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授课实录

合集下载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并演奏肖邦的《故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实践,提高对肖邦音乐的理解和演奏技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和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培养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学生通过学习《故园》,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肖邦的《故园》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这首曲子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对肖邦的音乐风格和《故园》的创作背景可能不太熟悉。

学生可能对古典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肖邦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古典音乐的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肖邦的背景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故园》的兴趣。

3.2 学习《故园》: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故园》,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教师讲解《故园》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意义。

3.3 实践演奏:教师示范演奏《故园》,并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奏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巧和表现力。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2 学生学习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权威的古典音乐教材,提供准确的乐谱和背景知识。

5.2 音响设备: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肖邦和《故园》的信息和视频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聆听与分析:教师播放《肖邦故园》的录音,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肖邦故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钢琴曲,描绘了肖邦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使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感受其对故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及其创作背景。

2. 学会欣赏《肖邦故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聆听、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感受《肖邦故园》的魅力。

第二章:肖邦的音乐风格2.1 肖邦生平简介介绍肖邦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一生,为学习《肖邦故园》做好铺垫。

2.2 肖邦的音乐特点分析肖邦音乐的特点,如浪漫主义风格、民族主义精神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肖邦故园》。

2.3 肖邦的创作背景讲解《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肖邦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第三章:《肖邦故园》乐曲分析3.1 乐曲结构分析《肖邦故园》的乐曲结构,如序曲、主题、变奏等,使学生了解乐曲的构成。

3.2 音乐主题讲解《肖邦故园》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主题中的怀旧情绪。

3.3 演奏技巧介绍《肖邦故园》的演奏技巧,如音色、节奏、力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演绎这首曲目。

第四章:欣赏与讨论4.1 欣赏《肖邦故园》让学生聆听《肖邦故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2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就《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及其情感表达。

5.2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学习肖邦的其他作品,如《夜曲》、《圆舞曲》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3 作业布置第六章:钢琴演奏技巧讲解6.1 音阶与和弦详细讲解《肖邦故园》中的音阶与和弦运用,分析其音乐效果,引导学生正确演奏。

6.2 指法与音色指导学生掌握《肖邦故园》中的指法与音色变化,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肖邦的生平背景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对《肖邦故园》产生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肖邦的生平事迹和音乐成就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1.3 教学活动播放肖邦的钢琴作品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展示《肖邦故园》的图片和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对《肖邦故园》的了解和期待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二章:音乐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2.2 教学内容分析《肖邦故园》的主题旋律和变奏探讨作品中的节奏和和声运用播放《肖邦故园》的全曲,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和声分组讨论学生对作品音乐特点的发现和理解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解答学生的疑问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音乐特点的把握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三章:情感表达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肖邦故园》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肖邦故园》的情感主题和情感变化探讨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3.3 教学活动播放不同演奏家的《肖邦故园》演奏视频,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演奏风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演奏风格的感受和评价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作品情感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情感表达的理解收集学生的感受和评价,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四章:创意编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编曲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创意编曲技巧创作《肖邦故园》变奏曲4.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编曲的概念和技巧分析《肖邦故园》的变奏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编曲尝试4.3 教学活动教师进行创意编曲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技巧创作变奏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尝试对《肖邦故园》进行创意编曲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的质量收集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音乐学习和创作过程的经验和收获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5.4 教学评价收集学生的经验和收获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六章:欣赏与评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评析方法对《肖邦故园》进行评价6.2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欣赏和评析的方法和技巧分析《肖邦故园》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6.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肖邦故园》的音乐欣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运用适当的评析方法对《肖邦故园》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6.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欣赏和评析过程中的表现和理解收集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七章:音乐与绘画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与绘画的综合感受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肖邦故园》的音乐情感7.2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与绘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7.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肖邦故园》的音乐欣赏,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氛围学生根据音乐情感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音乐情感转化为视觉形象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7.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欣赏和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的质量收集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八章:音乐与舞蹈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感受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舞蹈动作表达《肖邦故园》的音乐情感8.2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8.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肖邦故园》的音乐欣赏,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氛围学生根据音乐情感进行舞蹈创作,尝试将音乐情感转化为舞蹈动作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8.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欣赏和舞蹈过程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的质量收集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九章:课堂小结9.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音乐与绘画、舞蹈的综合感受能力和创作过程的经验和收获9.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9.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9.4 教学评价收集学生的经验和收获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十章:课后作业10.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评析能力10.2 教学内容布置与《肖邦故园》相关的音乐欣赏和评析作业10.3 教学活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作业要求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10.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和作业的质量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课程导入中的“引导学生讨论对《肖邦故园》的了解和期待”(第一节);2. 第二章音乐分析中的“分组讨论学生对作品音乐特点的发现和理解”(第二节);3. 第三章情感表达中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演奏风格的感受和评价”(第三节);4. 第四章创意编曲中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尝试对《肖邦故园》进行创意编曲”(第四节);5. 第六章欣赏与评析中的“学生运用适当的评析方法对《肖邦故园》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六节);6. 第七章音乐与绘画中的“学生根据音乐情感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音乐情感转化为视觉形象”(第七节);7. 第八章音乐与舞蹈中的“学生根据音乐情感进行舞蹈创作,尝试将音乐情感转化为舞蹈动作”(第八节);9. 第十章课后作业中的“布置与《肖邦故园》相关的音乐欣赏和评析作业”(第十节)。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欣赏并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古典音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肖邦简介:生平、音乐风格及成就。

