307-2006)《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2012)《电力互感器》(JJG1021-2007)《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验收技术标准》(交易【2007】27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0kV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Q/CSG113006-201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Q/CSG113007-201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Q/CSG214004-2013)页16 共页1第Q/CSGXXX-2014管理人员工作负责人工作小组开始安排工作指派任务通知客户实施安全措施查找故障原因工作前检查故障处理恢复计量装置运行并检测确认结束工作清理现场结束资料归档处理页16 共页2第Q/CSGXXX-2014页16 共页3 第页16 共页4 第页16 共页5 第Q/CSGXXX-2014页16 共页6 第Q/CSGXXX-2014?作业步骤及作业标准序防控措施风险描述作业步骤作业标准号应出具检验1.电能表:拆回实验室做检定。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变电站通信电源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变电站通信电源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变电站通信电源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技术标书编号:050100205220150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9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标书目录序号名称编号0501002052201503 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变电站通信电源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目录1 总则 (1)2 工作范围 (2)2.1 工程概况 (2)2.2 范围和界限 (2)2.3 服务范围 (2)3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3)4使用条件 (3)4.1工作环境条件 (3)4.2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4)4.3运行电气条件 (4)5 技术要求 (4)5.1通信电源系统组成 (4)5.2交流配电柜 (5)5.3高频开关电源 (10)5.4 直流配电柜 (19)5.5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 (26)5.6 元器件的要求 (28)5.4 质量追溯 (29)6 试验 (29)7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0)8 企业VI标识 (30)9 技术文件要求 (32)10包装、储存、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 (32)12 LCC数据文件 (33)1 总则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变电站通信电源系统供货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次设备招标范围只包括南方电网内变电站通信电源主设备及其技术督导服务,主设备包括交流配电柜、高频开关电源、直流配电柜,清册见物资定货范围;分省公司根据招标结果采购以上主设备,并根据主设备技术要求及项目设计要求完成项目施工、集成招标采购,以及线缆等其他材料招标采购。

1.3 投标方提供的变电站通信电源设备必须具有国家认证或国际权威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证明。

1.4 投标方需通过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变电站通信电源送样检测,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供货产品的产品质量、制造工艺、布局须与送样产品一致,当发生关键部件变更前必须书面征得招标方的同意。

1.5 本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及本招标技术文件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规范

ICS备案号: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system relays configuration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Q/CSG110039-2012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 (1)5 500kV主变压器保护 (2)6 500kV母线保护 (2)7 500kV并联电抗器保护 (3)8 220kV线路保护 (3)9 220kV主变压器保护 (3)10 220kV母线保护 (4)11 110kV主变压器保护 (4)12 110kV线路保护 (4)13 110kV母线保护 (4)14 110kV内桥保护 (4)15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 (5)16 66kV及以下变压器保护(包括站用变、接地变) (5)17 35kV(66kV)母线保护 (5)18 66kV及以下补偿电容器保护 (5)19 66kV及以下补偿电抗器保护 (5)20 66kV及以下分段保护 (5)21 故障录波器 (5)22 行波测距装置 (5)IQ/CSG110039-2012II前言本规范的内容包含10kV~500kV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案。

凡南方电网内从事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均应遵守本规范。

新建工程均应执行本规范。

因保护回路受原设计接线的限制,运行厂站的保护改造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丁晓兵、余江、周红阳、赵曼勇、伦振坚、邓小玉、庞学跃Q/CSG110039-2012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规范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南方电网10kV~500kV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要求。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 振动试验(正弦)
GB/T 1404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14598.3-2006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d)
e)频率:50Hz。
f)
10.2.5
影响量或影响因素
基准条件
试验允差
环境温度
+20℃
±2℃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
相对湿度
45%~75%
在试验期间当温度适当变化时,只要不出现凝露,此湿度范围可以超过。
工作位置
垂直安装与与地面垂直的立面
任一方向2°
外磁场感应强度
0
任一方向不大于0.5mT
电气继电器 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一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GB/T 14598.18-2007
电气继电器 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9-2007
电气继电器 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抗扰度试验
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6-2002
电气继电器 第25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GB/T 14598.17-2005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Q/CSG110004-2011 ICS备案号:目录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4)5 工厂验收 (5)6 现场验收 (8)7 实用化验收 (10)附录A 验收流程 (12)附录B 验收文档 (16)附录C 工厂验收测试原始记录表格 (80)前言为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工作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参编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领步科技公司主要起草人:马健皇甫学真黄荣辉邱野梁洪浩刘文山钟聪曾强江健武赵继光李锐马明杨盛辉王海峰主要审查人:曾江韩民晓肖遥梅桂华刘军成董旭柱刘路彭波黄滔辛阔况华吴永华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及实用化验收的验收职责、验收组织与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所辖交流50Hz电网范围内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验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度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7626.2-2006 4级静电放电抗扰度GB/T 17626.3-2006 3级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GB/T 17626.4-2008 4级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4级浪涌冲击抗扰度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DL/T 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Q/CSG ×-2011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IEC 61000-4-30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Power qualitymeasurement methods3术语和定义3.1电能质量监测系统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是指实现对电网电能质量进行监测的系统,主要包括主站、监测终端及通信网络。

