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整形手术治疗模式研究

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整形手术治疗模式研究
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整形手术治疗模式研究

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整形手术治疗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8-04-18T14:50:11.5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李伟

[导读] 探讨对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血管瘤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序列治疗在临床上取得的效果。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血管瘤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序列治疗在临床上取得的效果。方法按照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激光-手术的程序或激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的治疗步骤,综合治疗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7例患有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血管瘤的患者。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大小以及发病部位进行适当的程序调整,治疗效果根据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面部形态、瘤体大小以及局部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94例中取得优治疗效果占80.93%共157例,良治疗效果占16.49%共32例,一般治疗效果占2.58%共5例,差治疗效果为0例。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血管瘤采取多方法综合序列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改善面部形态、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维持局部功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整形;模式研究

血管瘤多发生在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血管瘤会导致颜面部畸形波及到多个解剖区域,对局部功能也会引起障碍,对患者的心理也有严重的影响和损害。目前临床上尚且没有发现有效、安全又简便易于操作的治疗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的血管瘤方法[1]。本次研究对187例患有大面积复杂血管瘤的患者采用药物注射、手术、口服激素以及激光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序列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计血管瘤患者194例,其中99例女性,95例男性;年龄范围在0~74岁,平均年龄(37.2±37.1)岁;最大病变范围为

9cm×11cm×15cm,最小病变范围为1cm×3cm×6cm;病变部位:28例位于口底、唇部33例、脸颊30例、腮腺区20例、舌42例、颌下22例、颈部19例。

1.2方法

将POE(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SM(鱼肝油酸钠)-手术或激素-激光-PYM(平阳霉素)作为完整的治疗大面积复杂血管瘤程序,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增减[2]。

针对年龄低于6个月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小剂量激素,在晨间口服强的松1.8mg/kg?d。年龄高于6个月的患者,治疗方法可多种选择,激光、局部药物注射或手术等。药物注射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或平阳霉素、DXM地塞米松、鱼肝油酸钠。向病变的区域注射3~5mgPOE或DXM+PYM3~7mg,接着将3~6mlSM+3~5mgDXM与3~5mgDXM+4~8mgPYM进行交替注射1~2次,每次注射时间间隔7~10d[3]。

激光治疗采用Nd:YAG激光治疗机,用激光照射口腔粘膜血管瘤直接进行治疗,部分处于深部组织的血管瘤采用手术配合的治疗方式。

手术病例多为激光、激素、药物注射治疗不彻底或局部外形在治疗后外形欠佳;少数初次便治疗完全有效。

2结果

疗效的标准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为瘤体在治疗后的外形、大小、随访结果以及有无功能性障碍。瘤体大小:若瘤体消失或缩小至85%以上,位移移动试验为(-),局部变硬,穿刺无血得3分即为正常。瘤体缩小程度为70-85%,体位移动试验(±),穿刺过程中抽血不通畅得2分即为明显改善。瘤体缩小程度为50-70%,组织质地没有明显的变化,体位移动试验(+),穿刺抽血过程通畅得1分即为有所改善。瘤体缩小程度低于50%得0分即为无改善。

功能:重度功能障碍为0分,中度为1分,轻度为2分,无功能障碍则为3分。随访:一年内病症复发为0分,超过一年没有复发为1分。根据上述的评分标准,优为总分9-10分,良为7~8分,一般为5~6分,低于4分为差。针对全体患者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通常将“血管瘤”根据其临床特征分为四个类型[4],有混合型、海绵型、毛细血管型以及蔓状血管性,该病是一种良性肿瘤或先天性血管畸形。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良性肿瘤为血管瘤,另一种是发育畸形为血管畸形。从生物学特性方面分析这类方法反映出了病变的实质原因。血管瘤多发生在婴孩出生后的7~30天内,其生长速度快速,在1岁时停止生长而后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恢复。血管畸形多发生于出生时,接着缓慢成长,同步与机体发育,血管瘤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手段便是手术[5],但治疗血管瘤的首选方案不一定是手术,位于鼻、唇、眼睑以及脸颊部位的血管瘤,采用手术会造成颜面部的畸形和缺陷因此只能采用改形手术然后以其他治疗方法作为辅助或补充。本组资料中部分病例采用药物注射、激素或激光没有取得彻底的治疗或外形在接受治疗后欠佳,再经过手术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之,采取多方法综合序列进行腔颌面部大面积复杂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面部形态、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维持局部功能,在整形外科临床手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聂鑫,杨茂进,柴鉴深,等. 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整形手术治疗模式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90-92.