2. 《肖邦故园》背景: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和主题。

3. 乐曲分析:旋律、和声、节奏、演奏技巧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肖邦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其在《肖邦故园》中的体现。

2. 难点:《肖邦故园》的乐曲结构和演奏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肖邦的生平、音乐风格及《肖邦故园》的背景。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

3. 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片段,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讲解:《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和主题。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4. 欣赏: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

5.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肖邦的其他代表作品,分析其音乐风格。

2. 学习《肖邦故园》的演奏技巧,尝试演奏片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肖邦音乐风格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对《肖邦故园》乐曲结构和主题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乐曲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优秀演奏家演奏技巧的欣赏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片段。

2. 投影仪:用于展示肖邦的图片、乐谱等资料。

3. 乐谱:提供《肖邦故园》的乐谱,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4. 教学课件:内容包括肖邦的生平、音乐风格、《肖邦故园》的乐曲分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第二课时:讲解《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和主题。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1.1.1 教师基本信息1.1.2 教师音乐生涯及成就1.2 肖邦生平简介1.2.1 肖邦的生平背景1.2.2 肖邦的音乐成就1.2.3 肖邦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第二章:肖邦的音乐风格2.1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2.1.1 情感表达的自由与丰富2.1.2 音乐形式的创新与拓展2.1.3 个性化音乐语言的使用2.2 肖邦作品风格特点2.2.1 钢琴音乐的独特表现力2.2.2 民族风格的运用与融合2.2.3 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诗意表达第三章:作品分析——《肖邦故园》3.1 作品背景及创作动机3.2 作品结构与形式3.2.1 乐曲的章节划分3.2.2 音乐主题的发展与变化3.3 音乐元素分析3.3.1 旋律线:优美、抒情、富有表现力3.3.2 和声处理:色彩丰富、富有层次感3.3.3 节奏与拍子:多变、灵活、富有弹性3.3.4 动态与表情:细腻、丰富、充满表现力第四章:《肖邦故园》演奏技巧与表现4.1 钢琴演奏技巧4.1.1 触键的力度与准确性4.1.2 踏板的使用与控制4.1.3 指法的选择与运用4.2 表现力与情感传达4.2.1 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传递4.2.2 音乐形象的塑造与描绘4.2.3 音乐氛围的营造与渲染第五章:教学实践与互动5.1 学生演奏展示5.1.1 学生演奏安排5.1.2 学生演奏评价与指导5.2 课堂互动环节5.2.1 学生提问与解答5.2.2 教师示范与学生跟随5.2.3 集体讨论与分享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活动通过播放肖邦《故园》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对肖邦及其作品的了解。

6.2 作品分析活动分段播放《故园》的不同乐章,让学生听辨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通过图谱或简谱,让学生尝试跟随音乐节奏。

6.3 演奏技巧探讨邀请专业钢琴家现场演奏《故园》,并在演奏后进行技巧讲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演奏技巧的见解和感受。

2024年《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2024年《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对肖邦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肖邦音乐的欣赏,了解肖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教学难点:肖邦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民族元素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肖邦音乐作品录音3.相关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肖邦的《夜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肖邦的音乐风格。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音乐作品?二、新课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

2.提问:肖邦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有哪些特点?三、课堂探讨1.教师播放肖邦的《圆舞曲》、《夜曲》等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肖邦音乐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肖邦的《故园》乐谱,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肖邦的生平和音乐特点,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探讨1.教师播放肖邦的《练习曲》、《夜曲》等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肖邦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肖邦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肖邦的作品进行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肖邦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家长监督并签字,下周一带回。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肖邦的生平和音乐特点,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肖邦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如波兰舞曲、玛祖卡等。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2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2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肖邦及其作品《肖邦故园》背景知识。

2. 激发学生对肖邦音乐和故园情感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肖邦生平简介2. 《肖邦故园》作品简介3. 欣赏《肖邦故园》片段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肖邦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学生观看《肖邦故园》片段,感受音乐与故园情感的交融。