楚雄大中山风电场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楚雄大中山风电场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云南水力发电YUNNAN WATER POWER183第37卷第3 期0 引言随着水电铝、水电铝等载能产业的落地,云南省能源局提出,在适宜地区审慎稳妥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计划放开800×104kW 千瓦风电资源开发。

通过对楚雄大中山风电场工程全过程主动地、动态地控制造价的论述,注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工序,调整施工布局,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风电场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风电场工程造价主要有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箱式变压器、动态无功补偿器设备、输电线路等机电设备安装和建筑安装、施工辅助工程费用等构成[1]。

楚雄大中山风电场由于地处高海拔高寒少数民族聚居区,施工建设面临的环境复杂,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等挑战,不仅要合理控制设备及材料价格,还要科学地进行施工管理,减少雨季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立足于设备选型合理、工艺流程简单、建设资金节约化,做好方案的优化[2],以实现高海拔风电场工程全过程造价合理控制。

2 项目前期工作的造价控制措施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楚雄大中山风电场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李 海(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高海拔风电场施工建设环境复杂,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相对较短,不仅要合理控制设备及材料价格,还要科学地进行施工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工序,调整施工布局,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高海拔风电场;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投资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951(2021)03-0183-03 DOI:10.3969/j.issn.1006-3951.2021.03.045收稿日期:2020-05-28作者简介:李海(1991-),男,云南姚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新能源项目前期、建设、运营相关工作。

某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及无功电压管理规定(模板)

某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及无功电压管理规定(模板)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与无功电压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总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职责 (2)5管理内容与方法 (3)6附则 (8)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与无功电压管理规定1总则1.1为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提高电网和用户电能质量水平,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规定。

1.2本制度规定了电能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的职责分工、管理内容和控制目标。

1.3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所属各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定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定。

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国家电监会第27号令供电监管办法GB 156 标准电压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24337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1848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 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DL/T 1198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DL/T 1194 电能质量术语DL/T 1028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DL/T 1053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DL/T 500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DL 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能源电[1993]218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试行)3术语和定义3.1本规定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与《电能质量术语》(DL/T 1194-2012)、《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DL/T 1198-2013)的规定一致。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电压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信息来源:《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等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第二条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均应遵守本技术原则。

第二章无功补偿配置的基本原则第三条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

分(电压)层无功平衡的重点是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的无功平衡,分(供电)区就地平衡的重点是1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的无功平衡。

无功补偿配置应根据电网情况,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

第四条各级电网应避免通过输电线路远距离输送无功电力。

500(330)kV电压等级系统与下一级系统之间不应有大量的无功电力交换。

500(330)kV电压等级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应按照就地补偿的原则采用高、低压并联电抗器基本予以补偿。

第五条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无功备用容量。

当受端系统存在电压稳定问题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在受端系统的枢纽变电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第六条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应结合电网规划和电源建设,合理配置适当规模、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

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的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

35kV~220kV变电站,在主变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不高于0.95。

第七条对于大量采用10kV~220kV电缆线路的城市电网,在新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时,应根据电缆进、出线情况在相关变电站分散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南方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原则与标准探讨