[2]田玉岭,宋绍华,李学玉,等.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231例治疗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8,17(6):900-901.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区分

1、生物学分类: 血管瘤以内皮细胞增生和细胞密度增高为特征的增生期和消退期,后者是胚胎血管发生过程中的基因突变而致结构异常,其内皮细胞分裂率正常(腔隙/管腔的增大)。血管畸形可发生于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动脉或者是多种管腔,据此分为单纯型的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lymphaticmalformation,LM)、静脉畸形和动脉畸形等以及复合型的动脉-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淋巴管畸形、毛细血管-静脉畸形和淋巴管-静脉畸形等。后来又进一步将之分为高流量血管畸形和低流量血管畸形。 3、病理学: 血管瘤是以内皮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而血管畸形不是新生物,其病程中内皮细胞的增生率正常,它是血管形态发生的错误,表现为各种管腔的异常。血管瘤1~2岁期间有些区域表现为增生,另一些区域表现为消退的特征;2~5岁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消退。 4、临床表现和诊断: 血管瘤最常发生在头颈部,其次是躯干和四肢;一般情况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区别: ①病史: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是出生后1~12个月快速增长,为增生期;随后的1~5年缓慢地消退,为消退期;女婴多发,女∶男为3∶1。 皮肤血管畸形大多数于出生时清晰可见,随婴儿的生长而成比例地扩展,若有菌血症、创伤或激素改变,畸形可能会发展,没有性别倾向。 ③触诊::血管畸形是由扩张的管腔和稀少的实质组成。。血管瘤质地

如橡皮样,不能通过压力将其中的血液排空,体位试验阴性。。血管畸形质软、易压缩、手指压迫能快速排空其中的血液,体位试验阳性。静脉畸形常被误称作“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畸形(葡萄酒色斑)往往被错误地称为“毛细血管瘤”。 5、治疗: 血管畸形中的毛细血管畸形主要采用激光和光化学疗法,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主要采用硬化治疗或联合手术切除病灶,高流量的血管畸形静止期可行观察方法,影响功能或外观时可采用 栓塞疗法、或手术彻底切除病灶联合带血供的皮瓣修复或综合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 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 2、硬化剂注射:鱼肝油酸钠、高渗盐水、乙醇 3、手术治疗 4、激光 5、干扰素 6、类固醇治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血管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是软组织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婴儿和儿童,好发于头颈部。可以自发性消退,如生长迅速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二病因该病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压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可能与血管瘤的形成有关。 三临床表现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面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四检查表浅血管瘤因为有明显的特征,较易诊断;位置较深的血管瘤有时要靠穿刺、体位移动试验等来配合诊断;对蔓状血管瘤以及头面深层组织内的血管瘤,可以采用动脉造影以及瘤腔造影来协助诊断。近几年来DSA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造影,对诊断及了解血管瘤的部位、侵及范围、吻合血管情况等具有重要价值,并能指导治疗。 五诊断1.询问病史 疑为深部海绵状血管瘤者应行诊断性穿刺。 2.视诊口内外血管瘤的范围 使患者垂头(头低至心脏平面),观察血管瘤的大小变化,以推测血管瘤与血管的交通情况。 3.如血管瘤范围深广