3. 学生分享对《肖邦故园》的初步感受。

第二章:作品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

2. 引导学生理解肖邦通过音乐表达故园情感的方式。

教学内容:1. 旋律特点分析2. 节奏特点分析3. 和声特点分析4. 情感表达分析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肖邦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故园情感。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第三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肖邦故园》整体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完整欣赏《肖邦故园》2.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3. 探讨肖邦的音乐风格教学活动:1. 学生完整欣赏《肖邦故园》。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3. 学生分享对肖邦音乐风格的看法。

第四章: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肖邦故园》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1. 感受《肖邦故园》中的怀旧、忧郁等情感。

2. 分析肖邦如何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肖邦故园》中的情感变化。

2. 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第五章:创意表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思维。

2. 提高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尝试创作以故园为主题的简易音乐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

教学活动:1. 教师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和基本创作步骤指导。

2.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以及原文.docx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以及原文.docx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以及原文教学目标: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教学重点:故园景色的特点,以及描写故园景色与肖邦音乐和爱国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1.肖邦的音乐创作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

2.将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结合,沟通起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1.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序曲1.《菊花台》为背景音乐板书课题二、新课分析第一篇章美丽的故园明确:主要在课文的后几节。

背景音乐《肖邦钢琴协奏曲》,自己品读鉴赏,思考提出的问题。

明确: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色,宛如 F 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 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可以只弹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只弹经过句,像一次远行穿过月亮。

只弹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阳光,或许阳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块黑暗。

可以把柔板弹奏得像一片开阔地,可以死去多年但好像刚刚才走开。

这也就是所谓的“蔚蓝的色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

”此中的真意,是欲辩已忘言了。

第二篇章故园情几许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

因为我们都躺在它的怀里,和它融为一体了。

而艺术家的创作,跟曾经的景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深深的烙印,所以要理解肖邦及他的音乐,就要理解他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

那么我们走进“钢琴诗人”——肖邦,来看看他的经历又是怎样的,与波兰,与故园之间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哪些内容提到?明确:文中第 9 段―― 11 段。

肖邦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就不得不离开了故园,但他还常常回来,要走遍这垂柳的普通小道,对于这个小屋,这片土地。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肖邦及其作品《肖邦故园》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对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播放肖邦《肖邦故园》音乐片段,供学生初步感受。

教师简要介绍肖邦及其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肖邦故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活动教师播放音乐片段,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肖邦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肖邦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肖邦的生活背景。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肖邦故园》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肖邦故园》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教师讲解《肖邦故园》的结构和音乐发展。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各组的分析,总结《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肖邦故园》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肖邦故园》中的情感变化。

学生通过讨论、写作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3.3 教学活动教师播放《肖邦故园》,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第四章:创意实践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创作一段音乐。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对《肖邦故园》的情感体验,创作一段音乐。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演奏,展示小组的创作成果。

教师点评各组的创作,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024年《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2024年《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2024年《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外国文学作品欣赏》中的《肖邦故园》。

具体内容包括对肖邦生平的简介,重点分析《肖邦故园》一文的文学特点,通过文本细读,理解作者对肖邦故园的描绘,感受肖邦的音乐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理解《肖邦故园》一文的文学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对音乐与文学相互交融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肖邦故园》一文的文学特点,感受肖邦的音乐精神。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音乐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肖邦钢琴曲《夜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肖邦的音乐风格,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3. 文本细读:学生自读《肖邦故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分析作者对肖邦故园的描绘。

4. 例题讲解:分析文本中的精彩句子,讲解修辞手法,理解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中的其他句子,进行课堂互动。

7. 课堂延伸: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肖邦故园》2. 内容:肖邦生平简介文本文学特点音乐与文学相互关系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肖邦故园》一文中,作者如何通过描绘肖邦故园来表达对肖邦的敬仰之情。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学的相互关系,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肖邦的作品,感受其音乐风格,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音乐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知识面。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增进对肖邦及其作品的认识。

2. 通过欣赏和分析《肖邦故园》,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分析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肖邦简介:生平、音乐风格、作品特点2. 《肖邦故园》背景介绍:创作背景、音乐特点3. 作品分析:旋律、和声、节奏、结构等方面4. 欣赏《肖邦故园》:完整聆听、分段欣赏、细节分析5. 拓展:肖邦其他著名作品简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肖邦生平、音乐风格、作品特点等基础知识。

2. 分析法: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

3. 欣赏法:让学生完整聆听、分段欣赏《肖邦故园》,感受音乐魅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

5. 比较法:介绍肖邦其他著名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肖邦生平及其音乐风格。

2. 讲解《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3. 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

4. 完整聆听《肖邦故园》,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整体结构。

5. 分段欣赏《肖邦故园》,详细分析作品中的亮点和特色。

6. 学生讨论:分享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讲解:概括《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8. 拓展介绍:肖邦其他著名作品简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肖邦生平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肖邦故园》的音乐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