南方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原则与标准探讨

南方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原则与标准探讨黄娟娟;康义;陈凌云【期刊名称】《中国电力》【年(卷),期】2013(046)003【摘要】南方电网是典型的交直流混合运行电网,结构复杂、联系紧密、运行难度大,电压运行水平对维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合理的无功补偿配置在平衡系统无功功率、调节系统电压运行水平上起重要的作用.南方电网公司之前发布的涉及无功配置导则的内容尚不全面,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南方电网无功电压现状的分析和实地调研,指出交流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已有的相关原则、标准,对有别于传统考虑或存有异议的原则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今后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建议.%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SG) is a typical AC and DC combined power grid with complex structure and difficult operation. The voltage operational issue is vital to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power grid. Reasonabl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onfigu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alancing reactive power and regulating the voltage level. The standards of reactive power configuration issued by th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mpany are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and some problems are found in actual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level in CSG, the problems i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onfiguration and actual operation aresummarized. Combined with existing domestic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some suggestions and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for future work.【总页数】5页(P43-46,58)【作者】黄娟娟;康义;陈凌云【作者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1;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1;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15【相关文献】1.变电站低压无功补偿配置原则的探讨 [J], 陈凯2.南方电网2020年无功补偿配置原则研究 [J], 黄娟娟;王巍;洪潮;陈雁;赵勇3.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原则优化研究 [J], 刘艳阳4.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原则的优化 [J], 张勇军;陈艳5.浅议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原则和现存问题 [J], 马延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Q CSG 1211003-2016 南方电网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Q CSG 1211003-2016 南方电网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电压质量 (2)4.1 电压偏差 (2)4.2 电压波动与闪变 (3)5 无功电源与无功容量配置 (3)5.1 无功电源 (3)5.2 无功容量配置 (3)6 无功补偿装置 (3)6.1 基本要求 (3)6.2 运行电压适应性 (4)7 电压调节 (4)7.1 控制目标 (4)7.2 控制要求 (4)8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5)8.1 基本要求 (5)8.2 功能和性能 (5)9 监测与考核 (5)9.1 无功和电压考核点 (5)9.2 无功和电压考核指标 (5)9.3 无功和电压监测装置 (5)10 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并网测试 (5)10.1 基本要求 (5)10.2 检测内容 (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俊、曾杰、苏寅生、盛超、陈晓科、宋兴光、李金、杨林、刘正富、王钤、刘梦娜南方电网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技术要求及监测与考核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10(20)kV专线与公共电网连接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0297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GB/T 20298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GB/T 29321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DL/T 1215.1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1部分:功能规范导则DL/T 1215.4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4部分:现场试验Q/CSG 110014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CSG 121100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Q/CSG 1101011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 TCOM)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规定

附件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规定2010-02-10发布2010-02-28实施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发布目录1前言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总则25管理职责56 运行管理67 参数管理68 安全管理89 异常管理910 检修管理911 统计评价10附录A AGC定值单管理流程11附录B AGC测试工作流程前言随着南方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AGC系统成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加强南方电网内各调度机构和电厂的AGC管理,提高发电控制水平,保证电网供需平衡,维持电网频率稳定,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从实施之日起,代替《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管理规定》(调自[2006]03号)。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规定参与起草单位: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云南电力调度中心海南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赵旋宇、汪浩、王坚、胡荣、李鹏、向德军、钟景承、刘和森、黄文伟、林师。

本规定首次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0日。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规定范围本规定确定了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以下简称AGC)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南方电网,总调、各中调和并入南方电网运行的各相关电厂均应遵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Q/CSG 2 1003-2008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Q/CSG MS0809-20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联络线功率与系统频率偏差控制和考核管理旆ā?《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控制区域指包括发电设备、供电负荷和输电通道(联络线走廊)在内,满足AGC基本要素要求的电力系统闭合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I……………………………………………………………最新资料推荐…………………………………………………目次前言I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电压质量44.1 电压偏差44.2 电压波动与闪变45 无功电源与容量配置45.1 无功电源45.2 无功容量配置46 无功补偿装置56.1 基本要求56.2 运行电压适应性57 电压调节57.1 控制目标57.2 控制模式58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58.1 基本要求58.2 功能和性能69 监测与考核69.1 无功和电压考核点69.2 无功和电压考核指标69.3 无功和电压监测装置610 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并网测试610.1 基本要求610.2 检测内容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俊、曾杰、苏寅生、盛超、陈晓科、宋兴光、李金、杨林、刘正富、王钤、刘梦娜南方电网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风电场,通过其他电压等级集中接入电网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0297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GB/T 20298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DL/T 1215.1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1部分:功能规范导则DL/T 1215.4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4部分:现场试验Q/CSG110008 南方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范Q/CSG 110014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CSG 1101011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3.2 风电场wind farm;wind power plant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包括机组单元变压器)、汇集线路、主变压器及其他设备组成的发电站。

3.3 风电场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of wind farm风电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

3.4 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风电场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处。

3.5 风电场送出线路transmission line of wind farm从风电场并网点至公共连接点的输电线路。

3.6 风电场有功功率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有功功率。

3.7 风电场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无功功率。

3.8 风电机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of wind turbine/wind farm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风电机组/风电场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3.9 风电机组/风电场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 of wind turbine/wind farm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并网点电压升高时,在一定的电压升高范围和时间间隔内,风电机组/风电场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3.10 风电场无功电源reactive power source of wind farm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同步补偿器、同步调相机等无功补偿装置。