脑面部血管瘤病

脑面部血管瘤病1例报告 作者:杨金英1,张颖宏2 作者单位:1、吉林长春,总装备部装甲兵技术学院门诊部 2、吉林长春,解放军第208医院小儿科 【关键词】脑面部血管瘤病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22个月,因间断性出现右侧肢体抽动一年半就诊。患儿于出生后近4个月时因间断性出现右侧肢体抽动,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一直服用丙戊酸钠糖浆治疗,但仍时有发作,近一年患儿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明显较同龄儿延迟,为进一步诊治来诊。病程中患儿经常哭闹,精神欠佳,饮食正常,右侧肢体运动差,尿、便正常。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否认有窒息史。出生时左侧额面部就存在大片状红色斑状、血管痣。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一般状态可,神志清,营养发育中等,左侧额面部可见红色斑状血管痣,不隆起于皮肤,压之褪色。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无血管痣。前囟平,无紧张,未见眼睑下垂,双侧鼻唇沟对称,颈无抵抗,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侧肢体活动稍差,肌张力减弱,原始反射可引出。头部MRI:左侧脑皮质异常钙化区。脑电图:不正常脑电图。诊断:脑面部血管瘤病。 2 讨论 脑面部血管瘤病,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是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红色血管痣及同侧软脑膜血管瘤,常有癫痫发作、智力受损及血管瘤对侧肢体瘫[1]。面部血管痣常出生时即可发现,以一侧为主,也可以双侧,有时躯干也可见到。40%病人有青光眼,常与面部血管痣同侧。青光眼可在出生时出现,也可在生后数年才被发现。神经系统症状多于2~3岁时出现,但也可婴儿期发病。一侧软脑膜血管瘤者72%出现惊厥,双侧半球受累的患儿中,93%出现惊厥。偏瘫常常见于连续惊厥时。本病约有一半病人智力受损。智力损害的程度轻重不等,难控制的癫痫智力影响较大,偶发惊厥者对智力影响较小,双侧脑病变者更容易出现难治性癫痫及智力低下。部分病例可出现行为异常,本病在头颅X 线平片上可见到轨道状的双条钙化线,但出现较晚。CT及MRI可早期发现颅内钙化灶。关于抽搐、偏瘫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一般认为系异常脑血管血栓形成,或软脑膜血管瘤、钙化斑的机械性压迫,继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临床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主要是控制癫痫发作,对青光眼给予治疗。有报道对顽固性、频发性惊厥发生者可采取手术切除颅内病灶的方法治疗,因此种方法可能导致发育障碍,风险较大,所以对该病手术指征尚有争议,但倾向于尽早手术。 (晋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a17783922.html,)是目前国内收录中文最多最权威医学杂志、医学杂志;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提供免费全文阅读。网站可以实现文章内容的全文检索,可以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阅读、下载以及提供最及时的医学信息,最丰富的医学文献,最权威的期刊杂志,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07-1908.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小儿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写在课前的话 皮肤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国际血管性疾病研究协会最新的分类方法将脉管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不同类型的脉管病变应给予恰当的干预措施。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掌握小儿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2005年,在北京儿童医院首次就诊的小儿皮肤病患者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占到 2% ,是儿童皮肤病中第六位常见的疾病。到 2008 年,初诊病人中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已经由原来的第六位上升成为第五位的常见疾病。 3010 例小儿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例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可见,婴儿血管瘤和先天血管瘤占到了 2/3 以上。 一、概述 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头面、四肢等体表部位,明显影响美观;同时不少病变位于黏膜、肌肉、骨骼和颅内等特殊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碍;部分病变因感染、出血、溃疡形成、高流量性心衰或特殊部位可危及生命。

二、分类方法 脉管性疾病的新旧分类对照表: 国际血管性疾病研究协会 (ISSVA) 最新的生物学分类方法: 根据国际血管性疾病研究协会最新的生物学分类方法,脉管性疾病可分为哪两类?它们各有哪些常见类型? 在这一分类系统中,脉管性病变被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一)血管瘤 血管瘤常见的类型有:①婴幼儿血管瘤:旧称草莓状血管瘤,为最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具有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迅速增生和一岁左右开始自发消退的特征性自然病史,典型表现为鲜红色突起的包块;②先天性血 管瘤:分快速消退型和不消退型两种,表现为出生时即有明显病灶,在一岁左右几乎完全消退或不消退,其外观、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婴幼儿血管瘤有明显差异;③化脓性肉芽肿;④丛状血管瘤;⑤ Kaposi 样血管内皮瘤;⑥梭形细胞血管瘤;⑦血管外皮细胞瘤;⑧上皮样血管瘤。 (二)血管畸形 常见的类型有:①微静脉畸形:有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和微静脉畸形两种类型;②静脉畸形;③动静脉畸形; ④淋巴管畸形:旧称淋巴管瘤,由异常扩张的淋巴管道构成,依囊腔大小,可分为巨囊型和微囊型,与治疗效 果密切相关;⑤混合畸形:包括静脉 - 淋巴管畸形、静脉 - 微静脉畸形等。 三、治疗 生命、功能和美容的平衡是治疗追求的目标,部位永远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十几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对血管性疾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常会用到激光、 注射及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需要严格掌握剂量、治疗间隔和次数,临床 常见治疗后遗留的后遗放射性皮炎,目前尚缺乏使其缓解的方法。右图为放射性同 位素治疗后遗留的皮炎。 目前小儿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可采取的干预措施有:随诊观察、瘤体约束疗法、口服激素治疗、口服心得安治疗、激光治疗、局部注射、局限性硬化疗法、介入疗法、手术治疗和电化学治疗等。 婴儿血管瘤具有明确的增生、稳定到消退的自然病程。找到治疗的 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婴儿血管瘤的自然消退过程很漫长,尤其位于面颈 部的皮损会对患儿及其家长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能在增生早期就控制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20例临床分析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2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口面部各种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用PYM注射治疗咽腭血管瘤、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病人120例。7~10天注射1次,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6个月~1年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6.89%,好转12%,总有效率为98.89%。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平阳霉素治疗咽腭血管瘤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其中男55例、女65例,男女比例1:1.2,年龄最小112天,最大52岁,其中咽腭血管瘤患者49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71例,瘤体最大者4.0cm×2.5cm×1.5cm,最小0.5cm×0.4cm×0.2cm。 1.2 治疗方法 临床确诊后,先做胸透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者可作治疗对象,患者取坐位,压舌板压舌,充分暴露口咽部。对咽反射敏感者,以1%地卡因表面麻醉口咽部。取平阳霉素8mg,用生理盐水4ml溶解备用,用药前根据瘤体大小、深浅而定,瘤体在0.8cm×0.6cm×0.4cm,注射量在2mg左右,反之用药量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8mg,以免引起局部坏死。注药前先选用比瘤体大一点的塑料环。让助手放在瘤体周围进行阻断血流,术区消毒后注射平阳霉素2~8mg,大面积可分点注射,注药后继续压迫5min。注射后局部明显肿胀,一般在5天后,局部肿胀开始消退,8天后肿胀完全消退,随之瘤体明显缩小。根据情况10天后重新注射,本组16例经1次注射,35例2次注射,58例3次注射,11例4次注射。 1.3疗效标准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肤颜色正常,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欠对称,随访一年无复发。好转:瘤体大小明显改善,但不能完全消失,。无效:肿瘤无