3.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肖邦故园》钢琴曲完整版2. 视频资料:肖邦钢琴演奏会片段3. 图片资料:肖邦画像、故园风光等4. 教材:古典音乐鉴赏教材、肖邦作品集5. 互联网资源:相关音乐网站、肖邦研究论文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风格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欣赏并理解《肖邦故园》的艺术价值2. 教学难点:把握《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八、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响设备、钢琴、投影仪等2. 准备教学资源: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3. 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肖邦及其作品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肖邦生平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对《肖邦故园》的音乐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肖邦故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钢琴曲,描绘了肖邦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本课程通过讲解和演奏《肖邦故园》,让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生平和音乐风格;2. 掌握《肖邦故园》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第二章:肖邦生平介绍2.1 肖邦的生平肖邦(1810-1849)是波兰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自幼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包括练习曲、夜曲、圆舞曲、谐谑曲等。

2.2 肖邦的音乐风格肖邦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波兰民族特色。

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和声丰富,演奏技巧精湛,充满了诗意和感情。

第三章:《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3.1 《肖邦故园》简介《肖邦故园》是肖邦在1846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原名《波兰舞曲》。

这首曲子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3.2 《肖邦故园》的曲式结构《肖邦故园》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题和尾声。

第四章:《肖邦故园》的演奏技巧4.1 右手演奏技巧1. 旋律线的流畅与连贯;2. 装饰音的准确与优雅;3. 音量的控制与变化。

4.2 左手演奏技巧1. 伴奏的节奏与和声;2. 音色的丰富与层次;3. 动态的对比与表现。

第五章:音乐鉴赏与表现5.1 音乐鉴赏1. 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特点;2. 比较肖邦的其他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3. 欣赏不同演奏家对《肖邦故园》的诠释和表现。

5.2 音乐表现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肖邦故园》中的怀旧情绪;2. 组织学生进行钢琴演奏,鼓励他们表达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3.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分享彼此的音乐鉴赏心得。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肖邦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肖邦故园》课堂实录-word文档

《肖邦故园》课堂实录-word文档

《肖邦故园》课堂实录《肖邦故园》教学实录本文的作者在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肖邦故园四季的一草一木中在探寻着肖邦的音乐。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肖邦的音乐与课文的文本的结合来认识肖邦。

我为本课的课件设计了一个封面,标题为“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并配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背景音乐。

在导语中我引用了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话:1、“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12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

2、丰子恺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单击页面中的Chopin一词,可以听到肖邦名字的英文发音)。

单击鼠标或敲回车可以进入下一页。

第二页是一个目录,在这里,我将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肖邦”、“文本研读”以及“与肖邦促膝谈心”。

这三个模块的标题分别设计成超链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

在这个页面中,我将肖邦的几首名曲合成为一个联奏,并以此为背景音乐。

模块一:认识肖邦首先,我提供了一段文字材料,对肖邦进行了极简单的介绍。

在这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扩充。

紧跟其后的是三张肖邦故园的相关照片作为教材彩页的补充。

然后是两张肖邦的画像。

这两张画像分别配合了页面提供的文字材料与背景音乐。

第一张:选择了一张清秀的画像,配了E大调练习曲。

这些给我们一个“婉约”的肖邦。

第二张:我设计了一个标题“另一个肖邦”。

这是法国著名画家、肖邦的好友德拉克洛瓦绘制的。

为这幅画像我配了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为背景音乐,刚劲有力,这些呈现给我们一个“豪放”的肖邦,也正如舒曼所说的,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这一个页面的下方有一个钢琴键盘,它是一张Gif动画,也是一个导航按钮,单击后就会返回目录的页面。

到这一个页面,第一个模块的内容就结束了。

结束语:经历了天灾人祸,热那佐瓦沃拉的那幢清寒的小屋――肖邦故园仍然保留着:“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钢琴诗人肖邦》的第一课时——《肖邦故园》。

具体内容包括肖邦生平简介、肖邦故园的地理与历史文化背景、肖邦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及其故园,理解肖邦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2. 通过对肖邦代表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肖邦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肖邦的生平、故园背景及音乐风格特点。

难点:肖邦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肖邦钢琴曲《夜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肖邦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发他们对肖邦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介绍肖邦的生平、故园背景及其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肖邦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肖邦故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肖邦及其音乐。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肖邦代表作品《夜曲》的曲式结构、音乐主题等,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鉴赏肖邦的音乐作品。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肖邦作品的音乐特点,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肖邦生平简介2. 肖邦故园背景3. 肖邦音乐风格特点4. 肖邦代表作品《夜曲》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肖邦的另一首代表作品《雨滴前奏曲》,从曲式结构、音乐主题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统一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肖邦音乐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肖邦的作品,鼓励他们参加古典音乐会,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肖邦故园》教案1

《肖邦故园》教案1

《肖邦故园》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欣赏》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肖邦故园》。

