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冠脉成像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源CT冠脉成像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
作者:王爱军,赵建国,平学军
【摘要】目的了解双源CT心脏检查中,不同的扫描方式图像质量、X 射线辐射剂量差异,评价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行心电门控扫描的病例作为甲组,心率小于或等于70次·分-1的患者100例,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作为乙组,分析两组种扫描方式心脏成像的图像质量及患者X线辐射剂量,评价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及应用价值。
结果 100例甲组患者,图像质量积分为4者93例,占93%。
图像质量积分为3者7例,占7%。
图像质量积分为2分及1分者为0;100例乙组患者中,图像质量为4者92例,占92%。
图像质量为3者6例,占6%。
图像质量积分为2分的1例,1分者1例,占2%。
所有冠状动脉段可评价的图像质量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甲组总的平均有效剂量(8.2±0.1)mSv;乙组(2.6±0.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
结论在双源CT心脏成像时,对心率≤70次·分-1的患者,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技术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并可减少射线剂量。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X线剂量;体重指数
双源CT的冠状动脉成像是一个准确的无创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随着CT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心脏CT成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随着CT使用的增多,对于患者相关辐射剂量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技术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而剂量远远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本文就双源CT心脏检查中不同的扫描方式图像质量、X 射线辐射剂量差异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在拟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行心电门控扫描的病例作为甲组,本组中受检者不受心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的限制。
乙组:选取心率小于或等于70次·分-1的患者100例,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本组受检者不受年龄、性别、体重、身高限制,部分心率较快者于检查前30min服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50mg以降低心率。
1.2 扫描方法
两种扫描方法所用CT机型、扫描范围、扫描长度、时间分辨
率、空间分辨率、旋转时间、准直器宽度、重建层厚、重建间隔、卷积参数、造影剂注射方案及图像后处理方法一致。
主要参数差异如表1,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不同BMI与管电压管电流的配置方案,见表2。
表1 两种扫描方法主要参数差异(略)表2 不同BMI与管电压管电流的配置方案(略)
1.3 影像质量评价及X线剂量计算
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对图像从冠状动脉节段的显示数目、三级以上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血管内对比剂清晰度四个方面以1~4分(4分为优等)进行图像质量评分。
4分:冠状动脉显示13个节段以上,三级以上分支可显示,血管边缘光滑锐利,管腔内对比剂显示清晰;三分:四项中一项不符;两分:四项中两项不符;一分:四项中三项不符[1]。
记录两组分值。
X线剂量通过设备提供的报告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图像质量评分在两组间的差异。
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辐射剂量。
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