血管瘤症状大全

血管瘤的种类 一、毛细血管瘤综合论 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是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破裂,如此反复循环破坏,蚕食患处的皮肤和皮下肌肉组织,凡是有毛细血管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百分之九十以上属先天性,一般后天都是出生不久或局部受到外伤后所至。全身血管丰富的地方属多发部位,如:面部各器官等部位。 (1)草莓状血管瘤 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的1%,多在出生时即存在,呈较小的红色斑点,以后逐渐增大,常高出皮肤,颜色鲜红,呈分叶状,形如草莓或杨梅。生长部位多见于头面部、躯干。 (2)毛细血管瘤 初生时患处有点状或成片大量毛细管凸出皮肤外,表皮高低不平,发展特快,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在短暂的时间(半岁)内,将会使已患血管瘤的器官或周围的器官遭到破坏,少部分可快速发展为混合型血管瘤。 (3)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毛细血管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生不消退。 二、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分,既可位于体表,也可发生于各种内脏器官,尤其以四肢,躯干和腮腺多见。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按压肿块可被压缩,患者自诉患肢沉重、酸痛,活动后明显。部分海绵状血管瘤表面皮肤可合并毛细血管瘤,称之为混合性血管瘤。有部分腮腺血管瘤合并腮腺表面皮肤或其它部位毛细血管瘤,故对小儿腮腺肿块不能明确原因时,若发现表面皮肤毛细血管瘤存在,应考虑腮腺血管瘤的诊断。 三、混合型血管瘤 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和。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最复杂的脉管性疾 病-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 (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浅表血管瘤介绍

浅表血管瘤介绍 一提起血管瘤,大家心里会有些发憷,但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可具体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相信大家的认识还是不多的,浅表血管瘤表现在我们的皮肤上,是比较明显的,一般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人们都会发现,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什么是浅表血管瘤。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畸形、瘤样增生而形成。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中如: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血管母细胞瘤等为恶性肿瘤,约占5%左右。血管瘤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占75%,即先天胎生性,是由于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异常增生而形成,出生时有;继多发生数在婴儿期出现,病因尚不清楚。血管瘤可发生人体各部位,如颜面、四肢、胸腹等体表及脑、肝、胸、腹腔等部位。血管瘤危害:出血、感染、溃疡及压迫、破坏组织器官功能形态,可影响容貌及人体生长发育。 1.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

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2.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对浅表血管瘤的一些详细介绍,这种疾病对我们的伤害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治疗的时候如果选择手术的