详细内容包括对肖邦生平的介绍,肖邦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其故园——波兰的华沙的描述,以及肖邦的音乐与波兰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肖邦的基本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通过欣赏肖邦的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肖邦音乐与波兰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肖邦音乐风格的理解,以及与波兰民族精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肖邦生平介绍,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对音乐风格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演奏录音、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钢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肖邦钢琴曲《夜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引导学生谈论对肖邦的初步了解。

2. 讲解:介绍肖邦的生平,讲解其故园华沙,以及肖邦音乐与波兰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3. 欣赏:播放肖邦的代表作品,如《夜曲》、《圆舞曲》、《波罗乃兹》等,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其音乐风格。

4.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肖邦音乐的感受,讨论肖邦音乐的特点及其影响。

5. 练习:让学生模仿肖邦的演奏风格,进行简单的钢琴演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肖邦生平简介2. 肖邦代表作品3. 肖邦音乐风格与波兰民族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肖邦的代表作品中选取一首,进行鉴赏分析,写出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答案示例:以《夜曲》为例,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肖邦音乐风格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拓展作业:了解波兰音乐,比较肖邦与其他波兰音乐家的异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肖邦故园,使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和音乐,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后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音乐,以及如何将音乐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波兰音乐家,如希曼诺夫斯基、格鲁克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

2. 通过分析《肖邦故园》,感受肖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肖邦简介:介绍肖邦的生活背景、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

2. 《肖邦故园》概述:介绍《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3. 乐曲分析: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4. 欣赏《肖邦故园》:聆听乐曲,感受肖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肖邦故园》的感受和心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

2. 难点:欣赏《肖邦故园》,理解肖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肖邦简介和《肖邦故园》概述。

2. 分析法: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3. 欣赏法:聆听《肖邦故园》,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

4. 互动法:学生分享对乐曲的感受和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肖邦的照片、作品和《肖邦故园》的乐谱。

2.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肖邦故园》。

3. 教材:准备相关教材,供学生查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兴趣:“你们知道谁是肖邦吗?他的音乐有何独特之处?”2. 讲解:介绍肖邦的生平背景、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特点。

3. 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解析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4. 欣赏:播放《肖邦故园》,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

5. 互动:学生分享对《肖邦故园》的感受和心得,进行讨论交流。

七、教学延伸1. 对比欣赏:播放其他肖邦的代表作品,如《夜曲》、《练习曲》等,让学生对比感受肖邦的音乐风格。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表达对家乡情感的乐曲,可以采用钢琴或其他乐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分享和讨论。

2. 乐曲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肖邦故园》授课实录

《肖邦故园》授课实录

《肖邦故园》授课实录本文的作者在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肖邦故园四季的一草一木中在探寻着肖邦的音乐。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肖邦的音乐与课文的文本的结合来认识肖邦。

我为本课的设计了一个封面,标题为“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并配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背景音乐。

在导语中我引用了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话:1、“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12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

2、丰子恺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单击页面中的chopin一词,可以听到肖邦名字的英文发音)。

第二页是一个目录,在这里,我将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肖邦”、“文本研读”以及“与肖邦促膝谈心”。

这三个模块的标题分别设计成超链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

在这个页面中,我将肖邦的几首名曲合成为一个联奏,并以此为背景音乐。

模块一:认识肖邦首先,我提供了一段文字材料,对肖邦进行了极简单的介绍。

在这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扩充。

紧跟其后的是三张肖邦故园的相关照片作为教材彩页的补充。

然后是两张肖邦的画像。

这两张画像分别配合了页面提供的文字材料与背景音乐。

第一张:选择了一张清秀的画像,配了e大调练习曲。

这些给我们一个“婉约”的肖邦。

第二张:我设计了一个标题“另一个肖邦”。

这是法国著名画家、肖邦的好友德拉克洛瓦绘制的。

为这幅画像我配了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为背景音乐,刚劲有力,这些呈现给我们一个“豪放”的肖邦,也正如舒曼所说的,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这一个页面的下方有一个钢琴键盘,它是一张gif动画,也是一个导航按钮,单击后就会返回目录的页面。

到这一个页面,第一个模块的内容就结束了。

以上的内容可以结合学生自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完成。

用鼠标单击页面右下方的钢琴键盘,返回目录。

单击“文本研读”,进入第二个模块。

模块二:研读文本这个模块的重点是分析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二十节最后的一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章。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等奖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等奖

