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奉贤一模 作文讲评(1)(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奉贤一模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胡适的这段话启发人们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材料分析】

关于现代诗歌

材料的主体部分由于摘自胡适的现代诗,具有一定文学性,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命题者一定会给出一定的指向,因此需要我们联系材料所有内容找出论题。另外,高考改革中,现代诗歌这一以往被忽视的体裁要引起重视,可能结合现代文考察,亦可出现在作文中。

举个例子,高一的作文题: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痕迹》: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见证。

主旨: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有价值、有意义的痕迹。

“痕迹”的特点:伴随时间的变化

诗歌中认为“生命是短暂的”。

“痕迹”的意义:

本质上,给自己的心灵体验到来感受(亲情、爱情、友情、对自然、生命的感受等等)

实质上,借助“痕迹”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主要问题】

1. 命题者主要意图是什么?

2. 思辨点在哪里?

最大问题:我们是完全要去佐证这句话吗?

3. 主体部分如何展开?

1.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谁)醉过(谁)才知酒浓,(谁)爱过(谁)才知情重。你(非诗歌创作者)不能做我(诗

人自己)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表明: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才能有所收获。(世间万物自己体会过,才会懂。)

●那么,世间万物一定要自己体会过,才会懂吗?(很多同学忽视这一点)

酒浓不浓,情重不重,一定要体验过吗?别人告诉可以吗?虽然不能做你的诗,但从你的诗中感同身受可以吗?我的梦你可能无法感知,但是你从我的梦境中获得启示可以吗?

2. 胡适的这段话启发人们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

关键动词:体验、感知。显而易见,这道作文题又是推类性质的作文题。从醉意、爱情、诗歌、做梦这种人类感性体验出发,希望学生论及理性思考的层面,挖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审题立意】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醉过/不醉过)

经验、体验、经历

思维要点:

1. 醉过、爱过、自己的诗、自己的梦(直接经验)是自己切身体会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2. 从别人的诗、别人的梦中(间接经验),我也可以获得共鸣,这也是一种体验感知世界的方式。

3. 那么当今社会,人们采取上述1/2的认识方式多呢?

4. 确立本文论述的重点是:站在胡适的立场,强调自我亲身体验,强调直接经验的经验。

参考提纲

1. 引述材料(自己分析)。

2. 间接经验的合理性&问题。

(非重点,但要谈到;如果直接引材料的话,从语意顺畅的角度来说,最好作为辩证补充段后置)(1)引子:人类社会中哪些是间接经验。

(2)间接经验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

(3)当今社会哪些因素造成人们喜欢使用“间接经验”?

(4)当今人们对于间接经验的利用达到空前绝后的状态。人们存在逐渐用视觉代替亲身感受的感知方式的转变。

(5)指出问题所在:忽视直接经验,轻视个人体验的表现,不可取。

3. 【重点论述部分】论述直接经验、个人体验的必要性、意义、本质等等。以0330为例

(也就是,为什么要自己爱过、自己醉过等等,去体验人生。)

(1)

个体感受经验对他自己的重要影响。→共情(勾连直接和间接经验)

个体具有差异性,导致个体经验的差异性,进而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2)本质:各种各样的直接经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源头,对人类社会意义。+证据

(3)直接经验的形成仰赖独立思考。2.4的内容也可以出现在此处。

4. 反扣前文,补充辩证:独立思考,求同存异在间接经验的形成中也非常重要。

5. 总结。

细读篇目:0325、0329、0822

其他思考点

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指亲身参加变革世界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指从他人或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人们为了继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获得外部知识,接受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由于受社会条件、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受个人实践范围的限制,人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多数知识都是从别人或书本那里学来的,是间接的经验。但是,在我为间接经验的东西,在人则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以下是3个逻辑误区:

2. 当今社会有哪些忽视直接经验,贪图间接经验的表现?

快餐文化、速成文化、娱乐至死、流量时代、感官刺激……

3. 【重要】推类型的作文,最后可以辨一辨本体和推类问题的差异点。(非常略)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