【精品】血管瘤的分类知识

1.血管瘤的分类 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分类和命名方法很多。传统分类法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统称为“血管瘤”,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然而,同属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常可自然消退,而葡萄酒色斑则从不消退;海绵状血管瘤中大部分有自然消退表现,少数则不能消退;蔓状血管瘤的组织形态和临床演变更与其它血管瘤不同。总之,如此分类在形态、行为和预后方面并不一致。 1982年国外学者提出新的分类法,应用组织病理、自动射线照相、免疫荧光测定、超微结构观察等技术,依据血管内皮特征将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分为两大类,即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1)按血管内皮细胞病特征分类: ①血管瘤:为胚胎性良性肿瘤性畸形,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增生后自然消退 的生物特性,常在新生儿期出现,2~3个月后即进入增生期,瘤体迅速增大,8个月至1岁左右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消退率可达98%,半数在5岁内完全消退。 临床上的草莓状血管瘤,多数海绵状和混合型血管均属此类,约占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的80%。 ②血管畸形:以异常血管扩张及沟通,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组织表现为特征。主要 由静脉起源,偶有毛细血管、动脉、淋巴管组合而成,可伴有动静脉瘘。临床上的葡萄酒色斑、蔓状血管瘤、极少部分的海绵状血管瘤以及所谓的淋巴血管瘤、血管淋巴管瘤等均属此类.约占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的20%,多于出生时发现,其中橙色斑常可自然消退,而葡萄酒斑、蔓状血管瘤、血管球瘤均不会消退. (2)血管瘤的临床分类:即按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①草莓状血管瘤:有被称为毛细血管瘤.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出现淡红色边界清、不高出皮肤的先驱斑,迅速增生,变成鲜红色、高出皮肤的草莓状肿块,柔软、压之褪色。粘膜和内脏的毛细血管瘤常以出血为主要症状。 ②海绵状血管瘤:肿瘤体位于皮下,质软而呈囊性感,皮肤隐现蓝色。 ③橙色斑:又称新生儿斑。橙红或淡红色,不突出皮肤,轻压退色,常在数月内自然消退。 ④葡萄酒斑:深红不规则片色斑,不高出皮肤,指压不退色。病变范围随患儿生长按比例增大,不会消退。 ⑤蔓状血管瘤:又称为动静脉瘘.肿瘤位于皮下,呈迂曲多索状,有博动、震颤和皮肤温度增高,受累肢体可有增粗、增长. ⑥血管球瘤:多位于掌、足底的皮内或皮下,可见紫红色皮下肿块,扪到小结节,常有触痛。

各种部位血管瘤的特征

各种部位血管瘤的特征 口腔血管瘤包括颊部血管瘤、牙龈血管瘤、舌部血管瘤、唇部血管瘤这几类。口腔血管瘤诊断应该根据每种血管瘤的症状结合CT、B超等检查方法可以确诊。 1 、口腔颊部血管瘤 口腔颊部是血管瘤好发部位,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前3种类型临床上常见,而蔓状血管瘤,临床上少见。 (1) 毛细血管瘤:血管瘤是由大量毛细血管在黏膜层增生而形成,表现为颊部黏膜呈红色或紫红色圆形斑块,与口腔黏膜表面持平或稍高出黏膜,压之退色,边界清楚。常因咀嚼食物时擦伤黏膜引起出血。 深层组织亦可发生毛细血管瘤,如咬肌、腮腺。其边界不清楚,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触诊坚硬,不可压缩,穿刺可以抽出少量血液。咬肌毛细血管瘤,在上下颌用力咬紧时肿物隆起,放松后消失。 (2)海绵状血管瘤:是口腔常见的肿瘤,由多数毛细血管及血窦所组成。血窦大小、形态不一,窦内静脉彼此相通,如海绵结构,内衬有内皮细胞,有时窦内有血栓,经钙盐沉积形成静脉结石。发生于口腔黏膜下及皮下,可侵犯邻近周围组织,侵入肌肉,皮下组织肿瘤向口腔和面部突出,肿瘤增大使面部发生畸形,影响进食,有时咀嚼时咬破血管瘤处黏膜引起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如病变深时口腔黏膜颜色正常,如病变在黏膜下浅层时黏膜呈紫蓝色,压迫时可缩小,当压力解除后,肿块迅速恢复正常。肿瘤周围界限不清,多数无包膜。 (3)混合型血管瘤:具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和临床特点,表现颊部黏膜呈红色或紫红色,卵圆形斑块,高出黏膜表面,呈小丘状或结节状隆起,质软压之缩小,肿块界限不清,由于颊部肿瘤影响咀嚼,常被自己咬破浅层毛细血管瘤,引起出血。 2、牙龈血管瘤 牙龈血管瘤是牙龈及牙槽骨黏膜部位血管瘤,由于此处黏膜血管瘤大多数是毛细血管瘤,也可发生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常见颊侧牙龈及牙槽骨处黏膜呈红色或紫红色、扁平或高出黏膜斑块,境界清楚,压迫时退色,去除压力后立即血液充盈而恢复原来颜色,逐渐向周围扩展,刷牙时常引起牙龈出血,致使一些病人不敢刷牙,血管瘤侵犯舌侧或腭侧牙龈时,常易引起牙周炎,伴有疼痛,出血加重,有时咀嚼时会引起牙龈出血。 3、舌部血管瘤 血管瘤是舌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按病理形态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3种类型,以海绵状血管瘤最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最复杂的脉管性疾病- 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3) 对于累及四肢骨骼肌、术前有压迫性疼痛、患肢活动障碍的患者,手术原则:每群肌肉的切除量不超过1/2,将保留的病变相对累及较轻的肌束常规进行缝扎,有效止血。 2. 手术结合硬化治疗:

彩超对软组织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8] Che m in I,Jeantet D,Kay A,et al.Role of silent hepatitis B virus in chr onic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liver disease[J].Antiviral Res,2001,52(2):117~123 [9] 王霞,陈常云,张加军,等.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 床特点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4):243~245 [10]周小莤,徐基成,游国琼.20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免疫组织化学结 果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9):711 [11]Seddigh2Tonekaboni S,W aters JA,Jeeffers S,et al.Effect of variati on in the common“a”deter m inant on the antigenicity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J].J Med V ir ol,2000,60(1):113~121 [12]Chaudhuri V,Tayal R,Nayak B,et al.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 on in chr onic liver disease:full2length genome and analysis of mutant sur2 face p r omoter[J].Gastr oenter ol ogy,2004,127(4):1356~1371 [13]W eber B.Genetic variability of the S gene of hepatitis B virus:clinical and diagnostic i m pact[J].J Clin V ir ol,2005,32(1):102~112 (收稿日期:2009203230) ●影像医学●论著 彩超对软组织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蒋幼华,邓立强,向素芳,李 铮 (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口腔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36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彩色多谱勒声像图表现。结果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具有不同的彩色多谱勒声像图特征。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瘤;血管畸形 【中图分类号】 R44511;R6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0501(2010)0120097202 The d i a gnosis of color doppler ultra sonography appli ed i n soft tissue he manglo ma s and va scul ar ma lfor ma ti on s. J I AN G You2hua,D EN G L i2qiang,X I AN G Su2fang.et al.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 ichuan,Chengdu,S ichuan610072,China 【Abstract】 O bjecti 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 or dopp ler ultras onography app lied in facial he mangl omas and vascular malfora mati ons.M ethods W e revie wed and analyzed dopp ler the i m age characteristic of36cases.Results He2 mangl omas and vascular malf ora mati ons have vari ous dopp ler the i m age characteristic.Conclusi on The dopp ler have i m portance value in s oft tissue he mangl omas and vascular malf ora mati ons. 【Key words】 dopp ler;ultras onography;he mangl oma;vascular malf ora mati ons 血管瘤是一种胚胎性的良性肿瘤。浅表的皮肤血管瘤有颜色改变,容易诊断,但大多数深部血管瘤,缺乏皮肤颜色的变化,临床上不易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彩超能清楚显示病变的大小、范围,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及供血血管的部位、内部血管的分布。现将我院经手术及穿刺诊断证实的42例软组织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软组织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来自2006年6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2例患者。男10例,女32例,年龄3个月~56岁,平均1915岁;主要临床症状:局部包块,质软,边界欠清或不清,加压试验阳性/阴性。1.2 方法:采用GE730型和东芝Ap li o型超声诊断仪,710~11MHz高频线阵探头。首先行高频灰阶的超声声像图检查,对肿瘤进行多个切面的扫查。观察肿块的大小、范围、深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内部回声以及周边供血血管等。再以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和外周血流状态、血管密度。并用探头对包块进行加压和放松相交替的超声加压试验。 2 结 果 42例病灶均经超声检出并作出定位诊断,其中头颈部13例,躯干部10例,上肢8例,下肢11例。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为100%(42/42)。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218%。误诊3例,1例淋巴管瘤误诊为静脉血管畸形,1例腹壁增生性肌炎误诊为蔓状血管瘤, 1例脂肪瘤误诊为血管瘤。 血管瘤的超声图象表现分为两种类型:①低回声实质性型12例(2815%)。