《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等奖《《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等奖教学过程:一、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散文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请学生朗读以下三段文字,想一想,你读出了其中什么“味”?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呈现出一派生机――温柔、轻盈)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悠扬、清丽)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寂静、伤感)同学们这三段所描写是哪里的景色么?热那佐瓦沃拉,肖邦故园请同学们翻到第16页,与原文对照一下,把老师有意漏掉的文字划出来老师有意漏掉,你能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么?用音乐特点来比喻景色;看到这优美的景色使人想起肖邦的音乐成就和内心现在让你们来概括这三段的景物描写,你会用哪些词语?二、理解故园与音乐的关系(写什么?)1、为什么不用别的事物来比喻呢?非要用肖邦的音乐特点来比喻肖邦故园呢?请同学快速浏览第3―14段讨论明确:作者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儿时的嬉戏,故乡的风物亲人的关爱,一幅幅画面会永远鲜活于头脑之中,何况肖邦的童年是处在一个花的海洋、树的包围的世界,它四季分明,美不胜收,无论肖邦走向何方,这些都是他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弗洛伊德说得好:“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事件的影响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因素”童年生活会对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思维等产生很大影响,情同此理,故园生活培养了肖邦的爱国情感成为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作童年的联想,结合课文的内容,学生能找到肖邦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源头理解他的音乐与故园的关系肖邦与自己的故乡、祖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据我所知,他在热那佐瓦沃拉只不过是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后来他的双亲便迁居华沙了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2、问:文中有写到肖邦怎么眷恋自己的故土么?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经常和妹妹探望故里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作者推想)“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1848年,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许也浮现出了故园景色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马祖卡曲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3、问:为什么是“一缕乡音”?而不是“浓浓的一股乡音呢”?是否意味着肖邦的爱国思乡之情若有若无呢?因为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音乐语言,不易察觉可以把肖邦弹奏得好象没有在弹轻点,再轻点,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可以是最弱的,最温柔的――欧阳江河《一夜肖邦》由此,我不由地想起肖邦的好朋友,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音乐的评价:“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时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本源的含义是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被理解的――“‘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肖邦的音乐从何而来,从他的故园喷射出来的“故园是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肖邦用自己的乐曲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的爱和怀念,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的音乐他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甚至在去世前也嘱托亲人定要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故土他的这种爱国情怀从本质上说,是对故乡的自发的质朴的眷恋之情使他的音乐充满感人的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使他成为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忧虑之情成为肖邦音乐中最动人的篇章4、问: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直接赞美肖邦的故园?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朝拜的'圣地;精神宴会的殿堂;摇篮,源泉5、问:老师不太明白作者在开头两段为什么非要追溯肖邦故园的历史?由盛到衰的历史被人遗忘、简朴、伶仃孤苦、清寒讨论明确:意在突出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正是因为肖邦才出了名的通过对比的手法向读者交代了故园的今昔变化鲜明的反差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6、问:那么,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民族来说意味着什么?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无限美好的世界,莫大的精神享受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由此,我想到最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等政要遇难,而波兰整个国家依然稳定我想,这个民族之所以能沉稳地面对灾难,其中,也许就有肖邦文化精神的体现吧三、怎么写:7、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看第7段着重描写肖邦故园的微妙色彩我们齐读这些微妙的色彩美在哪里?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8、问:如果把21――23段放在前面,如何?前者简略较客观,后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立足作者的主观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无限敬仰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123段文字来点音乐“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清)沈德潜四、为什么这么写?9、其实作者在这里写了肖邦故园的四季景色,还有冬天的景色请一位学生读24段尤其写到冬天,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这句话显然相对其他季节而言,它并未否定其他季节的美,而是特别指出冬天这个季节的美丽,但我们寻找有关文字的时候,发现文章并没有对冬天的景物作铺陈过多的描写我们还发现这样几处,用了六个“没有”排比,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何等了无生机同时,这里的“寂静、风雪”以及25段中“你”的处境实际上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当波兰人民遭受到苦难、困顿时,肖邦和他的音乐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肖邦的音乐和精神鼓舞、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家于此将叙述的角度转向内心的感悟,转向从心灵深处去感知、理解肖邦这样,将一般的景物美提升到了精神之美、情感之美的确,当一切都成为往事之时,只有音乐家的精神永存,只有音乐家崇高的文化人格长在,这正是作家从肖邦故园的四季轮回景物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大美”!自然的永恒即是音乐的永恒“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渐行渐远,他的作品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舒曼在纪念肖邦时曾说:Genttemen,pleasesalutewithyourhats,toaginius!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总结:作者以深邃的笔调,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和那种无法割舍的爱作家以一个造访者的敏锐眼光所捕捉到的文化气息,所传达的情绪,穿越了时空的阻碍,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在情感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感觉的置换,让我们获取了丰富的文化给养,领悟到肖邦人格、精神的魅力故园――肖邦――音乐简案:1、写什么一、音乐与故园的关系紧密二、肖邦内心对故土深深的依恋之情三、借故园的历史变迁,阐述为什么肖邦的人格力量这么大四、借人们对肖邦音乐的赞美,表现肖邦的人格力量之于波兰民族的价值和意义2、怎么写五、两处景物描写对比,突出作者对肖邦的深厚情感3、为什么这么写六、借“冬天最美”表达肖邦音乐与人格之永恒魅力2、《肖邦故园》公开课优秀教案一等奖《肖邦故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分析及课件,原汁原味啊,很不错,完整的一套教学资料,相信会给你很大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邦故园》授课实录本文的作者在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肖邦故园四季的一草一木中在探寻着肖邦的音乐。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肖邦的音乐与课文的文本的结合来认识肖邦。