3.11 风电场无功容量reactive power capacity of wind farm风电场内全部无功电源的无功容量总和,可分为容性无功容量和感性无功容量。

3.12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dynami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quipment与系统并联连接、可以根据控制目标自动连续调节其输出的容性或感性无功电流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同步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同步补偿器等。

3.13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wind farm dynamic reactive powercompensation equipment风电场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自并网点电压异常升高或者降低达到触发设定值开始,直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实际输出值的变化量达到控制目标值与初始值之差的90%所需的时间。

3.14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wind farm voltage/reactive power control system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自接收到电力调度机构实时下达(或预先设定)的无功功率/电压控制指令开始,直到风电场实际无功功率/电压值的变化量达到为控制目标值与初始值之差的90%所需的时间。

3.15 电压合格率voltage eligibility rate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电压监测统计的时间单位为“min”。

电压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4 电压质量4.1 电压偏差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后,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 12325和SD 325的要求。

特殊情况下,限值也可以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根据电网特点、风电场位置及规模等共同确定。

4.2 电压波动与闪变风电场所接入的并网点的闪变干扰值应满足GB/T12326的要求,其中风电场引起的长时间闪变值按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并网点上的干扰源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5 无功电源与容量配置5.1 无功电源5.1.1风电机组应具有一定的无功容量,满足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在额定有功功率输出时超前0 .95~滞后0.95功率因数所确定的运行范围,且在该范围内动态可调。

5.1.2风电场应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当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时,应在风电场加装适当容量的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其中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应不小于总补偿容量的50%。

5.2 无功容量配置5.2.1风电场的无功容量应按照分(电压)层和分(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并满足检修备用要求。

5.2.2对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风电场,其配置的容性无功容量能够补偿风电场满发时汇集线路、主变压器的感性无功及风电场送出线路的一半感性无功之和,其配置的感性无功容量能够补偿风电场送出线路的一半充电无功功率及风电场自身的容性无功功率。

5.2.3对于通过220kV风电汇集系统升压至500kV电压等级接入公共电网的风电场群中的风电场,其配置的容性无功容量能够补偿风电场满发时汇集线路、主变压器的感性无功及风电场送出线路的全部感性无功之和,其配置的感性无功容量能够补偿风电场送出线路的全部充电无功功率及风电场自身的容性无功功率。

5.2.4 风电场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类型及其容量范围应结合风电场实际接入情况,通过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专题研究来确定。

6 无功补偿装置6.1 基本要求6.1.1在电网正常运行情况下,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应适应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变化和运行控制要求。

6.1.2风电场无功动态调整的响应速度应与场内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能力相匹配。

6.1.3 风电场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0ms。

6.2 运行电压适应性6.2.1风电场内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压正常波动、电压异常等不同运行工况下,应按照表1中的要求运行。

表1 不同电压水平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时间要求7 电压控制7.1 控制目标当公共电网电压处于正常范围内时,风电场应能够控制其并网点电压在额定电压的97 %~107%范围内;具体控制目标值可为并网点电压值或风电场无功功率值,该控制值由电力调度机构下发。

7.2 控制模式7.2.1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应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包括恒无功功率控制、恒功率因数控制和恒电压控制等,具备根据调度指令自动切换控制模式的能力。

7.2.2风电场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7.2.3风电场应具有GB/T19963规定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风电场内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投运,且具有以下动态无功支撑能力:a)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处于标称电压的20%~90%区间内时,风电场应能够通过注入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b)自并网点电压跌落出现的时刻起,无功电流注入持续时间应不少于该低电压持续的时间。

8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8.1 基本要求风电场应配置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具备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能力。

在电网正常运行或者扰动后动态恢复过程中,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其发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实现对并网点电压或无功功率的控制,其控制速度应能满足电网电压调节的要求。

8.2 功能和性能8.2.1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应通过协调控制风电机组的无功出力、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输出以及风电场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实现风电场的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

8.2.2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应与电力调度机构实现双向通信,能够实时接收电力调度机构下发的控制指令。

8.2.3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应不超过30s,电压控制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5%,无功功率控制误差绝对值不超过5%。

9 监测与考核9.1 无功和电压考核点风电场无功和电压考核点为风电场并网点。

9.2 无功和电压考核指标风电场无功和电压考核指标为风电场并网点的无功功率、电压合格率、电压波动与闪变等。

9.3 无功和电压监测装置风电场应在风电场并网点配置无功和电压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应具有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其配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Q/CSG 110014。

10 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并网测试10.1 基本要求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控制并网测试包含于风电场接入电网检测,该测试应符合Q/CS G 110008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