表现为:团块回声低弱,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欠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部及周边有少许血流信号,加压试验一般为阴性。②混合回声型30例(7115%)。其病变位于皮下层7例,累及肌肉层23例。病灶多呈蜂窝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可见高回声分隔,其中9例可见单个或多个小强回声斑后方伴不典型声影,即静脉石;或呈迂曲扩张的管道或管道与软组织相间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 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 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 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s)两大类,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 泛接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2种性质不同的病 变,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拉圳。血 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引,各有优缺 点。经过4次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 治疗研讨会,对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证,淋巴管畸形、 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各种治疗方法 的选择及其疗效等已初步达成共识。在卫生部和中 华口腔医学会有关领导支持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 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 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 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治疗指南,以期对我国脉管 性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Et新 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 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 和科研成果,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 一、血管瘤的治疗 1.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血管瘤是良性、能够自 行消退的真性肿瘤,自然病程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 消退完成期3期。非增殖期血管瘤的处理原则为随 访观察(waitandsee)一J,其他情况下则需早期干预 治疗,其理由有:(1)血管瘤虽然一般以点状病损开 始,但其自然病程有2个快速增长过程(分别是出 生后l~2个月和4~5个月),期间病变迅速发展, 病损的危害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尽早干预,有 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而遏止巨大血管瘤 的发生;(2)血管瘤对儿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后 果最为严重的是累及咽喉和气管的血管瘤,如果不 积极采用激光或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患儿会因气道 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3)眼部等重要部 通讯作者:郑家伟,20001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Email:zhjw@omschina.org.cn,davidzhengjw@ hotmail.corn;张志愿,200011卜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 院口腔颌面外科,Email:zhzhy@omschina.org.cn.标准与规范. 位的血管瘤应尽早积极治疗,以防发生弱视等并发 症;(4)大面积皮肤血管瘤还会导致皮肤溃疡、继发 感染等;(5)容貌毁损可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自 卑、孤僻、自信心下降等;(6)对于血管瘤最终消退 的程度,目前尚缺乏客观的判断指标。因此,对婴幼 儿血管瘤应早期予以积极控制和干预,除非发生在 隐蔽而又不会导致功能障碍的部位,才可以考虑随 访观察。 2.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喁J:血管瘤的治疗应该 针对其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除 少数情况(如眼睑和头皮巨大血管瘤)外,目前不主 张将手术治疗作为血管瘤的首选治疗。冷冻治疗深 度难以掌握,效果不确切,并有可能出现瘢痕或色素 沉着,因此,现已很少用于面颈部血管瘤的治疗。放 射性核素治疗浅表血管瘤,效果良好,但有引起皮肤 萎缩、挛缩、色素沉着、色素缺失或脱发等可能性,应 根据发病部位和大小,决定是否选择该治疗方法。 3.治疗方法的选择:(1)出生后发现的皮肤红 色小范围的点片状病变,应该尽早采取激光、手术、 药物注射等治疗,以阻断其进入快速增长期。(2) 增殖期血管瘤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即药物 治疗(口服泼尼松、局部涂咪喹莫特,干扰素a-2a 或2b皮下注射)或帅Sr敷贴_激光治疗(氩激光、脉 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等)_注射 治疗(激素、平阳霉素、干扰素饯瘤内注射)。深部 或大面积血管瘤,单一方法效果往往欠佳,需采用综 合治疗,如药物+激光,但局部药物涂擦和放射性核 素敷贴不可同时使用,以防局部溃烂。(3)消退期 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是随访观察,必要时手术修整残 存病变、瘢痕、肥大或色素沉着等。(4)消退完成期 血管瘤的遗留病变,可进行手术修整和(或)激光 治疗。 4.具体方法的应用:(1)随访观察:适用于非重 要部位的血管瘤,如体积较小,或处于生长稳定期, 未对美观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处于消退期或消退 完成期的血管瘤。(2)激光治疗:适于早期、表浅血 管瘤、增殖期血管瘤的治疗,可加速病变消退,缩小万方数据