我为本课的课件设计了一个封面,标题为“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并配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背景音乐。

在导语中我引用了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话:1、“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

2、丰子恺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单击页面中的chopin一词,可以听到肖邦名字的英文发音)。

单击鼠标或敲回车可以进入下一页。

第二页是一个目录,在这里,我将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肖邦”、“文本研读”以及“与肖邦促膝谈心”。

这三个模块的标题分别设计成超链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

在这个页面中,我将肖邦的几首名曲合成为一个联奏,并以此为背景音乐。

模块一:认识肖邦首先,我提供了一段文字材料,对肖邦进行了极简单的介绍。

在这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扩充。

紧跟其后的是三张肖邦故园的相关照片作为教材彩页的补充。

然后是两张肖邦的画像。

这两张画像分别配合了页面提供的文字材料与背景音乐。

第一张:选择了一张清秀的画像,配了e大调练习曲。

这些给我们一个“婉约”的肖邦。

第二张:我设计了一个标题“另一个肖邦”。

这是法国著名画家、肖邦的好友德拉克洛瓦绘制的。

为这幅画像我配了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为背景音乐,刚劲有力,这些呈现给我们一个“豪放”的肖邦,也正如舒曼所说的,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这一个页面的下方有一个钢琴键盘,它是一张gif动画,也是一个导航按钮,单击后就会返回目录的页面。

到这一个页面,第一个模块的内容就结束了。

结束语:经历了天灾人祸,热那佐瓦沃拉的那幢清寒的小屋――肖邦故园仍然保留着:“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

”(波兰不会亡,肖邦的音乐永存,这里也经受住了沧桑)以上的内容可以结合学生自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完成。

用鼠标单击页面右下方的钢琴键盘,返回目录。

单击“文本研读”,进入第二个模块。

模块二:研读文本这个模块的重点是分析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二十节最后的一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章。

首先,根据第21小节“故园之春”,我制作了一个页面,这个页面的内容分三个步骤结束,整个过程是在肖邦的f大调前奏曲中完成的。

第一步:让学生在音乐中诵读这一节课文,并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第二步:按下回车键,先依次出现第一行中的景物。

然后找出喻体,按回车后出现第二行内容。

第三步:春天的肖邦故园和什么样的肖邦音乐“般配”?按下回车后出现第四行内容。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f大调前奏曲就是这样的一首故园之春般的温柔而又轻盈的曲子。

然后是根据第22节(故园之夏)制作的页面。

可以考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春天的肖邦洋溢着青春,快乐而充满柔情。

作者特地在园中选取了娇嫩的色彩(嫩黄与粉红)来表现温柔的曲子与轻盈的速奏。

那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一节中的故园又体现了怎样的肖邦音乐呢?按回车,进入下面的页面:32019-04-08本文的作者在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肖邦故园四季的一草一木中在探寻着肖邦的音乐。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肖邦的音乐与课文的文本的结合来认识肖邦。

我为本课的课件设计了一个封面,标题为“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并配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背景音乐。

在导语中我引用了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话:1、“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

2、丰子恺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单击页面中的chopin一词,可以听到肖邦名字的英文发音)。

单击鼠标或敲回车可以进入下一页。

第二页是一个目录,在这里,我将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肖邦”、“文本研读”以及“与肖邦促膝谈心”。

这三个模块的标题分别设计成超链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

在这个页面中,我将肖邦的几首名曲合成为一个联奏,并以此为背景音乐。

模块一:认识肖邦首先,我提供了一段文字材料,对肖邦进行了极简单的介绍。

在这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扩充。

紧跟其后的是三张肖邦故园的相关照片作为教材彩页的补充。

然后是两张肖邦的画像。

这两张画像分别配合了页面提供的文字材料与背景音乐。

第一张:选择了一张清秀的画像,配了e大调练习曲。

这些给我们一个“婉约”的肖邦。

第二张:我设计了一个标题“另一个肖邦”。

这是法国著名画家、肖邦的好友德拉克洛瓦绘制的。

为这幅画像我配了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为背景音乐,刚劲有力,这些呈现给我们一个“豪放”的肖邦,也正如舒曼所说的,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这一个页面的下方有一个钢琴键盘,它是一张gif动画,也是一个导航按钮,单击后就会返回目录的页面。

到这一个页面,第一个模块的内容就结束了。

结束语:经历了天灾人祸,热那佐瓦沃拉的那幢清寒的小屋――肖邦故园仍然保留着:“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

”(波兰不会亡,肖邦的音乐永存,这里也经受住了沧桑)以上的内容可以结合学生自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完成。

用鼠标单击页面右下方的钢琴键盘,返回目录。

单击“文本研读”,进入第二个模块。

模块二:研读文本这个模块的重点是分析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二十节最后的一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章。

首先,根据第21小节“故园之春”,我制作了一个页面,这个页面的内容分三个步骤结束,整个过程是在肖邦的f大调前奏曲中完成的。

第一步:让学生在音乐中诵读这一节课文,并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第二步:按下回车键,先依次出现第一行中的景物。

然后找出喻体,按回车后出现第二行内容。

第三步:春天的肖邦故园和什么样的肖邦音乐“般配”?按下回车后出现第四行内容。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f大调前奏曲就是这样的一首故园之春般的温柔而又轻盈的曲子。

然后是根据第22节(故园之夏)制作的页面。

可以考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春天的肖邦洋溢着青春,快乐而充满柔情。

作者特地在园中选取了娇嫩的色彩(嫩黄与粉红)来表现温柔的曲子与轻盈的速奏。

那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一节中的故园又体现了怎样的肖邦音乐呢?按回车,进入下面的页面:32019-04-08本文的作者在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肖邦故园四季的一草一木中在探寻着肖邦的音乐。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肖邦的音乐与课文的文本的结合来认识肖邦。

我为本课的课件设计了一个封面,标题为“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并配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背景音乐。

在导语中我引用了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话:1、“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

2、丰子恺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单击页面中的chopin一词,可以听到肖邦名字的英文发音)。

单击鼠标或敲回车可以进入下一页。

第二页是一个目录,在这里,我将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肖邦”、“文本研读”以及“与肖邦促膝谈心”。

这三个模块的标题分别设计成超链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

在这个页面中,我将肖邦的几首名曲合成为一个联奏,并以此为背景音乐。

模块一:认识肖邦首先,我提供了一段文字材料,对肖邦进行了极简单的介绍。

在这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扩充。

紧跟其后的是三张肖邦故园的相关照片作为教材彩页的补充。

然后是两张肖邦的画像。

这两张画像分别配合了页面提供的文字材料与背景音乐。

第一张:选择了一张清秀的画像,配了e大调练习曲。

这些给我们一个“婉约”的肖邦。

第二张:我设计了一个标题“另一个肖邦”。

这是法国著名画家、肖邦的好友德拉克洛瓦绘制的。

为这幅画像我配了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为背景音乐,刚劲有力,这些呈现给我们一个“豪放”的肖邦,也正如舒曼所说的,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这一个页面的下方有一个钢琴键盘,它是一张gif动画,也是一个导航按钮,单击后就会返回目录的页面。

到这一个页面,第一个模块的内容就结束了。

结束语:经历了天灾人祸,热那佐瓦沃拉的那幢清寒的小屋――肖邦故园仍然保留着:“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

”(波兰不会亡,肖邦的音乐永存,这里也经受住了沧桑)以上的内容可以结合学生自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完成。

用鼠标单击页面右下方的钢琴键盘,返回目录。

单击“文本研读”,进入第二个模块。

模块二:研读文本这个模块的重点是分析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二十节最后的一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章。

首先,根据第21小节“故园之春”,我制作了一个页面,这个页面的内容分三个步骤结束,整个过程是在肖邦的f大调前奏曲中完成的。

第一步:让学生在音乐中诵读这一节课文,并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第二步:按下回车键,先依次出现第一行中的景物。

然后找出喻体,按回车后出现第二行内容。

第三步:春天的肖邦故园和什么样的肖邦音乐“般配”?按下回车后出现第四行内容。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f大调前奏曲就是这样的一首故园之春般的温柔而又轻盈的曲子。

然后是根据第22节(故园之夏)制作的页面。

可以考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春天的肖邦洋溢着青春,快乐而充满柔情。

作者特地在园中选取了娇嫩的色彩(嫩黄与粉红)来表现温柔的曲子与轻盈的速奏。

那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一节中的故园又体现了怎样的肖邦音乐呢?按回车,进入下面的页面:32019-04-08本文的作者在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肖邦故园四季的一草一木中在探寻着肖邦的音乐。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肖邦的音乐与课文的文本的结合来认识肖邦。

我为本课的课件设计了一个封面,标题为“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并配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背景音乐。

在导语中我引用了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话:1、“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

2、丰子恺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单击页面中的chopin一词,可以听到肖邦名字的英文发音)。

单击鼠标或敲回车可以进入下一页。

第二页是一个目录,在这里,我将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肖邦”、“文本研读”以及“与肖邦促膝谈心”。

这三个模块的标题分别设计成超链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