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文章目录*一、毛细血管瘤的概述*二、毛细血管瘤的典型症状*三、毛细血管瘤的病因病机*四、毛细血管瘤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毛细血管瘤的并发症*六、毛细血管瘤的防治方案 毛细血管瘤的概述 1、定义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4。 2、别称血管瘤 3、发病部位头颈部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婴幼儿 6、科室肿瘤科 毛细血管瘤的典型症状 1、毛细血管瘤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 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 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毛细血管瘤的分类新生儿斑痣 新生儿斑痣是毛细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又称橙色斑,常 见于前额、上眼睑、眉间、鼻周或颈颌部。橙红或淡红色,不突 出皮面,轻压即可退色,随患儿生长而略增大,但颜色并不加深, 大多数在数月后自行消退,毋需治疗。 葡萄酒色斑 多见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躯干或四肢,呈淡红至暗红色,或呈 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变范围随患儿生长而扩大,不会自行消退。有些病人并发全身性异常如青光眼等。 蜘蛛形痣 细小如针眼,多见于面、臂、手、躯干部。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血管瘤知识

血管瘤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血管网增生所形成。在胚胎早期,原始血管是一种单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原始血管网乃逐渐分化成为与它们之间联系的许多血管丛。根据原始血管内的流量和压力,形成供应血管(动脉)或引流血管(静脉)。体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网易发生不规则的局部增生,日后即成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属于错构瘤性质,而非真性肿瘤,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性。1982年Mulliken根据生理特性提出分为两类:①血管瘤:瘤体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有生长性生物特性,为一胚胎性血管良性肿瘤。②血管畸形:为毛细血管或动脉或静脉异常扩张和交通,为正常的皮内细胞的组织结构和生物特性。 从病理学看,虽然许多血管瘤镜下有细胞不完全分化和细胞核有丝分裂现象,但这并不象征恶性,而仍属于良性。从生长方式看,有些血管瘤生长迅速,侵入肌层,甚至骨骼,破坏周围组织,但并无发生远处转移,大多属于良性。按Mulliken分类,血管瘤常可自然消退,血管畸形则不会消退。 血管瘤的命名和分类非常繁杂,美国肿瘤学会收集的名称有244之多。本文按传统的临床分类法介绍如下。 (一)发生部泣和类型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尤其是毛细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约3/4病例在出生时就可看到,其余1/4亦大部

分在婴儿期即被发现,只有少数血管瘤,在儿童或成年人时期始出现。女性较男性多l一2倍,这可能是与女性激素有关。血管瘤多为单个,约1/5的病例可有多发件血管瘤,文献中有婴儿身体各部生长25个血管瘤的报道。血管瘤可生长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皮肤和皮下组织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口腔粘膜和肌肉,较少亦见于骨路、肝、脾、颅内;偶尔发生在消化道、肾、心、肺等。皮肤和内脏可同时发生血管瘤。作者曾收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1952~1960年的血管瘤患者共227例,加入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1961~1980年中的325例,还引用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的136例,共计688例,所有病例均有病案记录。668例血管瘤中,以头面部为最多见,计有202例(其中唇、舌、口腔者44例,腮腺海绵状血管瘤15例,颅内11例),躯干125例,四肢和臀部130例;颈部64例;会阴和生殖器18例。在内脏血管瘤中肝6例,脾2例,肠道3例。尚有100余例为跨界、多发或记载不清楚者。较小的草萄状血管瘤只在门诊观察,未统计在内。 (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最常见的草萄状毛细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海绵状混合瘤光镜和电镜之下的结构大致相同。在生长期问可见大量毛织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形成的血管丛,内皮细胞增生活跃,也见片状内皮细胞团,其问有不规则的细胞间隙和完整的血管腔。电镜下内皮细胞呈扁平状或椭圆形,胞质中可见较多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还可见到成熟的微丝和少量溶酶体。内皮细胞外围有连续的多层化基膜。在生长或静止期内,肥大纲

血管瘤常见的五种类型

大家可能都还不知道血管瘤是一种什么疾病,给人的感觉血管瘤就是孩子的胎记,没什么可担心的,等孩子长大了就会消退的,但就是家长朋友们的这些粗心大意,才造成了血管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瘤越来越严重,治疗起来越来越不好治疗。那么什么是血管瘤呢?下面请北京长峰医院专家汪主任为大家讲解有关血管瘤的常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希望通过汪主任的讲解大家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血管瘤的发病率: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我国每年新生婴幼儿血管瘤患病已超过30万例,属于婴儿疾病高发病中的一种,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左右,小儿血管瘤发病率约为4-8% ,高居于婴幼儿皮肤病的第二位。 血管瘤概述: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一种系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比较多占75%,继发性25%左右。约80%左右 都属于先天性的,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的发病率占全身的60%,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尤其是口腔内的血管瘤,危害相当大,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造成人体部位畸形等,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瘤常见的五种血管瘤类型 第一种鲜红斑痣:鲜红斑痣在毛细血管瘤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又称为葡萄酒色斑,其颜色表现为淡红或暗红色,不高出周围的皮肤表面,鲜红斑痣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病变的范围将会逐渐的扩大,并且颜色还会不断的加深,终生不会自行消退。大多数是发生于患者的面部、颈部和头部等明显的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其次位于躯干和四肢等,同时还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以面颈部多见占75%-80%,以单侧并以右侧多见。鲜红斑痣同时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时,一般在鲜红斑痣增生期可能出现增生的小节结,丛而导致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身心健康,因此患者最好在鲜红斑痣增生期前到正规专科医院采取治疗。 第二种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表现多在出生或者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现,因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时间。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也称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快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海绵状血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只会随着患者身体的生长而不限制的生长,在头面部影响美观,引起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在会引起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肌腱、其他组织器官等,海绵状血管瘤在四肢,引起患肢肿胀、畸形、甚至侵犯关节,引起功能障碍等后天残疾。一般建议尽到到正规血管瘤专科医院采取治疗。 第三种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约占血管瘤疾病的1.5%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好发于成人的口唇部和肢体部位。是血管瘤当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的症状是它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婴儿头皮下的蔓状血管路往往发展比较快,可侵犯破坏颅骨外板障静脉,并可与颅骨内静脉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